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8篇文章
< 1 2 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相对联系数的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筛选方法 被引量:7
1
作者 金菊良 周亮广 +4 位作者 王平 崔毅 吴成国 周戎星 袁康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51,共9页
为综合判断在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目标、发展途径、发展条件相互作用下区域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复合系统不断协同优化的系统高质量发展水平状态,构建了由发展目标、发展途径和发展条件3个子系统组成的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初步评价指... 为综合判断在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目标、发展途径、发展条件相互作用下区域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复合系统不断协同优化的系统高质量发展水平状态,构建了由发展目标、发展途径和发展条件3个子系统组成的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初步评价指标体系。为定量分析初步评价指标体系的专家咨询信息,根据专家指标排序合理性模糊关系的取值区间特点提出了相对联系数,用相对联系数的平均集对势估计各专家指标排序合理性的权重,进而可得各指标重要性的专家综合排序值,据此筛选初步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基于相对联系数的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筛选方法(SM-RCN)。SM-RCN在陕西省的应用结果表明:筛选后的指标体系汇聚了各专家对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主要影响指标的综合评判;SM-RCN可克服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缺乏定量分析依据的不足,可识别不同专家、同一专家对不同评价方面的指标排序合理性的程度。该筛选方法在区域水利现代化、水资源空间均衡、水资源承载力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具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高质量发展 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筛选 系统结构 集对分析 相对联系数 平均集对势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新质生产力:内涵解读、理论框架与实施路径 被引量:48
2
作者 左其亭 秦西 马军霞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共8页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新质生产力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为把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部署要求落实到水利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提出了水利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及内涵,认为水利新质生产力是追求高科技、高效...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新质生产力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为把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部署要求落实到水利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提出了水利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及内涵,认为水利新质生产力是追求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水利生产力质态;提出了由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理论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和支撑体系五部分组成的水利新质生产力理论框架,阐述了水利新质生产力的主要研究内容;并从工程、技术、制度和管理支撑四方面,提出了水利新质生产力的实施路径。为加快形成和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提供理论基础和路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水利新质生产力 内涵解读 理论框架 实施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结构的水利高质量发展内涵与结构解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金菊良 王平 +4 位作者 周亮广 吴成国 崔毅 周戎星 袁康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2,62,共7页
准确把握水利高质量发展内涵,是实施新时代水利发展战略的重要前提。通过系统梳理高质量发展和水利发展的研究进展,基于系统观,分析了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概念体系和核心要义;基于系统结构及系统优化视角,构建了由水利高质量发展目标... 准确把握水利高质量发展内涵,是实施新时代水利发展战略的重要前提。通过系统梳理高质量发展和水利发展的研究进展,基于系统观,分析了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概念体系和核心要义;基于系统结构及系统优化视角,构建了由水利高质量发展目标、发展途径、发展条件三要素组成的水利高质量发展系统的关系结构。结果表明:水利高质量发展既是水利系统优化的发展理念,也是实现系统治水的发展措施;将水利高质量发展目标解析为水旱灾害防御安全、水资源供给安全、水生态保护安全和水环境保护安全保障以及高质量水利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内化于水利高质量发展系统的关系结构之中,其中水资源禀赋和绿色发展是前提基础和约束条件,开放是其外在环境条件和内在体现,水利科技创新、水资源优化配置、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利系统现代化管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水安全系统功能协调是发展的重要优化途径,高质量水安全保障与满足人民需求的高质量水利共享是发展目标的核心内容。基于系统结构及系统优化问题视角深入剖析水利高质量发展的系统结构及其内在关系,可进一步深化对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认识,为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综合定量评价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高质量发展 概念分析 系统结构 关系结构 系统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对分析的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评价方法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平 周亮广 +5 位作者 金菊良 吴成国 周戎星 袁康 刘凌 崔毅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62,共11页
基于发展目标、发展途径、发展条件相作用形成的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系统结构和相对联系数的指标体系筛选方法,构建了由59个评价指标、11个发展方面、3个发展子系统组成的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专家咨询和遗传层次分析法... 基于发展目标、发展途径、发展条件相作用形成的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系统结构和相对联系数的指标体系筛选方法,构建了由59个评价指标、11个发展方面、3个发展子系统组成的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专家咨询和遗传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采用集对分析计算指标、方面、子系统和样本4个层次与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评价标准集对间的联系数,应用减法集对势判断4个层次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状态,建立了基于集对分析的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评价方法(SPA-HDEM),并将其应用于陕西省2020年10个地市的水利高质量发展评价中。结果表明:西安水利高质量发展状态处于中等偏较高等级,咸阳、汉中、渭南、安康、宝鸡、榆林均处于中等等级,延安、商洛、铜川均处于较低偏中等等级;非陕南的7个地市的发展条件均不佳,10个地市的发展途径均相对较低;各地市处于反势的指标中,西安有“人均水资源量”等11个、铜川有“防洪堤防达标率”等32个、宝鸡有“水利投资占GDP比重”等16个、咸阳有“人均生活用水量”等14个、渭南有“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等19个、延安有“供水模数”等21个、榆林有“供水模数”等22个、汉中有“防洪堤防达标率”等15个、安康有“防洪堤防达标率”等21个、商洛有“人均工资”等25个,重点调控这些反势指标是全省水利高质量发展工作中的重要任务。SPA-HDEM适用性强,在已知评价等级标准的实际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评价问题中具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高质量发展评价 集对分析 联系数 减法集对势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水和谐视角的国家水网优化布局构想与展望 被引量:5
5
作者 左其亭 蒋国栋 +2 位作者 臧超 邱曦 张羽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国家水网建设有助于缓解当前日益复杂的人水矛盾,基于人水和谐论开展国家水网优化布局研究,能够为国家水网建设提供新的思路。本文从人水和谐的视角出发,通过梳理国家水网提出过程,分析现阶段国家水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 国家水网建设有助于缓解当前日益复杂的人水矛盾,基于人水和谐论开展国家水网优化布局研究,能够为国家水网建设提供新的思路。本文从人水和谐的视角出发,通过梳理国家水网提出过程,分析现阶段国家水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辨析人水和谐论对国家水网优化布局的指导作用;进一步以人水和谐理念为引领,从指导理论、基本原则、布局方法、关键内容与研究途径等方面提出了国家水网优化布局的构建框架;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综合效益最优发挥、支撑国家安全总体保障、助力先进文化繁荣发展、建设现代水网智慧服务5个方面描绘了国家水网优化布局的蓝图;从理论、方法、技术、支撑体系4个方面对国家水网优化布局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水和谐 国家水网 优化布局 研究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9省区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与环境污染的关系 被引量:4
6
作者 焦士兴 林璐霜 +4 位作者 王安周 刘清春 尹义星 魏凌菡 丁辉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30,37,共10页
研究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对实现黄河流域9省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基于环境污染和产业结构升级指数,运用Eviews 10.0软件检验了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关系,探讨了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与环境污染三者之... 研究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对实现黄河流域9省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基于环境污染和产业结构升级指数,运用Eviews 10.0软件检验了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关系,探讨了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与环境污染三者之间的关系。结论如下:(1)黄河流域9省区环境污染指数整体变化曲线呈现先升后降特征,青海、宁夏、甘肃、河南和山东5省区的环境污染指数变化曲线呈现倒“U”型,四川、内蒙古、陕西和山西4省区的环境污染指数变化曲线呈现倒“N”型;经济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区域差异较大;产业结构升级系数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除青海和内蒙古外的7省区的产业结构格局由“二三一”转变为“三二一”,青海和内蒙古的产业结构格局稳定在“三二一”。(2)黄河流域9省区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关系差异显著。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5省区经济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发展影响不显著;山西产业结构升级推动了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不显著;河南和山东的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相互促进,青海的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相互作用和影响较小。(3)黄河流域9省区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关系曲线均呈倒“N”型,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的演变趋势不同,随着经济发展,环境污染状况改善得并不明显;青海、宁夏、甘肃、河南和山东5省区产业结构升级抑制了环境污染,四川、内蒙古、陕西和山西4省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加剧了环境污染。优化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加大治污投入等,有利于实现黄河流域9省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 环境污染 黄河流域9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网结构对多灾害情景的韧性响应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锋 张鹏超 +1 位作者 李慧敏 张文娟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72,108,共11页
通过识别基础设施系统内部重要节点以提高基础设施韧性,对增强城市韧性具有重要意义。水网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水资源统筹调配与水旱灾害防控等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构建水网网络拓扑结构,计算水网各节点参数与... 通过识别基础设施系统内部重要节点以提高基础设施韧性,对增强城市韧性具有重要意义。水网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水资源统筹调配与水旱灾害防控等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构建水网网络拓扑结构,计算水网各节点参数与灾害风险度,采用不同节点攻击策略,使用随机攻击、蓄意攻击和自然灾害3种攻击方式,得到整体网络效率与最大连通子图大小,对水网韧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网结构遭到随机攻击或自然灾害时,破坏节点达80%左右,水网韧性趋近于0;水网结构遭到蓄意攻击时,破坏节点达50%左右,水网结构系统崩溃;在蓄意攻击中,PageRank攻击对水网韧性影响较大;在自然灾害攻击中,水网结构在面对暴雨洪涝时表现出较强的韧性。在网络拓扑结构研究水平的基础上,在工程真实物理状态下对水网结构遭到随机攻击、蓄意攻击与自然灾害后的水网韧性进行了更全面的分析与评价,为水网工程建设与管理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韧性 水网结构 节点攻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折减系数法与极限平衡法的顺层滑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小根 盛济铭 +2 位作者 王静 刘泓辰 毛新宇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88,共8页
以四川省布拖县龙潭乡冯家坪滑坡为例,利用FLAC3D软件设计了基于双折减系数法的滑坡稳定性分析程序,应用“GIS-Rhino-FLAC3D”耦合技术建立三维地质体模型。考虑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在滑坡失稳过程中衰减速度和弱化程度的不同,以及非饱和... 以四川省布拖县龙潭乡冯家坪滑坡为例,利用FLAC3D软件设计了基于双折减系数法的滑坡稳定性分析程序,应用“GIS-Rhino-FLAC3D”耦合技术建立三维地质体模型。考虑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在滑坡失稳过程中衰减速度和弱化程度的不同,以及非饱和土中基质吸力对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提出一种以黏聚力和摩擦力的衰减权重定义综合安全系数的双折减系数法,并采用极限平衡法作对比计算,研究分析了顺层滑坡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设计的抗剪强度参数双折减程序可以得出安全系数云图,直观地反映滑坡安全系数的空间分布特征;与传统强度折减法相比,所提出的双折减系数法计算的滑动面分布范围和综合安全系数更精确,较极限平衡法误差更小,可以准确地反映滑坡的稳定状态。研究结果可为双折减系数法应用于滑坡灾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层滑坡 极限平衡法 双折减系数法 GIS-Rhino-FLAC3D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洪涝应急响应能力评价及优化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金萍 李玉达 +1 位作者 左其亭 张朝阳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5,共8页
在气候变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极端降水事件及其导致的洪涝灾害频发。为准确评估暴雨内涝影响下的城市应急服务水平,基于InfoWorks ICM构建了城区内涝模型,利用ArcGIS中的最快路径法评估了医疗、公安、消防的空间可达性,利用基尼系数评... 在气候变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极端降水事件及其导致的洪涝灾害频发。为准确评估暴雨内涝影响下的城市应急服务水平,基于InfoWorks ICM构建了城区内涝模型,利用ArcGIS中的最快路径法评估了医疗、公安、消防的空间可达性,利用基尼系数评估了公共应急服务相对幼儿园分布的合理性,采用最大覆盖算法对医疗、公安、消防的分布进行了优化,并基于研究区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的医疗、公安、消防相对幼儿园的基尼系数随着降雨重现期的增加而增大;对研究区的医疗、公安、消防分布优化前,这些部门的分布不尽合理,其15 min内的应急服务可达性不能满足应急救援要求,研究区应急响应资源相对幼儿园缺失严重,相对来说,医疗应急响应缺失最为严重;对研究区的医疗、公安、消防分布优化后,这些部门相对于幼儿园的基尼系数普遍在0.400以下,医疗和公安的应急服务即使在百年一遇洪涝加晚高峰情景下仍可以在15 min内覆盖40%的研究区面积,消防可覆盖70%的研究区面积,医疗、公安、消防的分布相对合理。本研究为中国城市洪涝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内涝 应急响应 公共服务 空间可达性 优化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0-2020年河南省极端降水时空演变特征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志刚 娄嘉慧 史冲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26,共11页
全球变暖加快了水文循环速度,导致极端降水事件频发,增强了城市排水负荷和洪涝风险,并影响了区域气候的时空特征。在河南省均匀选取26个雨量站对1960—2020年61年间的降水资料进行研究,采用趋势分析、Kriging插值、M-K突变分析、Morlet... 全球变暖加快了水文循环速度,导致极端降水事件频发,增强了城市排水负荷和洪涝风险,并影响了区域气候的时空特征。在河南省均匀选取26个雨量站对1960—2020年61年间的降水资料进行研究,采用趋势分析、Kriging插值、M-K突变分析、Morlet小波变换和Spearman相关系数等方法对河南省9个极端降水指数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河南省年降水量呈上升趋势,极端降水事件呈下降趋势,河南省整体气候逐渐变得湿润。河南省极端降水指数具有显著空间差异,东南部极端降水风险显著大于西北部。除降水强度、最大连续降水日数和1 d最大降水量外,其余指数与年降水量、汛期和6—9月的各月降水量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这对于评估年降水量及其年内分布特征、极端降水事件频率有较好的参考作用。结果表明:降水从短历时高强度向长历时低强度演变,要应对此类长历时极端降水的风险,防涝思路应从提高短时间大量排水能力转变到提高长时间低强度吸收降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 河南省 趋势分析 相关系数 时空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掏土孔应力扰动法下的塑性区范围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晓磊 徐洪潮 +1 位作者 张鹏 席亚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108,共8页
针对普通浅层掏土法下倾斜建筑回倾速度慢、沉降不均匀的问题,提出掏土孔应力扰动法。在岩石力学的弹性圈和塑性圈应力解中引入修正系数,得到掏土孔应力扰动法下的塑性区半径计算公式。在进行现场掏土孔周应力扰动试验时,采用地锚反压... 针对普通浅层掏土法下倾斜建筑回倾速度慢、沉降不均匀的问题,提出掏土孔应力扰动法。在岩石力学的弹性圈和塑性圈应力解中引入修正系数,得到掏土孔应力扰动法下的塑性区半径计算公式。在进行现场掏土孔周应力扰动试验时,采用地锚反压的形式模拟上部建筑荷载,利用长钉在掏土孔周围进行深度为50 mm的螺旋扰动,通过测量应力扰动前后的孔周土体应力并结合有限元模拟结果,得到实际塑性区范围,验证了塑性区半径公式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当掏土孔半径为100 mm,应力扰动范围为孔径的1/2时,塑性区范围扩大30%~40%,掏土孔应力扰动法对于扩大塑性区范围、加快建筑纠倾速度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水平掏土纠倾 掏土孔应力扰动法 孔周应力 塑性区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eNuMa模型的武烈河氮磷负荷模拟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门宝辉 申耀铎 +1 位作者 李宣瑾 刘灿均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77,99,共10页
武烈河是承德市工农业及居民生活用水的重要水源,开展流域污染物负荷模拟及来源解析对流域水污染控制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采用ReNuMa模型对武烈河磷矿上游断面子流域2015—2020年的水文径流过程和全流域2018—2020年的总氮(TN)、总磷(... 武烈河是承德市工农业及居民生活用水的重要水源,开展流域污染物负荷模拟及来源解析对流域水污染控制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采用ReNuMa模型对武烈河磷矿上游断面子流域2015—2020年的水文径流过程和全流域2018—2020年的总氮(TN)、总磷(TP)污染负荷量进行模拟,解析氮磷负荷的来源及贡献率。结果表明:(1)2018—2020年,年均TN负荷量为655.98 t,各污染来源贡献率由大到小依次为地下水(30.68%)>点源(25.63%)>腐生系统(25.16%)>沉积物源(12.85%)>地表径流(5.68%);2018—2020年,年均TP负荷量为8.12 t,各污染来源贡献率由大到小依次为沉积物源(49.58%)>点源(16.54%)>地下水(15.01%)>腐生系统(13.20%)>地表径流(5.67%)。(2)年内氮磷污染负荷入河量以非点源为主,分别占总负荷的74.37%和83.46%,点源与非点源的贡献占比受汛期和非汛期影响显著,非汛期以点源形式输入的负荷占比远超汛期(6—9月)的。本研究结果能够为流域水质改善和污染管控方案的制定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NuMa模型 武烈河流域 径流模拟 氮磷负荷量 污染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国重点城市生态环境政策的“污染天堂假说”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叶 张梦珂 李文静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5-91,共7页
为了揭示生态环境政策对投资的影响,在“双碳”目标下,基于“污染天堂假说”理论,选取2003—2020年全国28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以是否为环境保护重点监控城市作为标准,将287个城市划分为控制组与对照组,分别构建了实证模型,开展了双重... 为了揭示生态环境政策对投资的影响,在“双碳”目标下,基于“污染天堂假说”理论,选取2003—2020年全国28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以是否为环境保护重点监控城市作为标准,将287个城市划分为控制组与对照组,分别构建了实证模型,开展了双重差分研究,并对双重差分结果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和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1)实证模型的双重差分结果均具有稳健性。(2)环境规制对外商投资具有抑制作用;相较于非重点城市,环保重点城市的实际利用外资水平降低了0.125%。(3)环保重点城市中,东部城市受环保重点城市政策的影响较中西部城市的更为显著,且相比高污染城市,低污染城市的实际利用外资水平的下降幅度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政策 环保重点城市 投资 影响机制 准自然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白河流域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研究
14
作者 成毅 张富 +3 位作者 张志强 徐婷 高彬 王兴伟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68,共9页
基于卫星遥感影像、气象站点数据和统计数据,综合采用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法和Hurst指数法分析2000—2019年唐白河流域植被覆盖空间格局、年际变化特征和发展趋势,引入通径分析法揭示气象因子(年降水量和平均气温)对植被覆盖的影... 基于卫星遥感影像、气象站点数据和统计数据,综合采用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法和Hurst指数法分析2000—2019年唐白河流域植被覆盖空间格局、年际变化特征和发展趋势,引入通径分析法揭示气象因子(年降水量和平均气温)对植被覆盖的影响机制,利用残差分析法量化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1)唐白河流域植被覆盖呈西北部和东南部高、中部低的空间特征。(2)研究时段内,唐白河流域植被覆盖的变化以改善类型为主,其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96.27%,但流域NDVI增幅较小,且未来植被覆盖存在较大的退化风险。(3)气象因子对植被覆盖变化的直接影响大于间接影响,且主要表现为促进植被覆盖改善;年降水量是决定唐白河流域植被覆盖变化的关键气象因子,综合通径系数为0.224 9。(4)唐白河流域植被覆盖变化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但人类活动的影响大于气候变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 降水 气温 人类活动 唐白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nKF的水光互补系统适应性调度规则敏感性分析
15
作者 李赫 张圣杰 +1 位作者 丁雨婷 左其亭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4,共14页
水光互补是解决电力能源供应问题、构建低碳能源体系、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采用集合卡尔曼滤波对线性调度函数的参数进行动态更新,构建了水光互补中长期适应性调度规则,并以龙羊峡水光互补电站为研究对象,在同化过程中引入预... 水光互补是解决电力能源供应问题、构建低碳能源体系、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采用集合卡尔曼滤波对线性调度函数的参数进行动态更新,构建了水光互补中长期适应性调度规则,并以龙羊峡水光互补电站为研究对象,在同化过程中引入预测误差、观测误差及集合规模3个不确定性参数,分析了不确定性参数取值对模型时变参数和运行结果的影响,并对参数的敏感性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预测误差、观测误差及集合规模对模型时变参数和运行结果没有显著影响,三者均不是敏感性参数。研究结果可为集合卡尔曼滤波参数不确定性分析及多能互补系统适应性调度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合卡尔曼滤波 水光互补 变化环境 适应性调度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冻影响下路用CFB灰混凝土孔隙特征及动态力学性能研究
16
作者 王立波 赵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2-99,共8页
通过室内冻融循环试验和SHPB动力学试验,探究冻融循环对CFB灰混凝土孔隙率的影响特征,分析高应变率作用下冻融循环次数和CFB灰掺量对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根据公路建设季冻灾害与动载扰动的影响规律,分析CFB灰混凝土的路用可行性... 通过室内冻融循环试验和SHPB动力学试验,探究冻融循环对CFB灰混凝土孔隙率的影响特征,分析高应变率作用下冻融循环次数和CFB灰掺量对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根据公路建设季冻灾害与动载扰动的影响规律,分析CFB灰混凝土的路用可行性。研究表明:在冻融循环作用下,CFB灰混凝土的孔隙率与混凝土可承受的冻融循环次数呈对数关系,CFB灰掺量的增加使混凝土密实度提高,孔隙率减小;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混凝土的动态弹性模量、动态抗压强度呈对数减小,动态峰值应变呈对数增加,掺量为20%的CFB灰混凝土具有较强的动态抗压性能;在公路建设中,掺量不大于20%的CFB灰能有效降低混凝土孔隙率、提高动荷载承载力、改善混凝土的抗冻性。研究成果对于探究CFB灰混凝土力学性能、促进CFB灰混凝土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B灰混凝土 冻融循环 孔隙率 动态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NN-GRU-ATT的城市暴雨积水预测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胡昊 陈军朋 +3 位作者 李擎 马鑫 徐鹏 刘明潇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7-35,共9页
多发频发的极端暴雨事件导致很多城市普遍面临严重内涝问题。能否准确高效地预测城市积水点的水位变化,是城市内涝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有效提升城市暴雨积水预测的精度和效率,建立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门控循环单元(GRU)-注... 多发频发的极端暴雨事件导致很多城市普遍面临严重内涝问题。能否准确高效地预测城市积水点的水位变化,是城市内涝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有效提升城市暴雨积水预测的精度和效率,建立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门控循环单元(GRU)-注意力机制(ATT)的城市暴雨积水预测模型。首先利用CNN与GRU提取水位数据的局部空间特征和深层时间特征,然后引入ATT加强对降雨序列中关键信息的记忆,从而完成城市积水点的水位预测。利用开封市某积水点的实测水位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并与以往的CNN-GRU、ATT-CNN-LSTM以及CNN-LSTM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CNN-GRU-ATT模型的损失函数在epoch=20处即达到收敛,损失函数值最终稳定在0.0002左右,收敛效果较好。此外,与其他3种模型相比,CNN-GRU-ATT模型的预测精度评价指标表现均为最优,且模型仍能保持较高的运算效率。其中均方根误差为1.39%,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4.32%,决定系数为0.9954。这表明CNN-GRU-ATT模型能够准确、高效地预测出积水点的水位变化情况,可为暴雨内涝预警和制定防汛排涝方案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暴雨 积水预测 卷积神经网络 门控循环单元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地区积雪与雪线高度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小妮 莫李娟 +4 位作者 辛昱昊 陈松峰 赵雯颉 吴金雨 鞠琴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58,共11页
积雪对气候变化具有高度敏感性,研究积雪变化对区域水循环及生态环境演变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遥感数据和河流水系分布情况,将青藏高原划分为12个子流域,分析了青藏高原及其子流域的积雪深度、积雪覆盖率、雪线高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 积雪对气候变化具有高度敏感性,研究积雪变化对区域水循环及生态环境演变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遥感数据和河流水系分布情况,将青藏高原划分为12个子流域,分析了青藏高原及其子流域的积雪深度、积雪覆盖率、雪线高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1979—2020年青藏高原积雪深度呈明显降低趋势,空间上积雪深度由中心区域向四周递增,阿姆河流域多年平均积雪深度最大,印度河流域的次之。②2000-2015年青藏高原多年平均积雪覆盖率为29.66%,呈平缓的下降趋势,印度河流域的积雪覆盖率最大,高达39.83%,塔里木河的次之。③青藏高原雪线高度的变化范围为[4700,5000]m,夏季的雪线高度整体偏高,在8月达到最大值;各子流域雪线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序依次为雅鲁藏布江流域、印度河流域、河西流域、恒河流域、长江流域、怒江流域、阿姆河流域、塔里木河流域、柴达木河流域、内河流域、黄河流域、澜沧江流域。研究结果对寒区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深度 积雪覆盖率 雪线高度 时空变化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国产高光谱ZY1-02E卫星在内陆水体水质参数反演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姚华鑫 肖潇 +6 位作者 陈品祥 周庆 郭津 刘瑶 张方方 王胜蕾 李俊生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0,30,共11页
2021年12月26日,我国成功发射资源一号02E(ZY1-02E)卫星,其搭载了新一代高光谱相机(Advanced Hyperspectral Imager,AHSI),拥有30 m空间分辨率的可见光到短波红外范围内的166个波段,在内陆水体水质参数反演方面具有重要潜力。本研究以... 2021年12月26日,我国成功发射资源一号02E(ZY1-02E)卫星,其搭载了新一代高光谱相机(Advanced Hyperspectral Imager,AHSI),拥有30 m空间分辨率的可见光到短波红外范围内的166个波段,在内陆水体水质参数反演方面具有重要潜力。本研究以北京市沙河水库和金海湖为研究区,开展基于ZY1-02E AHSI影像数据的叶绿素a浓度和透明度反演研究,以评价其实际应用效果。基于京津冀地区12个湖库的遥感反射率和叶绿素a浓度实测数据,构建叶绿素a反演半经验模型。将该模型和基于准解析算法(Quasi-Analytical Algorithm,QAA)的透明度半分析模型应用于ZY1-02E AHSI影像,并利用在沙河水库和金海湖两个研究区获取的星地同步实测水质数据对反演结果进行精度评价。结果表明,基于670 nm和705 nm波长的归一化指数的叶绿素a反演半经验模型的精度最高,拟合度和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79和21.70%;基于QAA-V6的透明度半分析模型的精度最高,拟合度和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93和13.90%。该研究结果初步证明了ZY1-02E高光谱数据在内陆水体水质参数反演中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Y1-02E卫星 高光谱影像 内陆水体 叶绿素A 透明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源区典型植被蒸散及水量平衡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屈柳燕 贾绍凤 +3 位作者 李润杰 温军 周秉荣 权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50,共9页
植被蒸散对生态系统的能量转换和水量平衡有直接影响。为探讨三江源区不同植被蒸散时程分配及其水量平衡特征,以灌丛(金露梅、置疑小檗、鬼箭锦鸡儿、乌柳)、草地(星星草、针茅、早熟禾、垂穗披碱草、芨芨草、冰草、丛生薹草、高山蒿草... 植被蒸散对生态系统的能量转换和水量平衡有直接影响。为探讨三江源区不同植被蒸散时程分配及其水量平衡特征,以灌丛(金露梅、置疑小檗、鬼箭锦鸡儿、乌柳)、草地(星星草、针茅、早熟禾、垂穗披碱草、芨芨草、冰草、丛生薹草、高山蒿草)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11月—2020年10月采用蒸渗仪法对其实际蒸散进行测量,应用Angstrom太阳经验公式与Penman-Monteith公式估算凝结水,研究了其蒸散量及时程分配规律,探讨了不同植被下垫面的水量平衡特征。结果表明:(1)三江源区凝结水普遍存在且全年都在发生,各地年凝结水量的变化范围为28.47~56.88 mm,凝结水日发生概率为75.68%~95.90%。(2)植被年蒸散量空间分布不均,年蒸散量的变化范围为396.20~707.69 mm,夏季(6—8月)蒸散量占全年蒸散量的41.69%~70.74%。(3)水量平衡特征空间异质性明显,金露梅与置疑小檗、鬼箭锦鸡儿与乌柳的水量平衡特征基本一致,不同牧草间水量平衡特征不一致。整体来看,植被蒸散量高于降水量与凝结水量之和,各植被类型对土壤水均有不同程度的消耗(8.04~67.68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 蒸散 凝结水 水量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