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9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司氯胺酮丙泊酚复合麻醉下电休克治疗伴有自杀意念重度抑郁障碍患者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包玲 江雪 +2 位作者 谢琴 王娟 鲁凤荣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4-518,共5页
目的比较通过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联合电休克治疗伴有自杀意念重度抑郁障碍患者的效果,分析艾司氯胺酮作为具有抗抑郁作用特点的电休克麻醉剂,针对伴有自杀意念的重度抑郁障碍患者治疗时的优点和不足,为艾司氯胺酮在临床工作中更好地应... 目的比较通过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联合电休克治疗伴有自杀意念重度抑郁障碍患者的效果,分析艾司氯胺酮作为具有抗抑郁作用特点的电休克麻醉剂,针对伴有自杀意念的重度抑郁障碍患者治疗时的优点和不足,为艾司氯胺酮在临床工作中更好地应用提供参考。方法120名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各40例(n=40)。对照组予以丙泊酚1.2~1.5 mg/kg缓慢推注麻醉,低剂量组予以0.3 mg/kg艾司氯胺酮加1.0 mg/kg丙泊酚缓慢推注麻醉,高剂量组予以0.6 mg/kg艾司氯胺酮加0.5~0.8 mg/kg丙泊酚缓慢推注麻醉,后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治疗过程中评价疗效、安全性指标和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患者的HAMD-24评分治疗前无明显差异,经MECT治疗后评分值逐组递减,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各项观察指标较对照组有差异(均P<0.05),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各项观察指标有差异(均P<0.05);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对三组患者行认知功能评估,结果显示三组患者治疗后高剂量组的RBANS评分分值明显高于低剂量组、对照组(均P<0.05);三组120例患者中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Beck自杀意念量表对三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自杀意念的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治疗后高剂量组的Beck自杀意念量表评分分值明显低于低剂量组、对照组(均P<0.05)。结论三组患者的重度抑郁症状及自杀意念均得到改善,使用不同麻醉剂及不同剂量对伴有自杀意念的重度抑郁患者疗效随着剂量的变化呈现显著差异,且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其应用到临床的安全性已得到验证,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电休克治疗 自杀意念 重度抑郁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C9A3-AS1调控miR-148a-3p/ROCK1信号轴影响肾癌细胞生物学功能 被引量:4
2
作者 向威 吕磊 +2 位作者 郑福鑫 章传华 袁敬东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1-167,共7页
目的检测lncRNA SLC9A3-AS1在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组织与肾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促进肾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机制。方法应用GEPIA2在线软件(http://gepia2.cancer-pku.cn/)分析TCGA数据库中SLC9... 目的检测lncRNA SLC9A3-AS1在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组织与肾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促进肾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机制。方法应用GEPIA2在线软件(http://gepia2.cancer-pku.cn/)分析TCGA数据库中SLC9A3-AS1在ccR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SLC9A3-AS1在不同肾癌细胞系、24例ccRCC组织与癌旁正常肾脏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应用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和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检测敲低SLC9A3-AS1表达对肾癌细胞增殖与迁移的影响;应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增殖与迁移相关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SLC9A3-AS1与miR-148a-3p/ROCK1轴的靶向调控关系。结果GEPIA2软件分析结果显示,相较正常肾脏组织,SLC9A3-AS1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表达显著上调(P<0.01)。qRT-PCR结果显示,相较癌旁正常肾脏组织,SLC9A3-AS1在24例ccRCC组织中表达显著上调(P<0.01);相较永生化肾小管上皮细胞,SLC9A3-AS1在4种肾癌细胞系中表达均显著上调,以786-O细胞最为显著(P<0.01)。干扰SLC9A3-AS1表达,可显著抑制786-O细胞的增殖与迁移能力,上调E-cadherin的蛋白表达水平,而下调N-cadherin、MMP2的蛋白表达水平(均P<0.05);过表达miR-148a-3p可显著抑制786-O细胞的增殖与迁移能力(P<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结果表明,SLC9A3-AS1可特异性结合miR-148a-3p,后者进一步靶向结合ROCK1 mRNA的3′UTR区域;过表达miR-148a-3p可明显下调ROCK1 mRNA的表达水平,敲低miR-148a-3p表达则产生相反的效应;敲低SLC9A3-AS1表达可显著下调786-O细胞中ROCK1 mRNA与蛋白的表达水平(P<0.01);下调miR-148a-3p表达可部分逆转SLC9A3-AS1沉默对786-O细胞增殖与迁移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SLC9A3-AS1在ccRCC中通过调控miR-148a-3p/ROCK1轴发挥促癌作用,有望成为ccRCC的一个新的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癌 SLC9A3-AS1 miR-148a-3p ROCK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内镜结合LCI/BLI-ME判断根除幽门螺杆菌后早期胃癌浸润深度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周晓黎 舒磊 +3 位作者 杨林 杨健 廖艳 时昭红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44,51,共7页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结合联动成像技术/蓝激光成像技术-放大内镜(LCI/BLI-ME)对根除幽门螺杆菌后早期胃癌浸润深度的判断及其准确性的影响因素,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7年10月至2023年6月武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91例根除幽门螺杆...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结合联动成像技术/蓝激光成像技术-放大内镜(LCI/BLI-ME)对根除幽门螺杆菌后早期胃癌浸润深度的判断及其准确性的影响因素,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7年10月至2023年6月武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91例根除幽门螺杆菌后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判断标准,总结根除幽门螺杆菌后胃黏膜及早期胃癌在内镜下的特征表现,分析超声内镜结合LCI/BLI-ME对根除幽门螺杆菌后早期胃癌浸润深度的判断准确性及影响其判断准确性的相关因素。诊断效能的统计学描述采用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表示;采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超声内镜的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超声内镜结合LCI/BLI-ME对根除幽门螺杆菌后早期胃癌浸润深度判断的总体准确率77.08%,对uT1a期及uT1b期的判断准确率分别为82.86%和61.53%。分期不足12例,占17.14%;分期过度10例,占38.46%。对黏膜层病变判断的诊断敏感度85.29%,诊断特异度57.14%,阳性预测值82.86%,阴性预测值61.5%。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病变最大径、组织分化类型是影响判断准确性的因素,而病变部位、病灶形态与判断准确性无相关性。病灶越大,对浸润深度判断的准确性越低;组织分化程度越低,对浸润深度判断的准确性越低。结论 超声内镜结合LCI/BLI-ME对根除幽门螺杆菌后早期胃癌uT1a期的浸润深度判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病灶大小及组织分化程度对判断的准确性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超声内镜 联动成像技术 蓝激光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内酯对射血分数轻度降低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及预后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乐音 吴小朋 +1 位作者 刘文婷 张建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9-355,共7页
目的 探究螺内酯对射血分数轻度降低的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观察。方法 纳入2019年2月至2022年12月于北京朝阳医院治疗的射血分数轻度降低的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共409例。所有患者在试验前均未服用过螺内酯... 目的 探究螺内酯对射血分数轻度降低的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观察。方法 纳入2019年2月至2022年12月于北京朝阳医院治疗的射血分数轻度降低的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共409例。所有患者在试验前均未服用过螺内酯,已接受其他心衰标准药物治疗及降糖药物治疗至少半年。通过随机分组将纳入患者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螺内酯10~20 mg/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HbA1c)、体质量指数、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舒张期二尖瓣峰值流速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峰速度的比值(E/e’)、血清肌酐(Scr)、血清尿酸(SUA)、肌酐清除率(Ccr)、血钾水平等指标的变化,观察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心血管死亡或心衰恶化再住院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评估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于治疗前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HbA1c水平较对照组下降[(7.2±0.5)vs.(7.9±0.7),P<0.05],NT-proBNP水平较对照组降低[(423±155)vs.(640±157),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心功能及肾功能多项指标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均P<0.05),心功能Ⅱ~Ⅳ级的试验组患者于治疗期间血钾水平相对稳定(均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临床显效率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及药物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在两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螺内酯有助于射血分数轻度降低的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并能进一步改善心脏功能及肾功能,同时具有良好的药物使用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内酯 射血分数 心力衰竭 2型糖尿病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R-155/JAK2/STAT3信号通路探讨仙茅苷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机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红英 刘佳 +2 位作者 张会军 董彦博 黄建成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0-195,共6页
目的探讨仙茅苷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R)大鼠心肌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对微小RNA(miR)-155/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JAK2/STAT3)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仙茅苷组、miR-155过表... 目的探讨仙茅苷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R)大鼠心肌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对微小RNA(miR)-155/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JAK2/STAT3)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仙茅苷组、miR-155过表达组和miR-155过表达+仙茅苷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组大鼠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建立心肌I/R模型,仙茅苷组和miR-155过表达+仙茅苷组大鼠于建模前6 d腹腔注射仙茅苷50 mg/kg,1次/d;miR-155过表达组和miR-155过表达+仙茅苷组大鼠于建模前在左心室上取3个位点注射miR-155 mimic。再灌注24 h后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TTC染色检测心肌梗死面积,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心肌组织中miR-155表达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心肌损伤病理表现,ELISA检测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心肌肌钙蛋白T(cTnT)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p-JAK2和p-STAT3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仙茅苷组心肌组织miR-155水平降低,心肌梗死面积减小,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缩短分数(LVFS)升高,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SD)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D)减小,血清中CK-MB、cTnT、LDH水平下降,心肌组织中p-JAK2和p-STAT3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而miR-155过表达组以上各指标变化趋势相反(均P<0.05);与miR-155过表达+仙茅苷组比较,miR-155过表达组miR-155水平升高,心肌梗死面积增大,LVEF和LVFS降低,LVESD和LVEDD增大,血清中CK-MB、cTnT、LDH水平上升,p-JAK2和p-STAT3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而仙茅苷组以上各指标变化呈相反趋势(均P<0.05)。结论仙茅苷可减轻大鼠心肌I/R损伤,改善心功能,其可能通过抑制miR-155表达从而上调JAK2/STAT3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 仙茅苷 MIR-155 JAK2/STA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囊袋张力环联合Toric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合并角膜散光的白内障 被引量:4
6
作者 罗艳 杨慧 肖泽锋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3-238,共6页
目的研究伴有角膜散光的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进行超声乳化+环曲面人工晶状体(Toric intraocular lens,Toric IOL)及囊袋张力环(capsular tension ring,CTR)植入术的临床效果及稳定性。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在武汉市第一医院行白内障... 目的研究伴有角膜散光的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进行超声乳化+环曲面人工晶状体(Toric intraocular lens,Toric IOL)及囊袋张力环(capsular tension ring,CTR)植入术的临床效果及稳定性。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在武汉市第一医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的高度近视伴有角膜散光的患眼54例(76眼),其中31例(38眼)联合植入Toric IOL及CTR(联合组),23例(38眼)单纯植入Toric IOL(对照组)。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视力、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人工晶状体旋转度、残余散光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月,两组患者裸眼远视力(uncorrected distance visual acuity,UCVA)、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均显著高于术前,联合组术后UCVA(LogMAR)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34±0.15)vs.(0.46±0.25),P<0.05]。术后1周、1月、3月及6月,联合组散光分别为(0.38±0.31)、(0.45±0.25)、(0.47±0.23)、(0.56±0.2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各时间点(均P<0.01)。术后6月联合组IOL平均旋转(2.63±0.9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0±1.43)°(P<0.01)。两组间各时间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高度近视伴角膜散光的白内障患者,术中植入Toric IOL的同时联合应用CTR,安全性好,能够改善Toric IOL旋转稳定性,提高视觉质量,并且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袋张力环 人工晶状体 高度近视 白内障 散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1994~2022年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7
作者 谢年华 闫晗 +3 位作者 马红飞 翁秀芳 王夏 刘毅俊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1-646,共6页
目的分析武汉市1994~2022年HIV感染者/AIDS患者(HIV/AIDS)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武汉市1994~2022年直报的常住HIV/AIDS流行病学调查和抗病毒治疗数据,采用寿命表法... 目的分析武汉市1994~2022年HIV感染者/AIDS患者(HIV/AIDS)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武汉市1994~2022年直报的常住HIV/AIDS流行病学调查和抗病毒治疗数据,采用寿命表法、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纳入研究的8954例HIV/AIDS共随访47245.4人年,全死因死亡1078例,中位生存时间22.3年;第1、5、10、15、20年生存率分别为92.9%、88.5%、83.5%、78.7%、73.8%;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未治疗、男性、较大年龄、无职业、低文化程度、本地户籍、异性性行为传播及注射吸毒传播、医疗机构检测发现及较低CD4基线水平是影响HIV/AIDS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未治疗患者死亡风险为已治疗患者的13.979倍(95%CI:11.883~16.446),无职业患者死亡风险为有职业患者的1.140倍(95%CI:1.004~1.295),本地患者死亡风险是流动人口1.682倍(95%CI:1.415~2.000),医疗机构检测发现的患者死亡风险是自愿咨询检测患者的1.823倍(95%CI:1.421~2.339)。结论应针对50岁及以上、无职业、低文化程度、医疗机构检测发现及低CD4基线水平等危险因素,开展宣传教育提升大众对艾滋病的科学认识,并通过医防协同、社会组织参与等方式促进早检测、早治疗;充分利用HIV/AIDS人群健康大数据,形成多维度全生命周期健康档案,针对不同个体提供包括心理干预在内的精准医疗,延长生存时间和提高生活质量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生存分析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多糖通过促进胆囊癌细胞铁死亡抑制其恶性进展
8
作者 辛国军 王建承 +6 位作者 杨勇 雷鹏 张亚文 李宝定 张多强 梁琦 卜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2-457,共6页
目的探究枸杞多糖(LBP)通过调控细胞铁死亡对胆囊癌细胞(NOZ和SGC-996)增殖和转移的影响。方法不同剂量的LBP处理体外培养NOZ和SGC-996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Control)、20μmol/LLBP组、40μmol/LLBP组、60μmol/LLBP组、80μmol/LLBP... 目的探究枸杞多糖(LBP)通过调控细胞铁死亡对胆囊癌细胞(NOZ和SGC-996)增殖和转移的影响。方法不同剂量的LBP处理体外培养NOZ和SGC-996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Control)、20μmol/LLBP组、40μmol/LLBP组、60μmol/LLBP组、80μmol/LLBP组、LBP+Fer-1组。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EdU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 swell检测细胞侵袭能力;比色法检测Fe^(2+)的水平,BODIPYTM581/591C11分子探针测定活性氧(ROS)和丙二醛(MDA)的水平;Westernblot检测铁死亡相关蛋白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ACSL4)、β-catenin和Wnt3A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40μmol/LLBP组、60μmol/LLBP组细胞活力、增殖、侵袭能力显著降低(均P<0.05),Fe^(2+)水平、ROS、MDA活性明显增加(均P<0.05),GPX4、β-catenin和Wnt3A蛋白表达显著减少,ACSL4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均P<0.05)。与LBP组比较,LBP+Fer-1组细胞活力、增殖、侵袭能力显著提高(均P<0.05)。结论LBP通过诱导胆囊癌细胞铁死亡进而抑制其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多糖 铁死亡 胆囊癌 增殖 侵袭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吲哚丙酸抑制腹膜间皮细胞EMT和纤维化的机制研究
9
作者 李红波 凃璨 +2 位作者 付帅 姜南 熊飞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8-343,共6页
目的 评估3-吲哚丙酸(3-indoleacetic acid, IPA)对脂多糖(lipolyaccharide, LPS)诱导的小鼠腹膜间皮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0.1、1.0和10μmol/L)的IPA... 目的 评估3-吲哚丙酸(3-indoleacetic acid, IPA)对脂多糖(lipolyaccharide, LPS)诱导的小鼠腹膜间皮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0.1、1.0和10μmol/L)的IPA对LPS处理前后的小鼠腹膜间皮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确定IPA最佳使用剂量。将小鼠腹膜间皮细胞分成Control组、LPS组、LPS+IPA组、LPS+LY364947(TGF-β1/Smad3通路抑制剂)组、LPS+IPA+LY364947组和LPS+IPA+SRI-011381(TGF-β1/Smad3通路激活剂)组;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间质表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 α-SMA)的浓度,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α-SMA,EMT相关因子E-cadherin, TGF-β1/Smad3通路相关因子Smad3、p-Smad3的蛋白表达。结果 IPA的最佳使用剂量为1.0μmol/L。与Control组相比,LPS组细胞增殖活力、E-cadherin表达水平下降(均P<0.01),侵袭能力、α-SMA表达水平和p-Smad3/Smad3升高(均P<0.01)。与LPS组相比,LPS+IPA组和LPS+LY364947组细胞增殖活力、E-cadherin表达水平上升(均P<0.01),侵袭能力、α-SMA表达和p-Smad3/Smad3下降(均P<0.01)。与LPS+IPA组相比,LPS+IPA+LY364947组所测指标趋势更加显著,LPS+IPA+SRI-011381组所测指标变化趋势均被逆转。结论 IPA通过抑制TGF-β1/Smad3通路中Smad3蛋白的磷酸化,从而抑制细胞EMT进展,减轻LPS诱导的腹膜间皮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间皮细胞 3-吲哚丙酸 Smad3磷酸化 上皮-间质转化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G玻璃体切除联合超声乳化手术中散光人工晶状体的应用
10
作者 冯劼 罗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7-513,共7页
目的观察25G玻璃体切除联合超声乳化手术中植入环曲面人工晶状体(Toric intraocular lens,Toric IOL)的临床效果及稳定性。方法回顾分析武汉市第一医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ToricIOL植入患者58例(58眼),其中A组20例(20眼)为1期行25G玻... 目的观察25G玻璃体切除联合超声乳化手术中植入环曲面人工晶状体(Toric intraocular lens,Toric IOL)的临床效果及稳定性。方法回顾分析武汉市第一医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ToricIOL植入患者58例(58眼),其中A组20例(20眼)为1期行25G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ToricIOL植入患者。B组18例(18眼)为25G玻璃体切除术后,2期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ToricIOL植入患者。C组20例(20眼)为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ToricIOL植入患者。术后随访6月。观察三组患者术前及术后视力、残余散光度、术后ToricIOL在眼内的旋转度、偏心量及像差。结果术后6月,三组患者裸眼远视力(uncorrected distance visual acuity,UCVA)、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均显著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周、1月、3月及6月,A组散光分别为(0.95±0.34)D、(1.01±0.34)D、(1.23±0.35)D、(1.21±0.32)D,B组散光分别为(0.92±0.31)D、(1.14±0.33)D、(1.21±0.31)D、(1.22±0.33)D,均明显高于C组各时间点[(0.65±0.29)D、(0.73±0.24)D、(0.91±0.34)D、(0.96±0.3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月,A组IOL平均旋转(4.85±1.23)°,B组IOL平均旋转(4.78±1.56)°,显著高于C组[(3.80±1.20)°](均P<0.05),A组与B组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B组全眼总像差、全眼总低阶像差(不包括离焦)、全眼总高阶像差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B组、C组平均偏心量分别为(0.284±0.060)mm、(0.278±0.069)mm、(0.265±0.047)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伴有角膜散光和玻璃体疾病的白内障患者,选择ToricIOL植入,能够实现较好的旋转稳定性,偏心程度小,从而获得更好的视觉质量。1期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手术与2期白内障手术比较,植入ToricIOL的稳定性没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除术 散光 人工晶状体 超声乳化 旋转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骨肉瘤的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李超 浦飞飞 刘建湘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9-402,413,共5页
软骨肉瘤是第二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其治疗效果差,易复发和转移,对放化疗均不敏感,治疗方式在过去30~40年间停滞不前,还是以手术切除为主。对于软骨肉瘤的发生发展机制研究仍未完全明确,亦无特效药物。因此,探寻软骨肉瘤新的发生发... 软骨肉瘤是第二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其治疗效果差,易复发和转移,对放化疗均不敏感,治疗方式在过去30~40年间停滞不前,还是以手术切除为主。对于软骨肉瘤的发生发展机制研究仍未完全明确,亦无特效药物。因此,探寻软骨肉瘤新的发生发展机制,从而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靶点,对临床治疗具有重大意义。有研究发现表观遗传学在软骨肉瘤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表观遗传学是指DNA序列未发生变化,但生物体的表型发生了可遗传性的改变,其机制主要包括DNA甲基化、非编码RNA调控、组蛋白修饰、染色质重塑等。该文就目前表观遗传学在软骨肉瘤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进一步深入软骨肉瘤的研究,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肉瘤 表观遗传学 DNA甲基化 非编码RNA 组蛋白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C00115靶向miR-874-3p调控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以及紫杉醇敏感性
12
作者 王威 夏辉 +2 位作者 周程 刘杨从 戴斌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5-80,共6页
目的 探讨LINC00115靶向miR-874-3p对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和紫杉醇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qRT-PCR检测LINC00115和miR-874-3p在肝癌组织、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将si-NC、si-LINC00115、miR-NC、miR-874-3p、pcDNA、pcDNA-LINC00115、anti-mi... 目的 探讨LINC00115靶向miR-874-3p对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和紫杉醇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qRT-PCR检测LINC00115和miR-874-3p在肝癌组织、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将si-NC、si-LINC00115、miR-NC、miR-874-3p、pcDNA、pcDNA-LINC00115、anti-miR-NC+si-LINC00115、anti-miR-874-3p+si-LINC00115分别转染肝癌细胞MHCC97H。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活力和对紫杉醇的IC50值。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确定LINC00115和miR-874-3p的关系。结果 肝癌组织、细胞系中LINC00115呈高表达(均P<0.05),miR-874-3p呈低表达(均P<0.05)。下调LINC00115表达后细胞吸光度(A)值、对紫杉醇IC50值、迁移和侵袭显著降低(均P<0.05),而miR-874-3p表达显著增加(均P<0.05)。上调miR-874-3p表达后细胞A值、对紫杉醇IC50值、迁移和侵袭显著减少(均P<0.05)。上调LINC00115表达后miR-874-3p表达显著减少(P<0.05)。LINC00115与miR-874-3p直接结合。下调miR-874-3p表达显著减弱LINC00115对肝癌细胞A值、对紫杉醇IC50值、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均P<0.05)。结论 下调LINC00115通过促进miR-874-3p表达来抑制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行为,增加其对紫杉醇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LINC00115 miR-874-3p 增殖 迁移 侵袭 紫杉醇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数学模型对髁突颈骨折愈合过程中骨与软骨组织变化的研究
13
作者 谢春 邬琼辉 +1 位作者 祁峰 沈振宇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6-89,共4页
目的 使用数学模型模拟大鼠髁突颈骨折愈合过程中成骨与成软骨的动态变化过程,探索髁突颈骨折的愈合模式。方法 构建模拟大鼠髁突颈骨折愈合的数学模型,并统计该数学模型28 d内不同时间点生成的各参数(mb, mc, cb和cc)的数值,进而拟合... 目的 使用数学模型模拟大鼠髁突颈骨折愈合过程中成骨与成软骨的动态变化过程,探索髁突颈骨折的愈合模式。方法 构建模拟大鼠髁突颈骨折愈合的数学模型,并统计该数学模型28 d内不同时间点生成的各参数(mb, mc, cb和cc)的数值,进而拟合骨、软骨、成骨细胞及成软骨细胞的密度云图和生长曲线并推算成骨方式。结果 数学模型模拟的骨面积比与大鼠骨折实验所测接近(P>0.05)。数学模型模拟的密度云图显示,在骨折后第3天至第7天成骨集中在骨膜周围,在第7天至第21天成骨集中在软骨所在区域并逐渐替代软骨。骨生长曲线与软骨生长曲线在骨折后第5至第8天与第21至第28天正相关,与第8至第14天呈负相关。成骨细胞生长曲线和成软骨细胞生长曲线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成软骨细胞在第6天达到最大密度,成骨细胞则在第13天达到最大密度。结论 数学模型能有效模拟大鼠髁突颈骨折愈合过程,可动态展示该过程中成骨与成软骨的动态变化,为研究髁突颈骨折的愈合方法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模型 髁突颈骨折 骨折愈合 骨组织 软骨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9b通过KLF4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表型蛋白表达
14
作者 蔡君艳 朱迪迪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5-620,共6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29b(microRNA-29b,miR-29b)通过靶向作用于Krüppel样因子4(Krüppel-like factor 4,KLF4)信号通路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表型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分为... 目的探讨微小RNA-29b(microRNA-29b,miR-29b)通过靶向作用于Krüppel样因子4(Krüppel-like factor 4,KLF4)信号通路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表型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分为4组:无义序列对照组(control+NC)、miR-29b过表达对照组(control+miR-29b)、无义序列模型组(ox-LDL+NC)、miR-29b过表达模型组(ox-LDL+miR-29b)。对照组细胞正常培养;模型组细胞采用80 mg/L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诱导24 h建立模型。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VSMCs的增殖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29b、单核细胞化学趋化因子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MCP-3、α平滑肌肌动蛋白(smooth muscleα-actin,SMα-actin)、平滑肌肌球蛋白重链(smooth muscle myosin heavy chain,SM MHC)及KLF4的mRNA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试剂盒检测培养上清中MCP-1、MCP-3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29b对KLF4的靶向作用。结果ox-LDL刺激VSMCs后,细胞中miR-29b表达量显著下降。与ox-LDL+NC组相比,ox-LDL+miR-29b组细胞增殖减少,炎症因子MCP-1和MCP-3的表达降低,收缩表型蛋白SMα-actin、SM MHC的表达显著升高,KLF4表达下降。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表明,miR-29b能与KLF4 mRNA的3′端非翻译区(3′UTR)结合。过表达KLF4可抑制miR-29b的作用。结论miR-29b可靶向作用于KLF4,调控ox-LDL诱导的VSMCs增殖、炎症因子的表达及表型蛋白表达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29b KLF4 血管平滑肌细胞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对接和分子动态模拟探讨葛根素缓解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春艳 曹晓璐 +3 位作者 刘嵩 黄瑞松 李姝雅 王江友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2,共7页
目的 基于分子对接和动态模拟,联合整体动物水平研究,揭示葛根素缓解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具体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分子对接联合分子动态模拟技术预测葛根素与细胞沉默调节蛋白1(SIRT1)的结合潜力;结扎SD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构建心肌... 目的 基于分子对接和动态模拟,联合整体动物水平研究,揭示葛根素缓解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具体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分子对接联合分子动态模拟技术预测葛根素与细胞沉默调节蛋白1(SIRT1)的结合潜力;结扎SD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构建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给予葛根素对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观察抑制SIRT1表达后葛根素对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变化。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评估梗死面积;TUNEL联合免疫荧光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和SIRT1表达;透射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Western blot检测铁死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分子对接结果表明葛根素和SIRT1能够形成稳定的复合物发挥药效;在构建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大鼠体内给予葛根素处理,能明显改善心肌损伤,上调SIRT1、溶质载体家族成员11(SLC7A1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并下调铁反应元件结合蛋白2(IREB2)表达;一旦抑制SIRT1蛋白表达后,则葛根素的心肌保护作用被抑制。结论 分子对接和分子动态模拟技术能较好地预测葛根素与主要靶点SIRT1的作用潜力,葛根素通过激活SIRT1通路抑制铁死亡从而缓解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对接 分子动态 葛根素 心肌缺血再灌注 SIRT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轻恒牙牙髓疾病的临床治疗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万佳铭 谢春 刘加荣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9-132,共4页
年轻恒牙因萌出不久,形态结构未发育完全,表现为髓腔大、髓角高尖,根尖孔开放。龋病、牙发育异常或创伤可能导致牙髓受到损伤或感染,甚至进一步发生牙髓坏死,从而直接影响到牙根的正常发育。因此,年轻恒牙牙髓疾病的治疗在临床上是一大... 年轻恒牙因萌出不久,形态结构未发育完全,表现为髓腔大、髓角高尖,根尖孔开放。龋病、牙发育异常或创伤可能导致牙髓受到损伤或感染,甚至进一步发生牙髓坏死,从而直接影响到牙根的正常发育。因此,年轻恒牙牙髓疾病的治疗在临床上是一大挑战。临床治疗的目标是尽量保存活髓,并促进患牙牙根继续发育,使根管壁增厚,根尖孔闭合。该文系统综述因牙髓暴露引起的可复性和不可复性牙髓炎患牙的治疗方案,旨在为年轻恒牙牙髓病变的治疗提供依据,重点为保留健康牙髓、促进牙髓的修复与再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轻恒牙 牙髓暴露 龋病 牙髓炎 牙髓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中老年人群口腔健康现况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袁敬 田欢 +1 位作者 龚士强 喻红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5-109,共5页
目的 分析武汉市中老年人群口腔健康现况,为中老年人口腔疾病预防和促进口腔健康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数据来自武汉市机关单位组织的年度健康体检数据系统中45~95岁人群的口腔检查结果,共1994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口腔健康调查基... 目的 分析武汉市中老年人群口腔健康现况,为中老年人口腔疾病预防和促进口腔健康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数据来自武汉市机关单位组织的年度健康体检数据系统中45~95岁人群的口腔检查结果,共1994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第5版),重点对龋病、牙周病、牙列缺损、牙列缺失及义齿修复状况等资料进行研究。采用卡方检验和方差分析等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1994名研究对象中,男性有1613人(占80.89%),75岁以上老年人有218人(占10.93%),龋均、失牙均数分别为2.68、2.03颗。龋均和失牙均数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45~,55~,65~,75~和85~95岁组龋均和失牙均数分别为0.98和0.54,1.82和1.39,3.21和2.48,7.65和6.04,12.65和9.91颗,不同年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失牙修复比例同样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P<0.01),不同年龄段社区牙周指数(CPI)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CPI为0的人数在各个年龄段占比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CPI为2的人数占比大致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均P<0.01)。结论 武汉市机关中老年体检人群总体口腔健康检查结果与第4次全国口腔健康检查的城市地区相比,整体状况略好。但在高龄人群中,龋病、牙周病、失牙和未修复义齿情况仍较严重,应提高老年人对口腔疾病的预防意识,通过定期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同时也应关注高龄老人的义齿修复问题,提高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人 口腔健康 体检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杖苷调节YAP1/TAZ信号通路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新生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文光 刘思佟 +5 位作者 张薇薇 庄桂银 谢思雨 田雪 李晓珊 谷强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8-74,共7页
目的 探究虎杖苷(PD)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HPH)新生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新生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PD低剂量组、PD中剂量组、PD高剂量组、PD高剂量+Hippo通路抑制剂(PD高剂量+... 目的 探究虎杖苷(PD)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HPH)新生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新生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PD低剂量组、PD中剂量组、PD高剂量组、PD高剂量+Hippo通路抑制剂(PD高剂量+XMU-MP-1)组,每组10只。缺氧2周后,检测各组大鼠右心室收缩压(RVSP)和右心室肥厚指数(RVHI),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并计算肺动脉管壁厚度占总厚度的百分比(WT%)和管壁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WA%)。分离各组新生大鼠PASMCs,分为NC组、低氧(Hypoxia)组、PD低剂量组、PD中剂量组、PD高剂量组、PD高剂量+XMU-MP-1组。CCK-8和EdU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和PASMCs中Yes相关蛋白1(YAP1)、PDZ结合域的转录共刺激因子信号通路(TAZ)、哺乳动物不育系20样激酶1(MST1)、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蛋白(Bax)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肺动脉管壁明显增厚,管腔变窄,RVSP、RVHI、WT%、WA%、YAP1、MST1、TAZ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PD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肺动脉增厚减少,管腔变大,RVSP、RVHI、WT%、WA%、YAP1、MST1、TAZ蛋白表达显著降低,且PD各组间差异存在剂量依赖性(均P<0.05);XMU-MP-1可逆转这一结果。与NC组相比,Hypoxia组细胞A_(450nm)值、EdU阳性率、YAP1、MST1、TAZ、Bcl-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凋亡率、Bax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均P<0.05);与Hypoxia组相比,PD低、中、高剂量组细胞A_(450nm)值、EdU阳性率、YAP1、MST1、TAZ、Bcl-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凋亡率、Bax表达显著升高,且PD各组间有剂量依赖性(均P<0.05);XMU-MP-1可逆转这一结果。结论 PD可能通过抑制YAP1/TAZ信号通路抑制HPH新生大鼠PASMCs增殖,促进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性肺动脉高压 虎杖苷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增殖 凋亡 YAP1/TAZ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向孟德尔随机化研究循环免疫细胞与冠心病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 被引量:2
19
作者 鲁印飞 李龙 +1 位作者 赵霞 刘克坚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7-493,共7页
目的通过孟德尔随机化分析(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探究免疫细胞与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之间潜在的因果关系。方法基于公开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 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数据,利用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探究73... 目的通过孟德尔随机化分析(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探究免疫细胞与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之间潜在的因果关系。方法基于公开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 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数据,利用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探究731种免疫表型与CHD之间的关联。采用逆方差加权法作为评估因果效应的主要分析方法,并使用其他方法对逆方差加权法进行进一步的验证,同时进行了水平多效性检验、异质性检验和逐个剔除敏感性检验等敏感性分析。结果Bonferroni校正后,B细胞绝对计数与CHD风险增加有关(OR=1.064,95%CI:1.032~1.096,P<0.01),敏感性分析验证了结果稳定性,反向MR分析尚未发现CHD对免疫细胞有因果效应。其它免疫细胞特性对CHD的影响没有统计学意义,但具有未经调整的低P值。结论本研究通过遗传学手段证明了B细胞绝对计数与CHD之间的密切联系。这一发现为未来临床诊断及治疗CHD提供了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德尔随机化 免疫细胞 冠心病 动脉粥样硬化 因果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石细菌培养在控制逆行软性输尿管镜激光碎石术后感染性并发症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燚 马路平 +4 位作者 王勤章 王少刚 刘继红 李强 曾凯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3-658,共6页
目的评估术前中段尿、肾盂尿及结石细菌培养在控制逆行软性输尿管镜激光碎石术(FURL)后感染性并发症中的作用及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1月至2023年5月在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行FURL的326例... 目的评估术前中段尿、肾盂尿及结石细菌培养在控制逆行软性输尿管镜激光碎石术(FURL)后感染性并发症中的作用及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1月至2023年5月在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行FURL的326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术前中段尿、术中肾盂尿及结石标本进行细菌培养。根据术后感染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非感染组和感染组,记录患者围手术期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感染指标及抗生素使用等情况,分析患者发生感染性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326例患者术后有38例(11.66%)发生了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15例(4.60%)发展为严重脓毒血症。术前中段尿、肾盂尿及结石细菌培养的阳性率分别为16.87%(55/326)、10.43%(34/326)和15.95%(52/326)。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结石大小(P=0.010)、手术时间(P=0.030)和结石细菌培养(P<0.01)是术后发生SIR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石细菌培养阳性是术后发生严重脓毒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47)。大肠埃希菌是3种标本中检出阳性率最高的细菌,结石来源大肠埃希菌对氨基糖苷类及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耐药比例较高。结论结石细菌培养阳性是FURL术后发生感染性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石细菌培养有助于指导FURL术后抗菌药物的使用,建议针对FURL术后感染高危人群进行结石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结石细菌培养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软性输尿管镜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