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2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乡等值化视角下旅游驱动乡村治理的理论逻辑与作用机制 被引量:8
1
作者 刘民坤 邓小桂 +1 位作者 任莉莉 梁连健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4-102,共9页
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而乡村治理又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内容.通过旅游驱动乡村治理已在实践层面和理论研究中受到持续关注,但是对其理论逻辑和作用机制的探究还有待深化.该文基于城乡等值化视角,分析旅游驱动城乡要素流动改善乡... 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而乡村治理又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内容.通过旅游驱动乡村治理已在实践层面和理论研究中受到持续关注,但是对其理论逻辑和作用机制的探究还有待深化.该文基于城乡等值化视角,分析旅游驱动城乡要素流动改善乡村治理的理论逻辑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乡村旅游能够打破乡村治理的边界,桥接城乡要素的流动,通过促进城乡要素的双向循环流动来推动乡村治理;2)在城乡等值化背景下,乡村旅游通过调整土地、人才、资本、文化、生态、技术等城乡要素的流动状态,在乡村治理层面形成响应,进而助推达成乡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政治等多元治理目标;3)应根据乡村旅游发展实际,将其置于城乡协调发展的整体框架下,旅游驱动乡村治理的积极贡献才能最大地发挥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等值 乡村旅游 乡村治理 理论逻辑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式语言视角下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特征解构与景观修复研究——以坪坦村为例 被引量:7
2
作者 窦银娣 李萍萍 李伯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2-394,共13页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乡村振兴、城乡一体化背景下,解构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特征、修复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景观对传统村落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采用了文本分析法、参与式观察法等,结合了图...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乡村振兴、城乡一体化背景下,解构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特征、修复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景观对传统村落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采用了文本分析法、参与式观察法等,结合了图式语言理论,以坪坦村为例构建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图式语言体系,对公共空间特征进行解构,提出景观修复策略.研究表明:1)以图式语言理论为基础,构建坪坦村公共空间图式语言体系.通过解构分析坪坦村公共空间构成要素得出了75种图式语汇,解构公共空间秩序法则得出了相邻、相交等词法与秩序性、时间性和本土性等句法,解构公共空间生长环境得出了自然、社会和文化语境.2)坪坦村公共空间表现出特征极为突出的侗族特色:公共空间布局中自然环境与传统建筑情景交融;生产、生活与精神公共空间场所互动共生;公共空间节点多维嵌套,层次丰富.3)图式语言视角下的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景观修复路径:按“字—词—词组”层层递进织补空间元素;按“时间—空间—情感”循序渐进构建空间秩序;按“完善—修缮—重构”滚动式表达空间意境.研究通过对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图式解析和特征解构,为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景观修复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图式语言 公共空间 景观修复 坪坦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演化与区域差异--基于新发展理念视角 被引量:7
3
作者 张鹏杨 章乐文 +1 位作者 乔花飞 田里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0-480,共11页
该文基于新发展理念视角,构建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核密度估计、莫兰指数、泰尔指数等,对中国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演化和区域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不高且提升缓慢,由0.194... 该文基于新发展理念视角,构建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核密度估计、莫兰指数、泰尔指数等,对中国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演化和区域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不高且提升缓慢,由0.194增长到0.306,创新和开放系统是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短板.(2)空间上呈现“同群效应”,大多为高高集聚或低低集聚,且正向“同群效应”有所强化.(3)中国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泰尔指数由0.055下降至0.019,整体协调性有所改善,但区域之间存在一定“马太效应”.北部沿海经济区、西南经济区、南部沿海经济区和西北经济区属于曲折波动型差异,东北经济区、长江中游经济区、黄河中游经济区和东部沿海经济区属于同频共振型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发展理念 时空演化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施州乡村旅游地农户返贫风险评估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乔花芳 许建波 +2 位作者 刘荣 郭子钰 谢双玉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9-149,共11页
有效预防返贫风险是后脱贫时代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关键.该研究将风险的概率纳入返贫风险评估体系,从发生概率和破坏程度两方面综合评估其返贫风险,系统反映返贫风险的可能性和破坏性,进而探究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农户... 有效预防返贫风险是后脱贫时代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关键.该研究将风险的概率纳入返贫风险评估体系,从发生概率和破坏程度两方面综合评估其返贫风险,系统反映返贫风险的可能性和破坏性,进而探究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农户各维度的返贫风险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个体风险、家庭风险、社会风险和自然风险,农户受家庭风险和个体风险影响较大,存在明显的内生性、个体化特征.2)依据风险的发生概率和破坏程度,返贫风险可分为“高概率-高破坏”型、“高概率-低破坏”型和“低概率-低破坏”型3种类型,其中,“高概率-高破坏”型风险包括非农就业能力和教育负担,返贫风险指数最高,对农户返贫的威胁最大.3)抚养人数和户主的文化程度等家庭特征是影响返贫风险的主要因素,乡村旅游扶贫开发模式不同导致农户的返贫风险存在显著差异.在返贫防治实践中,应因户施策,重点防治内生性返贫,同时要根据返贫风险发生概率及破坏程度的差异,制定合理的返贫风险预警机制及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施州 乡村旅游地 返贫风险指数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功能、短板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25
5
作者 宋瑞 刘倩倩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45,共10页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和可行路径,乡村旅游在促进农业农村全面进步和农民全面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背景和发展要求,系统分析乡村旅游的潜在...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和可行路径,乡村旅游在促进农业农村全面进步和农民全面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背景和发展要求,系统分析乡村旅游的潜在功能、发展短板和优化路径.研究认为:乡村旅游应在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保障农民主体地位、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进乡村民生福祉和推动乡村绿色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当前乡村旅游发展实践中仍然存在同质化问题严重、农民主体地位不突出、文化保护利用不充分、利益共享机制有待优化、生态环境保护面临挑战等短板问题.因此,未来亟需从推动产业融合创新、培育多元市场主体、弘扬特色乡土文化、保障村民合法权益、改善乡村生态环境等方面加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乡村旅游 功能 短板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昌地基遥感垂直观测系统探测精度分析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力 陈城 +3 位作者 周云祥 郭越凡 田丹 李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89-598,共10页
宜昌地基遥感垂直观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本区域上空云、雾、弱降水、风速、风向、温度、相对湿度、液态含水量垂直廓线、气溶胶浓度等探测要素,增强突发性、灾害性天气监测能力.该文针对宜昌地基遥感垂直观测系统探测数据的准确性评估问... 宜昌地基遥感垂直观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本区域上空云、雾、弱降水、风速、风向、温度、相对湿度、液态含水量垂直廓线、气溶胶浓度等探测要素,增强突发性、灾害性天气监测能力.该文针对宜昌地基遥感垂直观测系统探测数据的准确性评估问题,提出了一种观测要素评估方法.方法使用了同址探空站的观测资料作为参考标准,通过对比时空匹配的垂直探测数据,分析宜昌垂直观测系统各类探测数据的准确性.通过该系统的垂直廓线产品联合观测2024年2月宜昌雨雪冰冻灾害天气过程,进行多条垂直廓线融合应用研究.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宜昌地基遥感垂直观测系统的数据质量全部满足评估指标要求,探测数据与探空资料相关性总体较好,可为气象监测提供精密的观测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遥感 垂直廓线 探测精度 准确性评估 宜昌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水河流域农业生产空间水资源时空匹配性分析与调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兰 朱苗 +1 位作者 牛少林 殷宝库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3-452,共10页
水资源短缺是长期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以雨养农业为主的三水河流域农业用水需求大、水资源短缺以及用水效率低的突出问题,该研究采用水平衡理论和Penman-Monteith法,在年度、月度与作物层面上分别得到2020年三水河各子... 水资源短缺是长期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以雨养农业为主的三水河流域农业用水需求大、水资源短缺以及用水效率低的突出问题,该研究采用水平衡理论和Penman-Monteith法,在年度、月度与作物层面上分别得到2020年三水河各子流域单元农业生产空间的供、需水量,分析供需匹配的时空特征,并判断供需矛盾的等级与类型.结果表明,三水河流域农业生产空间水资源供需匹配存在空间和时间错位性,水资源匹配性北高南低;年度农业用水整体处于“水平衡-临界匮缺”的匹配性等级,农业主产小流域水匮缺程度相对严重;月度农业生产空间水资源匹配性时空差异显著,盈余型、匮缺型和盈匮相持型小流域并存;作物用水匹配性整体表现为苹果>玉米>小麦,苹果用水的匹配关系接近于平衡,为流域用水方面的优势作物.据此,研究提出农业生产空间调控建议,为提高三水河流域农业生产水资源利用效率和优化农业空间布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农业生产空间 供水量 需水量 供需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居民共同富裕与旅游发展水平耦合关系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王兆峰 刘路锋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71,共13页
实现居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旅游业作为幸福产业,如何促进居民共同富裕与旅游发展水平协调共进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问题.该文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区域,构建了居民共同富裕与旅游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并基于耦合协调模型和时... 实现居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旅游业作为幸福产业,如何促进居民共同富裕与旅游发展水平协调共进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问题.该文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区域,构建了居民共同富裕与旅游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并基于耦合协调模型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TWR),考察分析2011—2020年居民共同富裕与旅游发展水平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长江经济带旅游发展水平研究期内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2020年因受疫情影响而出现跌落,居民共同富裕水平则呈整体逐年上升趋势;两者均呈现出显著空间异质性,但中上游地区旅游发展水平相近.2)居民共同富裕与旅游发展水平耦合协调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重庆和贵州两地上升较快,2020年各省市受到疫情影响有所下降;下游地区高于其他地区.3) GTWR模型表明,人口密度、环境治理投入、旅游收入占比、人均GDP因素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不同时期各因素对地区影响强度和波动方向不同,其中人均GDP影响为正向且影响作用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共同富裕 旅游发展 耦合协调 时空地理加权回归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返乡农民工乡村旅游创业动机对创业幸福感的影响机制——基于链式中介效应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王耀斌 李颖 +3 位作者 赵瑞涛 姚蓉 李汶霖 吴若雪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15,共13页
返乡农民工旅游创业为乡村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使得乡村活力不断增强,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贡献和价值.该研究通过对321位返乡旅游创业农民工进行的调查问卷,运用多元回归分析和Bootstrap中介检验方法,对返乡农民工乡村旅游创业动机... 返乡农民工旅游创业为乡村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使得乡村活力不断增强,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贡献和价值.该研究通过对321位返乡旅游创业农民工进行的调查问卷,运用多元回归分析和Bootstrap中介检验方法,对返乡农民工乡村旅游创业动机如何影响创业幸福感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返乡农民工乡村旅游创业幸福感和创业自我效能感均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创业动机能够显著提升创业幸福感;创业环境和创业自我效能感是创业动机提升创业幸福感的中介变量,二者存在链式中介效应;返乡农民工的乡村旅游生存性创业动机对创业幸福感是完全中介效应,社会性创业动机对创业幸福感是部分中介效应,社会性创业动机比生存性创业动机的返乡农民工创业幸福感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返乡农民工 乡村旅游 创业动机 创业幸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文化产业效率评价与驱动因素分析——基于DEA方法与Tobit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孙传明 刘涛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5-323,共9页
文化产业效率是衡量地区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该文基于2014—2021年湖北省文化产业的面板数据,运用DEA方法评价全省及各市州的文化产业效率情况,测算这一效率的演进情况,并采用Tobit回归模型分析湖北省文化产业效率的驱动因素.研... 文化产业效率是衡量地区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该文基于2014—2021年湖北省文化产业的面板数据,运用DEA方法评价全省及各市州的文化产业效率情况,测算这一效率的演进情况,并采用Tobit回归模型分析湖北省文化产业效率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湖北省文化产业效率值呈现规模效率高、纯技术效率低进而导致综合效率不足的局面.从地区分异情况分析,武汉城市圈各城市文化产业效率值较高.从动态演进情况分析,湖北省文化产业效率及其分解效率都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技术进步指数在多数年份都保持正向增长,但对综合效率的促进作用不足.在驱动因素方面,市场需求、科技创新水平、信息化水平对湖北省文化产业效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建议加强对文化产业领域的投资与引导,巩固科技水平和经济水平的支撑作用,促进地区文化产业效率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省 文化产业 效率评价 驱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转型中的天然气角色与能源安全——评《中国天然气全产业链市场安全问题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成金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31-732,共2页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以及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实践,天然气市场在迈向低碳能源或者零碳能源经济体中的地位被重新审视.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加快规划建...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以及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实践,天然气市场在迈向低碳能源或者零碳能源经济体中的地位被重新审视.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确保能源安全.2024年8月国家发改委新修订并实施的《天然气利用管理办法》明确了“天然气利用坚持产供储销体系协同,供需均衡、有序发展;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保民生、保重点、保发展;坚持绿色低碳,促进天然气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天然气在未来能源体系中的地位逐渐清晰,其“清洁低碳”特性决定“以气代高碳能源”,其“灵活易储”特性决定“与新能源相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资源勘探 天然气利用 能源安全 全产业链 能源革命 国家发改委 天然气市场 供需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旅游研究30年:国内外文献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志飞 夏家豪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共12页
乡村振兴是国家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一环,乡村旅游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之一.文章借助CiteSpace可视化软件,选取CNKI中国知网1 118篇中文文献和Web of Science(WOS)核心数据库1 803篇英文文献作为数据样本,对近30年来国内外乡村... 乡村振兴是国家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一环,乡村旅游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之一.文章借助CiteSpace可视化软件,选取CNKI中国知网1 118篇中文文献和Web of Science(WOS)核心数据库1 803篇英文文献作为数据样本,对近30年来国内外乡村旅游高质量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分析和对比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的进程和热点,并对乡村旅游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结果表明:1)国内对乡村旅游的研究呈现三个阶段的特点;2)国内研究热点聚焦于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产业融合和产业升级等方面;国外研究热点关注于乡村旅游目的地形象、可持续乡村旅游以及大数据在乡村旅游中的应用等方面;3)未来乡村旅游研究可从利益分配问题、多学科的拓展研究、经验本土化、数字化、乡村振兴政策结合、人与自然的协调等六个方面展开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文献回顾 研究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应用对旅游产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苏振 赖伟 郑应宏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1-491,共11页
在全球范围内,机器人技术的迅猛发展正为旅游产业绿色发展转型提供新的动力.该文基于颠覆性创新理论,以2010—2019年中国省级旅游产业为研究对象,利用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数据,并结合超效率SBM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对机器人应用对旅游... 在全球范围内,机器人技术的迅猛发展正为旅游产业绿色发展转型提供新的动力.该文基于颠覆性创新理论,以2010—2019年中国省级旅游产业为研究对象,利用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数据,并结合超效率SBM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对机器人应用对旅游产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进行了测量与分析.研究发现:1)机器人应用驱动了旅游产业绿色创新效率的提升,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和进行稳健性检验时依然成立.2)机器人应用可以通过增强地区旅游业密集度和提高旅游行业竞争性两条路径,对旅游产业绿色创新效率产生正向作用.3)减少旅游业一般性人力资本可以强化机器人应用对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4)机器人应用对旅游产业绿色创新效率的积极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该研究为理解中国旅游产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发展提供了新视角,也对于合理利用机器人以提升旅游产业的绿色创新效率提供了实证依据和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绿色创新 效率 旅游产业 SB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的机器分析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廖盛斌 齐飞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9-285,共7页
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是课堂,而课堂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两者进行交流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课堂师生互动,课堂师生互动分析一直受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该研究采取改进型弗兰德斯编码(IFIAS)理论,根据编码原则对23个课堂实录视频进行编码.在... 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是课堂,而课堂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两者进行交流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课堂师生互动,课堂师生互动分析一直受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该研究采取改进型弗兰德斯编码(IFIAS)理论,根据编码原则对23个课堂实录视频进行编码.在编码类别统计后,利用主成分分析和密度聚类算法,实现基于机器学习的课堂师生互动风格分类,最终将课堂分为学生中心式、师生互动式、教师中心式三个类别.该研究拓展了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的理论价值,为课堂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方式.通过分析得到许多课堂相关的特征,可以提升课堂师生互动分析的效率,同时为教师提供改进课堂教学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师生互动 主成分分析 密度聚类 改进型弗兰德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发展背景下藏族社区居民生计适应的集体行动实践——以夏乌村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九霞 王文慧 王钰宁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5,共11页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集体行动的积极效能需要结合乡村发展的现实进行充分探讨.通过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实践,更需基于有效的集体行动,形成多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该文选择西藏夏乌村作为案例地,通过长期的人类学田野调查,...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集体行动的积极效能需要结合乡村发展的现实进行充分探讨.通过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实践,更需基于有效的集体行动,形成多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该文选择西藏夏乌村作为案例地,通过长期的人类学田野调查,对虫草“挖三休二”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轮流打工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社区旅游参与实践路径的研究发现,夏乌村集体行动实践具有强烈的自发性,组织上的村民小组网格化管理模式和均质化、公平的发展理念,使得村民个体平等决策和共同参与公共事务成为可能.该文结合当地独特的生态环境、生计条件和社区文化,依托夏乌村集体行动的实践方式和集体行动的制度形成过程,呈现当前旅游助推乡村振兴过程中解决集体主义困境的可能路径,重点讨论少数民族旅游社区在集体行动实践中的自发性和主动性,个体行动和集体行动在过程中产生策略性互动,并为旅游发展奠定充分的制度基础和组织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发展 生计适应 藏族社区 集体行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测量误差面板数据的两步分位回归估计方法
16
作者 罗幼喜 陈佳怡 +1 位作者 胡超竹 李翰芳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21-630,共10页
该文考虑了含测量误差面板数据模型的参数估计问题.首先通过因子得分法消除自变量中测量误差的影响,获得固定效应面板模型的自变量修正值;随后分别采用一阶差分分位回归法和固定效应分位回归法求得估计量,结合Bootstrap算法得到估计置... 该文考虑了含测量误差面板数据模型的参数估计问题.首先通过因子得分法消除自变量中测量误差的影响,获得固定效应面板模型的自变量修正值;随后分别采用一阶差分分位回归法和固定效应分位回归法求得估计量,结合Bootstrap算法得到估计置信区间.蒙特卡罗模拟结果显示,新提出的两步分位回归估计方法在同方差、异方差两种固定效应面板模型下的相对偏差和均方误差均优于传统分位数回归法.最后,基于美国各州实际香烟销售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该方法在消除测量误差及提高估计准确性等统计应用分析上具有一定优势,可以为解决实际的复杂动态问题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误差 因子得分法 面板数据 分位数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与旅游业包容性发展研究——基于2003—2020年284个地区面板数据
17
作者 王猛 王博琳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00-710,共11页
高铁能否促进地区间旅游业的包容性发展,这一问题缺乏实证研究.借助高铁开通的自然实验,该文考察高铁对旅游业的影响在不同经济水平、行政等级、公路和机场状况、旅游资源的地区间的差异.利用2003—2020年284个地级及以上行政区的面板数... 高铁能否促进地区间旅游业的包容性发展,这一问题缺乏实证研究.借助高铁开通的自然实验,该文考察高铁对旅游业的影响在不同经济水平、行政等级、公路和机场状况、旅游资源的地区间的差异.利用2003—2020年284个地级及以上行政区的面板数据,构造双重差分(DID)模型实施因果推断,发现高铁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在经济水平落后、行政等级低、公路和机场状况差的地区更为强烈,在旅游资源不同的地区间无显著差异,该结论在此后的系列分析中保持稳健.上述结果表明高铁对促进弱势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更为有利,能实现地区间旅游业的包容性发展.该文研究结论为推动弱势地区的旅游业发展带来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容性发展 高铁 旅游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汉平原乡村生态韧性时空分异及驱动因子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豆 聂艳 +2 位作者 焦文轩 王华 郑浩然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5-263,共9页
江汉平原自然环境优越,乡村生态韧性的提升是江汉平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研究基于抵抗力、适应力、恢复力三维度构建了江汉平原乡村生态韧性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核密度估计法、重心-标准差椭圆和地理... 江汉平原自然环境优越,乡村生态韧性的提升是江汉平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研究基于抵抗力、适应力、恢复力三维度构建了江汉平原乡村生态韧性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核密度估计法、重心-标准差椭圆和地理探测器模型评估2005—2021年江汉平原乡村生态韧性水平,诊断时空演变特征,挖掘影响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在时序特征上,江汉平原乡村生态韧性水平呈现波动起伏的上升趋势,生态韧性差异逐渐减小.2)在空间分布上,江汉平原乡村生态韧性呈现“低值分散、高值集聚”的空间分布格局;空间上呈西南—东北走向,整体向西南推移.3)在影响因子上,地表起伏度、年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变化率、归一化植被指数、环保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是制约江汉平原乡村生态韧性的主要影响因子,并且影响因子由抵抗力向适应力和恢复力转变.研究结果能为江汉平原乡村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生态韧性 时空分异 地理探测器 江汉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锂资源安全综合评价及预测预警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之逸 樊锦绮 +3 位作者 成金华 朱永光 徐德义 毛羽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1-588,共18页
当前,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地缘冲突和大国博弈加剧冲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新能源关键矿产面临较大供应风险.该文提出了包含需求预测、初级资源供给预测和回收资源供给预测在内的新的矿产资源保障程度预测模型.模型从情景分析出发,将微观... 当前,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地缘冲突和大国博弈加剧冲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新能源关键矿产面临较大供应风险.该文提出了包含需求预测、初级资源供给预测和回收资源供给预测在内的新的矿产资源保障程度预测模型.模型从情景分析出发,将微观矿山数据和宏观经济数据结合,综合运用计量模型、机器学习、因子模拟等方法,考虑了储量、成本、贸易等影响要素,对我国锂资源保障程度进行多情景下的综合预测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锂资源存在长期资源储备不足的风险,加大勘察投入可以有效增加未来可供储量,提升资源保障程度;未来中国初级锂的保障程度逐渐上升,将在2030年满足国内一半需求;当前锂资源回收率较低,提高回收率能够有效提升次级锂的供应,当回收率提升至40%以上,能基本实现锂资源的对内保障.政策建议:加大勘探投入,实施新一轮找矿行动;提升矿业生产效率,保障初级资源生产;政府鼓励企业加强锂资源回收,提高资源回收率;加快技术革新,提升资源利用率,降低回收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 保障程度 锂资源 储量预测 产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桂黔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产业-人才”耦合协调评价及融合发展模式 被引量:8
20
作者 陈伍香 宾春妹 +1 位作者 唐承财 刘星雨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6-125,共10页
随着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部分地区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遇到瓶颈.该文从耦合协调理论的视角出发,构建乡村旅游发展与人才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耦合协调评价模型,通过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分别衡量滇桂黔民族地区两系统的耦合协... 随着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部分地区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遇到瓶颈.该文从耦合协调理论的视角出发,构建乡村旅游发展与人才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耦合协调评价模型,通过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分别衡量滇桂黔民族地区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关系和协调发展现状,并根据乡村旅游发展相对优先度判断两系统的发展偏离情况,以云南景洪市、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贵州雷山县三个县域乡村旅游目的地为案例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与人才发展具有较高的耦合度;2)不同地区的少数民族乡村旅游发展和人才发展的水平及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相差较大;3)单个地区来看,云南景洪市在各方面表现较好,而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和贵州雷山县的乡村旅游发展和人才发展较差,且两者之间尚未达到均衡发展状态.基于耦合实证结果以及三个案例地的实际概况,进一步探讨并提出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产业-人才”融合发展模式,助力乡村振兴和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人才发展 乡村振兴 滇桂黔民族地区 产业-人才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