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10,83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完整创新的链式中介效应模型 被引量:4
1
作者 刘胜强 余鑫月 +1 位作者 胡轩瑜 张宇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2-103,共12页
文章以2013—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完整创新链视角,采用链式中介效应模型,实证考察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存在“数字化转型—创新投入—全要素... 文章以2013—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完整创新链视角,采用链式中介效应模型,实证考察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存在“数字化转型—创新投入—全要素生产率”“数字化转型—创新绩效—全要素生产率”和“数字化转型—创新投入—创新绩效—全要素生产率”三条路径;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上述路径中,内部控制和专业化分工在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绩效之间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企业规模、行业特征以及地区差异方面存在异质性。研究结论对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数字化转型 完整创新 全要素生产率 链式中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与空间效应 被引量:6
2
作者 徐维祥 石柔刚 周建平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94,共11页
数字经济正在逐步成为重塑中国城乡发展格局的关键力量。文章选取2011—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样本数据,在克服内生性问题的基础上,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但这种缩减效应... 数字经济正在逐步成为重塑中国城乡发展格局的关键力量。文章选取2011—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样本数据,在克服内生性问题的基础上,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但这种缩减效应会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异质性检验表明,较之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对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更大。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城镇化建设和产业结构升级是数字经济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两条重要机制。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能够对邻近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积极影响。由此,研究提出固本强基、因势利导、融合创新、辐射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城乡收入差距 城镇化建设 产业结构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与时空演进——基于粗糙集与未确知模型 被引量:2
3
作者 王韶华 张学娇 张伟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22,共12页
发展新质生产力对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系统论视角出发,基于“要素—结构—功能”三个维度构建长江经济带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引入时间加权的粗糙集理论与未确知模型进行多指标综合测度,并利用Dagum基尼... 发展新质生产力对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系统论视角出发,基于“要素—结构—功能”三个维度构建长江经济带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引入时间加权的粗糙集理论与未确知模型进行多指标综合测度,并利用Dagum基尼系数和核密度估计考察地区差异及时空演进规律。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发展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下游、中游和上游地区;地区间差异始终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上、中、下游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两极分化现象逐渐消失;除云南外的10个省份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评价等级不断提升,且呈现“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态势。研究结论可以为推动长江经济带新质生产力因地制宜发展提供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发展 长江经济带 高质量发展 地区差异 时空演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供应链溢出与企业融通创新 被引量:2
4
作者 汪晓文 李莹 陈南旭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55,共13页
数字化转型是促进企业开放式创新的关键途径,如何借助供应链网络发挥数字化转型的融通创新效应是突破创新困境的关键。文章从供应链溢出视角出发,利用2010—2023年上市公司三级供应链网络数据,考察数字化转型是否通过供应链网络溢出对... 数字化转型是促进企业开放式创新的关键途径,如何借助供应链网络发挥数字化转型的融通创新效应是突破创新困境的关键。文章从供应链溢出视角出发,利用2010—2023年上市公司三级供应链网络数据,考察数字化转型是否通过供应链网络溢出对上下游企业融通创新产生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促进目标企业融通创新,上游供应商企业和下游客户企业数字化转型会沿着供应链网络产生溢出效应,牵引目标企业融通创新;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通过供应链整合促进企业融通创新,上游供应商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前向技术溢出、信息溢出促进目标企业融通创新,下游客户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后向信息溢出倒逼目标企业融通创新;进一步分析发现,供应链集中度越高,企业数字化转型融通创新效应越明显,供应商集中度和客户集中度越高,供应商企业和客户企业对目标企业融通创新的供应链溢出效应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融通创新 供应链溢出 信息溢出 技术溢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地区“产-才-城”适配的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黄永春 周炯岚 +1 位作者 李娜 宫尚俊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20,共12页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产业、人才和城市的融合协调是推进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根据2011—2022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数据,探索“产-才-城”适配度的时空格局演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时间趋势上,长三角地区“产-才-...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产业、人才和城市的融合协调是推进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根据2011—2022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数据,探索“产-才-城”适配度的时空格局演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时间趋势上,长三角地区“产-才-城”适配度呈稳定增长态势,多极化现象渐显;在空间分异中,呈“西低东高”的地域差异,形成以长三角核心城市为主的高水平聚集带。同时,“产-才-城”适配度的空间自相关显著为正,具有空间俱乐部收敛特征。影响因素分析显示,社会保障能力和金融发展水平是提升“产-才-城”适配度的关键因素,对外贸易水平、科技支出水平和政府调控能力的作用稍弱,且存在地域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一体化 “产-才-城”适配 时空演化 耦合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税政策、数字化与制造业企业新质生产力 被引量:7
6
作者 杨志安 侯耀威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8-128,共11页
文章基于2013-2022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考察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两种财税政策对制造业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作用机制以及企业数字化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财税政策能够有效激励制造业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但其... 文章基于2013-2022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考察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两种财税政策对制造业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作用机制以及企业数字化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财税政策能够有效激励制造业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但其激励效应因企业所属地理区位、生命周期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中介机制分析发现,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均通过激励企业增加创新资本投入和提高人力资本水平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调节机制检验发现,企业数字化正向调节财税政策与新质生产力之间的关系,且数字化程度越高,财税政策对制造业企业新质生产力的激励效应越强。进一步研究发现,税收优惠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激励效应优于财政补贴,财政补贴与税收优惠政策的组合实施表现出负向交互效应,且财税政策的激励效应并非呈线性关系,而是呈倒“U”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补贴 税收优惠 政策组合 数字化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乡村振兴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徐增阳 杜亚楠 杜猛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2-62,共11页
优化农村人力资本结构对有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深远的意义。文章基于2012—2023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农村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乡村振兴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人力资本结... 优化农村人力资本结构对有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深远的意义。文章基于2012—2023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农村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乡村振兴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促进乡村振兴,但存在区域异质性;科技创新在农村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乡村振兴的影响中所起的调节作用因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而有差异;农村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乡村振兴存在单一门槛效应,对外开放跨过门槛值9.386后,农村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减弱。由此得出分类施策促进农村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营造创新环境、处理好农产品外贸出口与内销的关系等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人力资本结构 乡村振兴 共同富裕 科技创新 对外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东经济管理》再次入选“CSSCI来源期刊”
8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F0002-F0002,共1页
近日,根据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的通知,《华东经济管理》入选“CSSCI(2025-2026)来源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是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开发研制的人文社会科学... 近日,根据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的通知,《华东经济管理》入选“CSSCI(2025-2026)来源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是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开发研制的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用来检索中文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论文收录和被引用情况,是一项凝聚了国内学术界、期刊界、管理部门集体智慧的知识创新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东经济管理 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来源期刊 CSSC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东经济管理》被EBSCO数据库收录
9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F0003-F0003,共1页
近日,经严格评审,《华东经济管理》正式被美国艾博思科(EBSCO)数据库收录,这标志着本刊国际影响力和传播能力的提升,不仅有助于中国经济管理研究成果的传播,还能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与互鉴,提高期刊的显示度、引用率,扩大中文期刊在国际学... 近日,经严格评审,《华东经济管理》正式被美国艾博思科(EBSCO)数据库收录,这标志着本刊国际影响力和传播能力的提升,不仅有助于中国经济管理研究成果的传播,还能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与互鉴,提高期刊的显示度、引用率,扩大中文期刊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东经济管理 EBSCO数据库 收录 国际影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流转与农业碳排放: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3
10
作者 钱力 金雨婷 程明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0-68,共9页
文章基于2006—2022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土地流转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土地流转对农业碳排放有显著负向影响;土地流转通过技术创新效应、规模经营效应和结构优化效应三种渠道显著降低农业碳排放。... 文章基于2006—2022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土地流转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土地流转对农业碳排放有显著负向影响;土地流转通过技术创新效应、规模经营效应和结构优化效应三种渠道显著降低农业碳排放。异质性结果表明,土地流转对农业碳排放的抑制作用在东部和西部地区、粮食主销区、种植业区尤为显著。基于此,应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发挥其对农业碳排放的减量效应;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优化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农业碳排放 中介效应 高质量发展 绿色低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科技创新推进“十五五”时期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被引量:2
11
作者 沈坤荣 程果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共9页
“十五五”时期是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突破围堵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阶段。以科技创新推进“十五五”时期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是把握科技革命机遇和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必然选择。文章立足于“十五五”时期中国所处的... “十五五”时期是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突破围堵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阶段。以科技创新推进“十五五”时期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是把握科技革命机遇和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必然选择。文章立足于“十五五”时期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面临的国际形势,首先,系统概括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内涵特征;其次,深入剖析“十五五”时期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风险挑战;最后,阐明以科技创新推进“十五五”时期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内在逻辑,即宏观层面通过需求牵引激发创新动能,中观层面依托科技创新重塑产业生态,微观层面借助企业创新实现价值跃迁。在此基础上,从多角度提出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五五”时期 现代化产业体系 产业链 供应链 关键核心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台互补企业高管注意力外部焦点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宇 方圆禹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47,共13页
文章基于注意力基础观构建互补企业实现突破性创新的理论模型,探索高管外部注意力焦点以及吸收能力对互补企业突破性创新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吸收能力和平台协同性对外部焦点与突破性创新关系的权变影响。研究发现:高管注意力的外部焦点... 文章基于注意力基础观构建互补企业实现突破性创新的理论模型,探索高管外部注意力焦点以及吸收能力对互补企业突破性创新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吸收能力和平台协同性对外部焦点与突破性创新关系的权变影响。研究发现:高管注意力的外部焦点与互补企业突破性创新呈现“倒U”型关系;互补企业吸收能力与突破性创新为正相关关系;吸收能力和平台协同性对外部焦点与突破性创新之间的“倒U”型关系具有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为互补企业高管如何配置注意力实现突破性创新以及平台治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力基础观 外部焦点 吸收能力 平台协同性 突破性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社会化服务对长江经济带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基于劳动力和资本要素配置视角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卫洪 于晴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30,共10页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农业生产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2009—2021年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对农业生态效率进行测算,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探究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及内在机制。...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农业生产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2009—2021年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对农业生态效率进行测算,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探究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农业生态效率总体上呈“U”型变化趋势,上游农业生态效率高于中游、下游及总体区域;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生态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可以通过优化劳动力和资本要素配置间接提升农业生态效率。门槛检验进一步表明,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呈现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由此,长江经济带应加快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促进农业生态效率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社会化服务 劳动力 资本 要素配置 农业生态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核心目标、逻辑重点与关键路径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耀彬 胡伟辉 +1 位作者 万博文 骆康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共8页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新时代以来,中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绿色低碳发展成效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核心目标是增进最普惠的民生福...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新时代以来,中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绿色低碳发展成效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核心目标是增进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建设美丽中国,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性支撑,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是解决中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重要策略。基于此,文章提出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关键路径,即以高水平保护培育绿色生产力,支撑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美丽中国 中国式现代化 绿色生产力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数字化补贴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兼论管理层情绪和政治关联的调节效应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明慧 何雪婷 冀云阳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1-73,共13页
文章基于2013-2023年“专精特新”上市中小企业数据,实证检验政府数字化补贴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数字化补贴能够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且对技术密集型、竞争激烈行业以及机构投资者持... 文章基于2013-2023年“专精特新”上市中小企业数据,实证检验政府数字化补贴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数字化补贴能够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且对技术密集型、竞争激烈行业以及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的企业作用更强;缓解资金约束和提升数字化人力资本水平是其中的主要影响机制;积极的管理层情绪能够强化政府数字化补贴效果,但政治关联弱化了政策效果;政府数字化补贴可以与政府采购协同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数字创新也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研究发现可以为优化政府数字化补贴政策设计与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数字化补贴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数字化转型 管理层情绪 政治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稳就业效应研究——来自社会信用体系改革试点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
16
作者 程广斌 吕太升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0-89,共10页
文章以2010—2023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将社会信用体系改革试点视为一项准自然试验,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系统考察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企业劳动雇佣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能够显著扩大企业劳动雇佣规模,... 文章以2010—2023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将社会信用体系改革试点视为一项准自然试验,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系统考察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企业劳动雇佣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能够显著扩大企业劳动雇佣规模,起到了稳就业的政策效果;机制分析表明,融资约束缓解效应、生产规模扩张效应和交易成本降低效应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作用于企业劳动雇佣的主要渠道;异质性分析发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稳就业效应在治理水平较低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及地区法治环境较差、金融发展水平欠佳的样本中更为突出;拓展性分析表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也有助于改善企业劳动雇佣结构,助推企业人力资本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信用体系 企业劳动雇佣 融资约束 交易成本 人力资本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对地区共同富裕的空间溢出效应 被引量:1
17
作者 盛明泉 鹿晓晴 胡中应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22,共10页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赋予共同富裕新动能,文章基于2012—2022年中国31个省份平衡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考察新质生产力与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新质生产力显著促进共同富裕,且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这一结论在经过稳健性...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赋予共同富裕新动能,文章基于2012—2022年中国31个省份平衡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考察新质生产力与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新质生产力显著促进共同富裕,且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这一结论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区域和收入差距分析显示,新质生产力对中部地区及收入差距较大地区的共同富裕的空间溢出效应更显著。进一步检验表明,新质生产力通过提升劳动力水平、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和产业链现代化助力共同富裕,且无明显门槛效应。基于此,文章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优化资源配置与加强区域合作、提升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以促进共同富裕目标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共同富裕 区域差异 收入分配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税收竞争与地方政府公共基础设施项目风险承担——来自长江流域城市群PPP项目的经验证据
18
作者 戴传利 杨彤 +1 位作者 陈云康 李欣宇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7-128,共12页
文章以2015-2022年长江流域97个城市的PPP项目为研究样本,系统评估税收竞争对地方政府公共基础设施项目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发现:税收竞争显著抑制地方政府公共基础设施项目风险承担,此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依旧成立;异质性分析发... 文章以2015-2022年长江流域97个城市的PPP项目为研究样本,系统评估税收竞争对地方政府公共基础设施项目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发现:税收竞争显著抑制地方政府公共基础设施项目风险承担,此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依旧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税收竞争对长江上游和沿江地方政府公共基础设施项目风险承担的抑制作用更为突出,且相较于社会类项目,税收竞争对经济类项目风险承担控制得更为严格;调节效应分析表明,税收竞争的抑制作用会因财政分权的调节而减弱、市场开放度的调节而增强。研究结论为地方政府科学分担公共基础设施项目财政承受责任提供政策性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竞争 公共基础设施项目 风险承担 财政分权 市场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客户集中与“专精特新”企业创新质量
19
作者 吴波 张德超 +1 位作者 邬爱其 王晓婷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9-78,共10页
文章基于创新搜寻理论,研究大客户集中对“专精特新”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专精特新”企业大客户集中通过加剧单边权力效应以及削弱双边合作效应抑制了企业创新质量提升。调节效应检验表明,行业竞争程度加剧和战略差异度提... 文章基于创新搜寻理论,研究大客户集中对“专精特新”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专精特新”企业大客户集中通过加剧单边权力效应以及削弱双边合作效应抑制了企业创新质量提升。调节效应检验表明,行业竞争程度加剧和战略差异度提升削弱大客户集中对“专精特新”企业创新质量的负向影响。异质性检验表明,国有企业、组织冗余、议价能力等企业特征对大客户集中导致的创新质量下降产生差异性影响。文章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创新质量研究的纵深发展,为“专精特新”企业创新质量提升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精特新”企业 大客户集中 创新质量 创新搜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家精神与新质生产力发展——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微观证据
20
作者 徐磊 杜炫宇 +1 位作者 杨晓彤 张艺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0-30,共11页
文章基于2010—202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企业家精神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家精神显著促进了新质生产力发展,该结论经过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机制分析表明,企业家精神通过提升企业创新表现、降低... 文章基于2010—202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企业家精神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家精神显著促进了新质生产力发展,该结论经过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机制分析表明,企业家精神通过提升企业创新表现、降低融资成本以及增强人才效应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数字化转型显著增强了企业家精神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企业家精神对服务业企业、小规模民营企业和处于衰退期企业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企业家精神 高质量发展 创新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