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693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细CaCO_3合成过程中的形态控制 被引量:68
1
作者 顾燕芳 王松 +1 位作者 胡黎明 张爱忠 华东化工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5期550-556,共7页
利用电导率仪及pH计跟踪Ca(OH)_2碳化反应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高浓度Ca(OH)_2悬浮液吸收CO_2形成CaCO_3的过程中,反应前期过程速率受CO_2吸收控制,反应末期受Ca(OH)_2的溶解控制,其中吸收控制为整个过程的关键步骤。利用TEM及X衍射分析... 利用电导率仪及pH计跟踪Ca(OH)_2碳化反应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高浓度Ca(OH)_2悬浮液吸收CO_2形成CaCO_3的过程中,反应前期过程速率受CO_2吸收控制,反应末期受Ca(OH)_2的溶解控制,其中吸收控制为整个过程的关键步骤。利用TEM及X衍射分析研究了超细CaCO_3的成核生长机理,探讨了CaCO_3粒子均相成核形成非晶态CaCO_3,并与Ca(OH)_2结合形成线性中间体,而后转变成方解石晶型CaCO_3粒子的过程。考察了添加剂的作用机理,提出添加剂能促进CaCO_3粒子的成核过程,阻止粒子的凝并生长。实验成功地合成出不同形态的超细CaCO_3粒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钙 合成 形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碱式氯化铝铁的结构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31
2
作者 吴钧 周志浩 金云云 华东化工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1期119-123,共5页
对实验室合成所得聚碱式氯化铝铁的结构、性质和应用作了研究。用超级离心机测得其分子量约为50万。通过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27)Al核磁共振谱、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穆斯堡尔谱的综合分析后,认为该无机聚合物以分子长链为基本结构,... 对实验室合成所得聚碱式氯化铝铁的结构、性质和应用作了研究。用超级离心机测得其分子量约为50万。通过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27)Al核磁共振谱、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穆斯堡尔谱的综合分析后,认为该无机聚合物以分子长链为基本结构,在液态及固态产物中存在多种聚合态。废、污水的混凝试验证明它是一种高效稳定的新型净水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聚剂 水处理料剂 聚氯化铝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奇甲醇合成塔催化床二维数学模型的正交配置解 被引量:12
3
作者 应卫勇 洪学伦 +1 位作者 房鼎业 朱炳辰 华东化工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5期566-573,共8页
以CO加氢和CO_2加氢合成甲醇平行反应为独立反应,甲醇和CO_2为关键组分,建立了鲁奇副产蒸汽管壳型甲醇合成塔催化床的二维数学模型,用二维正交配置法求得催化床内各组分浓度和床层温度随轴向和径向分布。比较了二维正交配置法及差分解... 以CO加氢和CO_2加氢合成甲醇平行反应为独立反应,甲醇和CO_2为关键组分,建立了鲁奇副产蒸汽管壳型甲醇合成塔催化床的二维数学模型,用二维正交配置法求得催化床内各组分浓度和床层温度随轴向和径向分布。比较了二维正交配置法及差分解法求解结果和所化机时,并讨论了配置点数对计算结果和所化机时的影响。模拟计算表明,配置点数取4的二维正交配置法是较为理想的求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合成塔 正交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α-FeOOH制备过程研究 Ⅱ.晶体生成与生长机理 被引量:7
4
作者 古宏晨 陈军 +2 位作者 郑柏存 胡黎明 方斌 华东化工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4期479-483,T004,共6页
以透射电子显微镜、激光光散射粒度分析等表征手段,研究了文题内容。认为α-FeOOH的生成是在Fe(OH)_2表面进行,其长轴大小取决于初生α-FeOOH的晶核形貌;高分辨电镜观察表明,反应初始阶段是α-FeOOH形成枝叉和孪晶的主要阶段;理论分析... 以透射电子显微镜、激光光散射粒度分析等表征手段,研究了文题内容。认为α-FeOOH的生成是在Fe(OH)_2表面进行,其长轴大小取决于初生α-FeOOH的晶核形貌;高分辨电镜观察表明,反应初始阶段是α-FeOOH形成枝叉和孪晶的主要阶段;理论分析和实验证明α-FeOOH生长过程属单体扩散控制生长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粉 淤浆 传质 铁黄 双膜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萃取过程中的盐析效应 被引量:11
5
作者 蔡水洪 王大为 +1 位作者 周建中 苏元复 华东化工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2期139-147,共9页
以磷酸三丁酯萃取富马酸和从盐酸溶液中苹取Sn^(4+),三烷基氧化磷革取苹果酸、琥珀酸,二丁基亚矾从天然磷矿的盐酸分解液中萃取盐酸和磷酸为例,进行了萃取过程盐析效应的研究。提出了盐析剂浓度对被萃物分配比或萃取率经验公式,并用文... 以磷酸三丁酯萃取富马酸和从盐酸溶液中苹取Sn^(4+),三烷基氧化磷革取苹果酸、琥珀酸,二丁基亚矾从天然磷矿的盐酸分解液中萃取盐酸和磷酸为例,进行了萃取过程盐析效应的研究。提出了盐析剂浓度对被萃物分配比或萃取率经验公式,并用文献中的数据对此经验公式进行了检验,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 盐析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士古渣油气化系统数学模拟 被引量:7
6
作者 王辅臣 于遵宏 +2 位作者 沈才大 龚欣 何元 华东化工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4期393-399,共7页
对德士古渣油气化系统进行了过程分析,建立了单元设备物料和热量衡算的数学模型,提出了计算气化炉微量组分的方法。运用序贯模块法对该系统进行了稳态模拟计算,结果同设计值和工厂值吻合较好。
关键词 渣油 气化 气化炉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基化催化剂Y型沸石固体酸的扩散性能和酸性中心 被引量:8
7
作者 柏子龙 富燕红 +2 位作者 陈绍洲 常可怡 胡祖韶 华东化工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6期696-702,共7页
用IR和TPD方法,研究了长链烯烃与芳烃的烷基化反应的Y型沸石催化剂的酸性对反应的作用。研究表明具有中等强度以上的酸性中心都对反应有贡献。长链烯烃在催化剂上的吸附比苯要强得多。长链烯烃在催化剂上除了吸附活化与苯反应之外,还有... 用IR和TPD方法,研究了长链烯烃与芳烃的烷基化反应的Y型沸石催化剂的酸性对反应的作用。研究表明具有中等强度以上的酸性中心都对反应有贡献。长链烯烃在催化剂上的吸附比苯要强得多。长链烯烃在催化剂上除了吸附活化与苯反应之外,还有生焦的倾向。催化剂上的焦碳积累引起微孔堵塞,反应活性下降,可以从孔分布变化和扩散性能下降中得到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石 催化剂 烷基化 酸性 烯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并恶唑类化合物的研究——Ⅰ.化合物的合成及光物理性能 被引量:14
8
作者 沈永嘉 任绳武 王炳奎 华东化工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5期480-488,共9页
合成了四种结构类型的苯并恶唑化合物共15个:测试了它们的红外吸收光谱,以及它们在DMF中的紫外吸收、荧光发射和激光发射光谱。苯基取代物的荧光量子产率在0.64~0.66,无激光性能。其余的化合物荧光量子产率都大于0.70,在最大吸收波长... 合成了四种结构类型的苯并恶唑化合物共15个:测试了它们的红外吸收光谱,以及它们在DMF中的紫外吸收、荧光发射和激光发射光谱。苯基取代物的荧光量子产率在0.64~0.66,无激光性能。其余的化合物荧光量子产率都大于0.70,在最大吸收波长下的激光转换效率为2.5~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恶唑 合成 化合物 物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炼油厂中乳状液的破乳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徐心茹 张一安 +1 位作者 詹敏 孙华 华东化工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6期740-746,共7页
针对石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原油乳状液、塔顶冷凝水乳状液和高酸度柴油碱洗乳状液,合成了有效的破乳剂,并对乳状液的形成与稳定存在的原因、破乳及破乳机理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破乳 破乳剂 界面张力 石油炼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辛胺萃取酸过程的稀释剂效应 被引量:7
10
作者 田恒水 朱宏杰 苏元复 华东化工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6期709-714,共6页
研究了三辛胺萃取酸过程的机理,得到三辛胺与强酸生成离子缔合型萃合物,与弱酸生成分子型萃合物。对强酸需要克服水化作用,其萃取能力小于弱酸,其分配比与酸根离子的离子势有关。萃取弱酸时,分配比与酸分子的大小和性质有关。萃取弱酸... 研究了三辛胺萃取酸过程的机理,得到三辛胺与强酸生成离子缔合型萃合物,与弱酸生成分子型萃合物。对强酸需要克服水化作用,其萃取能力小于弱酸,其分配比与酸根离子的离子势有关。萃取弱酸时,分配比与酸分子的大小和性质有关。萃取弱酸的稀释剂效应显著,可使分配比提高30~70倍。三辛胺对羧酸的萃取能力取决于萃合物与稀释剂的相互作用能力及其在稀释剂中的疏溶作用,相互作用能力越强,疏溶作用越弱,越有利于萃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 盐酸 硝酸 硫酸 羧酸 三辛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油污水破乳剂的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孙华 张一安 +1 位作者 詹敏 刘馥英 华东化工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5期545-550,共6页
对含环烷酸及酚、硫等物质的减压蒸馏塔顶含油污水乳状液进行破乳实验,认为乳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油-水界面双电层的存在造成电性相斥所致,可以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进行破乳,从而提高油品收率,减少环境污染。以伯胺、仲胺、环氧氯丙烷为原... 对含环烷酸及酚、硫等物质的减压蒸馏塔顶含油污水乳状液进行破乳实验,认为乳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油-水界面双电层的存在造成电性相斥所致,可以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进行破乳,从而提高油品收率,减少环境污染。以伯胺、仲胺、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合成了HSG系列破乳剂,考察了破乳剂结构、破乳温度、破乳剂投量等对破乳效果的影响,并对破乳机理加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乳剂 含油 污水 破乳 合成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隙气升式反应器的开发 Ⅰ.流体力学研究和体积传质系数的关联 被引量:7
12
作者 章学钦 夏杰 +1 位作者 屠天强 俞俊棠 华东化工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5期601-605,共5页
在400mm直径的环隙气升式反应器内,用空气-水系统测定了平均气含率和体积传质系数,考察了分布器和导流筒结构的影响,并求得了体积传质系数的经验关联式。实验表明,在相同气速下,环隙气升式反应器的平均气含率和体积传质系数均稍小于鼓... 在400mm直径的环隙气升式反应器内,用空气-水系统测定了平均气含率和体积传质系数,考察了分布器和导流筒结构的影响,并求得了体积传质系数的经验关联式。实验表明,在相同气速下,环隙气升式反应器的平均气含率和体积传质系数均稍小于鼓泡反应器的值。但由于环隙气升式反应器具有较高的液体循环速度,混和效果好,更具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器 传质 液体 循环 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滑油的清净分散剂——石油磺酸钙的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苏克曼 严正泽 +2 位作者 朱钟敏 杨蕊 王珍 华东化工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6期754-759,共6页
采用质谱场解吸电离、~1H核磁共振以及反门控去偶的^(13)C核磁共振等分析方法和一些特殊实验技术,直接测定润滑油清净分散剂——石油磺酸盐的分子量分布,平均分子量、烷基芳烃部分的结构等。分析结果与前人采用脱磺酸根后分析的结果基... 采用质谱场解吸电离、~1H核磁共振以及反门控去偶的^(13)C核磁共振等分析方法和一些特殊实验技术,直接测定润滑油清净分散剂——石油磺酸盐的分子量分布,平均分子量、烷基芳烃部分的结构等。分析结果与前人采用脱磺酸根后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而分析的前处理工作大大简化。表明本工作采用的分析方法是合理的,所得结果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磺酸钙 润滑油 清净分散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段聚氨酯脲的形态与性能——软链段结构和分子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修玉英 王得宁 +3 位作者 胡春圃 应圣康 高永琪 李俊贤 华东化工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4期461-464,共4页
合成了不同软链段长度的聚醚型、聚酯型嵌段聚氨酯脲弹性体,以及聚醚-聚酯软链段聚氨酯脲弹性体(PUU)。借助SEM、DSC以及拉伸试验机分析其结构、形态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相分离程度随软链段分子量的提高而提高。在软链段分子量... 合成了不同软链段长度的聚醚型、聚酯型嵌段聚氨酯脲弹性体,以及聚醚-聚酯软链段聚氨酯脲弹性体(PUU)。借助SEM、DSC以及拉伸试验机分析其结构、形态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相分离程度随软链段分子量的提高而提高。在软链段分子量相同时,聚醚为基础的PUU的相分离程度较聚酯为基础的PUU高。以聚醚-聚酯为软链段的PUU呈现了聚醚型和聚酯型PUU的各自形态,有较大的相区尺寸和较明显的相界面。力学性能数据证实了形态研究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脲 嵌段 共聚 分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府烟煤和黄天棉褐煤的快速热解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杰 颜涌捷 +2 位作者 薛为岚 陈林 王劲 华东化工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4期432-436,共5页
用电加热金属丝网技术研究了文题。用冷阱(-196℃)捕集CO_2、CO、CH_4、C_2H_4和C-2H_6等气相组成,由气相色谱测定各气相组分析出率。考察了保温加热和脉冲加热时,挥发分析出率和各气相组成析出率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根据总包单反应模型... 用电加热金属丝网技术研究了文题。用冷阱(-196℃)捕集CO_2、CO、CH_4、C_2H_4和C-2H_6等气相组成,由气相色谱测定各气相组分析出率。考察了保温加热和脉冲加热时,挥发分析出率和各气相组成析出率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根据总包单反应模型,计算了升温过程中总挥发分析出和各气相组成析出的动力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煤 褐煤 热解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二醇、二甘醇对醇-水萃取精馏影响的数模计算与验证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凡 黄福江 +1 位作者 张翠华 张成芳 华东化工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3期254-262,共9页
应用多元汽液相平衡原理进行了乙二醇、二甘醇对醇-水萃取精馏影响的数模计算,并予以实验验证。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的最大误差△Y≤0.030,认为Wilson模型对醇-水物系是合宜的;乙二醇、二甘醇是醇-水萃取精馏分离的两种较好的萃取剂。
关键词 萃取 精馏 乙二醇 二甘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士古气化炉冷态流场测试 被引量:4
17
作者 龚欣 于建国 +3 位作者 肖克俭 王辅臣 沈才大 于遵宏 华东化工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2期128-133,共6页
在出口端结构、尺寸各异的六种有机玻璃容器(φ320×8mm,长为1182mm、1680mm)中,用激光多普勒测速仪,测定了不同射流量时的轴向速度分布,并计算了回流量、涡眼位置以及回流区的起止轴向位置。得到了筒体长度、直径、出口结构以及射... 在出口端结构、尺寸各异的六种有机玻璃容器(φ320×8mm,长为1182mm、1680mm)中,用激光多普勒测速仪,测定了不同射流量时的轴向速度分布,并计算了回流量、涡眼位置以及回流区的起止轴向位置。得到了筒体长度、直径、出口结构以及射流量对速度分布和回流量的影响结果,从而揭示出德士古气化炉内的流动状况,认为德士古气化炉中流场是影响化学反应结果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化炉 测试 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霉素发酵过程特点与控制对策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嗣良 金沙 +1 位作者 徐萼辉 俞俊棠 华东化工学院学报 CSCD 1989年第4期510-519,共10页
通过过程参数相关,模型化和在线辩识对青霉素发酵过程特点进行了研究,认为采用自适应控制可降低对模型精度的要求,是一个较为有效的控制方法。但对至今以人工经验为主的大多数发酵过程操作,模糊专家系统也是一种有效的控制方式。
关键词 青霉素 发酵 自适应控制 模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微波法脱硫过程中铁-硫化合物的变化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杰 杨笺康 翁斯灏 华东化工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1期45-49,共5页
在不加浸提剂和通以氮气(含氧约1%)条件下,用2.45GHz微波照射约100s,东林煤(D)和鱼田堡煤(Y)的脱硫率均可达到20%以上。照射后进一步用5%的过量稀盐酸处理,脱硫率可高达68%。穆谱分析麦明,D、Y均含黄铁矿和硫酸亚铁,D还存在少量黄钾铁... 在不加浸提剂和通以氮气(含氧约1%)条件下,用2.45GHz微波照射约100s,东林煤(D)和鱼田堡煤(Y)的脱硫率均可达到20%以上。照射后进一步用5%的过量稀盐酸处理,脱硫率可高达68%。穆谱分析麦明,D、Y均含黄铁矿和硫酸亚铁,D还存在少量黄钾铁矾。经微波照射,黄铁矿转变成磁黄铁矿和陨硫铁,硫酸亚铁可能转变成其它铁相,其程度随着脱硫深度的变化面变化。用稀酸处理几乎可以除尽煤中磁铁矿和陨硫铁。因而微波照射与酸洗结合将是一种有效的脱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脱硫 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胺制碱工艺的实验室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许振良 黄颂安 +1 位作者 张仁伟 施亚钧 华东化工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1期21-26,共6页
通过实验室大量试验,系统研究了有机胺溶剂萃取法生产纯碱的适宜工艺条件:有机相溶剂的叔胺体积分率0.35~0.50,转速600r/min,相比2:1,氯化钠浓度300g/L,温度15~25℃。盐酸胺盐再生采用了化学法。证实了有机胺制碱法的可行性,提出了有... 通过实验室大量试验,系统研究了有机胺溶剂萃取法生产纯碱的适宜工艺条件:有机相溶剂的叔胺体积分率0.35~0.50,转速600r/min,相比2:1,氯化钠浓度300g/L,温度15~25℃。盐酸胺盐再生采用了化学法。证实了有机胺制碱法的可行性,提出了有机胺制碱的工艺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胺 溶剂萃取法 纯碱 叔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