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9,85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负压封闭结合局部氧疗改善创伤性慢性伤口愈合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67
1
作者 蒋琪霞 徐娟 +3 位作者 李晓华 黄秀玲 彭青 刘玉秀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31-736,共6页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结合局部氧疗改善创伤性慢性伤口愈合效果的作用,为慢性复杂伤口治疗探讨新思路和方法。方法对64例创伤性慢性伤口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负压封闭伤口治疗,观察组在负压封闭伤口治疗基础上局部给氧3 L/m...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结合局部氧疗改善创伤性慢性伤口愈合效果的作用,为慢性复杂伤口治疗探讨新思路和方法。方法对64例创伤性慢性伤口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负压封闭伤口治疗,观察组在负压封闭伤口治疗基础上局部给氧3 L/min,干预时间均为12 d,每3天更换一次敷料和管道。干预期后,采用标准湿性疗法或手术治疗至愈合或3个月为止。观察指标:2组干预0、3、6、9、12 d评估测量愈合计分与肉芽组织覆盖率,以及3个月内的治愈率和愈合时间。结果干预后12 d 2组愈合计分随治疗时间延长而下降,说明伤口治疗有效,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肉芽组织覆盖率随治疗时间增加而升高,以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01)。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87.50%vs59.38%,P<0.05),愈合时间缩短14 d(P<0.001)。结论负压封闭结合局部氧疗对于复杂难愈的创伤性慢性伤口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新方法,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提高治愈率和缩短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伤口 负压封闭辅助闭合 负压伤口治疗 局部氧疗 伤口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协作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08
2
作者 杨艳 赵琨 +6 位作者 吕娅 尹星 赵明 邵加庆 张芳 倪娟 朱小尉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18-1320,共3页
目的老年糖尿病的治疗对良好整体的护理措施有着很高的要求,文中旨在探讨多学科协作模式(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符合WHO诊断标准的老年糖尿病患者200例,MDT组105例,对照组95例,... 目的老年糖尿病的治疗对良好整体的护理措施有着很高的要求,文中旨在探讨多学科协作模式(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符合WHO诊断标准的老年糖尿病患者200例,MDT组105例,对照组9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MDT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糖尿病专科、老年病科、心血管科、营养科等多专科协作团队,各自到岗履行职责共同护理患者。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以专科为主,定期组织会诊根据患者情况及时调整护理方案,由入院至出院后随访3个月。观察2组患者住院时间、费用、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MDT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8.2±1.7)vs(13.5±3.5)d和(42 067.7±6 372.1)vs(50 236.8±9 587.5)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T组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5.2%vs 86.3%),(P<0.01);MDT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5%(高血糖占3.8%,低血糖占1%,跌倒占1%,局部褥疮占1%)较对照组38.9%(高血糖占11.5%,低血糖占4.2%,跌倒占6.3%,局部褥疮占6.3%)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DT运用到老年糖尿病护理中,优于传统的常规护理模式,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并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进而改善长远预后,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多学科协作 综合治疗 老年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4条目癌症患者支持性需求简明问卷中文版的信效度分析 被引量:60
3
作者 杨璞 朱建华 +3 位作者 肖文华 刘家宏 周旋 李秋文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10-615,共6页
目的癌症患者支持治疗需求简明问卷是评价癌症患者需求的有效工具。文中对34条目癌症患者支持治疗需求简明问卷(The 34-item short form Supportive Care Needs Survey,SCNS-SF34)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为评估患者支持治疗方面... 目的癌症患者支持治疗需求简明问卷是评价癌症患者需求的有效工具。文中对34条目癌症患者支持治疗需求简明问卷(The 34-item short form Supportive Care Needs Survey,SCNS-SF34)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为评估患者支持治疗方面的需求提供有效可信的工具。方法应用SCNS-SF34中文版对于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的326名患者施测,共收回有效问卷321份。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及内部一致性信度对SCNS-SF34中文版进行评定,同时完成医院焦虑和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的生存质量核心量表(The 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ore 30,QLQ-C30)及躯体症状评估简表(The Memorial Symptom Assessment Scale-Short Form,MSAS-SF)以检验聚合效度。在首次评估结束后2-4周随机抽取59名患者再次评估SCNS-SF34中文版,以检验重测信度。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SCNS-SF34中文版累计方差解释率为72.247%。量表共34个条目,包括生理和日常生活方面的需求、心理方面的需求、患者照顾和支持方面的需求、卫生系统和信息方面的需求以及性需求5方面的需求。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850、0.931、0.952、0.964和0.868,重测信度均〉0.8。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该量表拟合度较好,CFI=0.972。聚合效度结果显示SCNS-SF34中文版与HADS、MSAS-SF和QLQ-C30显著相关(P〈0.01)。结论癌症患者支持性需求简明问卷中文版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适合用于评估我国癌症患者支持治疗方面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性照顾 需求 问卷调查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患者压疮现患率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82
4
作者 蒋琪霞 刘云 +10 位作者 管晓萍 苏纯音 郭秀君 陈月娟 朱亚君 贾静 柏素萍 张瑞 刘莉 徐玲 吴乐燕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98-1303,共6页
目的 国外将压疮(pressure ulcer,PU)现患率和发生率作为衡量医护质量指标之一,国内亦缺少多中心住院患者PU现患率和发生率的数据报道.研究旨在通过多中心横断面研究的方法学并分析所获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为动态监测和采取预防措... 目的 国外将压疮(pressure ulcer,PU)现患率和发生率作为衡量医护质量指标之一,国内亦缺少多中心住院患者PU现患率和发生率的数据报道.研究旨在通过多中心横断面研究的方法学并分析所获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为动态监测和采取预防措施提供基线依据.方法 根据欧洲PU专家组制定的微型数据集(minimum data set,MDS),经过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后确定为有效的调研工具.讨论设计调研前准备流程和现场调研流程与方法,经过预实验证实可行.培训和考核12所医院457名护士熟练掌握多中心横断面研究设计,于同一时间采用同一研究方案和相同方法与工具实施横断面调查研究,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2所医院457名护士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资料收集,获得有效资料39952例,有效率98.85%(39952/40415).发现631例计1024处PU,其中HAPU 251例计323处.12所医院住院患者PU现患率为1.58%(0.94% ~2.97%),HAPU现患率0.63%(0.20% ~1.20%).PU现患率男性高于女性(2.04% vs 0.94%,P=0.000),HAPU现患率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80% vs 0.40%,P=0.394).PU高发年龄依次为〉89岁、80 ~89岁和70 ~79岁.PU好发部位为骶尾部、足跟和髂嵴.最多见的PU分期为Ⅱ期和Ⅰ期.PU高发的科室为ICU、老年科和神经内科.Braden量表用于不同年龄组的克隆巴赫系数为0.899 ~0.935,用于不同科系的克隆巴赫系数0.874~0.945.除产科和皮肤科等克隆巴赫系数0.684,有待完善.筛查出有PU危险患者共4710例,其中61.81%使用了减压床垫,74.01%每2h翻身1次;但仍有38.19%的PU危险者未使用减压装置,24.84%翻身无计划或无规律.结论 Ⅰ至Ⅱ期PU需要作为临床重点防控目标;骶尾部、足跟和髂棘需要加强检查;PU预防措施落实不良,需要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疮 医院获得性压疮 现患率 横截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疮愈合计分量表的汉化及其信效度研究 被引量:80
5
作者 蒋琪霞 王建东 +5 位作者 彭青 徐元玲 郭艳侠 张玉红 黄秀玲 李洋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50-754,共5页
目的:压疮愈合计分量表是用于量化评价压疮护理效果的工具。文中对汉化版压疮愈合计分量表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为评价压疮护理效果提供有效可信的工具。方法采用Brislin翻译模型对原量表进行汉化,经专家组及预试验调适形成量表最终... 目的:压疮愈合计分量表是用于量化评价压疮护理效果的工具。文中对汉化版压疮愈合计分量表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为评价压疮护理效果提供有效可信的工具。方法采用Brislin翻译模型对原量表进行汉化,经专家组及预试验调适形成量表最终版,并选取126例Ⅱ-Ⅳ期压疮患者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采用项目分析、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反应度、评定者间信度、重测信度对量表的信效度进行分析。结果项目分析结果显示,各条目得分与量表总分相关系数0.616~0.963( P<0.01),上27%高分组(n=35)各条目得分均高于下27%低分组(n=36)(P<0.01)。量表总的内容效度系数为0.965,总分和各条目之间的结构效度系数0.750~0.954(P<0.01)。各条目之间的相关系数0.666~0.826(P<0.01)。治疗后7 d和21 d总分和各条目计分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量表总Cronbach′s系数为0.823,各条目Cronbach′s系数分别为0.770、0.791和0.868。评定者间信度均>0.85,各条目重测信度系数为0.826、0.885和0.958(P<0.01)。结论量表中文版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适合用于中国压疮患者的效果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疮 量表 信效度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压床垫结合不同翻身频率用于重症患者预防压疮的多中心对照研究 被引量:43
6
作者 蒋琪霞 李国宏 +7 位作者 刘海英 贾静 黄云娟 陈月娟 朱亚君 刘亚红 范杰梅 刘玉秀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7-82,共6页
目的重症患者是压疮高发人群,使用减压床垫和定时翻身是公认的压疮预防措施,但选择何种减压垫和翻身频率更适合重症患者尚缺乏证据。文中主要通过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比较两种减压垫结合不同翻身频率用于重症患者预防压疮的效果,为重症... 目的重症患者是压疮高发人群,使用减压床垫和定时翻身是公认的压疮预防措施,但选择何种减压垫和翻身频率更适合重症患者尚缺乏证据。文中主要通过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比较两种减压垫结合不同翻身频率用于重症患者预防压疮的效果,为重症患者优选减压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研究方案制定培训内容,包括研究对象、干预和对照方法、观察指标与方法、记录方法,统一培训7所医院的参研人员26人并考核合格。采用非劣效设计,用分层区组随机化方法将1194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596例采用凝胶海绵垫+翻身1次/4 h,对照组598例采用动态充气床垫+翻身1次/2 h,连续干预7 d,每日检查皮肤评估判断是否发生压疮及其分期,比较两组压疮发生率。结果 1194例患者干预后压疮总发生率1.09%(13/1194),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压疮发生率分别为0.34%(2/596)和1.84%(11/5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可推断试验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使用凝胶海绵垫+翻身1次/4 h与采用动态充气床垫+翻身1次/2 h均可使压疮发生率保持在较低水平,鉴于试验组压疮发生率更低,可考虑作为重症监护病房优选减压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床垫 体位改变 重症监护 压疮 预防与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胰岛α细胞及β细胞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64
7
作者 刘宁 叶小珍 +3 位作者 卢斌 臧璞 雷海燕 王坚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7-61,共5页
目的近年研究发现,维生素D缺乏与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关系。文中旨在初步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胰岛α细胞、β细胞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5年7月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就诊的初诊2型... 目的近年研究发现,维生素D缺乏与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关系。文中旨在初步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胰岛α细胞、β细胞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5年7月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就诊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116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其血清25(OH)D水平。根据不同水平将患者分为3组,即维生素D缺乏组:25(OH)D<20ng/m L(n=34);维生素D不足组:20ng/m L≤25(OH)D<30ng/m L(n=55);维生素D充足组:25(OH)D≥30 ng/m L(n=27)。所有患者均行馒头餐-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比较3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空腹胰高血糖素、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早期相胰岛素分泌指数(△I_(30)/△G_(30))、馒头餐-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30 min内C肽曲线下面积(AUC_(CP30))、180 min内C肽曲线下面积(AUC_(CP180))、葡萄糖曲线下面积(AUC_(PG))和胰高血糖素曲线下面积(AUC_(胰高血糖素))。结果 13组患者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空腹胰高血糖素、HOMA-IR、HOMA-β、AUC_(胰高血糖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3组患者△I_(30)/△G_(30)、AUC_(CP30)、AUC_(CP180)、AUC_(P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缺乏组患者△I_(30)/△G_(30)、AUC_(CP30)、AUC_(CP180)均低于不足组、充足组,而AUC_(PG)(52.57±7.45)则高于不足组(48.18±10.32)、充足组(44.39±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足组患者△I_(30)/△G_(30)、AUC_(CP30)、AUC_(CP180)均低于充足组[(3.07±1.60)vs(4.03±1.81)、(2.11±1.22)vs(3.14±1.93)、(15.18±5.24)vs(20.55±12.97),P<0.05],而AUC_(PG)则高于充足组(48.18±10.32 vs 44.39±9.05,P<0.05)。3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25(OH)D与△I_(30)/△G_(30)、AUC_(CP30)、AUC_(CP180)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0.268、0.255,P<0.01),与AUC_(PG)呈负相关(r=-0.403,P<0.05);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进一步校正年龄、性别、BMI、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后,25(OH)D依然与△I_(30)/△G_(30)、AUC_(CP30)、AUC_(CP180)正相关(r值分别为0.416、0.292、0.274,P<0.01);与AUC_(PG)呈显著负相关(r=-0.39,P<0.01);Pearson相关分析及偏相关分析结果均显示25(OH)D与HOMA-IR、HOMA-β、空腹胰高血糖素、AUC_(胰高血糖素)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25-羟维生素D缺乏与早期相胰岛素分泌和总体胰岛素分泌下降有关,与基础胰岛素分泌无关。25-羟维生素D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α细胞功能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25-羟维生素D α细胞功能 Β细胞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再思考 被引量:38
8
作者 王玲玲 刘玉秀 +3 位作者 顾怀敏 吴星颐 马洪瑶 胡佳乐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66-969,共4页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健康观念的转变和健康需求的增加,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逐渐暴露,严重影响了培养质量。文中分析了当前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根据人们健康需...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健康观念的转变和健康需求的增加,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逐渐暴露,严重影响了培养质量。文中分析了当前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根据人们健康需求的转变、世界医学的发展和我国对临床医学人才能力的实际需要,以岗位胜任力内涵与特征为基础,阐述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经培养应具备的岗位胜任力,并提出通过政府主管部门的改革和支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课程规划和培养过程、健全考核考评机制等措施进一步加强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建议,使之最终具备优秀的岗位胜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岗位胜任力 临床医学 专业学位 研究生 培养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式湿性疗法治疗老年压疮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3
9
作者 蒋琪霞 申萍 +5 位作者 刘云 刘亚红 祁静 仲继红 王蔚雯 彭青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11期1182-1185,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式湿性疗法用于老年压疮的指征及其疗效。方法:根据老年压疮的难点、特点,改良清创、伤口调理和敷料使用等环节。入选40例≥65岁老年压疮患者,共56处Ⅱ-Ⅳ度压疮,根据评估结果动态调整联合清创方法、伤口调理方法和... 目的:探讨改良式湿性疗法用于老年压疮的指征及其疗效。方法:根据老年压疮的难点、特点,改良清创、伤口调理和敷料使用等环节。入选40例≥65岁老年压疮患者,共56处Ⅱ-Ⅳ度压疮,根据评估结果动态调整联合清创方法、伤口调理方法和敷料组合使用。比较不同分期压疮的治愈率、平均愈合时间、清创时间和肉芽组织分级、周围皮肤分级。结果:56处治愈43处,好转11处,治愈好转率96.4%。其中Ⅱ度压疮治愈率95.8%,平均愈合时间为(13.6±0.8)d;Ⅲ度治愈率达77.8%,平均愈合时间为(49.7±8.2)d;Ⅳ度压疮治愈率达50%,平均愈合时间为(136.5±15.8)d。与文献结果比较,各期压疮平均愈合时间显著缩短。结论:改良式湿性疗法适用于老年各期压疮,特别是不能接受手术治疗的深度压疮患者。该疗法可提高治愈好转率,缩短疗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疮 老年 伤口处理 湿性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伤口治疗中2种填充敷料对伤口血管化和组织增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34
10
作者 蒋琪霞 刘玉秀 +4 位作者 印洪林 李晓华 朱礼霞 彭青 周昕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5-179,共5页
目的负压伤口治疗技术应用于各种慢性伤口能够改善血供、促进组织生长和愈合,填充敷料在负压伤口治疗中发挥了传导压力和过滤等作用。观察和比较纱布和泡沫敷料填充伤口实施负压治疗对伤口组织血管化形成和组织增生活性的作用,以筛选更... 目的负压伤口治疗技术应用于各种慢性伤口能够改善血供、促进组织生长和愈合,填充敷料在负压伤口治疗中发挥了传导压力和过滤等作用。观察和比较纱布和泡沫敷料填充伤口实施负压治疗对伤口组织血管化形成和组织增生活性的作用,以筛选更合理有效的填充敷料。方法将入选伤口随机分为AB组,脱落3例,最终入每组10例,2组基线资料相当,A组采用泡沫敷料、B组采用纱布敷料作为填充敷料实施负压治疗,智能化吸引装置、压力值和吸引模式均相同。2组在负压封闭辅助闭合技术(vacuum-assisted closure,VAC)治疗前及治疗后7 d、14 d、21 d使用相同方法获取伤口组织送病理科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监测,观察血管化形成指标CD34+和组织增生活性指标细胞核增殖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采用SPSS软件按照等级资料进行秩和检验。结果负压治疗后1~3周2组CD34+表达和血管内皮细胞PCNA+表达均随时间增加而增加,但差异均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纱布和泡沫敷料作为填充敷料实施负压伤口治疗对血管化形成和组织增殖活性作用相当,均可以作为负压治疗的有效敷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伤口治疗 填充敷料 血管化 组织增生 伤口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胰腺坏死感染经阶梯式引流模式治疗的患者病死原因及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28
11
作者 杨栋梁 童智慧 +6 位作者 柯路 李刚 周晶 董杰 陈意喆 张敬柱 李维勤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97-1201,共5页
目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ICU中常见的重症急症。文中分析经阶梯式引流模式治疗的SAP并发胰腺坏死组织感染(infected pancreatic necrosis,IPN)患者的病死原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 目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ICU中常见的重症急症。文中分析经阶梯式引流模式治疗的SAP并发胰腺坏死组织感染(infected pancreatic necrosis,IPN)患者的病死原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普通外科重症胰腺炎治疗中心收治的243名IPN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阶梯式引流模式治疗IPN。根据患者临床结局分为病死组及存活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并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探索IPN患者病死的危险因素。结果 2年内共纳入243名IPN患者,死亡32例,IPN整体病死率为13.17%。病死患者相比于存活患者,急性期器官功能障碍、急性肾功能损伤以及休克发生率明显增高,分别为(81.25%vs 50.23%)、(46.87%vs27.49%)、(90.62%vs 21.80%)。APACHEⅡ评分更高(13 vs 17),感染时间更早(52 d vs 23 d);感染期腹腔大出血、消化道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增高,开腹手术比例更高(59.37%vs 19.43%)。手术距发病时间更短[34(28,40)d vs 62(22,64)d]、ICU(11 d vs 54 d)及住院总天数更长(31 d vs 59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病死危险因素包括急性期器官功能障碍、感染时间、感染期并发症、开腹手术、ICU天数及住院天数。结论急性期器官功能障碍、感染及感染期并发症仍是阶梯式引流模式中IPN患者的主要病死原因,临床治疗中应加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坏死组织感染 阶梯式引流 器官功能 并发症 病死原因 临床特点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蛎多糖的制备和生物学活性研究 被引量:41
12
作者 王俊 姚滢 +3 位作者 张建鹏 刘军华 冯伟华 焦炳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217-220,共4页
目的:改进制备工艺,分离、纯化东海近江牡蛎(O strearivu laris Gou ld)得到牡蛎多糖(Oyster polysaccharides,OPs),并探索其生物学活性。方法:采用热碱法提取,以三个剂量组(2.5、5、10mg/m l)进行正常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迟发型... 目的:改进制备工艺,分离、纯化东海近江牡蛎(O strearivu laris Gou ld)得到牡蛎多糖(Oyster polysaccharides,OPs),并探索其生物学活性。方法:采用热碱法提取,以三个剂量组(2.5、5、10mg/m l)进行正常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迟发型超敏反应(DTH)、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测定,抗体形成细胞活性溶血空斑形成细胞实验(PFC)、碳廓清实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荷瘤小鼠脾淋巴细胞活性测定(MTT法)、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结果:制备得到牡蛎多糖粗品;免疫学实验表明OPs 2.5mg/m l组能有效增加正常小鼠的脾淋巴细胞转化率、对小鼠DHT、NK细胞活性、PFC、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能力、荷瘤小鼠脾细胞活性起正向调节。三种浓度实验组均增强小鼠红细胞SOD活性。结论:牡蛎多糖能增强小鼠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并有一定的抗肿瘤和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 多糖 分离纯化 免疫功能 抗肿瘤 超氧化物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维生素D及胰岛素抵抗与炎症因子关系 被引量:37
13
作者 董美娟 刘媛媛 +2 位作者 姚迪 陆卫平 毛莉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57-1060,共4页
目的维生素D参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文中旨在分析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维生素D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并探讨两者间炎症因子IL-6和TNF-α的介导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于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目的维生素D参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文中旨在分析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维生素D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并探讨两者间炎症因子IL-6和TNF-α的介导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于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55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试验组)临床资料,取同时期120例非糖尿病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并比较2组研究对象血清25(OH)D3。对初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稳态模型评估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以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血清维生素D和HOMA-IR的相关性。进一步将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维生素D缺乏组(<20 ng/m L,n=101)和维生素D非缺乏组(>20 ng/m L,n=54),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并比较2组血清IL-6和TNF-α的水平。结果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维生素D浓度[(17.78±6.73)ng/m L]显著低于对照组[(42.70±11.46)ng/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血清维生素D与HOMA-IR存在明显的负相关(r2=-0.289,P<0.01),维生素D缺乏组患者血清IL-6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维生素D非缺乏组。结论血清维生素D缺乏可能通过加重胰岛素抵抗而参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这一作用可通过炎症因子IL-6和TNF-α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维生素D IL-6 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伤口治疗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4
14
作者 蒋琪霞 刘云 +2 位作者 徐薇 彭青 李晓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6期656-659,共4页
负压伤口治疗是近十年来开展的伤口治疗新方法,其中有两项关键技术(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和封闭负压辅助闭合技术)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作者就两者在伤口治疗中的作用机制、适应证、方法学研究、临床应用及其异同点作一综述。
关键词 负压伤口治疗 封闭负压引流 封闭负压辅助闭合 伤口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拟痴呆动物模型在Morris水迷宫行为学测试中学习记忆行为的差异 被引量:26
15
作者 李斌 谢淑玲 +3 位作者 彭丽燕 王飞 杨昆 伍文彬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83-685,共3页
目的 Morris水迷宫实验是一种评价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经典方法,是评价痴呆动物模型复制结果的客观指标。近年来痴呆动物模型已成为研究老年性痴呆的重要手段。文中评价3种常见拟痴呆动物模型在Morris水迷宫行为学测试中学习记忆行为的... 目的 Morris水迷宫实验是一种评价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经典方法,是评价痴呆动物模型复制结果的客观指标。近年来痴呆动物模型已成为研究老年性痴呆的重要手段。文中评价3种常见拟痴呆动物模型在Morris水迷宫行为学测试中学习记忆行为的差异。方法分别使用SD大鼠、昆明种小鼠以及快速老化小鼠制备Aβ脑室注射致痴呆模型、东莨菪碱腹腔注射致记忆障碍模型、快速老化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行为学测试方法,将这3种模型通过与其相应的对照组比较,考察其行为学差异。结果东莨菪碱模型与快速老化模型逃避潜伏期时间短于相应对照组,其中以东莨菪碱模型差异尤为显著[(35.47±3.78)s vs(50.61±3.94)s,P<0.01];快速老化组模型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39±4.71)s vs(33.79±7.81)s,P<0.05];Aβ致痴呆模型与其对照组比较,模型定位航行实验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东莨菪碱腹腔注射致记忆障碍模型较其他2种常用模型更为理想。Morris水迷宫行为学测试方法是一种评价拟痴呆动物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痴呆模型 Morris水迷宫试验 行为学差异 认知与记忆能力 大鼠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源CT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的新进展 被引量:46
16
作者 郑玲 顾海峰 +4 位作者 杨刚 李林 周长圣 张龙江 卢光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404-407,411,共5页
双源CT是CT史上的新革命,开创了CT成像的新纪元。其核心技术有:零兆金属球管、电磁直接驱动技术、静音扫描技术、特殊散射线校正、重建技术及特殊的射线剂量调控技术,特别是适应性心电图门控剂量调控技术。双源CT具有两套数据采集系统,... 双源CT是CT史上的新革命,开创了CT成像的新纪元。其核心技术有:零兆金属球管、电磁直接驱动技术、静音扫描技术、特殊散射线校正、重建技术及特殊的射线剂量调控技术,特别是适应性心电图门控剂量调控技术。双源CT具有两套数据采集系统,且呈垂直状态分布于机架内,机架只需旋转90°就能完成数据采集,实现了83 ms的恒定时间分辨率,可对不同心率的患者在不行任何心率干预的情况下,获得高质量的冠状动脉血管图像。另外,独特的双能量成像技术可用于去除骨骼及钙化、评价组织血流灌注以及鉴别组织成分,显示韧带和软骨等,拓宽了CT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冠状动脉成像 双能量成像 数据采集系统 时间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灸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生存质量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45
17
作者 卢璐 符文彬 +2 位作者 刘月 瞿燕春 王洁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5-82,共8页
目的恶性肿瘤患者的病情及治疗过程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近年来人们开始使用灸法干预治疗,以提高生存质量。文中运用循证医学方法评价艾灸结合化疗对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 目的恶性肿瘤患者的病情及治疗过程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近年来人们开始使用灸法干预治疗,以提高生存质量。文中运用循证医学方法评价艾灸结合化疗对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Pub Med数据库的检索,对符合要求的RCT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8个临床试验,共计421例患者。分析表明,在功能领域方面,艾灸结合化疗可显著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躯体、社会、心理、角色功能的分值,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于认知功能的分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4.86,95%CI(-0.33,10.05),Z=1.84,P=0.07]。在症状领域方面,艾灸结合化疗可降低疲劳、恶心呕吐的分值,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13.05,95%CI(-28.04,1.95),Z=1.71,P=0.09]。在6个单一条目中,艾灸结合化疗可以显著降低食欲丧失、失眠、便秘、腹泻的评分,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对于气促[MD=-9.69,95%CI(-22.13,2.75),Z=1.53,P=0.13]和经济困难[MD=-5.57,95%CI(-15.27,4.14),Z=1.12,P=0.26]的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体健康水平方面,治疗组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MD=13.56,95%CI(8.72,18.39),Z=5.50,P<0.01],提示治疗组在提升肿瘤患者总体健康水平方面具有明显作用。结论循证医学证据表明,艾灸可改善化疗后不良反应、提高生存质量,但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恶性肿瘤 QLQ-C30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钙素原和内毒素联合检测对经皮肾镜碎石术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47
18
作者 李建忠 宁松毅 +2 位作者 刘广 胡有根 汤元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41-944,共4页
目的目前关于降钙素原和内毒素在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后尿源性脓毒血症诊断方面研究较少,文中旨在探讨血清降钙素原与内毒素联合检测在PCNL后尿源性脓毒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0... 目的目前关于降钙素原和内毒素在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后尿源性脓毒血症诊断方面研究较少,文中旨在探讨血清降钙素原与内毒素联合检测在PCNL后尿源性脓毒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01月至2015年12月武警江苏省总队医院收治的427例上尿路结石行PCNL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术后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49例(脓毒症组),未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378例(对照组)。均于术前1 d、手术开始2 h测定降钙素原和内毒素水平,应用ROC曲线对术后2组间降钙素原、内毒素水平以及联合检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脓毒症组手术开始2 h降钙素原和内毒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5.18±4.43)vs(1.38±1.01)ng/m L;(50.91±35.45)vs(17.86±10.78)pg/m L,P<0.01]。对降钙素原、内毒素水平及两者联合检测结果进行ROC曲线分析显示,降钙素原的AUC为0.841±0.038,其敏感度为79.6%,特异度为78.0%;内毒素的AUC为0.786±0.043,其敏感度为71.4%,特异度为70.1%;两者联合检测时AUC为0.915±0.029,敏感度为85.7%,特异度为86.5%,显示联合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明显高于单项检测(P<0.001)。结论降钙素原和内毒素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PCNL术尿源性脓毒血症早期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优于降钙素原、内毒素的单项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源性脓毒血症 降钙素原 内毒素 经皮肾镜碎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钙素原对外科ICU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病因诊断及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45
19
作者 陈笑 宇世飞 +3 位作者 李芳秋 商秀娟 刘倩 胡毓安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23-726,共4页
目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可由感染和非感染因素引起,两者临床特征相似,但治疗和预后不同,需尽早区分。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感染时快速大量合成,可作为早期快速诊断脓毒症... 目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可由感染和非感染因素引起,两者临床特征相似,但治疗和预后不同,需尽早区分。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感染时快速大量合成,可作为早期快速诊断脓毒症的血清生物标志。文中回顾性分析血清PCT水平对外科ICU病房SIRS患者的病因诊断与预后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1日至2015年6月1日期间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外科监护病房166例SIRS患者的数据进行分析,其中包括患者基本情况、原发疾病、实验室结果及临床转归。分析比较血培养结果、临床转归及血清PCT测定值。结果 166例SIRS患者中脓毒症131例,PCT中位数浓度为2.43(0.81-10.51)ng/m L,其中109例血清PCT阳性(≥0.47 ng/m L),阳性率为83.2%;非感染性SIRS 35例,PCT中位数浓度为0.23(0.10-0.39)ng/m L,阳性率为17.14%。2组患者血清PCT及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和真菌所致脓毒症患者PCT阳性率分别为86.5%(83/96)和74.3%(26/35),中位数浓度分别为4.28(1.05-14.59)和0.89(0.37-1.59)ng/m L,细菌感染组显著高于真菌感染组(P〈0.05)。脓毒症死亡和存活患者血清PCT阳性率分别为94.4%(34/36)和78.9%(75/95),中位数浓度分别为12.89(4.76-47.73)和1.41(0.54-4.00)ng/m L,两者阳性率及血清PCT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水平可成为区分脓毒症和非感染SIRS的重要依据。细菌感染脓毒症患者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真菌感染组;脓毒症死亡组患者血清PCT水平显著高于存活患者。血清PCT测定有助于SIRS病因诊断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脓毒症 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评分系统在急诊危重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8
20
作者 任艺 邵旦兵 +7 位作者 刘红梅 张炜 许宝华 唐文杰 杨志洲 孙宝迪 陈娇 聂时南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93-496,共4页
目的急诊分诊是急救工作的重要环节,合理的评分系统能使分诊更科学、高效。文中拟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快速急诊内科评分(rapid emergency medicine score,REMS)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cu... 目的急诊分诊是急救工作的重要环节,合理的评分系统能使分诊更科学、高效。文中拟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快速急诊内科评分(rapid emergency medicine score,REMS)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sⅡ,APACHEⅡ)在评估急诊危重患者预后的性能,并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对急诊科412例患者进行MEWS评分、REM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追踪患者去向和预后,并根据其当次入院后死亡率,比较3种评分与急诊危重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同时通过ROC曲线下面积大小,比较3种评分系统预测预后的性能。结果 3种评分分值越高,死亡危险率越高;MEWS评分、REM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及其95%CI分别为0.750(0.685~0.814)、0.763(0.702~0.825)和0.865(0.814~0.915)。结论 3种评分系统均能预测患者的预后,其预测性能为APACHEⅡ>REMS>MEWS;从成本效益方面综合考虑,MEWS评分更适用于急诊患者的早期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快速急诊内科评分 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急诊科 RO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