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676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患者血清YKL-40、HIF-1α、ICAM-1变化及其意义
1
作者 陈丽萍 陈艳红 +3 位作者 冯平 张长洪 林卫佳 项保利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4-179,共6页
目的探讨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ACOS)患者血清几丁质酶-3样蛋白1(YKL-40)、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气道重塑、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将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 目的探讨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ACOS)患者血清几丁质酶-3样蛋白1(YKL-40)、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气道重塑、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将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确诊的120例ACOS患者纳入研究作为ACOS组,选取同期确诊的单纯哮喘患者90例作为哮喘组、单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90例作为COPD组,对比3组患者的血清YKL-40、HIF-1α、ICAM-1、气道重塑[气道管壁厚度(WT)、气道壁厚度/外径比值(TDR)、气道面积/总横截面积比值(WA)]、免疫功能指标[辅助T细胞1(Th1)、Th2、调节性T细胞(Treg)],并按照病情程度对ACOS组进行分层对比分析。结果ACOS组患者YKL-40[(58.93±11.20)μg/L]、HIF-1α[(98.54±17.04)]μg/L、ICAM-1[(246.8±19.3)μg/L]均高于哮喘组[(32.66±5.94)μg/L、(64.11±10.30)μg/L、(221.0±16.8)μg/L]和COPD组[(45.76±8.14)μg/L、(67.48±9.85)μg/L、(196.3±17.4)μg/L](P<0.05);ACOS组患者WT[(1.10±0.29)mm]、TDR[(27.81±2.82)%]、WA[(46.73±5.11)%]均高于哮喘组[(0.63±0.18)mm、(21.70±2.55)%、(38.49±4.52)%]和COPD组[(0.94±0.22)mm、(24.35±2.63)%、(42.08±5.54)%],Th1[(10.11±2.34)%]、Th2[(2.24±0.56)%]、Th1/Th2[(4.51±0.96)]、Treg[(1.94±0.54)%]均低于哮喘组[(17.82±4.61)%、(2.41±0.58)%、(7.39±1.38)、(3.36±0.72)%]和COPD组[(22.03±4.83)%、(2.91±0.53)%、(7.57±1.43)、(2.61±0.66)%](P<0.05)。重度ACOS患者YKL-40[(72.25±9.81)μg/L]、HIF-1α[(116.63±15.50)μg/L]、ICAM-1[(269.6±18.7)μg/L]、WT[(1.40±0.26)mm]、TDR[(31.02±2.29)%]、WA[(50.56±3.81)%]、Th1/Th2[(7.57±0.77)]显著高于中度和轻度患者(P<0.05),Th1[(6.80±1.56)%]、Th2[(1.82±0.39)%]、Treg[(1.44±0.32)%]低于中度和轻度患者(P<0.05)。YKL-40、HIF-1α、ICAM-1诊断COPD发生哮喘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8、0.826、0.770(P均<0.05)。结论ACOS患者血清YKL-40、HIF-1α、ICAM-1水平升高显著,气道重塑更为明显,免疫功能受到的抑制程度更为严重,并且与病情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重叠综合征 炎症 气道重塑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氧运动抑制NF-κB/NLRP3信号通路缓解睡眠剥夺诱导的老年大鼠焦虑和认知功能障碍
2
作者 陈晓勇 李洁华 +4 位作者 赵丽花 赵家龙 颜闪闪 林紫薇 高理升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63-469,共7页
目的探究有氧运动是否通过影响核因子-κB(NF-κB)/Nod样受体蛋白3(NLRP3)信号通路缓解睡眠剥夺诱导的老年大鼠焦虑和认知功能障碍。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有氧运动组,每组12只。大鼠通过改良多平台水环境法... 目的探究有氧运动是否通过影响核因子-κB(NF-κB)/Nod样受体蛋白3(NLRP3)信号通路缓解睡眠剥夺诱导的老年大鼠焦虑和认知功能障碍。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有氧运动组,每组12只。大鼠通过改良多平台水环境法复制慢性睡眠剥夺大鼠模型。有氧运动组进行12周的有氧运动,空白对照组及模型组安静饲养。通过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评估大鼠焦虑样行为,通过新物体识别实验评估大鼠短期识别记忆能力,ELISA实验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促炎和免疫激活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巨噬细胞炎症蛋白-2(MIP-2)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海马中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并检测分别与补体C3+、S100A+的共标情况,以了解海马中星形胶质细胞A1、A2分型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p-NF-κB/NF-κB、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的表达。结果相对于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在封闭臂上的停留时间、进入封闭臂的次数、后肢直立次数显著增加(均P<0.01),在开放臂上的停留时间、进入开放臂的次数、平均梳理时间显著减少(均P<0.01),大鼠探索新物体的时间、对新物体的分辨比显著降低(均P<0.01),大鼠海马组织中促炎和免疫激活因子IL-1β、IL-18、MIP-2蛋白表达显著增加(均P<0.01),大鼠海马区域A1型星形胶质细胞数量显著增加(均P<0.01),A2型星形胶质细胞数量显著减少(均P<0.01),大鼠海马组织中p-NF-κB/NF-κB、NLRP3、Caspase-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均P<0.01)、BDNF表达显著降低(均P<0.01);相对于模型组,有氧运动组在封闭臂上的停留时间、进入封闭臂的次数、后肢直立次数显著减少(均P<0.01),在开放臂上的停留时间、进入开放臂的次数、平均梳理时间显著增加(均P<0.01),大鼠探索新物体的时间、对新物体的分辨比显著升高(均P<0.01),大鼠海马组织中促炎和免疫激活因子IL-1β、IL-18、MIP-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均P<0.01),大鼠海马区域A1型星形胶质细胞数量显著减少(均P<0.01),A2型星形胶质细胞数量显著增加(均P<0.01),大鼠海马组织中p-NF-κB/NF-κB、NLRP3、Caspase-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均P<0.01)、BDNF表达显著增加(均P<0.01)。结论有氧运动抑制NF-κB/NLRP3信号通路缓解睡眠剥夺诱导的老年大鼠焦虑和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运动 NF-κB/NLRP3 认知功能障碍 睡眠剥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联合放化疗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疗效观察
3
作者 吴文清 柯传庆 +2 位作者 江龙委 吴嘉 孙玲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2,共6页
目的观察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联合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东部战区总医院秦淮医疗区肿瘤科收治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其中行DCCIK联合放化疗治疗的30例患... 目的观察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联合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东部战区总医院秦淮医疗区肿瘤科收治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其中行DCCIK联合放化疗治疗的30例患者为联合组,同期接受单纯放化疗治疗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统计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前后1,25-二羟维生素D3、T细胞亚群的变化,分析1,25-二羟维生素D3及T细胞亚群与治疗疗效的关系。结果治疗后联合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80%vs 76.7%、93.3%vs 9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PFS)、中位总生存期(OS)均高于对照组(14.6个月vs 9.3个月、25.8个月vs 18.5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CD3^(+)、CD4^(+)、CD8^(+)、CD56^(+)T细胞水平及CD4^(+)/CD8^(+)比值均较治疗前升高,对照组治疗后上述细胞水平均下降,联合组治疗后的淋巴细胞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其中CD3^(+)、CD4^(+)、CD4^(+)/CD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前后1,25-二羟维生素D3变化及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DC-CIK联合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提高患者PFS和OS,是安全有效的,能达到更好的临床获益并改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放疗 化疗 1 25-二羟维生素D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诱导剂量瑞马唑仑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全麻手术中的应用
4
作者 杨蓉蓉 徐兴国 +1 位作者 张红玲 黄新冲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1-387,共7页
目的探究不同诱导剂量瑞马唑仑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全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6月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接受全麻腰椎手术的173例老年患者。根据患者手术麻醉诱导方案的不同分为丙泊酚组(n=42)、低剂量瑞马... 目的探究不同诱导剂量瑞马唑仑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全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6月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接受全麻腰椎手术的173例老年患者。根据患者手术麻醉诱导方案的不同分为丙泊酚组(n=42)、低剂量瑞马唑仑组(n=45)、中剂量瑞马唑仑组(n=46)、高剂量瑞马唑仑组(n=40)。麻醉诱导期丙泊酚组予以丙泊酚1.5mg/kg静脉推注,低、中、高剂量瑞马唑仑组对应予以瑞马唑仑0.2、0.3、0.4mg/kg静脉推注,均给药1min。比较四组麻醉诱导开始前2min(T_(0))、麻醉诱导至BIS值≤60时(T_(1))、气管插管后即刻(T_(2))、麻醉诱导后30min(T_(3))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应激指标[T_(0)、T_(2)、T_(4)(术后24 h)时刻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及T_(0)、T_(4)时刻TNF-α、IL-10水平,比较麻醉诱导起效时间、苏醒质量、补救镇静例数、不良反应及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结果不同剂量瑞马唑仑组T_(1)、T_(3)时刻的HR及T_(1)时刻的MAP高于丙泊酚组(P<0.05);T_(3)时刻,低、中剂量瑞马唑仑组MAP高于丙泊酚组,低剂量瑞马唑仑组HR低于高剂量瑞马唑仑组,MAP高于高剂量瑞马唑仑组(P<0.05)。四组麻醉诱导起效时间由快至慢依次为丙泊酚组、高剂量瑞马唑仑组、中剂量瑞马唑仑组、低剂量瑞马唑仑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低剂量瑞马唑仑组需补救镇静(11.11%)。丙泊酚组、高剂量瑞马唑仑组低血压发生率高于低、中剂量瑞马唑仑组(P<0.05),丙泊酚组心动过缓发生率最高(P<0.05)。仅高剂量瑞马唑仑组出现低氧血症(7.50%)。不同剂量瑞马唑仑组T_(2)和T_(4)时刻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水平低于丙泊酚组(P<0.05)。不同剂量瑞马唑仑组T_(4)时刻TNF-α、IL-10水平均低于丙泊酚组,中、高剂量瑞马唑仑组低于低剂量瑞马唑仑组(P<0.05)。不同剂量瑞马唑仑组术后3d MMSE、MoCA评分高于丙泊酚组(P<0.05)。结论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全麻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麻醉诱导中,瑞马唑仑在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弱应激反应、降低TNF-α和IL-10水平及减轻认知功能损伤方面优于丙泊酚,且最佳使用剂量为0.3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马唑仑 诱导剂量 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0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厚朴酚改善肺炎支原体肺炎大鼠炎症、氧化应激和肺组织损伤的作用机制
5
作者 刘鑫 张宏蕊 +2 位作者 沈颖 刁玉巧 樊涛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50-356,共7页
目的探究和厚朴酚(HNK)调节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Nod样受体蛋白3(NLRP3)信号通路对肺炎支原体(MP)肺炎大鼠炎症、氧化应激和肺组织损伤的影响。方法经鼻反复感染MP构建MP肺炎大鼠模型,60只MP肺炎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HNK低(1... 目的探究和厚朴酚(HNK)调节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Nod样受体蛋白3(NLRP3)信号通路对肺炎支原体(MP)肺炎大鼠炎症、氧化应激和肺组织损伤的影响。方法经鼻反复感染MP构建MP肺炎大鼠模型,60只MP肺炎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HNK低(12.5mg/kg)、中(25mg/kg)、高(50mg/kg)剂量组,HNK高剂量+HIF-1α过表达组(50mg/kg的HNK+10μg的pcDNA3.1-HIF-1α重组质粒),12只/组。另选择12只健康大鼠鼻滴150μL的培养基作为对照组。各组进行相应干预7d。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氧化应激因子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并进行肺组织损伤评分;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染色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和蛋白印迹法检测肺组织HIF-1α、NLRP3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肺泡松散,伴有充血出血、炎性细胞浸润、肺泡壁增厚,血清IgM、TNF-α、IL-6、丙二醛、肺组织损伤评分、肺组织细胞凋亡率、HIF-1α、NLRP3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SOD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HNK低、中、高剂量组肺泡结构损伤、出血、充血、中性粒细胞浸润较少,血清IgM、TNF-α、IL-6、丙二醛、肺组织损伤评分、肺组织细胞凋亡率、HIF-1α、NLRP3 mRNA和蛋白表达呈剂量依赖性降低,SOD水平呈剂量依赖性降低升高(P<0.01);HIF-1α过表达可部分逆转高剂量HNK对MP肺炎大鼠肺组织病理损伤和上述指标的改善效果(P<0.01)。结论HNK可能通过抑制HIF-1α/NLRP3信号通路,改善MP肺炎大鼠炎症、氧化应激、肺组织损伤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厚朴酚 缺氧诱导因子-1Α Nod样受体蛋白3 肺炎支原体肺炎 肺组织损伤 肺组织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化疗联合全身化疗对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及预后的影响
6
作者 鲍双振 王晓喜 +2 位作者 王志超 康政捷 刘防震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0-55,共6页
目的探讨腹腔化疗联合全身化疗对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及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在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收治的200例行胃癌根治手术的III期(进展期)胃癌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给予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的全... 目的探讨腹腔化疗联合全身化疗对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及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在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收治的200例行胃癌根治手术的III期(进展期)胃癌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给予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的全身化疗方案)和腹腔化疗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基础上联合腹腔化疗:腹腔灌注紫杉醇),每组100例。所有患者治疗6~8周,每个周期21 d。收集对比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围手术期不良反应,术后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及病灶转移情况。最后,随访分析患者1年和3年患者生存率。结果腹腔化疗组患者腹痛和腹泻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腹腔化疗组1年和3年的腹膜复发转移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术后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CEA、CA125与CA19-9表达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且腹腔化疗组患者指标水平下降程度更明显(P<0.05)。腹腔化疗组患者随访1年和3年生存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腹腔化疗联合全身化疗可有效降低进展期胃癌患者1年和3年的术后腹膜复发转移发生率,提高患者的预后。同时,该治疗方案安全性良好,无严重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这一治疗策略有望成为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腹腔化疗 复发转移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互式列线图早期预测腹膜透析患者主要不良事件风险研究
7
作者 刘胜凤 薄祥敏 +1 位作者 陈飞佳 张旋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4-169,共6页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PD)患者发生主要不良事件(MAE)的危险因素并开发基于交互式列线图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22年8月在江苏省中医院肾内科腹透中心PD治疗的2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基线特征、既往史和辅助检查...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PD)患者发生主要不良事件(MAE)的危险因素并开发基于交互式列线图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22年8月在江苏省中医院肾内科腹透中心PD治疗的2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基线特征、既往史和辅助检查结果。随访1年内发生全因死亡、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或转为血液透析任一事件,即判定为MAE。根据首次入院时间将总样本分为训练集(n=180)和验证集(n=88),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算法筛选MAE的最佳预测特征,利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构建预测模型并在验证集中进行验证。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DCA)来评估模型的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应用性。结果随访1年内训练集和验证集分别有32例(17.8%)和14例(15.9%)患者发生MAE。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和血钠为PD患者MAE的最优预测因子。预测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的AUC分别为0.92和0.88,并且均通过了校准度检验(P>0.05)。DCA显示模型具有临床应用价值,最后基于Shiny程序开发预测模型的网页交互式列线图。结论该预测模型可有效识别PD患者1年内MAE发生风险,交互式列线图可作为临床评估工具提供辅助决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主要不良事件 预测模型 交互式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监测循环肿瘤细胞在肝癌患者术后随访中的作用
8
作者 周鑫 张涵 徐静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3-277,共5页
目的评估动态监测循环肿瘤细胞(CTC)在肝癌患者术后随访中的预后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肿瘤科就诊的确诊为肝癌并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根据患者真实世界实际情... 目的评估动态监测循环肿瘤细胞(CTC)在肝癌患者术后随访中的预后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肿瘤科就诊的确诊为肝癌并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根据患者真实世界实际情况进行CTC检测。将CTC相关指标归纳为:CTC检测次数、是否检测到CTM、检测到CTM次数、第一次CTC数目、最高CTC数目、有无CTC连续两次检测倍增、有无CTC连续三次检测递减,以及有无CTC连续两次检测减半事件。利用Kaplan-Meier法及单因素、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CTC相关指标及其他变量对无复发生存期(RFS)和总生存期(OS)的影响。结果Kaplan-Meier曲线分析显示,术前AFP水平、不同TNM分期以及随访期间连续两次CTC检测出现倍增事件可显著影响肝癌患者的临床预后(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AFP、CTC连续两次检测倍增是肝癌患者无复发生存期的影响因素(P<0.05),AFP、TNM分期是肝癌患者总体生存期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AFP是无复发生存期、总体生存期的独立预测因素(P=0.007、0.012)。结论CTC动态监测可以作为肝癌术后复发风险预测的有力工具,有助于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肿瘤细胞 肝癌 动态监测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源重组法衣原体RNA聚合酶表达载体的构建和应用
9
作者 石禹 包小峰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3-119,共7页
目的利用同源重组法构建衣原体RNA聚合酶(cRNAP)各亚基质粒,转化入大肠埃希菌中表达蛋白并探讨其在衣原体转录调控中的应用。方法根据Gen Bank中的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cRNAP各亚基的目的基因片段,对PCR产物... 目的利用同源重组法构建衣原体RNA聚合酶(cRNAP)各亚基质粒,转化入大肠埃希菌中表达蛋白并探讨其在衣原体转录调控中的应用。方法根据Gen Bank中的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cRNAP各亚基的目的基因片段,对PCR产物进行纯化,质粒载体进行质粒抽提、质粒酶切、胶回收等处理。采用同源重组法将基因片段插入到目的载体进行片段融合构建cRNAP各亚基表达质粒,融合产物转化后用特异性引物进行PCR验证和测序。构建好的融合产物转化入大肠埃希菌化学感受态细胞表达蛋白。结果成功构建cRNAP各亚基质粒并成功表达cRNAP各亚基蛋白,研究了衣原体转录调节因子GrgA与cRNAP的直接相互作用是GrgA与cRNAP的α、β′亚基有结合,与β亚基无结合。两者可以作为衣原体感染治疗和预防的药物作用新靶点。结论同源重组法可用于构建cRNAP各亚基质粒并成功表达相应蛋白,并用于研究转录调节因子GrgA与cRNAP各亚基蛋白的结合位点,为衣原体感染治疗和预防药物作用新靶点的研究提供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源重组法 衣原体 cRNAP 亚基 质粒载体 融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个性化截骨模块导板辅助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旭东 邵安泽 +2 位作者 顾飞 吴瑞 庄禄昌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0-185,共6页
目的 探讨3D打印个性化截骨模块(PSI)导板和模拟手术辅助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KA)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41例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O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目的 探讨3D打印个性化截骨模块(PSI)导板和模拟手术辅助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KA)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41例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O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UKA,n=20)和PSI组(3D打印个性化截骨导板,n=21)。记录术后不同假体的各个角度与目标值的偏差值。采用膝关节活动度和膝关节功能评分(HSS)对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术后评价。结果 对照组的B角、股骨假体及假体总体的偏离评分显著高于PSI组(P<0.05)。膝关节活动度、HSS评分在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术前相比,对照组和PSI组末次随访的膝关节活动度、HSS评分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角偏离评分与末次随访时HSS评分存在负相关(r=-0.379,P=0.015)。结论 采用3D打印PSI导板技术和模拟手术辅助UKA可以有效提高胫骨假体和股骨假体的精准性,且创伤小、患者恢复快,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髁置换术 骨关节炎 3D打印 个性化截骨模块导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复苏压力对沙漠干热环境下创伤失血性休克继发性心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11
作者 梁飞行 李佳佳 +5 位作者 杨欣悦 屈金权 卫玮 是文辉 宋来阳 刘江伟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70-477,共8页
目的探究不同复苏压力对沙漠干热环境下创伤失血性休克心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雄性长白猪18只,2~3月龄,根据不同的复苏压力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低复苏压力组(LRP60组)、中复苏压力组(MRP70组)、高复苏压力组(HRP90组),每组6只。... 目的探究不同复苏压力对沙漠干热环境下创伤失血性休克心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雄性长白猪18只,2~3月龄,根据不同的复苏压力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低复苏压力组(LRP60组)、中复苏压力组(MRP70组)、高复苏压力组(HRP90组),每组6只。构建沙漠干热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模型,按照目标复苏压力进行液体复苏,复苏成功后观察24 h。分别于T0(环境暴露前)、T1(环境暴露3 h)、T2(休克0 h)、T3(休克1 h)、T4(复苏0 h)、T5(复苏1 h)、T6(复苏2 h)、T7(复苏3 h)、T8(复苏4 h)、T9(复苏6 h)、T10(复苏8 h)、T11(复苏12 h)、T12(复苏24 h)抽取静脉血,检测生化指标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在复苏24 h检测平均动脉压和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对实验猪进行改良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在对实验猪进行安乐死后,留取心脏和脑海马组织,观察心脏和海马区病理切片,测量脑组织干湿重比,检测心脏和脑组织中炎症因子相关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结果MRP70组的平均动脉压和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均优于其余组;3组CK和CK-MB在T0时间点(环境暴露前)相较于同组内其他时间点(T2~T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CK和CK-MB的值在T0~T3时间点,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T4开始,同时间点MRP70组CK和CK-MB的值均比其余组低(P<0.05);改良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MRP70组与其余组相比均升高(P<0.05);脑组织含水量:MRP70组与其余组相比均降低(P<0.05);MRP70组的心脏病理损伤评分、海马病理损伤评分、心脏组织和脑组织的TNF-α、IL-1β和IL-6含量比其余组低(P<0.05或0.01)。结论中复苏压力能够取得更好的复苏效果,能够缓解沙漠干热环境下创伤失血性休克继发性心脑损伤,其作用可能与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干热环境 创伤失血性休克 复苏压力 继发性心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12
作者 陈苏颖 徐慧 +4 位作者 何天琦 邢雨润 刘以勤 何伯圣 顾锦华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0-126,共7页
目的研究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对小鼠肠缺血再灌注(IR)中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ham组、IR组、IR+NADPH(10 mg/kg)组和IR+NADPH(20 mg/kg)组。体内构建短暂性肠IR损伤小鼠模型,通过激光散斑血... 目的研究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对小鼠肠缺血再灌注(IR)中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ham组、IR组、IR+NADPH(10 mg/kg)组和IR+NADPH(20 mg/kg)组。体内构建短暂性肠IR损伤小鼠模型,通过激光散斑血流仪判断模型是否构建成功;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湿干重比观察肠道黏膜损伤和肠道水肿程度;采用RT-PCR测定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通过丙二醛和还原型谷胱甘肽/氧化型谷胱甘肽(GSH/GSSG)的水平探索NADPH的抗氧化能力;通过Western blot分析检测Bcl-2关联X蛋白(Bax)、B-细胞淋巴瘤因子(Bcl)-2及半胱氨酸蛋白酶(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体内肠IR损伤引起肠道血供显著减少,再灌注后肠道血流再通,肠道组织红肿瘀血。与IR组相比,NADPH加药组显著减轻肠IR小鼠肠道黏膜损伤和肠道水肿程度(P<0.05)。与IR组相比,NADPH加药组可以降低促炎因子IL-6、IL-1β和TNF-α的表达(P<0.05),显著减轻IR损伤后的炎症反应。NADPH加药组有效降低肠道中的丙二醛水平,增高GSH/GSSG比值(均P<0.05),显著减轻损伤后的氧化应激。NADPH加药组可以增加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降低促凋亡蛋白Bax及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显著减轻IR损伤后的凋亡水平(P<0.05)。结论NADPH可以通过减轻氧化应激、炎症水平及凋亡水平,从而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氧化应激 炎症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核退变在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中的作用
13
作者 杜长志 陈海龙 +2 位作者 王伯尧 吴涛 刘军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3-148,共6页
目的研究Ⅱ型胶原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在青少年突出髓核组织中的表达,探讨髓核退变在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7例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突出髓核标... 目的研究Ⅱ型胶原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在青少年突出髓核组织中的表达,探讨髓核退变在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7例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突出髓核标本为青少年组。选取同期入院手术的33例中老年患者的突出髓核标本作对照研究。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Ⅱ型胶原和MMP-3细胞因子在两组患者突出髓核组织中的表达,同时在术前腰椎磁共振图像上评估手术节段的椎间盘Pfirrmann等级和Modic改变情况。结果青少年组髓核组织外观呈灰白色,有光泽,触着柔软;HE染色显示髓核细胞分布紧密,基质结构完整,胶原纤维呈细束样规则排列。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青少年组的Ⅱ型胶原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中老年组[(34.8%±8.2%)vs(17.6%±3.6%),P=0.002],且青少年组的MMP-3阳性细胞率和MMP-3阳性表达率均显著低于中老年组(P<0.001)。腰椎磁共振图像显示青少年组未见Modic改变存在,青少年组突出椎间盘中PfirrmannⅡ/Ⅲ级占77.8%,其Pfirrmann等级显著低于中老年组(P=0.020)。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Pfirrmann等级与Ⅱ型胶原表达结果呈显著低度负相关(r=-0.384,P=0.04),与MMP-3表达结果呈显著低度正相关(r=0.306,P=0.03)。结论青少年患者突出椎间盘髓核退变程度较低,髓核退变可能不是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的主要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腰椎间盘突出症 髓核退变 细胞因子 Pfirrmann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疾病严重程度评分对老年髋部骨折重症患者住院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
14
作者 刘振江 曹高华 +5 位作者 陈健荣 王敬轩 莫智鸿 李根和 沈钊雄 沈楚龙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02-507,共6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老年髋部骨折重症患者的基本特征及入ICU首日四项疾病严重程度评分对住院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9年12月MIMIC-IV数据库记录的ICU收治的991例老年髋部骨折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记...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老年髋部骨折重症患者的基本特征及入ICU首日四项疾病严重程度评分对住院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9年12月MIMIC-IV数据库记录的ICU收治的991例老年髋部骨折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其年龄、性别、实验室检查、四项疾病严重程度评分及生存情况等数据,根据患者是否住院死亡分为死亡组(n=88)和生存组(n=903),采用单因素分析、Cox生存回归分析、ROC曲线分析、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DCA曲线分析,评价疾病严重程度评分等危险因素预测住院期间死亡的诊断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死亡组的逻辑器官功能障碍评分(LODS)、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简化急性生理功能评分Ⅱ(SAPS Ⅱ)、牛津急性疾病严重程度评分(OASIS)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Cox生存回归分析显示:LODS(OR=1.327,95%CI 1.255~1.403)和SAPSⅡ(OR=1.049,95%CI 1.036~1.062)为老年髋部骨折重症患者住院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LODS预测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85,最佳截断值为4,灵敏度为86.36%,特异度为74.97%。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LODS≥4组相较LODS<4组的危险比(HR)为4.27(95%Cl 2.77~6.58)。决策曲线分析显示,LODS在最大阈值内对患者的获益效果最大,其在预测住院死亡风险中的价值最大。结论LODS≥4分是老年髋部骨折重症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危险因素,入院时评估患者LODS对提高老年髋部骨折重症患者住院生存率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严重程度评分 老年髋部骨折重症患者 住院死亡风险 预测价值 MIMIC-IV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CD8比值对艾滋病患者预后评估的重要作用
15
作者 王艺晓(综述) 邱涛(综述) +1 位作者 朱宝立(综述) 张之(审校)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1,共5页
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是艾滋病患者治疗的有效方法,但是治疗是终身的并且艾滋病并没有治愈。即使在接受治疗后,病毒得到抑制且CD4+T细胞计数恢复良好的患者,与健康人群相比,他们依然面临更高的艾滋病及非艾滋病事件发生风险。因此,科... 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是艾滋病患者治疗的有效方法,但是治疗是终身的并且艾滋病并没有治愈。即使在接受治疗后,病毒得到抑制且CD4+T细胞计数恢复良好的患者,与健康人群相比,他们依然面临更高的艾滋病及非艾滋病事件发生风险。因此,科学界认为有必要寻找新的适用于临床实践的生物标志物,以便识别由于疾病进一步发展或并发疾病风险增加而需要进行密切监测的患者。近年来,许多研究强调CD4/CD8比值可能是预测艾滋病及非艾滋病事件的一个很好的生物标志物,这一观点逐渐受到关注。通过整理近年来相关文献,文章就CD4/CD8比值对预测艾滋病患者预后的应用潜力进行综述,期望为优化艾滋病患者的监测、治疗方案和并发事件的预防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CD8比值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预测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及孕激素受体双阴性且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病理完全缓解预测模型构建及验证
16
作者 夏坤健 黄家良 +3 位作者 王琳 欧阳永鹏 孙振华 唐娜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0-296,共7页
目的探究雌激素受体及孕激素受体双阴性且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后病理完全缓解(pCR)的影响因素,构建HER2阳性乳腺癌NAC后p CR的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4年2月在南昌大学第... 目的探究雌激素受体及孕激素受体双阴性且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后病理完全缓解(pCR)的影响因素,构建HER2阳性乳腺癌NAC后p CR的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4年2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NAC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获得p CR分为p CR组(获得p CR)与对照组(未获得p CR)。收集并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病理资料包括年龄、手术方式、化疗方案、肿瘤临床TNM分级、病理、肿瘤Nottingham分级、Ki-67指数和月经状况,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NAC后p CR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回归模型的预测效能,最后对回归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结果共纳入了453例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其中验证队列151例、研究队列302例,研究队列302例患者分为p CR组143例与对照组159例。2组患者的年龄、化疗方案、cT分期、cN分期、肿瘤Nottingham分级及Ki-67指数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c N2期(OR=0.409,95%CI:0.193~0.868)、肿瘤c N3期(OR=0.183,95%CI:0.057~0.583)、肿瘤NottinghamⅢ级(OR=4.202,95%CI:1.397~12.643)、Ki-67指数(OR=1.026,95%CI:1.011~1.041)为HER2阳性乳腺癌NAC后p CR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Hosmer-Lemeshow检验的P值为0.431,ROC曲线下面积为0.723(95%CI:0.667~0.780)。外部验证显示,预测模型的灵敏度为74.7%,特异度为79.2%,准确度为76.8%,经Kappa检验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值为0.537,P<0.001)。结论构建的回归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对临床医师预测HER2阳性乳腺癌NAC后是否出现p CR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2阳性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病理完全缓解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化ASPECTS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人机对比研究
17
作者 许萍 程晓青 +6 位作者 周长圣 田冰 田霞 石峰 曹泽红 高敏 邢伟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0-375,共6页
目的探讨自动化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与专家评分的相关性、一致性,并比较两者预测良好临床预后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22年1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东部战区总医院、上海长海医院绿色卒中通道的急性缺... 目的探讨自动化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与专家评分的相关性、一致性,并比较两者预测良好临床预后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22年1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东部战区总医院、上海长海医院绿色卒中通道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所有患者的入院平扫CT图像以及临床资料,自动化ASPECTS软件与神经放射学专家对平扫CT图像进行回顾性ASPECTS评估。Spearman分析自动化ASPECTS与专家评分的相关性,组内相关系数(ICC)用于评估一致性,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和DeLong检验评估和比较两者预测良好临床预后的效能。结果自动化ASPECTS与专家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459,P<0.05),两者一致性较好(ICC=0.620)。自动化ASPECTS预测良好临床预后特异度高于专家(62.1%vs 41.1%),但灵敏度略低于专家(57.6%vs 73.7%),ROC曲线下面积均为0.605,DeLong检验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84)。结论自动化ASPECTS与专家评分呈显著正相关,两者间一致性好。在预测良好临床预后方面,两者评估效能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计算机体层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血液指标联合检测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
18
作者 潘敏佳 李丽玮 +1 位作者 顾佳丽 朱长太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4-398,共5页
目的探究血清趋化因子CC基元配体3(CCL3)、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PCR)、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联合检测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11月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院行髋... 目的探究血清趋化因子CC基元配体3(CCL3)、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PCR)、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联合检测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11月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术后DVT形成与否分为血栓组(n=32)和非血栓组(n=118)。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血清CCL3和sEPCR表达水平。凝血功能指标包括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四项水平及D-D水平;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形成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CL3、sEPCR、PT、D-D对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形成的预测价值。结果血栓组血清CCL3[(17.39±3.56)ng/L vs(12.52±2.19)ng/L]、sEPCR[(184.34±13.92)μg/L vs(156.12±12.01)μg/L]水平较非血栓组明显升高(P<0.05)。血栓组PT[(12.31±1.42)s vs(15.54±1.77)s]、APTT[(27.65±2.89)s vs(30.18±2.97)s]、TT[(14.65±1.58)s vs(16.41±1.74)s]水平低于非血栓组(P<0.05),FIB[(4.29±0.47)g/L vs(3.83±0.39)g/L]、D-D[(0.72±0.110)μg/mL vs(0.56±0.08)μg/mL]水平均高于非血栓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CL3、sEPCR、PT、D-D水平、术后卧床时间和高血压史均是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ROC结果显示,血清CCL3、sEPCR、PT和D-D水平单独预测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形成的AUC分别为0.854、0.836、0.840、0.812,四个指标联合预测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形成的AUC为0.956,显著高于CCL3(Z=2.923,P=0.003)、sEPCR(Z=3.081,P=0.002)、PT(Z=2.601,P=0.009)和D-D(Z=2.916,P=0.004)单独预测的AUC。结论血清CCL3、sEPCR、PT和D-D水平在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形成的患者血清中表达升高,四个指标联合预测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形成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深静脉血栓 趋化因子CC基元配体3 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 凝血酶原时间 D-二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藻糖基转移酶5介导的糖基化修饰参与先兆子痫胎盘功能障碍的机制研究
19
作者 刘育平 湛健萍 李琼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08-516,共9页
目的探讨岩藻糖基转移酶5(FUT5)介导的糖基化修饰参与先兆子痫(PE)胎盘功能障碍的机制。方法收集在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赣州市人民医院(南方医院赣州医院)进行剖腹产手术的48例PE患者(PE组)和48例健康孕妇(健康组)的胎盘组织。通过实... 目的探讨岩藻糖基转移酶5(FUT5)介导的糖基化修饰参与先兆子痫(PE)胎盘功能障碍的机制。方法收集在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赣州市人民医院(南方医院赣州医院)进行剖腹产手术的48例PE患者(PE组)和48例健康孕妇(健康组)的胎盘组织。通过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分析胎盘组织中FUT5的表达。体外实验使用滋养层细胞(HTR-8/SVneo)作为研究对象,在HTR-8/SVneo细胞中过表达或敲低FUT5的表达,将细胞分为Con组(对照)、Vector组(空质粒作为载体对照)、FUT5-OE组(转染FUT5质粒)、si-NC组(非靶siRNAs用作阴性对照)、si-FUT5组(转染FUT5 siRNAs)、FUT5-OE+si-NC组(转染FUT5质粒和si-NC)和FUT5-OE+si-ITGB3组[转染FUT5质粒和整合素亚基β3(ITGB3)siRNAs]。除Con组外,其他组转染对应的质粒或慢病毒。分别通过5-乙炔基-2′-脱氧尿苷(EdU)分析细胞的增殖能力,划痕实验分析细胞的迁移能力,以及小管形成实验分析细胞的成管能力。结果与健康组相比,PE组胎盘组织中相对FUT5、ITGB3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并且ITGB3表达与FUT5表达正相关(r=0.369,P<0.05)。与Vector组相比,FUT5-OE组HTR-8/SVneo细胞的活力、EdU阳性细胞率、伤口愈合面积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成管的长度显著增加(P<0.05);与si-NC组相比,si-FUT5组HTR-8/SVneo细胞的活力、EdU阳性细胞率、伤口愈合面积和HUVECs成管的长度显著降低(P<0.05)。与Vector组相比,FUT5-OE组HTR-8/SVneo细胞的ITGB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与si-NC组相比,si-FUT5组HTR-8/SVneo细胞的ITGB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IgG相比,FUT5存在于与抗ITGB3的抗体沉淀的复合物中。此外,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环己酰亚胺(CHX)处理用FUT5-OE或Vector转染的HTR-8/SVneo细胞,FUT5的过表达导致HTR-8/SVneo细胞中内源性ITGB3蛋白的稳定性显著增加。与FUT5-OE+si-NC组相比,FUT5-OE+si-ITGB3组HTR-8/SVneo细胞的EdU阳性细胞率、伤口愈合面积、HUVECs成管的长度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FUT5介导的ITGB3糖基化修饰可能在促进滋养层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中发挥重要作用,两者的功能异常可能参与了PE的发生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藻糖基转移酶5 先兆子痫 胎盘功能障碍 滋养层细胞 糖基化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神经调控技术在脊髓损伤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0
作者 尚文雅 黄靖(综述) 任亚锋(审校)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5-220,共6页
脊髓损伤(SCI)导致神经通路中断,引发不可逆的神经功能障碍,神经修复与再生一直是SCI患者康复的关键目标。然而如何在临床康复中实现更有效和精准神经修复,是目前该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无创神经调控技术作为一种操作简便且副作用... 脊髓损伤(SCI)导致神经通路中断,引发不可逆的神经功能障碍,神经修复与再生一直是SCI患者康复的关键目标。然而如何在临床康复中实现更有效和精准神经修复,是目前该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无创神经调控技术作为一种操作简便且副作用少的技术,能够诱发脊柱上结构及脊髓神经回路有益的适应性变化,为SCI患者恢复失去功能、减少并发症和提高生活质量带来了希望。文章就无创神经调控技术治疗SCI的研究证据进行综述,并依据技术类别,从参数设置、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前景三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其研究进展。未来可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刺激参数的优化,并实现多靶点、多模式的治疗策略,使用大规模的临床试验进行验证,以造福更多的SCI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无创神经调控 经皮脊髓电刺激 经颅磁刺激 经颅直流电刺激 经皮神经电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