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24,20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影像学杂志》编辑部严正声明
1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25-125,共1页
近期,有不法分子假冒《医学影像学杂志》编辑部工作人员,以核实文章发表信息、期刊邮寄等为由,要求论文作者添加其个人微信。为避免广大作者、读者受骗,维护本刊合法权益,现严正声明:1《.医学影像学杂志》稿件编修和发表过程中,责任编... 近期,有不法分子假冒《医学影像学杂志》编辑部工作人员,以核实文章发表信息、期刊邮寄等为由,要求论文作者添加其个人微信。为避免广大作者、读者受骗,维护本刊合法权益,现严正声明:1《.医学影像学杂志》稿件编修和发表过程中,责任编辑会通过邮件或办公电话与作者联系、交流、沟通,没有委托任何机构或个人提供任何其他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办公电话 文章发表 医学影像学杂志 论文作者 责任编辑 个人微信 编辑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影像学杂志》稿约
2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医学影像学杂志》是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会共同主办,山东省立医院期刊中心《医学影像学杂志》编辑部出版的医学影像学专业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月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 《医学影像学杂志》是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会共同主办,山东省立医院期刊中心《医学影像学杂志》编辑部出版的医学影像学专业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月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6-9011.CN 37-1426/R.邮发代号:24-1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影像学杂志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影像学杂志》稿约
3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医学影像学杂志》是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会共同主办,山东省立医院期刊中心《医学影像学杂志》编辑部出版的医学影像学专业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月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 《医学影像学杂志》是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会共同主办,山东省立医院期刊中心《医学影像学杂志》编辑部出版的医学影像学专业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月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6-9011,CN 37-1426/R。邮发代号:24-134。本刊办刊宗旨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政策,坚持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提高医学影像学诊疗水平,为发展我国医学影像学事业作出贡献。本刊设有以下栏目:规范与共识、专家述评、论著、实验研究、综述、研究生园地、短篇论著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影像学杂志 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影像学杂志》稿约
4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医学影像学杂志》是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会共同主办,山东省立医院期刊中心《医学影像学杂志》编辑部出版的医学影像学专业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月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 《医学影像学杂志》是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会共同主办,山东省立医院期刊中心《医学影像学杂志》编辑部出版的医学影像学专业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月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6-9011,CN 37-1426/R。邮发代号:24-134。本刊办刊宗旨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政策,坚持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提高医学影像学诊疗水平,为发展我国医学影像学事业作出贡献。本刊设有以下栏目:规范与共识、专家述评、论著、实验研究、综述、研究生园地、短篇论著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影像学杂志 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次发作的儿童MOG-IgG阳性脊髓炎的临床、影像学特征及预后分析
5
作者 唐晓璐 张炜华 +4 位作者 任长红 任晓暾 尹光恒 彭芸 程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5期6-10,共5页
目的探讨首次发作的儿童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免疫球蛋白G抗体(anti-myelin oligodendrocyte glycoprotein-IgG,MOG-IgG)阳性脊髓炎的临床、影像学特征及预后。方法选取首次发生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事件,且临床有脊髓炎症状的MOG-Ig... 目的探讨首次发作的儿童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免疫球蛋白G抗体(anti-myelin oligodendrocyte glycoprotein-IgG,MOG-IgG)阳性脊髓炎的临床、影像学特征及预后。方法选取首次发生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事件,且临床有脊髓炎症状的MOG-IgG阳性患儿(≤18岁)168例,最终纳入22例患儿。分析其临床、影像学特点及预后。结果22例患儿临床症状以肢体无力(90.9%)最常见,其次为肢体感觉异常(50.0%)及尿便障碍(50.0%)。MRI检查显示为单发病灶11例,多发病灶11例;16例可见长节段病变,11例可见短节段病变;12例主要累及中央灰质,可见线样征及“H”征;9例累及圆锥;3例可见斑片状强化。至末次随访(时间为0.6~4.8年,中位时间2.4年)时,3例复发,19例临床体征及症状完全恢复,3例残留轻度神经系统功能障碍。MRI检查随访脊髓萎缩与EDSS评分呈正相关(r=0.998,P<0.001)。结论儿童首次发作的MOG-IgG阳性脊髓炎影像学检查多数表现为以中央灰质受累为主的长节段病灶,也可表现为短节段病灶型脊髓炎,病灶可单发或多发,容易累及圆锥;多数患儿预后良好、复发率低;MRI检查显示脊髓萎缩可提示临床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免疫球蛋白G抗体 脊髓炎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开窗技术腔内治疗腹主动脉夹层1例
6
作者 张勇 任超 +1 位作者 梁家立 王惠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3期178-179,共2页
患者男,76岁。因“B型主动脉夹层术后6年,查体发现腹主动脉局限性夹层3天”入院。查体:心率75次/min,血压145/85 mm Hg,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ST-T改变。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二尖瓣退行性变,二尖瓣少量反流,心脏收缩、舒张功能减低。... 患者男,76岁。因“B型主动脉夹层术后6年,查体发现腹主动脉局限性夹层3天”入院。查体:心率75次/min,血压145/85 mm Hg,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ST-T改变。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二尖瓣退行性变,二尖瓣少量反流,心脏收缩、舒张功能减低。腹主动脉夹层形成。双侧股动脉局限性粥样斑块形成,血管未见明显狭窄。患者高血压病史20余年。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显示左侧锁骨下动脉远侧主动脉支架形态良好,无内漏,左侧锁骨下动脉通畅,真腔塑形满意,假腔消失。腹主动脉腹腔干开口处上方可见局限性夹层形成(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内脏动脉 开窗腔内治疗术 分支支架腔内治疗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在具有可疑特征的甲状腺良性结节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7
作者 丁姣姣 庄晓晨 +3 位作者 苟政江 王晓荣 高军喜 宋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3期31-35,共5页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对具有超声可疑特征的甲状腺良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超声检查具有可疑特征并取得病理结果的甲状腺结节患者784例。根据手术病理结果分为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对具有超声可疑特征的甲状腺良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超声检查具有可疑特征并取得病理结果的甲状腺结节患者784例。根据手术病理结果分为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carcinoma,PTC)组和良性结节组,应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均衡PTC组和良性组之间协变量的分布,成功配对240个结节。筛选组间临床特征、常规超声检查与CEUS特征的差异指标,建立回归方程,绘制ROC曲线得出最佳cut-off值、敏感度与特异度。结果 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结节大小、钙化情况、血流类型、CEUS增强速度与增强模式最终被纳入方程,方程总体诊断准确率为80.00%。ROC曲线下面积为0.870,敏感度79.00%,特异度81.00%。结论 CEUS特征对具有可疑特征的甲状腺良性结节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可疑特征 良性结节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共振成像的ICAS和CSVD程度与眼动脉形态分析
8
作者 高洁 李静 +2 位作者 易懿 李洁 郑卓肇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3期16-20,共5页
目的 基于磁共振成像分析眼动脉形态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ICAS)程度、脑小血管病(CSVD)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在我院行颅脑MRI检查的100例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按照ICAS程度分为无ICAS组36例,轻度ICAS组37例,中重度ICAS组27例。在矫... 目的 基于磁共振成像分析眼动脉形态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ICAS)程度、脑小血管病(CSVD)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在我院行颅脑MRI检查的100例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按照ICAS程度分为无ICAS组36例,轻度ICAS组37例,中重度ICAS组27例。在矫正年龄和性别等重要危险因素后分析ICAS程度和不同CSVD负荷患者的眼动脉形态的差异。结果 中重度ICAS组患者眼动脉平均直径小于无ICAS组患者;不同CSVD负荷患者的眼动脉直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CSVD负荷评分的增加,眼动脉直径逐渐减小;ICAS程度与CSVD总负荷评分之间无相关性。结论 ICAS程度与眼动脉形态学改变存在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脑小血管病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CTA评估钙化斑块和冠周脂肪与CT-FFR的相关性
9
作者 张冉 李飞 +2 位作者 米玉霞 耿云平 尤国庆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3期39-42,共4页
目的 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定量获取钙化斑块和冠周脂肪指标,分析其与CT-FFR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88例行CCTA检查的冠心病患者影像学资料,以CT-FFR是否<0.8为标准,将其分为缺血组(CT-FFR<0.8)和非缺血组(CT-FFR≥0.8),定... 目的 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定量获取钙化斑块和冠周脂肪指标,分析其与CT-FFR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88例行CCTA检查的冠心病患者影像学资料,以CT-FFR是否<0.8为标准,将其分为缺血组(CT-FFR<0.8)和非缺血组(CT-FFR≥0.8),定量获取钙化斑块及冠周脂肪等8个指标。对两组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对符合正态性分布的3组指标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对符合非正态分布的5组指标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最后对8个指标采用Pearson系数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钙化积分、最狭窄程度、FAI、FPI和FV共5个相关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与CT-FFR呈负相关。结论 钙化斑块、冠周脂肪可以作为CT-FFR进展的标志因子;基于CCTA图像一站式获取冠状动脉形态学和功能学特征,能够为冠心病的及早确诊和治疗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钙化斑块 冠周脂肪 血流储备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房室平面位移速度曲线评估左心室功能的初步探讨
10
作者 侯居攀 黄欢 +3 位作者 窦丽娜 胡春艾 孙卫红 师毅冰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3期36-38,42,共4页
目的 基于CSRT跟踪算法,计算左房室平面位移速度曲线,分析其与超声心动图E/A比值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行心脏磁共振检查的患者68例,基于CSRT跟踪算法计算房室平面位移,求导得到房室平面位移速度曲线,房室平面位移速度曲线与组织多普勒E/... 目的 基于CSRT跟踪算法,计算左房室平面位移速度曲线,分析其与超声心动图E/A比值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行心脏磁共振检查的患者68例,基于CSRT跟踪算法计算房室平面位移,求导得到房室平面位移速度曲线,房室平面位移速度曲线与组织多普勒E/A比值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基于心脏磁共振成像的房室平面位移速度曲线显示了与超声心动图一致的S波、E波及A波,左房室平面位移速度曲线与超声心动图E/A比值呈中度相关(r=0.67,P<0.001)。结论 左房室平面位移速度曲线显示了潜在的定量评估心脏功能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磁共振检查 房室平面位移速度曲线 左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发生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
11
作者 于俊欣 张旭 +2 位作者 张丁丁 张晨 安娜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5期105-109,共5页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增生症(EH)患者发生子宫内膜癌(E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98例EH患者,根据手术病理结果分为EH组50例和EC组48例。收集两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病程、发病年龄、体质量指数、孕次、产次、子宫出血、子宫内...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增生症(EH)患者发生子宫内膜癌(E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98例EH患者,根据手术病理结果分为EH组50例和EC组48例。收集两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病程、发病年龄、体质量指数、孕次、产次、子宫出血、子宫内膜厚度以及血清CA125水平;对患者进行二维超声检查,测量子宫内膜体积、子宫血流显示率、血流阻力指数、血流搏动指数,观察内膜增厚是否均匀、边缘状态是否清晰、宫腔体积是否增大、宫腔内部回声是否均匀。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和超声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EH患者发生EC的相关因素;根据筛选出的相关因素建立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校准曲线验证预测模型的准确度。结果与EH组相比,EC组子宫内膜厚度增加、血清CA125水平升高,子宫出血患者比例增加(P<0.05);与EH组相比,EC组子宫内膜体积、子宫血流显示率、血流搏动指数升高,血流阻力指数降低,内膜增厚不均匀、边缘模糊、宫腔体积增大及宫腔内部回声不均匀的患者比例增加(P<0.05)。子宫内膜厚度、CA125水平、子宫内膜体积、子宫血流显示率、血流阻力指数、血流搏动指数、内膜增厚情况、边缘状态、宫腔体积、宫腔内部回声是EH患者发生EC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根据上述相关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经Bootstrap自抽样验证,具有较高的区分度和校准度,灵敏度和特异度较好。结论二维超声检查对EH患者发生EC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于子宫内膜厚度及CA125水平、子宫内膜体积增大、子宫血流显示率和血流搏动指数升高、血流阻力指数降低、内膜增厚不均匀、边缘状态模糊、宫腔体积增大及宫腔内部回声分布的EH患者,应警惕EC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增生症 子宫内膜癌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D Flow MRI评估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通路的应用进展
12
作者 刘敏 赵卫 +3 位作者 马帅 刘芳志 董成洲 王滔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5期157-159,172,共4页
门静脉高压是肝硬化终末期的常见并发症,目前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已广泛用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治疗。TIPS的治疗效果与支架通畅性及分流情况相关,因此,术后需要进行严格的定期随访,并评估肝脏血流、监测支架通畅性和支架... 门静脉高压是肝硬化终末期的常见并发症,目前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已广泛用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治疗。TIPS的治疗效果与支架通畅性及分流情况相关,因此,术后需要进行严格的定期随访,并评估肝脏血流、监测支架通畅性和支架分流的情况。四维血流磁共振成像(4D Flow MRI)作为一种新型的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可利用矢量图和粒子追踪电影成像可视化支架内的血流,对支架内血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做到无创监测TIPS术后支架功能以及评估肝脏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为临床监测病情进展及疗效评估提供更全面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门静脉高压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结核MRI研究进展
13
作者 张睿 吴吉丽 +4 位作者 黄姣 马鑫 张志宏 马奇燕 薄少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3期134-137,共4页
X线摄影、CT检查是肺结核筛查、诊断及随访的主要影像学方法,对病原学阴性肺结核活动性的评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仍存在不足。MRI在肺部疾病的结构及功能成像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可以提示病变成分,敏感反映病变活动性与非活动性,... X线摄影、CT检查是肺结核筛查、诊断及随访的主要影像学方法,对病原学阴性肺结核活动性的评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仍存在不足。MRI在肺部疾病的结构及功能成像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可以提示病变成分,敏感反映病变活动性与非活动性,同时功能成像具有CT检查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在肺部疾病的鉴别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肺结核MRI方面的研究少,临床没有广泛应用。本文综述目前MRI在各种类型肺结核中的应用研究,以期MRI早日应用于肺结核的临床诊疗,提高肺结核活动性判断的准确性及早期评估肺结核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活动性判断 疗效评估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WI-DWI评估超急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指导静脉溶栓的价值分析
14
作者 张春海 刘扬 +2 位作者 闫坤 顾敦星 李少轩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2期6-10,共5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灌注加权-弥散加权成像(PWI-DWI)不匹配评估超时间窗急性脑梗死(ACI)缺血半暗带(IP)指导静脉溶栓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6例经PWI-DWI不匹配技术评估的超时间窗AC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静脉溶栓后血管再通情况将其... 目的分析磁共振灌注加权-弥散加权成像(PWI-DWI)不匹配评估超时间窗急性脑梗死(ACI)缺血半暗带(IP)指导静脉溶栓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6例经PWI-DWI不匹配技术评估的超时间窗AC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静脉溶栓后血管再通情况将其分为血管再通组(50例)和血管未通组(36例)。对比两组患者IP的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和平均通过时间(MTT),并以健侧作为对照计算各参数相对值rCBV、rCBF和rMTT;采用ROC分析各参数对超时间窗ACI患者静脉溶栓后血管再通的预测价值。结果溶栓治疗后血管未通组患者IP区域CBV、CBF、rCBV和rCBF均低于血管再通组,MTT和rMTT高于血管再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MTT(AUC=0.639)、CBV(AUC=0.689)、CBF(AUC=0.689)、rMTT(AUC=0.669)、rCBV(AUC=0.757)和rCBF(AUC=0.771)均对超时间窗ACI患者静脉溶栓后血管再通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联合检测(AUC=0.777)对超时间窗ACI患者静脉溶栓后血管再通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WI-DWI不匹配评估超时间窗ACI患者IP区域能有效指导患者静脉溶栓,且相关参数对超时间窗ACI患者静脉溶栓后血管再通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时间窗急性脑梗死 缺血半暗带 静脉溶栓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MRI征象变化及与手术疗效的关系分析
15
作者 张滔 李兰 +3 位作者 李旭雪 李东明 吴海燕 陶一帆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07-111,共5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MRI征象变化及与手术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154例OVCF患者的资料,根据患者术前MRI检查结果分为三组:完全骨髓水肿组(51例)、部分骨髓水肿组(52例)以及无骨髓水肿组(51例)。三组均接受经皮椎...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MRI征象变化及与手术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154例OVCF患者的资料,根据患者术前MRI检查结果分为三组:完全骨髓水肿组(51例)、部分骨髓水肿组(52例)以及无骨髓水肿组(51例)。三组均接受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术后随访一年。比较三组手术前后临床症状、伤椎椎体高度及Cobb角度,统计三组术后骨折复发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天,三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Osweat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均较术前低,且完全骨髓水肿组较部分骨髓水肿组和无骨髓水肿组低,部分骨髓水肿组较无骨髓水肿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三组伤椎椎体高度均较术前高,Cobb角度较术前小,且完全骨髓水肿组伤椎椎体高度较部分骨髓水肿组和无骨髓水肿组高,Cobb角度较部分骨髓水肿组和无骨髓水肿组低,部分骨髓水肿组伤椎椎体高度较无骨髓水肿组高,Cobb角度较无骨髓水肿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内三组骨折再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OVCF患者MRI显示其骨髓水肿程度与其术后VAS评分、ODI评分、伤椎椎体高度及Cobb角度改善效果成正相关(P<0.05)。结论OVCF患者骨髓水肿程度越严重,其PKP治疗效果相对越好,越有利于缓解术后疼痛,改善患者椎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增强扫描联合DWI在十二指肠腺癌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16
作者 韩舒 蒋珍 +1 位作者 贾群玲 强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4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MRI增强扫描(DCE-MRI)联合DWI在十二指肠腺癌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病理检查证实的84例十二指肠腺癌患者资料,患者均行DCE-MRI与DWI检查。观察DCE-MRI及DWI的影像学表现,探讨DCE-MRI与DWI单项及联合检测在十二指肠... 目的探讨MRI增强扫描(DCE-MRI)联合DWI在十二指肠腺癌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病理检查证实的84例十二指肠腺癌患者资料,患者均行DCE-MRI与DWI检查。观察DCE-MRI及DWI的影像学表现,探讨DCE-MRI与DWI单项及联合检测在十二指肠腺癌中的诊断结果、诊断效能。结果DCE-MRI检查显示十二指肠腺癌有软组织肿块,增强扫描出现不均匀强化;DWI检查显示呈高信号。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84例十二指肠腺癌患者中,DCE-MRI与DWI诊断十二指肠腺癌恶性病变患者46例,占54.76%(46/84),良性病变患者38例,占45.24%(38/84)。经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表明,DCE-MRI与DWI联合检测诊断十二指肠腺癌的灵敏度为91.67%,特异度为94.44%,准确率为92.86%,阳性预测值为95.65%,阴性预测值为89.47%,均高于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E-MRI联合DWI检查能够取得较多的临床诊断信息,清晰呈现病变区域。且DCE-MRI联合DWI用于十二指肠腺癌检查能够提高临床早期诊断的检出率,在临床中诊断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腺癌 诊断效能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血流分数评价前降支心肌桥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分析
17
作者 张亮 翟馨蓉 +4 位作者 曲新凯 关韶峰 陈阳 李天奇 干倩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3期147-150,共4页
目的 探讨定量血流分数(quantitative flow ratio,QFR)观察前降支心肌桥(myocardial bridging,MB)解剖学特征与其生理学效应的内在关联性。方法 选取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40例,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存在心肌桥但无>50%固定狭窄的前降支... 目的 探讨定量血流分数(quantitative flow ratio,QFR)观察前降支心肌桥(myocardial bridging,MB)解剖学特征与其生理学效应的内在关联性。方法 选取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40例,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存在心肌桥但无>50%固定狭窄的前降支病变。使用定量血流分数测量系统分别测量心肌桥舒张期及收缩期的QFR值,并获得心肌桥解剖学参数。结果 心肌桥收缩期面积狭窄率(M-S),长度(L),近段参考管腔直径(DP)是影响QFR的独立相关因素(R~2=0.63±0.09)。心脏收缩期、跨越心肌桥前后QFR值变化与M-S%、L、远段参考管腔直径(DR)相关(R~2=0.85±0.04)。心脏舒张期、跨越心肌桥前后QFR值变化与舒张期直径狭窄率(D-D)、L、DP相关(R~2=0.54±0.03)。结论 心肌桥收缩期和舒张期的血管直径狭窄率、面积狭窄率和心肌桥长度均与心肌桥QFR变化差值相关,提示QFR可反映心肌桥血流功能,为临床决策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定量血流分数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肺微波消融术中疼痛的风险评估
18
作者 王丽娜 刘建 +3 位作者 史宏璐 韩旭健 窦卫涛 王学亮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2期55-59,共5页
目的评估经皮肺微波消融术的疼痛效应并探讨导致消融相关中重度疼痛的危险因素。方法随机性选取接受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的肺肿瘤或肺结节患者,分为中重度疼痛组(93例)和轻度或无疼痛组(85例)。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病灶特征和消融... 目的评估经皮肺微波消融术的疼痛效应并探讨导致消融相关中重度疼痛的危险因素。方法随机性选取接受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的肺肿瘤或肺结节患者,分为中重度疼痛组(93例)和轻度或无疼痛组(85例)。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病灶特征和消融参数的差别,评估上述因素与消融所致中重度疼痛相关性。结果与轻度或无疼痛组相比,中重度疼痛组的病灶深度[(10.1±5.2)mm vs(19.4±6.2)mm;P=0.009]和穿刺深度[(29.5±6.7)mm vs(40.3±7.3)mm;P=0.012]更浅,总消融时间[(7.3±2.7)min vs(5.1±2.6)min;P=0.031]更长,胸膜受累发生率(35.5%vs 20.0%;P=0.015)和多针消融使用率(20.4%vs 8.2%;P=0.003)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显示病灶深度[OR 0.69(95%CI:0.53~1.57);P=0.011]、穿刺深度[OR 0.63(95%CI:0.34~2.21);P=0.016]和使用多针消融[OR 4.14(95%CI:1.12~10.33);P=0.023]与消融所致中重度疼痛显著相关。结论病灶靠近胸膜、穿刺深度过浅和使用多针消融会增加消融相关疼痛的风险,影响肺微波消融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微波消融 疼痛 穿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及床旁胸部X线摄影对急诊危重患者肺炎的诊断价值
19
作者 贺明轶 朱丹丹 +1 位作者 王萌 韩英娜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4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胸部X线摄影对急诊危重患者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高度疑似肺炎的危重患者145例,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床旁胸部X线摄影、MSCT检查,以临床诊断为金标准,探讨MSCT、胸部X线摄影对急诊危重患者肺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胸部X线摄影对急诊危重患者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高度疑似肺炎的危重患者145例,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床旁胸部X线摄影、MSCT检查,以临床诊断为金标准,探讨MSCT、胸部X线摄影对急诊危重患者肺炎的诊断价值。结果经临床诊断,最终确诊肺炎126例(86.90%)。MSCT、床旁胸部X线摄影诊断急诊肺炎与金标准的一致性分别为0.873、0.692,MSCT诊断一致性较高。MSCT诊断急诊肺炎的灵敏度、准确度较胸部X线摄影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诊断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MSCT诊断,126例急诊肺炎患者中,大叶性肺炎45例(35.71%),小叶性肺炎38例(30.16%),间质性肺炎42例(33.33%),无异常改变1例(0.80%)。结论相较于胸部X线摄影,MSCT诊断急诊危重患者肺炎的价值较高,且其可诊断急诊肺炎具体类型,为临床诊疗方案制定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急诊危重患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X线摄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超声检查联合煊流成像技术诊断脐带真结的临床价值
20
作者 李清 郭秀秀 +2 位作者 李欣欣 韩颖 魏新红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17-120,共4页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检查联合煊流成像技术诊断胎儿脐带真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行产前超声检查的孕妇10038例,应用常规超声检查(二维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二维超声检查联合煊流成像技术判断胎儿脐带有无真结形成。根据出...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检查联合煊流成像技术诊断胎儿脐带真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行产前超声检查的孕妇10038例,应用常规超声检查(二维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二维超声检查联合煊流成像技术判断胎儿脐带有无真结形成。根据出生后有无脐带真结分为脐带有真结34例作为观察组和脐带无真结100例作为对照组。计算两种检查方法诊断脐带真结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比较二维超声检查联合煊流成像技术诊断脐带真结是否优于常规超声检查。结果诊断脐带真结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二维超声检查联合煊流成像技术(94.12%、100%、98.51%、100%、98.04%),常规超声检查(70.59%、94.00%、88.06%、80.00%、90.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二维超声检查联合煊流成像技术在诊断胎儿脐带真结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方面均优于常规超声检查,对于临床医师密切监测胎儿生长发育、决定分娩时机和分娩方式,减少妊娠不良结局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脐带真结 超声检查 煊流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