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4,166篇文章
< 1 2 20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推动译者行为研究向纵深发展 被引量:2
1
作者 许钧 周领顺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
本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许钧教授在“第四届译者行为研究论坛”上的开幕辞,第二部分为周领顺教授以译者行为理论构建者的身份,对本次论坛、其本人的研究路线和努力方向,以及译学界所展示的新视角和拓展的新路径所作的述评。两部分... 本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许钧教授在“第四届译者行为研究论坛”上的开幕辞,第二部分为周领顺教授以译者行为理论构建者的身份,对本次论坛、其本人的研究路线和努力方向,以及译学界所展示的新视角和拓展的新路径所作的述评。两部分内容均指向译者行为研究,旨在推动译者行为研究向纵深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届译者行为研究论坛 译者行为研究 新发展 译者行为理论 新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袁水拍汉译彭斯诗歌的译者行为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正栓 吕欣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37,共17页
自1908年以来,彭斯诗歌在中国的译介已走过百年的历程,涌现出众多优秀译者,他们共同推动了彭斯诗歌翻译的演变与发展。民国时期,彭斯诗歌的翻译活动极为活跃,袁水拍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性译者之一。1944年,袁水拍在郭沫若主编的《中原》... 自1908年以来,彭斯诗歌在中国的译介已走过百年的历程,涌现出众多优秀译者,他们共同推动了彭斯诗歌翻译的演变与发展。民国时期,彭斯诗歌的翻译活动极为活跃,袁水拍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性译者之一。1944年,袁水拍在郭沫若主编的《中原》杂志上一次性地发表了10首他翻译的彭斯诗歌,展示了他以诗为器、激励民志的进步思想。与一般译者不同,袁水拍在翻译彭斯诗歌时表现出了独特的译者行为。本文从译者行为批评理论的翻译外和翻译内两个层次出发,考察了袁水拍在“社会人”和“语言人”双重角色影响下,为实现译文合理化而表现出的“求真”为本、兼顾“务实”和“求真”高于“务实”的独特译者行为,本文丰富了彭斯诗歌翻译与译者行为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斯诗歌 袁水拍汉译 译者行为 翻译内 翻译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译者行为三位一体评价系统下的译者行为比较研究——以《射雕英雄传》英译系列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黄勤 戴槟璘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53,F0003,共17页
《射雕英雄传》英译系列通过合作翻译完成,译者的行为共同决定了作品译介传播的效果。本文将译者行为三位一体评价系统和翻译批评三大语义框架相结合,基于《射雕英雄传》系列卷一的郝玉青独译本和卷二的张菁独译本,比较两位译者的译者... 《射雕英雄传》英译系列通过合作翻译完成,译者的行为共同决定了作品译介传播的效果。本文将译者行为三位一体评价系统和翻译批评三大语义框架相结合,基于《射雕英雄传》系列卷一的郝玉青独译本和卷二的张菁独译本,比较两位译者的译者行为。研究发现,在“行为-文本视域”下的行为批评框架和“文本-语言视域”下的文本批评框架内,郝玉青在译者和版权代理商的双重社会身份下,更注重译文的接受度,译者行为偏向“务实”;张菁在译者和离散华人的双重社会身份下,更注重译文的充分性,译者行为偏向“求真”。但在“行为-社会视域”下的效果批评框架内,两位译者的英译本均在英语读者市场中取得较高的正向评价,从而确保了《射雕英雄传》英译系列的传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雕英雄传》英译系列 郝玉青 张菁 译者行为批评 翻译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域-功能研究法框架下的学术英语语法复杂度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林生淑 袁周敏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156,F0003,共16页
Biber等学者开创的语域-功能(RF)研究法强调语域情景特征和交际目的对语法复杂度的解释力,其主要贡献是在语料库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了短语修饰语在学术英语中的重要地位,并提出了英语语言发展次序假设。本文介绍了RF研究法的理论基础及优... Biber等学者开创的语域-功能(RF)研究法强调语域情景特征和交际目的对语法复杂度的解释力,其主要贡献是在语料库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了短语修饰语在学术英语中的重要地位,并提出了英语语言发展次序假设。本文介绍了RF研究法的理论基础及优势,回顾了10余年来英语写作领域的RF研究法相关研究和最新动态,并提出未来RF研究法发展的5个方向:①细化语言发展次序假设中的词汇语法结构的功能和意义;②开展更多个案研究,考察短语复杂度的(非)线性发展轨迹;③综合使用自动化工具扩展RF研究法研究主题;④在基于源文写作的课堂上探究提升短语复杂度使用的教学模式;⑤开展其他语言的RF研究法研究,构建适用于语言独特性的复杂度特征体系。同时,结合国内英语教学和研究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推动国内RF研究法研究的3个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域-功能研究法 学术英语 语法复杂度 短语修饰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征重组和词项选择对中国英语学习者习得主语提升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侯建东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101,共13页
本文通过语法判断测试和汉英翻译测试,考察了90名不同英语水平的中国学习者习得提升动词结构和提升形容词结构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EPP]特征在中水平组和高水平组学习者中完成重组,且两类提升结构的测试结果并未表现出差异。本文认为... 本文通过语法判断测试和汉英翻译测试,考察了90名不同英语水平的中国学习者习得提升动词结构和提升形容词结构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EPP]特征在中水平组和高水平组学习者中完成重组,且两类提升结构的测试结果并未表现出差异。本文认为,这是由这两类提升结构的最终形态实现均由[EPP]特征触发论元移位所致。另外,论元生命性会影响算式库构建中词项的提取。当论元具有生命性时,受试倾向于产出虚代词it提升结构;当论元不具有生命性时,受试倾向于产出DP短语提升结构,且提升谓词类型不影响产出倾向。本文认为,论元与动词间的语义线索以及母语迁移可能是影响词项选择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重组 词项选择 提升动词结构 提升形容词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限定语类特征重组复杂度对二语句法-形态习得的影响
6
作者 刘艾娟 戴曼纯 李芝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1-77,104,共18页
本文以中国学生习得英语限定语类研究为切入点,探讨了能够影响二语句法-形态习得的因素。通过对3组受试在4种测试任务中对不同类别限定词的使用情况进行对比,发现英语冠词比非冠词类限定词更难习得,不定冠词比定冠词更难习得,在[-定指,... 本文以中国学生习得英语限定语类研究为切入点,探讨了能够影响二语句法-形态习得的因素。通过对3组受试在4种测试任务中对不同类别限定词的使用情况进行对比,发现英语冠词比非冠词类限定词更难习得,不定冠词比定冠词更难习得,在[-定指,+实指,+复数]特征组合情境下的冠词使用比在[+定指,+实指,+复数]特征组合情境下更难掌握。本文认为,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在于目标项使用过程中所涉及的特征重组复杂度不同。特征重组复杂度影响抽象句法知识与表层形态之间的映射,制约二语句法-形态的发展。本研究提出的“二语限定语类特征重组复杂度假说”拓展了句法-形态映射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性 二语句法-形态习得 中国英语学习者 特征重组 限定语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的双语优势之争
7
作者 崔刚 周骁然 任雨菲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88,共16页
从早期的双语劣势,到中期的双语优势,再到今天的两种观点并存且相互争论不断,有关双语对认知影响的研究已有百年历史。充分认识双语对认知的影响不仅有助于探讨人类的认知机制,对外语教学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回顾了这一问... 从早期的双语劣势,到中期的双语优势,再到今天的两种观点并存且相互争论不断,有关双语对认知影响的研究已有百年历史。充分认识双语对认知的影响不仅有助于探讨人类的认知机制,对外语教学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回顾了这一问题的起源,对具体的争论议题进行了归纳,并从执行功能、创新思维和儿童心智理论3个关键方面分析了双语优势的争议现状。我们认为,双语优势之争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复杂性。双语和认知两个概念本身都是极其复杂的,它们在定义、构成要素以及测量方面都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因此,今后的研究要更多借鉴动态系统理论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从动态的观点出发,更加全面立体地分析双语对认知能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 双语优势 双语劣势 执行功能 创新思维 心智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符号学在多模态话语建构中的适用性研究
8
作者 张德禄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30,共13页
本文重点探讨了社会符号学如何将应用符号学中的学科符号学和超学科符号学应用于多模态话语建构。首先,对社会符号学与应用符号学的关系进行分析;其次,剖析属于应用符号学范畴的学科符号学和超学科符号学,以及它们与多模态话语研究的关... 本文重点探讨了社会符号学如何将应用符号学中的学科符号学和超学科符号学应用于多模态话语建构。首先,对社会符号学与应用符号学的关系进行分析;其次,剖析属于应用符号学范畴的学科符号学和超学科符号学,以及它们与多模态话语研究的关系;最后,探讨社会符号学如何通过超学科平台的符号融合来解决相关问题,构建多模态话语的实施框架。研究表明,作为普通符号学的社会符号学可以基于其适用性强的特点,借助超学科平台解决学科中和学科间的问题,并通过超学科符号融合模式来进行实施,以实现多模态话语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符号学 应用符号学 超学科 学科符号学 多模态话语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译者行为研究中的“翻译外”研究
9
作者 周领顺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42,共12页
本文再次专门讨论了译者行为研究中的“翻译外”问题,并具体从译者行为研究中的“翻译外”区域、译者行为的“翻译外”因素及其甄别、作为译者行为过程的“翻译外”因素以及使译者行为研究在整体上作为翻译外部研究的“翻译外”等几个... 本文再次专门讨论了译者行为研究中的“翻译外”问题,并具体从译者行为研究中的“翻译外”区域、译者行为的“翻译外”因素及其甄别、作为译者行为过程的“翻译外”因素以及使译者行为研究在整体上作为翻译外部研究的“翻译外”等几个角度展开,既开发了翻译过程中的一片区域,也彰显了译者行为研究以人为本和互动关系的理念。本研究有助于客观地描摹翻译过程以及提高翻译批评的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外 译者行为研究 译者行为批评 过程研究 翻译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的语言服务行业发展趋势
10
作者 崔启亮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72,共11页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深入应用促进了语言服务行业组织结构和服务模式的变革。本文结合国际和国内市场的实际情况,从语言服务的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对语言服务行业的影响,对语言服务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提...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深入应用促进了语言服务行业组织结构和服务模式的变革。本文结合国际和国内市场的实际情况,从语言服务的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对语言服务行业的影响,对语言服务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提出了加强语言服务行业发展、提高语言服务竞争力的建议。研究表明,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渗入语言服务的全流程,形成了人机在环翻译模式。语言服务提供商应加强语言服务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战略,努力向知识流程外包商和全球内容战略服务商转型。推进语言服务行业的专业化和国际化发展,需要深化我国语言服务行业智能化建设,完善语言服务标准体系规划,重视语言服务专业人才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语言服务 翻译模型 人机在环 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二语写作反馈研究进展——基于1996—2024年的文献计量分析
11
作者 杨颖莉 高子涵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7-141,共15页
本文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借助CiteSpace软件,对1996—2024年国外发表的二语写作反馈研究的趋势、特点与热点话题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国外二语写作反馈研究在数量上整体呈现增长趋势,多发表于语言学和教育学期刊,并明显具有与心理... 本文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借助CiteSpace软件,对1996—2024年国外发表的二语写作反馈研究的趋势、特点与热点话题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国外二语写作反馈研究在数量上整体呈现增长趋势,多发表于语言学和教育学期刊,并明显具有与心理学、计算机科学跨学科融合的特点。研究以反馈有效性争论为起点,经历了从外部因素到学习者内在心理因素、从反馈效果到反馈过程、从微观视角到宏观视域、从师生反馈到数智赋能反馈的4次转向。未来国内二语写作反馈研究可以采用动态、宏观的视角,基于技术接受与使用整合理论等探究写作自动评估系统和大语言模型反馈对二语写作表现的影响,重视学习者认知和情感个体差异因素及反馈投入,考察学习者和教师的反馈素养,改进数据收集方法,合理运用眼动、键盘记录和脑成像等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语写作反馈 文献计量分析 反馈投入 反馈素养 数智赋能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玛丽·雪莱《末世一人》中的生态思想
12
作者 龙丹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15,共14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全人类面临的时代新论题。玛丽·雪莱在《末世一人》中批判了17—18世纪西方启蒙运动中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警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二元对立认知导致的灾难性后果,表达了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共生、承担人类主体责...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全人类面临的时代新论题。玛丽·雪莱在《末世一人》中批判了17—18世纪西方启蒙运动中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警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二元对立认知导致的灾难性后果,表达了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共生、承担人类主体责任的生态理想。玛丽·雪莱非常具有前瞻性地认识到,西方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给人和自然带来了潜在威胁,其表达的生态思想与当今我们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生态倡议有吻合之处。本文将从这一角度出发重读《末世一人》,这一视角的解读是中西文明互鉴的新尝试,希望能为“后人类”社会应对新挑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丽·雪莱 《末世一人》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人类中心主义 后人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动理论视角下英语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发展中的矛盾与行动——以中国文化课程建设为例
13
作者 薛丽娜 王永亮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8-144,共17页
外语教育界已经对课程建设开展了广泛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但鲜有研究从专业学习共同体的角度对其进行探讨。本文采用个案研究方法,从活动理论视角出发,选取由普通英语教师构成的专业学习共同体,探究其在中国文化英语课程建设中面临的主要... 外语教育界已经对课程建设开展了广泛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但鲜有研究从专业学习共同体的角度对其进行探讨。本文采用个案研究方法,从活动理论视角出发,选取由普通英语教师构成的专业学习共同体,探究其在中国文化英语课程建设中面临的主要矛盾,并介绍其为化解矛盾所采取的行动。研究发现,专业学习共同体在课程建设中主要面临四重矛盾:团队成员对于课程建设的目标意见不同的矛盾、团队成员文化知识储备不足与课程内容博大精深之间的矛盾、先进的教学模式与落后的教学方法之间的矛盾以及共同体与邻近活动系统之间的矛盾。为了应对矛盾,专业学习共同体采用的主要行动包括求助专家、创新性的文献共读会、同伴情感和认知支持等中介工具。有效的课程建设活动不仅提升了共同体教师的文化知识素养和教学能力,也反哺赋能了他们的生活,使其成长为文化知识的实践者和传播者。希望本文能够为中国文化英语课程建设及一线英语教师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习共同体 活动理论 课程建设 英语教师 中国文化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采的酒神经验与艺术的本性问题
14
作者 院成纯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6-126,共11页
现代艺术失去了传统的规定因素,却尚未获得新的规定,这导致现代艺术作品往往显得奇异甚至荒诞。这种情况唤起人们对艺术本性问题的省思。尼采在现代视域中开辟了一条经由艺术批评进入原初生命状态的路径,回应了现代艺术的本性问题。他认... 现代艺术失去了传统的规定因素,却尚未获得新的规定,这导致现代艺术作品往往显得奇异甚至荒诞。这种情况唤起人们对艺术本性问题的省思。尼采在现代视域中开辟了一条经由艺术批评进入原初生命状态的路径,回应了现代艺术的本性问题。他认为,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丢弃了“主体”的身份,消融了主客二分的世界结构,进入了生命的原初层次,可以直面“虚无”、感受生命力的丰盈状态,从而获得陶醉的酒神经验,正是在这一过程中,酒神经验得以进入艺术作品,并作为艺术的本性显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艺术 低级感性 虚无主义 陶醉 酒神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官叙事的跨语言、跨文化传递研究
15
作者 孙会军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8-89,共12页
感性叙事与艺术感染力之间具有本质关联。感性认识的基础是感官体验,因此叙事往往落实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感官描写上。要将感染人的力量翻译出来,使译文读者或观众也能够对原作中人物的感受和体验感同身受,感官体验的再... 感性叙事与艺术感染力之间具有本质关联。感性认识的基础是感官体验,因此叙事往往落实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感官描写上。要将感染人的力量翻译出来,使译文读者或观众也能够对原作中人物的感受和体验感同身受,感官体验的再现是关键。本文以陈染的小说《私人生活》英文翻译为例,结合具体例证,考察英文译文对于原文感官体验的呈现,分析《私人生活》这部女性主义小说中感性叙事的跨语言、跨文化再现效果,并探讨如何通过翻译以“文学”的方式将当代中国文学介绍给海外读者。研究发现,感官叙事在译文中有所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身体在场性的强弱以及作品的文学感染力,值得未来中国小说英译者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性叙事 感官体验 《私人生活》英译本 中国当代小说外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认识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翻译研究——北京外国语大学张威教授访谈录
16
作者 高渝 张威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5-115,共11页
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彰显社会公共利益,是新时代中国翻译研究的核心定位与指导原则。在访谈中,张威教授系统阐述了翻译研究在新时代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性,探讨了新时代中国翻译研究的原则与发展方向、国家战略视角下翻译研究的重... 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彰显社会公共利益,是新时代中国翻译研究的核心定位与指导原则。在访谈中,张威教授系统阐述了翻译研究在新时代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性,探讨了新时代中国翻译研究的原则与发展方向、国家战略视角下翻译研究的重点方向、“中国特色”翻译理论的争议与发展、中译外研究的核心议题、中国特色话语的对外传播、翻译研究的社会价值、翻译教材建设、人工智能对翻译行业的影响与挑战等重要议题。这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新时代中国翻译研究的发展战略和关键议题,推动中国翻译研究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战略 翻译研究 中译外研究 人工智能 “中国特色”翻译理论 翻译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门用途语言学:高校专业调整背景下外国语言文学亟待新增的二级学科
17
作者 蔡基刚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0,共10页
我国高校外语专业的危机是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的矛盾造成的。全国近千所高校的外语专业都是进行外国语言、文学、翻译、文化和国别区域方向的研究,这必然会导致外语专业毕业生面临巨大的就业竞争压力。教育部提出的“四新”建设倡导推... 我国高校外语专业的危机是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的矛盾造成的。全国近千所高校的外语专业都是进行外国语言、文学、翻译、文化和国别区域方向的研究,这必然会导致外语专业毕业生面临巨大的就业竞争压力。教育部提出的“四新”建设倡导推动学科交叉和专业调整,以满足社会需求。本研究发现,语言服务是外国语言文学调整专业的主要方向。从事语言服务的外语专业毕业生如果能够用语言学理论研究各学科尤其是自然技术学科的各种体裁的外语表达方式,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需求。此外,本研究还论证了外语专业进行学科交叉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提出了在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新设二级学科“专门用途语言学”的建议,以满足语言服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调整 社会需求 外国语言文学 二级学科 专门用途语言学 语言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汉语离合词研究之检视——兼谈对研究前景的思考与展望
18
作者 王浩铭 张和友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5-163,共19页
本文系统地回顾了自《汉语的构词法》(陆志韦等,1957)问世以来语言学界关于现代汉语离合词的理论研究。其中,基于传统语法的离合词研究主要着眼于分析和界定离合词的性质,基于现代语言学理论的研究则主要在传统语法研究的基础上分析离... 本文系统地回顾了自《汉语的构词法》(陆志韦等,1957)问世以来语言学界关于现代汉语离合词的理论研究。其中,基于传统语法的离合词研究主要着眼于分析和界定离合词的性质,基于现代语言学理论的研究则主要在传统语法研究的基础上分析离合词的形成方式,并尝试解释现代汉语中存在离合词的深层次原因。但是,相关分析在具有一定解释力的同时,也都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本文认为,现代汉语离合词研究尚需在离合现象的描写、离析形式的界定、离合词典型特征的刻画、离合词的跨语言/方言比较等方面,进行更全面、更深入的探索。离合词这一看似违反西方关于“词”理论的“另类”,究竟是显示了汉语的某些特殊属性或本质,还是能够在世界语言的普遍现象中找到“容身之所”,仍有待学者更深入地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合词 离析形式 典型特征 跨语言/方言比较 研究综述与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法治话语外译中的立格与传意——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为例
19
作者 赵军峰 赵丹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60,89,共19页
中国特色法治话语系统性、学理化地表达了中国法律智慧、法治思想和价值观念,其外译传播在塑造国家法治形象、构建对外法治话语体系、争取法治话语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据此,本文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至四卷)中的法治话语为研究... 中国特色法治话语系统性、学理化地表达了中国法律智慧、法治思想和价值观念,其外译传播在塑造国家法治形象、构建对外法治话语体系、争取法治话语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据此,本文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至四卷)中的法治话语为研究对象,探究中国特色法治话语的内涵,重点考察立格与传意翻译策略在法治话语外译中的运用情况,以期为精准传播中国法治思想、增强中国法治话语国际传播效果提供启示借鉴和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中国特色法治话语 外译传播 立格与传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语言服务是新质生产力
20
作者 王立非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61,共8页
大语言模型的问世导致语言服务方式发生革命性的变革,产生了新质生产力。本文提出智能语言服务是新质生产力的论点,将论述语言服务向智能语言服务的转向、智能语言服务的概念、智能语言服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智能语言服务市场和智能语... 大语言模型的问世导致语言服务方式发生革命性的变革,产生了新质生产力。本文提出智能语言服务是新质生产力的论点,将论述语言服务向智能语言服务的转向、智能语言服务的概念、智能语言服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智能语言服务市场和智能语言服务教育,以期推动对智能语言服务行业和相关学术研究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语言服务 语言服务 人工智能 新质生产力 大语言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