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8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氧基Sn-Bi焊膏的焊点热稳定性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晓军 李晓光 +1 位作者 贺定勇 马立民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0-147,共8页
为探究环氧树脂壳层对Sn-Bi焊点的热稳定性的影响,选取了130~170℃的温度区间,对自制环氧基Sn-Bi焊膏和商用Sn-Bi焊膏(不含可固化树脂)形成的焊点分别进行了热循环试验。结果表明,1 000次热循环后,环氧基Sn-Bi焊膏形成的焊点,其表面的... 为探究环氧树脂壳层对Sn-Bi焊点的热稳定性的影响,选取了130~170℃的温度区间,对自制环氧基Sn-Bi焊膏和商用Sn-Bi焊膏(不含可固化树脂)形成的焊点分别进行了热循环试验。结果表明,1 000次热循环后,环氧基Sn-Bi焊膏形成的焊点,其表面的环氧树脂壳层依然完整保留,而焊点与铜基板的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的厚度也明显低于商用Sn-Bi焊膏。1 000次热循环后,环氧基Sn-Bi焊膏形成的焊点的电导率由1.90×10^(6) S/m降为7.96×10^(5) S/m,剪切强度由145.7 MPa降为123.7 MPa;商用Sn-Bi焊膏形成的焊点的电导率由1.94×10^(6) S/m降为4.95×10^(5) S/m,剪切强度由116.1 MPa降为97.3 MPa。因此,对比商用Sn-Bi焊膏,环氧基Sn-Bi焊膏形成的焊点表面的环氧树脂壳层对于提高焊点的剪切强度和热稳定性是有利的,且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金属间化合物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铅焊膏 环氧树脂 热稳定性 金属间化合物 电导率 剪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细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多工况耐久性能 被引量:1
2
作者 姚占全 高猛 王海龙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95-603,共9页
为了了解不同细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多工况耐久性能,利用河砂、机制砂和风积沙制备混凝土进行力学性能和不同工况下耐久性能试验研究,并结合微观结构试验,探究不同细骨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机制砂可提升混凝土的力学性... 为了了解不同细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多工况耐久性能,利用河砂、机制砂和风积沙制备混凝土进行力学性能和不同工况下耐久性能试验研究,并结合微观结构试验,探究不同细骨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机制砂可提升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风积沙则降低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二者均降低了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在硫酸盐冻融干湿耦合条件下,风积沙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呈指数型增长,大幅度降低了混凝土的耐久性;机制砂增加了水泥基质强度并且强化孔隙结构使闭口孔隙占比相对增多,弱化了混凝土在硫酸盐冻融干湿耦合条件下冻胀力和结晶压力对孔隙结构的破坏作用,提升了混凝土的耐久性;通过对损伤数据拟合进行寿命预测得出,机制砂提升了混凝土在不同工况条件下的耐久性,而风积沙只能提升混凝土在硫酸盐冻融工况下的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骨料 力学性能 硫酸盐侵蚀 冻融循环 冻融干湿耦合 微观结构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动态导向标识方案评估与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边扬 赵雪娜 +2 位作者 赵晓华 张钰 刘卓然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6-397,共12页
以北京市四惠枢纽为研究对象,探索以数据驱动为导向满足乘客需求的枢纽动态导向标识方案评估及优化设计方法。首先,搭建KANO乘客需求模型,通过桌面实验,形成动态导向标识在内容、样式及空间位置上的优化设计方案,与四惠枢纽现有方案形... 以北京市四惠枢纽为研究对象,探索以数据驱动为导向满足乘客需求的枢纽动态导向标识方案评估及优化设计方法。首先,搭建KANO乘客需求模型,通过桌面实验,形成动态导向标识在内容、样式及空间位置上的优化设计方案,与四惠枢纽现有方案形成对比。其次,基于寻路理论通过建筑信息建模(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仿真技术,实现人与枢纽的信息交互,提取新旧导向标识方案作用下乘客寻路过程的特征参数。最后,通过对寻路实验中主客观指标分析可知,被试在新版动态导向标识方案中寻路时间、犯错误点数及迷茫点数显著降低,且新版动态导向标识方案在内容、样式及空间位置上满意度均优于旧版。结果表明:研究搭建BIM+VR的虚拟仿真平台,形成以数据驱动为导向的枢纽动态导向标识方案综合评估及优化设计方法,为枢纽动态导向标识方案设计及合理应用提供技术与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枢纽动态导向标识 综合评估 优化设计 KANO需求模型 寻路理论 BIM+VR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4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F0002-F0002,共1页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是北京工业大学主办的理工科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机械工程、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环境与能源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光学工程等方面的学术论文。本刊是...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是北京工业大学主办的理工科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机械工程、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环境与能源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光学工程等方面的学术论文。本刊是中文核心期刊,已被国外多家著名数据库收录。彩色印刷,每月10日出版。本刊欢迎作者踊跃投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征稿简则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5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F0002-F0002,共1页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是北京工业大学主办的理工科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机械工程、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环境与能源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光学工程等方面的学术论文。本刊是...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是北京工业大学主办的理工科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机械工程、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环境与能源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光学工程等方面的学术论文。本刊是中文核心期刊,已被国外多家著名数据库收录。彩色印刷,每月10日出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论文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6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F0002-F0002,共1页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是北京工业大学主办的理工科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机械工程、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环境与能源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光学工程等方面的学术论文。本刊是...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是北京工业大学主办的理工科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机械工程、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环境与能源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光学工程等方面的学术论文。本刊是中文核心期刊,已被国外多家著名数据库收录。彩色印刷,每月10日出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论文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7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是北京工业大学主办的理工科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机械工程、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环境与能源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光学工程等方面的学术论文。本刊是...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是北京工业大学主办的理工科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机械工程、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环境与能源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光学工程等方面的学术论文。本刊是中文核心期刊,已被国外多家著名数据库收录。彩色印刷,每月10日出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论文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污水处理过程N_(2)O排放特性及减排策略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亚宜 贺泰来 +3 位作者 李佳 吴巧玉 汪涵 赵立功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0-358,共9页
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membrane aerated biofilm reactor,MABR)作为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因其高效的氮去除能力和较低的N_(2)O排放水平而受到广泛关注。传统污水处理脱氮过程中,硝化反硝化阶段主要通过羟胺氧化、AOB反硝化、异养反硝... 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membrane aerated biofilm reactor,MABR)作为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因其高效的氮去除能力和较低的N_(2)O排放水平而受到广泛关注。传统污水处理脱氮过程中,硝化反硝化阶段主要通过羟胺氧化、AOB反硝化、异养反硝化以及化学变化途径产生N_(2)O。MABR处理市政污水较传统曝气方式具有更低的N_(2)O排放潜力,主要得益于MABR特殊的底物异向扩散模式和无泡曝气方式,这会减少N_(2)O产生潜力及排放水平。该文总结了MABR在运行过程中N_(2)O产生与降低途径,讨论了N_(2)O产生和排放的影响因素及控制策略,并对今后研究MABR体系中N_(2)O排放进行了展望,以期说明MABR进一步工程应用在碳减排方面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membrane aerated biofilm reactor MABR) N_(2)O 污水处理 温室气体 碳减排 生物脱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C-方钢管-再生混凝土叠合柱轴压力学性能及承载力简化计算公式 被引量:1
9
作者 许维炳 杨树强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73-585,共13页
为了解决方钢管-再生混凝土叠合柱(square steel pipe-recycled aggregated concrete composite-columns,SP-RAC-C)耐久性以及延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ECC)-方钢管-再生混凝土叠合... 为了解决方钢管-再生混凝土叠合柱(square steel pipe-recycled aggregated concrete composite-columns,SP-RAC-C)耐久性以及延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ECC)-方钢管-再生混凝土叠合柱(ECC-SP-RAC-C),通过数值仿真分析探究宽厚比、材料强度和再生骨料取代率等参数对其轴压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得到该型叠合柱的轴压承载力计算公式。结果表明:ECC-SP-RAC-C在延性、耗能和承载力等指标上均优于RAC-SP-RAC叠合柱;宽厚比越小(ECC壳越厚)则试件的延性越高,但承载力和耗能能力降低;随着钢管强度或厚度的增加,试件的承载力、耗能和延性均增加,但钢管强度越高ECC的作用越小,而钢管厚度影响反之;ECC、RAC强度的提高均增加了叠合柱的承载力和耗能能力,低强度的ECC、高强度的核心RAC展现了更好的组合效应和良好的延性;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增加,叠合柱承载力下降、延性增加;叠合柱轴压承载力计算公式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CC) 再生混凝土 方钢管 轴压 有限元模拟 轴压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滤函数对拓扑优化效率和灰度单元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杜家政 陈炬 李功明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23-538,572,共17页
为了提高拓扑优化效率和减少灰度单元的数量,基于独立连续映射(independent continuous mapping,ICM)方法引入幂函数、复合指数型函数以及有理分式函数作为过滤函数,建立以质量最小为目标、位移为约束的拓扑优化模型。通过数值算例,研究... 为了提高拓扑优化效率和减少灰度单元的数量,基于独立连续映射(independent continuous mapping,ICM)方法引入幂函数、复合指数型函数以及有理分式函数作为过滤函数,建立以质量最小为目标、位移为约束的拓扑优化模型。通过数值算例,研究了3种过滤函数以及单元质量和单元刚度过滤函数的参数比对拓扑优化效率和灰度单元的影响。数值算例表明有理分式函数能有效减少中间灰度单元数量,提高收敛速度,降低结构质量。对于幂函数,当单元质量和单元刚度过滤函数的参数比为1∶7时效果最佳;对于复合指数型函数,当单元质量和单元刚度过滤函数的参数比为1.3∶0.1时效果最佳;对于有理分式过滤函数,当单元质量和单元刚度过滤函数的参数比为3∶63时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M方法 过滤函数 拓扑优化 位移约束 优化效率 灰度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混合交通流低碳分级限速管控策略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志远 陶洪 +1 位作者 刘少韦华 史云阳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70-685,共16页
为响应国家“双碳”目标号召,提升高速公路交通低碳化服务水平,推动高速公路“低碳”转型,面向自动驾驶网联车辆(connected and automated vehicles,CAV)与人工驾驶车辆(human driven vehicles,HDV)构成的新型混合交通流场景,针对混行... 为响应国家“双碳”目标号召,提升高速公路交通低碳化服务水平,推动高速公路“低碳”转型,面向自动驾驶网联车辆(connected and automated vehicles,CAV)与人工驾驶车辆(human driven vehicles,HDV)构成的新型混合交通流场景,针对混行环境下高速公路瓶颈区域交通拥堵及其引发的高浓度尾气排放等一系列不利影响,提出一种适用于混合交通流环境下的高速公路分级限速管控策略。结合CAV可控性优势,在传统可变限速(variable speed limits,VSL)控制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分级次数和安全降幅区间,实施更加精细化的管控,解决现有VSL策略灵活性差、响应速度慢等问题。控制模型以最小化控制路段内车辆总行程时间(total travel time,TTT)和低碳环保等指标(CO、NO_(x))构建控制优化目标,在保证通行效率的前提下,兼顾碳排放控制;考虑混行状态下CAV与HDV不同交通流特性及交互特性,建立可模拟实际场景中混合交通流运行情况的仿真环境,对模型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对比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40%CAV渗透率下(CAV车辆在总车辆数中的占比40%),在交通流量仅降低0.92%时,各项低碳环保指标,例如CO排放量、NO_(x)排放量、PM_(x)排放量、HC排放量、CO_(2)排放量、燃油平均消耗分别降低了33.33%、15.36%、19.97%、27.32%、13.01%、13.01%。研究结果为混合交通流环境下的高速公路转型提供了理论依据,在保障通行效率的同时控制碳排放,对服务“双碳”目标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可变限速控制 混合交通流 交通仿真 低碳交通 高速公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填料对硅橡胶基耐热复合涂层的影响
12
作者 杨晓军 文卿 +1 位作者 符寒光 贺定勇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1,共9页
以硅橡胶为基体,添加无机填料制备的耐热涂层在耐热防腐方面有重要应用前景。采用自制改性硅橡胶作基体,添加不同配比的高岭土、二氧化硅和氧化铝,制备了复合涂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观察了硅橡胶... 以硅橡胶为基体,添加无机填料制备的耐热涂层在耐热防腐方面有重要应用前景。采用自制改性硅橡胶作基体,添加不同配比的高岭土、二氧化硅和氧化铝,制备了复合涂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观察了硅橡胶基体中无机填料的分散状况,采用热重分析仪(thermogravimetric analyzer,TGA)对复合涂层的热解温度和失重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复合体系中,无机填料与基体的相容性较好,分散均匀;与基体材料相比,无机填料的添加可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的耐热性。填料质量分数为20%的复合涂层,其在800℃时质量残留率比自制改性硅橡胶的基体提高了1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橡胶 高岭土 耐热性 微观形貌 涂层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微球超分辨光学成像:原理、技术与应用
13
作者 李红梅 闫胤洲 蒋毅坚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20,共21页
光学显微技术在生物学、医学、材料学、精密测量学等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微纳尺度的探索提供了强大的工具。然而,传统光学显微系统受到衍射极限的制约,最大分辨率极限约为光波长的一半(λ/2)。近年来,突破衍射极限、实现更高成... 光学显微技术在生物学、医学、材料学、精密测量学等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微纳尺度的探索提供了强大的工具。然而,传统光学显微系统受到衍射极限的制约,最大分辨率极限约为光波长的一半(λ/2)。近年来,突破衍射极限、实现更高成像分辨率成为显微成像领域的研究热点。介质微球透镜通过调控光场,能够将入射光束聚焦于微球底部的极窄区域形成光子纳米射流,打破了阿贝(Abbe)衍射极限,使出射光束半峰全宽小于λ/2。与其他超分辨成像技术相比,微球超分辨成像具有简单直接、无须荧光染料标记、实时成像、可与现有显微系统相兼容等优势,为学术研究和实际应用开辟了新的机遇。该综述首先介绍了介质微球超分辨光学成像原理;随后,详细分析了影响微球超分辨光学成像能力的关键因素,包括微球光学性质、适用环境以及可控性等;最后,探讨了微球超分辨光学成像技术在生物医学、半导体器件、纳米材料科学领域中的应用。此外,还展望了微球超分辨光学成像技术未来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微球透镜 超分辨成像 光学纳米成像 远场纳米显微镜 光子纳米射流 非荧光纳米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GB相机的无标志物TMS机器人辅助定位方法
14
作者 程强 赵帅 +3 位作者 郝小龙 刘杰 许静静 李世俊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08-917,共10页
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MS)是一种神经调制方法,临床中凭借医生经验手动确定TMS线圈摆放位姿,导致线圈摆放位置和姿态不准确且重复定位精度差。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TMS线圈机器人辅助定位系统,使用RGB相机... 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MS)是一种神经调制方法,临床中凭借医生经验手动确定TMS线圈摆放位姿,导致线圈摆放位置和姿态不准确且重复定位精度差。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TMS线圈机器人辅助定位系统,使用RGB相机替代导航系统中双目红外相机,采用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无标志物TMS线圈机器人辅助定位方法。搭建神经网络实现相机空间线圈姿态到操作臂空间关节角度的映射,并通过仿真数据训练验证了该神经网络架构适用于TMS线圈位姿摆放问题。随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同时表明训练的神经网络针对TMS线圈定位任务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最后,在笛卡儿空间的位姿验证结果显示TMS线圈三维位置平均误差为2.16 mm,总体姿态误差为0.055 rad,使用RGB相机的TMS线圈机器人辅助定位系统在精度上达到了与其他使用双目红外相机的科研或商用系统相同的水平,满足TMS临床治疗要求,具备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MS) 机器人辅助TMS系统 RGB相机 神经网络 位姿估计 手眼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型复合材料分层缺陷的中频涡流C扫描成像检测
15
作者 王楠 何存富 +2 位作者 刘秀成 梁雪斌 李鹏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97-907,共11页
碳纤维增强型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CFRP)在制备和服役过程中容易诱发多种损伤,其中分层缺陷对材料的潜在破坏性最大。针对CFRP中分层缺陷的检测问题,采用涡流C扫描检测技术对碳纤维复合材料板内分层缺陷进行可视... 碳纤维增强型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CFRP)在制备和服役过程中容易诱发多种损伤,其中分层缺陷对材料的潜在破坏性最大。针对CFRP中分层缺陷的检测问题,采用涡流C扫描检测技术对碳纤维复合材料板内分层缺陷进行可视化成像。基于成像结果,建立数学统计模型对缺陷面积进行重构,通过分析不同阈值对重构效果的影响以实现涡流对分层缺陷面积检测精度的量化评估。在此基础上,研究缺陷埋深与不同方向涡流特征曲线的变化规律,揭示涡流对板内分层缺陷深度的检测能力。试验结果表明,建立的中频(小于1 MHz)涡流C扫描成像系统可以实现CFRP板内最小直径5 mm、埋深0.5 mm分层缺陷的三维成像与定量评估。研究工作为碳纤维复合材料板内分层缺陷的无损检测与评估提供了一种可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增强型复合材料 分层缺陷 涡流 C扫描成像 缺陷面积 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灾害情景下城市应急避难场所优化布局研究
16
作者 王威 庄园园 +3 位作者 张略淼 郭聪 刘朝峰 马东辉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5-385,共11页
为了解决复合灾害情景下应急避难场所选址的不确定性,通过灾后避难人口预测和道路通行能力快速评估,构建了多情景地震-暴雨典型复合灾害影响场景。在此基础上,考虑应急避难场所服务能力在多水准地震-暴雨复合灾害下受损概率影响,以加权... 为了解决复合灾害情景下应急避难场所选址的不确定性,通过灾后避难人口预测和道路通行能力快速评估,构建了多情景地震-暴雨典型复合灾害影响场景。在此基础上,考虑应急避难场所服务能力在多水准地震-暴雨复合灾害下受损概率影响,以加权服务质量期望最大为目标建立了不确定失效情景下应急避难场所覆盖选址模型。以石家庄市为例,通过对应急避难场所覆盖距离、服务质量要求及服务能力等参数优化计算与讨论,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最小临界覆盖距离产生的影响较大,因此应注意最小临界距离的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灾害 应急避难场所 服务能力 临界距离 优化布局 选址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地铁车站物化阶段碳排放计算方法
17
作者 赵旭 孟亚娟 +3 位作者 张国柱 陶连金 任泽森 孙凯悦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7-326,共10页
能源地铁车站是一种利用地温能对地铁车站进行温度控制的新型能源地下结构。选取能源地铁车站为研究对象,结合建设特点对其施工过程进行分部分项划分,以排放因子法为基础,建立了考虑地源热泵的盐水管系统施工的能源地铁车站物化阶段碳... 能源地铁车站是一种利用地温能对地铁车站进行温度控制的新型能源地下结构。选取能源地铁车站为研究对象,结合建设特点对其施工过程进行分部分项划分,以排放因子法为基础,建立了考虑地源热泵的盐水管系统施工的能源地铁车站物化阶段碳排放计算方法。并以北京市某地铁车站为例,计算了地铁车站加设地源热泵的盐水管系统后物化阶段的碳排放,最后对结果进行分析验证。目前尚缺乏地下结构的碳排放细化计算方法,该方法的建立不仅可以为类似工程碳排放核算工作提供理论和计算参考,还能满足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发展需求,对推动我国碳排放核算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因子法 能源地铁车站 盐水管 地源热泵 物化阶段 分部分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弯矩循环加载下盾构管片接头损伤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18
作者 赵旭 谢伟杰 +5 位作者 黄景琦 张泽彬 杜修力 赵密 曹胜涛 张凤琳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080-1091,共12页
为了探究正弯矩循环荷载对管片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以某地铁线单层衬砌管片接头为研究对象,建立三维精细化的盾构管片接头数值模型,在与已有单向正弯矩下管片接头力学破坏试验对比验证的基础上,开展单向正弯矩循环加载下管片接头全过程... 为了探究正弯矩循环荷载对管片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以某地铁线单层衬砌管片接头为研究对象,建立三维精细化的盾构管片接头数值模型,在与已有单向正弯矩下管片接头力学破坏试验对比验证的基础上,开展单向正弯矩循环加载下管片接头全过程破坏数值模拟,研究管片接头破坏模式、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以及耗能能力等,并进一步探讨轴力和螺栓预紧力对管片接头循环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管片接头在单向正弯矩循环加载作用下的破坏过程可划分为5个阶段,即弹性阶段、塑性硬化阶段、承载力第1次下降阶段、平台阶段及第2次下降破坏阶段;2)循环加载显著降低了管片接头的承载能力,并存在明显的强度与刚度下降等损伤累积特征;3)轴力减弱了接头滞回曲线的捏拢效应,提高了峰值弯矩及延性性能,而螺栓预紧力对接头滞回曲线捏拢效应影响较小,并会降低接头峰值弯矩和提高接头延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片接头 正弯矩 循环加载 力学性能 数值模拟 损伤累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技术改性聚氨酯填料前后BTF工艺运行及微生物群落变化
19
作者 刘佳 李萍 +3 位作者 鲁少杰 陶敏 韩月阳 梁文俊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25-834,共10页
采用固定化技术,以10%的聚乙烯醇(PVA)、2%的海藻酸钠(SA)以及1.5%的活性炭(AC)和2%碳酸钙(CaCO_(3))对聚氨酯(PU)海绵进行表面改性。在不同恶劣工况下,研究了装填改性填料的生物滴滤塔(biotrickling filter, BTF)对乙苯的去除性能,并... 采用固定化技术,以10%的聚乙烯醇(PVA)、2%的海藻酸钠(SA)以及1.5%的活性炭(AC)和2%碳酸钙(CaCO_(3))对聚氨酯(PU)海绵进行表面改性。在不同恶劣工况下,研究了装填改性填料的生物滴滤塔(biotrickling filter, BTF)对乙苯的去除性能,并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对BTF系统中微生物群落变化进行了分析。同时,与装填未改性PU填料的BTF的性能进行了对比。改性后的PU填料持水性能好;装填了改性填料的BTF的挂膜周期由10 d缩短至4 d,对乙苯的去除效率由90%提升至100%;可承受800~2 000 mg/m^(3)质量浓度波动产生的短期冲击负荷;停滞7 d所需的恢复时间由6 d缩短至4 d。在进口质量浓度为800 mg/m^(3)、停留时间为28 s的条件下,装填PU填料的BTF对乙苯的去除负荷为63.6 g/(m^(3)·h),而装填改性填料的BTF对乙苯去除负荷达到85.9 g/(m^(3)·h)。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改性后填料中微生物群落的Chao指数、Ace指数以及Shannon指数明显高于未改性的填料;OTU的数量增加了33个;改性前存在的优势菌群主要有Bacteroidetes、Proteobacteria、Candidatus Saccharibacteria、Actinobacteria,经过改性后Chlamydiae以及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也有所提高。装填了改性填料的BTF的稳定性及去除性能更高,填料中的微生物量、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也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聚氨酯 固定化 生物滴滤 乙苯 降解 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荷载作用下简支梁桥挠度冲击系数的数值计算与试验验证
20
作者 刘越 龙金喜 +5 位作者 荚瑞馨 董方 朱尚清 车功健 蔡刚 韩强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15-724,共10页
针对移动荷载作用下简支梁桥动力评价方法不足和传统动载试验测量方法费时费力的问题,以某简支梁桥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移动荷载作用下简支梁桥动力评价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精确化建立车桥耦合模型,并基于毫米波雷达的动态位移测量... 针对移动荷载作用下简支梁桥动力评价方法不足和传统动载试验测量方法费时费力的问题,以某简支梁桥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移动荷载作用下简支梁桥动力评价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精确化建立车桥耦合模型,并基于毫米波雷达的动态位移测量、结合模态分析、动载试验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同时考虑桥面不平整度和车速对桥梁挠度冲击系数的影响,并与现行规范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挠度冲击系数与车速不呈线性相关,而是在某个速度下出现峰值;不同梁跨中的挠度冲击系数存在差异,但变化规律一致;随着桥面等级的劣化,桥梁振动响应显著增大,而规范中挠度冲击系数仅与桥梁基频相关,与实际结果有较大差别;毫米波雷达作为一种新型非接触式测试方法,能准确测量桥梁的复杂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 车桥耦合 挠度冲击系数 试验验证 数值模拟 毫米波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