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93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分子纳米药物递送系统专辑
1
作者 刘轶 张皓 杨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I0001-I0002,共2页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是由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和南开大学联合主办的综合性化学学术期刊.该刊以研究论文、研究快报和综合评述等形式,报道我国高校及科研院所在化学及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重大开发研究所取得的最新成果.
关键词 学术期刊 开发研究所 超分子 南开大学 科研院所 吉林大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最新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代基团修饰苯基吡啶类铱磷光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光物理性能 被引量:1
2
作者 常桥稳 张柯 +6 位作者 黄光英 李诺楠 刘伟平 白福全 晏彩先 冯洋洋 左川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5-244,共10页
为研究取代基对铱磷光配合物光物理性质的影响,以2,4-二(2,4-二取代基苯基)吡啶[2,4-(2,4-2R-phenyl)2py,R=甲基(HL1)、甲氧基(HL2)、氟(HL3)、三氟甲基(HL4)]为主配体,即在主配体上2个苯基的2位和4位同时引入4个相同的甲基、甲氧基、... 为研究取代基对铱磷光配合物光物理性质的影响,以2,4-二(2,4-二取代基苯基)吡啶[2,4-(2,4-2R-phenyl)2py,R=甲基(HL1)、甲氧基(HL2)、氟(HL3)、三氟甲基(HL4)]为主配体,即在主配体上2个苯基的2位和4位同时引入4个相同的甲基、甲氧基、氟或三氟甲基,同时以乙酰丙酮(Hacac)为辅助配体,合成出4个铱磷光配合物(Ln)2Ir(acac)[n=1(Ir1)、2(Ir2)、3(Ir3)、4(Ir4)]。通过元素分析、核磁共振谱(1H NMR和13C NMR)和单晶X射线衍射表征了铱磷光配合物的组成、空间结构和分子堆积。通过溶液和固态光致发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寿命和理论计算对铱磷光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能进行了深入和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4个铱磷光配合物均呈稍微扭曲的八面体构型,中心IrⅢ分别与2个主配体的C和N原子配位形成五元螯合环,同时和辅助配体acac-的2个氧原子配位形成稳定的六元螯合环。配合物Ir1、Ir2、Ir3和Ir4在溶液状态下的发射波长分别为537、515、514和553 nm,溶液中量子产率分别为68%、83%、88%和81%,荧光寿命分别为26.75、163.93、64.50和330.39 ns。4个铱磷光配合物具有不同的电子云分布特征,取代基能够调控电子云在苯环上的分布,进一步实现发射波长、发光颜色,荧光寿命和分子堆积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铱(Ⅲ)配合物 磷光材料 取代基 苯基吡啶 光物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_(3)C_(2)-MXene/CuS/PVDF复合光热膜的制备及太阳能驱动界面水蒸发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姜艳丽 徐云松 +4 位作者 王建康 李伟豪 宋英 汪新智 姚忠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3-154,共12页
采用化学刻蚀-溶剂热法合成了Ti_(3)C_(2)-MXene/CuS复合材料,再通过真空抽滤将该复合材料负载到聚偏二氟乙烯(PVDF)膜上,构筑了Ti_(3)C_(2)-MXene/CuS/PVDF复合光热膜,并研究了其界面水蒸发性能.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采用化学刻蚀-溶剂热法合成了Ti_(3)C_(2)-MXene/CuS复合材料,再通过真空抽滤将该复合材料负载到聚偏二氟乙烯(PVDF)膜上,构筑了Ti_(3)C_(2)-MXene/CuS/PVDF复合光热膜,并研究了其界面水蒸发性能.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结果显示,CuS纳米颗粒将Ti_(3)C_(2)-MXene包裹并填满片层间隙.界面水蒸发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180℃反应9 h所得材料的性能最佳,在1 kW/m2光照强度下,其界面水蒸发速率和蒸发效率分别为1.92 kg·m^(-2)·h^(-1)和110.4%.此外,复合光热膜具有较好的海水脱盐效果及良好的循环稳定性.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与光热转换实验结果表明,Ti_(3)C_(2)-MXene与CuS的复合提高了其光吸收能力与光热转换效率,二者的协同效应显著提升了材料的光热转换和界面水蒸发性能.本工作可为低成本、高性能光热转换材料的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水蒸发 光热转换 Ti_(3)C_(2)-MXene C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玉米芯构筑Fe_(x)O_(y)/C复合材料及吸波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力国民 高洁 +3 位作者 杜秀宁 贾琨 张克维 梁丽萍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71-783,共13页
玉米芯作为玉米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具有产量高、来源广、成本低等特点,但废弃玉米芯的潜在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随意的丢弃或焚烧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为了实现废弃玉米芯的高值化利用和碳基复合微波吸收材料... 玉米芯作为玉米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具有产量高、来源广、成本低等特点,但废弃玉米芯的潜在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随意的丢弃或焚烧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为了实现废弃玉米芯的高值化利用和碳基复合微波吸收材料的低成本制备,本研究以废弃玉米芯为载体,采用简单的湿化学浸渍法和碳热还原工艺制备Fe_(x)O_(y)/C复合吸波材料。通过优化焙烧温度和前驱体溶液浓度来探究不同磁性组分及其负载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采用XRD、Raman、SEM、BET、VNA多种表征方法对复合材料的物相演变规律、微观形貌、吸波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引入适量的磁性组分时,能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Fe/C复合材料仍保持了玉米芯天然的三维孔道结构,比表面积可达126.97 m^(2)/g,孔径为5.40 mm,有助于入射电磁波的多重反射和损耗。当负载量过大时,导致复合材料阻抗失配,不利于吸波性能的优化。其中,FCC-0.3-700和FCC-0.3-900均表现出优异的微波吸收性能,FCC-0.3-700在涂层厚度为2.0 mm时,最低反射损耗值(RLmin)达到−41.4 dB,对应的有效吸收带宽(EAB)达到5.6 GHz;FCC-0.3-900在8.4 GHz处的RLmin达到−41.7 dB,涂层厚度为1.5 mm时EAB达到4.5 GHz。Fe_(x)O_(y)/C复合材料优异的吸波性能得益于玉米芯中的固定碳被部分消耗产生的缺陷能够增强入射电磁波的多重散射和反射,这些缺陷还可以提供偶极位点进而产生偶极极化,有利于电磁波的衰减。此外,Fe_(3)O_(4)、Fe颗粒均匀的负载于废弃玉米芯孔道内或分散在其碎片间,形成大量的有效界面,增强了界面极化。同时,Fe_(x)O_(y)/C复合材料中的石墨碳与Fe_(3)O_(4)、Fe颗粒形成的导电网络也可以极大地促进导电损耗。本研究制备的材料不仅符合电磁波吸收材料“薄、轻、宽、强”的发展特点,而且开辟了废弃玉米芯的高值化与功能化利用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芯 Fe_(3)O_(4)/Fe 多孔结构 复合吸波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征稿简则
5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I0001-I0002,共2页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委托吉林大学和南开大学主办的化学学科综合性学术期刊,重点报道化学学科及其相关学科领域中最新的、具有原创性的实验或理论研究成果。
关键词 综合性学术期刊 化学学科 征稿简则 理论研究成果 南开大学 吉林大学 原创性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纳米片光催化甲烷高选择性制甲醛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帅 李春虎 朴玲钰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9-418,共10页
在温和条件下,将甲烷选择性地转化为C1化学品,如甲醛(HCHO),是极具潜力的CH4转化途径。目前,为了提高液态氧化物的产率,大多数甲烷氧化反应均需要使用氧化剂且施加高压。同时,这类反应也面临产物种类众多、选择性低的困境。为此,本文开... 在温和条件下,将甲烷选择性地转化为C1化学品,如甲醛(HCHO),是极具潜力的CH4转化途径。目前,为了提高液态氧化物的产率,大多数甲烷氧化反应均需要使用氧化剂且施加高压。同时,这类反应也面临产物种类众多、选择性低的困境。为此,本文开展了常温常压、无任何氧化剂条件下甲烷光催化氧化制甲醛的研究,通过对锐钛矿TiO_(2)进行晶面调控获得以(001)晶面为主的TiO_(2)纳米片,在不负载任何助剂的情况下实现了液态氧化物HCHO产率达767μmol/(g·h),选择性83.3%;C1液态氧化物(HCHO+CH3OH)选择性实现100%。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电子顺磁共振(EPR)等各种表征手段证实,具有高活性的(001)晶面和高浓度表面羟基(Ti-OH)能够促进羟基自由基(·OH)生成,既优化了反应路径提升产物产率,同时实现HCHO高选择性生成。这项工作通过控制催化剂体系自由基种类,来高选择性生成单一液态氧化物,对于甲烷温和条件下高效率光催化制C1化学品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甲烷转化 TiO_(2)纳米片 甲醛 高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例基于多齿二酰腙配体构筑的双核Gd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磁热效应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1
7
作者 季甲 郭朝阳 +6 位作者 雷文妮 郑佳苇 秦浩容 闫嘉红 侯银玲 辛晓艳 王文敏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61-772,共12页
利用大共轭二酰腙有机配体N',N‴-(1E,1'E)-(1,10-菲咯啉-2,9-二基)双(甲酰基乙基)双(2-羟基苯并肼)(H_(4)L)与Gd(NO_(3))3·6H_(2)O或Gd(dbm)3·2H_(2)O反应,得到了2例双核Gd_(2)配合物:[Gd_(2)(L)(H_(2)L)]·2CH_(... 利用大共轭二酰腙有机配体N',N‴-(1E,1'E)-(1,10-菲咯啉-2,9-二基)双(甲酰基乙基)双(2-羟基苯并肼)(H_(4)L)与Gd(NO_(3))3·6H_(2)O或Gd(dbm)3·2H_(2)O反应,得到了2例双核Gd_(2)配合物:[Gd_(2)(L)(H_(2)L)]·2CH_(3)OH·CH_(3)CN(1)和[Gd_(2)(H_(2)L)2(dbm)_(2)]·6CH_(3)CN(2)(Hdbm=二苯甲酰甲烷)。结构研究表明,Gd_(2)配合物1和2均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然而它们的分子结构却不同,其中1显示蒲扇形状,而2为风车形状的笼子。磁性研究表明,2种Gd_(2)配合物表现出不同的磁致冷性能[-ΔS_(m)=23.35 J·kg^(-1)·K^(-1)(1)、15.09 J·kg^(-1)·K^(-1)(2)]。此外,配体与Ln(Ⅲ)之间的协同作用使2种Gd_(2)配合物表现出优异的抗菌活性。当Gd_(2)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时,Gd_(2)配合物主要插入或切割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核Gd2配合物 晶体结构 磁制冷 抑菌活性 DNA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点:合成、结构与功能专刊
8
作者 卢思宇 曲松南 杨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共2页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是由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和南开大学联合主办的综合性化学学术期刊.该刊以研究论文、研究快报和综合评述等形式,报道我国高校及科研院所在化学及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重大开发研究所取得的最新成果.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是由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和南开大学联合主办的综合性化学学术期刊.该刊以研究论文、研究快报和综合评述等形式,报道我国高校及科研院所在化学及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重大开发研究所取得的最新成果.作为我国最早被SCI收录的中文期刊之一,《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已被二十余种国内外权威检索刊物和数据库收录,并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为进一步提升本刊影响力,集中展示国际碳点领域的前沿研究进展,应主编于吉红院士之邀,我们特别组织了本期“碳点:合成、结构与功能”专刊,并邀请活跃于碳点领域的国内外知名研究人员撰写相关的综述与研究论文,以便为读者呈现该领域的最新动向与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研究论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结构 碳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征稿简则
9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F0004-F0004,共1页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以下简称“本刊”)创刊于1956年,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化学会、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现为月刊,是燃料化学和能源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级学术类刊物。主要刊载氢能、燃料电池及...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以下简称“本刊”)创刊于1956年,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化学会、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现为月刊,是燃料化学和能源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级学术类刊物。主要刊载氢能、燃料电池及煤炭、石油、油页岩、天然气、生物质等的热加工过程及其测量技术、催化合成转化、化工过程及工艺的理论基础、化学品的深加工及产物分析、污染物的控制及资源化利用等研究领域。与Elsevi-er(爱思唯尔)集团合作出版英文电子版《Journal of Fuel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化学学报 学术类 中国化学会 热加工过程 征稿简则 爱思唯尔 燃料电池 中国科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征稿简则
10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F0004-F0004,共1页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以下简称“本刊”)创刊于1956年,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化学会、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现为月刊,是燃料化学和能源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级学术类刊.物。主要刊载氢能、燃料电池...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以下简称“本刊”)创刊于1956年,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化学会、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现为月刊,是燃料化学和能源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级学术类刊.物。主要刊载氢能、燃料电池及煤炭、石油、油页岩、天然气、生物质等的热加工过程及其测量技术、催化合成转化、化工过程及工艺的理论基础、化学品的深加工及产物分析、污染物的控制及资源化利用等研究领域。与Elsevier(爱思唯尔)集团合作出版英文电子版《Journal of Fuel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被美国《工程索引(ED)》、CSCD、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数据库、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等收录。荣获全国“百强报刊”、中国最具影响力国际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等称号。入选煤炭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T1级期刊和农业工程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T1级期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国际期刊 燃料化学学报 学术类 中国化学会 工程索引 热加工过程 核心学术期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征稿简则
11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F0004-F0004,共1页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以下简称“本刊”)创刊于1956年,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化学会、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现为月刊,是燃料化学和能源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级学术类刊物。主要刊载氢能、燃料电池及...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以下简称“本刊”)创刊于1956年,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化学会、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现为月刊,是燃料化学和能源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级学术类刊物。主要刊载氢能、燃料电池及煤炭、石油、油页岩、天然气、生物质等的热加工过程及其测量技术、催化合成转化、化工过程及工艺的理论基础、化学品的深加工及产物分析、污染物的控制及资源化利用等研究领域。与Elsevier (爱思唯尔)集团合作出版英文电子版《Journal of Fuel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被美国《工程索引(EI)》、CSCD、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数据库、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等收录。荣获全国“百强报刊”、中国最具影响力国际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等称号。入选煤炭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T1级期刊和农业工程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T1级期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国际期刊 燃料化学学报 学术类 中国化学会 热加工过程 核心学术期刊 科技期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征稿简则
12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F0004-F0004,共1页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以下简称“本刊”)创刊于1956年,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化学会、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现为月刊,是燃料化学和能源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级学术类刊物。主要刊载氢能、燃料电池及...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以下简称“本刊”)创刊于1956年,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化学会、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现为月刊,是燃料化学和能源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级学术类刊物。主要刊载氢能、燃料电池及煤炭、石油、油页岩、天然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 燃料电池 氢能 燃料化学学报 煤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征稿简则
13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F0004-F0004,共1页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以下简称“本刊”)创刊于1956年,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化学会、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现为月刊,是燃料化学和能源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级学术类刊物。主要刊载氢能、燃料电池及...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以下简称“本刊”)创刊于1956年,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化学会、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现为月刊,是燃料化学和能源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级学术类刊物。主要刊载氢能、燃料电池及煤炭、石油、油页岩、天然气、生物质等的热加工过程及其测量技术、催化合成转化、化工过程及工艺的理论基础、化学品的深加工及产物分析、污染物的控制及资源化利用等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 燃料电池 氢能 燃料化学学报 煤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化学学报》投稿须知
14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56-1256,共1页
《无机化学学报》是中国化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发行。主要报道无机化学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理论研究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繁荣无机化学学科。内容包括固体无机化学、配位化学、无机材料化学、生物无机化学、有机金... 《无机化学学报》是中国化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发行。主要报道无机化学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理论研究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繁荣无机化学学科。内容包括固体无机化学、配位化学、无机材料化学、生物无机化学、有机金属化学、理论无机化学、超分子化学和应用无机化学、催化等,着重报道化合物的合成、热力学、动力学性质、谱学、结构和成键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化学学报 中国化学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征稿简则
15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F0004-F0004,共1页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以下简称“本刊”)创刊于1956年,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化学会、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现为月刊,是燃料化学和能源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级学术类刊物。主要刊载氢能、燃料电池及...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以下简称“本刊”)创刊于1956年,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化学会、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现为月刊,是燃料化学和能源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级学术类刊物。主要刊载氢能、燃料电池及煤炭、石油、油页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化学学报 中英文 氢能 征稿简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阿奇霉素的聚多巴胺纳米粒子用于牙周炎治疗
16
作者 王璐 叶强 +3 位作者 王秀丽 赵明璨 李毅 侯宇川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6-233,共8页
利用二甲基咪唑与六水合硝酸锌之间的配位作用制备了正十二面体形貌的ZIF-8;再以ZIF-8为模板,多巴胺盐酸盐为原料,利用配位竞争诱导聚合法制备了中空结构的聚多巴胺纳米粒子(PDANPs);进一步以PDA NPs为载体负载药物,制备了负载阿奇霉素(... 利用二甲基咪唑与六水合硝酸锌之间的配位作用制备了正十二面体形貌的ZIF-8;再以ZIF-8为模板,多巴胺盐酸盐为原料,利用配位竞争诱导聚合法制备了中空结构的聚多巴胺纳米粒子(PDANPs);进一步以PDA NPs为载体负载药物,制备了负载阿奇霉素(AZM)的聚多巴胺纳米粒子(AZM@PDA NPs).研究结果表明,PDANPs的中空结构有助于阿奇霉素的大量负载,载药率高达20.2%.AZM@PDANPs的生物相容性高,对正常细胞的毒性极低,能够促进细胞中抗炎因子的表达.AZM@PDANPs实现的药物缓释能够有效治疗牙周炎,对抗牙槽嵴吸收,并且在体内的生物安全性良好,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奇霉素 聚多巴胺 载药 药物缓释 牙周炎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包覆MOF基镍钴双金属硫化物微球的制备及其长循环储钠性能
17
作者 鞠治成 付文轩 +4 位作者 王保琰 罗澳 蒋江民 史月丽 崔永莉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1-674,共14页
通过溶剂热并辅以硫化法制备了金属有机骨架(MOF)基镍钴双金属硫化物微球,并通过高温热解有机碳源盐酸多巴胺制备了痕量氮掺杂碳包覆(NC)的Ni-Co-S@NC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这种改性能够有效提高电极材料的导电性以及结构和界面的稳定性... 通过溶剂热并辅以硫化法制备了金属有机骨架(MOF)基镍钴双金属硫化物微球,并通过高温热解有机碳源盐酸多巴胺制备了痕量氮掺杂碳包覆(NC)的Ni-Co-S@NC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这种改性能够有效提高电极材料的导电性以及结构和界面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其中表面包覆约5 nm碳层的Ni-Co-S@NC-0.5微球具有出色的长循环寿命,其在1 A·g^(-1)下循环1000圈后,仍有381.8 mAh·g^(-1)的放电比容量和75.2%的容量保持率,相应地每圈循环的容量衰减量仅为0.126 mAh·g^(-1);Ni-Co-S@NC-0.5||NVP/C(NVP:Na_(3)V_(2)(PO_(4))_(3))钠离子全电池在1 A·g^(-1)下经过100次循环后,可逆放电比容量为386.2 mAh·g^(-1),容量保持率为88.6%,库仑效率稳定在98.1%左右。动力学研究表明,Ni-Co-S@NC-0.5的储钠过程以赝电容行为控制为主,钠离子扩散系数在10^(-11)~10^(-13) cm^(2)·s^(-1)之间,同时具有相对小的电荷转移阻抗(36.7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碳包覆 镍钴双金属硫化物 多孔微球 储钠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碳源合成多响应碳量子点用于铁离子和L-抗坏血酸的检测
18
作者 钟丽娜 陈晶玲 赵青华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9-718,共10页
以生物质橙子皮为原料,通过简单的一步水热法制备了橙子皮基碳量子点(orange peel-based carbon quantum dots,OP-CQDs),并用荧光分析法对其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OP-CQDs水溶性好、荧光强、在生理pH范围内性能稳定。OP-CQDs对铁离... 以生物质橙子皮为原料,通过简单的一步水热法制备了橙子皮基碳量子点(orange peel-based carbon quantum dots,OP-CQDs),并用荧光分析法对其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OP-CQDs水溶性好、荧光强、在生理pH范围内性能稳定。OP-CQDs对铁离子(Fe^(3+))有特异性猝灭反应且灵敏度高,同时,L-抗坏血酸(L-ascorbic acid,L-AA)能够使OP-CQDs-Fe^(3+)体系的荧光部分恢复,形成了“开-关-开”的荧光检测体系。Fe^(3+)和L-AA的检出限分别为1.1和31.8μ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量子点 荧光分析法 绿色碳源 铁离子 L-抗坏血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光热效应的多级Ti_(3)C_(2)/Bi_(12)O_(17)Br_(2)肖特基异质结简单合成及其太阳能驱动抗生素光降解的研究
19
作者 刘超 余欢 +6 位作者 李佳明 余茜 郁壮志 宋玉玺 张峰 张勤芳 邹志刚 《物理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17,共14页
在去除盐酸四环素(TC)方面,光催化技术被认为是一种高效和绿色的方法,可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本研究采用简单的搅拌过程来构建具有多级结构的Ti_(3)C_(2)/Bi_(12)O_(17)Br_(2)(命名为TBOB)肖特基异质结,其中Bi_(12)O_(17)Br_(2)组分... 在去除盐酸四环素(TC)方面,光催化技术被认为是一种高效和绿色的方法,可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本研究采用简单的搅拌过程来构建具有多级结构的Ti_(3)C_(2)/Bi_(12)O_(17)Br_(2)(命名为TBOB)肖特基异质结,其中Bi_(12)O_(17)Br_(2)组分紧密地沉积在Ti_(3)C_(2)表面。通过模拟太阳光下降解TC来评价所有样品的光催化性能。与Bi_(12)O_(17)Br_(2)相比,所制备的TBOB复合材料表现出更好的光降解活性,活性的增强归功于Ti_(3)C_(2)和Bi_(12)O_(17)Br_(2)之间的协同效应,增加Ti_(3)C_(2)的负载量可提高光捕获能力,肖特基异质结的形成可促进有效的电荷载流子分离,以及光热效应可促进表面反应动力学。此外,对影响TBOB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的关键因素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自由基捕获实验和电子顺磁共振(EPR)技术证实了•O2−和e−是TC光催化降解的主要活性物种。结合实验分析和理论计算,提出并讨论了可能的电荷载流子转移途径和光催化降解机理。本研究为合理设计高效光热辅助Ti_(3)C_(2)基光催化剂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_(12)O_(17)Br_(2) Ti_(3)C_(2) 肖特基异质结 光热效应 光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2′-联吡啶-6,6′-二甲酸构筑的两个二烃基锡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抗癌活性
20
作者 何丽芳 唐文杰 +5 位作者 罗尧泽 梁明勝 唐建新 吴雨萱 张复兴 朱小明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01-1609,共9页
合成了二(邻氟苄基)锡-2,2'-联吡啶-6,6'-二甲酸(H_(2)bpdc)配合物[Sn(o-F-C_(6)H_(4)CH_(2))_(2)(bpdc)(H_(2)O)]_(2)·H_(2)O(1)和二正丁基锡-2,2'-联吡啶-6,6'-二甲酸配合物[Sn(n-C_(4)H_(9))_(2)(bpdc)(H_(2)O)... 合成了二(邻氟苄基)锡-2,2'-联吡啶-6,6'-二甲酸(H_(2)bpdc)配合物[Sn(o-F-C_(6)H_(4)CH_(2))_(2)(bpdc)(H_(2)O)]_(2)·H_(2)O(1)和二正丁基锡-2,2'-联吡啶-6,6'-二甲酸配合物[Sn(n-C_(4)H_(9))_(2)(bpdc)(H_(2)O)]·H_(2)O(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1)H、^(13)C和^(119)Sn)、差热分析进行了表征;用单晶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对其结构进行量子化学计算,测定了配合物对人胃腺癌细胞(AGS)、人急性淋巴母细胞白血病细胞(MOLT4)和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显示:配合物均为单核分子,中心锡原子均为七配位的畸变五角双锥构型;除配合物2对MDA-MB-231的抑制活性相对较弱外,配合物对其它细胞均显示了较强的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烃基锡配合物 合成 晶体结构 体外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