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3,022篇文章
< 1 2 1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数据中心碳中和路径情景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峰 王芮敏 +1 位作者 马国远 晏祥慧 制冷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85,共7页
数据中心低碳转型减排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对全国数据中心总体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基于中国关键年份CO_(2)排放和强度目标,引入能效提高率、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负排放技术强度3个变量,采用情景分析法分析数据中心CO_... 数据中心低碳转型减排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对全国数据中心总体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基于中国关键年份CO_(2)排放和强度目标,引入能效提高率、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负排放技术强度3个变量,采用情景分析法分析数据中心CO_(2)排放总量。研究结果表明:数据中心的耗电量逐渐增加,而碳排放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数据中心的电能利用效率(PUE)呈逐渐下降的趋势,3种情景的碳达峰时间均为2030年,碳中和的时间分别为2059、2057、2055年。展望2060年碳中和目标,数据中心行业应进一步提高能效利用率、提高非化石能源占比、加强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创新和提升碳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中心 碳中和 情景分析 减排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源热泵毛细管地板辐射供暖系统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牛建会 王海超 +1 位作者 吕天舒 李永亮 制冷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52,166,共8页
空气源热泵毛细管地板辐射供暖系统以制冷剂为热工质直接加热地板,具有系统简单、传热效果好的优点。搭建了空气源热泵毛细管地板辐射供暖实验装置,在不同室外环境温度下对平行布置的毛细管地板辐射末端进行供暖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空气源热泵毛细管地板辐射供暖系统以制冷剂为热工质直接加热地板,具有系统简单、传热效果好的优点。搭建了空气源热泵毛细管地板辐射供暖实验装置,在不同室外环境温度下对平行布置的毛细管地板辐射末端进行供暖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室外温度越低,毛细管地板辐射末端温度稳定所需时间越长,当室外温度为-5℃时,稳定时间为120 min;同一根毛细管壁面上排气入口端与凝液出口端温差较大,可达到6.40℃,2 cm厚水泥地板表面温差可达4.20℃;从毛细管壁至水泥地板表面竖向温差较小,不超过0.40℃,地板竖向传热效果良好;不同毛细管的同一位置处温差在0.80℃以内,温度均匀性良好;室外温度为-5℃时,机组稳定运行制热COP可达4.61,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源热泵 毛细管 地板辐射 制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仲氢催化转化机理研究综述
3
作者 花亦怀 李秋英 +5 位作者 程昊 白昊川 张涵玮 刘文睿 王凯 邱利民 制冷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23,共12页
氢液化流程中正仲氢转化过程对于液氢的长时间储存与远距离运输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概述了正仲氢的性质差异,综述了正仲氢催化转化过程的物理机制和反应动力学模型的研究进展,对常用催化剂进行了总结和性能对比。最后综述了正仲氢转化... 氢液化流程中正仲氢转化过程对于液氢的长时间储存与远距离运输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概述了正仲氢的性质差异,综述了正仲氢催化转化过程的物理机制和反应动力学模型的研究进展,对常用催化剂进行了总结和性能对比。最后综述了正仲氢转化的3种主流方案,并对比了各方案的优缺点。物理机制和反应动力学分别从微观和宏观角度对正仲氢转化进行了研究,但由于催化剂表面的实验数据相对匮乏,学者对此尚未形成统一的论述和解释,迫切需要进行定量验证。在正仲氢转化的催化剂选择上,虽然镍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更高,但综合考虑催化剂的制备、活化、失活以及氢液化器的工作特点,铁的氢氧化物及氧化物催化剂是主流的催化剂选择方案。此外,3种主流的正仲氢转化方案中采用连续转化过程的氢液化流程比能耗最低,是未来氢液化流程的发展方向,国内对此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研究可为正仲氢催化转化实验台的设计和搭建等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仲氢 催化转化 机理研究 反应动力学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冷链物联网时间-温度的冷鲜肉供应链优化研究
4
作者 谢如鹤 孟祥超 +3 位作者 邹毅峰 刘广海 廖晶 瑭杰 制冷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3-129,共7页
随着冷链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实时温度监控和数据共享已成为提升冷鲜肉供应链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通过提出一种基于冷链物联网的时间-温度协调优化策略来提升冷鲜肉供应链的运营效率。基于预测微生物学和系统可靠性理论,研究了时间和温... 随着冷链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实时温度监控和数据共享已成为提升冷鲜肉供应链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通过提出一种基于冷链物联网的时间-温度协调优化策略来提升冷鲜肉供应链的运营效率。基于预测微生物学和系统可靠性理论,研究了时间和温度对冷鲜肉品质变化的影响,构建了冷鲜肉的品质变化模型和冷鲜肉供应链的能耗模型,并以冷鲜鸡供应链为案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冷鲜肉供应链中存在一个最佳的新鲜度水平,能够使供应链效益达到最大化;当某一环节的新鲜度偏离该最佳新鲜度水平,可通过后续环节调整时间和温度,实现供应链效益的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链物流 生鲜食品供应链 鲜度 时间-温度 易腐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隔热卷材保温技术的冷藏车隔热特性与能耗分析
5
作者 郭嘉明 张霄丹 +4 位作者 羊元飞 林济诚 蔡威 刘妍华 吕恩利 制冷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1-148,共8页
为提高冷藏车的隔热性能,对采用基于高反射技术隔热卷材的冷藏车保温性能进行测试并分析能耗,获得了箱体热通量、箱内空气降温速度及均匀性等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张贴高反射隔热卷材可使箱体外壁面峰值温度降低23.6℃,使通过车顶进入车... 为提高冷藏车的隔热性能,对采用基于高反射技术隔热卷材的冷藏车保温性能进行测试并分析能耗,获得了箱体热通量、箱内空气降温速度及均匀性等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张贴高反射隔热卷材可使箱体外壁面峰值温度降低23.6℃,使通过车顶进入车厢内的热量减少。在无制冷的情况下,热通量降低比例为46.3%;在设定5℃的冷藏温度下,下降比例为16.7%~26%。隔热卷材使车厢外壁温度均匀性提高至1.12,内部均匀性提高至1.68;同时在制冷系统启动后可以更快达到设定温度,同时更容易维持较低温度。有隔热卷材车厢可使压缩机工作频率降低9.1%,从而节省能耗,达到良好的节能效果。研究结果可为冷链运输装备节能运用提供新思路,对有隔热要求的粮库、冷库等设施亦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藏车 隔热材料 漏热量 温度均匀性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泵热水器中自然替代工质R1270和R290的充注量优选及性能研究
6
作者 巨福军 侯力豪 +3 位作者 刘清磊 王浩然 肖成杰 范晓伟 制冷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9-76,共8页
R1270和R290均是氟利昂等传统工质的潜在替代工质。实验研究了名义工况下工质充注量对分别使用R1270和R290的热泵热水器系统性能和冷凝器中换热流体温度分布的影响以及自然工质替代R22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充注量对两系统的循环性能和换... R1270和R290均是氟利昂等传统工质的潜在替代工质。实验研究了名义工况下工质充注量对分别使用R1270和R290的热泵热水器系统性能和冷凝器中换热流体温度分布的影响以及自然工质替代R22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充注量对两系统的循环性能和换热流体的温度分布均有显著影响;R1270系统和R290系统均在相同的最佳充注量(0.90 kg)下分别获得最大COP为4.443和4.317;不同充注量下两系统的冷凝器中均出现2个传热窄点和2个最大传热温差,且其第一传热窄点和第二最大传热温差的出现位置均随充注量的变化而出现相似的迁移;相比于R22系统,R1270系统和R290系统在最佳充注量下均获得明显占优的COP和排气温度以及基本相当的排气压力,且其制热量分别提升了7.05%和降低了10.65%,因此R1270比R290在热泵热水器中替代R22时优势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质替代 R1270 R290 充注量 温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混式核子器临界成雪高度的测量分析
7
作者 赵巍 韩雅倩 +2 位作者 张华 陈鹏举 傅俊元 制冷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97,共7页
为研究人工造雪机内混式单孔核子器的临界成雪高度,实验测量了在不同气水压力比及环境温度下的临界成雪高度阈值,分析了气水压力比及环境温度对临界成雪高度阈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气水压力比为0.40 MPa∶0.40 MPa的工况下,当环境温度... 为研究人工造雪机内混式单孔核子器的临界成雪高度,实验测量了在不同气水压力比及环境温度下的临界成雪高度阈值,分析了气水压力比及环境温度对临界成雪高度阈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气水压力比为0.40 MPa∶0.40 MPa的工况下,当环境温度为-5℃和-10℃时,临界成雪高度阈值不存在,但环境温度为-15℃时,可以实现成雪,临界成雪高度阈值为50~55 cm。当气水压力比为0.50 MPa∶0.45 MPa和0.50 MPa∶0.40 MPa时,-5、-10、-15℃环境温度条件下均能成雪,且气水压力比及环境温度对临界成雪高度具有一定的影响。在相同环境温度下,气水压力比越大,临界成雪高度越小;在保持气水压力比不变的情况下,随着环境温度从-5℃降至-15℃,临界成雪高度则随之减小,且在-10~-5℃温度区间变化趋势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造雪 制冷系统 临界成雪高度 运行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蓄能的户用光伏智能用电系统研究
8
作者 刘俊红 孙楠 +2 位作者 陈斯 吴建恒 崔萍 制冷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56,83,共10页
为增加户用光伏就地消纳能力,满足人们对生活居住环境舒适便捷的需求,提出一种能够满足家庭用电、冬季供暖、夏季制冷、全年生活热水供应需求的户用光伏智能用电系统,其中供暖制冷采用空气源热泵+地暖+风机盘管+蓄能水箱(冬蓄热水、夏... 为增加户用光伏就地消纳能力,满足人们对生活居住环境舒适便捷的需求,提出一种能够满足家庭用电、冬季供暖、夏季制冷、全年生活热水供应需求的户用光伏智能用电系统,其中供暖制冷采用空气源热泵+地暖+风机盘管+蓄能水箱(冬蓄热水、夏蓄冷水)的方式。以山东省某民宅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该系统的TRNSYS仿真模型,根据模拟结果和当地当时电价对蓄能运行方案进行优化,并分析了系统的经济性。结果表明:该系统在满足建筑全年用电和保证冬夏季室内温度的同时,还可获得光伏电上网收益,全生命周期内收益最高。空气源热泵最优运行方案为冬季09:00—16:00、22:00—05:00工作,夏季07:00—18:00、22:00—05:00工作;可控型电器在10:00—16:00使用,有储能性电器在11:00—14:00使用,可进一步消储光伏电。蓄能水箱比无水箱时减少46%耗标煤量,节能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 空气源热泵 消纳 蓄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辨识方法的建筑供暖系统能耗预测研究
9
作者 曲明璐 杜尚赫 +2 位作者 张欣林 于震 李怀 制冷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5-150,166,共7页
利用机器学习技术深入分析楼宇产生的时间序列历史数据,基于黑箱模型竞争寻优的算法,开发了一种通用的模型辨识方法,通过多项式回归、人工神经网络、极端梯度提升3种机器学习方法竞争寻优确定最终的辨识模型。以北京市某近零能耗办公建... 利用机器学习技术深入分析楼宇产生的时间序列历史数据,基于黑箱模型竞争寻优的算法,开发了一种通用的模型辨识方法,通过多项式回归、人工神经网络、极端梯度提升3种机器学习方法竞争寻优确定最终的辨识模型。以北京市某近零能耗办公建筑为研究对象,基于建筑历史数据和TRNSYS供暖系统仿真模型数据,通过开发的模型辨识方法建立了建筑的负荷预测模型和设备能耗模型,在部署期间预测R 2值和总能耗误差值分别为0.87和5.18%。通过该模型辨识方法建立的预测模型精度较高,为后续系统能耗优化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辨识 机器学习 TRNSYS 近零能耗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制对流条件下翅片管蒸发器霜层生长特性研究
10
作者 陈清华 彭白雪 +1 位作者 陆育 季家东 制冷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6-104,共9页
结霜现象是阻碍翅片管蒸发器在制冷系统应用的主要不利因素之一。为准确预测霜层生长特性,基于耦合VOF多相流和相变传质速率模型方法,对强制对流条件下三维翅片管表面霜层生长行为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得到的霜层厚度与实验结果相比最大... 结霜现象是阻碍翅片管蒸发器在制冷系统应用的主要不利因素之一。为准确预测霜层生长特性,基于耦合VOF多相流和相变传质速率模型方法,对强制对流条件下三维翅片管表面霜层生长行为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得到的霜层厚度与实验结果相比最大差异控制在15%以内,霜层密度的估计值在高达90%的置信区间内,吻合较好。通过搭建翅片管蒸发器表面结霜可视化实验平台,分析了在单因素变化下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及迎面风速对翅片管表面霜层生长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霜层厚度随着进风气流方向从前向后逐渐降低,空气温度越低、迎面风速越大及相对湿度越高,霜层厚度、结霜量及霜层热阻也越大,相对湿度85%下的霜层厚度达到最高,为2.344 mm。根据Morris敏感度分析法得到相对湿度对霜层热阻的影响最大,敏感度系数达到2.41,并使用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得到霜层热阻关于不同环境参数下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翅片管蒸发器 结霜 强制对流 伪VO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没液体冷却技术在动力电池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剑杰 庄园 +7 位作者 欧阳洪生 卢永杰 严昱昊 吴曦蕾 叶恭然 张灿灿 吴玉庭 韩晓红 制冷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6,共16页
电池热管理系统是纯电动汽车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液体浸没技术在电子设备领域的成功应用,该技术在电池热管理系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动力电池浸没液冷技术是将电池直接浸没于绝缘流体中,通过对流换热或相变传热来带走电池... 电池热管理系统是纯电动汽车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液体浸没技术在电子设备领域的成功应用,该技术在电池热管理系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动力电池浸没液冷技术是将电池直接浸没于绝缘流体中,通过对流换热或相变传热来带走电池的热量。从动力电池热管理角度出发,分析了温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以及采用不同电池热管理系统的优势和存在的局限性,重点阐述了采用浸没式电池热管理系统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详细综述了液体浸没式电池热管理系统目前主要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及相关研究进展,包括冷却液的选择、模组设计、寿命和安全性研究等方面。最后概述了部分厂商进行探索或示范性工作所开发的动力电池浸没液冷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电池 电池热管理 浸没液冷 冷却液 模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大容量工业余热高温热泵的压缩机技术现状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凯 陈文卿 +2 位作者 李丹童 何志龙 邢子文 制冷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共15页
热泵技术是一种节能技术,能够有效应对全球变暖,降低碳排放。工业热泵回收供热过程的废热加热水或空气,可减少电力消耗及碳排放。工业热泵节能环保,供热稳定,已广泛应用于生产及生活的各个阶段。分析了国内外工业余热高温热泵的压缩机... 热泵技术是一种节能技术,能够有效应对全球变暖,降低碳排放。工业热泵回收供热过程的废热加热水或空气,可减少电力消耗及碳排放。工业热泵节能环保,供热稳定,已广泛应用于生产及生活的各个阶段。分析了国内外工业余热高温热泵的压缩机类型及特点,针对中大容量的双螺杆压缩机及离心压缩机,分析其应用及技术现状。螺杆式热泵压缩机在高蒸发温度时应采用开启式结构,高冷凝温度时可采用高速无油方案;离心式热泵压缩机除高效的叶轮外,应关注耐高温电机与无油润滑轴承。螺杆式水蒸气压缩机关注转子热变形及轴封问题,向大温升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热泵 双螺杆压缩机 离心压缩机 水蒸气压缩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外造雪机用核子器两相流动过程与雾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郝亚辉 吴海峰 +2 位作者 徐荣吉 张华 王瑞祥 制冷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8-103,共6页
核子器对促进人工造雪的液滴快速成核、结晶、成雪过程具有重要作用。针对室外造雪机用的通用核子器,设计了可视化实验平台,研究了核子器内部气液两相流动过程以及对雾化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核子器内部呈两相环形流动,外部形成了... 核子器对促进人工造雪的液滴快速成核、结晶、成雪过程具有重要作用。针对室外造雪机用的通用核子器,设计了可视化实验平台,研究了核子器内部气液两相流动过程以及对雾化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核子器内部呈两相环形流动,外部形成了连续的空锥形喷雾场。随着气液压力比(ΦGL)的增加,界面扰动波在内部气液两相流动过程中逐渐消失。随着空气核占据更多的空间,液膜厚度逐渐减小且变得均匀稳定,雾化效率和雾化质量均得到显著提升。当ΦGL从20%增至67%时,液滴分布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分别提高了17%和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外造雪机 核子器 内部流型 粒径分布 科技冬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能互补的吸收式热泵用于宽温区冷热兼供系统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鹿丁 刘子健 +2 位作者 申涛 陈润东 公茂琼 制冷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1,共8页
在“碳中和”目标背景下,实现集中式冷热管网无法覆盖的分布式区域的低碳冷热兼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出一种基于吸收式热泵的冷热兼供系统,利用光热、地热、余热、生物质和空气能等多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实现-20~90℃宽温区冷热兼... 在“碳中和”目标背景下,实现集中式冷热管网无法覆盖的分布式区域的低碳冷热兼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出一种基于吸收式热泵的冷热兼供系统,利用光热、地热、余热、生物质和空气能等多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实现-20~90℃宽温区冷热兼供,适用于乡村、城镇、工业园等分布式区域。基于Aspen构建了系统模型,并搭建了一套原理样机。样机利用真空管集热器捕集光热能,并引入天然气补燃平衡光热负荷波动;通过载热/载冷介质循环及阀组切换,利用单套吸收式热泵及室外冷热一体机,拖动多套室内供热/供冷末端。原理样机在济南进行了环境测试,整个测试期间光热占比可达35%。通过燃气比例调节,实现全天候稳定供能;通过液位控制,实现了大范围的浓度调节,使样机能在更宽的温度范围内高效运行。研究发现:当冷却水温度在30~20℃变化时,-20℃制冷COP为0.30~0.43,7℃制冷COP为0.70~0.78;当蒸发温度在-15~20℃变化时,45℃供热COP为1.40~1.90,80℃供热COP为1.35~1.56。结果表明:通过引入太阳能热驱动和空气能回收,该系统可再生能源比例超过50%;相较燃气壁挂炉和电空调的传统方式,新型系统全年运行费用降低54%,碳排放降低44%,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式热泵 多能互补 冷热兼供 可再生能源 碳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钠水凝胶包封卵母细胞结晶性质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林春燕 张宇琪 周新丽 制冷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7-166,共10页
基于海藻酸钠水凝胶的微囊化技术可用于优化冷冻和复温程序,降低细胞和组织的冷冻损伤。观察了卵母细胞在不同体积分数(0.5%、1.0%、1.5%、2.0%)海藻酸钠水凝胶中的形态,确定其封装的安全浓度;利用低温显微镜系统研究了不同体积分数海... 基于海藻酸钠水凝胶的微囊化技术可用于优化冷冻和复温程序,降低细胞和组织的冷冻损伤。观察了卵母细胞在不同体积分数(0.5%、1.0%、1.5%、2.0%)海藻酸钠水凝胶中的形态,确定其封装的安全浓度;利用低温显微镜系统研究了不同体积分数海藻酸钠水凝胶的结晶温度及结晶行为,并对比卵母细胞在基础溶液、保护剂溶液中降/复温时形态和结晶情况;对比溶剂置换型和物理混合型制备的海藻酸钠抗冻水凝胶包封卵母细胞的冻存效果。结果表明:卵母细胞在0.5%和1.0%体积分数的海藻酸钠凝胶中整体形态与体积维持较好;1.0%体积分数海藻酸钠组和12.5%DMSO+12.5%EG+0.5 mol/L海藻糖的保护剂溶液组中的卵母细胞在降温过程中均未产生胞内冰;相比物理混合型,溶剂置换型组水凝胶中的卵母细胞在降温过程中无胞内冰产生,细胞复温后仍保持正常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卵母细胞 微囊化 结晶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压缩机电机损耗和温度分布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群 陈曦 制冷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31,共8页
电机冷却是保障线性压缩机高可靠性运行的关键。建立了基于实验运行参数及温度的直线振荡电机损耗模型,分析了电机铜损、铁心损耗和涡流损耗随温度的变化趋势,并耦合线性压缩机流场三维模型,对电机线圈和永磁体的温度分布特性进行了变... 电机冷却是保障线性压缩机高可靠性运行的关键。建立了基于实验运行参数及温度的直线振荡电机损耗模型,分析了电机铜损、铁心损耗和涡流损耗随温度的变化趋势,并耦合线性压缩机流场三维模型,对电机线圈和永磁体的温度分布特性进行了变工况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进气温度下,质量流量每提升0.2 g/s,电机温度降低4~20℃,且温度分布方差降低0.5~1.2;相同质量流量下,进气温度每降低5℃,电机温度降低4~6℃。永磁体的最大温差为0.6 g/s质量流量工况下的7.3℃和1.4 g/s质量流量工况下的6.9℃。优化后的进气结构使电机温度分布方差减小了5.521,最高温度下降了4.1℃,最大温差下降了4.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压缩机 电机损耗 温度分布 直线振荡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量制备La-Fe-Si系磁热材料的磁热性能和制冷性能研究
17
作者 郭亚茹 黄焦宏 +9 位作者 金培育 刘翠兰 程娟 张英德 李兆杰 戴默涵 张建平 高磊 王鹏宇 裴昊 制冷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0-97,共8页
使用中频熔炼炉批量制备公斤级(La,Ce)(Fe,Mn,Si)_(13)H_(y)磁热材料,对合金的磁热性能和制冷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金的居里温度随Mn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分别为292.9、287.8和283.9 K。在2 T外加磁场下,合金最大等温磁熵变达到12.0... 使用中频熔炼炉批量制备公斤级(La,Ce)(Fe,Mn,Si)_(13)H_(y)磁热材料,对合金的磁热性能和制冷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金的居里温度随Mn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分别为292.9、287.8和283.9 K。在2 T外加磁场下,合金最大等温磁熵变达到12.0 J/(kg·K),半峰宽最大为11 K,3种合金的相对制冷能力分别为110.2、132.0和110.0 J/kg。使用课题组自制的磁热效应测量仪,得到变化磁场为1.5 T时,3种合金的最大绝热温变分别为3.48、3.14和2.96 K。将3种合金分层装入主动式磁回热器中,在课题组自制的磁制冷样机上测试制冷性能,当设定环境温度为295 K,可实现16.9 K的制冷温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量制备 (La Ce)(Fe Mn Si)_(13)H_(y)磁热材料 磁热性能 制冷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管制冷机波纹连管内交变流动及声功传输特性
18
作者 木松松 崔晓钰 +5 位作者 殷旺 黄政 蒋珍华 丁磊 刘少帅 吴亦农 制冷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78,共8页
压缩机出口连管作为声功传输部件,其声功损失直接影响脉管制冷机性能。柔性波纹管相比于传统刚性光滑管在应用中可以调整压缩机和冷指相对位置。为研究柔性波纹管对制冷机的影响,采用模拟仿真分析了刚性光滑管和柔性波纹管连管的流动特... 压缩机出口连管作为声功传输部件,其声功损失直接影响脉管制冷机性能。柔性波纹管相比于传统刚性光滑管在应用中可以调整压缩机和冷指相对位置。为研究柔性波纹管对制冷机的影响,采用模拟仿真分析了刚性光滑管和柔性波纹管连管的流动特性,并通过实验验证了两种类型连管对整机性能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与刚性光滑管相比,波纹管波纹处出现混合流,产生更多阻力损失;相同入口参数下,出口质量流与压力波幅值更低,声功损失更多。实验结果显示:相同制冷能力时,波纹管所需输入功更多,当制冷温度为37.5 K,制冷量为0.5 W时,波纹管和光滑管输入功分别为119 W和112 W;制冷量为3.0 W时,波纹管和光滑管输入功分别为279 W和259 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管制冷机 柔性波纹管 流动特性 声功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用氦有阀线性压缩机电机性能研究
19
作者 刘康俊 沙鑫权 +6 位作者 李子成 黄琦 应孔快 丁磊 刘少帅 蒋珍华 吴亦农 制冷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4-112,共9页
有阀线性压缩机是空间液氦温区节流制冷机的关键部件,直线电机作为有阀线性压缩机的驱动部件,其电机力与气体力的匹配关系将直接影响压缩机的性能。基于等效气体力模型,建立了直线电机的仿真模型,搭建了有阀线性压缩机实验台,分析了不... 有阀线性压缩机是空间液氦温区节流制冷机的关键部件,直线电机作为有阀线性压缩机的驱动部件,其电机力与气体力的匹配关系将直接影响压缩机的性能。基于等效气体力模型,建立了直线电机的仿真模型,搭建了有阀线性压缩机实验台,分析了不同工况下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研究了不同工况下的压缩机性能,并验证了气体力线性化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充气压力为0.2 MPa和活塞行程为5 mm时,实验和仿真的共振频率均为50 Hz,电机效率为84.3%。输入功、电压、电流和电机效率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25.8%、21.7%、22.7%和13.5%。说明压缩机的电机效率与其共振频率有关,在共振频率与运行频率一致时,压缩机的电机效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阀线性压缩机 气体力线性化 直线电机 电机效率 共振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MVC系统的水蒸气压缩机研究进展
20
作者 潘家军 张化福 +3 位作者 张振涛 杨俊玲 孟祥文 吴宏伟 制冷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8-68,共11页
机械蒸汽压缩(MVC)系统是一种将低温余热资源进行回收再利用,可达到节能、减碳目的的一种节能技术。压缩机作为MVC系统中的核心设备,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系统的整体性能。主要对水蒸气压缩机的热力学性能及结构性能进行综述,提出相关... 机械蒸汽压缩(MVC)系统是一种将低温余热资源进行回收再利用,可达到节能、减碳目的的一种节能技术。压缩机作为MVC系统中的核心设备,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系统的整体性能。主要对水蒸气压缩机的热力学性能及结构性能进行综述,提出相关优化建议及改进思路,为后续对水蒸气压缩机性能的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蒸气压缩机 MVC系统 热力学性能 几何参数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