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1,098篇文章
< 1 2 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推荐一种新坝型──面板超贫碾压混凝土重力坝 被引量:7
1
作者 方坤河 刘克传 +1 位作者 段亚辉 陈红 农田水利与小水电 1995年第11期32-36,共5页
推荐一种介于碾压混凝土坝与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之间的新坝型。结合某水利水电工程挡水坝的具体情况,论述了该坝型的技术优越性和经济性。分析表明.该坝型结构的安全度和稳定性高.而且施工经济快速。同时指出了该坝型的应用前境.
关键词 面板 超贫 碾压混凝土坝 新坝型 挡水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水法渠道测渗计算 被引量:14
2
作者 田士豪 李林荣 +1 位作者 方彦军 艾树衡 农田水利与小水电 1995年第8期14-17,共4页
通过静水法测渗研究了渠道渗漏特性,提出了相应的渠道测渗计算方法。实测资料分析表明,此法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可以消除测量误差以提高成果精度,能够计算任一运用水位下的渗漏强度,优于分段计算法。
关键词 渗漏 渠道 静水法 测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库灌区动态用水计划拟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李远华 贺前进 +2 位作者 陈崇德 付香玉 陈祖梅 农田水利与小水电 1995年第11期16-20,共5页
结合漳河灌区灌溉用水微机管理的初步尝试,提出了进行实时灌溉预报和编制渠系动态用水计划的原理、方法和主要模型。从我国灌溉水管理体制和设备条件的现状出发.对实时信息的处理和工作步骤进行了详细讨论。
关键词 灌溉 水库灌区 计划用水 渠系动态 实时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灌溉方式的水稻生理效应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郑志明 王兆骞 倪文 农田水利与小水电 1992年第6期10-14,共5页
通过常规淹灌、垄作浸润、控水湿润和间歇灌溉等不同灌溉方式对水稻生理效应的研究表明:垄作浸润和控水湿润灌溉的叶片相对含水量较高。垄作浸润和控水湿灌溉既能减少上位叶(倒一、二叶)的叶绿素、全氮量,防止贪青徒长,又能延缓下位叶(... 通过常规淹灌、垄作浸润、控水湿润和间歇灌溉等不同灌溉方式对水稻生理效应的研究表明:垄作浸润和控水湿润灌溉的叶片相对含水量较高。垄作浸润和控水湿灌溉既能减少上位叶(倒一、二叶)的叶绿素、全氮量,防止贪青徒长,又能延缓下位叶(倒三、四叶)的衰老,增加光合作用源的功能时间,同时垄作浸润和控水湿润灌溉的水稻叶片有较高的净光合率(NPR)和气孔导度(CS),增强了光合作用源的强度。节水灌溉能提高根系活力,较好地协调水稻高产与根系早衰之间的矛盾。可见垄作浸润和控水湿润灌溉的水稻具有更好的水分代谢和光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灌溉 生理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机交流采样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植鑫 吴畏 +5 位作者 徐小顺 李胜兰 胡英池 雷波 王开生 张元争 农田水利与小水电 1992年第8期39-43,共5页
交流电量测量是水电站自动化中的基本环节。文章作者在湖南省嘉禾县调塘水电站实现微机监控系统中研制了基于8098单片机的交流采样,通过初步调试证明:用微机来直接采集交流电量可使系统结构得以简化,采集数据稳定性及精度均较高,便于现... 交流电量测量是水电站自动化中的基本环节。文章作者在湖南省嘉禾县调塘水电站实现微机监控系统中研制了基于8098单片机的交流采样,通过初步调试证明:用微机来直接采集交流电量可使系统结构得以简化,采集数据稳定性及精度均较高,便于现场调试,可以充分利用8098芯片的功能,满足中小型电站测量要求,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片机 采样 交流量 水电站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技术与多目标决策在平原湖区水资源优化调度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沙鲁生 方红远 +1 位作者 蔡守华 滕雅元 农田水利与小水电 1995年第12期12-17,共6页
以微山湖、骆马湖水资源系统为例,应用系统分析中的模拟技术建立模拟模型。为充分利用各时段的提水能力,减少因提水能力限制而造成的系统缺水量,根据微山湖、骆马湖历史序列和生成序列,推求两湖在系统提水能力允许下的抽蓄保供线,... 以微山湖、骆马湖水资源系统为例,应用系统分析中的模拟技术建立模拟模型。为充分利用各时段的提水能力,减少因提水能力限制而造成的系统缺水量,根据微山湖、骆马湖历史序列和生成序列,推求两湖在系统提水能力允许下的抽蓄保供线,计算各运行方案的系统响应值,生成非劣解集。根据系统目标重要性的优先次序,并考虑地区的经济基础及国民经济发展要求,确定最优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湖区 模拟模型 水资源 优化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节水灌溉模式试验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李远华 崔远来 +1 位作者 谢礼贵 赵春民 农田水利与小水电 1994年第12期5-7,共3页
以水稻非充分灌溉试验的大量实测资料为基础,分析了不同稻田水分状况对水稻主要生态环境因素的影响,讨论了节水灌溉条件下水稻的生理机制及产量形成特点,提出了水稻高产省水的合理灌溉模式。
关键词 节水 生态环境 生理机制 水稻 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轴流泵站最优运行方式探讨 被引量:14
8
作者 汪安南 伍杰 农田水利与小水电 1993年第11期36-38,共3页
1 问题的提出我国大型轴流泵站不仅担负着大面积防洪排涝任务,同时也广泛用于灌溉、供水和跨流域调水,因此泵站的经济运行应该提到议事日程。泵站的经济运行首先应该在满足抽水流量和扬程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提水流量和降低提水扬程。
关键词 泵站 大型轴流泵站 运行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黄淮海平原的节水农业 被引量:8
9
作者 司徒淞 张薇 农田水利与小水电 1995年第3期10-14,共5页
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全球的突出问题之一.国内外对节水农业的研究都给予高度重视。根据黄淮海平原水资源短缺现状和农业生产特点,提出了节水农业的涵义、标准及农业节水潜力、节水农业综合技术体系及其关系措施,同时阐述了实现节水农业... 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全球的突出问题之一.国内外对节水农业的研究都给予高度重视。根据黄淮海平原水资源短缺现状和农业生产特点,提出了节水农业的涵义、标准及农业节水潜力、节水农业综合技术体系及其关系措施,同时阐述了实现节水农业技术体系的途径,以达到节水、增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节水 标准 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作物受渍持续时间为基础的地下水排水标准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瑜芳 张蔚榛 农田水利与小水电 1994年第9期14-20,共7页
根据一次降雨后水位降落过程确定排水标准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为此,详细论述了以作物生长受抑制的天数为指标的排水标准的计算和试验研究方法,以及抑制天数指标在排水系统设计与管理中的应用,可为我国渍害低产田... 根据一次降雨后水位降落过程确定排水标准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为此,详细论述了以作物生长受抑制的天数为指标的排水标准的计算和试验研究方法,以及抑制天数指标在排水系统设计与管理中的应用,可为我国渍害低产田改造地区选定设计排水标准时应用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标准 抑制天数指标 排水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涵洞式水闸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5
11
作者 石自堂 吕伟德 贺前进 农田水利与小水电 1995年第10期27-29,共3页
涵洞式水闸常修建在挖方较深的渠道中及填土较高的河堤下,由于抗滑稳定能得到保证,所以其设计常易被人忽视,使得水闸在运行中经常出现底板不均匀沉陷,洞身段产生裂缝、渗漏等现象,造成地基渗透变形等不良后果,严重时会威胁水闸及... 涵洞式水闸常修建在挖方较深的渠道中及填土较高的河堤下,由于抗滑稳定能得到保证,所以其设计常易被人忽视,使得水闸在运行中经常出现底板不均匀沉陷,洞身段产生裂缝、渗漏等现象,造成地基渗透变形等不良后果,严重时会威胁水闸及堤防的安全。文章对涵洞式水闸设计中的水力计算及泄水、渗流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涵洞 水闸 计算 渗流 变形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田的水分调节对水稻需水量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纪明喜 迟道才 +1 位作者 郭成久 杨国范 农田水利与小水电 1994年第1期10-14,共5页
稻田水分的不同调节方式对水稻的需水量和产量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试验表明,“浅、湿、干”灵活调节的优化灌溉模式与合理施肥的“促、控、养”结合可以减少腾发量而不降低产量,使灌溉水的生产率显著提高。优化灌溉模式能省水增产的原... 稻田水分的不同调节方式对水稻的需水量和产量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试验表明,“浅、湿、干”灵活调节的优化灌溉模式与合理施肥的“促、控、养”结合可以减少腾发量而不降低产量,使灌溉水的生产率显著提高。优化灌溉模式能省水增产的原因是可以改善土壤通透性,增强根系活力,提高水稻的分蘖力和有效分蘖率,改善植株形态和产量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灌溉 水分调节 优化灌溉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桓台县吨粮田节水灌溉技术体系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家仁 郑浩 +1 位作者 李长继 杨保哲 农田水利与小水电 1995年第2期3-6,共4页
为解决井灌区吨粮田建设中出现的“三多一高”问题,桓台县采取多学科联合攻关,从1988年到1991年,完成了节水灌溉技术体系研究──农作物生育节水和工程传输节水。应用该技术体系,促进了水、肥、气、热四大增产要素的优化匹... 为解决井灌区吨粮田建设中出现的“三多一高”问题,桓台县采取多学科联合攻关,从1988年到1991年,完成了节水灌溉技术体系研究──农作物生育节水和工程传输节水。应用该技术体系,促进了水、肥、气、热四大增产要素的优化匹配,试验小区3年产量平均达17040kg/hm2,耗水仅740mm,水分生产率1.537kg/mm,粮食成本下降29.8%,农民纯收入增加1.1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井灌区 节水灌溉体系 优化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中丘陵区水土流失特点及其防治对策 被引量:5
14
作者 姜万勤 农田水利与小水电 1990年第9期7-10,共4页
川中丘陵区是四川省粮、棉、油的主产区,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水土流失日益加剧。有效地防治水土流失,提高土壤的蓄水保肥能力,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水土流失特点及其规律的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 水土流失 防治 川中丘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湾水电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性能试验 被引量:3
15
作者 曾力 方坤河 蔡海瑜 农田水利与小水电 1995年第7期35-39,共5页
过渡湾水电站根据大坝各部位对混凝土性能的不同设计要求,将大坝划分为6个区,分别对各区混凝土进行配合比设计及性能试验。为了充分利用当地材料资源,对当地水泥、磷渣掺合料。纸浆废液及砂石骨料等材料进行了品质鉴定。通过大量的... 过渡湾水电站根据大坝各部位对混凝土性能的不同设计要求,将大坝划分为6个区,分别对各区混凝土进行配合比设计及性能试验。为了充分利用当地材料资源,对当地水泥、磷渣掺合料。纸浆废液及砂石骨料等材料进行了品质鉴定。通过大量的混凝土性能试验,选择出满足大坝6个部位设计要求的合理混凝土配合比。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对磷渣的掺量、大坝内部混凝土的绝热温升及纸浆废液的利用等进行了试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 混凝土 配合比 磷渣 纸浆废液 绝热温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区积盐规律及竖井排灌模式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鸿杰 杜历 农田水利与小水电 1991年第3期17-19,共3页
银北灌区位于青铜峡灌区的下游,其土壤盐分动态主要受灌溉和蒸发的制约。本文根据多年试验观测资料,分析总结出了银北灌区土壤积盐机理和规律,并依此提出了相应的竖井排灌模式,制定出具体的技术措施。实践证明,该模式的效果颇佳。
关键词 灌区 土壤 积盐规律 竖井排灌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半干旱灌区某次配水的优化模型 被引量:4
17
作者 汪志农 熊运章 农田水利与小水电 1993年第6期1-6,共6页
该文介绍了两种适用于半干旱灌区某次配水的实用优化模型。第一种以作物水分生产函数为基础,以全灌区净灌溉增产值最大为目标函数;第二种根据灌溉管理部门的要求,以某次灌水全灌区的水费收入最高为目标函数。这两种配水模型以陕西省洛... 该文介绍了两种适用于半干旱灌区某次配水的实用优化模型。第一种以作物水分生产函数为基础,以全灌区净灌溉增产值最大为目标函数;第二种根据灌溉管理部门的要求,以某次灌水全灌区的水费收入最高为目标函数。这两种配水模型以陕西省洛惠渠灌区 1989、1990年夏灌的实际用水资料进行了验证,可供各自流引水灌区在渠系水量调配中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旱区 灌溉 配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塔河灌区管理信息系统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雪珍 魏永曜 马文正 农田水利与小水电 1995年第10期23-27,共5页
文章介绍了金塔河灌区管理信息系统的概貌。它是在分析灌区范围内的降水径流等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对南营水库进行优化调度,对渠系用水配水进行计算机管理,以提高灌区的灌溉效益。文中提到的一些方法有一定的普遍意... 文章介绍了金塔河灌区管理信息系统的概貌。它是在分析灌区范围内的降水径流等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对南营水库进行优化调度,对渠系用水配水进行计算机管理,以提高灌区的灌溉效益。文中提到的一些方法有一定的普遍意义,但计算来水量时用到的“分阶段真实年法”,是当地在实践中采用的方法,仅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区 数据库 管理 优化调度 计划用水 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弯道环流在取水防沙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马有国 周素真 农田水利与小水电 1993年第2期34-38,共5页
本文在研究弯道环流强度及泥沙运动规律的基础上,得到弯道环流强度的判别数和人工弯道式取水枢纽的水力设计准则。
关键词 环流 取水防沙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水稻无效分蘖的水分管理技术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薇 司徒淞 农田水利与小水电 1995年第5期9-12,共4页
在决定水稻成穗的分蘖关键时期,江南地区连作早、晚稻多通过晒田以控制无效分蘖。此时由于常遇阴雨连绵天气并且早、晚稻生育期短,稻田失晒率高达70%~80%。充分利用降水和拦蓄雨水进行深水控蘖9~11天,或者利用暗管排水进... 在决定水稻成穗的分蘖关键时期,江南地区连作早、晚稻多通过晒田以控制无效分蘖。此时由于常遇阴雨连绵天气并且早、晚稻生育期短,稻田失晒率高达70%~80%。充分利用降水和拦蓄雨水进行深水控蘖9~11天,或者利用暗管排水进行晒田控蘖,可使水稻产生较好的生理效应,无效分蘖显著减少,成穗率明显提高,且能达到节水增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水分管理 控蘖 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