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数字经济赋能林业高质量发展的多元组态路径研究 |
邹玉友
袁欢
孔蓝蓝
田国双
|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5
|
|
|
2
|
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组态及路径分析——以江西省为例 |
沈俊鑫
赵卉紫
彭媛
|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5
|
|
|
3
|
乡村治理积分制的运行机制、现实困境与破解策略——基于“三圈理论”的解释框架 |
马改艳
徐学荣
|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
4
|
低空经济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角色扮演、现实壁垒与破解之道 |
王丹
罗章松
|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12
|
|
|
5
|
产业集聚对中国林产工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 |
侯方淼
李申睿
高帅印
吴成亮
|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6
|
数字乡村建设赋能特色经济林业增长的效应与机制——基于油茶产业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 |
万璐
梁璐
任祎峻
|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7
|
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如何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基于山东省蒙阴县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
钱淼
郭红东
|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8
|
新乡贤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过程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案例分析 |
张桂蓉
张颖
|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
9
|
非农就业、家庭代际与农户“两闲”盘活利用行为——基于江西省实证 |
翁贞林
魏天知
刘思宇
魏天言
|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
10
|
行动网络视域下乡村治理共同体构建的机制研究——基于湖北省D村的工作实践 |
方伶俐
彭宜红
胡梓瑜
|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
11
|
中国粮食产业“三链协同”时空分异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 |
崔宁波
时骄禹
范月圆
|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12
|
共同富裕背景下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发展的逻辑——基于协同理论的视角 |
王波
|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13
|
数字乡村建设中农民参与的动力因素及行动逻辑——基于曹县D村试点实践的案例考察 |
武小龙
王涵
|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14
|
数字技术能否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突破“胡焕庸线”? |
蒋团标
何金盛
|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15
|
农村数字化、绿色科技创新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 |
雷玲
周煊
孙璐
刘白鹤
|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16
|
数字能力与养殖户智慧农业技术采纳行为 |
白雪冰
彭刚望
胡浩
|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7
|
撤村建居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何去何从——基于Z省N市B区的案例考察 |
徐旭初
钦纪傲
吴彬
|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8
|
行政借势、平台嵌入与内部重塑:数字乡村的“新外生发展”过程 |
曾凡军
陈永洲
|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9
|
政策红利下农民合作社数字化转型:实践偏好、技术陷阱与优化路径 |
郑阳阳
武舜臣
高昕芮
|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0
|
地权稳定性对国有农场职工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基于制度环境的调节效应 |
王太祥
冯奕丁
周应恒
|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