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04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烟台市花生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1
1
作者 任强 王永丽 +4 位作者 陈红 林倩 王贵 杜连涛 王廷利 农业科技通讯 2025年第1期19-21,187,共4页
花生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二,产量居世界第一。烟台市是我国花生主要产区之一,且区域内花生加工出口业较为发达,但近年来遭遇花生种植面积下降、产能不足的困境。本文作者分析了烟台市花生生产的现状、存在的突出影... 花生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二,产量居世界第一。烟台市是我国花生主要产区之一,且区域内花生加工出口业较为发达,但近年来遭遇花生种植面积下降、产能不足的困境。本文作者分析了烟台市花生生产的现状、存在的突出影响因素,建议强化政策扶持与科技支撑、抓好标准化生产和产业链条衔接,从而进一步促进烟台市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生产现状 发展对策 烟台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优质多抗糯玉米品种春糯10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2
作者 杨春影 刘洋 +7 位作者 谢振明 赵新华 冯引弟 陈虹地 司学政 范增娟 任建菲 吴江 农业科技通讯 2025年第2期176-178,181,共4页
春糯10是长春市农业科学院于2014年以N202为母本、ZN303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糯玉米杂交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性强、商品性好的优点。于2020年3月通过吉林省审定,适宜在吉林省玉米中熟区种植。本文作者对春糯10的品种来源和选育过程、品... 春糯10是长春市农业科学院于2014年以N202为母本、ZN303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糯玉米杂交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性强、商品性好的优点。于2020年3月通过吉林省审定,适宜在吉林省玉米中熟区种植。本文作者对春糯10的品种来源和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等进行了阐述,以期对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 春糯10 选育 产量表现 栽培技术 制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矮秆高产多穗型小麦新品种中农539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3
作者 闫文利 刘旭 +2 位作者 闫素红 杨兆生 李伟 农业科技通讯 2025年第4期169-171,共3页
中农539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运用独创的“穗穴改良系谱法”经过6年选育而成的多穗型小麦新品种,2024年7月通过河南省审定。本文作者介绍了中农539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并总结了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旨在为品... 中农539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运用独创的“穗穴改良系谱法”经过6年选育而成的多穗型小麦新品种,2024年7月通过河南省审定。本文作者介绍了中农539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并总结了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旨在为品种的应用及推广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中农539 选育 特征特性 产量表现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糯玉米新品种春糯13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4
作者 杨春影 陈虹地 +10 位作者 吴江 赵新华 谢振明 冯引弟 刘洋 范增娟 司学政 任建菲 刘英群 李玉雪 王健君 农业科技通讯 2025年第3期148-150,177,共4页
春糯13是长春市农业科学院于2016年以BN11为母本、ZN66为父本利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糯玉米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性较强、商品性好的优点。于2022年8月通过吉林省审定,适宜在吉林省玉米中熟—晚熟区种植。本文作者介绍了春... 春糯13是长春市农业科学院于2016年以BN11为母本、ZN66为父本利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糯玉米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性较强、商品性好的优点。于2022年8月通过吉林省审定,适宜在吉林省玉米中熟—晚熟区种植。本文作者介绍了春糯13的品种来源和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和制种技术要点,旨在对该品种的推广和发展提供相关的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 春糯13 选育过程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制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籼早熟组合瑜香优191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5
作者 李智谋 刘邦华 +6 位作者 姚仁祥 伍振平 姜守全 蔡少先 聂勇 管锋 方杰 农业科技通讯 2025年第3期160-162,共3页
瑜香优191是湖南湘穗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瑜香178A为母本、 R19-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22年通过国家审定。2022-2023年开展百亩高产示范,平均产量为8.86 t/hm^(2)。本文作者介绍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高... 瑜香优191是湖南湘穗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瑜香178A为母本、 R19-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22年通过国家审定。2022-2023年开展百亩高产示范,平均产量为8.86 t/hm^(2)。本文作者介绍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晚稻 瑜香优191 特征特性 产量表现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高产香稻绥粳121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6
作者 刘立超 魏中华 +5 位作者 门龙楠 孙中华 谢树鹏 宗天鹏 符强 董晓慧 农业科技通讯 2025年第6期160-163,共4页
绥粳121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以绥粳15为母本、五优稻4号为父本杂交组配育成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属于优质、高产、多抗、长粒、清香型水稻品种。于2021年获得植物新品种权,2023年通过国家审定。本文作者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 绥粳121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以绥粳15为母本、五优稻4号为父本杂交组配育成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属于优质、高产、多抗、长粒、清香型水稻品种。于2021年获得植物新品种权,2023年通过国家审定。本文作者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其推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稻 绥粳121 特征特性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辐照(产臭氧)技术对CB-1烟叶酶促棕色化反应影响的研究
7
作者 周初跃 陈爱国 +6 位作者 刘光亮 张楠 吴元华 王程栋 董蕊 黄国栋 刘国良 农业科技通讯 2025年第2期101-107,共7页
为进一步验证紫外辐射(产臭氧)对CB-1烟叶自然存放条件下褐化进程调控效果,本研究通过对安徽中烟邵武基地烟叶C3F和B2F等级烟叶样品进行不同时长紫外辐射处理后,自然存储条件下每间隔15 d取样1次,分析烟叶颜色深度值、多酚类物质含量变... 为进一步验证紫外辐射(产臭氧)对CB-1烟叶自然存放条件下褐化进程调控效果,本研究通过对安徽中烟邵武基地烟叶C3F和B2F等级烟叶样品进行不同时长紫外辐射处理后,自然存储条件下每间隔15 d取样1次,分析烟叶颜色深度值、多酚类物质含量变化规律,以及化学成分协调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叶片中烟碱含量和糖碱比是影响多酚类物质酶促棕色化反应的主要因素,B2F等级烟叶烟碱含量与酶促棕色化反应呈显著负相关,C3F等级烟叶糖碱比与酶促棕色化反应呈弱正相关。从多酚类物质含量及芳香值变化规律来看,C3F等级烟叶辐射2 h左右为宜,B2F等级烟叶辐射3 h左右最佳,辐射时间过长或过短对酶促棕色化反应造成的烟叶褐化进程调控效果均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1品种 烟叶 紫外辐射 酶促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芝麻主要病虫草害发生特点及绿色防控技术
8
作者 倪云霞 张国彦 +5 位作者 赵辉 刘新涛 王婧 赵新贝 雷亚柯 刘红彦 农业科技通讯 2025年第3期199-202,共4页
芝麻是我国重要的特色油料作物,病虫草害的发生严重影响芝麻的产量和品质。本文作者介绍了我国芝麻主要病虫草害的发生种类和发生特点,根据芝麻生长生育阶段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面总结了芝麻主要病虫草害防治... 芝麻是我国重要的特色油料作物,病虫草害的发生严重影响芝麻的产量和品质。本文作者介绍了我国芝麻主要病虫草害的发生种类和发生特点,根据芝麻生长生育阶段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面总结了芝麻主要病虫草害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建立了芝麻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技术体系,以期为芝麻绿色生产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病虫害 发生特点 绿色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新品种嫩单40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9
作者 徐婷 王俊强 +4 位作者 韩业辉 周超 马宝新 丁昕颖 曲忠诚 农业科技通讯 2025年第5期157-159,共3页
嫩单40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2016年利用玉米自交系D3A34223为母本和玉米自交系N962为父本组配杂交育成的玉米新品种。2020-2021年参加齐顺联合体玉米区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为11294.4 kg,比对照品种德美亚3平均增产8.8%。2... 嫩单40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2016年利用玉米自交系D3A34223为母本和玉米自交系N962为父本组配杂交育成的玉米新品种。2020-2021年参加齐顺联合体玉米区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为11294.4 kg,比对照品种德美亚3平均增产8.8%。2023年参加齐顺联合体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为11938.0 kg,比对照德美亚3增产7.4%。该品种具有早熟、高产、优质、稳产、抗倒、抗病等特点,2024年通过黑龙江省审定,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种植。本文作者对嫩单40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进行简要阐述,以期为该品种的生产实践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嫩单40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新品种航宇16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10
作者 程仲杰 常天佑 +6 位作者 王嘉欢 张紫烟 赵婉 范家霖 陈晓杰 张建伟 张福彦 农业科技通讯 2025年第6期133-136,共4页
航宇16是以矮秆、弱春性、中早熟小麦新品种新麦11为母本,以半冬性、中矮秆、中晚熟、多穗、高产新品系宝丰949(豫麦2号化学诱变系)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采用改良系谱法选育出的高产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丰产稳产性好、适应范围... 航宇16是以矮秆、弱春性、中早熟小麦新品种新麦11为母本,以半冬性、中矮秆、中晚熟、多穗、高产新品系宝丰949(豫麦2号化学诱变系)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采用改良系谱法选育出的高产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丰产稳产性好、适应范围广、综合抗性突出,2024年通过河南省审定。本文作者对航宇16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航宇16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优质抗病抗倒两系杂交籼稻品种连两优9312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11
作者 刘金波 迟铭 +9 位作者 杨波 李健 王德荣 孙志广 徐波 李景芳 卢百关 刘艳 王宝祥 徐大勇 农业科技通讯 2025年第4期167-168,189,共3页
连两优9312是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以自育光温敏核不育系9311S为母本、自育恢复系连恢9312为父本进行杂交选配而成的两系杂交籼稻品种。该品种产量高、米质优、抗病性强、抗倒性强,2022年通过江苏省审定。本文作者介绍了该品种的来源及选... 连两优9312是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以自育光温敏核不育系9311S为母本、自育恢复系连恢9312为父本进行杂交选配而成的两系杂交籼稻品种。该品种产量高、米质优、抗病性强、抗倒性强,2022年通过江苏省审定。本文作者介绍了该品种的来源及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并总结了其栽培技术和制种技术要点,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杂交籼稻 连两优9312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淀粉玉米新品种丹垦426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12
作者 王秀凤 丰光 +4 位作者 王孝杰 姚永祥 陈增齐 于兵 曹祖波 农业科技通讯 2025年第3期154-156,192,共4页
丹垦426是丹东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自选系丹M110为母本、M3134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该品种2018-2019年连续2年参加6个点次比较试验,6个点次全部增产,2年平均亩产831.0 kg,比对照增产11.5%;2020-2021年参加辽宁省东裕联合体... 丹垦426是丹东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自选系丹M110为母本、M3134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该品种2018-2019年连续2年参加6个点次比较试验,6个点次全部增产,2年平均亩产831.0 kg,比对照增产11.5%;2020-2021年参加辽宁省东裕联合体晚熟组区域试验,连续2年7个试验点次全部增产,2年平均亩产801.3 kg,比对照沈玉21增产6.6%;2021年生产试验,7个试验点次全部增产,平均亩产801.3 kg,比对照沈玉21增产6.6%。2022年通过辽宁省审定。丹垦426高产、稳产、淀粉含量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丹垦426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桂林下栽培南板蓝技术规程
13
作者 朱艳霞 詹鑫婕 +3 位作者 胡营 韦筱媚 闫志刚 张占江 农业科技通讯 2025年第6期188-190,共3页
肉桂作为广西“桂十味”道地药材之一,其种植面积高达200万亩。发展林下经济不仅能够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还能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双重收益。基于对广西肉桂种植现状的深入分析,并结合多年的研究成果与生产实践经验,本文作者从产... 肉桂作为广西“桂十味”道地药材之一,其种植面积高达200万亩。发展林下经济不仅能够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还能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双重收益。基于对广西肉桂种植现状的深入分析,并结合多年的研究成果与生产实践经验,本文作者从产地环境、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多个方面制定了肉桂林下栽培南板蓝的技术规程。该规程将为广西肉桂林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 南板蓝 林下经济 技术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良玉米新品种丹垦86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14
作者 王秀凤 丰光 +4 位作者 王孝杰 姚永祥 陈增齐 于兵 曹祖波 农业科技通讯 2025年第4期143-146,共4页
丹垦868是丹东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自选系丹M07为母本、丹F1374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2021年通过国家审定。2019-2020年参加东华北中熟春玉米组统一区域试验,2019年平均亩产897.0 kg,比对照先玉335增产6.5%;2020年平均亩产916.... 丹垦868是丹东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自选系丹M07为母本、丹F1374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2021年通过国家审定。2019-2020年参加东华北中熟春玉米组统一区域试验,2019年平均亩产897.0 kg,比对照先玉335增产6.5%;2020年平均亩产916.8 kg,比对照先玉335增产4.5%。202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813.2 kg,比对照先玉335增产4.1%。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品质优良、抗病抗倒伏、适合机械化生产等特点,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丹垦868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DTOPSIS法的玉米品种综合评价
15
作者 李方明 张丽丽 +4 位作者 谢文锦 杨海龙 付俊 高旭东 张中伟 农业科技通讯 2025年第2期51-56,共6页
应用熵值赋权的DTOPSIS法对32个玉米参试品种的12个性状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利用参试品种的Ci值进行优劣排序,旨在筛选出综合性状优良、丰产性好的玉米品种。结果表明,通过将32个玉米品种的Ci值排序结合产量排名,吉云玉959(V4)、瑞普9013(... 应用熵值赋权的DTOPSIS法对32个玉米参试品种的12个性状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利用参试品种的Ci值进行优劣排序,旨在筛选出综合性状优良、丰产性好的玉米品种。结果表明,通过将32个玉米品种的Ci值排序结合产量排名,吉云玉959(V4)、瑞普9013(V12)、天育525(V3)、颖科999(V1)、天育988(V9)、天育969(V10)和禾育2108(V11)等品种具有综合性状表现突出、丰产性好的特点,有较大的应用推广价值;吉丰玉88(V13)、中作703(V14)和福盛园310(V17)等品种产量较高,但个别性状表现较差,需在后续试验中继续考察。本研究表明,熵值赋权的DTOPSIS法可以作为综合评价筛选玉米品种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品种 熵值 DTOPSIS法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审小麦新品种扬辐麦24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16
作者 张容 陈士强 +4 位作者 王汝琴 程梦豪 王建华 范德佳 何震天 农业科技通讯 2025年第2期159-161,共3页
扬辐麦24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扬辐麦4号为母本、镇麦10号为父本,结合杂交和辐射诱变技术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广适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产量高、综合性状优良、适应性广。2024年6月通过国家审定,适宜在长江中下游麦区种植... 扬辐麦24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扬辐麦4号为母本、镇麦10号为父本,结合杂交和辐射诱变技术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广适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产量高、综合性状优良、适应性广。2024年6月通过国家审定,适宜在长江中下游麦区种植。本文作者介绍了扬辐麦24的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产量表现等,并总结了其配套栽培技术要点和育种启示,以期为新品种选育及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新品种 扬辐麦24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广适专用型小麦新品种郑麦0926的选育及提质增效栽培技术
17
作者 张丹 相志国 +3 位作者 李金仓 赵献林 杨红珊 赵永英 农业科技通讯 2025年第2期149-152,共4页
郑麦0926是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经过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小麦品种,组合为郑育麦9987/郑01445,2022年通过河南省审定,2024年通过陕西省引种备案。该品种幼苗半匍匐、分蘖多、群体大、千粒重高、三要素协调、综合抗性好、产量潜力... 郑麦0926是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经过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小麦品种,组合为郑育麦9987/郑01445,2022年通过河南省审定,2024年通过陕西省引种备案。该品种幼苗半匍匐、分蘖多、群体大、千粒重高、三要素协调、综合抗性好、产量潜力大、适应性广,适合制作软式馒头等我国传统食品,是一个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中筋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郑麦0926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光温室韭菜—樱桃番茄高效间作套种栽培技术
18
作者 桑爱云 高军 +6 位作者 马文全 许海生 常丁皓 张瑞霞 刘春红 王义辉 刘建军 农业科技通讯 2025年第2期194-196,共3页
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安阳综合试验站通过生产实践,成功探索出了日光温室韭菜—樱桃番茄高效间作套种模式。该模式优质高效,韭菜收3茬,每茬每亩产量2000~2500 kg,每亩收益3万~5万元;樱桃番茄每亩产量约8000 kg,每亩收益3万~5万元,... 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安阳综合试验站通过生产实践,成功探索出了日光温室韭菜—樱桃番茄高效间作套种模式。该模式优质高效,韭菜收3茬,每茬每亩产量2000~2500 kg,每亩收益3万~5万元;樱桃番茄每亩产量约8000 kg,每亩收益3万~5万元,每亩共收益6万~10万元,除去成本每亩净收益为4万~8万元,提高了种植户的经济效益,目前在滑县推广约5000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韭菜 樱桃番茄 间套种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高沙土地区种植密度对鲜食春大豆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19
作者 刘军民 蔡志林 +4 位作者 陈维娟 常亚芸 蒋建军 赵向阳 全雯珺 农业科技通讯 2025年第3期117-121,共5页
为探讨江苏高沙土地区生态条件下种植密度对鲜食春大豆生长动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种植密度,为大面积生产提供参考,本研究设计了36.0万株/hm^(2)(M1)、29.4万株/hm^(2)(M2)、22.5万株/hm^(2)(M3)、18.0万株/hm^(2)(M4)、... 为探讨江苏高沙土地区生态条件下种植密度对鲜食春大豆生长动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种植密度,为大面积生产提供参考,本研究设计了36.0万株/hm^(2)(M1)、29.4万株/hm^(2)(M2)、22.5万株/hm^(2)(M3)、18.0万株/hm^(2)(M4)、15.9万株/hm^(2)(M5)5个密度水平开展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鲜食春大豆株高、茎粗、有效分枝数、叶面积指数均有显著影响,各处理产量水平表现为M2>M1>M3>M4>M5,M2处理产量最高为19.39 t/hm^(2),极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在江苏高沙土地区大面积种植鲜食春大豆,建议以行距0.40 m、穴距0.16 m、每穴2苗较为适宜,该密度下栽培鲜食春大豆群体结构合理,可显著提高鲜食春大豆的产量水平,有效提高鲜食春大豆种植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春大豆 种植密度 农艺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新品种福莱799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20
作者 沈利国 李开俊 +6 位作者 刘喜明 张占金 许中明 孙洋 王欣来 王博 仲新宇 农业科技通讯 2025年第1期148-151,155,共5页
玉米作为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品质直接关系到人类食物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玉米的需求量持续上升,对玉米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福莱799是吉林市福莱特种子有限... 玉米作为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品质直接关系到人类食物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玉米的需求量持续上升,对玉米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福莱799是吉林市福莱特种子有限公司以自选系X425(F6/S122为基础材料)为母本,以自选系Y101(法国杂交种为基础材料)为父本杂交而成。适合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辽宁省、山西省、河北省等中熟地区推广应用。2020年通过吉林省审定。该品种生育期128 d,需≥10℃活动积温2600℃左右,具有产量高、品质好、容重高、脱水快、抗性强、耐密等优点。本文作者主要介绍了其亲本来源、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福莱799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