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4,229篇文章
< 1 2 2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规模化养牛场粪污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柴晓娟 张晶 +2 位作者 顾欣 苏小粉 张昱 农业科学研究 2025年第1期32-40,共9页
随着养牛产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发展,养牛场的粪污产量日益增多,已成为该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对养牛场粪污进行高效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减少环境污染,最终达到零污染排放是当前粪污处理的关键。概述规模化养牛场粪污的资源化... 随着养牛产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发展,养牛场的粪污产量日益增多,已成为该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对养牛场粪污进行高效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减少环境污染,最终达到零污染排放是当前粪污处理的关键。概述规模化养牛场粪污的资源化利用现状,分析不同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以期为规模化养牛场粪污资源化利用研究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牛场 粪污 资源化利用 堆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西部地区疣粒野生稻的调查、收集与保护
2
作者 李荣欣 刘丽 +11 位作者 钟巧芳 杨和生 杨顺发 肖素勤 赵白英 李金璐 陈玲 彭钰婷 李宗鼎 刘梅芳 程在全 殷富有 农业科学研究 2025年第1期18-24,共7页
疣粒野生稻(Oryza meyeriana)是珍稀濒危植物资源,云南是疣粒野生稻的起源地之一,而云南西部地区疣粒野生稻日前的自然分布状态及其生境情况尚不清楚。为了解该地区疣粒野生稻的生长现状和分布情况,以制订科学合理的野生稻资源保护措施... 疣粒野生稻(Oryza meyeriana)是珍稀濒危植物资源,云南是疣粒野生稻的起源地之一,而云南西部地区疣粒野生稻日前的自然分布状态及其生境情况尚不清楚。为了解该地区疣粒野生稻的生长现状和分布情况,以制订科学合理的野生稻资源保护措施,分别于2023年8月和11月对保山市、德宏州和临沧市等滇西地区的疣粒野生稻开展调查。2次共调查8个分布点,其中6个分布点面积不足31 m^(2),这些分布点占分布点总数的75%,说明该地区的疣粒野生稻已处于濒危状态。橡胶树、柚木、甘蔗等经济作物的扩大种植与道路扩建是造成疣粒野生稻原生境被破环的主要原因。本次调查抢救性收集125份疣粒野生稻资源,全部纳入国家高原野生稻种质资源圃保存;进一步对这些疣粒野生稻资源进行白叶枯病抗性鉴定,发现均抗水稻白叶枯病,这为水稻抗病新基因的挖掘提供了宝贵的遗传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疣粒野生稻 云南西部地区 濒危植物 资源保护 白叶枯病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根区水质模型的宁夏引黄灌区春玉米土壤水氮运移及淋溶过程模拟
3
作者 姚举上 刘文娟 +1 位作者 马琨 邓江茹 农业科学研究 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
为研究宁夏引黄灌区不同施肥模式对土壤氮素运移的影响,应用根区水质模型(root zone water quality model-version 2, RZWQM 2)对宁夏引黄灌区春玉米农田水氮运移情况进行参数率定和数据验证。模拟结果表明:模型对土壤含水量模拟的均方... 为研究宁夏引黄灌区不同施肥模式对土壤氮素运移的影响,应用根区水质模型(root zone water quality model-version 2, RZWQM 2)对宁夏引黄灌区春玉米农田水氮运移情况进行参数率定和数据验证。模拟结果表明:模型对土壤含水量模拟的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变化范围分别为0.010 5~0.0291 g·g^(-1)、5.58%~13.42%,模型对土壤硝态氮质量比模拟的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变化范围分别为1.089 6~10.754 7 mg·kg^(-1)、12.14%~42.30%,说明RZWQM 2模型在模拟宁夏引黄灌区土壤水氮运移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进一步模拟结果显示,在灌水量为533 mm、施氮量为300 kg·hm-2的条件下,能够维持作物高产的同时降低氮素淋溶损失,有利于进一步防控农业面源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氮素 春玉米 根区水质模型(RZWQM 2) 水氮运移 淋溶过程 宁夏引黄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施栽培环境下灵武长枣开花的生物学特性观察
4
作者 樊悦 宋丽华 +1 位作者 曹兵 万仲武 农业科学研究 2025年第1期91-96,共6页
以设施栽培灵武长枣(Ziziphus jujuba Mill.cv.Lingwuchangzao)嫁接植株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株、定枝、定花观察法,对灵武长枣开花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与分析,并运用生长度时数(GDH℃)和有效积温模型(D℃)对其开花所需要的积热量进行估算... 以设施栽培灵武长枣(Ziziphus jujuba Mill.cv.Lingwuchangzao)嫁接植株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株、定枝、定花观察法,对灵武长枣开花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与分析,并运用生长度时数(GDH℃)和有效积温模型(D℃)对其开花所需要的积热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灵武长枣开花为昼开型;开花过程分为蕾期、开花期、坐果期3个阶段,包括现蕾期、现序期、蕾黄期、蕾裂期、初开期、萼片展平期、花瓣展平期、花瓣下垂期、雄蕊下垂期、坐果期10个时期;在设施栽培环境下,利用生长度时数模型估算设施栽培灵武长枣花朵开放需热量为16193.93 GDH℃,利用有效积温模型估算,需热量为113.99 D℃,表明灵武长枣开花属需热量较高的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武长枣 设施栽培 花发育 生物学特性 需热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兽用抗生素在奶牛粪便堆肥过程中的消减规律研究
5
作者 司海丽 朱英 +4 位作者 纪立东 秦丽莉 尚红莺 李磊 刘菊莲 农业科学研究 2025年第1期25-31,共7页
为了研究典型兽用抗生素在粪便堆肥过程中的消减规律及最终残留量,评价其生态风险,以奶牛粪便及典型兽用抗生素(四环素类、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磺胺类)为试验材料,通过高温堆肥发酵,分别在发酵起始、升温期、高温期、降温期、陈化... 为了研究典型兽用抗生素在粪便堆肥过程中的消减规律及最终残留量,评价其生态风险,以奶牛粪便及典型兽用抗生素(四环素类、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磺胺类)为试验材料,通过高温堆肥发酵,分别在发酵起始、升温期、高温期、降温期、陈化期、发酵结束6个阶段采集堆肥样品,分析不同发酵阶段几种典型抗生素的消减规律、养分含量及酶活性变化,明确抗生素的消减规律及残留量。结果表明:①在堆肥升温期抗生素总量呈现直线下降的趋势,堆肥高温期结束时抗生素总量消减72.7%,发酵降温期至陈化期,抗生素消减速度减缓,直至发酵结束抗生素总量去除率为96.3%。其中四环素类抗生素去除率在95%以上;β-内酰胺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去除率接近100%;磺胺类抗生素中,磺胺嘧啶去除率为100%,磺胺间甲氧嘧啶去除率为96.2%。②至发酵结束总养分质量比保持在40 g/kg,有机质质量分数随着堆肥发酵进程推移逐渐降低至33.24%,全盐质量比逐渐增加至43.8 g/kg。③过氧化物酶活性与脲酶活性随着堆肥进程推移逐渐分别增加至4.49 mg/(g·2 h)和3.47 mg/(g·24 h),蛋白酶在堆肥高温期活性最高,最大值为20.8 mg/(g·24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用抗生素 奶牛粪便 堆肥过程 消减规律 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施用量对甘蓝穴盘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6
作者 马聪 曹树槟 +1 位作者 李建设 高艳明 农业科学研究 2025年第1期77-83,共7页
以中甘21号甘蓝品种为试验材料,选用98孔穴盘,设置9个不同氮肥浓度水平,分别为0(CK)、1(T1)、2(T2)、3(T3)、4(T4)、5(T5)、6(T6)、7(T7)、8(T8) mmol·L-1,研究不同氮肥浓度对甘蓝苗期生长、根系特征、光合特性、荧光特性的影响,... 以中甘21号甘蓝品种为试验材料,选用98孔穴盘,设置9个不同氮肥浓度水平,分别为0(CK)、1(T1)、2(T2)、3(T3)、4(T4)、5(T5)、6(T6)、7(T7)、8(T8) mmol·L-1,研究不同氮肥浓度对甘蓝苗期生长、根系特征、光合特性、荧光特性的影响,筛选甘蓝苗期最佳氮肥浓度。结果表明:随着施用氮肥浓度升高,甘蓝苗期株高、叶面积和ΦPSⅡ逐渐增大,而茎直径、单株质量、根系特征值、光合特性指标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氮肥浓度过低或过高,均会影响甘蓝苗期生长。对16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共获得3个主成分:氮素质量比、蒸腾速率和根平均直径。结合隶属函数分析表明,9个氮肥浓度对甘蓝生长发育的影响从高到低依次为T3、T5、T4、T7、T6、T2、T8、T1、CK,甘蓝苗期氮肥最佳浓度为3 m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甘蓝 苗期 营养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奶量遗传潜力后备牛瘤胃微生物区系的比较
7
作者 何丽丽 刘乐 +2 位作者 马楠 樊希雅 王玲 农业科学研究 2025年第1期59-65,共7页
为研究不同产奶量遗传潜力后备牛瘤胃发酵参数和瘤胃细菌群落的差异,选择14头体况相近、发育状况良好的7月龄后备牛在同一牛舍进行散栏饲养,喂食相同日粮。根据试验牛基因组综合育种值及其母亲上一胎次产奶量,将试验牛分为高产奶量遗传... 为研究不同产奶量遗传潜力后备牛瘤胃发酵参数和瘤胃细菌群落的差异,选择14头体况相近、发育状况良好的7月龄后备牛在同一牛舍进行散栏饲养,喂食相同日粮。根据试验牛基因组综合育种值及其母亲上一胎次产奶量,将试验牛分为高产奶量遗传潜力组(H)和低产奶量遗传潜力组(L),晨饲前采集瘤胃液,对瘤胃发酵参数和瘤胃细菌群结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L组瘤胃乙酸、丙酸、丁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的浓度显著高于H组(P<0.05);L组瘤胃细菌丰富度显著高于H组(P<0.05),细菌群落多样性无显著差异。在细菌门水平上,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是7月龄不同产奶量遗传潜力后备牛瘤胃的优势菌门,L组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H组(P<0.01);在属水平上,不同产奶量遗传潜力后备牛瘤胃细菌相对丰度差异不显著(P>0.05)。可见,在采食相同日粮条件下,不同产奶量遗传潜力后备牛瘤胃细菌群落结构的差异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潜力 7月龄后备牛 发酵参数 瘤胃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苜蓿根瘤象成虫防控药剂筛选及助剂增效作用
8
作者 薛育 侯则颖 王新谱 农业科学研究 2025年第1期53-58,共6页
为了筛选出对苜蓿害虫直条根瘤象(Sitona cylindricollis)和驴豆根瘤象(Sitona callosus)有高效防控作用的药剂及有增效作用的助剂,开展9种药剂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将筛选出的最高效的药剂分别与4种助剂复配,在室内开展增效作用测定和... 为了筛选出对苜蓿害虫直条根瘤象(Sitona cylindricollis)和驴豆根瘤象(Sitona callosus)有高效防控作用的药剂及有增效作用的助剂,开展9种药剂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将筛选出的最高效的药剂分别与4种助剂复配,在室内开展增效作用测定和笼罩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9种杀虫剂对2种苜蓿根瘤象成虫都有一定的毒杀作用,其中联苯菊酯与印楝素对其毒杀效果最好。增效作用测定结果表明,4种助剂对0.3%印楝素EC均具有增效作用,其中激健和必加增效作用明显,增效倍数分别为1.47和1.42;4种助剂中除了激健,其他3种助剂均对2.5%联苯菊酯EW有增效作用,其中怀农特和强力源增效作用明显,增效倍数分别为1.45和1.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根瘤象 防控 药剂筛选 助剂 增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细菌性溃疡病病原菌检测鉴定及在植株体内分布规律研究
9
作者 高香 于泽洋 +1 位作者 陈康 史娟 农业科学研究 2025年第1期47-52,共6页
对密执安棒形杆菌密执安亚种(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 subsp.michiganensis,简称Cmm)侵染番茄引起的细菌性溃疡病进行田间调查,采用胶体金试纸条和PCR方法,对田间疑似番茄细菌性溃疡病的植株及其根、茎、叶等不同组织进行Cmm检测和... 对密执安棒形杆菌密执安亚种(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 subsp.michiganensis,简称Cmm)侵染番茄引起的细菌性溃疡病进行田间调查,采用胶体金试纸条和PCR方法,对田间疑似番茄细菌性溃疡病的植株及其根、茎、叶等不同组织进行Cmm检测和鉴定。结果表明:番茄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生溃疡病;病情随生育期推移而加重,露地生产的发病程度重于设施栽培的发病程度。分离菌株均为Cmm,随病情加重,病菌随维管束扩散至全株,主要分布在番茄根部、茎秆、叶片、叶柄和果实等组织中,试纸条检测和PCR检测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细菌性溃疡病 病原菌鉴定 胶体金试纸条检测 PCR 植株体内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根草生长对不同土壤水分条件的响应
10
作者 牛鸿波 祖鹏举 +3 位作者 曹满红 白璐璐 任明星 时鹏 农业科学研究 2025年第1期11-17,共7页
香根草以快速生长及强环境适应性成为弃土场生态快速修复的理想植物。土壤水分作为核心环境因子,对香根草的修复效能至关重要,土壤含水量将直接影响香根草的修复效果。设置4种土壤水分处理(W1:饱和田间持水量的80%;W2:60%;W3:40%;W4:前... 香根草以快速生长及强环境适应性成为弃土场生态快速修复的理想植物。土壤水分作为核心环境因子,对香根草的修复效能至关重要,土壤含水量将直接影响香根草的修复效果。设置4种土壤水分处理(W1:饱和田间持水量的80%;W2:60%;W3:40%;W4:前两个月80%,随后自然降至40%)进行为期3个月的室内培养试验,全面评估香根草对不同土壤含量的生理生态响应。结果表明:①香根草在4种不同的土壤水分条件下存活率均为100%,表现出极强的耐受性;②充分供水条件(W1)下,香根草的株高、株宽、相对叶绿素质量比、叶片氮质量比、根系平均根长均高于其他处理;③香根草的种植使土壤速效养分质量比有所提高,速效磷质量比与植物地下指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硝态氮质量比与植物干质量、鲜质量和株高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铵态氮质量比与植物叶宽、相对叶绿素质量比和叶片氮质量比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鉴于此,建议弃土场初期生态修复采用充分供水条件(W1),以促进香根草幼苗快速生长,优化生态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弃土场修复 土壤水分 香根草 生理生态特征 速效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紫锥菊种子萌发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11
作者 杨志兰 赵娟红 +2 位作者 王小艳 马彩虹 郑国琦 农业科学研究 2025年第1期84-90,共7页
为研究干旱胁迫对紫锥菊种子萌发的影响,以蒸馏水(CK)、φ(PEG-6000)=5%(T1)、10%(T2)、15%(T3)、20%(T4)溶液模拟不同渗透势的干旱胁迫,通过室内发芽试验,测定紫锥菊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幼苗的胚根长、胚芽长、鲜质量、... 为研究干旱胁迫对紫锥菊种子萌发的影响,以蒸馏水(CK)、φ(PEG-6000)=5%(T1)、10%(T2)、15%(T3)、20%(T4)溶液模拟不同渗透势的干旱胁迫,通过室内发芽试验,测定紫锥菊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幼苗的胚根长、胚芽长、鲜质量、丙二醛浓度以及保护酶(SOD、CAT、POD)活性等指标。结果表明:①T1对紫锥菊种子的萌发没有明显抑制效果,T2、T3、T4对种子的萌发均起到显著抑制作用,且φ(PEG-6000)越高抑制作用越强。②与CK相比,T1幼苗的胚根、胚芽长与CK的差异不显著,但鲜质量显著降低,差异达到显著,而T2、T3、T4的胚根长、胚芽长、鲜质量均显著降低,差异达到显著水平。③随着φ(PEG-6000)增大,幼苗丙二醛浓度逐渐积累,除T1外,其他处理与CK之间的差异显著;而CAT活性的变化在不同φ(PEG-6000)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POD活性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除T3与CK之间的差异显著外,其他处理与CK之间的差异不显著;SOD活性随φ(PEG-6000)的增大呈现增加的趋势,除T3处理与CK之间的差异显著外,其他处理与CK之间的差异不显著。综上所属,在T3处理的干旱胁迫下,紫锥菊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下降的幅度较大,但种子萌发率仍较高,达到82.0%,且在胁迫程度低于T3时,能够维持较高的体内抗氧化酶活性。φ(PEG-6000)=15%可以作为紫锥菊萌发期室内模拟干旱胁迫的适宜的体积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锥菊 干旱胁迫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培养物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
12
作者 刘兆福 张桂杰 陈晓东 农业科学研究 2025年第1期66-72,共7页
当前我国畜牧产业正处在提质增效、严格落实“禁抗”要求的新阶段,开发绿色、安全和高效的新型饲料添加剂迫在眉睫。酵母培养物(Yeast Cultures,YC)是以酵母为菌种,经固体发酵后,浓缩、干燥获得的产品,YC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寡糖等多... 当前我国畜牧产业正处在提质增效、严格落实“禁抗”要求的新阶段,开发绿色、安全和高效的新型饲料添加剂迫在眉睫。酵母培养物(Yeast Cultures,YC)是以酵母为菌种,经固体发酵后,浓缩、干燥获得的产品,YC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寡糖等多种营养物质,同时还有丰富的消化酶和芳香类物质,具有良好的适口性和促生长作用。此外,YC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可改善奶牛瘤胃和肠道内环境,提高奶牛生产性能,改善奶牛机体免疫力,具有替抗潜质。综述YC对奶牛的益生机制及应用现状,旨在为酵母培养物在奶牛生产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培养物 奶牛生产性能 瘤胃内环境 免疫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科学研究》2024年度优秀青年编委、优秀审稿专家
13
农业科学研究 2025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2024年,《农业科学研究》办刊水平不断提高,稿件质量控制、出版流程优化、专刊出版策划、论文推广传播等工作质效明显提升,并被评选为2024年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为感谢及表彰在期刊工作中作出重要贡献的青年编委、审稿专家,综合考虑... 2024年,《农业科学研究》办刊水平不断提高,稿件质量控制、出版流程优化、专刊出版策划、论文推广传播等工作质效明显提升,并被评选为2024年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为感谢及表彰在期刊工作中作出重要贡献的青年编委、审稿专家,综合考虑组(约)稿、审稿质量及实效性等情况,《农业科学研究》编辑部评选出2024年度优秀青年编委10名、优秀审稿专家50名。祝贺各位获奖的青年编委和审稿专家,同时衷心感谢全体编委和审稿专家对《农业科学研究》的关注与支持!优秀青年编委及审稿专家名单如下(以姓氏笔画排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青年编委 稿件质量控制 出版流程优化 专刊出版策划 论文推广传播 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 审稿专家 组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科学研究》2024年度优秀论文评选结果
14
农业科学研究 2025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为加强农业领域科研成果传播与交流,促进期刊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农业科学研究》开展了2024年度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综合考虑论文的选题意义及重要性、学术质量及创新性、推广应用价值、写作水平等情况,经专家评审,最终评选出8篇优秀论... 为加强农业领域科研成果传播与交流,促进期刊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农业科学研究》开展了2024年度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综合考虑论文的选题意义及重要性、学术质量及创新性、推广应用价值、写作水平等情况,经专家评审,最终评选出8篇优秀论文和专家访谈论文优秀组织奖,并颁发证书。祝贺各位获奖作者!同时衷心感谢所有作者、读者长期以来对期刊的关注、支持与厚爱!2025年,我们将一如既往地秉持高质量发展目标,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服务每一位作者和读者,与大家共同努力搭建高水平学术成果交流与传播平台!欢迎大家踊跃投稿!获奖名单如下(以刊出期号排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论文评选 期刊影响力 选题意义 学术质量 创新性 推广应用价值 优秀组织奖 高质量发展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刊启事
15
作者 《农业科学研究(中英文)》编辑部 农业科学研究 2025年第1期24-24,共1页
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需求,实现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的数字化,扩大作者学术交流渠道,本刊已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超星平台、博看网、中邮阅读网、龙源期刊网达成协议,凡入选本刊的稿件,若作者不作特别声明,视为同... 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需求,实现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的数字化,扩大作者学术交流渠道,本刊已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超星平台、博看网、中邮阅读网、龙源期刊网达成协议,凡入选本刊的稿件,若作者不作特别声明,视为同意将其作品版权授权本刊用于与上述网络平台的合作。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在来稿时向本刊声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刊启事 数字化 作者学术交流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超星平台 博看网 中邮阅读网 龙源期刊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农业科学研究》文种由中文变更为中英文的公告
16
作者 《农业科学研究(中英文)》编辑部 农业科学研究 2025年第1期96-96,共1页
为更好满足宁夏大学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需求,逐步向专业化、集群化、数字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以提升期刊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宁夏大学学术期刊中心经过多次讨论,并经本刊编审指导委员会同意,向国家新闻出版署提交了采用中英文出版模式... 为更好满足宁夏大学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需求,逐步向专业化、集群化、数字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以提升期刊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宁夏大学学术期刊中心经过多次讨论,并经本刊编审指导委员会同意,向国家新闻出版署提交了采用中英文出版模式的申请。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农业科学研究》文种由中文变更为中英文,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由CN 64-1056/S变更为CN 64-1079/S,期刊名称登记为《农业科学研究(中英文)》,其他登记事项不变。此次文种变更是本刊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希望通过中英文出版,打破语言壁垒,吸引更多国内外优秀学者关注和投稿。未来,中心将继续秉持高质量、严标准的办刊理念,推动期刊向高水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英文出版 宁夏大学学术期刊中心 高质量发展 编审指导委员会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优秀学者 高水平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季脱毛与不脱毛杜泊羊羊毛表型特征分析
17
作者 孙凯凯 马小宁 +2 位作者 潘佳欣 张亮 李新海 农业科学研究 2025年第1期73-76,共4页
杜泊羊群体中存在脱毛性状的表型分离现象,在3月选择白头杜泊羊群体中脱毛个体9只(于5月脱毛)和不脱毛个体8只,采集试验羊体侧羊毛,分析脱毛与不脱毛2种表型羊毛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脱毛羊粗毛的平均伸直长度(1.35 cm)极显著大于不脱... 杜泊羊群体中存在脱毛性状的表型分离现象,在3月选择白头杜泊羊群体中脱毛个体9只(于5月脱毛)和不脱毛个体8只,采集试验羊体侧羊毛,分析脱毛与不脱毛2种表型羊毛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脱毛羊粗毛的平均伸直长度(1.35 cm)极显著大于不脱毛羊(1.01 cm)(P<0.01),脱毛羊粗毛平均直径(163.39μm)极显著大于不脱毛羊(86.99μm)(P<0.01),脱毛羊粗毛平均密度(41.14根/cm2)显著大于不脱毛羊(29.83根/cm2)(P<0.05);不脱毛羊绒毛的平均伸直长度(5.84 cm)极显著大于脱毛羊(2.24 cm)(P<0.01),不脱毛羊绒毛平均直径(25.14μm)显著大于脱毛羊(24.22μm)(P<0.05),两群体绒毛的平均密度差异不显著。可见,脱毛羊的粗毛和绒毛与不脱毛羊相比具有显著特征,其粗毛比不脱毛羊长、粗、密,而绒毛则比不脱毛羊短、细、稀,尤其是绒毛长度比不脱毛羊短50%以上。这说明脱毛杜泊羊次级毛囊的生长发育存在季节性休止的特异性,可将脱毛杜泊羊用作研究毛囊周期性生长发育遗传调控机制的试验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泊羊 羊毛 长度 直径 密度 表型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部分地区葡萄霜霉菌群体遗传多样性
18
作者 曹爽 尹晓 于泽洋 农业科学研究 2025年第1期41-46,65,共7页
为明确宁夏部分地区葡萄霜霉菌群体的遗传变异规律,对采自宁夏部分葡萄产区的80株葡萄霜霉菌菌株进行DNA提取,采用12对SSR引物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12对SSR引物共检测出54个等位基因,各引物之间杂合度存在差异,等位基因多样性... 为明确宁夏部分地区葡萄霜霉菌群体的遗传变异规律,对采自宁夏部分葡萄产区的80株葡萄霜霉菌菌株进行DNA提取,采用12对SSR引物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12对SSR引物共检测出54个等位基因,各引物之间杂合度存在差异,等位基因多样性丰富,且具有多态性。将80株葡萄霜霉菌菌株进行聚类分析,可分为3个类群;根据PCoA主坐标结果,可明确黄羊滩HYT群体、玉泉营YQY群体和白寺滩BST群体之间遗传距离小,亲缘关系近,平吉堡PJP群体和红寺堡HSP群体有部分重合,遗传距离较小,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原州区YZQ群体与其他5个群体亲缘关系较远。根据遗传群体结构分析,将80株葡萄霜霉菌菌株分为5个亚群,每个亚群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基因交流,但又有明显的分化,其中第5亚群遗传组分复杂,与其他亚群都有基因渗透。这表明宁夏部分地区葡萄霜霉菌群体出现了一定的遗传分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霜霉菌群体 SSR引物 遗传多样性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面积法定单位及其大致使用场合
19
农业科学研究 2025年第1期76-76,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盐碱地改良与综合利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许兴 张佳宝 +5 位作者 李玉义 尹雪斌 田军仓 陈小兵 赵举 佘冬立 农业科学研究 2024年第4期1-12,共12页
随着黄河来水的日趋紧张,河套灌区土壤盐渍化与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矛盾日益凸显。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我国盐碱地改良利用,多次就盐碱地改良利用作出重要讲话,指出“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具有... 随着黄河来水的日趋紧张,河套灌区土壤盐渍化与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矛盾日益凸显。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我国盐碱地改良利用,多次就盐碱地改良利用作出重要讲话,指出“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2024年6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指出: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统筹推进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保护修复和盐碱地综合治理,让“塞上江南”越来越秀美。2023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关于推动盐碱地综合利用的意见》(中办发〔2023〕44号),对我国盐碱地综合利用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基于此,宁夏回族自治区盐碱地改良利用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宁夏大学许兴教授特邀请国内土壤学、植物营养、农田水利、资源环境与功能农业等领域的张佳宝(院士)、李玉义、尹雪斌、田军仓、赵举、陈小兵、佘冬立7位专家,形成了《黄河流域盐碱地改良与综合利用》访谈文章,访谈按照“问题导向—创新思维—路径机制”的逻辑思路,主要围绕黄河流域盐碱地改良利用的时代背景、机遇与挑战、核心内涵、动力机制、创新路径等关键问题展开。访谈内容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深化对黄河流域盐碱地改良利用的科学理解,同时也能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提供决策参考。该访谈认为黄河流域河套灌区盐碱地改良与综合利用须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和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迫切需要的高度统筹规划,按照“以种适地”与“以地适种”相结合的要求,应用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机制实现河套灌区盐碱地综合利用。二是河套灌区作为我国黄河流域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也是黄河“几字弯”攻坚战重要的组成部分,更应该从流域的尺度上系统地思考盐碱地区域水土平衡、水盐平衡,特别是节水条件下的水盐平衡、盐分出路等问题,为盐碱地的综合利用提供系统解决方案,推进灌区盐碱地改良事业的行稳致远。三是河套平原盐碱地成因复杂,盐碱类型多,限制因素多,在灌排体系基础上,应针对不同盐碱类型和盐碱化程度采取分类治理,创建灌区盐碱化耕地改造提升与综合利用、灌区耕地盐碱化防治与综合利用、盐碱地耕地后备资源开发与多元化利用等河套灌区盐碱地综合利用模式。四是以宁夏“六特”农业产业为重点,进一步凝练盐碱地功能农业的重点地区、重点品种,联合全国优势力量,开展协同攻关,形成一套以盐碱地功能农业提升“六特”质量和综合效益的技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盐碱地 区域治理 综合利用 农业特色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