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关于落实“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工作的思考 |
刘海元
单舜
|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13
|
|
|
2
|
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四大体系”研究 |
于素梅
王晓燕
|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8
|
|
|
3
|
体育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逻辑遵循与推进路径 |
董翠香
熊明亮
韩改玲
王乐
|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4
|
|
|
4
|
有形有感有效: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3个着力点 |
白晋湘
王继帅
郑健
|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5
|
|
|
5
|
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困境纾解:基于痛点-堵点-难点的解析 |
邵伟德
朱丹阳
李启迪
|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6
|
|
|
6
|
“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的价值旨趣与协同路径 |
于素梅
王晓燕
|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5
|
|
|
7
|
习近平关于“四位一体”学校体育目标的历史超越和时代引领 |
周妍
齐静
李启迪
邵伟德
|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
8
|
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组态路径——基于TOE框架的fsQCA分析 |
赵元吉
谢杰
叶涛
马棕林
左长振
|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4
|
|
|
9
|
KDL课程对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与体质健康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 |
郭强
姚舒颖
汪晓赞
吴依依
|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10
|
中老年人体力活动水平与认知功能的双向因果关系研究 |
李玉周
李禄一
王蕊
|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11
|
数字赋能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空间社会学论绎 |
李彦龙
徐帅帅
|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12
|
传统体育赋能民族互嵌式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叶欣
陈偲锦
陈莉
|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13
|
大中小学体育教师教研共同体的理论要义、现实需求与模式构建 |
刘光同
贾俊杰
刘献国
|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4
|
2008—2023年中国城市体育全球化水平评估与测度 |
陈昆仑
汪发权
王旭
|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5
|
基于MMAction2模型的体育课堂教学行为评价系统设计与应用 |
刘超
邵知宇
董翠香
|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6
|
民族体育赛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机理与路径 |
邓星华
鸦新颖
蒲毕文
|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7
|
中国老年人身体活动变化轨迹与慢性病共病的关联:基于CHARLS数据的实证研究 |
李丹
郑华涛
马仁涛
杨鄂
赖雨
罗丹
王世强
|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8
|
“苏超”现象解码:地方体育赛事出圈逻辑与启示 |
冯加付
职国宇
路莹
宋业猛
|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9
|
体育场馆智慧化转型的实践样态、过程效益与创新路径 |
冯晓露
樊正洋
李林澄
|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0
|
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三重逻辑与未来图景 |
姚丽华
|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