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1,381篇文章
< 1 2 7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合手机信令与路测数据的个体高速公路出行全过程路径识别方法
1
作者 程国宏 段征宇 +3 位作者 孙世超 梁丽娟 张培岭 李振铭 交通与港航 2025年第2期44-49,56,共7页
传统调查方法和收费站门架在获取高速公路的网内出行轨迹以及网外起讫点信息方面存在不足。为此,提出了一种用于识别个体高速公路出行全程路径的方法。该方法通过路测实验,获取高速公路不同出行路径的通信基站基准序列,并利用Needleman-... 传统调查方法和收费站门架在获取高速公路的网内出行轨迹以及网外起讫点信息方面存在不足。为此,提出了一种用于识别个体高速公路出行全程路径的方法。该方法通过路测实验,获取高速公路不同出行路径的通信基站基准序列,并利用Needleman-Wunsch算法对个体出行产生的手机信令数据序列与已获取通信基站的基准序列进行匹配度计算,从而确定个体的高速公路出行轨迹,并回溯其实际的始发地和目的地。以杭新景高速公路为例,在不同的出行距离、行驶车速和通信状况场景下,方法的整体准确率达到了91%。研究获取的高速出行轨迹和起讫点,有助于高速公路出行路径选择模型的参数标定,并支持高速公路与低等级公路或市政道路的衔接能力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出行路径识别 路测实验 手机信令数据 Needleman-Wunsch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运指数(欧线)期货的发展、特点及其应用建议
2
作者 周杰 交通与港航 2025年第1期31-37,共7页
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作为航运衍生品的创新工具,在全球化贸易增长和风险管理需求提升的背景下应运而生。通过介绍集运市场的发展历史、特点,探讨了集运指数(欧线)期货的诞生背景、作用与意义,并分析其上市一年多来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之... 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作为航运衍生品的创新工具,在全球化贸易增长和风险管理需求提升的背景下应运而生。通过介绍集运市场的发展历史、特点,探讨了集运指数(欧线)期货的诞生背景、作用与意义,并分析其上市一年多来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之间的关联性,让市场进一步了解期现价格的变化趋势,为产业客户风险管理提供决策参考,同时,提出了加大宣传培训等建议,以期促进集运指数(欧线)期货市场的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服务我国航运强国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运市场 集运指数(欧线)期货 期现相关性 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与多源异构数据驱动的航运数字化建设研究——以“船视宝”系统为例
3
作者 屠恩美 韩懿 +3 位作者 王敏 尚赞娣 叶劲松 刘晗 交通与港航 2025年第1期26-30,共5页
航运业属于传统行业,随着全球贸易增长推动海运货运量攀升,以及地缘政治、地区冲突、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航运相关企业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低碳减排、精细管理等新挑战。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航运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以中远海运... 航运业属于传统行业,随着全球贸易增长推动海运货运量攀升,以及地缘政治、地区冲突、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航运相关企业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低碳减排、精细管理等新挑战。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航运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以中远海运科技的“船视宝”为案例,研究AI+与多源异构数据驱动的航运数字化系统建设技术,深入剖析了“船视宝”系统架构设计、技术体系和应用范围,同时通过对典型赋能案例的进一步研究来说明数字化系统如何赋能航运业发展,并有效解决传统业务场景中的新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AI+) 多源异构数据融合 航运数字化 “船视宝”系统 航运大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城居民常规公交出行特征分析——以上海嘉定新城为例
4
作者 朱永洁 顾煜 +1 位作者 吉婉欣 叶建红 交通与港航 2025年第2期15-22,36,共9页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为解决人口过度集中、交通拥堵等问题,郊区新城的建设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然而,新城普遍存在公交分担率低的问题,需结合新城居民的公交出行需求,针对性地提出公交优化对策。以嘉定新城为例,基于居民出...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为解决人口过度集中、交通拥堵等问题,郊区新城的建设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然而,新城普遍存在公交分担率低的问题,需结合新城居民的公交出行需求,针对性地提出公交优化对策。以嘉定新城为例,基于居民出行调查数据,从用户社会经济特征和公交出行特征两个角度深入分析不同空间尺度下新城居民公交出行特征,并聚焦具体出行场景展开分析,依据居民的出行链分析公交接驳地铁的出行需求特征,提出了嘉定新城未来的常规公交规划,为同类型新城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出行调查 出行空间划分 出行场景 公交接驳 公交专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欢迎订阅《交通与港航》
5
交通与港航 2025年第1期F0004-F0004,共1页
《交通与港航》杂志(双月刊)是由上海市交通委员会主管,上海市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交通行业科技期刊。在交通行业政府主管部门、交通行业研究机构、高校相关专业研究人员及交通领域从业人员中拥有广泛读者群,具有一... 《交通与港航》杂志(双月刊)是由上海市交通委员会主管,上海市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交通行业科技期刊。在交通行业政府主管部门、交通行业研究机构、高校相关专业研究人员及交通领域从业人员中拥有广泛读者群,具有一定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研究人员 行业科技期刊 读者群 港航 发展研究中心 公开发行 订阅 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大交通工程项目选介:上海轨道交通市域线机场联络线
6
交通与港航 2025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上海轨道交通市域线机场联络线于2024年12月27日先行段开通运营。该线路是国内首条由地方政府自主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的市域铁路,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探索并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全国首款以国产自主研发的复兴号智能动车组技术平台为基... 上海轨道交通市域线机场联络线于2024年12月27日先行段开通运营。该线路是国内首条由地方政府自主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的市域铁路,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探索并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全国首款以国产自主研发的复兴号智能动车组技术平台为基础打造的市域C型动车组列车,首次采用头车和中间车相同车辆长度的设计,解决了车辆灵活编组、站台门的活动门等间距设置的需求;首次实现了CTCS2+ATO自动折返功能,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同时具备与国铁互联互通的条件;国产超大直径盾构“骥跃号”深入应用盾构“自主驾驶系统”,盾构姿态可控制在±30 mm以内,地面沉降控制在±10 mm以内;创新应用推拼同步技术,将掘进与拼装从“串联”转向“并联”,单环作业效率提升近30%,创下单月进尺702 m软土地层的超大直径盾构月推进中国纪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轨道交通 地面沉降控制 车辆长度 市域铁路 市域线 盾构姿态 运输效率 站台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able Diffusion的交通枢纽领域快速生图研究
7
作者 郑政 交通与港航 2025年第1期52-56,78,共6页
研究目的旨在探讨Stable Diffusion技术在交通枢纽设计领域的应用。研究方法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技术的优势与挑战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Stable Diffusion技术在快速生成效果图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但面临细节控制和专项风格匹... 研究目的旨在探讨Stable Diffusion技术在交通枢纽设计领域的应用。研究方法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技术的优势与挑战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Stable Diffusion技术在快速生成效果图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但面临细节控制和专项风格匹配的局限性。为优化这一技术,引入了ControlNet和Lora模型,实现了对设计图像外形的精确控制和风格优化。然而,模型的泛化能力仍需进一步研究。此外,Stable Diffusion技术的高算力需求和硬件依赖性是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主要障碍。综合研究结果,为交通枢纽设计领域应用Stable Diffusion技术提供了新的思路,并明确了未来的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ble Diffusion 交通枢纽设计 图像生成 CONTROLNET Lora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需平衡视角下的苏州古城交通优化策略探究
8
作者 韩敏 蒋继儒 周丹 交通与港航 2025年第1期38-43,共6页
古城是苏州最主要的交通发生与吸引区域,交通时空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凸显,干道交通拥堵状况严重,内部居民出行不便。在分析苏州古城交通问题的基础上,从交通需求和交通供给两个方面指出古城交通理性发展的趋向,重点从构建古城交通微循... 古城是苏州最主要的交通发生与吸引区域,交通时空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凸显,干道交通拥堵状况严重,内部居民出行不便。在分析苏州古城交通问题的基础上,从交通需求和交通供给两个方面指出古城交通理性发展的趋向,重点从构建古城交通微循环系统以及完善公共交通供给体系两个方面提出苏州古城交通优化的路径,以期为古城交通模式转型落位、交通资源高效配置、古城保护与更新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供给体系 微循环 公共交通 服务品质 交通需求 苏州古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巫云开高速建设项目网格化安全管理研究
9
作者 陈杰 李淑华 龚兴旺 交通与港航 2025年第2期68-73,共6页
研究了巫云开高速建设项目中的网格化安全管理,重点探讨了基于建筑信息模型技术(BIM)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集成应用及其在管理平台中的设计与实施。数据分析表明,“BIM+GIS”应用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精细化和... 研究了巫云开高速建设项目中的网格化安全管理,重点探讨了基于建筑信息模型技术(BIM)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集成应用及其在管理平台中的设计与实施。数据分析表明,“BIM+GIS”应用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精细化和动态化,显著提高了隐患排查效率和减少了隐患数量。系统实施后,各标段的隐患数量均显著减少,但减少程度和波动情况存在差异:YZSG-1标段隐患数量减少但波动较大,YZSG-2标段隐患数量显著减少且波动较小,YZSG-3标段隐患数量显著减少但仍有波动。结果验证了网格化管理结合“BIM+GIS”应用系统在提升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中的有效性。未来研究应进一步优化网格化管理与BIM技术的结合,提升管理系统的精细化程度和信息化水平,推动施工安全管理的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化安全管理 BIM+GIS应用系统 管理平台 隐患排查 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块链的城市公共停车智慧管理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10
作者 张扬 汤奇峰 杨涛 交通与港航 2025年第2期87-93,共7页
城市公共停车管理存在停车数据不互通、停车交易不透明、停车逃缴费监管难度大等难题,以区块链技术赋能智慧交通发展,精准锚定业务场景,优化提升传统智能交通系统的决策管理服务水平。从创新公共停车管理模式、研发停车数据上链和存证... 城市公共停车管理存在停车数据不互通、停车交易不透明、停车逃缴费监管难度大等难题,以区块链技术赋能智慧交通发展,精准锚定业务场景,优化提升传统智能交通系统的决策管理服务水平。从创新公共停车管理模式、研发停车数据上链和存证设备、设计交通联盟链共识算法与智能合约、停车信用评估建模等方面开展了科学研究与践行落地,支撑上海市公共停车信息平台“汇聚整合资源–联网数据监管–辅助决策支持–综合信息服务”智慧管理服务流程能级提升,提高了停车资源的利用率,改善了停车体验,促进了停车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的提升,符合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发展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公共停车 智慧管理 中文语料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引力模型2007—2019年京津冀城市网络联系测度
11
作者 李晓婧 刘冉 交通与港航 2025年第2期50-56,共7页
以外向型行业从业人口为联系指标、列车通行耗时为距离构建引力模型,分析2007—2019年京津冀地区城市联系强度及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高铁网络促进了京津冀城市间的联系,但域内中转环节较多且集中在外向型产业强劲的京、津,其他城市联系... 以外向型行业从业人口为联系指标、列车通行耗时为距离构建引力模型,分析2007—2019年京津冀地区城市联系强度及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高铁网络促进了京津冀城市间的联系,但域内中转环节较多且集中在外向型产业强劲的京、津,其他城市联系强度普遍较弱,“二元结构”特征明显;京津冀城市联系趋向紧密,且存在一定非对称性;京津冀城市联系强度与迁徙指数相关系数整体较高,京、津两市城市联系强度计算结果存在一定高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社会网络分析 列车时刻表 城市联系 迁徙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空间视角的上海松江新城交通提升策略研究
12
作者 吉婉欣 邵丹 顾煜 交通与港航 2025年第2期29-36,共8页
以松江新城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和上海大都市圈建设背景下,如何提升区域交通辐射能力来支撑新城打造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松江新城作为上海都市圈中的重要节点,拥有沪昆高铁、沪苏湖铁路、沪昆铁路等关键交通设施,具... 以松江新城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和上海大都市圈建设背景下,如何提升区域交通辐射能力来支撑新城打造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松江新城作为上海都市圈中的重要节点,拥有沪昆高铁、沪苏湖铁路、沪昆铁路等关键交通设施,具备建设区域辐射综合交通枢纽的潜力。分析松江新城的对外辐射水平、城市功能、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以及居民出行现状特征,评估既有规划交通设施对未来城市发展、交通需求趋势、交通发展目标的适应性,总结松江新城交通系统发展面临的挑战,从都市圈节点城市构建的角度,提出了基于产业发展和对外货运体系的货运交通系统发展建议,提出了打造全龄友好、人居品质的城市交通优化建议,旨在为其他新城提供交通提升的策略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交通 综合性节点城市 交通枢纽 对外通道 多层次轨道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一体化下上海高速公路对外通道评估优化
13
作者 江文平 尹丽娜 邵丹 交通与港航 2025年第1期57-65,共9页
综合交通网络对促进区域协同发展、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起着基础性和引导性作用。公路是最基础、覆盖面最广泛的交通设施,尤以高速公路的时空效率最高。构建合理的高速公路对外通道,对加强核心城市与周边地区的路网对接,强化对周... 综合交通网络对促进区域协同发展、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起着基础性和引导性作用。公路是最基础、覆盖面最广泛的交通设施,尤以高速公路的时空效率最高。构建合理的高速公路对外通道,对加强核心城市与周边地区的路网对接,强化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区域一体化发展至关重要。分析与预测上海对外出行需求,评估现状与规划年高速公路对外通道运行状况,以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为指引,贯彻一体化对路网体系的内涵要求,提出上海高速公路通道对外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一体化 对外通道 对外出行需求 路网运行评估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淹没齿型丁坝水流力计算方法与敏感性因素分析研究
14
作者 刘辉 闫杰超 交通与港航 2025年第1期79-86,共8页
为研究一种大型混凝土淹没齿型丁坝构件,通过CFD软件建立了大型淹没齿型丁坝三维水动力数学模型,数值模型采用试验实测资料开展验证工作。对大型淹没齿型丁坝水流力以及水流力系数影响参数敏感性进行分析,并通过分析不同影响参数与水流... 为研究一种大型混凝土淹没齿型丁坝构件,通过CFD软件建立了大型淹没齿型丁坝三维水动力数学模型,数值模型采用试验实测资料开展验证工作。对大型淹没齿型丁坝水流力以及水流力系数影响参数敏感性进行分析,并通过分析不同影响参数与水流力系数之间响应关系,采用SPSS分析软件对大型淹没齿型丁坝水流力系数进行多元函数拟合,得到大型淹没齿型丁坝水流力预测函数。同时,得到影响水流力系数各敏感参数与大型淹没齿型丁坝水流力系数之间的变化规律。经确定性分析验证,大型淹没齿型丁坝水流力数值预测函数能够较好地对模拟值与实测值进行预测,研究成果能够为实际工程提供科学的依据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物理模型试验 丁坝水流力 水流力系数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航机场改扩建工程区间高架桥工程总体设计及关键设计要点研究
15
作者 冯冲 王文雅 交通与港航 2025年第1期71-78,共8页
机场高架桥作为航站楼内外交通联络的基础配套设施,是机场交通枢纽中的重要组成,其设计需充分考虑与地面道路、航站楼及地铁车站等重要工程的空间衔接,并结合现场复杂地形地质条件合理选择桥梁结构形式。以某大型机场改扩建工程为研究背... 机场高架桥作为航站楼内外交通联络的基础配套设施,是机场交通枢纽中的重要组成,其设计需充分考虑与地面道路、航站楼及地铁车站等重要工程的空间衔接,并结合现场复杂地形地质条件合理选择桥梁结构形式。以某大型机场改扩建工程为研究背景,重点对机场改扩建工程区间高架桥工程设计要点进行探究,通过对高架桥设计中上下部结构形式从受力、施工工艺、景观效果及经济指标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并结合现状场地特点确定符合该工程的机场高架桥梁形式。针对桥梁与地铁车站共建、航站楼衔接及新旧桥拼接异形桥等特殊节点处桥梁设计进行重难点研究,最终确定符合该工程的合理设计方案,研究成果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场高架桥 航站楼 结构选型 地铁车站 新旧桥拼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交通行业数据治理体系中主数据技术探究
16
作者 武彦林 范清泓 交通与港航 2025年第2期94-98,共5页
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各行业纷纷开启了数字化转型的进程,数据已成为推动行业创新与发展的核心要素。为了更好地利用数据资源,各行业通过搭建行业数据平台,推动业内数据充分共享,最大化发挥数据要素的价值。交通行业亦面临严峻挑战,面对... 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各行业纷纷开启了数字化转型的进程,数据已成为推动行业创新与发展的核心要素。为了更好地利用数据资源,各行业通过搭建行业数据平台,推动业内数据充分共享,最大化发挥数据要素的价值。交通行业亦面临严峻挑战,面对海量数据,实现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共享性至关重要。通过对交通行业数据治理体系中的主数据技术展开研究,系统探讨了主数据识别、标准制定以及平台构建等多个关键环节。通过对主数据技术的深入研究与验证,其在交通行业中能够有效消除数据冗余,保障数据一致性,并实现关联数据的高效串联与组织,实现了交通行业数据治理能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行业 数据治理 主数据 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市轨道交通TOD指数分析及发展建议
17
作者 张铁岩 徐泽洲 高洪振 交通与港航 2025年第2期63-67,共5页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市发展由增量扩张向存量提质方向转变,TOD发展模式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基于多源大数据从交通协同、开发潜力、经济价值、舒适宜居四个方面构建青岛市轨道交通2层级14项TOD评价指标体系,识别轨道站点...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市发展由增量扩张向存量提质方向转变,TOD发展模式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基于多源大数据从交通协同、开发潜力、经济价值、舒适宜居四个方面构建青岛市轨道交通2层级14项TOD评价指标体系,识别轨道站点周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短板,对于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升绿色出行交通比重,以及指导城市有针对性地提升用地效能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TOD 评价指标 青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轨引领、慢行激活:日本筑波科学城对上海新城发展的启示
18
作者 张弛 交通与港航 2025年第2期37-43,共7页
在全球城市与长三角一体化战略驱动下,上海新城亟需破解交通与空间协同瓶颈。以日本筑波科学城为例,剖析其“轨道快线引领、慢行系统激活”的双维发展模式。研究表明,轨道快线通过缩短时空距离能显著提升要素流动效率,促进新城与中心城... 在全球城市与长三角一体化战略驱动下,上海新城亟需破解交通与空间协同瓶颈。以日本筑波科学城为例,剖析其“轨道快线引领、慢行系统激活”的双维发展模式。研究表明,轨道快线通过缩短时空距离能显著提升要素流动效率,促进新城与中心城功能耦合和人口产业集聚;慢行系统通过专用路权分层、功能网络分异与停车精细化管理,能实现“效率–人本”协同,激活城市活力。上海新城可借鉴筑波经验推进轨道快线顶层设计,利用快线功能将高端产业导入新城,优化站点布局、丰富运营模式;构建“通勤–活力–休闲”三位一体慢行网络,依托新城资源打造特色立体慢行廊道与骑行系统示范区,通过精细化管理破解轨道站点周边非机动车停车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筑波科学城 上海新城 轨道快线 慢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输结构调整背景下上海港集疏运体系发展的若干思考
19
作者 高文慧 程微 交通与港航 2025年第1期20-25,共6页
上海港作为全球领先的国际航运中心,其集装箱吞吐量位居世界前列,已初步形成以公路与水水中转为主的集疏运发展格局。以上海港集装箱集疏运体系为研究对象,在梳理上海港集疏运体系发展现状、运输结构关键指标运行情况、运输结构调整工... 上海港作为全球领先的国际航运中心,其集装箱吞吐量位居世界前列,已初步形成以公路与水水中转为主的集疏运发展格局。以上海港集装箱集疏运体系为研究对象,在梳理上海港集疏运体系发展现状、运输结构关键指标运行情况、运输结构调整工作成效的基础上,结合上海市多式联运发展实际,以及物流降本增效、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等上位要求,分析上海港集疏运体系面临的发展形势,提出上海港集疏运体系进一步完善的优化建议,以期在新发展格局下提升上海港全球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输结构调整 多式联运 集疏运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毗邻公交运行评估与发展策略研究
20
作者 高菊红 交通与港航 2025年第1期44-51,共8页
对上海市毗邻公交的站点选址、站间距设置、客流效益和运营情况进行了评估,从线网层次、客流效益、设施共享等角度分析了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城际线、骨干线、一般线、短驳线、定制线、响应线6个层次组成的线网架构,并提出了信息、设... 对上海市毗邻公交的站点选址、站间距设置、客流效益和运营情况进行了评估,从线网层次、客流效益、设施共享等角度分析了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城际线、骨干线、一般线、短驳线、定制线、响应线6个层次组成的线网架构,并提出了信息、设施共享和支付互通等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毗邻公交 站间距 线路客流 线网层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