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1,662篇文章
< 1 2 8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区弃渣场场地空间利用及水土保持措施精准化研究
1
作者 张长伟 刘晨曦 王家乐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25年第1期37-41,共5页
本文结合水行政主管部门水土保持监督检查经验,分析了山区弃渣场在施工准备期和施工期中,存在管理不规范、场地空间利用不合理、水土保持措施落实不精准等问题,提出了建设单位、各参建单位要加强水土保持组织管理,落实各参建方职责,在... 本文结合水行政主管部门水土保持监督检查经验,分析了山区弃渣场在施工准备期和施工期中,存在管理不规范、场地空间利用不合理、水土保持措施落实不精准等问题,提出了建设单位、各参建单位要加强水土保持组织管理,落实各参建方职责,在弃渣场规划、建设、运行等阶段,建设单位要对山区弃渣场管理提出具体、可操作性的要求;贯彻落实弃渣场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的审核制度,让水土保持施工监理发挥实际作用;动态化、精准化实施水土保持措施,表土剥离按照施工进度,分区域剥离表土,弃渣场坡面排水采取永临结合动态化实施,弃渣场边坡生态修复按照堆置完成一级平台,生态修复治理一级等举措,进一步优化弃渣场施工组织、施工方案,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 弃渣场 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长汀经验”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高中地理教学探索
2
作者 陈世发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25年第1期51-54,共4页
改革开放以来,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工作进入新的高度,已形成长汀经验向全国推广和示范,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中国榜样。结合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将长汀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演变、小流域内协调发展、产业转移的... 改革开放以来,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工作进入新的高度,已形成长汀经验向全国推广和示范,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中国榜样。结合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将长汀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演变、小流域内协调发展、产业转移的山海融合以及走向生态文明与高中地理教学融合,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高中地理教学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共生 长汀经验 水土保持 地理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项目水土保持与土地复垦工作的思考与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朱文武 李阳春 张超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25年第1期47-50,共4页
为做好矿山水土保持与土地复垦工作,通过对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坝子锡钨矿进行土地复垦验收,发现建设单位完成项目水保设施验收备案后,用于约束建设单位履行水土流失防治义务的方法和手段逐渐减弱或消除;目前我国土地复垦法律体系、技... 为做好矿山水土保持与土地复垦工作,通过对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坝子锡钨矿进行土地复垦验收,发现建设单位完成项目水保设施验收备案后,用于约束建设单位履行水土流失防治义务的方法和手段逐渐减弱或消除;目前我国土地复垦法律体系、技术标准、管理机制等需完善,建议借鉴水土保持信用管理机制进行土地复垦监管以提升效率;为提高项目水土流失治理效率和建设单位积极性,根据治理成效申请退还水土保持补偿费,是否可行值得大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项目 水土保持 土地复垦 监管 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区植被生态资产时空变化研究
4
作者 林敬兰 岳辉 +3 位作者 谢文心 唐丽芳 刘必豹 江洪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25年第2期1-5,共5页
采用遥感驱动山地当量因子法(RS-MEF)评估长汀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水土保持生态资产增值效应。采集2000年和2022年遥感影像、统计数据等,计算标准当量因子、确定当量系数、开展地物分类、进行空间异质性修正,最后计算得到生态系统服务... 采用遥感驱动山地当量因子法(RS-MEF)评估长汀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水土保持生态资产增值效应。采集2000年和2022年遥感影像、统计数据等,计算标准当量因子、确定当量系数、开展地物分类、进行空间异质性修正,最后计算得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结果表明,20多年间长汀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2000年的74.64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348.30亿元。其中,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2000年的26.79亿元增长为2022年的144.38亿元,增长率高于全县水平,其占全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比重也从2000年的35.89%提升至2022年的41.45%。该结果可为长汀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提供科学依据,对区域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汀县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水土流失治理 生态资产增值 空间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措施无人机影像样本库构建方法研究
5
作者 柴鹏 董静 +3 位作者 丁翼星 刘志强 吴清泉 王昌辉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25年第1期8-12,41,共6页
为进一步提高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引入深度学习、大模型等新技术提高无人机影像中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措施的识别精度是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训练优化深度网络模型极其依赖大量且高精度的样本,这是实现不同类型水土流... 为进一步提高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引入深度学习、大模型等新技术提高无人机影像中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措施的识别精度是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训练优化深度网络模型极其依赖大量且高精度的样本,这是实现不同类型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措施智能化识别的关键基础资料。本文利用福建省水土保持试验站在近几年水土保持工作中获取的海量高分辨率无人机影像,以及部分人工解译的矢量文件,研究了点、线、面状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措施的样本标注方法,建立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措施影像样本库。经过样本的自动生成、样本库的清洗与扩充以及样本类别调整,最终样本库共含有点状措施样本11类2289个,线状措施样本8类32342个,面状措施样本7类346455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遥感影像 水土流失 工程措施 影像样本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岩溶石漠化地区水土流失治理成效及存在问题 被引量:1
6
作者 裴承敏 张楠 孙艳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25年第1期32-36,共5页
广西岩溶土地分布面积广,是我国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十三五”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通过健全水土流失治理体制机制、加大岩溶石漠化地区水土流失治理力度等措施,在水土流失治理方面并取得了明显成效。2016年至2023年累计在桂林、... 广西岩溶土地分布面积广,是我国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十三五”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通过健全水土流失治理体制机制、加大岩溶石漠化地区水土流失治理力度等措施,在水土流失治理方面并取得了明显成效。2016年至2023年累计在桂林、柳州、百色、河池等岩溶石漠化地区集中分布的10个市78个县(市、区)下达投资21.54亿元,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4682.51km。经过治理,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水土保持率显著提升;石漠化土地实现面积和程度“双下降”;石漠化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但广西岩溶石漠化治理仍然存在着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石漠化治理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水土流失治理需求更加迫切、亟需协同开展治理提升治理质量这四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建议广西岩溶石漠化地区的水土流失治理要完善投入机制,强化资金保障;要进一步加强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力度;要完善协同机制,提升石漠化治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壮族自治区 水土保持 岩溶 石漠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明市推进新时代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清华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25年第1期29-31,共3页
本文通过分析三明市水土流失的现状,剖析新时代水土保持面临的问题,根据三明市水土保持发展规划和任务目标,提出突出精准治理、强化部门联动、发挥治理效益、打造示范引领、助力双碳战略等实施路径,进一步提升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水平,努... 本文通过分析三明市水土流失的现状,剖析新时代水土保持面临的问题,根据三明市水土保持发展规划和任务目标,提出突出精准治理、强化部门联动、发挥治理效益、打造示范引领、助力双碳战略等实施路径,进一步提升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水平,努力在推进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中展现三明作为,全力守护好闽江源头良好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明 水土保持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热带水土保持》征稿简则
8
作者 《亚热带水土保持》编辑部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25年第1期F0004-F0004,共1页
《亚热带水土保持》是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期刊,刊登内容主要包括:水土保持工作论坛、水土流失地的治理开发、预防监督、试验研究、简讯及综述文章,热忱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来稿要求及注意事项:1.投稿方式:将稿件发到本刊投稿邮箱(yrdstb... 《亚热带水土保持》是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期刊,刊登内容主要包括:水土保持工作论坛、水土流失地的治理开发、预防监督、试验研究、简讯及综述文章,热忱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来稿要求及注意事项:1.投稿方式:将稿件发到本刊投稿邮箱(yrdstbc@126.com)。2.来稿要求文字精炼,语句通顺,论点明确,数据可靠。每篇字数在6000字以内,并附作者单位,详细通讯地址,邮编和电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预防监督 治理开发 通讯地址 水土流失地 综合性期刊 注意事项 亚热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管理的几点建议
9
作者 王建军 林晓君 李小平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25年第1期42-46,共5页
水土保持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依规征收管理水土保持补偿费是一项重要的水土保持工作。本文就近年来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管理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浅析,并就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管理提出相... 水土保持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依规征收管理水土保持补偿费是一项重要的水土保持工作。本文就近年来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管理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浅析,并就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管理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补偿费 征收 管理 问题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碳汇能力评估及增汇途径分析
10
作者 宁茂岐 丁禹 +4 位作者 鲍斌 孟天友 罗忠志 江河 姜杰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25年第2期34-38,共5页
为评价贵州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碳汇能力,提出增汇途径。结合花红河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情况,通过布设监测样地17个,对地上生物、地下生物、枯落物、土壤4个碳库及水土保持林、坡改梯、封禁治理、保土耕作7个碳层,进行碳汇能力分析。结... 为评价贵州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碳汇能力,提出增汇途径。结合花红河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情况,通过布设监测样地17个,对地上生物、地下生物、枯落物、土壤4个碳库及水土保持林、坡改梯、封禁治理、保土耕作7个碳层,进行碳汇能力分析。结果表明:①小流域水土保持率由33.9%提高到45.69%,治理效果显著;②各项措施总碳储量75525.39 t,土壤有机质碳储能力最强,占82.56%;③各项措施碳增汇量19036.73 t,水保林效果最好,占79.55%,坡改梯次之。增汇途径建议:第一,对于侵蚀退化土地,采取水土保持综合防治措施体系,能够实现水土资源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提高水土保持碳汇增量;第二,坡改梯能明显降低水土流失强度,增加土壤碳汇,是贵州水土流失治理的一项重要措施,必须长期坚持;第三,林草措施具有成本低、生态附加值高、固碳量大等优势,结合贵州省森林以幼龄林和中龄林为主的特点,应加强抚育保护;第四,以封禁为代表的自然修复在贵州生态脆弱地区得到广泛应用,封禁治理措施将成为碳汇新的增长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碳中和 碳汇 能力评估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热带水土保持》征稿简则
11
作者 《亚热带水土保持》编辑部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25年第2期F0004-F0004,共1页
《亚热带水土保持》是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期刊,刊登内容主要包括:水土保持工作论坛、水土流失地的治理开发、预防监督、试验研究、简讯及综述文章,热忱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来稿要求及注意事项:1.投稿方式:将稿件发到本刊投稿邮箱(yrdstb... 《亚热带水土保持》是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期刊,刊登内容主要包括:水土保持工作论坛、水土流失地的治理开发、预防监督、试验研究、简讯及综述文章,热忱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来稿要求及注意事项:1.投稿方式:将稿件发到本刊投稿邮箱(yrdstbc@126.co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试验研究 预防监督 综合治理 投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萁生物炭辅配有机肥对茶园土壤养分释放及土壤保水能力的影响
12
作者 戴锦浩 胡文静 熊维彬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为探究稀土微肥对茶园土壤养分释放及土壤保水能力的影响,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设置七种对照处理,研究芒萁生物炭与有机肥在不同炭肥比下混合制成的稀土微肥添加对土壤总氮释放、土壤容重、土壤持水量和土壤孔隙度的作用,揭示稀土微肥的... 为探究稀土微肥对茶园土壤养分释放及土壤保水能力的影响,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设置七种对照处理,研究芒萁生物炭与有机肥在不同炭肥比下混合制成的稀土微肥添加对土壤总氮释放、土壤容重、土壤持水量和土壤孔隙度的作用,揭示稀土微肥的保水保肥性能。结果表明:(1)芒萁生物炭和有机肥混合施用能有效减小土壤氮释放速率,减少土壤氮素向深层土壤的淋失,提高土壤保肥能力。(2)施用混合肥料可显著降低土壤容重、改善土壤孔隙结构和提高土壤持水性能,但施用混合肥料的炭肥比对土壤容重、壤孔隙结构和土壤持水能力并无显著影响。综上,芒萁生物炭辅配有机肥施用具有良好的保水保肥性能,对茶园土壤具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土壤 生物炭肥料 土壤养分 土壤保水能力 芒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安市水土流失现状分析和提升水土保持率对策建议
13
作者 苏典南 谢金淼 +3 位作者 潘文聪 黄章晟 吴静玲 洪国文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25年第2期12-17,共6页
本文通过调研,全面分析南安市水土流失现状和消长情况,研判不需要治理、可完全治理和不可完全治理流失斑,提出2025~2035年南安市水土保持率目标值,建议采取“减量”“降级”和“控增”相结合,有效提升南安市水土保持率,为推动南安市水... 本文通过调研,全面分析南安市水土流失现状和消长情况,研判不需要治理、可完全治理和不可完全治理流失斑,提出2025~2035年南安市水土保持率目标值,建议采取“减量”“降级”和“控增”相结合,有效提升南安市水土保持率,为推动南安市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现状 水土保持率 减量 降级 控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海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区非点源潜在风险隐患评估试验研究
14
作者 吕红梅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25年第1期23-28,共6页
饮用水安全至关重要。本文基于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基础上,结合沿海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区风险源类别和地理特征,建立对应的遥感解译标志,实现非点源潜在风险源类别的识别;为突出体现人为活动因素,首次尝试采用增加机械施工的权重系数来计算... 饮用水安全至关重要。本文基于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基础上,结合沿海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区风险源类别和地理特征,建立对应的遥感解译标志,实现非点源潜在风险源类别的识别;为突出体现人为活动因素,首次尝试采用增加机械施工的权重系数来计算非点源潜在风险指数;通过结合以往经验及目前存在问题情况进行阈值划分,最终将风险源指数按5个隐患级别进行划分并进行深入对比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为相关政府部门对于饮用水源地保护与治理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城市 饮用水 非点源 潜在风险隐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书莒溪生态清洁小流域工程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实践与成效
15
作者 吴娟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25年第2期39-42,共4页
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书莒溪生态清洁小流域工程是福建省首批“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之一,在流域的治理和示范创建过程中,始终坚持绿色和创新发展理念,总结出许多宝贵的经验。文章探讨了书莒溪生态清洁小流域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 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书莒溪生态清洁小流域工程是福建省首批“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之一,在流域的治理和示范创建过程中,始终坚持绿色和创新发展理念,总结出许多宝贵的经验。文章探讨了书莒溪生态清洁小流域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的实践与成效,力求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南平模式”,以期为其他同类型流域的治理和示范创建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清洁小流域 水土保持示范工程 实践与成效 书莒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南丘陵地区主要林分枯落物含水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6
作者 苗静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25年第1期19-22,46,共5页
森林枯落物具有截留降水、固持土壤、涵养水源的作用,从而减少地表水土流失,达到水土保持的作用。在森林的经营活动中,需要重视林地枯落物。而森林枯落物含水量是涵养水源、发挥水土保持作用的关键指标,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不同林分枯落... 森林枯落物具有截留降水、固持土壤、涵养水源的作用,从而减少地表水土流失,达到水土保持的作用。在森林的经营活动中,需要重视林地枯落物。而森林枯落物含水量是涵养水源、发挥水土保持作用的关键指标,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不同林分枯落物含水量及其影响因素,从而为增加枯落物蓄积水源能力、遏制地表水土流失提供数据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枯落物 含水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农村建设用地B因子参数优化研究——以从化区为例
17
作者 刘朱婷 郑国权 +2 位作者 连少宏 杨王意 李新尧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25年第2期46-50,共5页
在使用中国土壤流失方程计算区域水土流失时,植被覆盖与生物措施B因子起到了极其关键的作用。通过采用优于0.6 m分辨率的遥感影像,精细解译农村建设用地图斑内部地类,根据《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技术指南》的技术路线,对地块B因子重新进行计... 在使用中国土壤流失方程计算区域水土流失时,植被覆盖与生物措施B因子起到了极其关键的作用。通过采用优于0.6 m分辨率的遥感影像,精细解译农村建设用地图斑内部地类,根据《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技术指南》的技术路线,对地块B因子重新进行计算,评估B因子优化前后对区域水土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从化区农村建设用地内部地物构成以房屋及硬化地面为主,其次是树木草丛,占农村建设用地总面积的84.98%、9.27%;②从化区农村建设用地优化后的B因子值为0.0186,相比全国标准化赋值0.025减少约25.60%;③采用优化后的农村建设用地B因子值计算出从化区水土流失面积将减少38.36%,对水土流失产生了正面影响。针对农村建设用地中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其他土地类型,包括人为扰动用地、农村道路、裸露无植被覆盖的土地、未实施水土保持措施的土地等,这是农村建设用地水土流失防治的新方向,需要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建设用地 B因子 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园积雪草栽培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固碳能力的影响
18
作者 林强 刘梦莹 +4 位作者 吴娟 朱秀端 张瑞旺 吴泽华 陈志强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25年第2期6-11,共6页
通过在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天云茶园筛选本土优势地被植物积雪草(Centella asiatica(L.)Urban),开展为期1年的生草栽培试验,以传统清耕作为对照,分析积雪草栽培对茶园土壤理化性质及固碳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耕相比,积雪草栽培显著... 通过在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天云茶园筛选本土优势地被植物积雪草(Centella asiatica(L.)Urban),开展为期1年的生草栽培试验,以传统清耕作为对照,分析积雪草栽培对茶园土壤理化性质及固碳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耕相比,积雪草栽培显著降低了茶园0~10 cm和10~2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并有效提高了土壤孔隙度和持水量。积雪草栽培下0~10 cm和10~20 cm土层的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和含水率均显著高于清耕(P<0.05);积雪草栽培还显著增加了茶园土壤有机质、全碳、硝态氮含量(P<0.05);积雪草栽培显著提高了茶园土壤的总有机碳、微生物量碳、水溶性有机碳等指标,同时增加了轻组有机碳的比例。这些变化表明,积雪草栽培能够有效促进土壤碳的固定,提高土壤肥力。综上所述,茶园积雪草栽培对土壤理化性质具有积极影响,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持水能力和肥力,并增强土壤的固碳能力。本研究结果为生草栽培技术在茶园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生草栽培 土壤理化性质 碳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汀县河田镇严重土壤侵蚀区植物群落恢复评价
19
作者 曹正金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25年第2期18-22,54,共6页
本研究旨在评估福建省长汀县河田镇严重土壤侵蚀区经过40年治理后的植物群落恢复效果,探讨其演替特征及方向。选取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两种典型治理区、未治理对照区及次生林区为研究样地,通过植被调查与多样性指数分析,评估恢复效果。结... 本研究旨在评估福建省长汀县河田镇严重土壤侵蚀区经过40年治理后的植物群落恢复效果,探讨其演替特征及方向。选取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两种典型治理区、未治理对照区及次生林区为研究样地,通过植被调查与多样性指数分析,评估恢复效果。结果表明:各样地植物种类均有所增加,被子植物在群落中占优势;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均呈上升趋势,典型治理区显著高于未治理区,但仍低于保存较好的次生林区。各样地植物群落均趋向正向演替,目标是向槠栎植物群落演替。建议通过人为促进干预,探索向顶级植物群落演替的植被恢复技术方法,以加快植物群落进展演替,为生态恢复、土壤保护和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土壤侵蚀区 植物群落 物种多样性 群落演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大型引调水工程弃渣场施工期生态恢复研究
20
作者 李敏 朱振亚 +3 位作者 郭镒维 邝文俊 梁书睿 郝好鑫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25年第2期28-33,共6页
本文研究了西南地区大型引调水工程施工期间弃渣场的生态恢复策略。通过对玉溪段和红河段不同弃渣场的土壤理化性质和植被恢复情况进行现场调查分析,探究影响施工期弃渣场生态恢复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弃渣场土壤pH、养分含量以及碳氮... 本文研究了西南地区大型引调水工程施工期间弃渣场的生态恢复策略。通过对玉溪段和红河段不同弃渣场的土壤理化性质和植被恢复情况进行现场调查分析,探究影响施工期弃渣场生态恢复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弃渣场土壤pH、养分含量以及碳氮磷比显著影响施工期弃渣场生态修复效果;同时建议采取措施改良土壤性质、引入本土植物提高恢复效果。该研究能为施工完成后的弃渣场的生态恢复提供依据,并为西南地区建设项目弃渣场生态恢复提供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调水工程 弃渣场 生态恢复 土壤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