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93篇文章
< 1 2 17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文作为公共文化产品的属性阐释与实践路径
1
作者 汪敏锋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 2025年第1期9-12,共4页
在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的今天,语言作为文明传承的载体和文化交流的桥梁,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习近平主席在2024世界中文大会贺信中首次明确提出“中文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重要公共文化产品”这一重要论断,这不仅是对中文国际传播的创新性概... 在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的今天,语言作为文明传承的载体和文化交流的桥梁,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习近平主席在2024世界中文大会贺信中首次明确提出“中文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重要公共文化产品”这一重要论断,这不仅是对中文国际传播的创新性概括,更为深入理解和推进国际中文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践指南。这一定位明显超越了对语言“工具化”的传统理解,而将中文提升到公共文化与知识资源的国际公共产品高度。中文的公共文化产品定位,意味着中文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与推广,体现了中国与国际社会共享中国文明成果、共同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良好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文化产品 中文教育 交流的桥梁 社会共享 实践路径 文明传承 国际公共产品 传统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国际中文服务能力 助力国际中文教育“五通”
2
作者 王辉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 2025年第1期7-8,共2页
2024年11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向世界中文大会的贺信中指出,中文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智慧,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重要公共文化产品,支持服务国际社会开展好中文教育是中国作为母语国的责任。这为国际中文教育守正创新明确了定位... 2024年11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向世界中文大会的贺信中指出,中文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智慧,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重要公共文化产品,支持服务国际社会开展好中文教育是中国作为母语国的责任。这为国际中文教育守正创新明确了定位,指明了方向。中国作为中文的母语国,支持世界各国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世界中文学习和应用需求,是我们应有的全球视野和时代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教育 公共文化产品 中文学习 时代担当 全球视野 守正创新 母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以来低龄国际中文教材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3
作者 姜丽萍 康悦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 2025年第2期75-84,共10页
随着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中文二语学习者低龄化趋势日渐凸显。然而相对于成人二语学习者,针对低龄中文二语学习者的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教材建设研究。本文基于近20多年来低龄国际中文教材的出版信息,聚焦其研发现状及建设特点... 随着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中文二语学习者低龄化趋势日渐凸显。然而相对于成人二语学习者,针对低龄中文二语学习者的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教材建设研究。本文基于近20多年来低龄国际中文教材的出版信息,聚焦其研发现状及建设特点,研究发现:教材建设在系列化、多元化、立体化、数字化、本土化、融通化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但在教材统筹、定位和更新等方面还存在不足。据此提出教材建设应优化整体设计、明确标准引领、立足本土特色、强化技术赋能、注重继承创新,进一步提升教材建设的均衡性、科学性、适切性、创新性、动态性,以期推进低龄中文教材开发与研究的深入发展,为国际中文教育事业注入新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材 低龄化 教材建设 回顾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中文教育本土化:分析框架、实践路径和优化策略
4
作者 包亮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 2025年第2期56-65,共10页
“本土化”被视为促进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而非洲中文教育发展兼具特殊性和典型性,是研究中文教育本土化的典型案例。通过参考语言传播相关理论构建了分析框架,从“内部要素本土化”“管理支持本土化”和“政策引导本土化”... “本土化”被视为促进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而非洲中文教育发展兼具特殊性和典型性,是研究中文教育本土化的典型案例。通过参考语言传播相关理论构建了分析框架,从“内部要素本土化”“管理支持本土化”和“政策引导本土化”三个方面剖析非洲中文教育本土化实践。研究认为非洲中文教育发展成效显著,整体而言从“‘走进去’转向‘融进去’”阶段,但大部分国家的本土融入尚属初步和浅层,并且数字化背景下非洲中文教育面临新挑战。优化非洲中文教育本土化发展可从保持中文教育政策延续性、拓展中非双边中文教育合作、支持非洲中文专业内生发展、加强非洲孔子学院建设等方面着手,增强非洲中文教育数字赋能,促进非洲中文教育内生能力建设,从而推动非洲中文教育高质量本土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 中文教育 本土化 分析框架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龄华文教材编写的五重育人价值与实现路径——以《华文·小学》(第三版)为例
5
作者 盛继艳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 2025年第2期85-92,共8页
海外汉语学习者的低龄化是国际中文教育需要关注的一个系统性重点问题,然而在融合多元学科理论开展深化研究方面仍存在诸多领域空白。研究以华文教材编写为例,基于对以低龄学习者为主体的海外华文教学目标的系统分析,提出“育人”是华... 海外汉语学习者的低龄化是国际中文教育需要关注的一个系统性重点问题,然而在融合多元学科理论开展深化研究方面仍存在诸多领域空白。研究以华文教材编写为例,基于对以低龄学习者为主体的海外华文教学目标的系统分析,提出“育人”是华文教材的核心价值,并探讨了构建低龄华文教材编写的“五重育人价值”目标,即发展儿童语言能力、提升中华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培养多元文化沟通能力、协同知情意行教育、促进多元智能发展。在此基础上,就育人价值的实现路径提出五点对策建议,并结合《华文·小学》(第三版)的编写实践进行了深入阐释和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龄化 海外华文教学 华文教材 教材编写 育人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留学生体验式文化课程审美议程设置研究
6
作者 马晓乐 刘畅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 2025年第1期31-37,共7页
审美议程设置为体验式文化课程的开新创设了想象空间与创新向度,审美事象纳入议程范畴有益于达成生产美、传播美和塑造美的教育功能。面向留学生的体验式文化教学以情境为逻辑起点,依托教学设计开展审美议程设置,促发课堂教学的审美加权... 审美议程设置为体验式文化课程的开新创设了想象空间与创新向度,审美事象纳入议程范畴有益于达成生产美、传播美和塑造美的教育功能。面向留学生的体验式文化教学以情境为逻辑起点,依托教学设计开展审美议程设置,促发课堂教学的审美加权,增强审美空间可供性,聚焦审美议题通约性。课程实施强调具身认知、情绪记忆和社会互动,以此激发学生感官联觉效应、汇聚审美注意力、助益共情认知。通过国际中文美育助力国际学生感知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中华文明景观,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启新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路径。课程审美议程设置的优化建议根植日常生活世界和经验文化营造物象空间,以弱传播和强共情相得益彰的理念开展审美叙事,通过物质与数字技术交互展开多模态的审美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美育 留学生教育 体验式文化课程 审美议程设置 以美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中文美育:美学研究的新范式
7
作者 王佳 郑伟明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 2025年第1期22-30,共9页
国际中文教育作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正面临数智化转型和复杂国际舆论环境的双重挑战。国际中文美育作为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实践,以审美经验为基石,借由艺术与文化的互动促进个体全面发展。文章深入剖析国际中文... 国际中文教育作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正面临数智化转型和复杂国际舆论环境的双重挑战。国际中文美育作为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实践,以审美经验为基石,借由艺术与文化的互动促进个体全面发展。文章深入剖析国际中文美育的重要意义、理论维度,详细阐述其内涵与特征,并以川剧为实例探索实践路径。研究表明,国际中文美育不仅能够提升学习者的语言能力,还能增强其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推动跨文化交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美育 审美经验 跨文化交流 川剧 数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文搭建互通之桥 赋能文明互信互鉴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宝贵 刘家宁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一、引 言2024年11月15日至17日,2024世界中文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主题为“联通融合 传承创新”。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大会致贺信并祝贺孔子学院成立20周年。习近平指出,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的工具、传承文明的载体、增进理解的桥... 一、引 言2024年11月15日至17日,2024世界中文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主题为“联通融合 传承创新”。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大会致贺信并祝贺孔子学院成立20周年。习近平指出,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的工具、传承文明的载体、增进理解的桥梁。中文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智慧,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重要公共文化产品,支持服务国际社会开展好中文教育是中国作为母语国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教育 公共文化产品 全球治理 习近平主席 传承文明 新征程 文明互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中文美育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
9
作者 宋继华 辛现伟 张曼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 2025年第1期13-21,共9页
在全球化与数字化浪潮双重驱动下,国际中文教育正处于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之中。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迫切需求推动了研究范式、思维方式、教学模式与方法、内容设计以及传播模式等全面升级。然而,面对技术革新与形... 在全球化与数字化浪潮双重驱动下,国际中文教育正处于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之中。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迫切需求推动了研究范式、思维方式、教学模式与方法、内容设计以及传播模式等全面升级。然而,面对技术革新与形式创新,国际中文教育亟须一种能够突破文化隔阂、融通认知壁垒、连接多元群体心灵的普遍价值,以实现深层次的教育目标。在这一背景下,“美”以其超越语言与文化界限的独特属性成为促进跨文化理解与心灵共鸣的重要媒介,具有强大的教育应用潜力。研究从美育视角切入,融合心理学、传播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跨界智慧,围绕国际中文美育的理论框架、实践路径以及产品创新,探讨美学元素在提升教学质量、优化学习者体验以及增强文化传播力等方面发挥的关键作用,并提出“多维融合、跨域协同、全景联动、生态整合”的国际中文美育跨界融合发展框架。研究认为,国际中文美育体系的构建是回应全球化教育挑战、推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深化“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战略的重要举措。通过探索文化交流与心灵相通的新路径,为实现全球文化共融与教育创新发展提供全新的理论视角与实践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美育 数智教育 自主知识体系 跨学科融合 教育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中文教育机构本土化现状、挑战与对策
10
作者 鲍蕊 曾广煜 林任文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 2025年第2期48-55,共8页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聚焦以19所孔子学院为代表的非洲中文教育机构,探讨其本土化现状、发展挑战及因应对策。研究结果显示在孔子学院协助下非洲中文教育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资源研发上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但中文教育本土化整体水...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聚焦以19所孔子学院为代表的非洲中文教育机构,探讨其本土化现状、发展挑战及因应对策。研究结果显示在孔子学院协助下非洲中文教育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资源研发上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但中文教育本土化整体水平不高,面临中文教育断层、本土人才流失、纳入后劲乏力、人才培养能力不足、语言生态复杂等诸多挑战。针对挑战,研究从短期、中期、长期三个层面提出非洲中文教育机构本土化发展对策,以期推动非洲中文教育机构本土化进程,促进非洲中文教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更好服务中非战略协作和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 国际中文教育 中文教育机构 孔子学院 本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中小学中文教学大纲本土化现状及提升策略
11
作者 刘岩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 2025年第2期38-47,共10页
目前非洲约有19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基础教育体系。论文系统分析了非洲中小学中文教学大纲,发现大纲呈现如下特征:大纲设计模式多样,体现教育公平;大纲课程目标注重全人教育并体现结果导向的教育理念;大纲教学内容差异较大;大纲的语言水平... 目前非洲约有19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基础教育体系。论文系统分析了非洲中小学中文教学大纲,发现大纲呈现如下特征:大纲设计模式多样,体现教育公平;大纲课程目标注重全人教育并体现结果导向的教育理念;大纲教学内容差异较大;大纲的语言水平要求基本为初级;大纲的测试与评估侧重过程性评价和语言能力考察。研究表明,非洲中文教学大纲体系不够完整、指导性与实用性参差不齐、对考试的指导性不强。建议中非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深化合作、重点加强本土中文教学大纲研发、推进中非语言和文化的对比研究,并加快编写非洲本土中文教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 中小学 本土化 教育体系 中文教学大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国际中文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12
作者 周平 沈毅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 2025年第1期83-92,共10页
云南省国际中文教育经过40多年的发展,逐步成长为连接中国与南亚东南亚语言文化交流的核心纽带,初步形成涵盖本硕博培养的多层次教育体系,然而其发展仍面临政策执行效果不均、资源配置存在差异、学科体系不够健全、国际合作深度不够及... 云南省国际中文教育经过40多年的发展,逐步成长为连接中国与南亚东南亚语言文化交流的核心纽带,初步形成涵盖本硕博培养的多层次教育体系,然而其发展仍面临政策执行效果不均、资源配置存在差异、学科体系不够健全、国际合作深度不够及协同发展机制不够完善等挑战。研究围绕政策支持与执行、资源配置与共享、学科体系与人才培养、对外合作与交流以及区域协同发展五个方面,系统剖析了云南省国际中文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政策执行机制、加大资源倾斜力度、完善学科体系建设、深化国际合作以及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机制等针对性对策与建议。未来,云南省应通过强化顶层设计、推动教育创新和扩大国际合作,探索出具有区域特色的国际中文教育模式,为边疆地区教育国际化发展提供可借鉴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国际中文教育 中文教育体系 国际合作 教育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实行参考文献新规范的通知
13
作者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 2025年第1期F0004-F0004,共1页
为了适应网络数字阅读的需要,本刊自2015年第1期开始实行新的参考文献规范,具体要求如下:1.参考文献全部为页下注,在所引用文献的当页标注,每页重新编号。2.取消文末的“参考文献”表。3.注释性、解释性文字仍然采用页下注方式标注。
关键词 参考文献 页下注 引用文献 网络数字阅读 解释性 标注 规范 实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刊简介、主要栏目、2025年主要选题及投稿方式
14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 2025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一、本刊简介《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双月刊)秉承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优良传统和探求学术的求实严谨学风,坚持正确的哲学社会科学办刊导向,汇聚海内外专家学者探讨国际中文教育学科专业建设和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一、本刊简介《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双月刊)秉承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优良传统和探求学术的求实严谨学风,坚持正确的哲学社会科学办刊导向,汇聚海内外专家学者探讨国际中文教育学科专业建设和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新理论与新方法,体现全球视野的办刊理念,学术声誉逐年攀升。在《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24)》Q2方阵中上升至27名,CI值指数为372.7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声誉 办刊理念 学科专业建设 海内外专家 师范大学学报 中文教育 投稿方式 西南联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向2024世界中文大会致贺信
15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 2025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2024年11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4世界中文大会致贺信并祝贺孔子学院成立20周年。习近平指出,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的工具、传承文明的载体、增进理解的桥梁。中文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智慧,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重要公共文化产品... 2024年11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4世界中文大会致贺信并祝贺孔子学院成立20周年。习近平指出,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的工具、传承文明的载体、增进理解的桥梁。中文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智慧,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重要公共文化产品,支持服务国际社会开展好中文教育是中国作为母语国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文化产品 中文教育 孔子学院 传承文明 增进理解 习近平 贺信 交流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中文文本改编能力研究——以GPT-4o与DeepSeek-r1为中心
16
作者 魏炜 王治敏 徐悦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 2025年第2期29-37,共9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为自动文本改编提供了新思路。为评估大语言模型的中文文本改编能力,研究采用单样本提示学习策略构建了中文文本改编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设计了178项语言特征,并利用LASSO模型筛选出最优语言特征集,对比分析了人工改...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为自动文本改编提供了新思路。为评估大语言模型的中文文本改编能力,研究采用单样本提示学习策略构建了中文文本改编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设计了178项语言特征,并利用LASSO模型筛选出最优语言特征集,对比分析了人工改编文本与大语言模型改编文本(DeepSeek-r1与GPT-4o)之间的语言特征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尽管人工改编文本与模型改编文本在多项语言特征上存在显著差异,但其改编策略在总体上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反映出当前大语言模型已具备中文文本改编能力。进一步对比发现,DeepSeek改编文本在词汇丰富度、词Corrected TTR、词等级标准差、语气词密度、介词密度、句法复杂性等方面表现出更高的稳定性和适用性;而GPT改编文本在高笔画字数的数量、助词密度、连词密度和句长标准差等特征上具有一定优势。研究认为,DeepSeek改编文本在语言特征可控性与表达自然度之间实现了较佳的平衡,在汉语二语文本改编任务中展现出更高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育 中文文本改编 DeepSeek GPT LASSO 语言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语言模型辅助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编纂的研究——以DeepSeek为例
17
作者 陈贤德 潘宇华 杨玉玲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 2025年第2期11-20,共10页
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的传统编纂模式面临效率低、更新滞后等挑战,而大语言模型辅助词典编纂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途径。研究以国产大语言模型DeepSeek为对象,探讨其在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核心微观结构信息“释义”“例证”编纂中的辅助... 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的传统编纂模式面临效率低、更新滞后等挑战,而大语言模型辅助词典编纂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途径。研究以国产大语言模型DeepSeek为对象,探讨其在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核心微观结构信息“释义”“例证”编纂中的辅助作用并发现:释义上,DeepSeek可辅助编者提升释义的可理解性与系统性,提升义项划分的精细度及排序的合理性;例证上,DeepSeek可辅助编者提升例证的典型性及可理解性。然而,DeepSeek应用于词典编纂中仍存在部分问题,如“虚构文献影响词典权威性”“数据混杂致使义项提取缺乏通用性、稳定性”“生成例句难以兼顾多项标准要求”等。为进一步提升大语言模型辅助词典编纂的效果,编者应加强词典编纂垂域知识库建设与应用、发挥大规模语料库与LLM的协同作用并运用LLM提升汉语语料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 DeepSeek 释义 例证 国际中文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加坡中文数字美育资源的审美设计及其启示
18
作者 张恒 及转转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 2025年第1期38-46,共9页
新加坡中文数字美育资源体现美育内容丰富、视觉设计美观、交互设计智能等审美设计准则,在审美设计方面有显著优势,为国际中文数字美育资源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与启示。国际中文数字美育资源建设可在遵循数字教育资源建设相关原则的基础... 新加坡中文数字美育资源体现美育内容丰富、视觉设计美观、交互设计智能等审美设计准则,在审美设计方面有显著优势,为国际中文数字美育资源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与启示。国际中文数字美育资源建设可在遵循数字教育资源建设相关原则的基础上,构建美育资源审美设计指标体系,发挥中华传统美学思想在当代的价值,培养跨文化审美认同,推动国际中文教育数字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 国际中文 数字教育 数字美育资源 审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epSeek赋能国际中文智慧教育“五件”创变
19
作者 马瑞祾 徐娟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 2025年第2期1-10,共10页
国际中文教育的数智化发展亟须构建适配的智慧教学资源体系。基于资源形态视角,构建由硬件、软件、人件、潜件、数件“五件”共生的国际中文智慧教学资源形态体系,系统解构并阐释了“五件”的微观结构与要素。在此基础上以DeepSeek为例... 国际中文教育的数智化发展亟须构建适配的智慧教学资源体系。基于资源形态视角,构建由硬件、软件、人件、潜件、数件“五件”共生的国际中文智慧教学资源形态体系,系统解构并阐释了“五件”的微观结构与要素。在此基础上以DeepSeek为例,揭示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五件”创变的机理:硬软件全栈赋能、人件素养跃迁、潜件认知增强、数件价值释放,进而提出硬软一体协同、人件素养为先、潜件多维创新、数件深挖巧用的创变路径,为生成式人工智能促进国际中文教育变革提供理论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育 智慧教育 教学资源 生成式人工智能 DeepSee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文+”助力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机理、挑战及路径
20
作者 何洪霞 张岚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 2025年第1期75-82,共8页
西部陆海新通道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西部地区扩大开放的重要抓手。“中文+”在助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价值。一方面,二者的时空一致性可有效推进协同发展;另一方面,二者的目标互补性可促进... 西部陆海新通道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西部地区扩大开放的重要抓手。“中文+”在助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价值。一方面,二者的时空一致性可有效推进协同发展;另一方面,二者的目标互补性可促进要素融合。分析发现“中文+”助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在宏观规划与多元主体协调、复合人才培养和“中文+”资源跨区域整合方面存在诸多挑战。未来可考虑将“中文+”纳入通道规划,积极构建多元主体协调机制;加大“中文+”人才培养力度,切实提升人才适配效度;建立资源共享平台,有效促进“中文+”区域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 西部陆海新通道 机理 挑战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