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9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主体重塑 被引量:4
1
作者 周平 包崇许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共11页
民族复兴是国家发展目标的一种历史性、文化性、道义性的表述,并被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来加以推动。要对这样的战略安排的内涵进行准确把握,对复兴主体的认知就不能只停留在笼统描述的层面上,而必须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和准确的界定。中华... 民族复兴是国家发展目标的一种历史性、文化性、道义性的表述,并被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来加以推动。要对这样的战略安排的内涵进行准确把握,对复兴主体的认知就不能只停留在笼统描述的层面上,而必须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和准确的界定。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中形成和演变,但承载民族复兴历史任务的是今天的中华民族。在民族复兴的过程中,作为复兴主体的中华民族本身也在不断地变化。为了有效地推进民族复兴并产生更大的效益,就必须把复兴主体的塑造纳入复兴战略中谋划,并通过具体的措施来促进复兴主体朝着优化内部结构、强化自我意识、增强整体功能和提升民族形象方向发展。这样的主体重塑不仅能为民族复兴提供助力,而且能在民族复兴的过程中促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塑造。而要达成这样的目标,就必须重构民族叙事、创新民族理论和加强政策推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复兴 复兴主体 主体重塑 民族叙事 民族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是生产力”视角下的语言产业元行业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艳 董潇逸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52,共13页
面对技术变革与消费需求变化,语言产业如何更好地发挥生产力功能是亟待深入思考的问题。对比各语言行业的产值规模、分析各语言行业在整个语言产业中的占比及其对其他语言行业的辐射带动功能,可以较为清晰地勾勒出9个语言行业间的关系... 面对技术变革与消费需求变化,语言产业如何更好地发挥生产力功能是亟待深入思考的问题。对比各语言行业的产值规模、分析各语言行业在整个语言产业中的占比及其对其他语言行业的辐射带动功能,可以较为清晰地勾勒出9个语言行业间的关系脉络。语言技术行业既是语言产业更好地发挥生产力功能的重要引擎,也是国家科技生产力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基于语言技术行业的特性与功能,可以将其称为语言产业中的“元行业”。文章旨在围绕语言产业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对作为“元行业”的语言技术行业的产品构成、产值规模、行业功能等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有效发挥语言技术行业在语言产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引擎功能进行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产业 语言技术行业 语言是生产力 元行业 语言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宋前期的纳粟令格与富民捐输 被引量:1
3
作者 高楠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9-156,共8页
北宋前期,每遇水旱饥馑等灾荒,宋政府通常会颁布纳粟令格。这些纳粟诏令,每每强调民户纳粟自愿。纳粟令格的覆盖范围,与受灾地域对应,灾伤州军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不同,入粟起纳点亦有所区别。官府往往以纳粟令格为法定依据,以官爵、... 北宋前期,每遇水旱饥馑等灾荒,宋政府通常会颁布纳粟令格。这些纳粟诏令,每每强调民户纳粟自愿。纳粟令格的覆盖范围,与受灾地域对应,灾伤州军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不同,入粟起纳点亦有所区别。官府往往以纳粟令格为法定依据,以官爵、免役等优惠条件,劝诱富民赈济、赈粜或赈贷。对于纳粟令格,富民群体中既不乏主动响应者,又有不为所动者。从纳粟令格的内容来看,影响富民纳粟选择和官方劝分实效的因素有很多,譬如,纳粟人资格问题,入粟标准过高,赈济、赈粜、赈贷等赈灾方式的差异,恩泽宣敕中的“进纳”二字,等等。对此,宋朝廷的解决办法或是调整入粟标准,或是扩大纳粟主体,或是删去进纳制词中的“进纳”二字,等等。这些措施反映出宋政府在救灾问题上对于进纳财物的依赖,展示了宋代地方的受灾情况、财政状况、民间财富力量在社会经济关系中的重要程度,以及宋廷处理基层社会突发问题的方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前期 劝分 纳粟令格 富民 捐输 赈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心资本、新质生产力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青觉 丁怡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3-84,共12页
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呼唤新的时代力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催生新质生产力、耐心资本的出场,耐心资本以其所具有的长期性、稳定性、价值性,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提供... 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呼唤新的时代力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催生新质生产力、耐心资本的出场,耐心资本以其所具有的长期性、稳定性、价值性,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提供关键资本,而新质生产力凭借其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助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加速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的重要目标。耐心资本和新质生产力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在理论逻辑上深度契合,根植于马克思主义且立足“两个结合”;在现实逻辑上高度统一,时代背景相互交叠且任务目标并行一致;在实践逻辑上高效联动,以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为前进道路,发挥各自功能实现高效互动。理论、现实和实践上的关联性为以耐心资本、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实践路径提供了可能,从新质生产力和耐心资本的科技驱动、经济支撑、政治保障、文化认同四个方向予以推进,将最终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创新性、持久性、稳定性和凝聚性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心资本 新质生产力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中国式现代化 “两个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文明智能传播的理论建构和实践路径 被引量:1
5
作者 陈默 张浩坤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31,共11页
文章探讨了中华文明国际传播的时代背景,阐释了文明连续性、创新性、包容性与和平性对传播理论和路径的决定作用,剖析了年轻受众数量可观、文明符号略有局限、语言传播颓势稍显及数智内容兴起等现状。同时结合智能传播理论,论证了人工... 文章探讨了中华文明国际传播的时代背景,阐释了文明连续性、创新性、包容性与和平性对传播理论和路径的决定作用,剖析了年轻受众数量可观、文明符号略有局限、语言传播颓势稍显及数智内容兴起等现状。同时结合智能传播理论,论证了人工智能在内容生产、分发及效果评估中的应用。基于此提出“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全局架构”“更新思维逻辑,人机互补并进”“聚焦年轻群体,活化文明符号”“打通信息孤岛,铸造反馈网络”等途径,旨在推动中华文明在国际传播中焕发新活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坚实的文明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明 国际传播 智能传播理论 传播路径 文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影响城乡经济融合的传导机制与空间效应研究
6
作者 杨永生 雷洪博 李明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3-105,共13页
充分释放数字经济的赋能效应,对推进我国城乡经济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11~2022年30个省域面板数据,考察数字经济影响城乡经济融合的传导机制与空间效应,对实现城乡经济融合的路径进行探索。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城乡经... 充分释放数字经济的赋能效应,对推进我国城乡经济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11~2022年30个省域面板数据,考察数字经济影响城乡经济融合的传导机制与空间效应,对实现城乡经济融合的路径进行探索。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城乡经济融合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农村人力资本与农业科技创新在数字经济对城乡经济融合的影响过程中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我国东北部地区数字经济对城乡经济融合的作用不显著,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作用明显;数字经济对城乡经济融合存在显著“边际效应递增”的促进作用,政府治理能力调节了这一作用;数字经济对邻近地区城乡经济融合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并且其作用高于对本地城乡经济融合发展的影响程度。基于此,政府应不断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拓宽农村人力资本提升渠道、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扎实提升政府治理能力,释放数字经济发展潜力,助推城乡经济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经济融合 科技创新 空间效应 传导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小学校长胜任力的多维评价与提升路径
7
作者 浦丽娟 张月 +1 位作者 杨柳玉 郑勤红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9-138,共10页
中小学校长肩负着新时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使命,具有良好胜任力的中小学校长是实现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借鉴胜任力相关理论和方法,选取西部地区的代表性省份——云南为研究对象,以参加云南省“万名校长培训计划... 中小学校长肩负着新时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使命,具有良好胜任力的中小学校长是实现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借鉴胜任力相关理论和方法,选取西部地区的代表性省份——云南为研究对象,以参加云南省“万名校长培训计划”项目培训的学员及云南省各州(市)、县(市、区)教育体育局领导、中小学校长、副校长等人员为研究样本,通过360度反馈、大样本多阶段调查等方法以及验证性因素分析统计方法构建中小学校长胜任力模型,并以中小学校长工作绩效评价为检验标准,验证中小学校长胜任力模型的有效性。面对新时代发展背景对校长胜任力提出的新要求,可以通过体制保障、个体内驱力、激励手段、外部支持路径提升中小学校长的胜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小学校长 胜任力模型 胜任力现状 提升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导性案例效力的层次构造——以权威理论为视角
8
作者 彭中礼 高原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97,共14页
自案例指导制度实施以来,学界对指导性案例效力问题的争议较大,一直未有定论。通过构建合理的权威理论模型,分析和梳理不同权威对指导性案例效力形成的影响和贡献可知,指导性案例的效力呈现三阶结构。一是因充分的理论权威衍生的社会价... 自案例指导制度实施以来,学界对指导性案例效力问题的争议较大,一直未有定论。通过构建合理的权威理论模型,分析和梳理不同权威对指导性案例效力形成的影响和贡献可知,指导性案例的效力呈现三阶结构。一是因充分的理论权威衍生的社会价值和司法价值而形成的应然效力,体现为一种价值拘束力;二是由最高权力机关行使规范性权威而生成的法定效力,即既可以具有法律效力而作为裁判依据使用,也可以不具有法律效力而只能作为裁判理由使用,体现为一种授权性自由裁量行为的对象或内容;三是由最高司法机关行使最高权力机关授予其的授权行为的权威而形成的实践效力,即只能作为裁判理由引述,而不得作为裁判依据引用,但应当负有偏离时的报批和论证义务。指导性案例各种类型的效力在司法实践中的影响力往往是相互融合、相互作用的,形成了复合型、位阶性的实践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导性案例 权威 应然效力 法定效力 实践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国公司的语言使用和语言政策
9
作者 张治国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40,共10页
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舞台上举足轻重,它们的语言使用和语言政策值得学界关注和研究。目前,关于跨国公司语言使用和语言政策的理论研究还比较匮乏。为此,文章做了跨国公司语言使用和语言政策等理论研究的基础梳理工作。首先阐明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舞台上举足轻重,它们的语言使用和语言政策值得学界关注和研究。目前,关于跨国公司语言使用和语言政策的理论研究还比较匮乏。为此,文章做了跨国公司语言使用和语言政策等理论研究的基础梳理工作。首先阐明跨国公司的语言使用概况,如语言在跨国公司的属性以及跨国公司的多维分类、人员结构、沟通网络和交际模式对语言使用的影响;然后探讨跨国公司的语言政策学理,包括主要内容、学科属性、基本特点、社会影响和所遇挑战。文章旨在促进我国学界对跨国公司语言使用和语言政策的理论探讨,同时,也可为我国跨国公司在语言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方面提供一些理论参考。最后,文章还为中资跨国公司提出了四点研究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机构 跨国公司 语言使用 语言政策 语言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滕尼斯的习俗观及其自由张力
10
作者 户晓辉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119,共10页
滕尼斯是在论题和概念上都非常接近民俗学及其经典范式的社会学家。按照滕尼斯的基本划分,共同体关系产生于自然形成的生存意志,社会关系产生于人为造成的抉择意志,于是,习俗与共同体似乎具有天然的依附关系。在他看来,Sitte(习俗)具有... 滕尼斯是在论题和概念上都非常接近民俗学及其经典范式的社会学家。按照滕尼斯的基本划分,共同体关系产生于自然形成的生存意志,社会关系产生于人为造成的抉择意志,于是,习俗与共同体似乎具有天然的依附关系。在他看来,Sitte(习俗)具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客观性质的简单事实,即习惯于做某事;二是指人自己给出的规则或规范;三是对某种意愿或意志的表达,这种含义最少得到关注却最值得关注。由生存意志产生的共同体及其习俗虽然有自由,却基本上是一种实体性自由或质料性自由,并非形式性自由。因而,个体意志要想自由,就必须从共同体以及习俗中脱颖而出,经历一场脱胎换骨式的涅槃重生,由此产生现代意义上的个体及其形式性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滕尼斯 习俗观 共同体 社会 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以来中国边疆研究学术共同体建设的回顾与前瞻
11
作者 汪洪亮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0,共10页
中国边疆研究学术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已有上百年历程。晚清时期边疆研究学术共同体较为零星和松散,民国时期边疆研究学术共同体建设成效显著,出现了各级各类“有组织的科研”机构,推动了中国边疆研究的科学化和学科化进程。新世纪以来,... 中国边疆研究学术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已有上百年历程。晚清时期边疆研究学术共同体较为零星和松散,民国时期边疆研究学术共同体建设成效显著,出现了各级各类“有组织的科研”机构,推动了中国边疆研究的科学化和学科化进程。新世纪以来,中国边疆研究成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热门研究领域,构建“中国边疆学”的呼声渐高。当下中国边疆研究的学科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边疆研究学术共同体建设,特别是要尽快成立中国边疆学会或中国边疆研究会,建成交叉学科门类下中国边疆学一级学科,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的边疆学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边疆研究 学术共同体 中国边疆学 边疆研究学术社团 边疆学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陌生中寻找熟悉:边疆少数民族老年人城市旅游的家国体认
12
作者 马翀炜 李丹琦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5-92,共8页
边疆少数民族老年人组团城市游是一种新的文化现象,是城市与乡村互为客源地和互为旅游目的地,乃至乡土中国转变为城乡中国的表征。这些出游者往往共同采用营造作用于视觉、听觉等多种外部感觉的“环境泡泡”的策略以应对出游的陌生感。... 边疆少数民族老年人组团城市游是一种新的文化现象,是城市与乡村互为客源地和互为旅游目的地,乃至乡土中国转变为城乡中国的表征。这些出游者往往共同采用营造作用于视觉、听觉等多种外部感觉的“环境泡泡”的策略以应对出游的陌生感。少数民族老年出游者在旅游中惊讶与忽视的并置与他们的人生经验、记忆以及关于未来的想象密切相关。在陌生环境中寻找熟悉乃至制造熟悉是他们体认自己与国家同在的方式。边疆少数民族的城市旅游,可以增强各地方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具有具身性确证各民族与国家命运与共的作用,从而增强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陌生与熟悉 “环境泡泡” 边疆少数民族 城市旅游 家国体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行政执法与行政复议简易程序的双效衔接及其制度优化
13
作者 戚建刚 杨丰合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0-100,共11页
我国诸多行政管理领域已经大力推行数字化行政执法方式,但由于“数字+执法”的发展时间较短,程序规范尚不完善,所引发的行政纠纷案件数量呈攀升趋势,且目前的争议处理机制存在诸多不足。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规定了行政复议简易程序,... 我国诸多行政管理领域已经大力推行数字化行政执法方式,但由于“数字+执法”的发展时间较短,程序规范尚不完善,所引发的行政纠纷案件数量呈攀升趋势,且目前的争议处理机制存在诸多不足。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规定了行政复议简易程序,为化解数字行政执法所引发争议提供了契机。从社会成本与公正价值评估视角分析,两者具有衔接之必要性;从资源配置与效益实现关系分析,两者具有衔接之可行性。虽然当前数字行政执法与行政复议简易程序之衔接存在一些困难,但通过申请流程之优化、受理程序之优化、审理程序之优化以及繁简转换机制之优化,两者能够得到有效衔接,从而实现既有效发挥执法效能,又公平化解行政争议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行政执法 行政复议 简易程序 双效衔接 制度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安全利益下个人信息跨境传输的合法性基础--兼评我国首例个人信息跨境传输案
14
作者 张建文 杨志杰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8-89,共12页
个人信息跨境传输的合法性基础是指跨境传输个人信息所必须具备的正当法定理由。我国首例个人信息跨境传输案部分回应了学界对此长期存在的一元论与多元论、条件替代论与双重拘束论的理论争议,但对合法性基础与监管条件的外在关系未作... 个人信息跨境传输的合法性基础是指跨境传输个人信息所必须具备的正当法定理由。我国首例个人信息跨境传输案部分回应了学界对此长期存在的一元论与多元论、条件替代论与双重拘束论的理论争议,但对合法性基础与监管条件的外在关系未作探讨。构建以单独同意和法定许可为基础的合法性基础二元模式,具有法理正当性和现实必要性,体现了个人权利与社会公益的利益平衡,也是成本效益最优化的制度选择。其中,单独同意规则扩大了告知义务的内容,强化了告知义务的方式,要求同意应当是对跨境传输特别事项整体作出的单独同意;法定许可情形则应受告知义务、必要原则、合理范围的三重制约。个人信息跨境传输的监管条件是基于国家安全与数据主权的考量,针对跨境传输行为的附加条件,并非合法性基础的补充扩张,二者应当并行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跨境传输 合法性基础 单独同意 法定许可 监管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民族地区学前儿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 政策历程、创新实践与发展路向
15
作者 石琳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49,共11页
新时代我国语言文字工作的中心任务之一是充分发挥语言减贫与教育扶智的积极作用,面向重点地区和关键人群,尤其是非义务教育阶段学前儿童,持续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本研究聚焦承担民族地区推广“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试点任务的... 新时代我国语言文字工作的中心任务之一是充分发挥语言减贫与教育扶智的积极作用,面向重点地区和关键人群,尤其是非义务教育阶段学前儿童,持续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本研究聚焦承担民族地区推广“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试点任务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阐释学前儿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在“普及普惠→专项措施→质量保障”政策历程中,逐步形成具有我国民族地区特色的语言政策框架。同时,总结新时代民族地区在语言教育要素与体系建设上的新举措、新成效和新经验,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办学条件、优化课程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加强测评督导等,实现学前儿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从重视普及转向质量优先的发展跃迁,并构建起“政府主导-分层推进-精准施策”的协同教育治理模式,为我国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积累了成功经验。未来,应着力落实以“提质量”为靶向目标,持续推进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巩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成果,全方位构建教育服务体系,立体构筑特色化发展道路,扩大数字资源覆盖面,通过提升教育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促进区域化均质发展、革新教育教学模式、推动数智化技术赋能等,为民族地区学前阶段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扩优提质开辟发展新路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学前儿童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 语言政策 语言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养老服务的合作生产
16
作者 李静 段昆昆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1-130,共10页
在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和养老服务供给“城乡差距”的背景下,如何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合作生产理论,对X县农村养老服务合作生产的参与主体、形成过程及实践成效进行分析,发现建设区... 在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和养老服务供给“城乡差距”的背景下,如何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合作生产理论,对X县农村养老服务合作生产的参与主体、形成过程及实践成效进行分析,发现建设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可推动政府部门、养老服务机构和老人及家庭等多元主体参与合作生产,经历规划、交付和反馈等过程提升农村养老服务可及性、推动养老服务主体关系协同和公共价值培育。在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为满足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须着眼农村养老服务供需实际的情境适配、多元主体合作生产的目标整合及组织协同、持续生产参与的价值培育等方面推动农村养老服务合作生产之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养老 养老服务 合作生产 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联大旅行散文的边疆书写
17
作者 马绍玺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8-156,共9页
西南联大散文家的边疆行,是一种以民族国家为中心的旅行。他们旅行的终极目的是要在边疆寻找中国的现代品质,为中国抗战的最终胜利提供边疆力量。他们的行走以及对“路”的书写,让边疆走进中心、让陌生变为熟悉、让中心与边地彼此接纳... 西南联大散文家的边疆行,是一种以民族国家为中心的旅行。他们旅行的终极目的是要在边疆寻找中国的现代品质,为中国抗战的最终胜利提供边疆力量。他们的行走以及对“路”的书写,让边疆走进中心、让陌生变为熟悉、让中心与边地彼此接纳。他们努力寻找边疆生活的现代品质,发现边疆人民和文化的抗战品质。面对邻国野心尽显的大民族主义,他们的实地考察和文学书写,宣告了少数民族聚居的边疆是中国不可分割的固有领土。他们的边疆行和文学书写,为边疆的开发与治理提供了文化思考,是西南联大知识分子文化抗战的鲜活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联大 旅行散文 文化抗战 边疆书写 人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哲学治疗的理性原理与实践方法——基于爱比克泰德哲学治疗思想的研究
18
作者 杨玉昌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3-91,共9页
随着当今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精神心理问题的急剧增长,基于理性的哲学治疗正在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并由此产生了诸多问题和争议,亟需从思想根源上加以澄清和解决。从历史上看,最早明确提出哲学治疗的理性原理并进行实践的当属希腊... 随着当今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精神心理问题的急剧增长,基于理性的哲学治疗正在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并由此产生了诸多问题和争议,亟需从思想根源上加以澄清和解决。从历史上看,最早明确提出哲学治疗的理性原理并进行实践的当属希腊化时期斯多亚学派的哲学家。爱比克泰德作为该学派一个代表性人物,主张首先区分在人的权能之内的事情和不在人的权能之内的事情,然后通过一种平等对话将人的思想从后者转向前者,由此使人摆脱困扰,获得自由。当代哲学治疗继承和发展了斯多亚学派的哲学治疗思想,肯定人能够进行理性思考并从中获益,强调哲学咨询中互为主体的平等对话本身就具有哲学治疗意义。我们应当利用和借鉴斯多亚学派的哲学治疗思想,深入探究哲学治疗的理性原理与实践方法,推动当代哲学咨询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当今人类生活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治疗 哲学咨询 理性 实践 对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兼议对中华文明一体性的意义
19
作者 宋培军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72,共12页
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民族领域的重大改革任务,是学界尤其是历史学界、民族学界的重要研究课题。方国瑜先生1963年发表《论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性》的演讲与文章后,1982年又有重要修改,由此与... 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民族领域的重大改革任务,是学界尤其是历史学界、民族学界的重要研究课题。方国瑜先生1963年发表《论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性》的演讲与文章后,1982年又有重要修改,由此与费孝通构成历史学与民族学的学术对话。方国瑜提出“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可谓是《中国历史地图集》编绘过程中出现的另一种声音,也可谓是针对把中国史等同于汉族史、历代王朝史的观点提出的第三种命题——中国历史疆域秦汉形成并一直延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据此,其核心思想可以进一步概括为一个范围、两个基点、三个方面,即:中国历史以秦汉以降历代中原统一王朝之经济、文化、政治联系的社会整体为范围,社会整体性以政权统一性为前提,政权统一性以社会整体性为基础,表现为汉族作为中华民族核心与其他各族具有共同利益、汉族文化作为中华文化中心与其他各族文化具有共同文化、边疆与内地具有完全主权三个方面。中国历史的整体性,其核心要义是中国国家的整体性、中华文明的一体性,对于推进新时代民族领域重大改革具有重大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历史 整体性 中华文明 一体性 中华民族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铁路外交的演进逻辑、实践阻碍与战略调适--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分析
20
作者 卢光盛 田继阳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111,共11页
“铁路外交”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直接体现,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领域的重要纽带。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分析,中国铁路外交通过异质行动者实现了从“国家主导”到“多元协同”的范式演进,其演进逻辑呈现... “铁路外交”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直接体现,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领域的重要纽带。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分析,中国铁路外交通过异质行动者实现了从“国家主导”到“多元协同”的范式演进,其演进逻辑呈现外交目标复合化、行动者网络多层化及利益协调动态化等显著特征。中国近年来铁路外交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是也面临着行动者网络的现实分化、海外铁路项目风险和“第三方”行动者带来的现实阻碍,其背后体现了东道国不同国情的显著差异化需求、铁路“走出去”技术标准竞争日趋激烈、境外风险防范和安全保护的意识提升等动因。未来中国需要从行动者、实践“转译”、行动者网络三方面发力,强化政府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持,发挥企业自主性,围绕海外铁路建设、运营、推广等环节进一步推动中国铁路外交,丰富“一带一路”高质量实践内涵,开辟中国铁路国际化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外交 “一带一路” 行动者网络理论 中国海外铁路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