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12,33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蜱叮咬的皮肤镜表现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春平 张艳丽 +2 位作者 郭雷洋 刘亚玲 李彤 临床皮肤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1-132,共2页
患者男,56岁。主诉:右小腿被虫叮咬16 h。现病史:患者16 h前外出钓鱼时感觉右小腿不适,随即发现有虫叮咬并附着在小腿皮肤上,发病后未治疗,病程中无发热及乏力等全身不适等,于2023年6月8日前来我院皮肤科就诊。既往史、个人史及家族史:... 患者男,56岁。主诉:右小腿被虫叮咬16 h。现病史:患者16 h前外出钓鱼时感觉右小腿不适,随即发现有虫叮咬并附着在小腿皮肤上,发病后未治疗,病程中无发热及乏力等全身不适等,于2023年6月8日前来我院皮肤科就诊。既往史、个人史及家族史:无特殊。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右小腿中段胫侧可见褐红色虫体附着于皮面,触之质地硬,虫体头端扎入皮肤,尾端翘起,虫体附着部位皮肤淡红斑(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蜱叮咬 皮肤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明
2
临床皮肤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M0002-M0002,共1页
近来不断有作者向编辑部反映,在互联网上出现了假冒临床皮肤科杂志的诈骗网站,以通知文章已被录用的方式,骗取作者的审稿费版面费。甚至有些假冒临皮网站在收取作者大额“审稿费”后将稿件投稿到临皮官方网站,骗取正式审稿意见并转发给... 近来不断有作者向编辑部反映,在互联网上出现了假冒临床皮肤科杂志的诈骗网站,以通知文章已被录用的方式,骗取作者的审稿费版面费。甚至有些假冒临皮网站在收取作者大额“审稿费”后将稿件投稿到临皮官方网站,骗取正式审稿意见并转发给作者以此再次骗取作者版面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诈骗 审稿费 假冒网站 版面费 临床皮肤科杂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明
3
作者 临床皮肤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M0002-M0002,共1页
近来不断有作者向编辑部反映,在互联网上出现了假冒临床皮肤科杂志的诈骗网站,以通知文章已被录用的方式,骗取作者的审稿费、版面费。甚至有些假冒临皮网站在收取作者大额“审稿费”后将稿件投稿到临皮官方网站,骗取正式审稿意见并转发... 近来不断有作者向编辑部反映,在互联网上出现了假冒临床皮肤科杂志的诈骗网站,以通知文章已被录用的方式,骗取作者的审稿费、版面费。甚至有些假冒临皮网站在收取作者大额“审稿费”后将稿件投稿到临皮官方网站,骗取正式审稿意见并转发给作者,以此再次骗取作者版面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诈骗 审稿费 假冒网站 版面费 临床皮肤科杂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皮肤科杂志》投稿须知
4
临床皮肤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I0003-I0004,共2页
《临床皮肤科杂志》是皮肤性病科专业性期刊。主要读者对象为广大的皮肤性病科医师和科研、医教人员,并兼顾相关学科的医药卫生和科研人员及基层医药卫生工作者。本刊的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临床皮肤科杂志》是皮肤性病科专业性期刊。主要读者对象为广大的皮肤性病科医师和科研、医教人员,并兼顾相关学科的医药卫生和科研人员及基层医药卫生工作者。本刊的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并重的方针,以临床为主,面向基层,以其实用性服务于广大读者。本刊对所有来稿均采用同行审稿的方式进行公平、公正的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人员 相关学科 医教人员 临床皮肤科杂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皮肤科杂志》投稿须知
5
临床皮肤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I0001-I0001,共1页
1.《临床皮肤科杂志》是皮肤性病科专业性期刊。主要读者对象为广大的皮肤性病科医师和科研、医教人员,并兼顾相关学科的医药卫生和科研人员及基层医药卫生工作者。本刊的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 1.《临床皮肤科杂志》是皮肤性病科专业性期刊。主要读者对象为广大的皮肤性病科医师和科研、医教人员,并兼顾相关学科的医药卫生和科研人员及基层医药卫生工作者。本刊的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并重的方针,以临床为主,面向基层,以其实用性服务于广大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人员 相关学科 医教人员 临床皮肤科杂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皮肤科杂志》投稿须知
6
临床皮肤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I0004-I0006,共3页
《临床皮肤科杂志》是皮肤性病科专业性期刊。主要读者对象为广大的皮肤性病科医师和科研、医教人员,并兼顾相关学科的医药卫生和科研人员及基层医药卫生工作者。本刊的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临床皮肤科杂志》是皮肤性病科专业性期刊。主要读者对象为广大的皮肤性病科医师和科研、医教人员,并兼顾相关学科的医药卫生和科研人员及基层医药卫生工作者。本刊的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并重的方针,以临床为主,面向基层,以其实用性服务于广大读者。本刊对所有来稿均采用同行审稿的方式进行公平、公正的审定。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提高稿件的处理速度和效率,缩短文章的发表周期,《临床皮肤科杂志》编辑部现已开通了网上投稿及审稿系统。首次投稿时须经过简单的注册,便可永久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教人员 医药卫生 临床皮肤科杂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皮肤科杂志》投稿须知
7
临床皮肤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I0003-I0004,共2页
《临床皮肤科杂志》是皮肤性病科专业性期刊。主要读者对象为广大的皮肤性病科医师和科研、医教人员,并兼顾相关学科的医药卫生和科研人员及基层医药卫生工作者。本刊的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临床皮肤科杂志》是皮肤性病科专业性期刊。主要读者对象为广大的皮肤性病科医师和科研、医教人员,并兼顾相关学科的医药卫生和科研人员及基层医药卫生工作者。本刊的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并重的方针,以临床为主,面向基层,以其实用性服务于广大读者。本刊对所有来稿均采用同行审稿的方式进行公平、公正的审定。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提高稿件的处理速度和效率,缩短文章的发表周期,《临床皮肤科杂志》编辑部现已开通了网上投稿及审稿系统。首次投稿时须经过简单的注册,便可永久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教人员 医药卫生 临床皮肤科杂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感染所致Majocchi肉芽肿1例
8
作者 黄艳平 田华 +3 位作者 李东霞 吕新翔 韩建文 孙志强 临床皮肤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47,共3页
1病历摘要.患者男,58岁。右上唇、右侧面部、左侧下颌红肿伴痒痛3个月,加重10 d,于2018年8月20日来我科就诊。患者3个月前自行拔胡须后,右侧上唇开始出现2个粟粒大脓疱,伴轻度瘙痒及疼痛,未予诊治。反复搔抓后右侧面部及左下颌逐渐出现... 1病历摘要.患者男,58岁。右上唇、右侧面部、左侧下颌红肿伴痒痛3个月,加重10 d,于2018年8月20日来我科就诊。患者3个月前自行拔胡须后,右侧上唇开始出现2个粟粒大脓疱,伴轻度瘙痒及疼痛,未予诊治。反复搔抓后右侧面部及左下颌逐渐出现水肿性红斑,以右侧面部为著,其上散在粟粒大脓疱,自行外用“皮炎平”等药物后皮损未见明显好转。患者10 d前上述部位红肿明显,夜间疼痛加剧,呈针扎样,伴烧灼感,无发热、头痛、头晕、咳嗽、咳痰、心慌及气短。患者既往体健,否认浅部真菌病史及其他系统疾病史。家中无豢养猫狗及家禽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jocchi肉芽肿 红色毛癣菌 近平滑念珠菌 表皮葡萄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维A酸联合去顶术治疗头皮穿掘性蜂窝织炎的临床疗效
9
作者 肖婧 杨明霞 +3 位作者 汤爱珍 李腾龙 张良 陈柳青 临床皮肤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4-167,共4页
目的:观察异维A酸联合去顶术治疗头皮穿掘性蜂窝织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0例接受异维A酸联合去顶术治疗的头皮穿掘性蜂窝织炎患者为试验组,30例单纯口服异维A酸的患者为对照组。根据治疗后的有效率和复发率评估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目的:观察异维A酸联合去顶术治疗头皮穿掘性蜂窝织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0例接受异维A酸联合去顶术治疗的头皮穿掘性蜂窝织炎患者为试验组,30例单纯口服异维A酸的患者为对照组。根据治疗后的有效率和复发率评估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23.33%;试验组半年复发率为26.67%,低于对照组的56.6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异维A酸联合去顶术是治疗头皮穿掘性蜂窝织炎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快速起效,复发率低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掘性蜂窝织炎 头皮 异维A酸 去顶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轻中度斑秃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10
作者 宋黎 陆茂 +1 位作者 唐懿 刘彦麟 临床皮肤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02-407,共6页
目的:评价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轻中度斑秃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截至2024年6月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 目的:评价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轻中度斑秃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截至2024年6月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关于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斑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手工检索补全可能的研究。经2名独立研究人员筛选出纳入的研究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最后对纳入研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不能Meta分析的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RCT研究,41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富血小板血浆组与曲安奈德组治疗斑秃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22,95%CI=0.43~3.50,n=247,P>0.05);(2)富血小板血浆组斑秃复发风险低于曲安奈德组(OR=0.18,95%CI=0.08~0.39,n=125,P<0.05);(3)富血小板血浆组主要不良反应是疼痛,其发生率与曲安奈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80,95%CI=0.28~11.72,n=202,P>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目前证据显示富血小板血浆可有效促进轻中度斑秃患者的毛发生长,可能出现疼痛等不良反应,但总体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斑秃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毛发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纹的发病机制及防治
11
作者 王文波 夏玲玲 +2 位作者 陈宗安 高振 武晓莉 临床皮肤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5-180,共6页
妊娠纹是在妊娠过程中由于皮肤迅速拉伸,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断裂而形成的皮肤瘢痕,妊娠纹的形成与许多因素有关,包括基因、体重增加及激素水平变化等。目前,治疗妊娠纹的方法主要包括物理、药物和手术治疗。物理治疗包括激光、射频和微... 妊娠纹是在妊娠过程中由于皮肤迅速拉伸,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断裂而形成的皮肤瘢痕,妊娠纹的形成与许多因素有关,包括基因、体重增加及激素水平变化等。目前,治疗妊娠纹的方法主要包括物理、药物和手术治疗。物理治疗包括激光、射频和微针滚轮等,可刺激胶原蛋白的生成,有效改善妊娠纹的外观。维A酸、乙醇酸等药物以及富血小板血浆等也均可改善妊娠纹,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尚需进一步研究。手术疗法主要用于严重的妊娠纹。预防妊娠纹的方法包括保持健康的体重、使用滋润肌肤的产品和保持充足的营养。未来可能的治疗方式包括基因治疗、生物材料填充和干细胞疗法,但这些方法仍处于研究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纹 发病机制 激光治疗 药物治疗 生物填充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部巨大遗传性多发性毛根鞘囊肿
12
作者 王展 韩莉 冯会敏 临床皮肤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6-238,共3页
患者女,68岁。因头皮多发肿物40年,破溃伴疼痛2个月就诊。患者40年前无明显诱因头部出现黄豆大丘疹,皮损渐增多并增大至鸡蛋大,无明显自觉症状,未予诊治。2个月前,一肿物破溃伴疼痛,患者自行外用药物(具体药物不详)治疗无效,为明确诊断... 患者女,68岁。因头皮多发肿物40年,破溃伴疼痛2个月就诊。患者40年前无明显诱因头部出现黄豆大丘疹,皮损渐增多并增大至鸡蛋大,无明显自觉症状,未予诊治。2个月前,一肿物破溃伴疼痛,患者自行外用药物(具体药物不详)治疗无效,为明确诊断,遂于2022年5月22日来我院皮肤科就诊。患者既往有2型糖尿病5年,自行口服降糖药物(具体药物不详)病情稳定。家族中患者祖父、伯父、父亲、堂兄、侄女和儿子均有类似头皮多发肿物。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可,各系统检查均正常。皮肤科检查:头皮可见7个直径1.5~12.0 cm近肤色类圆形质中肿物,表面光滑,隆起于头皮,肿物可推动;枕部肿物直径10 cm,基底较宽,表面可见直径4.5 cm溃疡,有渗出,并可见软骨样物质(图1A~C),伴明显触痛。身体其他部位无类似皮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根鞘囊肿 多发性 遗传性 巨大 皮肤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妊娠期应用司库奇尤单抗治疗重度寻常型银屑病4例及文献综述
13
作者 丁琦 王新 +1 位作者 张捷 傅琳玲 临床皮肤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87-290,共4页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皮肤疾病,分为寻常型、脓疱型、红皮病型和关节病型。女性发病年龄平均为28岁,大部分患者在妊娠期病情会稳定或缓解,但约23%妊娠后病情会加重[1]。既往研究也显示,银屑病作为独立危险因素,会增加母...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皮肤疾病,分为寻常型、脓疱型、红皮病型和关节病型。女性发病年龄平均为28岁,大部分患者在妊娠期病情会稳定或缓解,但约23%妊娠后病情会加重[1]。既往研究也显示,银屑病作为独立危险因素,会增加母婴不良结局的发生风险[2]。因此,围妊娠期重度银屑病的治疗至关重要。传统治疗中重度银屑病的系统用药,如阿维A、甲氨蝶呤和环孢素,并不适用于妊娠期银屑病患者。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先后批准近10种生物制剂及小分子药物治疗中重度银屑病,虽然现有的临床观察数据未显示生物制剂有胚胎毒性和致畸性,然而动物实验研究显示:部分生物制剂可通过胎盘屏障,并可通过乳汁排泄[3]。围妊娠期银屑病患者应用司库奇尤单抗治疗的临床报道较少。本研究报道4例围妊娠期应用司库奇尤单抗治疗的重度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并回顾相关文献报道,探讨司库奇尤单抗在围妊娠期使用的安全性,为临床治疗围妊娠期中重度寻常型银屑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妊娠期 重度寻常型银屑病 司库奇尤单抗 生物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气医学在皮肤疾病及皮肤衰老中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康元 张帅 张秉新 临床皮肤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79-384,共6页
氢气是一种无毒的气体,对多种皮肤疾病具有一定的疗效,在特应性皮炎、银屑病、白癜风、痤疮、紫外线致皮肤光损伤、放射性皮炎、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皮肤肿瘤等疾病及皮肤衰老中发挥有益作用。该文从抗氧化、抗炎、抗过敏、抗凋亡、调... 氢气是一种无毒的气体,对多种皮肤疾病具有一定的疗效,在特应性皮炎、银屑病、白癜风、痤疮、紫外线致皮肤光损伤、放射性皮炎、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皮肤肿瘤等疾病及皮肤衰老中发挥有益作用。该文从抗氧化、抗炎、抗过敏、抗凋亡、调控基因表达、调控细胞信号转导及调控衰老标志物共7个方面探讨了氢气的作用机制。同时,该文对氢气的基础及临床应用现状进行了总结,为氢气医学在预防及治疗皮肤疾病及皮肤衰老方面的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气 氢气医学 皮肤疾病 皮肤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毛囊黏蛋白病的嗜毛囊性蕈样肉芽肿
15
作者 李婧 郭春芳 +3 位作者 李上云 王昊 祝琳琳 赵纳 临床皮肤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46-349,共4页
报告1例伴毛囊黏蛋白病的嗜毛囊性蕈样肉芽肿。患者女,61岁。全身丘疹2年余。皮肤科检查:腹部、腰背部、臀部、双上肢及双大腿肤色针尖大毛囊性丘疹,双上肢及双大腿皮损以伸侧为主,无明显浸润。皮损组织病理:毛囊周围及表皮可见炎症细... 报告1例伴毛囊黏蛋白病的嗜毛囊性蕈样肉芽肿。患者女,61岁。全身丘疹2年余。皮肤科检查:腹部、腰背部、臀部、双上肢及双大腿肤色针尖大毛囊性丘疹,双上肢及双大腿皮损以伸侧为主,无明显浸润。皮损组织病理:毛囊周围及表皮可见炎症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为主,毛囊内有黏蛋白沉积,阿新蓝染色阳性。免疫组化:毛囊内淋巴细胞CD3、CD4表达阳性。T淋巴细胞基因重排阳性。诊断:伴毛囊黏蛋白病的嗜毛囊性蕈样肉芽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蕈样肉芽肿 嗜毛囊性 黏蛋白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基因检测确诊2例羊口疮
16
作者 乌日嘎 韩建文 +3 位作者 李东霞 吕新翔 刘盈 马琳 临床皮肤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90-493,共4页
报告2例羊口疮。例1.患者男,46岁,右手手腕出血性脓疱伴痒痛10余天。例2.患者男,34岁,右上肢出血性脓疱伴痒痛10余天。皮肤科检查:例1患者右手手腕可见一2.5 cm×2.0 cm大的出血性脓疱,例2患者右手手背、右前臂屈侧可见多个约1.5 cm... 报告2例羊口疮。例1.患者男,46岁,右手手腕出血性脓疱伴痒痛10余天。例2.患者男,34岁,右上肢出血性脓疱伴痒痛10余天。皮肤科检查:例1患者右手手腕可见一2.5 cm×2.0 cm大的出血性脓疱,例2患者右手手背、右前臂屈侧可见多个约1.5 cm×1.0 cm大的出血性脓疱,脓疱中心均有脐凹、结痂,边缘淡红。2例患者皮损组织病理表现相似,均表现为角化过度,角化不全,部分表皮坏死,细胞间及细胞内水肿、网状变性形成多房性水疱,真皮浅层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浸润。病原微生物宏基因组检测结果显示羊口疮病毒感染。2例患者均诊断为羊口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口疮 病原微生物宏基因组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力性红斑1例并文献复习
17
作者 姜新 朱应玉 +3 位作者 储婧 葛宏松 梁波 张成 临床皮肤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05-308,共4页
报告1例重力性红斑。患者女,17岁,因四肢体位性红斑11年伴双下肢红棕色斑疹4年就诊。皮肤科检查:双下肢散在成簇分布针尖大红棕色瘀点,站立位且双上肢下垂3 min后,四肢可见片状红斑,平躺3 min后红斑消退。皮肤镜检查:浅黄红色背景下,血... 报告1例重力性红斑。患者女,17岁,因四肢体位性红斑11年伴双下肢红棕色斑疹4年就诊。皮肤科检查:双下肢散在成簇分布针尖大红棕色瘀点,站立位且双上肢下垂3 min后,四肢可见片状红斑,平躺3 min后红斑消退。皮肤镜检查:浅黄红色背景下,血管呈树枝状或非典型血管模式,周围散在针尖大红棕色瘀点。左小腿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大致正常,真皮浅层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充血,较多红细胞外溢,血管周围少量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诊断:重力性红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 重力 体位 重力性红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get样网状细胞增多症
18
作者 李芬 王一鸣 韩莉 临床皮肤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3-95,共3页
报告1例Paget样网状细胞增多症。患者女,40岁。因左大腿屈侧红色鳞屑性斑块1年余,缓慢长大就诊。皮肤科检查:左大腿屈侧一铜钱大红色斑块,表面粗糙,上覆少许鳞屑。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棘层增生,表皮内可见中等或大的异型淋巴细胞散在... 报告1例Paget样网状细胞增多症。患者女,40岁。因左大腿屈侧红色鳞屑性斑块1年余,缓慢长大就诊。皮肤科检查:左大腿屈侧一铜钱大红色斑块,表面粗糙,上覆少许鳞屑。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棘层增生,表皮内可见中等或大的异型淋巴细胞散在或呈巢状浸润,胞核形状不规则或呈脑回状,可见核仁,胞质丰富、空亮或淡染。免疫组化:异型淋巴细胞CD3、CD2及CD5均阳性,CD7、CD4、CD8、CD56、CD20、CD30、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广谱细胞角蛋白(PCK)及S-100蛋白均阴性,增殖核抗原(Ki-67)约60%阳性。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检测:目标条带范围内可见克隆性扩增峰。诊断:Paget样网状细胞增多症。予扩大切除术治疗,随访19个月未见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细胞增多症 Paget样 淋巴瘤 T细胞 皮肤 蕈样肉芽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中心性婴幼儿肌纤维瘤病
19
作者 姚树兰 杨纯丽 +2 位作者 李岩 田中华 卢彬 临床皮肤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36,共3页
报告1例多中心性婴幼儿肌纤维瘤病。患儿男,5个月龄。出生后6 d全身出现散在结节并逐渐增大。皮肤科检查:全身散在数个类圆形红色结节,界限清楚,表面光滑,毛细血管扩张,质硬。外院颅脑CT及胸部X射线检查均未见明显骨质破坏。皮损组织病... 报告1例多中心性婴幼儿肌纤维瘤病。患儿男,5个月龄。出生后6 d全身出现散在结节并逐渐增大。皮肤科检查:全身散在数个类圆形红色结节,界限清楚,表面光滑,毛细血管扩张,质硬。外院颅脑CT及胸部X射线检查均未见明显骨质破坏。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大致正常,肿瘤位于真皮中下部,由2类细胞构成,一类为梭形细胞呈结节状及漩涡状排列,胞质嗜酸性,具有细长或泡状核;一类为圆形或小多边形的原始间叶细胞,呈实性片状分布或围绕血管呈血管外皮瘤样,未见坏死和细胞异形性。免疫组化示平滑肌肌动蛋白(SMA)阳性。诊断:多中心性婴幼儿肌纤维瘤病。随访3个月,部分结节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纤维瘤病 婴幼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洋甘菊精油对咪喹莫特诱导的BALB/c小鼠皮肤银屑病样损害的作用研究
20
作者 吕曹华 廖国艳 +4 位作者 葛维维 吕荫宜 吴双 杜云婷 陈光 临床皮肤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69-275,共7页
目的:研究德国洋甘菊精油(MCEO)预处理对咪喹莫特(imiquimod,IMQ)诱导的BALB/c小鼠银屑病样皮肤炎症的保护作用。方法:取28只6~8周体重约为20 g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8)、IMQ模型组(n=12)和MCEO预处理+IMQ组(n=8)... 目的:研究德国洋甘菊精油(MCEO)预处理对咪喹莫特(imiquimod,IMQ)诱导的BALB/c小鼠银屑病样皮肤炎症的保护作用。方法:取28只6~8周体重约为20 g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8)、IMQ模型组(n=12)和MCEO预处理+IMQ组(n=8)。正常对照组小鼠予橄榄油外涂背部皮肤,每日2次,连续7日;IMQ模型组小鼠予IMQ外涂背部皮肤,每日1次,连续7日;MCEO预处理+IMQ组小鼠予MCEO外涂背部皮肤预处理,每日2次,连续7日,随后予IMQ(每日1次)+MCEO(每日2次)连续外涂背部7日。每日观察小鼠皮损情况,根据银屑病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进行评分,HE染色观察皮肤损伤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as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小鼠皮肤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6和IL-1βm RNA的表达水平,采用液相芯片技术(Luminex)检测小鼠外周血中炎性细胞因子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IL-10和IL-17A的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观察小鼠皮肤组织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p38 MAPK)、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MQ模型组小鼠背部出现明显的红斑、鳞屑和银屑病样皮损,表皮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炎性细胞浸润。与IMQ模型组相比,MCEO预处理+IMQ组中MCEO预处理明显改善了小鼠皮损情况,角化过度和角化不全明显减轻,仅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小鼠皮肤组织中IL-6和IL-1βmRNA以及外周血中IL-1β、TNF-α和IFN-γ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小鼠皮肤组织中p-PI3K/PI3K、pm TOR/mTOR和p-p38/p38 MAPK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MCEO预处理可明显改善IMQ诱导的小鼠皮肤银屑病样损害及皮肤炎性细胞浸润,其保护性作用机制与MCEO预处理抑制PI3K/mTOR和p38 MAPK信号通路活性、下调皮肤组织和外周血中IL-6、IL-1β、TNF-α和IFN-γ等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洋甘菊精油 预处理 银屑病 咪喹莫特 BALB/C小鼠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