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1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省前汛期和后汛期降水的气候特征 被引量:82
1
作者 李江南 王安宇 +3 位作者 蒙伟光 樊琦 冯瑞权 侯尔滨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91-95,98,共6页
用 48a广东 7个代表站的降水资料对广东前汛期和后汛期的气候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 ,结果发现 :①广东降水的年变程曲线主要有单峰型和双峰型 ,单峰型多为内陆站 ,峰值在 5 - 6月 ;双峰型多为沿海站 ,峰值在 5 - 6月和 8月。②广东省降水... 用 48a广东 7个代表站的降水资料对广东前汛期和后汛期的气候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 ,结果发现 :①广东降水的年变程曲线主要有单峰型和双峰型 ,单峰型多为内陆站 ,峰值在 5 - 6月 ;双峰型多为沿海站 ,峰值在 5 - 6月和 8月。②广东省降水的年际变化总趋势略有上升。 2 0世纪 90年代降水十分异常 ,降水量明显增大。前汛期和后汛期降水年际变化很大 ,总体说来是负相关 ,情况大致相反 ,但 1986 - 1991年是例外。③广东省前汛期和后汛期降水周期变化特征很不相同。前汛期主周期为 2 2、 7和 3a ,后汛期主周期则为 11和 3~ 5a。前汛期和后汛期的降水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的周期特征很相似 ,证明两者有很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前汛期 后汛期 降水 气候特征 统计分析 年际变化 周期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虫夏草无性型的分子鉴别 被引量:78
2
作者 赵锦 王宁 +2 位作者 陈月琴 李泰辉 屈良鹄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21-123,共3页
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以rDNAITS区为分子指标,对冬虫夏草Cordycepssinensis的有性和无性阶段进行比较分析,从分子水平证明冬虫夏草的无性阶段是中国被子毛孢Hirsutelasinensis.
关键词 冬虫夏草 无性型 RDNA ITS区 分子鉴别 麦角菌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口水域水污染遥感定量分析 被引量:45
3
作者 邓孺孺 何执兼 +2 位作者 陈晓翔 关履基 柯栋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99-103,共5页
卫星遥感技术在水污染监测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经大气校正后 ,可见光波段卫星遥感数据的水体象元主要受水中污染物、泥沙及叶绿素等的影响。研究污染水体反射光谱成像的物理过程 ,在水深较大(>2m)的假设下 ,建立了叶绿不敏感... 卫星遥感技术在水污染监测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经大气校正后 ,可见光波段卫星遥感数据的水体象元主要受水中污染物、泥沙及叶绿素等的影响。研究污染水体反射光谱成像的物理过程 ,在水深较大(>2m)的假设下 ,建立了叶绿不敏感波段遥感数据象元反射率与污染物浓度的函数关系 ,并用多波段数据进行求解。然后采用 2 0 0 2年TM卫星数据 ,用该方法对珠江口海域的综合汛浓度进行了定量提取并用实测数据加以验证。结果显示 ,珠江口水域重污染区主要分布在伶仃洋东北部 ,香港维多利亚港和深圳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水域 水污染 遥感 定量分析 信息提取 环境监测 污染浓度 水体反射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的感染途径和宿主种类 被引量:91
4
作者 何建国 周化民 +2 位作者 姚伯 杨晓明 邓敏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65-69,共5页
利用生物检测、PCR、组织病理和电镜技术,通过投喂和浸泡感染方式,结果表明口和消化道是斑节对虾感染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WSBV)的主要途径;宿主经口摄食携带WSBV媒介生物是WSBV传播的主要途径;确定了21种较大型... 利用生物检测、PCR、组织病理和电镜技术,通过投喂和浸泡感染方式,结果表明口和消化道是斑节对虾感染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WSBV)的主要途径;宿主经口摄食携带WSBV媒介生物是WSBV传播的主要途径;确定了21种较大型的WSBV宿主种类,其中以虾蟹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斑综合症 杆状病毒 感染 宿主 对虾 WSBV 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在中国的传播 被引量:68
5
作者 王伯荪 廖文波 +3 位作者 昝启杰 李鸣光 周先叶 高三红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7-50,54,共5页
薇甘菊MikaniamicranthaH B K 是危害性极强的世界性恶草。它原产于热带美洲 ,现广布于亚洲热带 ,是新大陆众多假泽兰属Mikania植物中传播至旧大陆的惟一物种 ,并与旧大陆的假泽兰M .cordata(Burm .f.)Robinson共存。薇甘菊在旧大陆的... 薇甘菊MikaniamicranthaH B K 是危害性极强的世界性恶草。它原产于热带美洲 ,现广布于亚洲热带 ,是新大陆众多假泽兰属Mikania植物中传播至旧大陆的惟一物种 ,并与旧大陆的假泽兰M .cordata(Burm .f.)Robinson共存。薇甘菊在旧大陆的最早记录是 1884年采自香港动植物公园 ,而非 190 7年采于斐济。它在中国的传播始于 19世纪末 ,由原产地引种栽培于香港动植物公园 ,并于 1919在该园附近发现逸生的薇甘菊。 2 0世纪5 0 - 6 0年代 ,薇甘菊在香港地区蔓延开来。 1984年在广东深圳银湖地区发现逸生的薇甘菊 ,80年代末到 90年代已蔓延至广东沿海地区 ,目前蔓延趋势不减。薇甘菊在中国的传播始于香港 ,源于原产地中、南美洲 ,而广东地区的薇甘菊传播无疑地是源于香港。而目前薇甘菊在中国香港和广东境内南亚热带地区的迅速蔓延或许与全球气候变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薇甘菊MikaniaMicrantha 传播 恶性杂草 中国 旧大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主要城市郊区农业土壤的重金属含量特征 被引量:64
6
作者 柴世伟 温琰茂 +3 位作者 韦献革 张云霓 董汉英 陈玉娟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90-94,共5页
分析了珠江三角洲主要城市郊区农业土壤的8种重金属Cu、Pb、Zn、Cr、Ni、Cd、As和Hg的全量和有效态含量。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主要城市郊区土壤中以Hg的污染指数最大,Cd和Zn次之,Hg、Cd和Zn的污染指数分别为8 18、3 44和3 36;并以Cd元... 分析了珠江三角洲主要城市郊区农业土壤的8种重金属Cu、Pb、Zn、Cr、Ni、Cd、As和Hg的全量和有效态含量。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主要城市郊区土壤中以Hg的污染指数最大,Cd和Zn次之,Hg、Cd和Zn的污染指数分别为8 18、3 44和3 36;并以Cd元素的有效性系数最高,Hg元素的有效性系数最低;重金属元素的全量和有效态含量在该地区的分布为表层土壤高于底层土壤;8种重金属元素的有效态含量都与其全量含量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土壤 重金属 全量 有效态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呋喃西林和呋喃唑酮代谢物在大菱鲆组织中的消除规律 被引量:37
7
作者 谭志军 翟毓秀 +6 位作者 冷凯良 王志杰 郭萌萌 王群 邢丽红 刘艳萍 王瑜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z1期63-69,共7页
分别采用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单药给药及两种药物共同给药的方式,研究了其代谢物氨基脲(Semicarbazide, SEM)和3-氨基-2-噁唑烷基酮(3-amino-2-oxazolidinone,AOZ)在大菱鲆肌肉、肝脏和血液中的消除规律。结果表明,无论采用何种给药方式... 分别采用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单药给药及两种药物共同给药的方式,研究了其代谢物氨基脲(Semicarbazide, SEM)和3-氨基-2-噁唑烷基酮(3-amino-2-oxazolidinone,AOZ)在大菱鲆肌肉、肝脏和血液中的消除规律。结果表明,无论采用何种给药方式,呋喃西林和呋喃唑酮均能在大菱鲆组织中富集,并迅速代谢成SEM和AOZ。不同组织中,肝脏中SEM和AOZ的质量分数最高,其次为肌肉和血液;而同种组织则AOZ的质量分数远高于SEM,前者约为后者的10~30倍。而且两种给药方式下,SEM和AOZ在3种组织中都具有相似的消除规律:初始阶段均具有较高的消除速率,随后消除趋势趋于平缓,并在较长时间内维持一定质量分数,至实验结束时,3种组织中的SEM和AOZ质量分数都仍高于检出限。然而给药方式能够影响SEM和AOZ的富集质量分数及消除速率,如单药给药时SEM和AOZ在大菱鲆组织中的质量分数远高于共同给药下的质量分数,但消除半衰期(t_(1/2))却低于共同给药方式。结果表明硝基呋喃类药物的代谢物在大菱鲆组织中较难消除,具有较长的消除半衰期,应慎重将这类药物应用于大菱鲆疾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肌肉 肝脏 血液 氨基脲 3-氨基-2-噁唑烷基酮 消除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鸡胚绒毛尿囊膜技术——无气室孵育法 被引量:37
8
作者 贺国安 罗进贤 +2 位作者 张添元 陈宏 孙慈煌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6-128,共3页
对传统的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方法进行改进。将孵育6d的鸡胚去掉气室后,将待测样品加入到CAM上,用无菌透明胶封口,继续孵育2~3d,去掉封口暴露CAM,用甲醇/丙酮等体积混合液室温固定10min后进行观察,结果鸡胚血管网完好无损,样品作用效... 对传统的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方法进行改进。将孵育6d的鸡胚去掉气室后,将待测样品加入到CAM上,用无菌透明胶封口,继续孵育2~3d,去掉封口暴露CAM,用甲醇/丙酮等体积混合液室温固定10min后进行观察,结果鸡胚血管网完好无损,样品作用效果显示明显,表明该方法相对于传统方法而言,具有操作简单,鸡胚存活率高,样品效果显示更直观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血管生成 肿瘤防治 鸡胚绒毛尿囊膜技术 无气室孵育法 血管能抑素 CAM法 血管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带石斑鱼雌鱼卵巢发育与血清性类固醇激素的生殖周期变化 被引量:29
9
作者 赵会宏 刘晓春 +2 位作者 刘付永忠 王云新 林浩然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6-59,63,共5页
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coioides卵母细胞发育可分为6个时相,以卵母细胞在卵巢中组成的差异可以把卵巢发育划分为相应6个时期。测定了成熟雌鱼血清中雌二醇和睾酮含量的生殖周期变化,在生殖季节成熟雌鱼血清中雌二醇和睾酮含量最高。生... 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coioides卵母细胞发育可分为6个时相,以卵母细胞在卵巢中组成的差异可以把卵巢发育划分为相应6个时期。测定了成熟雌鱼血清中雌二醇和睾酮含量的生殖周期变化,在生殖季节成熟雌鱼血清中雌二醇和睾酮含量最高。生殖季节成熟雌鱼的平均性腺成熟系数GSI显著高于其它月份,并且血清性类固醇激素水平的季节变化与性腺成熟系数的变化基本一致,都是在生殖季节达到最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带石斑鱼 雌鱼 卵巢发育 血清性类固醇激素 生殖周期变化 雌二醇 睾酮 人工繁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多金属超富集植物——圆锥南芥(Arabis paniculata L.) 被引量:108
10
作者 汤叶涛 仇荣亮 +1 位作者 曾晓雯 方晓航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35-136,共2页
野外调查和营养液培养试验表明,圆锥南芥(Arabis Paniculata L.)具有超量富集Pb/Zn/Cd的能力,是国内首次发现的Pb/Zn/Cd多金属超富集植物,它的出现填补了国内多金属超富集植物的空白,为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提供了新的种质资源。
关键词 重金属 超富集植物 植物修复 土壤污染 圆锥南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去皮豆粕替代鱼粉对埃及胡子鲇消化酶活力和肠道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33
11
作者 吴莉芳 秦贵信 +4 位作者 孙泽威 王洪鹤 张东鸣 孙玲 朱丹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9-105,共7页
以初始体质量(22.40±0.30)g的健康埃及胡子鲇Clarias lazera为试验对象,在室内单循环控温养殖系统中进行8周饲养试验,以鱼粉为动物蛋白源,去皮豆粕为植物蛋白源,去皮豆粕分别替代0%(CK),15%,30%,45%和60%的鱼粉蛋白,配制成5种等蛋... 以初始体质量(22.40±0.30)g的健康埃及胡子鲇Clarias lazera为试验对象,在室内单循环控温养殖系统中进行8周饲养试验,以鱼粉为动物蛋白源,去皮豆粕为植物蛋白源,去皮豆粕分别替代0%(CK),15%,30%,45%和60%的鱼粉蛋白,配制成5种等蛋白(40%)等能(15.8 MJ/kg)的半精制饲料,研究去皮豆粕替代鱼粉对埃及胡子鲇消化酶活力及肠道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埃及胡子鲇胃蛋白酶活力去皮豆粕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0%,45%和60%去皮豆粕替代组中肠和肝胰脏蛋白酶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5%和60%去皮豆粕替代组的前肠和后肠蛋白酶活力显著下降(P<0.05)。当去皮豆粕替代鱼粉45%和60%时,后肠淀粉酶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埃及胡子鲇的胃、肝胰脏、前肠和中肠淀粉酶活力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去皮豆粕对埃及胡子鲇的脂肪酶活力影响不显著(P>0.05)。去皮豆粕替代鱼粉对埃及胡子鲇肠道组织结构具有一定的影响。当去皮豆粕替代鱼粉蛋白45%和60%时,埃及胡子鲇的中肠和后肠肠道组织结构完整性被破坏,部分肠绒毛脱落,部分上皮细胞与固有层分离,固有层结缔组织疏松,固有层变宽,肠长、肠体指数、肠长指数、肠道皱襞高度显著下降(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及胡子鲇 去皮豆粕 蛋白酶 淀粉酶 脂肪酶 肠道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水气单胞菌毒力与毒力基因分布的相关性 被引量:65
12
作者 朱大玲 李爱华 +3 位作者 汪建国 李明 蔡桃珍 胡靖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2-85,共4页
采用PCR扩增的方法对9株鱼源嗜水气单胞菌AEROM ONAS HYDROPHILA中的气溶素基因(AERA)、溶血素基因(HLYA)和丝氨酸蛋白酶基因(AHPA)进行了扩增。结果表明,6/9的A.HYDROPHILA中存在AERA基因,8/9的A.HYDROPHILA中存在HLYA基因,而在7/9的A.... 采用PCR扩增的方法对9株鱼源嗜水气单胞菌AEROM ONAS HYDROPHILA中的气溶素基因(AERA)、溶血素基因(HLYA)和丝氨酸蛋白酶基因(AHPA)进行了扩增。结果表明,6/9的A.HYDROPHILA中存在AERA基因,8/9的A.HYDROPHILA中存在HLYA基因,而在7/9的A.HYDROPHILA中检测到AHPA基因。通过比较基因检测的结果与嗜水气单胞菌对鲫鱼的致病性,发现AHPA阴性菌株是无毒株,强毒株都呈AERA+HLYA+AHPA+基因型。AERA+HLYA+AHPA+基因型是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主要的基因型。本研究首次发现AHPA阳性的嗜水气单胞菌皆为毒力菌株,并且发现AERA和AHPA基因存在相关性,探讨了嗜水气单胞菌致病性与毒力基因分布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 毒力基因 PCR检测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岩在饱水过程中微观结构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61
13
作者 周翠英 邓毅梅 +2 位作者 谭祥韶 刘祚秋 林春秀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98-102,共5页
针对广东地区重大工程中几种典型软岩的基本类型和特点 ,设计了若干软岩饱水软化试验 ,探讨了不同类型软岩在各种不同饱水状态和饱水时间后微观结构的基本特征 ;在此基础上 ,揭示了不同类型软岩微观结构的动态变化规律 ,为软岩饱水后力... 针对广东地区重大工程中几种典型软岩的基本类型和特点 ,设计了若干软岩饱水软化试验 ,探讨了不同类型软岩在各种不同饱水状态和饱水时间后微观结构的基本特征 ;在此基础上 ,揭示了不同类型软岩微观结构的动态变化规律 ,为软岩饱水后力学性质的变化规律和软化机制研究奠定了微观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 饱水试验 微观结构 孔隙分布分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产卵的赤点石斑鱼胚胎及仔鱼形态发育研究 被引量:24
14
作者 刘付永忠 王云新 +2 位作者 黄国光 刘晓春 林浩然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1-84,共4页
介绍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akaara)人工种苗繁殖生产中,以自然产出的受精卵产出的受精卵为材料,进行 孵化、培育,连续观察该种鱼的胚胎发育过程及仔鱼的形态,并对其作的详细描述.
关键词 赤点石斑鱼 受精卵 胚胎发育 仔鱼 形态发育 自然产卵 人工繁殖 水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灰霾天气主要污染物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59
15
作者 陈训来 冯业荣 +4 位作者 王安宇 李江南 范绍佳 林建恒 冯瑞权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3-107,共5页
主要利用美国第三代空气质量模式系统Models-3(MM5/SMOKE/CMAQ),设计三重嵌套网格对2004年9月26-30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一次灰霾天气过程进行数值研究,通过对主要大气污染物如PM10、CO、SO2和NOx的模式结果与观测对比分析表明,模式较好... 主要利用美国第三代空气质量模式系统Models-3(MM5/SMOKE/CMAQ),设计三重嵌套网格对2004年9月26-30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一次灰霾天气过程进行数值研究,通过对主要大气污染物如PM10、CO、SO2和NOx的模式结果与观测对比分析表明,模式较好地模拟出了大气污染物的变化趋势,与观测结果比较一致,再现了污染物浓度呈周期性日变化的重要特征。结果还表明,在这次灰霾天气过程中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大气污染物的水平分布具有区域性,存在3个高值中心,污染物的高值中心对应着大城市。污染物主要积聚在大气边界层内,形成近地面高浓度,这是造成此次灰霾天气的直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灰霾 大气污染物 珠江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中药不同溶剂组分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44
16
作者 陈玫 张海德 +2 位作者 陈敏 古练权 余海虎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1-133,共3页
采用连苯三酚自氧化法,对8种中药浙贝母、茵陈、柴胡、青蒿、桑皮、山楂、三七和薏仁,分别用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醇和水分级萃取进行提取分离,测试各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其中7种中药都有一定抑制连苯三酚自氧化,清除超氧阴... 采用连苯三酚自氧化法,对8种中药浙贝母、茵陈、柴胡、青蒿、桑皮、山楂、三七和薏仁,分别用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醇和水分级萃取进行提取分离,测试各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其中7种中药都有一定抑制连苯三酚自氧化,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且脂溶性或醇溶性的提取物抗氧化作用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苯三酚自氧化 溶剂分级萃取 抗氧化 超氧阴离子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DAG任务的分布式智能计算卸载和服务缓存联合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云 南子煜 +2 位作者 姚枝秀 夏士超 鲜永菊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82,共12页
建立了一种有向无环图(DAG,directed acyclic graph)任务卸载和资源优化问题,旨在应用最大可容忍时延等约束实现系统能耗最小化。考虑到网络中计算请求高度动态、完整的系统状态信息难以获取等因素,最后使用多智能体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 建立了一种有向无环图(DAG,directed acyclic graph)任务卸载和资源优化问题,旨在应用最大可容忍时延等约束实现系统能耗最小化。考虑到网络中计算请求高度动态、完整的系统状态信息难以获取等因素,最后使用多智能体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MADDPG,multi-agent 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算法来探寻最优的策略。相比于现有的任务卸载算法,MADDPG算法能够降低14.2%至40.8%的系统平均能耗,并且本地缓存命中率提高3.7%至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边缘计算 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 计算卸载 资源分配 服务缓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酰腙化合物的分类、配位和性质 被引量:24
18
作者 肖文 张华新 +2 位作者 卢忠林 苏成勇 康北笙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9-43,共5页
综述酰腙化合物的种类,酮式、烯醇式、单齿和多齿配位形式,生物和药物活性及非线性光学性质.
关键词 酮式 烯醇式 药物活性 非线性光学性质 酰腙化合物 生物活性 配位形式 单齿配位 双齿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石斛属植物和小叶石仙桃多糖的组织化学定位 被引量:22
19
作者 吕洪飞 郭卫东 +3 位作者 罗文姬 沈锦波 周春红 毛灵芝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9-83,共5页
为对不同年龄的铁皮石斛(Dendrobium candidum)、铜皮石斛(D.moniliforme)及石斛伪品-小叶石仙桃(Pholidota chinensis)不同器官中的多糖进行组织化学定位,选择具有较高药用价值的石斛类药用植物和药用部位,确定铁皮石斛的最佳采收期,... 为对不同年龄的铁皮石斛(Dendrobium candidum)、铜皮石斛(D.moniliforme)及石斛伪品-小叶石仙桃(Pholidota chinensis)不同器官中的多糖进行组织化学定位,选择具有较高药用价值的石斛类药用植物和药用部位,确定铁皮石斛的最佳采收期,根据多糖的理化性质,材料经冰冻切片,用改良的高碘酸-席夫试剂(PAS)对多糖进行组织化学定位;结果表明,多糖类物质主要存在茎的薄壁细胞、根的皮层细胞、叶的叶肉细胞中。其总多糖含量有如下顺序:二年生的铁皮石斛茎>铜皮石斛茎≈>小叶石仙桃茎,铁皮石斛根≈铜皮石斛根>小叶石仙桃根,铁皮石斛叶≈小叶石仙桃叶>铜皮石斛叶。另外,在不同的器官中,铜皮石斛的多糖含量呈现“茎≈根>叶”和小叶石仙桃的多糖含量呈现“叶>茎≈>根”的规律,而二年生的铁皮石斛则为“茎>叶>根”。这表明在种间及同种植物的不同器官、不同年龄,其多糖的含量存在差异。而3种兰科植物中,以二年生铁皮石斛茎的多糖含量最高,表明其药用价值也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Dendrobium candidum 铜皮石斛D.moniliforme 小叶石仙桃Pholidota chinemis 多糖 组织 化学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福田红树林害虫及其发生原因 被引量:36
20
作者 贾凤龙 陈海东 +2 位作者 王勇军 昝启杰 陈振耀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88-91,共4页
报道 1994年和 1999年福田红树林害虫、其它昆虫及蜘蛛的调查结果 . 1994年在红树林采到昆虫96种及蜘蛛 7种 ,其中天敌昆虫 37种 ,占已知种类的 35 8% ;1999年采到昆虫 5 3种及蜘蛛 5种 ,其中天敌昆虫 13种 ,占已知种类 2 4% .对红树... 报道 1994年和 1999年福田红树林害虫、其它昆虫及蜘蛛的调查结果 . 1994年在红树林采到昆虫96种及蜘蛛 7种 ,其中天敌昆虫 37种 ,占已知种类的 35 8% ;1999年采到昆虫 5 3种及蜘蛛 5种 ,其中天敌昆虫 13种 ,占已知种类 2 4% .对红树林造成为害和具有潜在危害的种类也有所增加 .Shannon_Wiener多样性指数 (H)、均匀度指数 (J)和丰富度指数分别为 :H1994 =2 47,H1999=1 6 4,J1994 =0 5 4,J1999=0 42 ,D1994 =16 1,D1999=9 37.分析结果显示 ,1999年红树林生态环境比 1994年急剧恶化 ,这是红树林害虫发生的根本原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环境 害虫 生物多样性 天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