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2,411篇文章
< 1 2 1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施肥处理对老茶园土壤改良及茶叶品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杜颖颖 林海裕 +5 位作者 张俊 谢思宇 谢细和 高海燕 苏小琴 杨秀芳 中国茶叶加工 2025年第1期48-56,共9页
针对老茶园土壤酸化板结现象严重的问题,设置4个不同施肥处理方式,分析研究施肥模式对老茶园土壤以及茶叶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合严重酸化的老茶园土壤改良方案。结果表明,有机肥、无机肥的配施,和生物炭的施用可将土壤pH值分别提高0.72... 针对老茶园土壤酸化板结现象严重的问题,设置4个不同施肥处理方式,分析研究施肥模式对老茶园土壤以及茶叶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合严重酸化的老茶园土壤改良方案。结果表明,有机肥、无机肥的配施,和生物炭的施用可将土壤pH值分别提高0.72和0.30。有机肥、无机肥配施对土壤中氮、磷、钾等元素类含量和微生物活性的提升有明显的影响。与对照相比,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后,两年春茶水浸出物含量提高1.5%和3.05%,茶多酚含量提高0.67%和2.2%,茶氨酸含量提高0.08%和0.32%,施用生物炭和生物炭、有机肥配施对水浸出物、茶氨酸等含量的提升也有较显著影响。感官分析显示,生物炭、有机肥配施对老茶园茶叶品质提升效果最为明显,其次为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因此,酸化现象严重的老茶园可选用有机肥和生物炭配施,或者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的方式。文章为酸化老茶园土壤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茶园 土壤 施肥 茶叶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茶叶加工》撰稿指南
2
中国茶叶加工 2025年第2期4-4,共1页
撰稿要求如下:文稿内容应包括文题、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以及作者简介、联系方式等。1、文题:高度概括文章主题内容,不超过20个字。文题下方注明作者姓名、单位全称、城市和邮编。凡属有关基金项目的论文,在首页... 撰稿要求如下:文稿内容应包括文题、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以及作者简介、联系方式等。1、文题:高度概括文章主题内容,不超过20个字。文题下方注明作者姓名、单位全称、城市和邮编。凡属有关基金项目的论文,在首页脚注详细注明“××基金资助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词 文题 摘要 中国茶叶加工 撰稿指南 引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茶叶加工》撰稿指南
3
中国茶叶加工 2025年第3期4-4,共1页
撰稿要求如下:文稿内容应包括文题、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以及作者简介、联系方式等。1、文题:高度概括文章主题内容,不超过20个字。文题下方注明作者姓名、单位全称、城市和邮编。凡属有关基金项目的论文,在首页... 撰稿要求如下:文稿内容应包括文题、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以及作者简介、联系方式等。1、文题:高度概括文章主题内容,不超过20个字。文题下方注明作者姓名、单位全称、城市和邮编。凡属有关基金项目的论文,在首页脚注详细注明“××基金资助项目”,并务必注明项目编号。2、摘要:以第三人称简述文章主要内容(一般包括目的、方法、结论),字数在250字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结论 中国茶叶加工 撰稿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多酚和儿茶素对粳米粉、糯米粉与大米淀粉消化特性的影响
4
作者 潘俊娴 金欣怡 +4 位作者 吕杨俊 蒋玉兰 王霈菲 朱跃进 张士康 中国茶叶加工 2025年第3期57-62,共6页
文章以粳米粉、糯米粉和大米淀粉为对象,研究茶多酚、EGCG和EC对其消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茶叶酚类成分对粳米粉、糯米粉和大米淀粉消化特性的影响与其添加量有关。茶多酚可促进粳米粉的消化,且茶多酚添加量越大,促进作用越强,添加4%... 文章以粳米粉、糯米粉和大米淀粉为对象,研究茶多酚、EGCG和EC对其消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茶叶酚类成分对粳米粉、糯米粉和大米淀粉消化特性的影响与其添加量有关。茶多酚可促进粳米粉的消化,且茶多酚添加量越大,促进作用越强,添加4%~5%EGCG也起促进消化作用,而1%的EC则可抑制粳米粉的消化;EGCG和EC均可促进糯米粉的消化,茶多酚添加量为5%时也可促进糯米粉的消化;茶多酚和EGCG对大米淀粉消化的促进和抑制作用与添加量有关,5%的EC添加量可促进大米淀粉的消化。随着茶成分添加量的增加,其在消化水解液中的含量也随之增加,水解液中的茶成分与添加量和种类有关。研究可为茶在米制品上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米粉 糯米粉 大米淀粉 消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质对陕西茯砖茶茶汤品质及氟溶出量的影响
5
作者 金阳 苏宇豪 +2 位作者 邹新武 张俊 杜颖颖 中国茶叶加工 2025年第3期13-18,共6页
为探究水质对茯砖茶茶汤品质与氟溶出量的影响,以陕西茯砖茶为材料,选用7种不同水样进行冲泡,对不同水样特性及冲泡后茶汤的感官品质、理化成分及氟溶出量进行检测,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水质理化性质差别较大,对茯砖茶感官... 为探究水质对茯砖茶茶汤品质与氟溶出量的影响,以陕西茯砖茶为材料,选用7种不同水样进行冲泡,对不同水样特性及冲泡后茶汤的感官品质、理化成分及氟溶出量进行检测,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水质理化性质差别较大,对茯砖茶感官品质影响明显,以矿泉水冲泡的茯砖茶茶汤品质最佳,香气浓纯,滋味浓醇滑口,金花香味明显。各水样冲泡的茶汤理化成分与氟溶出量差异显著,其中茶多酚的总溶出量与电导率值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氟总溶出量与电导率值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综合感官审评结果和氟安全性评估,弱碱性、低电导率且金属离子含量较少的矿泉水最适合冲泡陕西茯砖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 陕西茯砖茶 感官品质 理化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颜色包装膜对抹茶饼干色泽的影响
6
作者 潘俊娴 叶丽伟 +6 位作者 吕杨俊 蒋玉兰 王霈菲 朱跃进 方育敏 王剑 张士康 中国茶叶加工 2025年第1期12-17,共6页
研究探讨了不同颜色包装膜对抹茶饼干色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颜色包装膜的透光特性存在差异。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抹茶饼干的色差L*和a*逐渐增加,b*逐渐降低。茶色包装膜能较好地延缓抹茶饼干色差L*和a*的增加,b*的降低。针对色差a*值... 研究探讨了不同颜色包装膜对抹茶饼干色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颜色包装膜的透光特性存在差异。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抹茶饼干的色差L*和a*逐渐增加,b*逐渐降低。茶色包装膜能较好地延缓抹茶饼干色差L*和a*的增加,b*的降低。针对色差a*值,茶色包装膜包装的抹茶饼干的色泽稳定性较好,其次为蓝色、绿色和深蓝色包装膜包装的饼干。说明抹茶饼干中色差a*值的变化主要与蓝紫区(400~500 nm)和红光区(620~700nm)有关,其中蓝紫区光线对a*值的影响较小,红光区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抹茶饼干 贮藏 色泽 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C-IMS技术分析不同贮藏时间白茶挥发性风味物质
7
作者 金阳 刘亚峰 +1 位作者 刁春华 苏小琴 中国茶叶加工 2025年第2期73-79,共7页
为比较贮藏时间对白茶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谱技术(GC-IMS)对贮藏1年、2年、4年、6年和8年的福鼎白牡丹进行检测分析。样品中共鉴定出45种挥发性物质,包括醛类21种,醇类8种,酯类6种,酮类6种,酸类2种,杂环类2种。白茶... 为比较贮藏时间对白茶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谱技术(GC-IMS)对贮藏1年、2年、4年、6年和8年的福鼎白牡丹进行检测分析。样品中共鉴定出45种挥发性物质,包括醛类21种,醇类8种,酯类6种,酮类6种,酸类2种,杂环类2种。白茶香气风味在贮藏过程中发生明显变化,清鲜的毫香、清香逐渐减弱,陈香逐渐显现。各组样品中的挥发性物质有明显差异,且部分物质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芳樟醇、氧化芳樟醇、水杨酸甲酯、苯甲醛、6-甲基-5-庚烯-2-酮等物质含量随贮藏时间增加而逐渐降低甚至消失,在贮藏1年的白茶中(E,E)-2,4-庚二烯醛高于其他茶样,在贮藏8年的白茶中乙酸、3-甲基丁醛、2-甲基丁醛、己醛和异丁醛等物质大量存在且含量远高于其他茶样,是贮藏过程中产生或增加的成分。采用GC-IMS技术可快速区分不同贮藏时间白茶的挥发性物质差异,为年份白茶的快速鉴定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鼎白茶 贮藏 挥发性风味物质 气相离子迁移谱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饮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1
8
作者 张铭铭 尹军峰 +3 位作者 赖声泓博 汪芳 陈建新 魏志文 中国茶叶加工 2025年第1期5-11,共7页
茶饮产业是我国实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支柱产业,也是推动健康中国战略的民生产业。文章全面梳理我国茶饮产业的发展历程,系统总结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并重点提出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发展建议,以期为我国茶饮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 茶饮产业是我国实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支柱产业,也是推动健康中国战略的民生产业。文章全面梳理我国茶饮产业的发展历程,系统总结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并重点提出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发展建议,以期为我国茶饮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思考方向与践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饮料 工业茶饮 新式茶饮 高质量 融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份景谷大白茶品质变化分析
9
作者 雷鑫 叶雅萍 +4 位作者 沙艮 段红星 吕才有 赵明 马燕 中国茶叶加工 2025年第2期62-72,共11页
为探究不同年份景谷大白茶贮藏期间的品质变化规律,研究收集了不同年限(1~7年)的景谷大白茶,通过感官审评、生化成分测定分析、滋味活度值(Taste activity value,TAV)计算,分析茶样品质变化。感官审评表明,随着贮藏时间增加,茶样香气由... 为探究不同年份景谷大白茶贮藏期间的品质变化规律,研究收集了不同年限(1~7年)的景谷大白茶,通过感官审评、生化成分测定分析、滋味活度值(Taste activity value,TAV)计算,分析茶样品质变化。感官审评表明,随着贮藏时间增加,茶样香气由花香、甜香转变为陈香,贮藏五年以上茶样香气以陈香为主;滋味由鲜、甜逐步向醇和转变。随着贮藏年份的增加,白茶中的没食子酸、鞣花酸、芦丁、杨梅素、槲皮素、木犀草素含量显著增加,而大多数氨基酸和儿茶素成分降低,咖啡碱和苯丙氨酸等少数氨基酸含量呈波动变化。计算发现TAV>1的特征成分包括咖啡碱、EGCG、ECG、没食子酸等,贮藏期间,上述化合物含量均降低,从而使白茶苦涩味降低。研究明确了不同贮藏年份景谷大白茶感官品质、特征滋味成分差异,为系统解析景谷大白茶的贮藏机理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谷大白茶 生化成分 感官定量描述法(QDA) 滋味活度值(TAV) 贮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茶贮藏过程香气成分研究进展
10
作者 欧阳诗云 杨秀芳 +3 位作者 孔俊豪 左小博 王元凤 苏小琴 中国茶叶加工 2025年第2期55-61,共7页
我国绿茶品类丰富,历史悠久,深受消费者青睐。香气是评价绿茶品质和风味的关键指标之一,贮藏是影响绿茶香气风味的重要环节。文章从贮藏时间、环境温度、氧气等因素对绿茶贮藏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影响进行归纳分析,并梳理了绿茶贮藏的“陈... 我国绿茶品类丰富,历史悠久,深受消费者青睐。香气是评价绿茶品质和风味的关键指标之一,贮藏是影响绿茶香气风味的重要环节。文章从贮藏时间、环境温度、氧气等因素对绿茶贮藏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影响进行归纳分析,并梳理了绿茶贮藏的“陈气”标志物,以期为绿茶贮藏品质风味的保持和加工工艺的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 贮藏 香气成分 陈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沧茶区晒青茶滋味特征性组分分析
11
作者 雷鑫 陈秋月 +4 位作者 李春莲 段红星 马燕 李成华 赵明 中国茶叶加工 2025年第2期31-38,共8页
研究收集10个临沧代表性晒青茶,感官审评表明其整体外形墨绿匀直、汤色浅黄明亮、滋味浓醇回甘、香气清香馥郁、叶底黄绿匀嫩;测定了茶样水浸出物(45.19%~49.01%)、游离氨基酸(1.62%~2.85%)、可溶性糖(5.6%~9.76%)、没食子儿茶素(11.65~... 研究收集10个临沧代表性晒青茶,感官审评表明其整体外形墨绿匀直、汤色浅黄明亮、滋味浓醇回甘、香气清香馥郁、叶底黄绿匀嫩;测定了茶样水浸出物(45.19%~49.01%)、游离氨基酸(1.62%~2.85%)、可溶性糖(5.6%~9.76%)、没食子儿茶素(11.65~33.34 mg/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14.49~23.39 mg/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10.75~22.40 mg/g)、咖啡碱(9.29~15.78 mg/g)、茶碱(0.02~0.13 mg/g)、茶氨酸(8.06~20.16 mg/g)、谷氨酸(2.23~4.23 mg/g)、天冬氨酸(2.01~3.29 mg/g)等特征滋味成分的含量。结果初步表明临沧茶儿茶素、咖啡碱、氨基酸等成分含量偏低,水浸出物、可溶性糖和GA含量偏高。滋味活性值(TAV)分析发现6种特征成分TAV>1,包括:贡献涩味的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没食子儿茶素(GC)、没食子酸(GA);贡献苦味的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咖啡碱(CA)。文章明确了临沧茶区晒青茶的滋味特征与物质基础,为后续系统分析临沧晒青茶滋味物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沧 晒青茶 滋味活性值(TAV) 滋味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儿茶素抗氧化及抑菌协同性能比较研究
12
作者 宋鹏鹏 孔俊豪 +2 位作者 杨秀芳 苏小琴 左小博 中国茶叶加工 2025年第3期63-69,共7页
文章探究不同儿茶素复配的抗氧化和抑菌协同功效,以期实现儿茶素应用的减量增效。比较了0.025~0.2 mg/mL浓度梯度下4种单一儿茶素(EGCG、ECG、EGC、EC)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以抗氧化性能(DPPH自由基清除力)为考察指标,基于正交设计探... 文章探究不同儿茶素复配的抗氧化和抑菌协同功效,以期实现儿茶素应用的减量增效。比较了0.025~0.2 mg/mL浓度梯度下4种单一儿茶素(EGCG、ECG、EGC、EC)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以抗氧化性能(DPPH自由基清除力)为考察指标,基于正交设计探究不同儿茶素最优组合。将实验浓度梯度中较佳的组合设置为高中低3组不同浓度,比较分析不同复合儿茶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和大肠杆菌(E.coli)的抑制效果。复合儿茶素的抗氧化和抑菌效果优于单一儿茶素,在实验研究范围内测得抗氧化效果较优的儿茶素复配比为0.1 mg/mL EGCG,0.025 mg/mL EC,0.1 mg/mL ECG,0.05 mg/mL EGC(体积比为1∶1∶1∶1),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95.03%,显著优于0.1 mg/mL浓度的EGCG(p<0.05),且高中低不同浓度复合儿茶素对S.aureus和E.coli的抑菌效果均优于4种单一儿茶素。相比单一儿茶素,研究优化的复合儿茶素具有较优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及抑制S.aureus和E.coli效果,表明其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儿茶素 抗氧化 抑菌 减量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城小兰花茶适制品种资源评价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13
作者 何远庆 吴军 +4 位作者 陈志鹏 孙劲鸿 李叶云 韦朝领 刘升锐 中国茶叶加工 2025年第2期22-30,共9页
为探究不同茶树品种(系)加工舒城小兰花茶的适制性,以安徽省12个不同茶树品种(系)为材料,进行农艺性状观测,并对12个茶树品种(系)所制的茶样进行感官审评和理化成分分析。‘白霜2号’发芽密度最大,‘白霜1号’茶样感官审评得分最高,‘... 为探究不同茶树品种(系)加工舒城小兰花茶的适制性,以安徽省12个不同茶树品种(系)为材料,进行农艺性状观测,并对12个茶树品种(系)所制的茶样进行感官审评和理化成分分析。‘白霜2号’发芽密度最大,‘白霜1号’茶样感官审评得分最高,‘舒茶早’茶样茶氨酸含量最高。通过德尔菲法进行专家问卷,结合层次分析法,形成含5个一级指标(感官品质、生化成分、生物学性状、抗性指标、市场评价等)和19个二级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根据评价模型结果得出,综合得分排名前五的茶树品种分别为‘舒茶早’‘响洪甸1号’‘岳西901’‘白霜2号’和‘裕安早’。研究结果可为舒城小兰花茶适制品种选育和推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城小兰花茶 加工适制性 茶树品种(系) 德尔菲法 层次分析法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君迁子叶的营养价值、食用安全及代用茶开发利用研究
14
作者 顾博文 刘芳明 +5 位作者 孟阳 盛爱玲 徐阳阳 高岳芳 关长飞 肖斌 中国茶叶加工 2025年第3期26-32,共7页
研究深入探讨了君迁子(Diospyros lotus L)叶片的营养价值及其在代用茶产品开发中的应用潜力。君迁子叶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其中多酚含量为49.55 mg/g,氨基酸含量为20.67 mg/g,不含咖啡碱。维生素C含量为4.97 mg/g,约是绿茶的2.7倍、橙... 研究深入探讨了君迁子(Diospyros lotus L)叶片的营养价值及其在代用茶产品开发中的应用潜力。君迁子叶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其中多酚含量为49.55 mg/g,氨基酸含量为20.67 mg/g,不含咖啡碱。维生素C含量为4.97 mg/g,约是绿茶的2.7倍、橙子的15倍、柠檬的22倍、苹果的100倍;矿质元素丰富,钙含量为91.38 mg/g,相当于普通茶叶的30倍以上。黄酮类化合物赋予了君迁子叶显著的抗氧化、保肝、防癌和抗紫外线损伤等保健功效。参照优化的绿茶加工工艺,君迁子叶可制成品质优良的代用茶。感官审评结果显示,该茶外形卷曲、汤色橙黄明亮、香气纯正带熟果香、滋味甜醇,显示出良好的市场潜力。此外,君迁子叶茶还可作为原料开发成食品添加剂、保健食品和药品,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研究不仅为君迁子叶的深度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柿、茶产业的融合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通过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拓展应用领域,君迁子叶有望在食品和药品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健康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君迁子 代用茶 营养价值 食用安全 产品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香气成分研究进展
15
作者 李璐 温明椿 +6 位作者 张海伟 龙飘飘 秦春寅 赖国平 李雯 王泽楷 张梁 中国茶叶加工 2025年第2期5-21,共17页
香气是评价茶叶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茶叶香气物质按照生成途径可以分为氨基酸衍生的挥发物、糖苷结合的挥发物、脂肪酸衍生的挥发物和类胡萝卜素衍生的挥发物四大类。由于茶叶中存在各种不同的挥发性香气化合物,且这些物质浓度与组成... 香气是评价茶叶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茶叶香气物质按照生成途径可以分为氨基酸衍生的挥发物、糖苷结合的挥发物、脂肪酸衍生的挥发物和类胡萝卜素衍生的挥发物四大类。由于茶叶中存在各种不同的挥发性香气化合物,且这些物质浓度与组成比例不同,最终茶叶会呈现不同的香气特征。已有大量研究利用分析化学手段研究了茶叶香气物质的组成,并进一步采用分子感官科学手段探究了关键香气物质的含量和香型,通过重组和缺失实验揭示了茶叶典型香型的关键香气物质。文章基于分子感官科学在茶叶香气物质研究中的应用,论述了茶叶中重要的香气化合物,总结了不同香型茶叶中的关键物质组成,以及香气物质之间的协同和掩蔽效应。在此基础上,概括了茶叶香气物质的形成机理(途径),为茶叶风味化学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香气物质 形成机理 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谷白茶萎凋与干燥工艺优化
16
作者 杨国琴 龚四丽 +4 位作者 官已青 杨迪涵 单薰元 王白娟 马燕 中国茶叶加工 2025年第2期39-46,共8页
以景谷县的秧塔大白茶一芽二叶鲜叶为原料,采用两种萎凋方式和三种干燥方式加工月光白茶,对茶样进行感官审评、特征成分与香气物质测定分析,以优化景谷白茶加工工艺。感官审评显示,复式萎凋和50℃热风干燥的白茶香气毫香带花香,滋味甜... 以景谷县的秧塔大白茶一芽二叶鲜叶为原料,采用两种萎凋方式和三种干燥方式加工月光白茶,对茶样进行感官审评、特征成分与香气物质测定分析,以优化景谷白茶加工工艺。感官审评显示,复式萎凋和50℃热风干燥的白茶香气毫香带花香,滋味甜醇回甘,叶底黄绿匀嫩。测定发现该工艺加工样品的11种氨基酸和可溶性糖、鞣花酸、表儿茶素、没食子酸含量显著高于其它样品;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茶碱、槲皮素、杨梅素、山奈酚、儿茶素含量低于其它样品。应用GC-MS从优化工艺样品中检测到187种挥发性物质,主要包括萜类、酯类、醇类、醛类、杂环化合物。计算发现20个物质的气味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1,其中呈清香、柠檬香的萜品油烯(OAV=411.86),呈甜香和花香的芳樟醇(OAV=20.48),呈甜香的葫芦巴内酯(OAV=208.18),对花香甜香有重要贡献。文章优化了景谷月光白的加工工艺,为景谷大白茶的规范化加工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茶 制造工艺 气味活度值 香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花干燥工艺优化与窨制红茶品质初探
17
作者 崔惠荔 陈昌昊 +4 位作者 刘朱 孙伟华 严莉 费月 石琳 中国茶叶加工 2025年第3期33-41,共9页
茶树花香气独特,具有开发成新型茶制品的潜力。然而市场对茶树花的认知程度还不高,茶树花的开发利用目前仍不够充分。研究对比分析三种不同干燥工艺(真空冷冻干燥、低温慢烘、高温快烘)制备的茶树干花的香气和滋味品质特性,并探究了茶... 茶树花香气独特,具有开发成新型茶制品的潜力。然而市场对茶树花的认知程度还不高,茶树花的开发利用目前仍不够充分。研究对比分析三种不同干燥工艺(真空冷冻干燥、低温慢烘、高温快烘)制备的茶树干花的香气和滋味品质特性,并探究了茶树花窨制对红茶的品质提升作用,为茶树花的高值化利用提供新思路。结果表明,低温慢烘优于另外两种干燥工艺,该工艺不仅有效保留茶树花的外观形态和香气特征,还显著增强干花产品的滋味与香气的协调性。由于茶树花具有独特的香气特征,研究将其用于庐州红茶的窨制,结果表明茶树花窨制可显著提高庐州红茶中苯乙酮、苯甲醇等多种关键挥发性香气物质的含量,从而有效提升其香气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花 干燥工艺 窨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抹茶感官风味轮的构建及应用
18
作者 魏唯唯 董俊杰 +4 位作者 张俊 卢健 施陈吉 杜颖颖 王超 中国茶叶加工 2025年第2期80-88,共9页
研究旨在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抹茶感官风味轮,通过视觉、触觉等感官对抹茶外形和汤色进行评价,同时结合嗅觉和味觉,采用感官定量描述分析方法,对筛选出的51个不同品种、不同区域抹茶样品的香气和滋味属性进行量化评价,最终确定了52个... 研究旨在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抹茶感官风味轮,通过视觉、触觉等感官对抹茶外形和汤色进行评价,同时结合嗅觉和味觉,采用感官定量描述分析方法,对筛选出的51个不同品种、不同区域抹茶样品的香气和滋味属性进行量化评价,最终确定了52个描述词。研究结果表明,抹茶的最典型香气特征为清香和海苔香,而青草香、烘烤香和鲜甜香也较为常见。在滋味方面,研究从浓度、厚度、醇度、颗粒感等8个口感维度以及鲜味、甜味等5个基本味觉维度,构建了抹茶滋味评价体系。基于抹茶风味轮的风味特征呈现,运用感官定量描述分析方法,绘制了抹茶典型样品的风味雷达图。抹茶感官风味轮的建立为抹茶风味的描述提供了标准量化工具,对抹茶的品质管理、产品研发和跨文化市场推广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抹茶 感官风味轮 定量描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淳安县茶文旅康融合发展的策略分析
19
作者 伍群群 李继 +2 位作者 宿迷菊 汪光军 王志岚 中国茶叶加工 2025年第1期70-76,共7页
文章系统梳理了淳安县茶文旅康融合发展的现状特征及制约因素,从资源深挖、业态创新、支撑强化三个维度提出协同发展路径。淳安县在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融合发展日盛等方面已形成优势,但存在资源开发不深、发展方式单一、发展... 文章系统梳理了淳安县茶文旅康融合发展的现状特征及制约因素,从资源深挖、业态创新、支撑强化三个维度提出协同发展路径。淳安县在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融合发展日盛等方面已形成优势,但存在资源开发不深、发展方式单一、发展支撑不足等关键制约。据此提出深度开发资源、构建“新模式+新业态”融合路径及强化支撑体系等策略组合。文章提出的“茶文旅康”四维联动模式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实践指导价值,也为县域特色产业融合路径创新提供了理论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旅康 融合发展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提取物在化妆品中的应用进展
20
作者 李从严 伯年国 +3 位作者 陈秋月 王藤 黄灿 赵明 中国茶叶加工 2025年第3期70-76,共7页
茶叶提取物是当下热门的化妆品原料之一,获得了海内外消费者和生产企业的关注,文章综述了近年来茶叶提取物在化妆品中的应用进展。目前在化妆品中茶多酚的应用最多,尤其是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以其... 茶叶提取物是当下热门的化妆品原料之一,获得了海内外消费者和生产企业的关注,文章综述了近年来茶叶提取物在化妆品中的应用进展。目前在化妆品中茶多酚的应用最多,尤其是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以其优异的抗氧化活性被广泛应用于化妆品中,但存在稳定性较差、配方配伍要求高、生物利用率较低等问题。茶叶生物碱具有抗氧化、抗衰老、舒缓等多种功效,近年来的应用逐渐增多。茶氨酸具有舒缓修护敏感皮肤的潜力。今后应结合提取纯化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进一步研究茶叶的活性成分和功效,促进茶叶提取物在化妆品中更多元化的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提取物 化妆品 茶多酚 茶叶生物碱 茶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