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干旱胁迫下水杨酸对不同耐旱性水稻品种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
刘晴
孙露宏
高世伟
刘宇强
常汇琳
马成
王婧泽
王翠玲
聂守军
|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
2
|
黑龙江省五常优质稻区2008—2022年水稻育种趋势分析 |
高洪儒
杨传铭
赵北平
张喜娟
肖明纲
杨贤莉
张擘
王立志
孙中义
姜树坤
|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
3
|
播种期对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育性转化和自交结实率的影响 |
康洪灿
李国生
王锦艳
张义
段浩平
尹正钦
何荣满
钏兴宽
|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4
|
不同镁肥对寒地香稻品种牡育稻49生长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董雪梅
赵云彤
孟祥海
宋泽
解忠
杨冰
|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5
|
80份香稻材料BADH2香味基因变异类型分析及稻瘟病抗性基因检测 |
李虎
吴子帅
刘广林
陈传华
罗群昌
朱其南
|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6
|
我国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面临的现实困境与出路 |
徐春春
纪龙
陈中督
李丹
方福平
|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7
|
农作物秸秆肥料化利用的绿色低碳分析 |
王强盛
张慧
沈叶
曹红灵
丁万里
徐娅
刘为浒
|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8
|
基于稻作农耕文化传播探索农业科普研学模式的创新 |
章蓉蓉
徐炜
王小琦
|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
2025 |
4
|
|
|
9
|
寒地水稻侧深变量施肥技术探讨 |
张少波
张金成
|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10
|
浙江粮食生产特征与产能提升对策研究 |
毛晓红
李懿芸
傅琳琳
|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
11
|
浙江米食文化新质发展与价值链创新研究 |
黄巨永
|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
12
|
提升江西粮食产能的意义、问题及战略对策 |
黄国勤
|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13
|
乡村基层治理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研究 |
李全玲
|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14
|
WRKY转录因子在水稻抗逆基因工程中的应用进展 |
段俊枝
燕照玲
齐红志
张会芳
陈海燕
杨翠苹
王楠
卓文飞
|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5
|
灌水量及种植密度对河西灌区膜下滴灌水稻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影响 |
唐文雪
马忠明
薛亮
连彩云
王智琦
罗双龙
|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6
|
冬水田区杂交中稻-再生稻高产高效节肥技术 |
刘茂
张林
蒋鹏
郭晓艺
郑雪彬
周兴兵
朱永川
郭长春
田绍平
徐富贤
|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7
|
云南有色稻产量、品质及花色苷含量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表现及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 |
张锦文
李小林
奎丽梅
涂建
管俊娇
吕莹
徐雨然
谷安宇
蓝舵
杨丽萍
安华
张建华
余琴
陈忆昆
邓伟
|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8
|
强化“稻+”模式研究与应用 推动低纬高原地区粮经作物协同发展 |
李小林
屈云慧
董维
邓伟
奎丽梅
涂建
沈锡琼
|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9
|
藕-稻轮作对土壤肥力及后茬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王志刚
周佳燕
周建霞
陈惠哲
张玉屏
向境
张义凯
徐逸文
黄颂迪
王亚梁
|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0
|
寒地不同类型水稻品种高产群体物质生产特征研究 |
蔡永盛
薛菁芳
杜晓东
徐令旗
赵海新
杨丽敏
冯延江
陈书强
|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
202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