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8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0-2022年新疆天山地区多源降水融合数据集 被引量:1
1
作者 卢新玉 伏晓慧 +3 位作者 王秀琴 刘艳 火红 王敏仲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5年第1期390-398,共9页
天山山区属于我国典型的高寒山区,被誉为“中亚水塔”,对于新疆乃至中亚地区均具有重要意义。随着遥感技术的进步,利用卫星反演来估算山区降水量已成为一种重要方法,然而,由于山区地形复杂且分布不均,导致了基于卫星反演的降水数据在精... 天山山区属于我国典型的高寒山区,被誉为“中亚水塔”,对于新疆乃至中亚地区均具有重要意义。随着遥感技术的进步,利用卫星反演来估算山区降水量已成为一种重要方法,然而,由于山区地形复杂且分布不均,导致了基于卫星反演的降水数据在精度方面存在不足。针对此问题,本研究开展天山山区多源降水融合数据集研制,以GSMaP卫星降水数据为初始场,结合同期区域内1065个台站的实况日降水数据,发展一种基于最优插值的星地降水产品融合方法,最终生成2000–2022年天山山区逐日融合降水产品集。本数据集在研制过程中对实况数据进行了严格质控,对逐日融合降水数据进行了质量评估,相关系数由0.44提高至0.53(通过0.01水平显著性检验),绝对平均误差由6.3mm d^(-1)下降至5.7mm d^(-1)。本产品集有望为复杂地形区域的水资源管理与高效利用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持与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山区 多源降水 最优插值 数据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黄龙病田间症状识别图像数据集 被引量:1
2
作者 池美香 陈韶萍 +3 位作者 黄婷 陈世雄 梁勇 邱荣洲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5年第1期45-54,共10页
柑橘黄龙病的快速识别有助于生产者尽早发现并清除柑橘黄龙病植株。基于深度学习的植物病害图像自动识别依赖于庞大的数据集,然而开放的可用于柑橘黄龙病识别的数据集非常有限。本研究通过手机或相机拍摄,整理了一组包含自然生态、白色... 柑橘黄龙病的快速识别有助于生产者尽早发现并清除柑橘黄龙病植株。基于深度学习的植物病害图像自动识别依赖于庞大的数据集,然而开放的可用于柑橘黄龙病识别的数据集非常有限。本研究通过手机或相机拍摄,整理了一组包含自然生态、白色背景板和黑色背景板3种采集环境的照片数据集,收录了包含黄龙病及相关病害症状共14种类别的图片9896张。其中,训练集样本7192张,验证集样本898张,测试集样本1806张(其中602个样本具有PCR检测结果)。样本的症状类别均由植保专家进行分类和标注以确定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本数据集提供了yolo格式(txt)的标注文件和基于Yolov5l训练获得的模型文件,以期为基于YOLO卷积神经网络的植物病害分类、目标检测和自动识别领域的机器学习建模提供训练和测试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龙病 柑橘病害 症状识别 图像识别 YOLO 数据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萨克拉门托地区2022年1-8月份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数据集 被引量:1
3
作者 冯健 李珂 +2 位作者 余浪 刘天 牟琦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5年第1期440-452,共13页
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涵盖多源数据的美国萨克拉门托地区2022年1-8月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数据集,旨在解决现有交通事故数据集稀缺且数据类型单一的问题。数据集整合了交通流量、检测器位置、交通事故详情以及天气状况等多维度信息,通过数据采... 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涵盖多源数据的美国萨克拉门托地区2022年1-8月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数据集,旨在解决现有交通事故数据集稀缺且数据类型单一的问题。数据集整合了交通流量、检测器位置、交通事故详情以及天气状况等多维度信息,通过数据采集、预处理和匹配等步骤,共包含59,626,368条记录。数据集采集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交通运输部PeMS系统和美国国家气象局,涵盖萨克拉门托地区6条主要高速公路。数据预处理包括特征字段选择、重复值去除、缺失值填充和数值编码,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数据匹配则通过时间匹配、检测器匹配和特征融合,将事故记录与最近的检测器关联,并获取流量和天气信息。数据集具有标准化的数据格式和高质量的数据内容,适用性广,支持交通事故预测、交通流量预测和路网结构研究等多种研究方向。其构建方法可为其他地区类似数据集的开发提供参考框架,同时为国内研究人员在数据公开性和多样性不足的情况下开展本地化研究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克拉门托地区 交通事故 交通流量 天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6–2023年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气象数据集
4
作者 闫瑞瑞 王旭 +5 位作者 高肖甜 杨桂霞 陈宝瑞 张保辉 徐丽君 辛晓平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5年第3期464-471,共8页
开展局地长期气象要素定位监测对于加强气象灾害短期预警、提升区域防灾减灾能力,研究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化机制有重要的作用。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呼伦贝尔站”)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属... 开展局地长期气象要素定位监测对于加强气象灾害短期预警、提升区域防灾减灾能力,研究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化机制有重要的作用。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呼伦贝尔站”)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属中温带大陆性草原气候。从2006年9月起,通过设置气象自动观测系统对站区气象进行长期连续监测,同时遵循CERN大气环境观测规范,对局地关键气象要素进行了严格的数据质量控制和评估。本数据集包含了2006–2023年呼伦贝尔站区的大气温度、大气湿度、降水量、大气压、风速、总辐射、光合有效辐射等7项气象观测指标,共计208条月尺度数据和17条年尺度数据。本数据集作为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局域性气象数据,能够为局域草原生态过程研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和天气灾害预警提供基础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数据 长期动态 呼伦贝尔站 草甸草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2022年广西友谊关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气象数据集
5
作者 刘士玲 郑路 +8 位作者 许基煌 杨保国 黄荣 闵惠琳 张培 庞圣江 马俊旭 席英卓 李华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5年第1期344-354,共11页
亚热带森林是全球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碳水循环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广西友谊关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简称“友谊关站”)位于我国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西南部,主要开展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 亚热带森林是全球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碳水循环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广西友谊关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简称“友谊关站”)位于我国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西南部,主要开展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变化的监测研究工作。本研究利用友谊关站使用自动气象观测系统采集的原始数据,经过异常值剔除、数据插补等处理,数据质量控制和评估,将2016–2022年的气温、大气压、相对湿度、降水、土壤温度等9个气象观测指标,共计756条月尺度数据公开报道,以期为相关领域开展科学研究提供完备的基础性气象数据资料,并为更大尺度联网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数据 南亚热带 友谊关站 2016-20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5-2015年策勒站棉花不同物候期生态观测数据集
6
作者 王鹏 高艳菊 +2 位作者 李向义 热甫开提 曾凡江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5年第2期319-329,共11页
棉花作为我国新疆的主要经济作物,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尤其在南疆区域种植棉花,兼具生态和经济学意义。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新疆策勒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策勒站”)开展不同物候期棉花的连续多... 棉花作为我国新疆的主要经济作物,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尤其在南疆区域种植棉花,兼具生态和经济学意义。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新疆策勒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策勒站”)开展不同物候期棉花的连续多年生态观测可为绿洲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健康、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数据集统计了2005-2015年策勒站棉花不同物候期的生态观测数据,主要包括棉花不同生育动态,叶面积与地上生物量动态以及收获期产量等数据。数据的产生严格遵照CERN生物观测规范执行,数据质量控制贯穿于长期观测的各个环节。本研究以期为掌握棉花群体发育和产量特征,以及气候变化下棉花生长遥感动态监测提供数据支撑,为区域棉花稳产高产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生育期 叶面积指数 棉花 地上生物量 籽棉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的云南土种志数据集
7
作者 高美荣 朱波 +1 位作者 周明华 王小国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5年第3期399-413,共15页
本数据集是对1994年出版的《云南土种志》进行梳理、归纳加工而成,该专著系统阐述了云南284个土种的分类、分布、主要理化性状、典型剖面特征、生产性能以及利用改良和培肥措施等。基于土壤科学信息化的表达特征,考虑包含性、专业性和... 本数据集是对1994年出版的《云南土种志》进行梳理、归纳加工而成,该专著系统阐述了云南284个土种的分类、分布、主要理化性状、典型剖面特征、生产性能以及利用改良和培肥措施等。基于土壤科学信息化的表达特征,考虑包含性、专业性和易检索等功能以及未来便于开发线上应用服务,对专著中的文字信息和数据进行了结构化的采集和提取,集成以土种ID和土种名称为关键索引字段的8个主体数据表,分别为土壤分类系统、土种基本信息、土种典型剖面立地调查信息、土种典型剖面发生层调查信息及理化性状、土种剖面统计理化性状。因在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中机械组成存在两种制式的换算,为使理化性状表不显得冗余并尽量保持数据的完整性,补充提取了典型剖面发生层土壤机械组成(卡庆斯基制)和剖面统计机械组成(国际制和卡庆斯基制)数据形成2个表,也整理了土壤发生层、质地符号及名称2个附表方便读者使用数据。数据提取过程中,采用智能识别技术并复核其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依据法定计量单位规范和最新行政区划对数据单位和地(州)、县、市名等进行了修订。本数据集不仅可服务于云南省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还可用于区域土地质量评估、生态环境恢复和土壤科学研究等,为合理利用土壤资源提供极具意义的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土种 第二次全国 土壤普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的吉林土种志数据集
8
作者 郑立臣 樊月玲 +3 位作者 蒋正德 施建平 叶佳舒 陈欣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5年第3期358-369,共12页
本数据集来源于《吉林土种志》,对书中191个土种的分布范围、形态特征、理化性质、生产力等原始数据和信息进行规范化、结构化和数字化处理。数据集包括7个数据表:土种基本信息、土种典型剖面景观、土种典型剖面发生层信息、土种典型剖... 本数据集来源于《吉林土种志》,对书中191个土种的分布范围、形态特征、理化性质、生产力等原始数据和信息进行规范化、结构化和数字化处理。数据集包括7个数据表:土种基本信息、土种典型剖面景观、土种典型剖面发生层信息、土种典型剖面理化性质、土种统计剖面化学性质、市县名以及土种行政区域分布。数据集经过质量控制,确保内容和数据无误。本数据集可用于土壤学、土地科学、生态学、地理学等相关研究,在农业、环境、生态等多个行业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并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集 土种志 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年三江源及其周边区域植被地上生物量、养分及土壤理化性质数据集
9
作者 陈懂懂 李奇 +1 位作者 贺福全 赵亮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5年第1期276-286,共11页
作为三江源区生态环境的主体,天然草地是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土壤则是生态系统中植物生存的基质。草地在季节和空间上的差异对牧草产量及其养分含量影响较大,牧草相关因子的差异又影响着土壤中来自植被部分有机质的输入以及来自... 作为三江源区生态环境的主体,天然草地是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土壤则是生态系统中植物生存的基质。草地在季节和空间上的差异对牧草产量及其养分含量影响较大,牧草相关因子的差异又影响着土壤中来自植被部分有机质的输入以及来自食草动物排泄物的养分输入。基于此,本数据集公开发表2017年三江源及其周边区域(32.29°N-35.25°N,92.44°E-102.27°E)高寒草地地上生物量及其养分数据,以及表层土壤理化性质的实地调查分析数据。本数据集包含两部分,一部分为返青期、盛草期和枯黄期植被地上生物量及其概略养分相关数据集,一部分为盛草期表层(0-10 cm、10-20 cm)土壤理化性质数据集。数据采集、质量控制均参考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的长期监测规范。同时,通过使用标准品,以及对样品重复测定和样品抽查检测等方法确保数据准确性。本数据集的发布可支持科研工作者了解三江源高寒草地生态功能变化,为遥感反演、模型验证等提供地面观测数据,为预测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作用下的该地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及其功能变化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三江源 牧草养分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2012年黄海站05号浮标温盐垂直剖面日均值数据集
10
作者 贾思洋 陈晓 +2 位作者 刘长华 王春晓 王旭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5年第2期256-266,共11页
温盐深作为重要的海洋水文观测要素,对于研究不同垂向空间位置中海洋现象的分布特征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获得北黄海近海的实际观测结果,借助我国近海海洋观测研究网络的黄海站,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大连长海县附近海域布放了一套垂直... 温盐深作为重要的海洋水文观测要素,对于研究不同垂向空间位置中海洋现象的分布特征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获得北黄海近海的实际观测结果,借助我国近海海洋观测研究网络的黄海站,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大连长海县附近海域布放了一套垂直剖面锚定浮标系统,记为05号浮标。从2009年至今,在布放海域(38°57·N,122°45·E)已连续获取了14年的实时观测数据。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些宝贵的观测数据,本研究基于05号浮标2009年12月至2012年7月间温盐深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了规范的数据处理与质量控制体系,制作了14个垂直深度的水温和盐度的日均值数据集。本数据集可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下载服务,也可为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灾害防御、海洋经济与渔业发展提供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海 垂直剖面浮标 浮标观测 温盐深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2023年秦皇岛近海23号浮标温盐观测日均值数据集
11
作者 贾思洋 陈晓 +2 位作者 刘长华 王旭 王春晓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5年第2期267-277,共11页
为了有效预防在秦皇岛近海频发的各种生态灾害(赤潮、绿潮和水母旺发),借助中国近海海洋观测研究网络黄东海站,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于2021年4月底在渤海秦皇岛近岸海域(39°40.92·N,119°35.58·E)布放了一套六米锚... 为了有效预防在秦皇岛近海频发的各种生态灾害(赤潮、绿潮和水母旺发),借助中国近海海洋观测研究网络黄东海站,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于2021年4月底在渤海秦皇岛近岸海域(39°40.92·N,119°35.58·E)布放了一套六米锚定浮标的综合观测系统(No.23),至今实时观测数据仍在持续采集与存储中。其中,温盐作为重要的海洋环境因子,对于深入认知该海域特征和海洋生态环境均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些宝贵的观测数据,本研究基于23号浮标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期间海洋表层水温和盐度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预处理与质控,制作了连续24个月的温盐日均值数据集,水温和盐度的数据量分别为686条和659条。本数据集可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下载服务,也可服务于地方海洋经济、渔业和旅游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皇岛海域 锚定浮标 综合观测系统 温盐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2024年全国松材线虫病疫区分布数据集
12
作者 肖云丹 纪平 +2 位作者 魏胜蓉 张乃静 胡丹阳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5年第3期507-513,共7页
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自1982年首次传入我国以后迅速蔓延,对我国的包括松树在内的70余种针叶树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严重威胁着我国森林资源的安全与生态环境的平衡。鉴于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加剧的背景,由其引起的松... 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自1982年首次传入我国以后迅速蔓延,对我国的包括松树在内的70余种针叶树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严重威胁着我国森林资源的安全与生态环境的平衡。鉴于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加剧的背景,由其引起的松材线虫病的传播速度进一步加快,防控形势日益严峻。本数据集聚焦于这一全球范围内极具破坏力的森林病害—病原松材线虫在中国境内的分布与扩散情况。数据来源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的各年度松材线虫病疫区公告及其撤销公告。利用ArcGIS软件,以全国1:100万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底图,对县级行政区划属性值进行编辑处理,生成逐年县级尺度松材线虫病疫区分布数据集,并对松材线虫病疫区进行专题制图。数据制作流程涵盖了从数据源收集,数据整理与合并,参考规范与标准以及专题制图到成果输出、审核和校验的全过程,确保了本数据集的准确性和制图的专业性。数据集覆盖了2016–2024年间全国范围内松材线虫病的分布情况,旨在通过详尽的地理分布信息,全面反映该病害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段的扩散趋势与危害程度。本数据集有助于当地管理部门及时发现疫情风险点,为防治工作提供预警信息,还有助于评估疫情对自然景观、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松材线虫病 病疫区 分布 分布数据集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的贵州土种志数据集
13
作者 高美荣 朱波 +1 位作者 王小国 周明华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5年第3期370-382,共13页
贵州省地处中国西南喀斯特地貌核心区,地形复杂多样,其土壤发育具有显著的地域特征,呈现高度空间异质性。贵州科技出版社出版的《贵州土种志》(1994年),是系统论述193个土种的归属、分布、主要性状和生产性能的基础性普查资料。基于该专... 贵州省地处中国西南喀斯特地貌核心区,地形复杂多样,其土壤发育具有显著的地域特征,呈现高度空间异质性。贵州科技出版社出版的《贵州土种志》(1994年),是系统论述193个土种的归属、分布、主要性状和生产性能的基础性普查资料。基于该专著,本数据集依据土壤科学及其信息表达特征,以土种编码与名称为核心索引,构建了土壤分类系统、土种基本信息、典型剖面立地调查信息、典型剖面发生层信息及理化性状、土种剖面统计理化性状等6个多层次结构化的数据表。信息提取过程中,采用智能识别技术并人工复核其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据法定计量单位规范和最新行政区划对数据单位和地区(州)、县(市)、乡镇名等进行了修订,参照GB/T 17296-2009土壤分类系统列出了土种归属土纲、亚纲、土类、亚类的代码和名称。本数据集实现了历史土壤资源资料的信息化管理,可为土壤形成演化机制、物质循环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也可为西南生态脆弱区土壤退化防治、土地承载力评估等提供科学研究支撑。通过与“三普”数据的时空耦合,可评估耕地质量动态,支撑山地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服务于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双重国家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土种 第二次土壤普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卫星追踪的鸿雁栖息地数据集
14
作者 王春晓 于秀波 +1 位作者 夏少霞 刘宇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5年第1期203-214,共12页
栖息地是物种赖以生存和繁衍的空间场所,东亚水鸟栖息地识别和保护对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雁类水鸟具有重要意义。2018年10月开始,对鄱阳湖越冬的鸿雁(Anser cygnoides)进行了卫星追踪,得到8只鸿雁完整迁徙周期内(2018–2020年)的48... 栖息地是物种赖以生存和繁衍的空间场所,东亚水鸟栖息地识别和保护对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雁类水鸟具有重要意义。2018年10月开始,对鄱阳湖越冬的鸿雁(Anser cygnoides)进行了卫星追踪,得到8只鸿雁完整迁徙周期内(2018–2020年)的48,666个位点信息。本研究经过滤筛选、状态识别、活动区分析、文献对比和专家审核等质量控制过程,获得了鸿雁栖息地数据集,数据以文件地理数据库形式存储,包括个体性状信息表、迁徙路线和栖息地分布数据三个文件。性状包括体重、体长和翅长等,迁徙路线包括个体编号和距离等,栖息地分布包括位点数量、迁徙时间和栖息地类型、面积等属性信息。本数据集可为鄱阳湖越冬鸿雁及其栖息地保护,维持区域生物多样性稳定性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鸿雁(Anser cygnoides) 栖息地 卫星追踪 迁徙路线 鄱阳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2020年河南小浪底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地面气象数据集
15
作者 黄辉 周宇 +1 位作者 张劲松 孟平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5年第1期259-265,共7页
气象观测是开展气象预报预警、气候预测预估以及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的基础。地面气象观测是气象观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遵循统一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相较于小气候观测,在空间上具有更好的可比较性。河南小浪底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 气象观测是开展气象预报预警、气候预测预估以及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的基础。地面气象观测是气象观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遵循统一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相较于小气候观测,在空间上具有更好的可比较性。河南小浪底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小浪底站)位于南太行地区,我国地貌第二、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地处黄河重点生态区,属暖温带亚湿润季风气候,生物多样性丰富。本数据集基于小浪底站标准地面气象观测场采集的原始数据,经过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将2018-2020年的地面气象数据以日尺度公开,包括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平均相对湿度、平均风速和最大风速、平均净辐射和平均直接辐射、平均气压、降水量、0-80cm多层土壤温度共计17个指标,旨在为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美丽中国提供背景资料,为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气象数据 气候变化 南太行地区 小浪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文小说短句序列文本复述数据集
16
作者 万福成 雷鑫鹏 +1 位作者 王双 魏斌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5年第3期535-543,共9页
文本复述是自然语言处理、自然语言生成重要的研究内容。目前基于神经网络的复述生成研究大部分以英语和日语为研究对象,由于汉语语料资源稀少,导致汉语复述研究滞后。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采用基于北大释义库(PKU Paraphrase Bank)的中... 文本复述是自然语言处理、自然语言生成重要的研究内容。目前基于神经网络的复述生成研究大部分以英语和日语为研究对象,由于汉语语料资源稀少,导致汉语复述研究滞后。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采用基于北大释义库(PKU Paraphrase Bank)的中文小说复述语料,通过人工挑选和数据预处理得到高质量的短句复述对。数据集包括34770句对,69540句短文本序列,大小为2.91 MB。通过使用LaserTagger复述生成模型与大规模的中文问题匹配语料库(A Largescale Chinese Question Matching Corpus,LCQCM)进行对比,显示本数据集质量更高。本数据集可应用于机器翻译,缓解语料稀疏问题,对自动问答领域问句进行改写和扩展,对信息检索领域检索词、句进行扩展和泛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复述 短句序列 复述生成 低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30米分辨率LS因子数据集V1.0
17
作者 赵江华 王学志 周园春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5年第1期236-247,共12页
土壤侵蚀是影响全球土地退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环境问题。土壤侵蚀模型可估算土壤流失的空间和时间分布,为制定流域水土资源保护政策与实施有效战略提供支持。修订版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Revised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模... 土壤侵蚀是影响全球土地退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环境问题。土壤侵蚀模型可估算土壤流失的空间和时间分布,为制定流域水土资源保护政策与实施有效战略提供支持。修订版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Revised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模型以其兼具简单性与准确性,成为全球应用最广泛的土壤侵蚀模型之一。在RUSLE模型的输入参数中,地形因子(LS因子)对土壤流失潜力的影响最为显著,而LS因子的输入数据和计算方法对最终RUSLE模型计算的质量会有直接影响。为此构建了中国区域30米分辨率LS因子数据集(LS_China)。本数据集采用开源工具SAGA(自动化地球科学分析系统)和GDAL(地理空间数据抽象库),基于公开的SRTM30米高程数据集(SRTMGL1)计算获得,覆盖整个中国区域。数据被组织成单独的栅格化图块,每个栅格化图块覆盖1°×1°的范围,以Geotiff格式存储。在大尺度范围的数据计算过程中,基于对数据的空间分解,采用邻域依赖的计算方法,同时采用多流算法,保证LS因子计算的准确性。在数据质量控制方面,通过变异系数(CV)验证并与同一区域的其他数据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LS_China数据集的变异系数为1.24,相较于其他数据集,其内部异质性较小,具备高质量和高可靠性。本数据集可用作各种尺度(地方、区域、国家)的任何土壤侵蚀评估的输入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S因子 土壤侵蚀模型 30米分辨率 中国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高原干旱程度监测数据集(1981-2018年)
18
作者 曹晓明 冯益明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5年第1期318-332,共15页
蒙古高原地处东北亚腹地,生态环境脆弱,干旱时有发生。开展区域长时间序列干旱程度监测是掌握该区干旱发生发展及演变特点,全面分析干旱发生成因等方面的研究基础。本研究基于蒙古高原范围内1981-2018年AVHRR-PathFinder和MODIS数据集,... 蒙古高原地处东北亚腹地,生态环境脆弱,干旱时有发生。开展区域长时间序列干旱程度监测是掌握该区干旱发生发展及演变特点,全面分析干旱发生成因等方面的研究基础。本研究基于蒙古高原范围内1981-2018年AVHRR-PathFinder和MODIS数据集,通过构建Ts-NDVI通用特征空间,获取TVDI反演模型,对1981-2018年月度TVDI和年度TVDI进行反演,生成1981-2018年蒙古高原干旱程度月度和年度监测数据集。数据集基于1991-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实测10cm土壤含水量站点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TVDI与土壤含水量的相关性均在0.55以上,这说明TVDI能够反映该区土壤水分状况变化趋势,作为干旱评价指标有一定的合理性。数据集显示,干旱主要发生在高原的南部、中部及东部,高原北部及西北部不发生干旱或极少发生干旱。1981-2018年间,干旱程度总体呈现加剧趋势,发生干旱的面积总体也呈现增加趋势,且年内不同月份的干旱程度及范围也有所不同。本数据集可为蒙古高原干旱监测及驱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高原 Ts-NDVI特征空间 干旱监测 TVDI 1981-20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珍稀濒危维管植物名录数据集
19
作者 苏文 张琳 任小丽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5年第1期266-275,共10页
珍稀濒危植物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基因多样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珍稀濒危植物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hinese Ecosystem Research Network,CERN)涵盖丰富的植被类型,包括大量的珍稀濒危植物... 珍稀濒危植物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基因多样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珍稀濒危植物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hinese Ecosystem Research Network,CERN)涵盖丰富的植被类型,包括大量的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和研究CERN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对国家经济发展、维护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基于CERN植物物种名录数据集,加工生成了CERN珍稀濒危维管植物名录数据集,包含分布在14个生态站的189种珍稀濒危植物。本数据集数据来源可靠、加工方法合理,因此具有一定的质量保证,可作为开展国家尺度植物多样性相关研究的基础数据,也可为生态站加强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监测和利用等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珍稀濒危植物 物种组成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二号B卫星反演极地海冰密集度数据集(2019–2021)
20
作者 曾韬 石立坚 +2 位作者 武苏辉 吴立宗 李亚炜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5年第3期338-350,共13页
海冰作为气候系统中冰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气候变化的重要指示器。海冰密集度是描述极地海冰极为重要的地球物理参数之一,它反映了海洋表面被海冰覆盖的程度,这也会直接影响海洋与大气之间的能量和水汽交换。本研究基于国产海洋2号B(H... 海冰作为气候系统中冰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气候变化的重要指示器。海冰密集度是描述极地海冰极为重要的地球物理参数之一,它反映了海洋表面被海冰覆盖的程度,这也会直接影响海洋与大气之间的能量和水汽交换。本研究基于国产海洋2号B(HY-2B)卫星微波辐射计数据,利用改进的Bootstrap算法,反演得到了2019–2021年南北极逐日海冰密集度数据,其产品精度通过与国际上同类产品进行比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本数据集对极地科学和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数据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北极 HY-2B 海冰密集度 Bootstrap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