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14,81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脂素在代谢综合征中作用及其表达调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任洁 任志芳 +1 位作者 刘睿 秦洁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24-1029,共6页
代谢综合征是以中心性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糖代谢异常及高尿酸血症等多种疾病状态在个体聚集为特征的一组代谢紊乱临床症候群,不仅造成患者住院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增高,更是一种能影响其他疾病预后的代谢障碍综合征,常导致... 代谢综合征是以中心性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糖代谢异常及高尿酸血症等多种疾病状态在个体聚集为特征的一组代谢紊乱临床症候群,不仅造成患者住院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增高,更是一种能影响其他疾病预后的代谢障碍综合征,常导致患者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风险增高。白脂素(asprosin)是近年来发现的新型脂肪因子,参与食欲调控、脂肪组织重塑、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等过程,进而导致肥胖及相关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其在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胰岛素抵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等代谢障碍性疾病中的作用被逐渐认识。本文就asprosin在肥胖及相关代谢综合征中的作用机制及其表达调控作一综述,进一步阐述其对代谢障碍的调控机制,为治疗肥胖等相关代谢性疾病提供新的靶点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脂素 代谢综合征 肥胖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自噬与NLRP3炎症小体的相互作用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亦山 罗向霞 +1 位作者 苏莉 柳青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0-605,共6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严重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主要病理特征包括视网膜血管损伤、氧化应激和慢性炎症反应。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线粒体自噬在维持视网膜细胞的功能稳态和防止氧化损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核苷...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严重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主要病理特征包括视网膜血管损伤、氧化应激和慢性炎症反应。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线粒体自噬在维持视网膜细胞的功能稳态和防止氧化损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是DR中促炎性反应的关键调节因子。线粒体自噬通过清除受损线粒体,减少线粒体源性活性氧(ROS)的过度产生,进而抑制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相反,线粒体功能障碍会导致NLRP3炎症小体的过度激活,进一步加剧视网膜的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因此,本文综述了线粒体自噬与NLRP3炎症小体在DR中的独立作用及其相互调控机制,为以线粒体自噬和NLRP3炎症小体为靶点的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线粒体自噬 NLRP3炎症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甲苷通过PINK1/parkin通路介导的线粒体自噬途径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1
3
作者 马莉 赵俊杰 +2 位作者 王鹏 钱建华 李良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1-508,共8页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IV,AS-IV)通过PTEN诱导激酶1(PTEN-induced kinase 1,PINK1)/parkin通路介导的线粒体自噬途径,抑制氧化应激及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middle cerebral a...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IV,AS-IV)通过PTEN诱导激酶1(PTEN-induced kinase 1,PINK1)/parkin通路介导的线粒体自噬途径,抑制氧化应激及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reperfusion,MCAO/R)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sham、MCAO/R、AS-IV及线粒体分裂抑制剂1(mitochondrial division inhibitor-1,Mdivi-1)组。AS-IV及Mdivi-1组腹腔注射AS-IV(20 mg/kg,每天1次,连续7 d),Mdivi-1组同时给予Mdivi-1腹腔注射(1.2 mg·kg^(-1)·d^(-1)),sham和MCAO/R组则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Zea-Longa法检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TC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线粒体自噬,酶标法测定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Western blot和RTqPCR检测PINK1、parkin、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LC3)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MCAO/R组大鼠经AS-IV治疗后,脑组织神经元及线粒体的损伤明显减轻,自噬小体增多(P<0.05),脑梗死体积显著减小,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亦明显减轻(P<0.05),PINK1、parkin及LC3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ROS和MDA含量明显降低,SOD活性显著增加(P<0.05);Mdivi-1干预后则完全逆转了ASIV的作用,阻抑了PINK1/parkin通路的激活,LC3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下调,线粒体明显损伤,自噬小体减少,ROS和MDA含量增加,SOD活性下降,脑梗死体积增加,神经功能缺损加剧(P<0.05)。结论:AS-IV可能通过激活PINK1/parkin通路介导的线粒体自噬,抑制氧化应激反应,从而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线粒体自噬 氧化应激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来源纳米囊泡通过调控SIPA1L2泛素化促进内皮细胞自噬 被引量:1
4
作者 罗烨 杨灵 +2 位作者 陈俊羽 翁建新 柯晓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3-310,共8页
目的:探讨红花来源纳米囊泡(Carthamus tinctorius L.-derived nanovesicles,CDNVs)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介导的内皮细胞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其调节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 目的:探讨红花来源纳米囊泡(Carthamus tinctorius L.-derived nanovesicles,CDNVs)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介导的内皮细胞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其调节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用ox-LDL诱导内皮细胞损伤模型;分为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组、oxLDL组(HUVECs加入100 mg/L ox-LDL处理24 h构建内皮细胞损伤模型或内皮细胞炎症模型)和CDNVs+ox-LDL组(先加入40 mg/L CDNVs处理1 h后再加入100 mg/L ox-LDL共培养24 h。采用EdU增殖染色实验观察HUVECs增殖情况;采用细胞凋亡实验检测HUVECs的凋亡水平;RT-qPCR检测信号诱导增殖相关蛋白1样蛋白2(signal-induced proliferation-associated 1-like protein 2,SIPA1L2)mRNA的表达变化;Western blot实验检测自噬蛋白及SIPA1L2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免疫共沉淀检测SIPA1L2的泛素化程度。结果:(1)成功分离提纯CDNVs,其鉴定为类圆形、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纳米级别囊泡;(2)CDNVs可促进ox-LDL干预下HUVECs的增殖水平(P<0.05),并抑制凋亡(P<0.05);(3)CDNVs可抑制ox-LDL干预下HUVECs的SIPA1L2蛋白表达水平(P<0.05),并促进其自噬(P<0.05);(4)CDNVs促进SIPA1L2蛋白泛素化,并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降低SIPA1L2的蛋白水平(P<0.05)。结论:CDNVs通过介导SIPA1L2泛素化促进内皮细胞自噬而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纳米囊泡 自噬 SIPA1L2蛋白 泛素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靶向代谢组学揭示宫颈癌发展进程的特征代谢谱研究
5
作者 翟青枝 马韵之 +5 位作者 叶明侠 王铭洋 李阳 李莉 孟元光 李立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0-238,共9页
目的:探讨宫颈病变过程中的代谢谱差异及其用于辅助诊断宫颈癌的潜在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高分辨率质谱分析技术,对43例宫颈癌患者,34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和43例健康对照人群的宫颈拭子样本进行了非靶向代谢组... 目的:探讨宫颈病变过程中的代谢谱差异及其用于辅助诊断宫颈癌的潜在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高分辨率质谱分析技术,对43例宫颈癌患者,34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和43例健康对照人群的宫颈拭子样本进行了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在三组代谢谱均有明显特征的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健康对照,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与宫颈癌之间的代谢差异,并使用Metabo Analyst 5.0对显著差异代谢物进行了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通过随机森林机器学习构建区分宫颈癌与健康对照,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与健康对照和宫颈癌与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人群的分类预测模型,并通过ROC曲线评估模型效能。结果:健康对照、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和宫颈癌3组经过滤后共得到1543种代谢物,其中包含407个组间差异代谢物。研究发现内源代谢物PGE2同时存在于3组中,且其表达水平随宫颈病变的发展呈现逐步上升状态。差异代谢物富集分析显示宫颈癌具有特异的癌症相关代谢通路,包括三羧酸循环、酪氨酸代谢、色氨酸代谢、戊糖磷酸代谢等。研究基于代谢产物构建了3种可用于辅助诊断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和宫颈癌的预测模型,即全模型、简化模型和PGE2模型。结果表明代谢物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其中全模型及简化模型均可有效区分宫颈癌与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宫颈癌与健康人群,以及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与健康人群。前者AUC值分别达到了0.90、0.92和0.84,后者AUC值分别达到了0.81、0.95和0.85。PGE2模型区分宫颈癌与健康对照,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与健康对照的AUC值分别是0.74和0.80。结论:宫颈癌的不同发展进程其代谢谱具有显著差异,且这些代谢物有成为宫颈病变生物标志物的潜在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宫颈拭子 代谢谱 非靶向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IL-37通过调控Wnt5a减少细颗粒物诱导的支气管上皮细胞外基质沉积
6
作者 曲芳芳 徐海博 +2 位作者 齐天杰 蔡志刚 阎锡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53,共8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37(rhIL-37)干预对细颗粒物(PM_(2.5))暴露诱导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细胞外基质沉积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不同浓度(6.25、12.5、25和50 mg/L)的PM_(2.5)干预正常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建立气道损伤的细... 目的:探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37(rhIL-37)干预对细颗粒物(PM_(2.5))暴露诱导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细胞外基质沉积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不同浓度(6.25、12.5、25和50 mg/L)的PM_(2.5)干预正常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建立气道损伤的细胞模型,用Western blot和细胞免疫荧光检测Wnt家族成员5a(Wnt5a)表达水平,选取Wnt5a表达量最高时的PM_(2.5)浓度为最佳干预浓度。实验分为3组:PM_(2.5)+siRNA组、PM_(2.5)+Wnt5a siRNA组及control+Wnt5a siRNA,观察纤连蛋白(fibronectin)、IL-6和IL-1β的表达水平及活性氧(ROS)的产生。此外,又将实验分为PM_(2.5)+rhIL-37组、PM_(2.5)组和control组,研究rhIL-37是否能够下调Wnt5a、fibronectin、IL-6和IL-1β的表达。结果:(1)给予不同浓度(6.25、12.5、25和50 mg/L)的PM_(2.5)干预16HBE细胞24 h后,Wnt5a的表达除PM_(2.5)(50 mg/L)组,均较control组显著增加(P<0.05);在PM_(2.5)(12.5 mg/L)刺激下,Wnt5a表达最高(P<0.01)。(2)在PM_(2.5)(12.5 mg/L)干预16HBE细胞24 h后,fibronectin表达达到峰值(P<0.01)。(3)敲减Wnt5a后fibronectin和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的表达,ROS的产生,以及IL-6和IL-1β的分泌均较control组显著减少(P<0.01)。(4)rhIL-37干预后再给予PM_(2.5)刺激,Wnt5a、fibronectin和Nrf2的表达,ROS的产生,以及IL-6和IL-1β的分泌均较PM_(2.5)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在体外细胞模型中,PM_(2.5)可能通过Wnt5a调控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从而诱导支气管上皮细胞外基质沉积;rhIL-37通过下调Wnt5a减轻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从而减少细胞外基质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37 空气污染物 细颗粒物 人支气管上皮细胞 Wnt5a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颗粒物通过上调毒蕈碱M3受体诱导小鼠气道高反应性
7
作者 王荣 王娜娜 +2 位作者 杨宽 余丽丽 秦蓓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6-703,共8页
目的: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_(2.5))与气道高反应性(airway hyper-responsiveness,AHR)密切相关,然而,PM_(2.5)导致AHR的潜在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大气PM_(2.5)暴露对诱导AHR的可能作用机理。方法:小鼠40只随机... 目的: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_(2.5))与气道高反应性(airway hyper-responsiveness,AHR)密切相关,然而,PM_(2.5)导致AHR的潜在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大气PM_(2.5)暴露对诱导AHR的可能作用机理。方法:小鼠4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组(100 mg/L)、PM_(2.5)低剂量组(0.0035 mg/d)、PM_(2.5)中剂量组(0.007 mg/d)和PM_(2.5)高剂量组(0.014 mg/d),PM_(2.5)鼻内滴注连续30 d。清醒动物肺功能测量系统和离体肌张力测定仪评价肺功能和气管收缩反应。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中炎症介质和氧化应激指标。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和Masson染色检测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气道收缩性受体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的活化情况。结果:PM_(2.5)滴鼻可增加小鼠的气道阻力,增强毒蕈碱受体(muscarine receptor,M受体)介导的气管收缩。PM_(2.5)滴鼻可增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IL-6的含量。鼻内滴入PM_(2.5)可显著降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水平,增加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HE和Masson染色结果显示,PM_(2.5)滴鼻造成炎性细胞浸润和肺泡上皮细胞增生等明显的肺组织病理变化,并且促进胶原沉积。PM_(2.5)暴露增加了M_(3)受体mRNA和蛋白的表达,增加了p-ERK1/2和p-p38的表达。结论:PM_(2.5)滴鼻可引起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激活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1/2,ERK1/2)和p38MAPK通路,上调M_(3)受体,诱导气道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 气道高反应性 毒蕈碱受体 MAP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苷调节HIF-1α/SLC7A11/GPX4轴抑制ox-LDL诱导的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形成
8
作者 于宁 宋囡 +2 位作者 隋国媛 曹媛 贾连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09-918,共10页
目的:观察黄芩苷(baicalin)调节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olute carrier family 7 member 11,SLC7A11)/谷胱甘肽过氧化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轴影响ox-LDL诱导的巨噬... 目的:观察黄芩苷(baicalin)调节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olute carrier family 7 member 11,SLC7A11)/谷胱甘肽过氧化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轴影响ox-LDL诱导的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铁死亡的分子机制。方法:用100μg/m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作用于RAW264.7巨噬细胞24 h诱导为泡沫细胞,采用黄芩苷和(或)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Fer-1)干预相应时间。油红O染色检测各组脂滴形成情况;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脂质过氧化物和Fe2+荧光强度;比色法检测细胞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和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HIF-1α、SLC7A11和GPX4蛋白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ox-LDL组泡沫细胞形成,有大量脂滴,线粒体结构明显肿胀,嵴变短或消失,细胞内ROS、脂质过氧化物和Fe2+荧光强度明显增强,细胞内MDA水平明显升高,GSH水平明显降低;细胞内HIF-1α蛋白表达显著升高,SLC7A11及GPX4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ox-LDL组比较,黄芩苷+ox-LDL组和Fer-1+ox-LDL组脂滴明显减少,线粒体结构显著改善,细胞内ROS、脂质过氧化物、Fe2+荧光强度和MDA水平明显降低,GSH水平明显升高;细胞内HIF-1α蛋白表达显著降低,SLC7A11和GPX4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黄芩苷+ox-LDL组比较,黄芩苷+Fer-1+ox-LDL组脂滴显著减少,线粒体结构趋于完整,细胞内ROS、脂质过氧化物和Fe2+荧光强度明显降低,细胞内MDA水平明显降低,GSH水平明显升高;细胞内HIF-1α蛋白表达显著降低;SLC7A11和GPX4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黄芩苷通过调节HIF-1α/SLC7A11/GPX4轴抑制ox-LDL诱导的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动脉粥样硬化 泡沫细胞 铁死亡 HIF-1α/SLC7A11/GPX4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杨素协同维奈托克杀伤AML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9
作者 王艳 朱沛雄 +4 位作者 杨彭月 吴秀丽 李扬秋 余锡宝 徐玲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00-1307,共8页
目的:探讨白杨素协同维奈托克诱导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AML细胞系MV411和MOLM13,单独使用白杨素或联合维奈托克处理,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细胞... 目的:探讨白杨素协同维奈托克诱导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AML细胞系MV411和MOLM13,单独使用白杨素或联合维奈托克处理,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及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PKB/Akt)/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CCK8法检测结果及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16和32μmol/L白杨素可显著抑制AML细胞活力,G1期细胞比例和凋亡比例显著增加。与白杨素或维奈托克单用组相比,联合用药组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降低,凋亡率显著增加。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随着白杨素浓度的增加,DNA修复酶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裂解体水平升高,Akt/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下调。与白杨素及维奈托克单用组相比,联合用药可显著上调PARP裂解体,下调Akt/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论:白杨素可通过细胞周期阻滞及抑制Akt/NF-κB信号增强维奈托克对AML细胞的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白杨素 维奈托克 细胞凋亡 Akt/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坤泰胶囊联合干细胞治疗通过Nrf2-ARE信号通路减轻卵巢早衰大鼠氧化应激损伤
10
作者 张宁 吴晓茜 +1 位作者 胡玉芹 田耕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2-568,共7页
目的:基于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RE)信号通路探讨坤泰胶囊联合干细胞治疗对卵巢早衰(POF)大鼠氧化应激损伤的抑制作用。方法:原代培养Sprague-Dawley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至第3代备用。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 目的:基于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RE)信号通路探讨坤泰胶囊联合干细胞治疗对卵巢早衰(POF)大鼠氧化应激损伤的抑制作用。方法:原代培养Sprague-Dawley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至第3代备用。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通过腹腔注射环磷酸酰胺建立POF大鼠模型,随机分为POF组、坤泰(Kuntai)组、干细胞(stem cell)组、联合(combination)组及combination+brusatol组,并以注射生理盐水的正常大鼠为对照(control)组,每组10只。干预结束后,分析大鼠体质量增量及卵巢指数变化;ELISA检测血清中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血清雌二醇(E2)、抗缪勒氏管激素(AMH)及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指标;分离卵巢组织,HE染色观察大鼠卵巢病理学变化,RT-qPCR检测抗凋亡BCL-2、促凋亡BAX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Nrf2和亚铁血红素氧化酶1(HO-1)蛋白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POF组成熟卵泡较少,卵巢形态结构紊乱,体质量增量、卵巢指数、E2、AMH、SOD和GSH水平、BCL-2 mRNA及Nrf-2和HO-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LH、FSH和MDA水平及BAX 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POF组相比,Kuntai组、stem cell组和combination组卵巢形态得到改善,以combination组改善最为显著,体质量增量、卵巢指数、E2、AMH、SOD和GSH水平、BCL-2 mRNA及Nrf-2和HO-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LH、FSH和MDA水平、BAX mRNA表达显著降低,combination与Kuntai组、stem cell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与combination组相比,combination+brusatol组成熟卵泡减少,卵泡结构紊乱,体质量增量、卵巢指数、E2、AMH、SOD和GSH水平和BCL-2 mRNA及Nrf-2、HO-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LH、FSH和MDA水平及BAX 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5)。结论:坤泰胶囊联合干细胞可改善POF大鼠卵巢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ARE信号通路减轻卵巢组织氧化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坤泰胶囊 干细胞 Nrf2-ARE信号通路 卵巢早衰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痛风清利合剂通过调节尿酸转运蛋白和JAK2/STAT3信号通路缓解大鼠高尿酸血症
11
作者 张婷婷 党翔 +5 位作者 杨青 杨鹏 袁玲 齐浩 党毓起 张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84-994,共11页
目的:基于尿酸(UA)转运蛋白和Janus激酶2(JAK2)/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探讨痛风清利合剂(TFQLM)对高尿酸血症(HUA)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1)体内实验:SD雄性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CON)组、模型(MOD)组、... 目的:基于尿酸(UA)转运蛋白和Janus激酶2(JAK2)/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探讨痛风清利合剂(TFQLM)对高尿酸血症(HUA)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1)体内实验:SD雄性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CON)组、模型(MOD)组、苯溴马隆组、低剂量TFQLM(TFQLM-L)组、中剂量TFQLM(TFQLM-M)组和高剂量TFQLM(TFQLM-H)组,每组6只。除CON组大鼠给予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余下各组大鼠给予次黄嘌呤(HP)联合氧嗪酸钾(OP)建立HUA模型,连续35 d。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大鼠血清UA、血清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水平;ELISA试剂盒检测肝脏中黄嘌呤氧化酶(XOD)和腺苷脱氨酶(ADA)水平;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肾脏中尿酸盐转运蛋白1(URAT1)、葡萄糖转运蛋白9(GLUT9)、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1(OAT1)和OAT3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肾脏组织中URAT1、GLUT9、OAT1、OAT3、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JAK2、p-JAK2、STAT3、p-STAT3和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蛋白水平。(2)体外实验:UA刺激HK2细胞建立HUA细胞模型,Western blot法检测URAT1、GLUT9、OAT1、OAT3、IL-6、TNF-α、JAK2、p-JAK2、STAT3、p-STAT3和SOCS3蛋白水平。结果:与MOD组比较,TFQLM各剂量组大鼠血清UA、SCr和BUN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肝脏组织中XOD和ADA水平显著降低(P<0.05);肾脏和HK2细胞中URAT1、GLUT9、IL-6、TNF-α、JAK2、p-JAK2、STAT3、p-STAT3和SOCS3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OAT1和OAT3蛋白表达增加(P<0.05)。结论:通过建立大鼠和HK2细胞HUA模型,推测TFQLM可以降低HUA大鼠UA水平和减轻肾脏炎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UA转运蛋白和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痛风清利合剂 炎症 JAK2/STAT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枳壳活性成分川陈皮素通过抑制心肌细胞焦亡减轻AngⅡ诱导的心脏肥大
12
作者 谭敏 陈靖 +4 位作者 曾艺 陈嘉钰 王宪庆 黄珊 蔡轶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2-480,共9页
目的:筛选中药枳壳中预防和治疗心脏肥大的关键活性成分和信号通路,并进行实验验证。方法:采用TCMSP和GeneCards数据库收集枳壳活性成分和靶点、心脏肥大的靶点以及细胞焦亡靶点。取靶点交集,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和药物成分-疾病... 目的:筛选中药枳壳中预防和治疗心脏肥大的关键活性成分和信号通路,并进行实验验证。方法:采用TCMSP和GeneCards数据库收集枳壳活性成分和靶点、心脏肥大的靶点以及细胞焦亡靶点。取靶点交集,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和药物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并利用Cytoscape 3.9.1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体外培养的H9C2心肌细胞采用川陈皮素(NOB)预处理1 h后,再给予100 nmol/L的血管紧张素II(Ang II)处理24 h后,采用RT-qPCR检测肥大基因心钠肽(ANP)、脑钠肽(BNP)和肌球蛋白重链7(MYH7)的mRNA表达;采用免疫荧光检测心肌细胞表面积;采用试剂盒检测细胞焦亡相关因子乳酸脱氢酶(LDH)、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18和caspase-1的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gasdermin D和caspase-1的蛋白表达。结果:网络药理学研究表明,NOB是枳壳中调控心脏肥大的关键活性成分,并且焦亡相关通路可能参与了枳壳对心脏肥大的治疗作用。进一步的实验结果表明NOB能够抑制Ang II诱导的心脏肥大和细胞焦亡。结论:中药枳壳中的关键活性成分NOB通过抑制心肌细胞焦亡减轻心脏肥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壳 川陈皮素 心脏肥大 细胞焦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特定合生元对Apc^(Min/+)小鼠结肠肿瘤发生的抑制作用
13
作者 郑姣 吴辉霞 +3 位作者 仝谣 文泓 刘如石 廖旻晶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17-1324,共8页
目的:探讨一种由长双歧杆菌BB536和低聚果糖构成的特定合生元制剂能否调节自发性结肠肿瘤模型小鼠的肠道菌群结构,并抑制其肿瘤发生。方法:6周龄雄性Apc^(Min/+)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合生元干预组,每组8只。根据体重,合生元干预组小鼠... 目的:探讨一种由长双歧杆菌BB536和低聚果糖构成的特定合生元制剂能否调节自发性结肠肿瘤模型小鼠的肠道菌群结构,并抑制其肿瘤发生。方法:6周龄雄性Apc^(Min/+)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合生元干预组,每组8只。根据体重,合生元干预组小鼠每日通过灌胃补充长双歧杆菌BB536(1×10~9 CFU/kg)和低聚果糖(2 g/kg),而对照组小鼠每日灌胃灭菌水,持续10周。比较对照组和合生元干预组小鼠结肠肿瘤的数量和体积,通过苏木素-伊红染色、阿利新蓝染色及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分析结肠组织切片,通过16S rRNA测序分析结肠菌群结构,并通过有参转录组测序、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分析差异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合生元干预可显著增加小鼠结肠内菌群α多样性以及双歧杆菌的相对丰度(P<0.01),同时干预组小鼠结肠肿瘤数目和体积显著减少(P<0.01),Ki-67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肠组织内杯状细胞的数量和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ZO-1和occludin)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该合生元制剂对Apc^(Min/+)小鼠的肠道菌群结构具有一定调节作用,并对结肠肿瘤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肠道菌群 益生菌 益生元 合生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LR4/MyD88/NF-κB通路探索鳖甲煎丸治疗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14
作者 徐薇 王一钦 +1 位作者 刘莉 庞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65-971,共7页
目的:探讨鳖甲煎丸(Biejiajian pill,BJJP)对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_(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损伤的作用,并分析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NF-κB信号通路在其中的潜在机制。方法: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 目的:探讨鳖甲煎丸(Biejiajian pill,BJJP)对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_(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损伤的作用,并分析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NF-κB信号通路在其中的潜在机制。方法: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BJJP高、低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腹腔注射CCl_(4)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BJJP高、低剂量组随后给予两种剂量的BJJP(2.2 g/kg和0.55 g/kg)伴随治疗。治疗8周后,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的血清水平;通过Masson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观察肝组织纤维蛋白沉积情况;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s)相关细胞外基质的表达情况;利用形态学观察及Western blot法评估纤维化相关蛋白的表达。最后,通过Western blot检测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ei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D88)/NF-κB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的变化。结果:ELISA结果显示,BJJP的治疗降低了肝纤维化大鼠血清中ALT和AST的水平(P<0.01);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证实了BJJP对肝组织具有保护作用。Masson和天狼星红染色、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形态学结果表明BJJP可有效降低CCl_(4)引起的大鼠肝组织中纤维蛋白的沉积。肝星状细胞激活的其他标志物包括纤连蛋白、Ⅰ型胶原蛋白及α-SMA的表达降低(P<0.01)。BJJP治疗可有效抑制CCl_(4)引起的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P<0.05)。结论:BJJP可通过TLR4-NF-κB信号通路抑制HSCs的活化,从而减轻CCl_(4)诱导的大鼠肝脏损伤及肝纤维化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鳖甲煎丸 TLR4/MyD88/NF-κB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死亡抑制剂liproxstatin-1和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在博来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中的疗效对比
15
作者 陈芳 袁良 +2 位作者 王歌 陈诗婷 郑则广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5,共8页
目的:对比铁死亡抑制剂liproxstatin-1(LIP-1)和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在博来霉素(bleomycin,BLM)诱导的肺纤维化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BLM组、BLM+NAC组、BLM+LIP-1组、NAC组和LIP-1... 目的:对比铁死亡抑制剂liproxstatin-1(LIP-1)和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在博来霉素(bleomycin,BLM)诱导的肺纤维化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BLM组、BLM+NAC组、BLM+LIP-1组、NAC组和LIP-1组。除对照组、NAC组和LIP-1组外,其余3组通过气管内滴注BLM建立肺纤维化模型。于建模前1 d,分别给予BLM+NAC组和BLM+LIP-1组灌服NAC、腹腔注射LIP-1。建模后14 d,评估各组小鼠的肺纤维化程度以及肺泡上皮细胞标志物、铁死亡相关分子的表达水平。结果:与NAC相比:(1)LIP-1更显著改善BLM诱导的小鼠体重及生存率下降;(2)LIP-1更显著减少肺纤维化范围、改善胶原沉积;(3)LIP-1更显著改善肺泡结构破坏,更显著抑制BLM引起的Ⅰ型肺泡上皮细胞标志物平足蛋白及Ⅱ型肺泡上皮标志物表面活性蛋白C的减少以及上皮-间充质转化;(4)LIP-1更显著抑制BLM诱导的铁死亡及相关分子血红素加氧酶1的增加。结论:与NAC相比,LIP-1改善肺纤维化的作用更为显著,机制上,可能与LIP-1能够抑制肺泡上皮细胞铁死亡有关。本研究为肺纤维化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见解,并为LIP-1的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proxstatin-1 N-乙酰半胱氨酸 博来霉素 肺纤维化 铁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GAS5基因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16
作者 陆玉兰 庞晓霞 +2 位作者 陈兴鸿 韦玉霞 刘纯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8-353,共6页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生长阻滞特异性转录物5(GAS5)基因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发病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广西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确诊的236例PCOS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选取同期性...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生长阻滞特异性转录物5(GAS5)基因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发病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广西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确诊的236例PCOS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选取同期性别、年龄相匹配的277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采用iMLDR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型方法检测GAS5基因rs145204276 I/D、rs55829688 C/T和rs6790 G/A位点基因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GAS5基因多态性与PCOS的相关性。结果:GAS5基因rs145204276 I/D位点多态性在对照组和PCOS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I/I基因型相比,I/D和D/D基因型以及显性模型I/D+D/D具有较低的PCOS发病风险[I/D vs I/I:OR(95%CI)=0.61(0.42,0.88),P=0.009;D/D vs I/I:OR(95%CI)=0.44(0.23,0.84),P=0.013;I/D+D/D vs I/I:OR(95%CI)=0.57(0.40,0.81),P=0.002];与I等位基因相比,D等位基因显著降低PCOS的发病风险[D vs I:OR(95%CI)=0.62(0.47,0.82),P=0.001]。rs55829688 C/T和rs6790 G/A位点多态性在对照组和PCOS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倍型联合分析显示D-T-A单倍型在对照组和PCOS组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95%CI)=0.61(0.45,0.84),P=0.002]。结论:GAS5基因rs145204276 I/D位点多态性可能与PCOS遗传易感性相关,即携带D等位基因的个体可能具有较低的PCOS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单核苷酸多态性 长链非编码RNA 生长阻滞特异性转录物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光照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17
作者 李燕 郑路 +4 位作者 汤茹 魏健 石佩 李战 王有琴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2-330,共9页
目的:研究持续光照对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及其代谢物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光照干预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光照(light/dark,LD)组及24 h持续光照(light/light,LL)组,干预10周后,测量各组小鼠体重、空腹血糖、血清游离脂肪酸、血清三酰甘油及血... 目的:研究持续光照对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及其代谢物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光照干预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光照(light/dark,LD)组及24 h持续光照(light/light,LL)组,干预10周后,测量各组小鼠体重、空腹血糖、血清游离脂肪酸、血清三酰甘油及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收集新鲜粪便,采用16S rRNA测序技术研究持续光照对小鼠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结构、物种群落构成的影响,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粪便代谢产物变化,揭示肠道菌群差异代谢产物及代谢通路变化。结果:与LD组相比,LL组体重、空腹血糖和血脂水平明显增高(P<0.05)。在门分类水平,LL组厚壁菌门所占比例增高,拟杆菌门比例降低;从属水平分类,LL组拟杆菌、普雷沃氏菌_UCG-001丰度明显降低,而乳酸杆菌属、苏黎世杆菌属和Odo菌属丰度显著增加;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分析鉴定的粪便差异代谢物分别为65和73个,涉及6个主要相关代谢通路,分别为ABC转运蛋白、嘌呤代谢、嘧啶代谢、次级胆汁酸生物合成、蛋白质消化吸收和癌症中的胆碱代谢通路。结论:持续光照小鼠具有特异的肠道微生物群结构及其代谢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光照 生物钟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ISPR/Cas9技术(递送)在支气管上皮细胞中的应用和进展
18
作者 张莹莹 王楚雯 钱国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3-180,共8页
规律成簇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CRISPR相关蛋白9(Cas9)技术操作简易、高效,适用性强,在探究呼吸道潜在机制中具有独特优势。支气管上皮细胞是肺部防御的物理屏障,其损伤或功能缺失是慢性气道疾病的发病基础。近年来,慢性气道疾病... 规律成簇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CRISPR相关蛋白9(Cas9)技术操作简易、高效,适用性强,在探究呼吸道潜在机制中具有独特优势。支气管上皮细胞是肺部防御的物理屏障,其损伤或功能缺失是慢性气道疾病的发病基础。近年来,慢性气道疾病发病率升高,但治疗进展相对缓慢,亟需找到治疗的突破口。CRISPR/Cas9系统可以进行精准基因编辑,为慢性气道疾病提供新策略。本文从CRISPR/Cas9的多种递送方式和作用机制出发,对其在原代、永生化支气管上皮细胞和动物体内的应用与进展进行概述,探讨了其发展前景和面临的挑战,以期为未来应用该技术进行气道疾病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系统 支气管上皮细胞 基因编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NK1/parkin通路介导线粒体自噬探讨冲和膏促进糖尿病溃疡创面愈合的机制 被引量:2
19
作者 党赢 焦雨琦 +1 位作者 海日 师建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8-347,共10页
目的:探讨冲和膏调控PTEN诱导激酶1(PINK1)/parkin通路介导线粒体自噬对糖尿病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饲料、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和皮肤缺损法构建糖尿病溃疡模型大鼠36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冲和膏组和生长因子组,每... 目的:探讨冲和膏调控PTEN诱导激酶1(PINK1)/parkin通路介导线粒体自噬对糖尿病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饲料、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和皮肤缺损法构建糖尿病溃疡模型大鼠36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冲和膏组和生长因子组,每组12只。另取12只大鼠构建普通创面模型作为正常组。正常组和模型组采用生理盐水清创,冲和膏组和生长因子组分别用冲和膏和生长因子涂敷创面。观察记录大鼠空腹血糖变化和创面愈合情况,分别于治疗后第7和14天取材。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创面肉芽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P62和III型胶原(COL3)的表达水平。电镜观察线粒体微结构并记录自噬体数量变化。免疫荧光、Western blot和RT-qPCR检测各组大鼠创面组织PINK1、parkin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II(LC3-II)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冲和膏组和生长因子组大鼠血糖在第7、14和28天均高于16.67 mmol/L,提示糖尿病大鼠造模成功。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创面愈合率较低,IL-6、TNF-α和P62平均吸光度升高,COL3平均吸光度降低,单位面积自噬体数量增加,PINK1、parkin和LC3-II平均吸光度降低,PINK1、parkin和LC3-II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冲和膏组和生长因子组创面愈合率升高,IL-6、TNF-α和P62平均吸光度降低,COL3平均吸光度升高,单位面积自噬体数量减少,PINK1、parkin和LC3-II平均吸光度升高,PINK1、parkin和LC3-II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结论:冲和膏可减轻糖尿病溃疡创面局部炎症反应,降低炎症因子IL-6和TNF-α水平,促进COL3表达,激活PINK1/parkin信号通路,促进创面组织线粒体自噬,从而加快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和膏 糖尿病溃疡 创面愈合 线粒体自噬 PINK1/parkin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羟基查尔酮通过调节Th17/Treg平衡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芸芸 张冬娜 +6 位作者 李善智 朱羿龙 方瑞康 朱光泽 李一权 宗宇平 韩继成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89,共9页
目的:从调节Th17/Treg平衡途径阐述4'-羟基查尔酮(4-HC)对结肠炎小鼠的干预以及作用机制。方法:基于葡聚糖硫酸钠(DSS)的小鼠结肠炎疾病模型,通过HE染色等对结肠组织的病理学特点进行了细致观察;同时,采用免疫组化分析及Western blo... 目的:从调节Th17/Treg平衡途径阐述4'-羟基查尔酮(4-HC)对结肠炎小鼠的干预以及作用机制。方法:基于葡聚糖硫酸钠(DSS)的小鼠结肠炎疾病模型,通过HE染色等对结肠组织的病理学特点进行了细致观察;同时,采用免疫组化分析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了JAK/STA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以及紧密连接蛋白(ZO-1和occludin)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分析Th17/Treg细胞分化情况。结果:DSS诱导小鼠体重减轻,腹泻,便血,DAI积分明显增加,结肠长度明显缩短。4-HC治疗组小鼠体重初步下降后,呈现恢复趋势,腹泻及便血症状有所改善,与模型组比较,DAI评分明显下降,结肠长度增加。4-HC能明显改善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增加肠道内杯状细胞的数目以及小鼠的肠道隐窝结构。Wester blot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4-HC处理后,ZO-1和occludin在结肠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升高。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分化情况,发现相较于模型组,小鼠脾淋巴细胞和肠系膜淋巴结中Th17分化率明显下降,而Treg细胞分化率明显上升。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实验进一步验证了4-HC对STAT1和STAT3磷酸化水平的显著抑制作用,并上调了STAT6的磷酸化水平,提示4-HC可能通过调控JAK-STAT信号通路调控CD4+T细胞功能。结论:4-HC延缓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的病情进展、改善结肠组织损伤,调节Th17/Treg平衡可能与JAK/STA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羟基查尔酮 溃疡性结肠炎 Th17/Treg体内平衡 JAK/STA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