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1,578篇文章
< 1 2 7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畜禽传染病》杂志作者群状况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秦红丽 韩英 初秀 中国畜禽传染病 CSCD 1998年第4期254-255,共2页
《中国畜禽传染病》杂志作者群状况分析秦红丽韩英初秀(哈尔滨兽研所资料室,哈尔滨150001)科技期刊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是传播科技信息、交流科研成果,开展学术交流,为领导层决策服务的有效途径[1]。《中... 《中国畜禽传染病》杂志作者群状况分析秦红丽韩英初秀(哈尔滨兽研所资料室,哈尔滨150001)科技期刊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是传播科技信息、交流科研成果,开展学术交流,为领导层决策服务的有效途径[1]。《中国畜禽传染病》是我国唯一的专门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畜禽传染病 作者群 量化分析 医学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猪链球菌病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4
2
作者 黄毓茂 黄引贤 +1 位作者 余志东 李乃津 中国畜禽传染病 CAS CSCD 1993年第5期1-3,共3页
从广东某猪场断奶仔猪暴发败血症、脑膜炎及关节炎病例中分离到15株链球菌。分离菌能使猪、山羊、兔产生相同的临床症状,并能从致死动物中回收到接种菌;对小鼠、豚鼠、雏鸡及雏鸭不致病。经用琼脂扩散、毛细管沉淀及玻片凝集血清学试验... 从广东某猪场断奶仔猪暴发败血症、脑膜炎及关节炎病例中分离到15株链球菌。分离菌能使猪、山羊、兔产生相同的临床症状,并能从致死动物中回收到接种菌;对小鼠、豚鼠、雏鸡及雏鸭不致病。经用琼脂扩散、毛细管沉淀及玻片凝集血清学试验进行鉴定,这15株均为2型猪链球菌。采用灭活菌苗及敏感药物等综合防治措施,基本上控制了本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病 链球菌病 2型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疑似PRRS流产胎儿分离PRRSV的研究 被引量:949
3
作者 郭宝清 陈章水 +1 位作者 刘文兴 崔益洙 中国畜禽传染病 CSCD 1996年第2期1-5,共5页
采用猪肺巨噬细胞和Marc-145细胞培养对国内暴发流行PRRS的某地猪场进行了病毒分离,从流产胎儿分离出特征性致细胞病变因子。用PRRSV SDOW-17单克隆抗体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染色,证明从4头流产胎儿分离出4株PRRSV(CH-la,CH-lb,CH-lc,CH-ld... 采用猪肺巨噬细胞和Marc-145细胞培养对国内暴发流行PRRS的某地猪场进行了病毒分离,从流产胎儿分离出特征性致细胞病变因子。用PRRSV SDOW-17单克隆抗体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染色,证明从4头流产胎儿分离出4株PRRSV(CH-la,CH-lb,CH-lc,CH-ld)。这4株毒均可在猪肺巨噬细胞和Marc-145细胞上生长,并产生特征性CPE变化。用PRRSV美国分离毒株VR-2332和NVSL抗血清分别对4株CH-1、VR-2332和NVSL毒株感染细胞进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表明4个CH-l毒株近似于美洲型PRRSV。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证明,4个CH-l分离株与HCV、PrV、PPV、TGEV、PEDV和HEV无交叉抗原。本文首次报道在国内暴发生殖和呼吸道综合征猪群分离到PRRS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病 生殖呼吸综合征 PRRS 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鹿感染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的调查 被引量:39
4
作者 王新平 宣华 +4 位作者 朱维正 常国权 李佑民 王克坚 王晓伟 中国畜禽传染病 CSCD 1995年第4期45-46,共2页
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对吉林省某地区育成梅花鹿、育成马鹿及马鹿感染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BVD-MDV)进行了调查.结果育成梅花鹿的带毒率为34.1%(28/82);育成马鹿的带毒率为19,6%(18/92);... 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对吉林省某地区育成梅花鹿、育成马鹿及马鹿感染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BVD-MDV)进行了调查.结果育成梅花鹿的带毒率为34.1%(28/82);育成马鹿的带毒率为19,6%(18/92);马鹿带毒率为44.4%(8/18)。应用电子显微镜对部分ELISA阳性及阴性样品进行负染观察、结果ELISA阳性样品中均见有BVD-MDV粒子.ELISA阴性样品中均未观察到SVD-MDV粒子.本试验结果表明,鹿也可感染BVD-MDV,其在流行病学中的意义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病 感染 牛病毒性腹泻 腹泻 粘膜病 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流感RT-PCR诊断法的建立 被引量:54
5
作者 崔尚金 陈化兰 +3 位作者 唐秀英 邓国华 田国斌 于康震 中国畜禽传染病 CSCD 1998年第2期105-107,共3页
根据禽流感病毒(AIV)A/Chicken/Breslin/1902(H7N7)株的血凝素(HA)基因参考序列设计合成一对H7HA特异引物,并应用SDS-蛋白酶K法提取病毒RNA,建立了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 根据禽流感病毒(AIV)A/Chicken/Breslin/1902(H7N7)株的血凝素(HA)基因参考序列设计合成一对H7HA特异引物,并应用SDS-蛋白酶K法提取病毒RNA,建立了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AIVRNA的方法。应用此法对鸡胚培养的AIV尿囊液、SPF感染鸡粪便进行了检测,并与琼脂扩散试验和电镜技术作了对比。特异性试验以新城疫病毒(NDV)、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减蛋综合征病毒(EDS-76V)等的感染鸡胚尿囊液作为对照。结果表明,AIV尿囊液RT-PCR全部阳性,SPF感染鸡粪便87份,RT-PCR检出69份阳性,样品处理浓缩后琼脂扩散检出11份,电镜检测了23份样品,仅检出2份阳性。非特异性对照样品经RT-PCR检测全部阴性。将AIV感染鸡胚尿囊液作10倍系列连续稀释,可检出稀释度为10-2的病毒尿囊液。RT-PCR最早检出时间为感染后第3天,而琼扩和电镜均是7天。该法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灵敏性,且节约时间(只需8小时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PCR 诊断 流行性感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弱毒株的培育 被引量:34
6
作者 佟有恩 冯力 +2 位作者 李伟杰 王明 马思奇 中国畜禽传染病 CSCD 1998年第6期329-332,共4页
用PEDVCV777株强毒适应Vero细胞系并传至147代。以PEDV沪株做效检用强毒。传代毒83代之后适应了仔猪肾原代细胞。自90代起进行了5次克隆纯化,克隆是在2次群斑(由5~7个单斑组成)的基础上,再进行3次单... 用PEDVCV777株强毒适应Vero细胞系并传至147代。以PEDV沪株做效检用强毒。传代毒83代之后适应了仔猪肾原代细胞。自90代起进行了5次克隆纯化,克隆是在2次群斑(由5~7个单斑组成)的基础上,再进行3次单斑挑选(均是1mm以内小空斑)。以837斑5株继续传代并做系列试验。传代毒的毒价为107.0~107.5TCID50/03ml。免疫接种途径为后海穴位。克隆后5代(总代次104代)~25代的5批次主动免疫试验的总保护率为9592%(47/49),对照组888%(16/18)发病。克隆后17代~40代的8批次被动免疫试验的总保护率为962%(76/79),对照组100%(10/10)发病。以克隆后25代(总代次125代)进行稳定性试验,经6代次返祖传代毒力未返强,仍是稳定的,已符合弱毒株的标准。在与TGE弱毒株组合制备的二联弱毒苗的初步田间试验中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腹泻 克隆纯化 弱毒株 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灭活疫苗的研究 被引量:50
7
作者 王明 马思奇 +7 位作者 周金法 于文涛 魏风祥 崔现兰 冯力 佟有恩 黄绍棠 刘长明 中国畜禽传染病 CSCD 1993年第5期17-19,共3页
用猪流行性腹泻(PED)沪毒株研制氢氧化铝灭活疫苗.接种途径为后海穴位。以0.1ml/头主动免疫接种3日龄仔猪,保护率为77.28%;以0.5ml/头主动免疫接种3~22日龄仔猪,保护率为85%;以3ml/头被动免疫接种妊娠母猪,其所产3日龄仔猪的保护率为97... 用猪流行性腹泻(PED)沪毒株研制氢氧化铝灭活疫苗.接种途径为后海穴位。以0.1ml/头主动免疫接种3日龄仔猪,保护率为77.28%;以0.5ml/头主动免疫接种3~22日龄仔猪,保护率为85%;以3ml/头被动免疫接种妊娠母猪,其所产3日龄仔猪的保护率为97.06%。接种疫苗后14天开始产生免疫力。免疫期可达6个月.疫苗在室温(19~26℃)保存226天仍保持较好的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病 流行性腹泻 灭活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禽流感抗体的最佳工作条件 被引量:46
8
作者 李海燕 辛晓光 +2 位作者 田国斌 张晶 于康震 中国畜禽传染病 CSCD 1998年第4期233-235,共3页
禽流感病毒(AIV)感染的鸡胚尿囊液经差速离心后,再经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提纯AIV,纯化的AIV经NP40处理并反复冻融,即为AIELISA抗原,用该抗原包被聚苯乙烯微量反应板。将健康鸡IgG提纯后免疫兔,制备兔抗鸡... 禽流感病毒(AIV)感染的鸡胚尿囊液经差速离心后,再经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提纯AIV,纯化的AIV经NP40处理并反复冻融,即为AIELISA抗原,用该抗原包被聚苯乙烯微量反应板。将健康鸡IgG提纯后免疫兔,制备兔抗鸡IgG,用过碘酸钠法制备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兔抗鸡IgG。确立了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禽流感抗体的最适工作条件,即:抗原包被浓度1.9~3.8μg/ml,每孔100μl,4℃冰箱过夜;用含0.5%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磷酸盐缓冲液,37℃封闭60分钟;待检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80~1640,作用60分钟;酶标抗体作12000稀释,作用60分钟。根据对52份SPF鸡血清的检测结果制定了判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 最佳条件 抗体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免疫电镜诊断的研究 被引量:30
9
作者 王继科 刘长明 +4 位作者 马思奇 王明 魏凤祥 于文涛 周金法 中国畜禽传染病 CSCD 1991年第2期22-25,共4页
应用改进的直接免疫电镜技术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进行了诊断的研究.结果,TGEV H 株与美国 M 株及日本 TO_(163)株抗血清有明显的交叉反应;与 PEDV 抗血清无交叉反应.PEDV CV_(777)株与吉林株、四川江游... 应用改进的直接免疫电镜技术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进行了诊断的研究.结果,TGEV H 株与美国 M 株及日本 TO_(163)株抗血清有明显的交叉反应;与 PEDV 抗血清无交叉反应.PEDV CV_(777)株与吉林株、四川江游株及 PEDV CV_(777)抗血清均有交叉反应,而与 TGEV 抗血清无交叉反应.检测方法具有简便、直观、快速和定性准确等优点,可作为鉴别诊断 TGEV 与 PEDV 的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 胃肠炎 病毒 电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超强毒毒株的分离和初步鉴定 被引量:43
10
作者 李德山 武志强 +4 位作者 陈冠春 王笑梅 谷守林 郝桂玉 尹训南 中国畜禽传染病 CSCD 1991年第6期3-7,共5页
从死亡率高达55%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发病鸡群的病例中分离到一株IBD强毒。该强毒可使人工发病鸡36小时发病,发病率100%,死亡率60%。剖检可见到与野外病例相同的病理变化,如肌肉、心脏、腺胃出血,法氏囊呈“紫葡萄”样外观。免... 从死亡率高达55%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发病鸡群的病例中分离到一株IBD强毒。该强毒可使人工发病鸡36小时发病,发病率100%,死亡率60%。剖检可见到与野外病例相同的病理变化,如肌肉、心脏、腺胃出血,法氏囊呈“紫葡萄”样外观。免疫保护性试验、血清学试验、鸡胚接种和电镜形态学观察均证明该分离物为IBD病毒。并排除了新城疫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从而表明,我国鸡群中存在不同于经典IBD病毒的超强毒变异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 IBD 超强毒毒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传染性胃肠炎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氢氧化铝细胞灭活疫苗的研究 被引量:37
11
作者 马思奇 王明 +1 位作者 冯力 李伟杰 中国畜禽传染病 CSCD 1995年第6期23-27,共5页
猪传染性胃肠炎(TGE)细胞灭活苗的主、被动免疫试验的保护率为93.55%及76.34%,猪流行性腹泻细胞灭活苗的主、被动免疫试验的保护率为88.89%及90.7%。在此基础上,进行了TGE、PED二联氢氧化铝灭活苗的研究。灭活前细胞毒毒价均为10^(7... 猪传染性胃肠炎(TGE)细胞灭活苗的主、被动免疫试验的保护率为93.55%及76.34%,猪流行性腹泻细胞灭活苗的主、被动免疫试验的保护率为88.89%及90.7%。在此基础上,进行了TGE、PED二联氢氧化铝灭活苗的研究。灭活前细胞毒毒价均为10^(7.0)-10^(7.5)TCID_50/0.3ml,主动免疫保护率:TGE100%、PED92%。被动免疫保护率:TCE87.9%、PED82.4%。免疫期6个月。疫苗保存期一年。田间试验保护率为92~96.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苗 氢氧化铝灭活苗 猪病 胃肠炎 腹泻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抗原试剂盒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27
12
作者 王新平 任文陟 +1 位作者 朱维正 张和平 中国畜禽传染病 CSCD 1996年第1期47-48,共2页
本研究在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BVD-MDV)抗原的基础上,研制了检测BVDMDV抗原的试剂盒。经试验证明特异、敏感,4℃保存6个月检测结果稳定;与原方法比较,易于保存及运输,使用方便,为... 本研究在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BVD-MDV)抗原的基础上,研制了检测BVDMDV抗原的试剂盒。经试验证明特异、敏感,4℃保存6个月检测结果稳定;与原方法比较,易于保存及运输,使用方便,为商品化推广应用提供了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 病毒性 腹泻 粘膜病 病毒 抗原 试剂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禽流感流行株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131
13
作者 唐秀英 田国斌 +2 位作者 赵传删 周金法 于康震 中国畜禽传染病 CSCD 1998年第1期1-5,共5页
分别从广东、四川、新疆等地禽流感(AI)血检阳性、发病率高、产蛋率下降的鸡群中采集186份病料,先后分离到6株A型流感病毒。这些分离株可在鸡胚中传代,可凝集鸡红细胞,血凝价达160~1280倍。不被新城疫、减蛋综合症... 分别从广东、四川、新疆等地禽流感(AI)血检阳性、发病率高、产蛋率下降的鸡群中采集186份病料,先后分离到6株A型流感病毒。这些分离株可在鸡胚中传代,可凝集鸡红细胞,血凝价达160~1280倍。不被新城疫、减蛋综合症、败血支原体阳性血清所抑制。用这些分离毒株制成琼脂扩散(AGP)抗原与禽流感标准阳性血清可出现白色沉淀线。分别将分离毒株与AI标准分型血清H1~H14、N1~N9进行HI、NI试验,结果川和川农株均为H4N6,西昌1和2株及Sh株均为H9N2,新疆石河子(石)株为H14N5。分离株分别做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静脉接种致病指数(IVPI)测定,结果所有分离株ICPI介于024~148之间,IVPI介于015~056之间.通过电镜观察,可见直径为80~120nm球状或杆状典型的禽流感病毒.经联机检索,从新疆石河子AI阳性鸡场产蛋下降的鸡群中分离出的H14N5株为国内外首次从鸡中分离出的H14亚型禽流感病毒。将某单位送检的禽流感鹅体分离株(G1株和G2株)做了血清型和毒力测定,试验结果认定,G1和G2株均为A型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G1、G2株对鸡均达到高致病力毒株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 病毒分离 亚型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适应Vero细胞培养及以传代细胞毒制备氢氧化铝灭活疫苗免疫效力试验 被引量:37
14
作者 马思奇 王明 +1 位作者 周金法 冯力 中国畜禽传染病 CSCD 1994年第2期15-19,共5页
采用在病毒培养液中加5~10μg/ml胰酶的培养方法,将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CV_(777)适应于Vero细胞,并传45代.细胞病变规律.经免疫荧光检查阳性,电镜观察可见典型冠状病毒粒子,猪传染性胃肠炎(TG... 采用在病毒培养液中加5~10μg/ml胰酶的培养方法,将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CV_(777)适应于Vero细胞,并传45代.细胞病变规律.经免疫荧光检查阳性,电镜观察可见典型冠状病毒粒子,猪传染性胃肠炎(TGE)免疾荧光检查阴性,猪流行性腹泻(PED)血清可抑制细胞病变(CPE).PEDVCV_(777)毒株11、25、28、40及44代传代毒的毒价分别为10 ̄(3.5)、10 ̄(5.5)、10 ̄(6.5)、10 ̄(7.0)和10 ̄(7.0)TCID_(50)/0.3ml。以11、21及22代的毒10ml头口服接种未吃初乳仔猪,可使之典型发病,免疫荧光及电镜观察均呈阳性.分别以25、28及31代毒0.5ml/头、1ml/头、2ml/头口服接种3日龄仔猪18头.除0.5ml组有1头反应外,均未发病,攻毒试验的总保护率为87.5%,对照组100%发病.以28代毒制备氢氧化铝灭活苗,后海穴位接种,主动免疫组85.19%保护,被动免疫组85%保护,对照组100%及92.3%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病 PEDV 细胞毒 灭活疫苗 免疫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检测动物病毒电镜技术 被引量:26
15
作者 李成 谷守林 +4 位作者 姜绍德 蔡虹 黄金华 张坦 郝桂玉 中国畜禽传染病 CSCD 1997年第6期14-19,共6页
经多年研究,提出了适用于快速检出和鉴定动物病毒的系列电镜样品制备技术。该技术包括离子交换捕捉、微波幅射、高速离心、免疫金标方法。通过与常规法对比试验证实了离子交换捕捉法具有防腐保鲜作用,其浓缩样品的程度相当于超速离心... 经多年研究,提出了适用于快速检出和鉴定动物病毒的系列电镜样品制备技术。该技术包括离子交换捕捉、微波幅射、高速离心、免疫金标方法。通过与常规法对比试验证实了离子交换捕捉法具有防腐保鲜作用,其浓缩样品的程度相当于超速离心法,简便易行,适用于远距离运送样品的检测;微波幅射改进法,不但加快了包埋制样速度,而且也提高了包埋质量;高速离心沉淀法快速简便,提高了检出率;免疫金标法不但提高了检出率,而且对于非典型及形态特征性不强的病毒粒子也能作出准确的诊断。可根据不同种类、不同目的的样品采取不同的制样方法,形成了系列化技术。此技术经农牧区、边疆、兽医生药厂、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以及海关进出口检疫等送检样品的验证,完全是可行的。应用该技术可快速、准确地诊断动物病毒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镜技术 离子交换捕捉 微波幅值 动物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生殖-呼吸道综合征病毒(PRRSV)CH-la株N基因的分子克隆、序列测定及其比较分析 被引量:16
16
作者 仇华吉 童光志 +5 位作者 郭宝清 王柳 张绍杰 王玫 于力 刘宝全 中国畜禽传染病 CSCD 1998年第4期217-220,共4页
根据已发表的PRRSVIAF-exp91株的核酸序列,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用RT-PCR扩增了PRRSVCH-la株的N基因,经补平和磷酸化后,克隆到pUC18SmaI位点上。经电泳分析、酶切和PCR鉴定证实后,进... 根据已发表的PRRSVIAF-exp91株的核酸序列,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用RT-PCR扩增了PRRSVCH-la株的N基因,经补平和磷酸化后,克隆到pUC18SmaI位点上。经电泳分析、酶切和PCR鉴定证实后,进行序列测定。序列分析表明CH-la株与IAF-exp91株(美洲型)N基因核苷酸同一性为93.2%,氨基酸同一性高达96.7%,而与LV株(欧洲株)核苷酸同一性为63%,氨基酸同一性仅为59%。其推导氨基酸残基分子量为13.3kDa。根据CH-la株N基因推导的氨基酸残基缺少欧洲型毒株LV特有的两个氨基酸片段,表明CH-1a株与IAF-exp91株同源性高于它与LV株的同源性,而且CH-1a株与鼠乳糖脱氢酶增高症病毒(LDV)在进化关系上比LV株与LDV更密切。CH-1a株N基因推导的氨基酸残基N-端1/2段约26%是由Arg、Lys和His这3种氨基酸组成的,其疏水性侧像图与LV株和VR-2332株(美洲型)几乎相同,这表明两种基因型的核衣壳蛋白(N蛋白)具有一定的保守性。由于N蛋白是PRRSV所有结构蛋白中免疫原性比较强的病毒蛋白,是现行血清学试验的抗原基础,因此N基因的分子克隆为研制PR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病 生殖-呼吸道 综合征 PRRSV N基因 分子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免疫荧光抗体技术快速检测猪伪狂犬病病毒 被引量:19
17
作者 黄骏明 李亚香 +2 位作者 朱庆虎 魏良治 尹训南 中国畜禽传染病 CSCD 1995年第6期38-42,共5页
建立了猪伪狂犬病(pr)荧光抗体技术(FA),用该技术直接检测组织培养、实验感染和自然感染动物病料中的prv,并作了阻断试验、类症试验,证明其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该法较常规兔体接种试验省时、省钱,可在2小时内报告试验结果。适用... 建立了猪伪狂犬病(pr)荧光抗体技术(FA),用该技术直接检测组织培养、实验感染和自然感染动物病料中的prv,并作了阻断试验、类症试验,证明其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该法较常规兔体接种试验省时、省钱,可在2小时内报告试验结果。适用于prv抗原的常规检测。用该法对来自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河南等省市28个猪场送检的84头份病例进行检测,阳性率为4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病 伪狂犬病 病毒 免疫荧光抗体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鸭传染病研究 Ⅰ.流行情况与初步诊断 被引量:25
18
作者 林世棠 黄瑜 +1 位作者 黄纪铨 刘利华 中国畜禽传染病 CSCD 1996年第4期14-17,共4页
近几年来,在福建的福州、福清和莆田等地的各日龄番鸭、半翻鸭、樱桃谷鸭和麻鸭发生一种以脏器和肠道出血为主要将征的传染病,严重威胁我省养鸭业。经病原分离、电镜观察、中和试验及人工复制试验等实验室检查初步证明是由Ⅰ型鸭肝炎病... 近几年来,在福建的福州、福清和莆田等地的各日龄番鸭、半翻鸭、樱桃谷鸭和麻鸭发生一种以脏器和肠道出血为主要将征的传染病,严重威胁我省养鸭业。经病原分离、电镜观察、中和试验及人工复制试验等实验室检查初步证明是由Ⅰ型鸭肝炎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新的鸭传染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病 传染病 肝炎病毒变异株 流行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部分地区105个禽病原性大肠杆菌的药敏试验 被引量:32
19
作者 高崧 瞿国润 +2 位作者 唐一鸣 张如宽 刘秀梵 中国畜禽传染病 CSCD 1998年第5期300-301,共2页
测定了来自国内部分地区105个禽病原性大肠杆菌分离株对13种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丁胺卡那霉素、环丙沙星、氟哌酸的抑菌作用最强,高敏菌株占77%以上,痢特灵、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恩诺沙星、氯霉素敏感性居中,高敏菌株... 测定了来自国内部分地区105个禽病原性大肠杆菌分离株对13种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丁胺卡那霉素、环丙沙星、氟哌酸的抑菌作用最强,高敏菌株占77%以上,痢特灵、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恩诺沙星、氯霉素敏感性居中,高敏菌株为49%~65%之间;增效磺胺、痢菌净、氨苄青霉素、强力霉素、青霉素的抑菌作用最弱,高敏菌株低于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类 病原性 大肠杆菌病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传染性胃肠炎与猪流行性腹泻穴位针刺免疫的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王明 马思奇 +10 位作者 周金法 于文涛 魏凤祥 崔现兰 冯力 佟有恩 李伟杰 张为民 唐丽萍 黄庆州 孟宪松 中国畜禽传染病 CSCD 1997年第6期6-13,共8页
以猪传染性胃肠炎(TGE)弱毒疫苗经与胃肠道疾病相关的足阳明胃经6个穴位和督脉经后海穴位共7个穴位的穴位免疫筛选试验,证明后海穴接种为3/3保护,是首选的接种穴位。以后海穴取代TGE苗原鼻内途径的第二次接种,免疫4头... 以猪传染性胃肠炎(TGE)弱毒疫苗经与胃肠道疾病相关的足阳明胃经6个穴位和督脉经后海穴位共7个穴位的穴位免疫筛选试验,证明后海穴接种为3/3保护,是首选的接种穴位。以后海穴取代TGE苗原鼻内途径的第二次接种,免疫4头妊娠母猪,对所产仔猪的保护数为37/41。以小剂量0.1ml及0.2ml后海穴接种3日龄仔猪,保护率分别为60.53%及100%,而口服0.1ml只保护6.67%。针刺1.5cm及3.0cm深度注苗的穴位刺激参数试验均获全保护。针刺点旁离穴位0.5cm及1.0cm分别获100%及75%保护,而同时设的肌肉途径接种组只获25%保护,首次证明后海穴具有相对免疫特异性。TGE灭活苗后海穴一次接种被动免疫保护率为77.45%,主动免疫为95%。猪流行性腹泻(PED)灭活苗被动免疫保护率为97.03%,主动免疫试验0.1ml及0.5ml的保护率分别为77.78%m和85%。TGE、PED二联灭活苗的被动免疫试验的总保护率TGE为87.9%PED为82.4%。注苗后攻毒前TGE与PED的中和抗体价均为1∶128,攻毒后7~10天中和抗体价均为1∶256,主动免疫试验的总保护率:TGE为100%,PED为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病 传染性胃肠炎 流行性腹泻 穴位针刺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