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13,40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彭波半细毛羊冷冻保存睾丸组织支持细胞分离、纯化及鉴定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海霞 王健 +4 位作者 平措班旦 朱爱文 德庆卓嘎 王军 格桑加措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9-257,共9页
[目的]睾丸支持细胞(Sertoli cells, SCs)位于生精小管内上皮,为不同分化阶段雄性生殖细胞发育提供物理构架和能量物质支持,对精子发生过程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试验旨在研究新鲜绵羊睾丸组织样品获取不便的情况下,从冷冻保存的彭波半... [目的]睾丸支持细胞(Sertoli cells, SCs)位于生精小管内上皮,为不同分化阶段雄性生殖细胞发育提供物理构架和能量物质支持,对精子发生过程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试验旨在研究新鲜绵羊睾丸组织样品获取不便的情况下,从冷冻保存的彭波半细毛羊睾丸组织分离支持细胞的技术方法。[方法]将冷冻保存液预处理后冻存的彭波半细毛羊睾丸组织进行复苏,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复苏后睾丸组织形态,利用组合酶消化法、差速贴壁法进行睾丸组织支持细胞分离纯化培养,观察细胞生长规律,绘制生长曲线,采用RT-PCR和免疫荧光染色(IF)技术进行睾丸支持细胞特异性基因鉴定。[结果]冻存复苏睾丸组织曲细精索及睾丸间质保存完好。组合酶消化后能获得满足试验需要的生精上皮细胞混悬液,分离培养2~4 h后支持细胞贴壁,形态呈梭形或不规则多边形,培养3~4 d后汇合,其中培养1~2 d生长速度缓慢,培养3~6 d进入对数期,增殖速度加快,培养7~8 d后增殖速度下降。RT-PCR检测显示,GNDF、WT1、ABP、SOX9基因均在彭波半细毛羊睾丸支持细胞中特异性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显示,特异性抗体GATA4、Vimentin免疫阳性。[结论]经冻存液预处理的冷冻保存睾丸组织复苏后,可分离出满足试验条件的原代支持细胞,应用于科学试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波半细毛羊 冷冻保存 睾丸支持细胞 分离鉴定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桑叶粉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和免疫能力及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邢东旭 符兵 +6 位作者 王君雁 李庆荣 周东来 叶金玲 廖森泰 阮栋 邹宇晓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9-181,共13页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发酵桑叶粉(FML)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和免疫能力及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初始体重为(40.07±0.05)g的1日龄黄羽肉鸡54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在育雏期、生长期...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发酵桑叶粉(FML)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和免疫能力及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初始体重为(40.07±0.05)g的1日龄黄羽肉鸡54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在育雏期、生长期和育成期分别投喂添加0(对照组)、4.5%FMLP(FML45组)和9.0%FMLP(FML90组)的3种等氮等能试验饲料,试验期为50 d。于21、42和50日龄以重复为单位对试验鸡空腹称重并统计采食量,计算生长性能;于50日龄每重复选取3只接近平均体重的试验鸡采血和屠宰,测定血清抗氧化指标;取回肠黏膜评价抗氧化和免疫功能,取回肠内容物测定肠道菌群结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FML90组试验鸡体重(BW)和平均日增重(ADG)均显著降低(P<0.05),料重比(F/G)显著升高(P<0.05),平均日采食量(ADFI)呈升高趋势(P=0.084),各组间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2)FML45和FML90组试验鸡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各组间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无显著差异(P>0.05);FML45组试验鸡回肠T-AOC显著高于对照组和FML90组,各组间回肠中MDA含量、GSH-Px和SOD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3)FML90组试验鸡回肠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含量显著增加(P<0.05),各组间白介素1β(IL-1β)、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补体3(C3)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4)各组间回肠菌群在门水平相对丰度无显著差异(P>0.05);FML45和FML90组回肠普拉梭菌(Faecalibacterium)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真细菌未分类属(unclassified_o_Eubacteriales)和颤螺菌未分类属(unclassified_o_Oscillospiraceae)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考拉杆菌属(Phascolarctobacterium)相对丰度呈升高趋势(P=0.067);Ace指数和Chao1指数显著降低(P<0.05)。[结论]饲粮中添加发酵桑叶粉能增强肉鸡的免疫和抗氧化能力,提高肠道有益菌群的相对丰度,但过量添加会降低其生长性能,建议黄羽肉鸡饲粮中发酵桑叶粉的添加量为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桑叶粉 黄羽肉鸡 生长性能 抗氧化能力 肠道免疫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醋在猪、鸡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计峰 叶满红 汤锋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41-1149,共9页
竹醋是竹材热解的副产物,含有多种有机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抑菌效果。由于竹醋中含有多种抗菌成分,有害微生物同时对这些物质产生抗性机制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故竹醋作为抗生素的替代品应用在畜禽养殖领域的潜力较大。但国内外关于竹醋类产... 竹醋是竹材热解的副产物,含有多种有机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抑菌效果。由于竹醋中含有多种抗菌成分,有害微生物同时对这些物质产生抗性机制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故竹醋作为抗生素的替代品应用在畜禽养殖领域的潜力较大。但国内外关于竹醋类产品在动物生产中应用的研究报道较少,已有的报道大多以猪和鸡为研究对象。笔者总结了竹醋在猪、鸡养殖上的应用效果及其作用机制,其可通过调控肠道微生物区系减少仔猪腹泻,且表现出类似于酸化剂的选择性抗菌特性,如减少肠道大肠杆菌数量、增加乳酸菌数量。竹醋还具有改善鸡肠道形态和提高蛋壳质量等作用。虽然竹醋与抗生素在促生长方面的效果相似,但竹醋在改善肉品质和提高其营养价值方面的效果优于抗生素。竹醋对动物健康的积极影响归因于其含有的有机酸、酚类、醛类、酮类、醇类等成分的综合作用,所以目前仍有许多问题需进一步研究,如竹醋中关键活性物质的鉴别、建立竹醋的营养成分数据库等。未来竹醋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研究应侧重于以下几方面:一是开展安全性评估,确保竹醋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安全性;二是开展加工工艺研究,提高竹醋产品的活性成分含量;三是加强应用技术研究与应用效果评估,扩大产品在畜牧业中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醋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44-5p在不同体型双峰驼血浆外泌体中的表达及靶基因验证 被引量:1
4
作者 斯日古楞 于雯 +3 位作者 降晓薇 李子怡 金君健 白浩宇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22-1032,共11页
【目的】探讨双峰驼血浆外泌体中miR-144-5p在脂质代谢中的潜在调控机制。【方法】采用超速离心法分离不同肥瘦程度的两组双峰驼血浆外泌体后,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技术对分离的外泌体进行形态学观察与鉴定。提取外泌体... 【目的】探讨双峰驼血浆外泌体中miR-144-5p在脂质代谢中的潜在调控机制。【方法】采用超速离心法分离不同肥瘦程度的两组双峰驼血浆外泌体后,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技术对分离的外泌体进行形态学观察与鉴定。提取外泌体总RNA后,进行高通量测序,鉴定筛选出在两组双峰驼血浆外泌体中差异表达的miRNA。应用TargetScan和miRWalk在线软件预测差异表达miRNA的靶基因,并利用DAVID和KEGG在线分析系统对靶基因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构建含靶位点的野生型载体和突变型表达质粒载体,通过miR-144-5p与293T细胞共转染进行双荧光素酶相对活性检测,验证miR-144-5p与其候选基因的作用关系,探讨其在脂质代谢调控中的作用机制。【结果】双峰驼血浆外泌体呈杯状或圆形,直径约100 nm,粒径分布范围为30~150 nm;两组双峰驼外泌体间共有40个差异表达miRNAs,miR-144-5p是差异最显著的miRNA(P<0.01);miR-144-5p序列在不同物种间高度保守;预测其靶基因是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受体γ辅激活因子α(PGC-1α),该基因主要参与胆固醇平衡和脂质磷酸化等过程,富集于甘油酯代谢、胆固醇代谢和动脉粥样硬化等信号通路;miR-144-5p对野生型PGC-1α-3′-UTR载体的荧光素酶相对活性具有极显著抑制作用(P<0.01),而在突变型PGC-1α重组质粒组中,转染后48 h时,miR-144-5p的荧光素酶活性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miR-144-5p通过结合PGC-1α基因种子序列来抑制PGC-1α的表达。【结论】本研究揭示了miR-144-5p在不同体型双峰驼血浆外泌体中的表达差异,并证实其通过调控PGC-1α在脂质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峰驼 外泌体 miR-144-5p 脂质代谢 靶基因 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羊源D型产气荚膜梭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娜 刘重阳 +4 位作者 张靖靖 玛丽雅其其格 珠娜 陆斌 海鹰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52-1359,共8页
【目的】D型产气荚膜梭菌是一种革兰阳性厌氧菌,可引起山羊、绵羊和牛等动物发生肠毒血症,对反刍动物的健康造成巨大的影响。本研究旨在了解内蒙古乌审旗地区D型产气荚膜梭菌耐药情况,为该地区由D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疾病的治疗提供科... 【目的】D型产气荚膜梭菌是一种革兰阳性厌氧菌,可引起山羊、绵羊和牛等动物发生肠毒血症,对反刍动物的健康造成巨大的影响。本研究旨在了解内蒙古乌审旗地区D型产气荚膜梭菌耐药情况,为该地区由D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疾病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培养特性及革兰染色镜检对分离菌进行初步鉴定,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和毒素基因PCR扩增对可疑菌株进一步鉴定,并采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PCR检测分离菌耐药基因。【结果】分离菌在TSC培养基中长出黑色的圆形菌落,革兰染色镜检可见菌体粗短,成单个或双个排列的革兰阳性直杆菌,形态学及镜检结果符合产气荚膜梭菌特点。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分离菌与NCBI数据库中已公布的产气荚膜梭菌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均>99%,鉴定该菌株为产气荚膜梭菌。毒素基因PCR检测扩增出cpa和etx基因,表明该菌株为D型产气荚膜梭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呋新、庆大霉素等16种抗菌药耐药。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分离菌检出bla CTX-M、bla SHV、qnrA和aac(6′)-Ⅰb-cr 4种耐药基因,未检出bla TEM和qnrS 2种耐药基因。【结论】本试验成功从绵羊体内分离出1株D型产气荚膜梭菌,该菌株存在多重耐药,该研究结果为D型产气荚膜梭菌感染绵羊的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和治疗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D型产气荚膜梭菌 分离鉴定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阳地区散养土鸡禽白血病病毒和马立克病病毒混合感染的分子生物学诊断
6
作者 李迎晓 尹磊 +4 位作者 赵瑜 董建国 何书海 曲哲会 焦凤超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44-854,共11页
[目的]了解信阳地区散养土鸡群中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 ALV)与马立克病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 MDV)混合感染及其遗传进化情况。[方法]对送检的疑似ALV与MDV混合感染的病鸡进行病理解剖,使用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 [目的]了解信阳地区散养土鸡群中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 ALV)与马立克病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 MDV)混合感染及其遗传进化情况。[方法]对送检的疑似ALV与MDV混合感染的病鸡进行病理解剖,使用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并对J亚群ALV(ALV-J)gp85基因与MDV meq基因进行扩增测序,使用MegAlign软件进行核苷酸、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比对以及氨基酸变异位点分析。利用Mega 11.0软件构建gp85、meq氨基酸序列系统进化树。[结果]送检发病鸡腺胃、脾脏肿大,肝脏出现弥漫性肿大并伴有灰白色结节。ALV-J gp85与MDV 132-bpr基因PCR扩增结果均为阳性,分别获得545、317 bp目的条带。测序比对结果显示,扩增序列分别与ALV-J分离株GX12NN04 gp85基因(登录号:KT598488)和MDV-1型分离株YLO40920 meq基因(登录号:DQ174459)高度相似,相似性分别为94.6%和99.9%,初步确定分离株为ALV-J和MDV,并分别命名为HN23XY01-ALV、HN23XY01-MDV。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显示,HN23XY01-ALV gp85基因与13株ALV-J参考毒株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92.1%~94.6%;HN23XY01-MDV meq基因与14株MDV参考毒株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99.3%~99.9%。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显示,HN23XY01-ALV gp85与13株ALV-J参考毒株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87.4%~91.4%,HN23XY01-MDV与14株MDV参考毒株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97.9%~99.7%。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HN23XY01-ALV与ALV-J亲缘关系较近,处于同一进化分支;HN23XY01-MDV与广西分离株GXY2、YLO40920、GX20NN2和河南分离株HNSC105处于同一个分支,与疫苗株CVI988、814和CU-2亲缘关系较远。氨基酸变异位点分析结果显示,HN23XY01-ALV存在D(E)65Y、Q(K/R)75L、A(T)76S、R(T)119K、T(M/A)219K氨基酸位点突变;HN23XY01-MDV存在K77E、D80Y、T139A、P176R和P217A氨基酸位点突变,且含有疫苗株所缺失的第193位脯氨酸,与MDV-1型强毒株的特征相符合。[结论]本研究从信阳地区散养土鸡群中检测到ALV-J与MDV混合感染,结果为当地土鸡ALV-J与MDV协同致病机制研究以及混合感染的疫情防控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白血病病毒(ALV) 马立克病病毒(MDV) GP85基因 MEQ基因 混合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茶浸提液对青脚麻鸡消化酶活性、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7
作者 汤莉 邓凯伟 +6 位作者 何书海 李军 秦清明 梁成成 吴海港 韩旭 鲁佳宁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552-2560,共9页
【目的】试验旨在探究饮用不同水平绿茶浸提液对青脚麻鸡消化酶活性、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为废弃茶叶作为家禽生产中新型饲料添加剂的潜在应用开辟新的可行途径。【方法】试验随机选取1日龄青脚麻鸡400只,分为4组,... 【目的】试验旨在探究饮用不同水平绿茶浸提液对青脚麻鸡消化酶活性、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为废弃茶叶作为家禽生产中新型饲料添加剂的潜在应用开辟新的可行途径。【方法】试验随机选取1日龄青脚麻鸡400只,分为4组,组内设置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各组鸡均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鸡自由饮用清水,试验Ⅰ、Ⅱ和Ⅲ组鸡分别饮用0.3%、0.6%和1.2%的绿茶浸提液,试验期21 d。试验结束后,从每个重复中随机选取2只鸡采血、屠宰,收集胰腺和十二指肠食糜,检测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消化酶活性;在试验的第19、20和21天,以重复为单位采集鸡的排泄物,测定养分表观代谢率。【结果】各试验组鸡胰腺脂肪酶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和Ⅲ组鸡十二指肠食糜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Ⅲ组鸡十二指肠食糜脂肪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和Ⅲ组鸡的粗蛋白质表观代谢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鸡血清中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Ⅱ和Ⅲ组鸡血清尿素氮(BUN)、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和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降低(P<0.05),且BUN含量显著低于试验Ⅰ组(P<0.05),试验Ⅲ组鸡LDLC含量和ALT活性显著低于试验Ⅰ组(P<0.05)。【结论】饮用绿茶浸提液可以提高青脚麻鸡粗蛋白质的表观代谢率和肠道蛋白酶的活性,并对血清蛋白质和脂类代谢指标产生有利影响,推荐饮用0.6%绿茶浸提液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浸提液 青脚麻鸡 表观消化率 消化酶活性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学分析受外源褪黑素诱导调控羊绒生长的mRNA和lncRNA的可变剪接
8
作者 贾纯琰 孙燕勇 +2 位作者 包永红 张文广 杜晨光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165-3177,共13页
【目的】分析转录后水平绒山羊皮肤中被外源褪黑素诱导参与调控绒生长发生可变剪接(alternative splicing, AS)的mRNA和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为探究AS调节对褪黑素促山羊绒生长的影响提供参考。【方法】选取6只... 【目的】分析转录后水平绒山羊皮肤中被外源褪黑素诱导参与调控绒生长发生可变剪接(alternative splicing, AS)的mRNA和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为探究AS调节对褪黑素促山羊绒生长的影响提供参考。【方法】选取6只罕山白绒山羊,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埋植组,每组3个重复。以自然年为试验周期,每月采集皮肤样本进行转录组测序,使用Bowtie、TopHat、Cufflinks、Cuffmerge、Cuffdiff、Cuffcompare、CPAT和CPC软件分析差异表达mRNA(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mRNA,DE-mRNA)和差异表达lncRNA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lncRNA,DE-lncRNA),使用rMATS软件识别绒山羊皮肤转录组mRNA和lncRNA差异可变剪接事件(differential alternative splicing events, DASE)。【结果】筛选到1~12月组间DE-mRNA(FDR≤0.05)数目分别为23、93、43、652、1 178、194、353、357、435、36、55和52个,DE-lncRNA(FDR≤0.05)数目分别为15、20、10、40、191、50、63、33、79、7、9和5个。mRNA和lncRNA发生组间DASE共715和569个;外显子跳跃(skipping exon, SE)和互斥外显子(mutually exclusive exons, MXE)为mRNA最主要的AS方式,SE、内含子保留(retained intron, RI)和3′-可变剪接位点(alternative 3′-splice site, A3SS)为lncRNA最主要的AS方式。染色体上mRNA的DASE数目排名前三为Chr1、Chr5和Chr10/Chr11(并列),lncRNA的DASE数目排名前三为Chr1、Chr19和Chr10。绒山羊皮肤中许多mRNA和lncRNA存在2个或多个剪接异构体,确定了443个DAS-mRNA和271个DAS-lncRNA,DAS-mRNA数目排名前三为10、6和5月,DAS-lncRNA数目排名前三为5、4和8月。DE-mRNA和DE-lncRNA中分别有67和7个发生了DASE。在外源褪黑素诱导下,绒山羊皮肤中发生AS的mRNA和lncRNA与皮尔逊相关系数(Pearson’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PCC)排名前十(PCC>0.800)的334个DE-mRNA和8个DE-lncRNA组成AS调控网络。【结论】绒山羊皮肤中存在丰富的ASE,除SE外,mRNA偏爱MXE,而lncRNA偏爱RI的AS方式;与mRNA相比,lncRNA的DASE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具有特异性。受外源褪黑素诱导,山羊绒生长旺盛期和生长前期是mRNA发生AS的主要时期,而山羊绒生长前期和生长期是lncRNA发生AS的主要时期。试验构建了发生AS的DE-mRNA和DE-lncRNA在绒山羊皮肤转录组的潜在互作网络,DE-mRNA和DE-lncRNA在转录后水平通过AS方式参与调控山羊绒生长,为进一步研究AS调节对褪黑素促进山羊绒生长的影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山羊 皮肤 褪黑素 转录组测序 长链非编码RNA 可变剪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苜蓿草颗粒和鲜草部分替代全价饲料对临武鸭饲喂效果的比较研究
9
作者 黄璇 马玉勇 +7 位作者 刘洋 李闯 蒋桂韬 张旭 邓萍 万伟粲 何旭 戴求仲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59-1165,共7页
【目的】本试验旨在比较鲜草、苜蓿草颗粒部分替代全价饲料对临武鸭生长和屠宰性能、脏器系数及肉品质的影响,为苜蓿草颗粒在鸭饲料中科学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选取体重相近的39日龄临武鸭600羽,公母各半,随机分为Ⅰ、Ⅱ和Ⅲ... 【目的】本试验旨在比较鲜草、苜蓿草颗粒部分替代全价饲料对临武鸭生长和屠宰性能、脏器系数及肉品质的影响,为苜蓿草颗粒在鸭饲料中科学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选取体重相近的39日龄临武鸭600羽,公母各半,随机分为Ⅰ、Ⅱ和Ⅲ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Ⅰ、Ⅱ和Ⅲ组鸭分别饲喂全价饲料、80%全价饲料+20%苜蓿草颗粒、全价饲料+新鲜饲草,试验周期为30 d。70日龄时从每个重复中挑选接近平均体重的试验鸭,公母各1只,进行屠宰性能测定,采集心脏、肝脏、肌胃、腺胃、脾脏,计算脏器系数,并采集左侧胸肌检测肉品质指标。【结果】①3个组间鸭终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无显著差异(P>0.05),Ⅱ组鸭平均日耗料量和料重比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②3个组间鸭屠宰率、全净膛率、腹脂率、皮脂率、腿肌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Ⅱ组鸭胸肌率最高,且显著高于Ⅰ组(P<0.05)。③除肌胃指数外,其他脏器系数在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Ⅱ组鸭肌胃指数显著高于Ⅰ和Ⅲ组(P<0.05)。④Ⅱ组鸭胸肌黄度值(b^(*))显著高于Ⅰ和Ⅲ组(P<0.05);Ⅰ组鸭胸肌蒸煮后剪切力显著高于Ⅱ组(P<0.05),但与Ⅲ组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Ⅱ和Ⅲ组鸭胸肌蒸煮损失率显著低于Ⅰ组(P<0.05);Ⅰ组鸭胸肌pH 45 min显著低于Ⅱ和Ⅲ组(P<0.05)。【结论】苜蓿草颗粒或鲜草部分替代全价饲料对39~70日龄临武鸭生长和屠宰性能无负面影响,而使用苜蓿草颗粒替代20%全价饲料不仅有效降低了饲料成本而且提升了肉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草颗粒 临武鸭 生长性能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2024年广西H3N2亚型禽流感病毒HA和NA基因分子特征分析
10
作者 尹彦文 熊陈勇 +14 位作者 韦伟 施开创 郑敏 崔鹏飞 韦显凯 李致远 刘惠心 冯淑萍 卢春花 屈素洁 陆文俊 李雪珍 王睿敏 邓国华 欧长波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358-4367,共10页
【目的】探究H3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广西毒株分子遗传进化特征。【方法】采集2020—2024年广西各地的家禽咽拭子和肛拭子病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鉴别检测H3N2亚型AIV,选取部分阳性样本经尿囊腔接种SPF鸡胚,收集鸡胚尿囊液,... 【目的】探究H3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广西毒株分子遗传进化特征。【方法】采集2020—2024年广西各地的家禽咽拭子和肛拭子病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鉴别检测H3N2亚型AIV,选取部分阳性样本经尿囊腔接种SPF鸡胚,收集鸡胚尿囊液,提取核酸后通过PCR扩增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基因并测序,进行序列相似性、系统发育、氨基酸变异位点及遗传进化速率分析。【结果】共获得43株HA和NA基因序列,编码区大小为1 701和1 410 bp。相似性比对分析显示,本研究获得的HA和NA基因之间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86.0%~99.9%和89.7%~99.9%,与GenBank中禽源、人源、猪源和犬源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78.4%~99.7%和78.1%~99.1%。广西H3N2亚型AIV毒株HA和NA基因属于欧亚谱系,与禽源亲缘关系最近,与人源/猪源最远。HA蛋白在第18—20、22—24、38—40、54—56、61—63、181—183、301—303和499—501位氨基酸处出现糖基化,NA蛋白在第61—63、69—71、86—88、143—145、146—148、200—202、234—236、313—315和402—404位氨基酸处出现糖基化,部分氨基酸位点发生变异;HA蛋白裂解位点为340PEKQTR↓GLF348和340PERQTR↓GLF348。遗传进化速率估算结果显示,HA和NA基因遗传进化速率分别为3.26×10^(-3)和3.67×10^(-3)替换/(位点·年),HA基因种群规模在不同时间段表现出不同的动态进化特征。【结论】H3N2亚型AIV广西流行毒株与同种流行毒株亲缘性较近,部分HA和NA蛋白发生特有氨基酸突变,不同种属毒株进化趋势不一致,具有遗传多样性特征。试验结果为防控H3N2亚型AIV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3N2亚型 遗传进化 相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氢青蒿素体外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作用研究
11
作者 秦枫 刘云 +4 位作者 唐楠楠 吴植 李勇军 于生兰 朱善元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379-4393,共15页
【目的】探讨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 DHA)体外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PRRSV)作用。【方法】试验首先建立体外抗PRRSV的Marc-145细胞模型,采用MTT法检测DHA对Marc-14... 【目的】探讨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 DHA)体外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PRRSV)作用。【方法】试验首先建立体外抗PRRSV的Marc-145细胞模型,采用MTT法检测DHA对Marc-145细胞毒性,确定其最大安全浓度。将Marc-145细胞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阳性对照组(利巴韦林)、模型组(PRRSV)和药物组(DHA),检测阻断、抑制和直接灭活作用方式下DHA抗PRRSV的作用效果。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不同作用方式下、不同时间点PRRSV N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利用Annexin/PI双染法检测PRRSV感染诱导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DHA和阳性药物利巴韦林的最大安全浓度分别为3.13和15.63μg/mL。在阻断、抑制和直接灭活作用下,DHA对PRRSV的的最大抑制率分别为66.2%、88.9%和62.1%;在抑制作用下细胞基本保持单层完好,在阻断和直接灭活作用下细胞出现了圆缩、团聚的现象。抑制作用下,利巴韦林对PRRSV的抑制率最大,抑制率为68.9%,细胞出现了圆缩、团聚的现象。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在阻断和抑制作用下,与模型组相比,利巴韦林和DHA组细胞中PRRSV N基因拷贝数显著降低(P<0.05);在直接灭活作用下,与模型组相比,DHA组细胞中PRRSV N基因拷贝数显著降低(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不同作用方式下,与模型组相比,不同时间点DHA组细胞中PRRSV N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细胞凋亡检测结果显示,阻断作用下,与模型组相比,早期凋亡48 h时,DHA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晚期凋亡不同时间点,利巴韦林和DHA组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降低(P<0.05)。抑制作用下,与模型组相比,在早期凋亡和晚期凋亡72 h时,DHA组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降低(P<0.05)。直接灭活作用下,与模型组相比,早期凋亡24、48 h时,DHA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晚期凋亡24、72 h时,DHA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DHA体外抗PRRSV作用显著,主要通过抑制PRRSV N基因表达及N蛋白合成发挥作用,同时对细胞凋亡具有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氢青蒿素(DHA)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 抗病毒作用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疫里默氏杆菌、大肠杆菌与鸭圆环病毒混合感染的诊治及病原分析
12
作者 宋幸辉 杨朋坤 +7 位作者 董轩志 陈高坤 杨贝贝 蔡怡琳 刘健 吕慧芳 赵丽 张晓战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935-2945,共11页
【目的】2023年11月,河南省某蛋鸭场发生卵黄性腹膜炎疫情,本研究对送检的病死蛋鸭进行实验室诊断和病原分析,确定发病原因,以期对该鸭场卵黄性腹膜炎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试验鸭病理解剖观察之后,无菌采集肝脏、脾脏、肾... 【目的】2023年11月,河南省某蛋鸭场发生卵黄性腹膜炎疫情,本研究对送检的病死蛋鸭进行实验室诊断和病原分析,确定发病原因,以期对该鸭场卵黄性腹膜炎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试验鸭病理解剖观察之后,无菌采集肝脏、脾脏、肾脏及血液样品,并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革兰染色镜检,利用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测序,并检测分离株对常见抗菌药物敏感性。通过PCR/RT-PCR方法检测蛋鸭常见病毒性传染病病原,并对阳性病原主要结构蛋白基因进行测序分析,确定蛋鸭感染的病毒性病原及分子流行病学情况。【结果】细菌学检测结果显示,分离获得2种不同菌落形态的优势菌,其中1种菌落呈现半透明圆形突起、边缘整齐、表面光滑,革兰染色阴性短杆菌,多以单个或成对存在,符合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生长特性和菌体特点;另1种菌落在血平板上呈现灰白色圆形突起、边缘整齐、表面光滑,无溶血环,革兰染色阴性短杆菌,多以单个存在,呈两短钝圆,符合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生长特性和菌体特点。分别对疑似菌进行ompA和16S rRNA基因扩增测序,经BLAST比对显示,该2种优势菌分别为鸭疫里默氏杆菌和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鸭疫里默氏杆菌分离株对环丙沙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氟苯尼考表现敏感,大肠杆菌分离株对头孢噻肟、环丙沙星、头孢曲松、磷霉素钠表现敏感。PCR/RT-PCR检测结果显示,鸭圆环病毒(Duck circovirus,DuCV)特异性引物在915 bp处扩增出特异性条带,为核酸阳性,其他病原核酸检测结果均呈阴性,将该分离毒株命名为DuCV/HN-2023。测序比对结果显示,DuCV/HN-2023株Cap基因与鸭源圆环病毒ZQ-XYF1010-1和GZ-GXG0905-X4株核苷酸序列相似性最高,分别为99.7%和99.4%;与番鸭圆环病毒FJFQ315和FJFQ312株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8.6%和98.5%。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DuCV/HN-2023株与ZQ-XYF1010-1、GZ-GXG0905-X4株亲缘关系较近。【结论】通过综合诊断确定了该鸭场蛋鸭发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大肠杆菌和鸭圆环病毒混合感染所致,并对分离株进行了耐药性分析,在分子水平上对分离毒株进行遗传演化分析,进一步对病原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分析,为临床上该类疾病的科学防控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疫里默氏杆菌 大肠杆菌 鸭圆环病毒 混合感染 卵黄性腹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猪源动物联合乳杆菌S7全基因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13
作者 刘辉 季海峰 +2 位作者 王四新 陈美霞 张董燕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8,共14页
[目的]旨在对1株具有较强耐酸耐胆盐特性的猪源动物联合乳杆菌S7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结合三代PacBio RSⅡ和二代Illumina HiSeq 2000测序技术对动物联合乳杆菌S7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在此基础上使用GO、EggNOG、KEG... [目的]旨在对1株具有较强耐酸耐胆盐特性的猪源动物联合乳杆菌S7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结合三代PacBio RSⅡ和二代Illumina HiSeq 2000测序技术对动物联合乳杆菌S7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在此基础上使用GO、EggNOG、KEGG、CAZy、VFDB和CARD等数据库注释功能基因,利用TYGS(Type Strain Genome Server)构建系统发育树,并与2株同源模式菌株进行了共线性分析。[结果]动物联合乳杆菌S7的基因组大小为2.03 Mb, GC含量为44.14%,共预测到1 993个编码基因,包含65个tRNA、19个rRNA、35个sRNA、29个持家基因、11个基因组岛、6个前噬菌体、4个CRISPR-Cas、8个插入序列和10个转座子;分别有1 521、1 567、1 185和60个基因在GO、EggNOG、KEGG和CAZy数据库中得到注释;在VFDB和CARD数据库中注释到181个毒力基因和110个耐药基因;另外有14个基因参与耐酸,2个基因参与耐胆盐,22个基因参与黏附和聚集;基因组中还包括与温度应激、氧化应激和细菌素合成等多种与益生功能相关的基因。系统发育树和共线性分析发现,该菌株与模式菌株Ligilactobacillus animalis P38的进化关系最近。[结论]动物联合乳杆菌S7基因组中具有与耐酸、耐胆盐、黏附和聚集、温度应激、氧化应激和细菌素等相关的功能基因,可为菌株在饲料添加剂中的科学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联合乳杆菌 全基因组测序 基因注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疫里默氏杆菌血清2型的分离鉴定及商品化疫苗免疫保护效果研究
14
作者 张蓉蓉 汪最 +8 位作者 郭云清 李国红 程伊洛 卢琴 罗聪 张腾飞 张文婷 胡巧 罗青平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273-4283,共11页
【目的】本研究拟对从发病雏鸭中分离获得的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并通过动物攻毒试验评估当前市售的3种鸭传染性浆膜炎商品化疫苗对新分离菌株的保护效果,以期为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防控提供参... 【目的】本研究拟对从发病雏鸭中分离获得的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并通过动物攻毒试验评估当前市售的3种鸭传染性浆膜炎商品化疫苗对新分离菌株的保护效果,以期为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集病死雏鸭肝脏、脑组织分离病原菌,通过形态学观察、16S rRNA基因PCR鉴定和测序、系统进化树构建、血清型分型等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通过分光光度法和平板计数法测定分离菌株生长曲线,利用纸片扩散法分析其药物敏感性,通过动物试验测定其半数致死量(LD_(50))和组织载菌量,最后通过攻毒试验评估3种商品化灭活疫苗对分离菌株的免疫保护效果。【结果】试验分离获得1株RA,其为血清2型。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对氨苄西林、头孢他啶和卡那霉素等10种药物均表现耐药,对阿莫西林、头孢噻肟、氟苯尼考和链霉素表现敏感。生长曲线测定结果显示,培养6~10 h,分离株进入对数生长期,培养8 h后活菌数可达到10^(9) CFU/mL;对雏鸭的LD_(50)为7.65×10^(4.7)CFU,雏鸭感染后心脏组织载菌量最高。3种商品化灭活疫苗免疫7日龄雏鸭后2周用分离菌株进行攻毒,结果显示,1+2+7型多价RA灭活疫苗保护效果最好,保护率可达70%,而另外2种疫苗保护率<50%。【结论】本研究分离获得1株多重耐药、高致病性血清2型RA,当前市售RA商品化疫苗对其免疫保护效果有限。研究结果为当前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疫里默氏杆菌 血清2型 生物学特性 商品化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黄散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15
作者 解慧梅 殷韶杰 +5 位作者 贾青辉 张君胜 周海云 穆晓惠 李卫晴 程念龙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904-2914,共11页
【目的】研究四黄散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IB)的治疗效果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100只10日龄SPF雏鸡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病毒组及四黄散低、中、高剂量,每组2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雏鸡均采用滴鼻、点... 【目的】研究四黄散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IB)的治疗效果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100只10日龄SPF雏鸡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病毒组及四黄散低、中、高剂量,每组2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雏鸡均采用滴鼻、点眼方式接种鸡胚半数感染量(EID_(50))为10^(-4.67)/100μL的IBV-QX株病毒液,0.25 mL/只。攻毒后24 h给药,四黄散低、中、高剂量组雏鸡通过饮水给药的方式分别给予浓度为1 g/mL的四黄散药液2、4、6 mL,早晚给药,2次/d,连续给药24 d,对照组和病毒组饮用超纯水,每日观察临床症状。给药24 d后雏鸡全部进行剖检,采集气管、肺脏和肾脏样品,分析组织病理变化,同时无菌采集鸡盲肠内容物测定肠道菌群结构和多样性。【结果】病毒组雏鸡给药第3天时出现食欲下降、呼吸困难和腹泻等症状。给药第7天时,四黄散各剂量组雏鸡临床症状逐渐减轻,给药第8天时,四黄散中、高剂量组雏鸡呼吸困难症状消失,食欲恢复。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与病毒组相比,四黄散各剂量组雏鸡未见气管黏膜层呼吸上皮大面积脱落、肺泡塌陷和肺泡壁炎性细胞浸润,未见肾小球内皮细胞增生、炎症渗出及坏死等病理变化;四黄散中剂量组雏鸡气管黏膜层完整,可见纤毛细胞和杯状细胞,肺泡结构完整,肾小球结构完整,偶见炎性细胞聚集。盲肠菌群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病毒组Shannon指数显著降低,Simpson指数显著升高(P<0.05);与病毒组相比,四黄散各剂量组Shannon指数显著升高,Simpson指数显著降低(P<0.05)。盲肠菌群Beta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四黄散各剂量组和对照组菌群构成相似度高,不存在明显差异;病毒组与四黄散各剂量组及对照组菌群聚落显著分开,差异明显。门水平上,病毒组变形菌门相对丰度高于对照组及四黄散各剂量组,厚壁菌门相对丰度低于对照组及四黄散各剂量组;属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病毒组乳杆菌属相对丰度明显降低;四黄散中剂量组乳球菌属(Lactococcus)和Inconstantimicrobium菌属明显高于病毒组。【结论】四黄散可有效改传染性支气管炎鸡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盲肠菌群结构和多样性,中剂量(0.4 g/只)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四黄散 治疗效果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猪圆环病毒2d型Cap蛋白的重组猪伪狂犬病病毒的构建
16
作者 焦显芹 马晓 +3 位作者 田润博 刘颖 马世杰 陈红英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78-2286,共9页
【目的】利用同源重组技术和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获得表达猪圆环病毒2d型(PCV2d)Cap蛋白的重组猪伪狂犬病病毒(PRV),为开发预防和控制PCV2d和PRV感染的疫苗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基于PCV2d KF1株ORF 2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引物,以P... 【目的】利用同源重组技术和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获得表达猪圆环病毒2d型(PCV2d)Cap蛋白的重组猪伪狂犬病病毒(PRV),为开发预防和控制PCV2d和PRV感染的疫苗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基于PCV2d KF1株ORF 2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引物,以PCV2d KF1株DNA为模板扩增ORF 2基因。经限制性内切酶Bam HⅠ酶切后将ORF 2基因引入到含有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的PRV转移载体pG中,获得重组质粒pG-PCV2d-EGFP。运用转染试剂ZLip2000将质粒pG-PCV2d-EGFP和PRV三基因缺失毒株gE^(-)/gI^(-)/TK^(-)PRV NY DNA共转染至ST单层细胞中拯救重组病毒,并利用CRISPR/Cas9 EGFP基因双敲除质粒敲除重组病毒中EGFP基因。经EGFP基因测序、PCR和Western blotting对获得的重组病毒进行鉴定。【结果】经8轮绿色荧光蚀斑筛选,纯化得到重组病毒rPRV-PCV2d-EGFP。CRISPR/Cas9 EGFP基因双敲除质粒敲除EGFP基因后,经3轮筛选没有绿色荧光的蚀斑,获得重组病毒rPRV-PCV2d。EGFP基因测序结果表明,rPRV-PCV2d中EGFP基因被剪截了1251 bp,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rPRV-PCV2d携带的ORF 2基因能在ST细胞中转录与表达。【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表达PCV2d Cap蛋白的重组病毒rPRV-PCV2d,为进一步研制重组活载体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 猪伪狂犬病病毒 重组病毒活载体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细小病毒NS1蛋白单链抗体库的构建及筛选
17
作者 张丽萌 李闰婷 +6 位作者 宋月 聂晓宁 孔莉 单靖微 许盈盈 王林青 陈龙欣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276-3285,共10页
【目的】筛选特异性抗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非结构蛋白NS1的单链抗体(scFv),为后续研究PPV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原核表达系统诱导表达并纯化PPV NS1蛋白,利用重组NS1蛋白进行动物免疫,检测血清效价水平后,采集小鼠脾脏... 【目的】筛选特异性抗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非结构蛋白NS1的单链抗体(scFv),为后续研究PPV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原核表达系统诱导表达并纯化PPV NS1蛋白,利用重组NS1蛋白进行动物免疫,检测血清效价水平后,采集小鼠脾脏提取总RNA并逆转录成cDNA,以其为模板扩增抗体重链可变区(variable domain of heavy chains,VH)和轻链可变区(variable domain of light chains,VL)序列;通过重叠延伸PCR扩增获得scFv基因,将其与酶切的pSEXRTL2噬菌体载体连接并电转化大肠杆菌XLⅠ-Blue感受态细胞,构建鼠源性抗PPV NS1的scFv抗体文库,并测定文库质量及库容量;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对NS1蛋白具有特异性的scFv,通过ELISA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抗原与阳性噬菌体克隆的亲和力。【结果】本试验成功表达纯化获得可溶性PPV NS1重组蛋白;构建的鼠源抗NS1 scFv文库的库容量为2.7×10^(7) CFU/mL,文库阳性率为87.5%;通过4轮“吸附-洗脱-富集”噬菌体筛选,最终获得2株与PPV NS1蛋白特异性结合的亲和力较高的scFv。【结论】本研究通过原核表达纯化重组蛋白NS1,成功构建鼠源抗PPV NS1蛋白的scFv噬菌体文库,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获得了可与NS1重组蛋白特异性结合的scFv。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发抗PPV药物及诊断试剂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细小病毒(PPV) 单链抗体(scFv) NS1蛋白 噬菌体文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床垫料组成对青脚麻鸡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血清生化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18
作者 李军 尹磊 +7 位作者 杨莹 胡建新 汤莉 秦清明 梁成成 吴海港 赵梦婷 段文淼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047-3058,共12页
【目的】探讨发酵床垫料组成对青脚麻鸡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血清生化指标和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400羽健康、体重接近的1日龄青脚麻鸡(公母各半),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水泥地面饲养,不额外添加垫料,仅有饲养过程产生的... 【目的】探讨发酵床垫料组成对青脚麻鸡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血清生化指标和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400羽健康、体重接近的1日龄青脚麻鸡(公母各半),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水泥地面饲养,不额外添加垫料,仅有饲养过程产生的鸡粪)、A组(垫料为小麦秸秆)、B组(垫料为河沙)和C组(垫料为小麦秸秆、河沙体积比1∶1混合),各组均不清粪,每7 d喷洒一次活化稀释后的菌液(菌液∶水=1∶20)并翻堆。预饲期7 d,正试期21 d。试验期间,定期观测垫料温度和pH。试验结束时,采用四分法收集各组垫料测定发酵床垫料的有机质、总氮含量和碳氮比(C/N);从每个重复中随机选取2只鸡采血、屠宰,采集血清、胰腺和十二指肠测定青脚麻鸡的血清生化指标和消化酶活性。【结果】各组垫料pH随着肉仔鸡饲养时间的延长,总体呈上升趋势,最终均稳定在7.88~8.03之间,各试验组pH全期相对高于对照组;各试验组垫料温度高于对照组,A组垫料温度最高,升温更快;与对照组相比,A组垫料的含水量显著提高(P<0.05),B和C组垫料含水量和有机质含量显著降低(P<0.05),各试验组垫料总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C/N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A、B和C组鸡终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鸡胰腺胰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B组鸡胰腺α-淀粉酶和十二指肠脂肪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C组鸡十二指肠脂肪酶活性和α-淀粉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B组鸡血清中总蛋白(TP)含量显著增加(P<0.05),C组TP、白蛋白(ALB)和葡萄糖(GLU)含量显著升高(P<0.05),各试验组尿素氮(BUN)含量显著降低(P<0.05);C组鸡血清中TP含量显著高于B组(P<0.05),ALB含量显著高于A和B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C组鸡血清中IgA、IgM和IgG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以河沙和秸秆制作发酵床垫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青脚麻鸡的生长性能和肠道消化酶活性,促进机体代谢,增强其免疫功能,其中小麦秸秆与河沙按体积比1∶1混合制作垫料饲养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床垫料 青脚麻鸡 生长性能 消化酶活性 血清生化指标 免疫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黏大熊猫的血液蛋白质组学研究及其生物信息分析
19
作者 夏茂华 李祥翔 +6 位作者 刘金鹏 国欣欣 徐海泓 刘彦晖 戴春阔 李曦 王运盛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55-1965,共11页
【目的】探讨圈养大熊猫在排黏期与非排黏期血清蛋白质组学特征,以揭示排黏现象的分子机制,并为圈养大熊猫的健康管理提供科学支持。【方法】以8只圈养大熊猫为研究对象,每只大熊猫在排黏期和非排黏期各采集一次血液样本,将样本分为排... 【目的】探讨圈养大熊猫在排黏期与非排黏期血清蛋白质组学特征,以揭示排黏现象的分子机制,并为圈养大熊猫的健康管理提供科学支持。【方法】以8只圈养大熊猫为研究对象,每只大熊猫在排黏期和非排黏期各采集一次血液样本,将样本分为排黏期组(NY)和非排黏期组(Con)。排黏期组在大熊猫排黏后2 h内完成血液采集,非排黏期组血液采集与排黏期相隔至少30 d。提取血液蛋白后进行酶解,获取的肽段经过脱盐和定量处理。采用数据独立采集(data-independent acquisition,DIA)技术进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MS)分析,数据导入Spectronaut TM软件,进行分析。检测数据在美吉云平台分析,差异蛋白筛选标准为P<0.05,且差异倍数(FoldChange,FC)>1.2或<0.8。用生物信息数据库对差异蛋白进行聚类分析、GO功能富集分析,对差异蛋白涉及的代谢通路进行富集分析,差异蛋白之间进行蛋白互作分析;采用平行反应监测(parallel reaction monitoring,PRM)验证蛋白数据,将目标蛋白中肽段的定量值根据标肽进行归一化,统计检验的阈值设定为P<0.05,并与PRM验证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在大熊猫血液样品中共鉴定出273种蛋白,其中258种为共有蛋白,12种为排黏期特有蛋白,3种为非排黏期特有蛋白。差异表达蛋白分析显示,排黏期组和非排黏期组共筛选出25种差异表达蛋白,其中7种蛋白表达上调、18种蛋白表达下调。差异蛋白主要参与细胞生长、免疫应答及炎症反应等生物过程,且主要富集于Rap1信号通路、雌激素(Estrogen)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和松弛素(Relaxin)信号通路。蛋白互作分析筛选出A0A7N5KNP1(FBLN5)、D2GWB9(THBS1)、D2HUL0(SERPIND1)和D2HHD2(ITGA2)等核心蛋白在排黏期显著变化。【结论】排黏大熊猫与非排黏熊猫血清中发现25种差异表达蛋白。这些蛋白主要富集于PI3K-Akt、Rap1、Estrogen和Relaxin信号通路,其中核心蛋白A0A7N5KNP1(FBLN5)、D2GWB9(THBS1)、D2HUL0(SERPIND1)和D2HHD2(ITGA2)在大熊猫排黏现象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血清蛋白质组 排黏 非数据依赖采集(DIA) 平行反应监测(PR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S2噬菌体的西尼罗病毒装甲RNA质控品的制备
20
作者 刘丹 高建帅 +7 位作者 张博源 李慧彤 蒋卉 范学政 张广智 丁家波 熊涛 沈青春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762-2771,共10页
【目的】目前国内外西尼罗病毒(West Nile virus,WNV)的核酸检测中缺乏安全、稳定的RNA标准参考样品,对检测结果的精确度和可信度造成一定的影响。本研究旨在研制一种安全稳定的WNV核酸检测质控品,为西尼罗热监测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目的】目前国内外西尼罗病毒(West Nile virus,WNV)的核酸检测中缺乏安全、稳定的RNA标准参考样品,对检测结果的精确度和可信度造成一定的影响。本研究旨在研制一种安全稳定的WNV核酸检测质控品,为西尼罗热监测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将WNV核酸检测靶基因、MS2噬菌体外壳蛋白CP及成熟酶蛋白A基因序列插入到表达载体得到重组质粒pET-CPA-WN,经转化、表达、纯化后,制备WNV装甲RNA质控品,并对其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和数字PCR定量、均匀性及稳定性分析,评估其作为标准物质的可能性。【结果】PCR检测、双酶切和基因测序结果均显示已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ET-CPA-WN,表达纯化后得到了大小均一、直径为23~28 nm的病毒样颗粒。核酸酶消化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颗粒溶液中几乎无核酸残余且形成了包封靶基因的装甲RNA;其定植结果为8.80×10~9拷贝/mL。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甲RNA可在37℃稳定保持20 d,随机抽取10个样本进行均匀性检验证明其均匀性良好。【结论】本研究基于MS2噬菌体制备的装甲RNA拷贝数高,均匀性和稳定性良好,可为WNV分子检测提供安全、稳定的参考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尼罗病毒(WNV) MS2噬菌体 装甲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