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5,61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期刊征订
1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I0001-I0001,共1页
《中国有色冶金》《中国矿山工程》《绿色矿冶》《有色设备》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主管、中国有色工程有限公司主办的国家级科技期刊(双月刊),欢迎订阅。《中国有色冶金》创刊于1972年,原名《有色冶炼》,入选1992年(第一版)、2004年、... 《中国有色冶金》《中国矿山工程》《绿色矿冶》《有色设备》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主管、中国有色工程有限公司主办的国家级科技期刊(双月刊),欢迎订阅。《中国有色冶金》创刊于1972年,原名《有色冶炼》,入选1992年(第一版)、2004年、2008年、2014年、2020年、2023年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美国化学文摘社收录期刊,主要内容包括试验研究、技术创新、冶炼工艺、资源综合利用、检测分析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化学文摘社 中文核心期刊 矿山工程 有色冶炼 中国有色冶金 资源综合利用 科技期刊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期刊征订
2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I0001-I0001,共1页
《中国有色冶金》《中国矿山工程》《绿色矿冶》《有色设备》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主管、中国有色工程有限公司主办的国家级科技期刊(双月刊),欢迎订阅。《中国有色冶金》创刊于1972年,原名《有色冶炼》,入选1992年(第一版)、2004年、... 《中国有色冶金》《中国矿山工程》《绿色矿冶》《有色设备》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主管、中国有色工程有限公司主办的国家级科技期刊(双月刊),欢迎订阅。《中国有色冶金》创刊于1972年,原名《有色冶炼》,入选1992年(第一版)、2004年、2008年、2014年、2020年、2023年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美国化学文摘社收录期刊,主要内容包括试验研究、技术创新、冶炼工艺、资源综合利用、检测分析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设备 中国矿山工程 中国有色冶金 期刊征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敬请关注“恩菲期刊”公众号
3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8-168,共1页
“恩菲期刊”公众号为中国有色工程有限公司主办的《中国有色冶金》《中国矿山工程》《绿色矿冶》《有色设备》等四本期刊的推送平台,为您轮流推送精彩内容,全方位展示有色行业的新技术、新动态及热点问题,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加入。
关键词 有色设备 中国矿山工程 中国有色冶金 绿色矿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有色冶金》征稿启事
4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7-168,共2页
《中国有色冶金》自创刊以来,致力于服务有色行业,助力有色行业的发展,一直得到各企事业单位和科研、技术、管理工作者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为提升期刊质量,更好服务于有色行业,特面向广大作者征稿,欢迎咨询,投稿!期刊介绍及征稿范围《中... 《中国有色冶金》自创刊以来,致力于服务有色行业,助力有色行业的发展,一直得到各企事业单位和科研、技术、管理工作者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为提升期刊质量,更好服务于有色行业,特面向广大作者征稿,欢迎咨询,投稿!期刊介绍及征稿范围《中国有色冶金》创刊于1972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征稿启事 期刊质量 中国有色冶金 有色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期刊征订
5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I0001-I0001,共1页
《中国有色冶金》《中国矿山工程》《绿色矿冶》《有色设备》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主管、中国有色工程有限公司主办的国家级科技期刊(双月刊),欢迎订阅。《中国有色冶金》创刊于1972年,原名《有色冶炼》,入选1992年(第一版)、2004年、... 《中国有色冶金》《中国矿山工程》《绿色矿冶》《有色设备》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主管、中国有色工程有限公司主办的国家级科技期刊(双月刊),欢迎订阅。《中国有色冶金》创刊于1972年,原名《有色冶炼》,入选1992年(第一版)、2004年、2008年、2014年、2020年、2023年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美国化学文摘社收录期刊,主要内容包括试验研究、技术创新、冶炼工艺、资源综合利用、检测分析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设备 中国矿山工程 中国有色冶金 期刊征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冶金设备中的运用——评《冶金设备》 被引量:1
6
作者 呼吉亚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6-166,共1页
在现代冶金业中,利用机械自动化技术对基本、常用设备进行管理,可有效提高冶金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还能促进节能减排、安全生产。下文参考由李亚东、张金梁编写,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冶金设备》一书,详细介绍冶金过程涉及的设备,... 在现代冶金业中,利用机械自动化技术对基本、常用设备进行管理,可有效提高冶金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还能促进节能减排、安全生产。下文参考由李亚东、张金梁编写,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冶金设备》一书,详细介绍冶金过程涉及的设备,并对不同设备的结构、操作和用途等进行说明,为探讨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冶金行业设备中的具体应用及其效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设备 冶金业 中国地质大学 冶金生产 冶金过程 节能减排 机械自动化技术 产品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钢表面碳原子偏聚对锡原子热扩散的影响
7
作者 李海斌 徐惠婷 +3 位作者 闫岳涛 陈璇 帅美荣 王强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6-104,共9页
巴氏合金与轴承(碳钢)的紧密结合对轴承运行效率至关重要,目前主要采用铁锡化合物作为中间材料来提高轴承寿命。目前相关文献关于碳钢中碳原子含量对锡原子向铁中的扩散影响还没有报道,本研究对25^(#)和35^(#)钢基体表面进行了一系列热... 巴氏合金与轴承(碳钢)的紧密结合对轴承运行效率至关重要,目前主要采用铁锡化合物作为中间材料来提高轴承寿命。目前相关文献关于碳钢中碳原子含量对锡原子向铁中的扩散影响还没有报道,本研究对25^(#)和35^(#)钢基体表面进行了一系列热镀锡试验,分析了310℃条件下,Fe-Sn反应平衡时间、锡原子扩散系数和扩散厚度等关键指标对锡原子向碳钢中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锡原子扩散到碳钢表面的距离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在310℃时,锡原子进入25^(#)钢的扩散系数为6.6×10^(-9),约为35^(#)钢的两倍;碳原子向25^(#)和35^(#)钢表面的扩散距离比与碳钢表面碳浓度商的平方根成反比。此外,Fe_(3)C的键能为-133 eV/atom,而FeSn和Fe_(3)Sn_(2)的键能分别仅为-7.4和-6.9 eV/atom;可知碳原子易与铁原子结合,即碳钢表面碳含量高会阻碍锡原子向钢中扩散。因此,锡原子容易向25^(#)钢表面扩散,25^(#)钢为理想的巴氏合金轴承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氏合金 轴承 铁锡化合物 碳钢 锡原子 扩散距离 扩散系数 结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铝灰中金属铝、氮化铝碱溶规律及碱浸渣烧结制备镁铝尖晶石材料
8
作者 王日昕 曾邦兴 +4 位作者 曾思琪 邓雅坤 韦江 王国庆 张勇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8-116,共9页
二次铝灰中含有大量Al、Al_(2)O_(3),以及一定量的MgAl_(2)O_(4)和AlN,直接堆存会造成环境污染及资源的浪费,而铝灰中Al、AlN及部分杂质在碱性浸出条件下可以溶出,剩余残渣成分与镁铝尖晶石材料(MA)成分较为接近。本研究以二次铝灰为主... 二次铝灰中含有大量Al、Al_(2)O_(3),以及一定量的MgAl_(2)O_(4)和AlN,直接堆存会造成环境污染及资源的浪费,而铝灰中Al、AlN及部分杂质在碱性浸出条件下可以溶出,剩余残渣成分与镁铝尖晶石材料(MA)成分较为接近。本研究以二次铝灰为主要原料,采用碱浸预处理联合火法烧结的方法,并以MgO为调配剂,制备MA材料,研究过程考察了碱浸工艺参数对Al及AlN浸出率的影响,分析了二次铝灰碱浸机理,并考察了烧结工艺参数对所制备镁铝尖晶石材料性能的影响,得到以下主要结论。碱浸试验表明,增大NaOH浓度、提高浸出温度、增大液固比、加快搅拌速率均有利于提高Al及AlN浸出率;在温度80℃、NaOH浓度1.6 mol·L^(-1)、搅拌速率300 r·min^(-1)、液固比12∶1的优化碱浸条件下,Al浸出率达到80.35%,AlN浸出率达到53.21%;二次铝灰中Al及AlN浸出反应本质上是水解反应,碱性体系促进其水解反应进行;以碱浸残渣为原料,按照MA材料配比MgO,在烧结温度1300~1400℃、烧结时间3 h的条件下可制备晶型完整、结晶度高的尖晶石材料;1400℃条件下制备的MA材料显气孔率为31.56%,抗压强度为50.22 MPa,高于国家行业标准《镁砖和镁铝砖》(GB/T2275—2007)(40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铝灰 碱性浸出 烧结 MgO调配剂 镁铝尖晶石(MgAl_(2)O_(4) 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冶金需求驱动下的矿产地质勘查技术创新与实践——评《冶金矿产原料》
9
作者 谷松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5-165,共1页
在冶金行业大规模需求的驱动下,冶金矿产资源勘察技术正朝着数字化、智能化方向不断发展,如大数据、智能算法、光谱定位等,有效提高了矿产地质勘探的精确性、安全性和时效性。对此,由沈永淦、陈小磊主编的《冶金矿产原料》一书,则在阐... 在冶金行业大规模需求的驱动下,冶金矿产资源勘察技术正朝着数字化、智能化方向不断发展,如大数据、智能算法、光谱定位等,有效提高了矿产地质勘探的精确性、安全性和时效性。对此,由沈永淦、陈小磊主编的《冶金矿产原料》一书,则在阐述我国矿产地质勘探技术发展状况的基础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矿产地质勘查 冶金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钕铁硼磁体稀土元素回收工艺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2
10
作者 董静静 石俊杰 +3 位作者 邱玉超 陈东 侯长乐 李建中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41,共12页
本文以典型钕铁硼磁体的成分及物相特征为基础,阐述了国内外钕铁硼废料回收工艺的发展现状,其中,直接回收工艺能耗低、环境友好,但其仅适用于结构保存相对完整的钕铁硼磁体废料;湿法工艺可以有效提取钕铁硼磁体废料中的稀土和铁等元素,... 本文以典型钕铁硼磁体的成分及物相特征为基础,阐述了国内外钕铁硼废料回收工艺的发展现状,其中,直接回收工艺能耗低、环境友好,但其仅适用于结构保存相对完整的钕铁硼磁体废料;湿法工艺可以有效提取钕铁硼磁体废料中的稀土和铁等元素,但流程相对复杂、耗酸量大,且会产生二次废酸废碱;火法回收工艺流程短,适合大规模操作,但存在耗能高,稀土元素回收率相对较低的问题;联合工艺克服了湿法和火法工艺的缺点,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未来钕铁硼回收工艺的开发应着重解决现行技术存在的资源环境污染等问题,同时也应加大基础相变热力学数据库及有价金属微观迁移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兼顾非稀土金属的循环高值利用,促进钕铁硼回收产业朝着绿色化、低成本、短流程、高收率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钕铁硼磁体废料 回收工艺 热力学数据库 反应动力学 绿色低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铁钡双金属氢氧化物对水中铀的去除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益硕 吕欣怡 +4 位作者 龚逸 马梦月 辛燕 石瀚晋 李小燕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4-124,共11页
采用吸附技术处理含铀废水具有操作简单、绿色清洁、去除性能优异等优点,开发高效且制备简单的新型吸附材料是该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双金属氢氧化物具有合成简单、吸附性能优异等特点,成为高效处理含金属离子废水的潜在吸附材料,但文... 采用吸附技术处理含铀废水具有操作简单、绿色清洁、去除性能优异等优点,开发高效且制备简单的新型吸附材料是该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双金属氢氧化物具有合成简单、吸附性能优异等特点,成为高效处理含金属离子废水的潜在吸附材料,但文献报道的钴镁双金属氢氧化物对铀的最大吸附量仅为9.84 mg·g^(-1)且成本昂贵。本研究采用一步合成法简易制备出新型铁钡双金属氢氧化物吸附材料,对其进行表征与分析,并进行单因素条件试验考察优化工艺参数,得到以下主要结论:Fe-Ba双金属氢氧化物为不规则的类颗粒结构并存在一定的孔隙,主要由Fe(OH)_(3)、Ba(OH)_(2)和BaCO_(3)所组成,含有丰富的羟基和碳酸根,羟基和碳酸根对铀的络合为主要的吸附机理;该吸附材料去除废水中U(VI)的较优条件为温度25℃、pH=5.5、固液比0.2 g·L^(-1)、时间50 min,该条件下对含U(VI)10 mg·L^(-1)废水中铀去除率为96.52%;该吸附材料受干扰离子和腐殖酸的影响较小,处理含U(VI)10 mg·L^(-1)废水对铀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吸附模型分析表明,该吸附材料对铀的去除以单层和化学吸附为主,最大吸附量可达163.93 mg·g^(-1)。该吸附材料适合处理含铀5~10 mg·L^(-1)废水,且具有制备简单、无二次污染及成本低的优势,具有工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铀废水 吸附材料 双金属氢氧化物 铁钡双金属氢氧化物 钴镁双金属氢氧化物 吸附机理 干扰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强化铝电解废阴极炭水浸-碱浸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选 许磊 +3 位作者 任义尧 李幸福 魏群 谢诚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8-148,共11页
铝电解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废阴极炭,其中不仅含有大量碳,而且含有大量可溶性氟化物,堆积处理不仅污染环境,而且浪费资源。本文针对目前文献已有研究中处理工艺存在的问题,采用超声波辅助水浸-碱浸工艺处理废阴极炭,进行工艺条件优化试验,... 铝电解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废阴极炭,其中不仅含有大量碳,而且含有大量可溶性氟化物,堆积处理不仅污染环境,而且浪费资源。本文针对目前文献已有研究中处理工艺存在的问题,采用超声波辅助水浸-碱浸工艺处理废阴极炭,进行工艺条件优化试验,且对阶段性产物进行了表征分析,且对有无超声波辅助的水浸-碱浸效果进行了对比,得到以下主要结论。水浸较优工艺条件为水浸时间50 min、水浸温度25℃、液固比7∶1、超声波功率300 W,此条件下除氟率为32.31%,对浸出液进行蒸发结晶处理,回收得到纯度为99.4%的氟化钠;碱浸较优工艺条件为碱浸时间60 min、碱浸温度70℃时、液固比10∶1、初始NaOH溶液浓度1.25 mol/L、超声波功率400 W,该条件下除氟率可达92.24%,所得碱浸液经盐酸中和处理后得到纯度为95.7 wt.%的冰晶石粉末;超声碱浸后的废阴极炭的EDS分析表明经过超声水浸和超声碱浸,废阴极炭中的氟化钠、冰晶石、氧化铝等组分被有效去除;超声碱浸主要由扩散过程控制,表观活化能为18.61 kJ/mol;超声强化浸出工艺较常规搅拌浸出工艺的处理时间缩短了92.4%,除氟率提升了13.98%。本研究证实了超声水浸-超声碱浸工艺可以有效实现废阴极炭的无害化处理及有价值组分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阴极炭 超声水浸-超声碱浸 无害化处理 氟化钠回收 冰晶石回收 炭回收 扩散过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电解炭阳极抗氧化技术研究进展
13
作者 徐磊 刘爱民 +2 位作者 刘风国 胡宪伟 石忠宁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21,共11页
铝生产过程中,炭阳极参与电解反应,生产吨铝理论炭耗333 kg,但炭阳极的实际消耗往往大于理论消耗。通过分析电解铝过程中炭阳极的消耗机理,可以得出炭阳极发生的额外消耗包括化学消耗和机械消耗,高温下炭阳极的氧化是直接或间接导致两... 铝生产过程中,炭阳极参与电解反应,生产吨铝理论炭耗333 kg,但炭阳极的实际消耗往往大于理论消耗。通过分析电解铝过程中炭阳极的消耗机理,可以得出炭阳极发生的额外消耗包括化学消耗和机械消耗,高温下炭阳极的氧化是直接或间接导致两种消耗的主要原因。目前炭阳极抗氧化技术主要采用基体改性、溶液浸渍、抗氧化涂层等方法。基体改性的具体措施包括改变石油焦煅烧温度和炭阳极焙烧温度,调整炭阳极硫和微量元素含量,使用添加剂生产阳极炭块。溶液浸渍技术使用氯化铝、含硼化合物等浸渍剂,提高阳极的抗氧化性能。抗氧化涂层技术采用电解质涂层、炭基涂层、陶瓷涂层或铝涂层。其中涂层保护是炭阳极抗氧化的重要研究方向,涂层的成本、抗氧化效果、对炭基体的粘附性是抗氧化涂层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电解 炭阳极 抗氧化 基体改性法 溶液浸渍法 涂层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渣中铁资源综合回收及利用研究现状
14
作者 王科 刘红召 +3 位作者 王威 柳林 张永康 王洪亮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35,共11页
我国铜渣的产生量及堆存量正在不断增长,难以被大规模消纳处理;铜渣中含有铜、铁、铅、锌等,大多企业采用缓冷-磨浮工艺实现了铜的回收,而选铜尾渣中的铁(含量大于40%)等资源处于弃置状态。很多学者对铜渣的资源化利用进行了研究,方法... 我国铜渣的产生量及堆存量正在不断增长,难以被大规模消纳处理;铜渣中含有铜、铁、铅、锌等,大多企业采用缓冷-磨浮工艺实现了铜的回收,而选铜尾渣中的铁(含量大于40%)等资源处于弃置状态。很多学者对铜渣的资源化利用进行了研究,方法主要有选矿富集、湿法浸出、火法处理、直接利用工艺及联合工艺。铜渣中铁元素主要以铁橄榄石和磁铁矿物相赋存,磁选得到的磁选精矿中铅锌含量较高,难以直接用于高炉生产;直接资源化利用是大规模利用铜渣的有效途径,但铜渣成分存在波动,部分研究对铜渣用于建材、水泥、矿体回填材料处理时砷等有害元素的环境释放问题仍存在争议。铜渣中铁回收的关键是破坏分解铁橄榄石结构,碱浸-酸分解、还原/氧化处理可实现铁橄榄石物相的有效分解转变,再经熔分或磁选等处理后可得到铁产品,但处理时应考虑到砷等有害元素对提铁过程及产品的影响。多种工艺结合是实现铜渣中有价组分综合回收及尾渣资源化的有效途径,后续还应持续加强有关铜渣高效回收利用技术理论、装备研发及战略发展路径方面的研究,积极拓宽铜渣综合利用渠道,扩大综合利用规模,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渣 选铜尾渣 铁回收 回收工艺 尾渣资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盐电解制备稀土金属及其合金研究进展
15
作者 许自豪 刘爱民 +3 位作者 刘风国 鲁小青 刘玉宝 石忠宁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24,共16页
稀土金属及其合金在当今社会已成为必不可少的资源,其主要采用熔盐电解法制备。本文介绍了高温熔盐和室温熔盐(离子液体)体系电解制备稀土金属及其合金的研究进展。关于高温熔盐体系,介绍了氯化物熔盐和氟化物熔盐体系电解制备稀土金属... 稀土金属及其合金在当今社会已成为必不可少的资源,其主要采用熔盐电解法制备。本文介绍了高温熔盐和室温熔盐(离子液体)体系电解制备稀土金属及其合金的研究进展。关于高温熔盐体系,介绍了氯化物熔盐和氟化物熔盐体系电解制备稀土金属、不同阴极(惰性阴极、活性固态阴极、活性液态阴极)电解制备稀土合金以及我国稀土熔盐电解关于电解槽、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关于离子液体体系,介绍了卤素金属酸盐型、空气和水稳定型、任务特定型、深共晶溶剂几类离子液体电解制备稀土金属及其合金的研究进展。在高温熔盐体系中已经实现多种稀土金属及其合金的工业化生产,但随着“双碳”战略持续推进,稀土电解高能耗、高排放的问题已经是迫在眉睫,开发节能、环保的稀土电解新工艺及设备是稀土电解未来发展的方向。离子液体体系电解产物多为颗粒或薄膜状,制备出块体金属尚有一定困难,继续开发具有低黏度、高盐溶解度、高稳定性等优异理化性能的低成本离子液体,对于低温电解制备稀土金属及其合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熔盐电解 高温熔盐体系 常温熔盐体系 离子液体体系 电解设备 电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铈抛光粉体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16
作者 杨超凡 杨国胜 +3 位作者 王振峰 刘铃声 欧阳顺利 刘中兴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50,共13页
氧化铈抛光粉能够形成化学机械拋光(CMP)作用,可满足精密抛光领域需求,具有抛光速度快、光洁度高、平整度高、抛光后产品使用寿命长的特点。该领域内,国际主要研究方向集中于氧化铈抛光粉的应用优化与拓展、氧化铈颗粒的大小形貌等对抛... 氧化铈抛光粉能够形成化学机械拋光(CMP)作用,可满足精密抛光领域需求,具有抛光速度快、光洁度高、平整度高、抛光后产品使用寿命长的特点。该领域内,国际主要研究方向集中于氧化铈抛光粉的应用优化与拓展、氧化铈颗粒的大小形貌等对抛光性能的影响、添加剂的引入及清洗方式等对表面缺陷等的回复作用、抛光粉粒径控制工艺等,而我国则在抛光粉粒径把控、优化生产工艺、缩短生产周期以及提高设备利用率等方面仍存在不足。氧化铈抛光粉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固相法、液相法和气相法。固相法包括固相烧结法和固相机械法,通常能耗较高、反应时间较长;液相法包括水热法、溶胶-凝胶法、沉淀法、微波法和微乳液法等,这些方法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能获得粒度更均匀的抛光粉,然而部分液相法工艺复杂,溶剂及副产物的处理亦需优化;气相法主要包括喷雾干燥法和喷雾热解法,其通过将溶液或悬浮液雾化成细小的液滴,然后在高温下迅速蒸发溶剂形成固体颗粒,能够生产出具有特定形态和大小的抛光粉。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开发低能耗、绿色合成方法已成为大势所趋,气相法和其他环境友好型合成方法将受到更多关注;未来的研究将更加注重氧化铈粉末的粒度和形貌控制,以满足不同领域的抛光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抛光粉 氧化铈 固相法 液相法 气相法 粒度控制 形貌控制 精密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热法镁渣的二段式盐酸浸出试验研究
17
作者 马振宇 刘燕 +1 位作者 李小龙 张廷安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5-74,共10页
我国镁还原渣堆存量高达5000万t,目前利用方法主要集中在制备建筑材料、胶凝材料和墙体材料等,张廷安教授团队提出“浸钙-净化-电解-碳化”工艺处理镁还原渣制备食品级碳酸钙粉体的新方法,本文对工艺中的浸钙过程进行研究,提出盐酸二段... 我国镁还原渣堆存量高达5000万t,目前利用方法主要集中在制备建筑材料、胶凝材料和墙体材料等,张廷安教授团队提出“浸钙-净化-电解-碳化”工艺处理镁还原渣制备食品级碳酸钙粉体的新方法,本文对工艺中的浸钙过程进行研究,提出盐酸二段式浸出方法,并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各工艺参数对镁渣中金属元素浸出的影响,得到以下主要结论。二段式盐酸浸出通过控制第一段浸出过程盐酸加入量控制硅胶的生成,有效避免了浸出的不利影响;在一段浸出工艺参数盐酸浓度3 mol/L、液固比5 L/kg、时间60 min,二段浸出工艺参数盐酸浓度2.4 mol/L、液固比5 L/kg、浸出时间30 min,且全程在转速500 r/min搅拌强化的条件下,钙、镁、铁、铝四种金属的浸出率分别达到99.15%、96.45%、58.43%和90.21%;含钙浸出液中钙元素含量为45.1 g/L,相当于氯化钙浓度为125 g/L,具有较高的浓度,后续净化以后可通过电解等工序生产食品级碳酸钙等高附加值产品。该工艺产生的尾渣可以作为硅铁的原料,能有效实现镁还原渣废弃物的资源高效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热法 镁还原渣 盐酸浸出 二段式浸出 硅胶 食品级碳酸钙 硅铁 资源高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辅助镁热还原二氧化钛制备低氧氢化钛
18
作者 王卓 徐浩元 +3 位作者 魏永刚 李博 郑永兴 王华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6-64,共9页
目前,工业上应用最广泛的制备金属钛的方法是Kroll法,但是Kroll法的生产过程不连续、生产周期长、成本高,导致钛金属的价格高昂,限制了钛的应用。因此,开发连续生产、短流程、低成本的钛冶炼新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氢辅助镁热还原法通过... 目前,工业上应用最广泛的制备金属钛的方法是Kroll法,但是Kroll法的生产过程不连续、生产周期长、成本高,导致钛金属的价格高昂,限制了钛的应用。因此,开发连续生产、短流程、低成本的钛冶炼新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氢辅助镁热还原法通过在系统中引入氢气使Ti-O固溶体转变为Ti-O-H固溶体,打破了镁热还原二氧化钛的热力学极限。本文通过氢辅助镁热还原法使用粒度为0.05 mm的TiO_(2)在650℃还原2 h制备了高纯度的低氧氢化钛,并通过热力学计算研究了氢气对Ti-O固溶体的失稳作用,氢的存在使镁热还原二氧化钛过程所需的温度更低、时间更短、还原更加彻底;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粒度对产物的氧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粒度越大产物的表面氧含量越低,但过大的粒度会导致其晶格氧的还原效果变差;还原产物的脱氧是对其晶格氧的脱除。本研究结果可为氢辅助镁热还原法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钛 低氧氢化钛 氢辅助镁热还原法 Ti-O固溶体 Ti-O-H固溶体 表面氧 晶格氧 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尘硝噁一体化脱除材料VMo/CeTi-PTFE复合催化滤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9
作者 陈宋璇 王昊 +2 位作者 刘君 姚亮 吕瑞彤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103,共13页
粉尘、氮氧化物(NO_(x))、二噁英类污染物的排放值是垃圾焚烧发电领域烟气净化的重要考核指标,结合脱硝催化剂和除尘器的功能,寻求一种可实现粉尘、氮氧化物、二噁英协同一体化脱除的功能材料,将有效缩短烟气净化工艺流程。本文基于复... 粉尘、氮氧化物(NO_(x))、二噁英类污染物的排放值是垃圾焚烧发电领域烟气净化的重要考核指标,结合脱硝催化剂和除尘器的功能,寻求一种可实现粉尘、氮氧化物、二噁英协同一体化脱除的功能材料,将有效缩短烟气净化工艺流程。本文基于复合结构原则构建VMo/CeTi基低温脱硝催化剂与聚四氟乙烯(PTFE)滤料耦合的复合功能滤料,并考察了该滤料的低温NH_(3)-SCR催化性能、二噁英模型化合物(呋喃和1,2-二氯苯)降解性能以及除尘效率,特别探究了其在含水含硫气氛条件下的稳定性。研究发现,复合功能滤料不仅表现出良好的低温NH_(3)-SCR催化和降解二噁英模型化合物的性能,还具有较好的水汽和SO_(2)耐受性。表征分析发现,复合结构功能滤料上催化剂固载稳定性较好,喷吹500次脱落率为0.2%;催化剂粉体分布均匀,易暴露更多活性位点,保留催化剂的脱硝和二噁英模型化合物的降解性能;NH_(3)-SCR反应过程中活性组分表面价态循环变化所引发的电子转移、羟基自由基结构的消耗与再生以及水的生成,将促进二噁英模型化合物的水解开环,实现氮氧化物和二噁英的协同脱除;柔性PTFE滤料(PTFE纤维)基体为催化剂粉体提供高分散度的同时依靠表面疏水性降低水汽对催化剂的干扰,进一步减少毒害物亚硫酸盐(硫酸盐)的生成,有利于改善复合结构功能滤料的抗水性能,提高材料使用寿命;此外,SO_(2)耐受性试验证明了Ce助剂添加可以有效抑制硝酸盐和硫酸氨类物质的形成,表现为较高的SO_(2)耐受性。本文构建的尘硝噁一体化脱除复合功能滤料对于推动短流程烟气净化技术工业化应用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焚烧发电 粉尘 氮氧化物(NO_(x)) 二噁英复合功能滤料 尘硝噁一体化脱除 耐水耐硫性 短流程烟气净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浸出含钛高炉渣提钛废液综合利用
20
作者 陆一铭 陈晓鸣 +2 位作者 高利坤 饶兵 王蓓琳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45,共10页
含钛高炉渣提钛废液中含有多种有价金属,对其进行回收利用,不但能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还可以通过在回收过程中制备工业产品提高企业收益率。根据浸出工艺可将提钛废液分为硫酸提钛废液、盐酸提钛废液、硫酸铵焙烧-硫酸提钛废液和硝酸提钛... 含钛高炉渣提钛废液中含有多种有价金属,对其进行回收利用,不但能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还可以通过在回收过程中制备工业产品提高企业收益率。根据浸出工艺可将提钛废液分为硫酸提钛废液、盐酸提钛废液、硫酸铵焙烧-硫酸提钛废液和硝酸提钛废液。硫酸提钛废液中含有大量的Al^(3+),常采用提取制备硫酸铝铵和氢氧化铝和废酸循环再利用方式实现综合利用,但制备副产品方法铝脱除率较低,产生的Al(OH)_(3)胶体过滤较为困难;对于盐酸提钛废液常采用沉淀法回收金属离子,但该方法最终处理废液中含有Cl^(-),无法实现绿色排放;对于硫酸铵提钛废液常通过回收溶剂再循环浸出及结晶分离铝硅等组分实现综合利用,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价值,但此工艺对设备要求高,絮凝产物为胶冻状液体,过滤较为困难;对于硝酸提钛废液常通过沉淀制备氢氧化铝、碳酸钙、碳酸镁及蒸发母液制得硝酸铵肥料的方法进行综合利用,该方法在酸浸过程中没有消耗硝酸,且工艺简单,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未来该领域应在关注钛元素提取效率的同时,发展其他有价元素的回收利用工艺,研发生物浸出、电化学浸出等更为环保的处理技术,减少有害副产品的生成,实现更加可持续的处理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钛高炉渣 提钛废液 硫酸提钛 盐酸提钛 硫酸铵提钛 硝酸提钛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