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1,930篇文章
< 1 2 9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稿约
1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2025年第1期78-78,F0003,共2页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原《中国小儿血液》)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大学医学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北京...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原《中国小儿血液》)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大学医学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同仁医院协办的国家级小儿血液与肿瘤专业性学术期刊,已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 学术期刊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肿瘤细胞在儿童横纹肌肉瘤诊疗中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袁秀丽 杨楠麟 +9 位作者 郎会萍 周哲蝶 徐焕丽 余阅 刘超 陈小文 曹年华 刘宗彬 文飞球 刘四喜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2025年第2期109-114,126,共7页
目的研究循环肿瘤细胞(CTCs)与横纹肌肉瘤(RMS)患儿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探索不同类型CTCs[包括循环杂交细胞(CHC)]在RMS患儿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20年6月—2023年10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诊治的24例RMS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不同治疗... 目的研究循环肿瘤细胞(CTCs)与横纹肌肉瘤(RMS)患儿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探索不同类型CTCs[包括循环杂交细胞(CHC)]在RMS患儿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20年6月—2023年10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诊治的24例RMS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不同治疗阶段外周血及骨髓血CTCs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初诊RMS患儿外周血CTC/CHC数量及阳性率与性别、原发部位、病理诊断、危险度分层、转移与否无关(P>0.05)。外周血CTC/CHC在初诊RMS患儿与健康儿童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变化趋势与RMS患儿疗效基本一致。初诊时外周血CTC簇阳性患儿均出现了进展/复发,初诊时骨髓血CTC簇阳性患儿均为高危。结论外周血CTC/CHC在RMS患儿中有较高的检出率,可协助早期诊断RMS。外周血CTC/CHC可能有助于实时监测RMS患儿的疗效,且CHC比CTC更敏感。初诊时CTC簇阳性在危险度分层及预后评估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肿瘤细胞 儿童 横纹肌肉瘤 液体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透析治疗新生儿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肿瘤细胞溶解综合征1例
3
作者 展世宏 成芳芳 +4 位作者 胡昳歆 肖佩芳 潘涛 孙斌 胡绍燕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2025年第2期145-146,148,共3页
1病例资料患儿女,生后22天,因“发现皮肤瘀点、瘀斑3天”于2024年8月29日入院。患儿系G2P1,胎龄39+3周,经阴道娩出,出生体重3.2kg。入院3天前患儿家属无意间发现患儿全身散在瘀点瘀斑,腹部为主,1天前至当地医院查血常规WBC 340.81×... 1病例资料患儿女,生后22天,因“发现皮肤瘀点、瘀斑3天”于2024年8月29日入院。患儿系G2P1,胎龄39+3周,经阴道娩出,出生体重3.2kg。入院3天前患儿家属无意间发现患儿全身散在瘀点瘀斑,腹部为主,1天前至当地医院查血常规WBC 340.81×10^(9)/L,HB 98g/L,PLT 33×10^(9)/L,考虑“新生儿白血病”转来我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肿瘤细胞溶解综合征 腹膜透析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期间肠外营养相关并发症分析
4
作者 杨文利 秦茂权 +6 位作者 贾晨光 王彬 朱光华 杨骏 骆燕辉 郑杰 闫洁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2025年第1期30-34,共5页
目的研究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儿接受肠外营养(PN)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确定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6月—2022年5月于我院行allo-HSCT患儿的临床资料,使用因果关系评估法,从患儿医疗记录中收集与PN相关的... 目的研究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儿接受肠外营养(PN)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确定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6月—2022年5月于我院行allo-HSCT患儿的临床资料,使用因果关系评估法,从患儿医疗记录中收集与PN相关的并发症。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对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研究时间内共223例患儿行allo-HSCT,其中PN治疗者92例(42%)。共有85%(n=78)的患儿发生了213例次可归因于PN的并发症。平均每位患儿发生(2.31±1.66)例次(最少=1,最多=8),每100个PN日可能发生5.5例次并发症。并发症主要为电解质紊乱(n=89)、糖脂代谢紊乱(n=45)、肝功能损害(n=35)、胆汁淤积(n=21)、尿素氮(BUN)升高(n=11)和感染(n=12)。多因素变量分析显示,PN持续时间(P=0.004)和血糖异常(P=0.007)是出现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论allo-HSCT期间PN可引起较多并发症,且随PN时间延长而增多。虽然很难明确并发症与PN之间的绝对相关性,肠内营养可能是减少各种并发症的最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肠外营养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合并冠状动脉病变儿童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6例报道
5
作者 杨骏 赵云泽 +5 位作者 朱光华 王彬 贾晨光 张蕊 秦茂权 王天有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2025年第1期9-14,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儿童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CAEBV)合并冠状动脉病变(CAL)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5年6月—2023年12月期间行allo-HSCT的全部CAEBV合并CAL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儿童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CAEBV)合并冠状动脉病变(CAL)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5年6月—2023年12月期间行allo-HSCT的全部CAEBV合并CAL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截止到2023年12月底,共有87例CAEBV患儿进行allo-HSCT,有6例合并CAL,总体发生率6.9%,男女比例5∶1,起病到出现CAL平均时间为(2.19±2.11)个月(5d~6个月),除1例接受了同胞全相合的allo-HSCT外,其余5例均为单倍型allo-HSCT,allo-HSCT时平均年龄(4.50±3.56)岁。平均观察时间(43.46±24.08)个月,随访结束时,全部患儿均存活,CAL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其中4例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4例患儿发生典型血栓性微血管病变。结论CAL为CAEBV患儿少见并发症,及时应用化疗及allo-HSCT可有效控制患儿CAL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冠状动脉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例儿童系统性EBV阳性T细胞淋巴瘤临床分析
6
作者 周建文 毛彦娜 +5 位作者 何永艳 马平 刘姗姗 陶菁 何楠 刘炜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2025年第2期131-135,共5页
目的提高对儿童系统性EBV阳性T细胞淋巴瘤(STCLC)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医院2021年1月—2023年7月收治的5例儿童STCLC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化疗移植方案及随访情况。结果男2例、女3例,中位发病年龄5.8(1.1-12... 目的提高对儿童系统性EBV阳性T细胞淋巴瘤(STCLC)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医院2021年1月—2023年7月收治的5例儿童STCLC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化疗移植方案及随访情况。结果男2例、女3例,中位发病年龄5.8(1.1-12.0)岁。4例为急性原发EBV感染引起的儿童系统性EBV阳性T细胞淋巴瘤,1例为慢性活动性EBV感染背景下发病。初诊时均有反复发热、多系统受累,3例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外周血单个核细胞EBV-DNA拷贝数(61.50-6860.00)×10^(2)/mL,血浆EBV-DNA拷贝数(5.33-2080.00)×10^(2)/mL。全外显子测序发现3例基因突变,分别为CTPS1杂合突变、XIAP p.Q423P突变、PIK3CD突变,但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指南初步判定为非致病性变异。5例均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病理特征主要为淋巴结或肠粘膜固有结构破坏,片状或局灶坏死,增生的淋巴细胞形态较单一,轻度或明显异型性,免疫组化提示4例CD8+/CD4-,1例CAEBV起病为CD8-/CD4+,CD56阴性或部分阳性,颗粒酶B、TIA-1阳性,原位杂交EBER阳性,TCR基因重排阳性。5例患儿根据病情化疗2-4个疗程,4例联合芦可替尼,经化疗后4例达PR,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3个月评估均CR,中位随访时间21.7个月,均无事件生存。1例PD,PD患儿移植后+1天合并鲍曼不动杆菌败血症死亡。结论儿童STCLC发病急,起病时往往多系统受累,易合并HLH,诊断时需结合临床、病理组化、克隆性特征等,化疗后及时衔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系统性EB病毒阳性T细胞淋巴瘤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和家长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张胜男 李卓 +3 位作者 杨颖 王菲 龚相易 肖娟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2025年第1期52-57,共6页
目的调查和评价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儿及家长的生活质量,分析其影响因素,为ITP患儿的临床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应用KIT量表对2022年8月—2023年3月期间就诊北京协和医院儿科血液专科门诊的1-18岁ITP患儿及其家长进行生活质量... 目的调查和评价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儿及家长的生活质量,分析其影响因素,为ITP患儿的临床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应用KIT量表对2022年8月—2023年3月期间就诊北京协和医院儿科血液专科门诊的1-18岁ITP患儿及其家长进行生活质量的调查,分析病程、血小板计数、治疗方式等方面对患儿及家长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在≥7岁患儿儿童问卷中治疗副作用得分,慢性组得分明显高于新诊断组(P<0.05);家长问卷中日常生活方面,慢性组得分明显高于持续性组(P<0.05)。使用静脉激素治疗组儿童问卷中,治疗副作用得分明显高于未使用静脉激素治疗组(P<0.05);口服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超过3个月组家长问卷中情绪影响得分明显低于口服TPO-RA不足3个月组(P<0.05)。结论慢性病程、药物副作用影响患儿及家长的生活质量。较长时间TPO-RA的应用可能对ITP患儿及家庭的生活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Cs检测技术在儿童实体瘤诊治中的应用
8
作者 袁秀丽 刘四喜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2025年第1期70-73,共4页
儿童实体瘤由于其复杂的生物学特性和治疗上的挑战性,对诊断和治疗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循环肿瘤细胞(CTCs)是从原发肿瘤部位脱落进入血液循环的肿瘤细胞,它们的存在为无创式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提供了可能,尤其在儿童患者中,由于这一群体... 儿童实体瘤由于其复杂的生物学特性和治疗上的挑战性,对诊断和治疗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循环肿瘤细胞(CTCs)是从原发肿瘤部位脱落进入血液循环的肿瘤细胞,它们的存在为无创式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提供了可能,尤其在儿童患者中,由于这一群体对重复侵入性生物标本采集的耐受性较低,CTCs检测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CTCs的研究为实体瘤的辅助诊断、治疗反应评估以及复发监测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将探讨CTCs在儿童实体瘤诊治中的应用,并介绍其潜在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实体瘤 循环肿瘤细胞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继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15例临床分析
9
作者 周盼盼 鞠秀丽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2025年第3期208-213,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继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SCNSL)的临床特征、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为SCNSL患儿的诊治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儿科2013年1月1日—2024年8月31日收治的SCNSL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预后良好者... 目的探讨儿童继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SCNSL)的临床特征、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为SCNSL患儿的诊治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儿科2013年1月1日—2024年8月31日收治的SCNSL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预后良好者与预后不良者的差异。结果研究纳入175例淋巴瘤患儿,SCNSL患儿15例,总患病率8.6%,且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病率为10.2%。15例SCNSL患儿初诊中位发病年龄8岁6个月(2岁11个月~16岁);男∶女=14∶1;临床分期以中晚期(Ⅲ-Ⅳ期)为主;常见病理类型依次是Buirkitt淋巴瘤/白血病、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初诊确诊者6例,治疗中确诊者9例。诊断SCNSL时病程中位时间为3个月(10天~12个月);伴神经系统临床表现者33.3%;脑脊液阳性者86.7%;影像学检查阳性者26.7%。常规治疗早期疗效尚可,11例(78.6%)完全缓解,3例(21.4%)未缓解。截至末次随访日期,存活12例,死亡3例,中位生存期16(1~125)个月,1年无事件生存率为66.7%。预后良好组10例占2/3,预后不良组5例占1/3,两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显示,早期疗效是独立预后危险因素(P<0.05)。结论NHL患儿SCNSL发生率为10.2%,以男性多见,治疗中诊断者占60%。多数经常规治疗早期可完全缓解,诊断后1年无事件生存率为66.7%,早期疗效是独立预后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儿童 中枢神经系统受累 继发性 临床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移植在儿童实体肿瘤中的应用
10
作者 黎阳 方建培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2025年第1期5-8,共4页
1造血干细胞移植应用于儿童实体肿瘤的适应症近几十年来,虽然癌症儿童的总生存率显著提高,但高危的儿童实体瘤:如神经母细胞瘤、尤文氏肉瘤或横纹肌肉瘤的治愈率仍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 1造血干细胞移植应用于儿童实体肿瘤的适应症近几十年来,虽然癌症儿童的总生存率显著提高,但高危的儿童实体瘤:如神经母细胞瘤、尤文氏肉瘤或横纹肌肉瘤的治愈率仍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uto-HSCT)为这类患者提供了允许超越骨髓耐受的超高化疗剂量治疗以克服耐药的可能,并已成为这类难治性儿童肿瘤多模式综合治疗的常规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神经母细胞瘤 儿童实体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应用现状及进展
11
作者 陈静 罗成娟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2025年第1期1-4,共4页
自1958年Thomas成功完成了首例骨髓移植以来,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cell transplant,HCT)已成功用于治疗各种造血不良、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和遗传缺陷病。虽然HCT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但全球范围内移植数量仍然每年在不断地增长,亚... 自1958年Thomas成功完成了首例骨髓移植以来,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cell transplant,HCT)已成功用于治疗各种造血不良、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和遗传缺陷病。虽然HCT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但全球范围内移植数量仍然每年在不断地增长,亚太地区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欧美等发达国家[1]。我国儿童HCT相对起步较晚,但移植病种均已经普遍涉及,且正以全球领先的增长速度在快车道上行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状 儿童 造血干细胞移植 骨髓移植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布妥昔单抗在儿童及青少年淋巴瘤中的应用进展
12
作者 段彦龙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2025年第2期79-82,共4页
在我国,2018—2020年平均每年新发儿童和青少年癌症患者4.038万名,排名前三位依次为白血病(42.33/百万)、中枢神经系统肿瘤(19.59/百万)和淋巴瘤(11.54/百万)[1]。儿童淋巴瘤和成人相比较,病理亚型以及对化疗和放疗的治疗反应不同,需要... 在我国,2018—2020年平均每年新发儿童和青少年癌症患者4.038万名,排名前三位依次为白血病(42.33/百万)、中枢神经系统肿瘤(19.59/百万)和淋巴瘤(11.54/百万)[1]。儿童淋巴瘤和成人相比较,病理亚型以及对化疗和放疗的治疗反应不同,需要考虑远期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淋巴瘤 应用进展 儿童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V方案与DHAG方案再诱导治疗儿童复发/难治AML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
13
作者 刘雨秋 杜薇薇 +6 位作者 吴茜桐 张玉迪 何海龙 肖佩芳 王易 胡绍燕 卢俊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2025年第2期115-120,共6页
目的探讨HCV方案和DHAG方案再诱导治疗儿童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R/R AML)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9月—2023年2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分别接受HCV和DHAG方案再诱导治疗的R/R AML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87例R/R AML... 目的探讨HCV方案和DHAG方案再诱导治疗儿童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R/R AML)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9月—2023年2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分别接受HCV和DHAG方案再诱导治疗的R/R AML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87例R/R AML患儿入组。(1)HCV组和DHAG组患儿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77.3%和64.6%(P=0.272)、完全缓解伴微小残留病变(MRD)阴性率分别为54.5%和40.0%(P=0.234)。(2)不良反应方面,HCV组和DHAG组患儿发热合并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分别为54.5%和78.5%(P=0.030);疗程期间因感染静脉联合3-4种抗生素使用率分别为27.3%和58.4%(P=0.011)。结论HCV方案和DHAG方案治疗R/R-AML均有较高的缓解率;HCV组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较低、静脉联合3-4种抗生素使用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急性髓系白血病 复发 难治 维奈克拉 去甲基化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0例儿童青少年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白血病特征及预后比较
14
作者 韦芷晴 曾成功 +8 位作者 李卓苒 黄俊廷 朱佳 孙斐斐 王娟 路素英 张翼鷟 孙晓非 甄子俊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2025年第3期162-168,共7页
目的对比分析儿童青少年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T-LBL)与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的临床特征、分层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022年收治的T-LBL和T-ALL患者的治疗结果,T-LBL患者接受改良NHL-BFM-95方案治疗,T-ALL患者接受SCCLG... 目的对比分析儿童青少年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T-LBL)与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的临床特征、分层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022年收治的T-LBL和T-ALL患者的治疗结果,T-LBL患者接受改良NHL-BFM-95方案治疗,T-ALL患者接受SCCLG-2016方案治疗。结果共有180例患儿纳入本研究,其中T-LBL 131例,T-ALL 49例。T-ALL高危患者比例显著高于T-LBL(40.8%vs.20.6%,P=0.021)。全组中位随访时间为53.9个月。T-LBL的5年无事件生存(EFS)和总生存(OS)分别为75.5%和82.3%,其中中危(n=102)和高危(n=27)患者的5年EFS分别为79.0%和59.5%(P=0.036)。T-ALL的5年EFS和OS分别为71.8%和76.0%,其中中危(n=29)和高危(n=20)患者的5年EFS分别为82.8%和52.5%(P=0.035)。将T-LBL与T-ALL比较,5年EFS和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LBL中,起病时中枢侵犯和危险分层与5年EFS显著相关;起病时中枢侵犯、纵隔肿物、骨髓浸润和危险分层与5年OS显著相关。T-ALL中,年龄和危险分层与5年EFS和OS显著相关。结论T-LBL和T-ALL治疗策略和预后相近,但T-ALL总体治疗强度相对较强,治疗成本和副作用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 青少年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颅内静脉窦血栓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15
作者 徐丽瑶 赖灿 +4 位作者 沈和萍 林舒鹏 王迪 廖婵 徐卫群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2025年第1期19-24,共6页
目的颅内静脉窦血栓(CVST)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儿童培门冬酶化疗后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既往对重症CVST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罕见报道。本研究旨在了解重症CVST相关危险因素、探讨神经介入治疗和多学科合作(MDT)应急预案的执行对... 目的颅内静脉窦血栓(CVST)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儿童培门冬酶化疗后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既往对重症CVST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罕见报道。本研究旨在了解重症CVST相关危险因素、探讨神经介入治疗和多学科合作(MDT)应急预案的执行对重症CVST患儿的预后改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2月4年间在本院诊治的ALL患儿CVST发生情况,重点分析CVST组患儿临床特征、重症相关高危因素、治疗及预后。比较本中心CVST MDT应急预案开展前后,CVST的重症率、脑疝及病死率的差异。结果738例ALL中CVST发生率3.1%。CVST组年龄较非CVST组大,11例有抽搐表现者归入重症组,其余轻症,重症组在合并颅内出血、低蛋白S血症、近日输注纤维蛋白原三个方面与轻症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5,P<0.05,P<0.05)。7例重症患儿进行介入取栓,6例预后良好;未合并脑疝患者预后均良好。MDT应急预案开展后患者重症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ALL相关CVST发病与年龄大相关,以抽搐为表现、合并颅内出血、培门冬酶应用后低蛋白S血症、近日输注纤维蛋白原是重症的危险因素,监测抗凝蛋白,谨慎输注纤维蛋白原,成立MDT团队执行应急预案、重症患者及时神经介入治疗可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静脉窦血栓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 重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及青少年颅外实体肿瘤女性患者卵巢功能评估的单中心分析
16
作者 方梓莳 马晓莉 +6 位作者 赵文 金眉 王晓曼 王希思 张大伟 苏雁 段超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2025年第3期175-181,共7页
目的探索抗肿瘤治疗后儿童及青少年颅外实体肿瘤女性患儿卵巢功能损害的评估标志物及危险因素。方法分析2021年9月—2022年12月于北京儿童医院诊断的9~18岁的女性颅外实体肿瘤患儿各卵巢生物学标志物的检测结果与抗肿瘤治疗的关系。结... 目的探索抗肿瘤治疗后儿童及青少年颅外实体肿瘤女性患儿卵巢功能损害的评估标志物及危险因素。方法分析2021年9月—2022年12月于北京儿童医院诊断的9~18岁的女性颅外实体肿瘤患儿各卵巢生物学标志物的检测结果与抗肿瘤治疗的关系。结果共纳入49例患儿,卵巢功能评估时的中位年龄为12.7岁。接受过抗肿瘤治疗患儿的抗缪勒管激素(AMH)在大剂量及小剂量组均明显低于未开始治疗者(P<0.001,P=0.011),而促卵泡激素(FSH)则明显升高(P=0.011,P=0.001),其中接受过大剂量环磷酰胺当量剂量(CED)化疗患儿的AMH、窦卵泡计数(AFC)及抑制素B(INH B)明显低于小剂量组(P=0.004,P=0.044,P=0.009)。接受过高危放疗患儿的AMH及AFC明显降低(P<0.001,P=0.004),而FSH明显升高(P=0.041)。31例(63.3%)卵巢功能受损的患儿主要分布于接受过大剂量CED化疗组(P=0.026)及高危放疗组(P<0.001)。结论AMH对儿童颅外实体肿瘤抗肿瘤治疗后卵巢功能评估的灵敏度及准确性较高,接受过大剂量烷化剂化疗及高危放疗与其抗肿瘤治疗后卵巢功能受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及青少年女性 颅外实体肿瘤 卵巢功能评估 卵巢生物学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眼眶首发的肾外恶性横纹肌样瘤规范化治疗1例
17
作者 石鑫 张伟令 +5 位作者 张谊 黄东生 支天 刘婷婷 孟雪 王群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2025年第2期140-142,共3页
1病例资料患儿,女,2岁时右眼突出伴右眼下眼睑出现青紫色,眼球运动尚可,不伴有视力减退及头晕头痛,眼眶CT检查提示右侧眼眶肌椎内占位性病变,见图1A-B,予病理活检,病理组织免疫组化:1N1-1(-),Myogenin(-),EMA(-),Desmin(-)。CD31(-),CD3... 1病例资料患儿,女,2岁时右眼突出伴右眼下眼睑出现青紫色,眼球运动尚可,不伴有视力减退及头晕头痛,眼眶CT检查提示右侧眼眶肌椎内占位性病变,见图1A-B,予病理活检,病理组织免疫组化:1N1-1(-),Myogenin(-),EMA(-),Desmin(-)。CD31(-),CD34(-),S-100(-),Vimentin(+),考虑肾外恶性横纹肌样瘤,外院病理会诊诊断一致,见图2A-C。骨髓细胞形态检查大致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化治疗 眼眶首发 病理活检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linatumomab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疗效分析
18
作者 王玉平 梁卉 +4 位作者 魏平平 丁雯雯 李丹妮 庄超 张磊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2025年第1期58-62,共5页
目的探讨Blinatumomab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1年1月—2023年12月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血液儿科接受Blinatumomab治疗的21例ALL患儿相关临床资料,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探讨分析其临... 目的探讨Blinatumomab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1年1月—2023年12月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血液儿科接受Blinatumomab治疗的21例ALL患儿相关临床资料,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探讨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本研究中诱导化疗结束后MRD或融合基因未转阴患儿7例,不耐受强化疗10例,复发者4例,治疗后患儿的骨髓细胞学形态均完全缓解,仅1例患儿MRD阳性,治疗前后融合基因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患儿的脑脊液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调节性淋巴细胞亚群增多,可能与Blinatumomab治疗后T细胞活化,同时使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进入脑脊液中的T细胞增多有关。结论复发性、诱导化疗结束后MRD或融合基因未转阴及不耐受强化疗CD19阳性B-ALL患儿可接受Blinatumomab治疗,提高缓解率,但需注意,Blinatumomab治疗会使患儿的脑脊液白细胞数升高,建议在治疗后行脑脊液流式细胞学检测,以区分是T细胞浸润或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细胞浸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 Blinatumomab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克拉屈滨的化疗方案在儿童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19
作者 樊倩倩 涂松济 +4 位作者 储金华 黄玲玲 杨林海 张坤龙 王宁玲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2025年第2期127-130,共4页
目的探讨含克拉屈滨化疗方案在儿童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3年4月接受含克拉屈滨化疗方案治疗的儿童难治/复发AML的临床资料,计算其CR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2例入组患儿中难治... 目的探讨含克拉屈滨化疗方案在儿童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3年4月接受含克拉屈滨化疗方案治疗的儿童难治/复发AML的临床资料,计算其CR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2例入组患儿中难治性AML 8例,复发AML 4例。应用CLAG方案2例,克拉屈滨+HAA方案1例,克拉屈滨+HAG方案9例(其中5例应用2个疗程)。1疗程CR率92%,造血干细胞移植率83%。3级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83%,3级贫血100%,4级血小板减少100%。结论含克拉屈滨的化疗方案治疗儿童难治/复发AML CR率高,耐受性好,是一种有效、安全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屈滨 儿童 难治/复发 急性髓系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例EBF1::PDGFRB融合基因阳性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资料分析
20
作者 刘会青 漆佩静 +5 位作者 黄鹏丽 吴颖 于皎乐 杨杰 侯贝 张瑞东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2025年第3期189-193,共5页
目的探讨EBF1::PDGFRB融合基因阳性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临床特点及治疗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2023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诊治的6例伴EBF1::PDGFRB融合基因的ALL患儿的临床特征、危险度评估、治疗... 目的探讨EBF1::PDGFRB融合基因阳性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临床特点及治疗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2023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诊治的6例伴EBF1::PDGFRB融合基因的ALL患儿的临床特征、危险度评估、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6例患儿,男4例,女2例,中位年龄7.55(5.7~14.7)岁;初诊中位白细胞计数90.90(35~406.38)×10^(9)/L;1例CNS3同时合并睾丸白血病。6例中4例为普通B淋巴细胞表型,2例为前B细胞表型。染色体核型均未见特异性核型。其中1例合并IKZF1突变,1例伴有EBF1::IKZF融合基因。6例均采取伊马替尼/达沙替尼+CCLG-ALL-2018方案规律化疗,第15天评估骨髓均未缓解,微小残留病(MRD)波动在(1.75~4.85)×10^(-1),升级高危;第33天评估骨髓MRD均有下降,其中1例MRD转阴,但2例MRD≥10^(-1)。诱导治疗期间均合并不同程度并发症,包括脓毒症、重症肺炎等,其中1例因脓毒性休克转ICU继续治疗。3例继续传统化疗治疗,2例在诱导结束后采取贝林妥欧联合化疗,但其中1例因无法应用贝林妥欧而采取化疗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随访中位时间29(20~44)个月,6例患儿均MRD阴性。结论伴有EBF1::PDGFRB融合基因的儿童ALL多合并高白细胞血症,传统化疗诱导缓解失败率高,并发症多。对于早期诱导失败或化疗不耐受患儿可早期应用贝林妥欧免疫治疗使骨髓MRD尽快转阴,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F1::PDGFRB 贝林妥欧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