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3,616篇文章
< 1 2 18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新年发刊词
1
作者 秦川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春华秋实,岁序更新。随着2025年新年钟声响起,我们共同迈入了崭新的征程。在这充满希望的新年伊始,衷心感谢各位编委、审稿专家、作者及读者一直以来对期刊的支持与帮助,让我们满怀激情与期待,共同迎接新的挑战与机遇。《中国实验动物... 春华秋实,岁序更新。随着2025年新年钟声响起,我们共同迈入了崭新的征程。在这充满希望的新年伊始,衷心感谢各位编委、审稿专家、作者及读者一直以来对期刊的支持与帮助,让我们满怀激情与期待,共同迎接新的挑战与机遇。《中国实验动物学报》是为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稿专家 国家重大战略 新年钟声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发刊词 支持与帮助 挑战与机遇 期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新年发刊词
2
作者 谭毅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I0001-I0001,共1页
尊敬的各位同仁:我是《中国实验动物学报》副主编、重庆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主任谭毅研究员,值此新年之际,我荣幸地与各位共同回顾期刊过去的学术成果与知识传播成绩,展望新年的发展蓝图。《中国实验动物学报》一直及时报道本学科的研... 尊敬的各位同仁:我是《中国实验动物学报》副主编、重庆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主任谭毅研究员,值此新年之际,我荣幸地与各位共同回顾期刊过去的学术成果与知识传播成绩,展望新年的发展蓝图。《中国实验动物学报》一直及时报道本学科的研究热点和重大科研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科研成果 重庆医科大学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实验动物中心 知识传播 发刊词 研究热点 学术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欢迎关注《中国实验动物学报》微信公众号
3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69,共1页
为方便作者投稿和随时查询稿件状态,方便读者免费下载本刊已发表论文,《中国实验动物学报》微信公众号已于2025年1月份上线,微信用户可通过搜索公众号“中国实验动物学报”或扫描以下二维码添加关注。届时,您将及时收到本刊定期发布的... 为方便作者投稿和随时查询稿件状态,方便读者免费下载本刊已发表论文,《中国实验动物学报》微信公众号已于2025年1月份上线,微信用户可通过搜索公众号“中国实验动物学报”或扫描以下二维码添加关注。届时,您将及时收到本刊定期发布的“目录”“文章推荐”“专题盘点”等学术前沿消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公众号 查询稿件 微信用户 免费下载 二维码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学术前沿 作者投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再次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4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3-323,共1页
依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经研究人员对相关文献的检索、统计和分析,以及学科专家评审,《中国实验动物学报》再次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即第10版)动物学/人类学类的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采用定量评价... 依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经研究人员对相关文献的检索、统计和分析,以及学科专家评审,《中国实验动物学报》再次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即第10版)动物学/人类学类的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采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进行综合评价,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再次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5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22-822,共1页
依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经研究人员对相关文献的检索、统计和分析,以及学科专家评审,《中国实验动物学报》再次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即第10版)动物学/人类学类的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采用定量评价... 依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经研究人员对相关文献的检索、统计和分析,以及学科专家评审,《中国实验动物学报》再次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即第10版)动物学/人类学类的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采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进行综合评价,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再次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6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8-548,共1页
依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经研究人员对相关文献的检索、统计和分析,以及学科专家评审,《中国实验动物学报》再次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即第10版)动物学/人类学类的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采用定量评价... 依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经研究人员对相关文献的检索、统计和分析,以及学科专家评审,《中国实验动物学报》再次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即第10版)动物学/人类学类的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采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进行综合评价,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再次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7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43-643,共1页
依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经研究人员对相关文献的检索、统计和分析,以及学科专家评审,《中国实验动物学报》再次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即第10版)动物学/人类学类的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采用定量评价... 依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经研究人员对相关文献的检索、统计和分析,以及学科专家评审,《中国实验动物学报》再次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即第10版)动物学/人类学类的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采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进行综合评价,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25年征订启事
8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3-373,共1页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由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高级学术刊物(月刊),以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为宗旨,征稿的范围是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相关的生命科学各分支学科。要求来稿材料翔实、数...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由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高级学术刊物(月刊),以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为宗旨,征稿的范围是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相关的生命科学各分支学科。要求来稿材料翔实、数据可靠、文字简练、观点明确、论证合理,有创新、有突破、有新意。开设栏目:研究报告和研究进展。读者对象:生物学、医学、药学、环保、体育、国防等单位的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管理人员及相关的生产者、院校师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实验动物学会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马鱼在抗肿瘤药物和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9
作者 李璘 邱蓉丽 +2 位作者 魏凯峰 程海波 孙东东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1-566,共6页
斑马鱼作为独具特点的新兴实验动物,广泛应用于人类多种疾病的研究。斑马鱼具有发育迅速、基因组与哺乳类动物高度同源、基因编辑操作简便和成本低廉等优势,目前已成为肿瘤研究不可或缺的模式动物之一。本文对斑马鱼抗肿瘤药物和临床治... 斑马鱼作为独具特点的新兴实验动物,广泛应用于人类多种疾病的研究。斑马鱼具有发育迅速、基因组与哺乳类动物高度同源、基因编辑操作简便和成本低廉等优势,目前已成为肿瘤研究不可或缺的模式动物之一。本文对斑马鱼抗肿瘤药物和临床治疗肿瘤研究的应用特点进行概述,以期为斑马鱼在抗肿瘤药物筛选、药物效应、毒副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等方面的进一步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抗肿瘤 药物 筛选 耐药性 临床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中医证型特点及其代谢物质基础研究
10
作者 张秋菊 王宇 +7 位作者 凌必时 司美龙 孟浩先 田萌媛 张铭 连妮妮 康万荣 金华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53,共10页
目的探究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的中医证型特点及可能的代谢物质基础。方法10周龄SPF级SHR及同品系同周龄WKY大鼠,分SHR组和WKY组,每组8只大鼠。通过综合动态观察和检测SHR的一般状态、性情、周围血管... 目的探究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的中医证型特点及可能的代谢物质基础。方法10周龄SPF级SHR及同品系同周龄WKY大鼠,分SHR组和WKY组,每组8只大鼠。通过综合动态观察和检测SHR的一般状态、性情、周围血管充盈度、舌象、饮食饮水量、尿量、粪便量与性状、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痛阈和旷场实验,以辨别其可能的中医证型。同时,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mass spectrometry,LC-MS/MS)对血清代谢物进行非靶向检测分析,以初步揭示引起血压升高和中医证型表现的物质基础。结果与WKY组相比,SHR组大鼠毛色暗黄、易激惹程度及周围毛细血管充盈评分较高(P<0.0001);舌色赤红,舌质干、津液少;24 h饮食饮水量及尿量、粪便量少(P<0.05),粪便含水率较低(P<0.001);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均明显较高(P<0.05);痛阈较低(P<0.0001);旷场实验显示,边缘运动距离和停留时间较长(P<0.001)。血清非靶向代谢组学结果显示,与WKY组相比,SHR组大鼠具有显著性差异的代谢物共有114种(P<0.05),这些差异代谢物主要为脂质和类脂分子(40.35%)、有机酸及其衍生物(22.8%)、有机杂环化合物(15.79%)。差异代谢物通过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数据库富集分析共得到25条代谢通路,进一步差异丰度得分分析,其中16条通路被激活,仅4条通路被抑制,5条通路未见明显变化;而其中与神经系统兴奋性相关的3条通路中,谷氨酸能突触(glutamatergic synapse)和γ-氨基丁酸能突触(GABAergic synapse)被激活,而5-羟色胺能突触(serotonergic synapse)则被抑制。结论SHR有急躁易怒、周围血管扩张侧支循环形成、球结膜充血膨出、舌色赤红,舌质干、便秘、小便少而赤黄、心率、呼吸频率增快等表现,这些均提示SHR表现为高血压肝阳上亢证,其物质基础除了与脂类、氨基酸、碳水化合物代谢增强有关外,还可能与谷氨酸能、γ-氨基丁酸能及血清素能等神经通路代谢紊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肝阳上亢证 非靶向代谢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慢性肝衰竭大鼠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研究
11
作者 王娜 陆正峰 +9 位作者 王明刚 吴凤兰 张日云 张荣臻 冯雯倩 刘好 杜洋 舒发明 蓝艳梅 毛德文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11-822,共12页
目的制备稳定的慢性肝衰竭大鼠动物模型,为开展相关基础研究提供造模方法。方法取66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8只,造模组48只,造模组以50%CCl4橄榄油混合溶液腹腔注射,剂量为1.5 mL/kg,每周2次,分别于第8、16、24周B超观察各组大... 目的制备稳定的慢性肝衰竭大鼠动物模型,为开展相关基础研究提供造模方法。方法取66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8只,造模组48只,造模组以50%CCl4橄榄油混合溶液腹腔注射,剂量为1.5 mL/kg,每周2次,分别于第8、16、24周B超观察各组大鼠的肝形态、测量肝硬度值、门静脉直径、出现腹水症状后,采集血清、血浆,剖取肝,肉眼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变化,检测大鼠肝功能、凝血功能,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各时间点大鼠肝组织损伤情况,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纤维化程度,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大鼠肝性脑病发生情况,并统计不同时间点大鼠死亡情况。结果与正常组对比,造模组大鼠出现不同程度活动减少、食欲下降、尿液变黄、腹部变大等体征;随着造模时间延长,超声下可见大鼠肝实质回声逐渐增高、增粗,继发出现腹水,门静脉直径变宽并门脉高压形成;水迷宫及血氨检测发现造模组24周大鼠出现记忆力、定向力减退,在重度肝损伤基础上发生肝性脑病;肉眼观察造模组大鼠肝组织外观逐渐变粗糙、凹凸不平,最终肝体积缩小;肝组织HE染色见不同程度肝细胞肿胀、脂肪病变、坏死;Masson染色见肝纤维化程度逐渐加重,伴假小叶形成;肝功能AST、ALT、TBIL水平在造模周期持续攀升,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国际标准比值升高,血氨水平持续上升。结论50%CCl4橄榄油混合溶液大鼠腹腔注射24周(每周1.5 mL/kg),能较好地再现持续慢性肝损伤病理进程,且能在肝硬化失代偿的基础上出现慢性肝衰竭的典型病理改变及并发症,能较好模拟人体从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代偿期→肝硬化失代偿期→慢性肝衰竭的病理演变过程,可作为慢性肝衰竭基础研究的模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衰竭 四氯化碳 动物模型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poa-Ⅰ调控胆固醇逆向转运探讨磷脂酰胆碱对高脂血症小鼠的影响
12
作者 张琦 隋国媛 +1 位作者 宋囡 贾连群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33,共11页
目的基于载脂蛋白a-I(apolipoprotein a-I,Apoa-I)基因敲除小鼠探究磷脂酰胆碱(phosphotidylcholine,PC)改善胆固醇逆向转运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Apoa-I^(-/-)小鼠分为Apoa-I^(-/-)组、Apoa-I^(-/-)+HFD组、Apoa-I^... 目的基于载脂蛋白a-I(apolipoprotein a-I,Apoa-I)基因敲除小鼠探究磷脂酰胆碱(phosphotidylcholine,PC)改善胆固醇逆向转运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Apoa-I^(-/-)小鼠分为Apoa-I^(-/-)组、Apoa-I^(-/-)+HFD组、Apoa-I^(-/-)+HFD+PC组;30只C57BL/6J小鼠作为对照分为WT组、WT+HFD组、WT+HFD+PC组,每组10只。Apoa-I^(-/-)组和WT组给予基础饲料饲喂,其余组给予高脂饲料饲喂8周建立高脂血症模型。于第9周开始,Apoa-I^(-/-)+HFD+PC组及WT+HFD+PC组给予PC 2.5 g/(kg·d),其余小鼠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共干预4周。全自动分析仪检测小鼠血清血脂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及油红O染色观察小鼠肝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COD-PAP法检测小鼠肝组织中胆固醇水平,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ecithin cholesterol acyltransferase,LCAT)水平,RT-qPCR法及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中ATP结合盒转运子A1(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ABCA1)、ATP结合盒转运子G1(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G1,ABCG1)、LCAT、肝酯酶(hepatic lipase,HL)、B类Ⅰ型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 type 1,SR-B1)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受体(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LDL-R)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WT组比较,WT+HFD组小鼠血清中血脂水平显著升高(P<0.01),LCAT水平显著降低(P<0.05),肝细胞脂肪空泡明显,肝脂质沉积显著,肝组织中TC水平显著升高(P<0.01),ABCA1、ABCG1、LCAT、SR-B1、HL及LDL-R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与WT+HFD组比较,WT+HFD+PC组小鼠血清中血脂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LCAT水平显著升高(P<0.05),肝细胞脂肪空泡显著减少,肝脂质沉积减轻,肝组织中TC水平显著减低(P<0.05),ABCA1、LCAT、SR-B1、HL及LDL-R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P<0.01);Apoa-I^(-/-)+HFD组小鼠血清中TC、TG、LDL-C水平显著升高,LCAT、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肝细胞发生气球样变,肝脂质沉积显著加重,肝组织中TC水平显著升高(P<0.05),ABCA1、LCAT、HL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与WT+HFD+PC组比较,Apoa-I^(-/-)+HFD+PC组小鼠血清中血脂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LCAT水平显著降低(P<0.05),肝细胞脂肪空泡明显,肝脂质沉积显著,肝组织中TC水平显著升高(P<0.05),ABCA1、ABCG1、LCAT、SR-B1及HL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磷脂酰胆碱通过干预Apoa-I进而调控胆固醇逆向转运从而改善高脂血症小鼠血脂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A-I 磷脂酰胆碱 胆固醇逆向转运 血脂异常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肝扶脾汤调控PKA/PKC-CREB通路修复肠道屏障降低IBS敏感性的机制研究
13
作者 陈宇 施佳君 +6 位作者 富丹婷 杨钦钦 傅睿 朱佳杰 朱明锦 刘忻颖 陈明显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2-521,共10页
目的研究抑肝扶脾汤(Yigan Fupi decoction,YGFP)对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改善作用,并从PKA/PKC-CREB通路深入研究其修复肠道屏障降低IBS敏感性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母婴分离后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M)组、抑肝... 目的研究抑肝扶脾汤(Yigan Fupi decoction,YGFP)对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改善作用,并从PKA/PKC-CREB通路深入研究其修复肠道屏障降低IBS敏感性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母婴分离后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M)组、抑肝扶脾汤(YGFP)组和未母婴分离的大鼠作为正常对照(N)组,YGFP组予YGFP连续4周。腹壁撤退反射(abdominal withdraw reflux,AWR)评估肠道敏感性,LC-MS/MS法检测胆汁酸代谢物浓度,ELISA法检测IL-6和CXCL1的血清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结肠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PKA、PKC、CREB、5HT2AR、5-HT7R、ZO-1、Claudin 1的蛋白相对表达。结果与N组比,M组的内脏疼痛阈值降低,总胆汁酸代谢物、IL-6和CXCL1含量明显升高,PKA、PKC、CREB、5HT2AR、5-HT7R蛋白相对表达显著升高,ZO-1、Claudin 1的蛋白相对表达明显下降。与M组相比,抑肝扶脾汤可显著增加IBS大鼠的内脏疼痛阈值,显著降低总胆汁酸代谢物、IL-6和CXCL1含量,使PKA、PKC、CREB、5HT2AR、5-HT7R蛋白相对表达明显降低,ZO-1、Claudin 1的蛋白相对表达升高。结论抑肝扶脾汤可有效改善IBS,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PKA/PKC-CREB通路修复肠道屏障降低其敏感性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肝扶脾汤 肠道屏障 IBS敏感性 PKA/PKC CRE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式生物斑马鱼在放射医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14
作者 董娟聪 王婧洁 +3 位作者 于金环 程娇 党旭红 杨国栋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1-148,共8页
斑马鱼作为一种介于细胞与传统哺乳动物之间的模式生物,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在放射医学研究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与人类基因有87%的同源性、高繁殖力、胚胎期短、透明易观察的胚胎等特点,使其成为放射医学研究的重要工具。近期,斑马... 斑马鱼作为一种介于细胞与传统哺乳动物之间的模式生物,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在放射医学研究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与人类基因有87%的同源性、高繁殖力、胚胎期短、透明易观察的胚胎等特点,使其成为放射医学研究的重要工具。近期,斑马鱼在低剂量辐射生物效应、放射治疗及辐射损伤防治等放射医学关键领域的应用取得了显著进展。本文综述了这些应用状况,旨在挖掘斑马鱼在放射医学研究中的潜在价值,为相关领域的实验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胚胎 放射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学技术在疾病动物模型评价中的应用
15
作者 朱超 郭星 +5 位作者 王金娥 董平轩 高倩倩 王晓玥 戚晓杰 田金举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66-877,共12页
疾病动物模型是医学基础研究的重要生物载体。构建理想的动物模型是获取可靠实验数据的关键前提。组学技术在分子水平为动物模型的精准评价提供数据支持,从而提高动物模型的评价标准。本文对组学技术在疾病动物模型评价研究中的应用进... 疾病动物模型是医学基础研究的重要生物载体。构建理想的动物模型是获取可靠实验数据的关键前提。组学技术在分子水平为动物模型的精准评价提供数据支持,从而提高动物模型的评价标准。本文对组学技术在疾病动物模型评价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对组学技术在动物模型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为动物模型的精准评价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学技术 疾病动物模型 评价标准 质量控制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缺损范围可控颌骨放射性骨坏死动物模型的建立
16
作者 田佳灵 赵弼洲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5-231,共7页
目的 建立一种可控骨缺损范围的,具有早期、轻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osteoradionecrosis of jaws, ORNJ)特征的动物模型。方法 应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单次高剂量照射的方法,据照射剂量不同,分为a组(对照组)、b组(12 Gy组)、c组(14 Gy组),每... 目的 建立一种可控骨缺损范围的,具有早期、轻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osteoradionecrosis of jaws, ORNJ)特征的动物模型。方法 应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单次高剂量照射的方法,据照射剂量不同,分为a组(对照组)、b组(12 Gy组)、c组(14 Gy组),每组随机分配6只兔。b组、c组两组右侧下颌骨部位进行放疗照射。1周后所有动物于右侧下颌角处制备标准一致的骨缺损。4周后处死,进行大体观察;下颌骨标本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扫描及HU值对比;苏木素-伊红(HE)染色组织学观察;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 Trap)染色组织学观察及破骨细胞计数对比,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周后b组、c组术区软组织轻度肿胀,皮肤发紫,口腔粘膜可观察到糜烂破溃,c组更为显著;CBCT检查提示b组、c组两组照射部位骨皮质毛糙,c组骨皮质连续性欠佳,骨缺损范围各组均未观察到明显变化。HU值对比提示b组、c组两组较a组显著减小;HE染色组织学观察提示b组、c组两组骨连续性变差,可见大量纤维组织增生,无细胞空白骨陷窝增多,并能观察到炎细胞浸润;Trap染色破骨细胞计数提示c组破骨细胞较a组显著增多。结论 应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对兔下颌角部位进行14 Gy单次照射,并制造骨缺损创伤,4周后可以建立符合ORNJ早期诊断标准,并且骨缺损范围可控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放射性骨坏死 骨缺损 可控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eber-DeCarli酒精性肝损伤小鼠模型的转录组学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阮天音 王四园 +4 位作者 李旭涛 张昊 彭渊 刘成海 陶艳艳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4-215,共12页
目的 分析Lieber-DeCarli酒精性肝损伤小鼠模型的转录组学特点。方法 雄性C57BL/6J小鼠18只,随机分成酒精饲料组10只和对照组8只。酒精饲料组喂养Lieber-DeCarli酒精饲料,先以10~57.3 mL/L递增量的95%酒精饲料适应性喂养1周,再以57.3 mL... 目的 分析Lieber-DeCarli酒精性肝损伤小鼠模型的转录组学特点。方法 雄性C57BL/6J小鼠18只,随机分成酒精饲料组10只和对照组8只。酒精饲料组喂养Lieber-DeCarli酒精饲料,先以10~57.3 mL/L递增量的95%酒精饲料适应性喂养1周,再以57.3 mL/L 95%酒精饲料喂养2周,共3周;对照组同时喂养对照饲料。处死小鼠留取血清和肝组织,试剂盒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与肝组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丙二醛(MDA)含量;ELISA法测定小鼠肝组织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并用qRT-PCR验证IL-6、TNF-α、TGF-β1基因表达。苏木素-伊红(HE)、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使用F4/80抗体检测巨噬细胞的表达变化。RNA-seq分析两组肝组织差异基因并进行GO和KEGG分析,再以qRT-PCR验证差异基因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酒精饲料组小鼠体质量显著下降(P<0.01);血清ALT、AST水平显著升高(P<0.01),肝组织TC、TG、MDA水平显著升高(P<0.05),GSH、T-SOD含量显著下降(P<0.05);组织中炎症因子IL-6,TNF-α与TGF-β1水平上升,以qRT-PCR验证结果相一致(P<0.05)。肝小叶结构破坏,呈现大泡脂肪变性、微泡性脂肪变性及气球样变性;肝组织中脂滴显著增多,巨噬细胞表达增加。以|log2FC|>1且q<0.05为筛选条件,获得2063个差异基因,其中1236个基因上调,827个基因下调。主要在细胞色素P450对外源性物质的代谢、细胞因子与细胞因子受体的相互作用、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谷胱甘肽代谢、视黄醇代谢等通路富集(P<0.05)。qRT-PCR验证其中显著上调(Mmp12、Gstm3、Cyp2a22等)与下调(Serpina1e、Acmsd、Mup3d等)的差异基因各10个,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结论 酒精性肝损伤主要病理机制涉及细胞色素P450对外源性物质的代谢、细胞因子与细胞因子受体的相互作用、趋化因子信号通路、谷胱甘肽代谢、视黄醇代谢等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损伤 Lieber-DeCarli模型 基因表达 转录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理应激模型小鼠中医证型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薛茜尹 吴淑雅 +3 位作者 许婧余 张怡 张铭珈 敖海清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0-189,共10页
目的 研究慢性心理应激模型小鼠在造模过程中的证型变化规律及其可能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 CUMS)方法制备慢性心理应激小鼠模型,造模2周后在造模同时使用逍遥散(XYS组)和四逆散... 目的 研究慢性心理应激模型小鼠在造模过程中的证型变化规律及其可能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 CUMS)方法制备慢性心理应激小鼠模型,造模2周后在造模同时使用逍遥散(XYS组)和四逆散(SNS组)治疗,比较造模小鼠(M4组和M6组)和给药2周(S4组和X4组)、4周(S6组和X6组)后慢性心理应激小鼠的一般情况、行为学和生化指标。结果 与M4组小鼠比较,S4组和X4组小鼠体质量、旷场实验总路程和中央路程、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 NE)浓度、胃部Ghrelin表达均升高;S4组小鼠糖水偏好率、血清D-木糖浓度均升高;与X4组比较,S4组小鼠旷场实验总路程、血清D-木糖浓度均升高;与M6组小鼠比较,S6组和X6组小鼠体质量、血清NE浓度、血清D-木糖浓度、胃部Ghrelin表达均升高;X6组小鼠糖水偏好率、旷场实验总路程、穿梭箱实验主动逃避次数均升高,血清皮质酮(cortisol, CORT)浓度降低;与S6组相比,X6组小鼠体质量、旷场实验总路程、血清D-木糖浓度、胃部Ghrelin表达均升高。结论 慢性心理应激小鼠造模过程中中医证型由肝郁气滞证演变为肝郁脾虚证,其证候变化生物学基础可能是血清CORT和NE浓度组合变化及胃中Ghrelin水平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理应激 情志致病 中医证型 辨证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通过JAK2/STAT3信号通路联合5-Fu发挥抗C57BL/6J小鼠肺癌的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龙亚丽 刘雅莉 +2 位作者 杨明轩 田启会 张勇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2-529,共8页
目的基于JAK2/STAT3信号通路研究黄芩联合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对Lewis荷瘤模型小鼠肺癌的抑制作用。方法检测黄芩(20 mg/kg)联合5-Fu干预Lewis荷瘤小鼠后的体质量、进食量和瘤体积变化,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瘤组织... 目的基于JAK2/STAT3信号通路研究黄芩联合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对Lewis荷瘤模型小鼠肺癌的抑制作用。方法检测黄芩(20 mg/kg)联合5-Fu干预Lewis荷瘤小鼠后的体质量、进食量和瘤体积变化,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瘤组织病理变化,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增殖相关蛋白Ki67表达水平变化,通过TUNEL染色观察瘤组织中细胞凋亡水平变化,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瘤组织中对JAK2、p-JAK2、STAT3和p-STAT3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联合干预后小鼠瘤体积明显变小,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体质量升高(P<0.05),进食未发生明显变化。瘤组织中增殖相关蛋白Ki67表达明显降低,TUNEL标记的凋亡细胞明显增多;p-JAK2、p-STAT3蛋白表达升高。结论黄芩水煎液可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并增加5-Fu对小鼠肺癌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荷瘤小鼠 黄芩 JAK2/STAT3信号通路 5-F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和动物实验探讨活血通络方治疗脊髓损伤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佳星 陈家扬 +2 位作者 申婷婷 王智慧 任晓平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共13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和体内实验,探讨活血通络方(Huoxue Tongluo prescription,HXTLP)治疗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HXTLP的活性成分,瑞士化...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和体内实验,探讨活血通络方(Huoxue Tongluo prescription,HXTLP)治疗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HXTLP的活性成分,瑞士化合物靶点预测数据库(Swiss target prediction)获取作用靶点,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网络。SCI相关靶点通过访问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和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获得。基于基因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数据库(STRING)建立HXTLP与SCI共同靶点的蛋白互作网络(PPI)。Metascape数据库用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共同靶点,Autodock 1.5.7软件进行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的分子对接,Pymol 2.4.0软件进行结果可视化。最后通过动物实验验证HXTLP治疗SCI的效果。结果研究共获得184个交集靶点,关键靶点涉及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serine/threonine kinase 1,AKT1)、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热休克蛋白90α家族A类成员1(heat shock protein 90 kDa alpha,class A member 1,HSP90AA1)、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3-激酶催化亚基-α(phosphatidylinositol-4,5-bisphosphate 3-kinase catalytic subunit alpha,PIK3CA)、磷酸肌醇3激酶调节亚基1(phosphoinositide-3-kinase regulatory subunit 1,PIK3R1)、GTP酶(harvey ras,HRAS)、雌激素受体1(estrogen receptor 1,ESR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1,MAPK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等。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核心活性成分和关键靶点之间具有较高的结合亲和力。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活血通络方组小鼠行为学评分升高(P<0.05),后肢运动功能改善,损伤区域组织学形态更完整。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结果显示HXTLP可有效的抑制关键靶点蛋白HSP90AA1和磷酸化STAT3(phospho-STAT3,P-STAT3)表达,促进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PI3K),磷酸化AKT 1(phospho-AKT1,P-AKT1)的表达。结论本研究验证了HXTLP有多组成、多靶点、多途径协同作用治疗SCI的特点,为SCI临床用药及进一步研究提供实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通络方 脊髓损伤 网络药理 分子对接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