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5,51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模型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在高原地区儿童超低剂量胸部CT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先涛 白瑞婷 +3 位作者 次旦旺久 索朗尼玛 尼玛卓嘎 苏佰燕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4,共6页
目的探讨多模型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Ⅴ)算法在高原地区儿童超低剂量胸部CT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行胸部CT检查的儿童患者,根据扫描条件分为两组:A组采用管电压100 kV,并进行ASiR-Ⅴ50%重建;B组采用管电压80... 目的探讨多模型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Ⅴ)算法在高原地区儿童超低剂量胸部CT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行胸部CT检查的儿童患者,根据扫描条件分为两组:A组采用管电压100 kV,并进行ASiR-Ⅴ50%重建;B组采用管电压80 kV,分别进行ASiR-Ⅴ0(B1组)和ASiR-Ⅴ50%(B2组)重建,对各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及客观评分,比较各组的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结果A组和B组容积CT剂量指数分别为(2.33±0.62)、(0.86±0.01)mGy,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剂量长度乘积分别为(65.01±25.12)、(23.55±3.38)mGy·c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肺窗B2组双上肺、双中肺噪声值低于B1组,但均高于A组(P均<0.001);各组肺窗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纵隔窗A组、B1组和B2组升主动脉(P=0.538)和肝脏CT值(P=0.17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2组升主动脉和肝脏信噪比(P均<0.001)、对比噪声比(P均<0.001)均高于B1组,且低于A组(P均<0.05);纵隔窗图像质量评分A组高于B2组,且均高于B1组(P均<0.001)。结论ASiR-Ⅴ联合低管电压在有效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能够保障高原地区儿童胸部CT的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 儿童 低剂量 多层螺旋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稿约
2
作者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编辑部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I0001-I0004,共4页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高级综合性医学学术性期刊(双月刊),主要报道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预防医学、生物医学、医学教学研究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工作进展和动态,旨在...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高级综合性医学学术性期刊(双月刊),主要报道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预防医学、生物医学、医学教学研究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工作进展和动态,旨在促进医学信息交流,提高医学学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学术性期刊 预防医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基础医学 医学教学研究 最新研究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支气管镜高频电灼联合靶向治疗直肠癌支气管内转移一例
3
作者 元建华 谢宗宙 +2 位作者 于伟玲 崔荣花 李建旺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145,共4页
肺脏是肺外恶性肿瘤转移最常见的部位之一,而支气管内转移少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延误病情。支气管内转移最常见的肿瘤是肾癌、乳腺癌和结直肠癌。本文报道1例直肠癌术后出现支气管内和双肺转移,给予经支气管镜高频电灼、化疗... 肺脏是肺外恶性肿瘤转移最常见的部位之一,而支气管内转移少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延误病情。支气管内转移最常见的肿瘤是肾癌、乳腺癌和结直肠癌。本文报道1例直肠癌术后出现支气管内和双肺转移,给予经支气管镜高频电灼、化疗、靶向药物等综合治疗而获缓解的病例,旨在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支气管内转移 支气管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女性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死亡的关系
4
作者 祝玲娟 王涛 +3 位作者 余超 周伟 鲍慧慧 程晓曙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7-534,共8页
目的探讨绝经女性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全因死亡和心血管病死亡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7至8月在江西省婺源县筛查出自然绝经的4595例女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于2022年6至8月完成了死亡信息随访调查。根据基线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 目的探讨绝经女性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全因死亡和心血管病死亡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7至8月在江西省婺源县筛查出自然绝经的4595例女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于2022年6至8月完成了死亡信息随访调查。根据基线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分将研究对象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和认知功能障碍组,进行组间基本特征比较,绘制Kaplan-Meier曲线比较两组死亡的累积风险。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认知功能对死亡的影响,并通过限制性立方样条法对MMSE评分与死亡的关系进行曲线拟合。结果共4595例研究对象完成随访纳入研究,基线年龄为(65.1±8.4)岁,其中认知功能障碍组1859例(40.5%)。研究对象平均随访(3.9±0.4)年,随访期间共收集到死亡病例199例,其中心血管病死亡102例。认知功能正常组和认知功能障碍组累积全因死亡率分别为2.6%和6.9%,累积心血管病死亡率分别为1.0%和4.0%。Kaplan-Meier曲线显示,认知功能障碍组的全因死亡累积风险(χ^(2)=47.287,P<0.001)和心血管病死亡累积风险(χ^(2)=45.169,P<0.001)均显著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与认知功能正常组比较,认知功能障碍组的全因死亡风险(HR=1.75,95%CI=1.28~2.39,P<0.001)和心血管病死亡风险(HR=2.56,95%CI=1.61~4.09,P<0.001)均显著增高。限制性立方样条法曲线关系拟合结果显示,MMSE评分与全因死亡风险(P总体<0.001,P非线性=0.519)和心血管病死亡风险(P总体<0.001,P非线性=0.195)均呈线性负相关。结论绝经女性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是全因死亡和心血管病死亡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加强绝经女性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识别并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功能 全因死亡 心血管病死亡 绝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高校医学研究生对实验动物伦理和福利认知现状的调查
5
作者 冯丹丹 成海鹏 +4 位作者 黎梅 柯浩 韩仰 周艳 罗自强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8-482,共5页
目的了解中南大学医学研究生对实验动物伦理道德的认知状态,为加强医学研究生实验动物伦理教育提供参考。方法自行编制问卷进行在线调查,回收有效调查问卷524份,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了解中南大学医学研究生对实验动物伦理的认知状态。... 目的了解中南大学医学研究生对实验动物伦理道德的认知状态,为加强医学研究生实验动物伦理教育提供参考。方法自行编制问卷进行在线调查,回收有效调查问卷524份,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了解中南大学医学研究生对实验动物伦理的认知状态。结果医学研究生在动物福利和伦理道德方面表现出高度认同,这反映了我国本科教育阶段在实验动物伦理教育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但在动物福利及伦理法规知识的知晓度与具体动物实验操作技术细则上存在“知行分离”现象,也反映出本科教学中存在“知行分离”问题以及实验技术教学内容更新的滞后。结论实验动物伦理教育既要注重培养学生关爱实验动物的行为习惯,还要加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实验动物伦理及福利知识与技术的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动物 动物伦理 动物福利 医学研究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声成像在甲状腺癌精准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马姣姣 席雪华 +1 位作者 杜洋 张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7-451,共5页
甲状腺癌在全球发病率持续上升,其中大多数为预后良好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但部分侵袭性PTC表现出不同的临床行为和更高的死亡风险,其上升速率超过了高分化PTC和未分化癌。因此,如何实现甲状腺癌的精准诊疗是目前面临的巨大挑战。光... 甲状腺癌在全球发病率持续上升,其中大多数为预后良好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但部分侵袭性PTC表现出不同的临床行为和更高的死亡风险,其上升速率超过了高分化PTC和未分化癌。因此,如何实现甲状腺癌的精准诊疗是目前面临的巨大挑战。光声成像是将光学和超声融合的一种分子影像技术,能够提供结构、功能、分子等多维度的成像信息,且能借助外源性对比剂,进一步实现肿瘤治疗(如光热治疗等),在甲状腺癌精准诊疗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国内外学者们针对光声成像在甲状腺肿瘤精准诊疗中的应用进行一些探索性研究,本文系统综述了该领域的研究进展,阐明光声成像在甲状腺癌诊疗中的优势和局限性,并对其在甲状腺癌精准诊疗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光声成像 精准诊疗 分子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甲基胞嘧啶RNA甲基化在非肿瘤性肾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张晨 赵自霞 +2 位作者 吴私 栾军军 周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94,共9页
RNA甲基化修饰是基因表达转录后水平表观遗传学调控的关键过程。5-甲基胞嘧啶(m^(5)C)是RNA甲基化修饰的一种类型,是真核生物mRNA和其他非编码RNA中常见的转录后修饰,主要调控转运RNA稳定性,核糖体RNA组装和mRNA成熟、稳定性与翻译等生... RNA甲基化修饰是基因表达转录后水平表观遗传学调控的关键过程。5-甲基胞嘧啶(m^(5)C)是RNA甲基化修饰的一种类型,是真核生物mRNA和其他非编码RNA中常见的转录后修饰,主要调控转运RNA稳定性,核糖体RNA组装和mRNA成熟、稳定性与翻译等生物学过程。m^(5)C RNA甲基化修饰是动态可逆的,受甲基转移酶、去甲基化酶和甲基化识别蛋白的调控。研究证实,m^(5)C RNA甲基化修饰异常与非肿瘤性肾脏疾病的发生相关。本文总结了m^(5)C RNA甲基化相关酶与非肿瘤性急慢性肾脏疾病之间的研究进展,有望为这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潜在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遗传学 RNA甲基化修饰 RNA 5-甲基胞嘧啶 肾脏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枕长神经解剖方法的探索
8
作者 吴敏 胡天寒 吴让让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8-413,共6页
目的明确枕长神经的解剖学特征,总结其快速解剖方法,为解剖学工作者提供操作依据。方法对38具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的双侧(76个)头颈部标本进行解剖。由于使用的是学生局部解剖后的尸体标本,因此不规定具体切口,主要解剖和探查颈外... 目的明确枕长神经的解剖学特征,总结其快速解剖方法,为解剖学工作者提供操作依据。方法对38具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的双侧(76个)头颈部标本进行解剖。由于使用的是学生局部解剖后的尸体标本,因此不规定具体切口,主要解剖和探查颈外侧区、胸锁乳突肌区和枕区。重点解剖枕长神经,仔细观察其起始位置以及与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结果76个标本均解剖出枕长神经。采用后缘线解剖法,70个标本在副神经上方1~3 cm,靠近胸锁乳突肌上部深面后缘附近发现枕长神经,占92.1%;采用拐点解剖法,6个标本在以乳突下尖与枕外隆凸尖连线中点为圆心,半径约1.5 cm的圆圈范围内发现枕长神经,占7.9%。结论采用后缘线解剖法或拐点解剖法可快速发现枕长神经,拐点解剖法虽可明确发现枕长神经,但解剖操作难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小神经 副神经 颈后三角 枕长神经 拐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辅助诊断日本斑点热一例
9
作者 阮永春 周宜庆 +4 位作者 张海旺 周洁 段金楠 张晓静 李明晖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6-149,共4页
日本斑点热是由日本立克次体感染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易误诊。本文报道1例日本斑点热病例,采用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技术在血细胞中检出日本立克次体,经多西环素治疗好转,为该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日本立克次体 日本斑点热 诊断 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急性髓系白血病孕产妇的麻醉管理流程一例
10
作者 陈思 魏冲 +2 位作者 唐佳丽 英俊 裴丽坚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7-491,共5页
妊娠合并急性髓系白血病较少见,需由血液科、产科、麻醉科和新生儿科医生共同参与,对孕产妇及新生儿进行综合管理。本文报道1例合并急性髓系白血病孕产妇的围产期麻醉管理情况,并结合文献回顾,系统总结了此类患者的麻醉相关管理流程。
关键词 妊娠 白血病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豆状核变性合并原发性肝癌一例并文献复习
11
作者 王慧 杜佳霖 +3 位作者 杨晴雅 郝点点 张明媛 温晓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9-324,共6页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罕见疾病,其虽可进展为肝硬化,但在此基础上并发原发性肝癌的病例较少。本文报道1例肝豆状核变性合并原发性肝癌患者,并对目前国内外关于此类疾病的病例进行回顾和总结。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原发性肝癌 肝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人类疱疹病毒6B型感染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一例
12
作者 齐艳 张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0-154,共5页
人类疱疹病毒6(HHV-6)感染一般发生在婴幼儿期,病毒多潜伏在外周血的单核细胞及巨噬细胞中,当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时可出现HHV-6的再激活。我国超过80%的健康成年人群可在外周血单核细胞中检测到HHV-6 DNA,但免疫功能正常的成人发病较为罕... 人类疱疹病毒6(HHV-6)感染一般发生在婴幼儿期,病毒多潜伏在外周血的单核细胞及巨噬细胞中,当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时可出现HHV-6的再激活。我国超过80%的健康成年人群可在外周血单核细胞中检测到HHV-6 DNA,但免疫功能正常的成人发病较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免疫功能正常的成人感染HHV-6B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病例,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发现血液及脑脊液中高置信度的HHV-6B病原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疱疹病毒6 感染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的超声特征
13
作者 刘冬 苟砚佳 +1 位作者 温泉 宗素婷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0-395,共6页
目的分析继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SSCC-T)的超声图像特征,探讨超声对SSCC-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5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12例经病理证实的SSCC-T患者的临床及超声资料,包括病灶大小、回声、边缘... 目的分析继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SSCC-T)的超声图像特征,探讨超声对SSCC-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5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12例经病理证实的SSCC-T患者的临床及超声资料,包括病灶大小、回声、边缘、血流、钙化及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SSCC-T的超声图像特征,Fisher精确检验分析不同超声分型与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相关性。结果12例患者中,结节型6例(50.0%),弥漫型4例(33.3%),混合型2例(16.7%)。弥漫型病例均呈现特征性条索样低回声。所有病例均伴颈部淋巴结转移,其中9例(75.0%)淋巴结最大径>2 cm。甲状腺功能异常者8例(66.7%),2例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动态变化。弥漫型与混合型更易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P=0.038)。结论SSCC-T的超声图像具有一定特征,尤其是弥漫型SSCC-T具有条索样表现。对鳞状细胞癌患者定期进行甲状腺及颈部淋巴结的超声检查并结合甲状腺功能变化,有利于及时发现鳞状细胞癌甲状腺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 甲状腺功能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危险因素分析及列线图构建
14
作者 姚静 鲍小健 +2 位作者 张亚峰 伍彬 吴其顺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4-250,共7页
目的分析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危险因素,并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列线图。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PDAP患者临床资料,以住院时间的第75百分位数为分界点(>21 ... 目的分析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危险因素,并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列线图。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PDAP患者临床资料,以住院时间的第75百分位数为分界点(>21 d),将患者分为住院时间延长组和住院时间正常组,比较患者组间资料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DAP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结果共纳入131例PDAP患者,其中住院时间延长组40例,住院时间正常组91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腹水检出革兰氏阴性菌(OR=6.012,95%CI=1.878~19.248,P=0.003)、血小板计数升高(OR=1.010,95%CI=1.005~1.015,P<0.001)是患者住院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血氯水平升高(OR=0.885,95%CI=0.802~0.978,P=0.016)是患者住院时间延长的保护因素。基于上述3项指标构建列线图,结果显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患者住院时间延长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55,Bootstrap法内部验证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27。校准曲线显示,模型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一致性较好。决策曲线显示,当阈值概率为9%~10%、13%和18%~92%时,模型具有临床适用性。结论基于腹水检出革兰氏阴性菌、血小板计数、血氯构建的列线图有助于临床筛选PADP住院时间延长患者,可为优化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 住院时间延长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慢性肾脏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丁聪聪 黄晓 +1 位作者 鲍慧慧 程晓曙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1-288,共8页
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中,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约85%的终末期CKD患者因肾功能受损而出现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目前,尚未完全确定HHcy是仅作为CKD的生物标志还是参与其致病过程。尽管补充叶酸和其他B族维生素(B6... 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中,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约85%的终末期CKD患者因肾功能受损而出现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目前,尚未完全确定HHcy是仅作为CKD的生物标志还是参与其致病过程。尽管补充叶酸和其他B族维生素(B6与B12)被证实可以降低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但其对于延缓CKD进展或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有效性仍有待确定。本文主要综述HHcy与CKD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为CKD及其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同型半胱氨酸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叶酸 维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24 h体力活动、久坐行为、睡眠对心肺耐力的积累效应 被引量:1
16
作者 宋云峰 徐驰 +2 位作者 李凯欣 谭思洁 齐玉刚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5-163,共9页
目的探索大学生体力活动、久坐行为、睡眠对心肺耐力(CRF)的积累效应,为提升大学生CRF水平提供有效措施。方法2023年5至6月在天津科技大学招募223名18~24岁大学生进行24 h活动行为调查及CRF测试。采用成分分析方法探讨身体活动、久坐行... 目的探索大学生体力活动、久坐行为、睡眠对心肺耐力(CRF)的积累效应,为提升大学生CRF水平提供有效措施。方法2023年5至6月在天津科技大学招募223名18~24岁大学生进行24 h活动行为调查及CRF测试。采用成分分析方法探讨身体活动、久坐行为、睡眠与CRF之间的关系,并建立等时替代模型预测各活动行为替代后对CRF产生的影响。结果中高强度体力活动(MVPA)时间占比与大学生CRF呈显著正相关(β=6.40,P=0.002),久坐行为时间占比与大学生CRF呈显著负相关(β=-3.02,P=0.004),低强度体力活动(LPA)和睡眠时间占比与CRF无相关性(β=-1.06,P=0.504)。15 min等时替代结果显示,MVPA替代其他活动行为后,大学生CRF均显著提高[久坐行为:1.72 mL/(kg·min),95%CI=0.94~2.51;LPA:1.82 mL/(kg·min),95%CI=0.95~2.68;睡眠:1.64 mL/(kg·min),95%CI=0.84~2.45]。在从-30 min到30 min的剂量-效应关系中,从其他行为重新分配时间到MVPA对CRF的不利影响大于将MVPA重新分配到其他行为的益处;在所有替代中,MVPA替代LPA对提高CRF的效应最佳。此外,5 min的增量被认为是MVPA替代其他活动的最佳转折点。结论强调参与MVPA对改善大学生CRF的重要性。等时替代模型为这些行为的时间分配提出了明确的目标,有助于未来的干预措施和政策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 h活动行为 成分分析 等时替代 心肺耐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相关疾病与草酸钙结石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岑威虎 沈俊 +1 位作者 夏莎莎 王强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30,共7页
肾结石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中以草酸钙结石最多见。机体代谢紊乱引起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高血脂、高尿酸等,通过产生活性氧诱导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等多种途径,导致尿液中草酸盐、尿酸、酸碱度及钙离子浓度的改变... 肾结石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中以草酸钙结石最多见。机体代谢紊乱引起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高血脂、高尿酸等,通过产生活性氧诱导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等多种途径,导致尿液中草酸盐、尿酸、酸碱度及钙离子浓度的改变,最终影响草酸钙结石的形成。本文综述了代谢性疾病影响草酸钙结石形成的可能途径与机制,为临床防治草酸钙结石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酸钙结石 代谢相关疾病 机制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相关肾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瑞凤 伍雯 张鹏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85,共9页
肥胖相关肾疾病的发病机制涉及多个方面,主要包括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过度激活、胰岛素抵抗、慢性炎症、脂代谢紊乱及肠道微生态失衡等。针对肥胖相关肾疾病的治疗策略主要集中在生活方式的调整、药物治疗、减重手术及粪菌移植... 肥胖相关肾疾病的发病机制涉及多个方面,主要包括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过度激活、胰岛素抵抗、慢性炎症、脂代谢紊乱及肠道微生态失衡等。针对肥胖相关肾疾病的治疗策略主要集中在生活方式的调整、药物治疗、减重手术及粪菌移植等。深入理解肥胖相关肾疾病的危害和明确其发病机制,将有助于未来开发个性化、精准化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一体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肥胖相关肾疾病 发病机制 治疗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多中心型Castleman病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雨菡 李思源 +2 位作者 党悦 李剑 张路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5,共6页
目的总结特发性多中心型Castleman病(iMCD)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反应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3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确诊的具有完整基线血常规结果的iMC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基线实验室... 目的总结特发性多中心型Castleman病(iMCD)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反应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3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确诊的具有完整基线血常规结果的iMC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基线实验室检查将具有贫血表现的iMCD分为AIHA组和非AIHA贫血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结果共纳入iMCD患者341例,277例(81.2%)在基线时存在贫血表现。5例(1.8%)患者诊断为iMCD合并AIHA,且均为iMCD-非特指型合并温抗体型AIHA,其中2例同时诊断为Evans综合征。在发病顺序方面,AIHA首次发作与iMCD诊断的时间关系各异,2例患者首次溶血发作早于iMCD诊断。治疗方面,针对iMCD的治疗能够有效缓解AIHA。与非AIHA贫血患者相比,合并AIHA的iMCD患者预后更差(HR=4.61,95%CI=1.08~19.80,P=0.040),5年生存率更低(90%比60%,P=0.024)。结论iMCD合并AIHA临床较为罕见,AIHA可在iMCD的不同阶段出现。虽然整体治疗原则仍是针对iMCD的治疗,但应高度关注AIHA引起的免疫功能紊乱加剧及可能带来的不良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多中心型Castleman病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临床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术后辅助治疗回盲部癌致间质性肺炎伴CA19-9升高一例
20
作者 杨雯靖 杨国旺 +3 位作者 李颖 王皓 杨霖 许炜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0-665,共6页
癌胚抗原、CA19-9均被认为是肠癌复发转移的预测标志物,CA19-9升高亦被认为是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的预测标志物。奥沙利铂和卡培他滨相关性间质性肺炎发病率低,目前CA19-9作为奥沙利铂、卡培他滨相关性间质性肺炎的预测标志物... 癌胚抗原、CA19-9均被认为是肠癌复发转移的预测标志物,CA19-9升高亦被认为是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的预测标志物。奥沙利铂和卡培他滨相关性间质性肺炎发病率低,目前CA19-9作为奥沙利铂、卡培他滨相关性间质性肺炎的预测标志物尚无报道。本文报道1例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术后辅助治疗回盲部癌致间质性肺炎伴CA19-9升高病例,该患者血清癌胚抗原变化趋势与肿瘤复发转移具有一致性,而血清CA19-9变化趋势与间质性肺炎严重程度具有一致性。因此,肠癌术后CA19-9升高并非一定是肿瘤复发转移,需警惕奥沙利铂、卡培他滨相关性间质性肺炎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沙利铂 卡培他滨 间质性肺炎 CA19-9 复发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