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18,93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出版新生态构建:“根茎”结构、超文本形式与全感官沉浸 被引量:4
1
作者 杨天东 中国出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37,共5页
在数字媒体时代,出版实践呈现出开放性、连接性与互动性的特征。文章基于文化生产、流通与接受的一般逻辑,分析数字技术对传统出版业的改造方式,旨在为理解数字媒体环境对出版业的深远影响提供“技术—文化”的阐述框架,助力构建与时俱... 在数字媒体时代,出版实践呈现出开放性、连接性与互动性的特征。文章基于文化生产、流通与接受的一般逻辑,分析数字技术对传统出版业的改造方式,旨在为理解数字媒体环境对出版业的深远影响提供“技术—文化”的阐述框架,助力构建与时俱进的数字出版理论和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媒体 数字出版 “根茎” 超文本 全感知沉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考量与多维适应:以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推进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 被引量:4
2
作者 黄楚新 陈智睿 中国出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4,共6页
面对复杂的智能传播环境,主流媒体正经历从内容、技术到管理的全方位革新,以期实现对主流舆论阵地的有效占领。系统梳理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理论基础和发展脉络,分析顶层设计的引领作用并总结当前的实践探索,由此提出以风险意识构建自... 面对复杂的智能传播环境,主流媒体正经历从内容、技术到管理的全方位革新,以期实现对主流舆论阵地的有效占领。系统梳理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理论基础和发展脉络,分析顶层设计的引领作用并总结当前的实践探索,由此提出以风险意识构建自主可控传播体系、以技术共生重构生产传播模式等系统性变革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媒体 系统性变革 全媒体传播体系 媒体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AI引领国际文化传播模式创新 被引量:4
3
作者 丁颖 喻国明 中国出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17,共5页
随着Sora、GPT-4o、GPT-4o mini的相继问世,全新的场景体验前景呈现于世人面前。沉浸式场景体验不仅可以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更为人类信息传播带来重大机遇,或让“个性化定制+精准传播”的理论构想从一纸蓝图变为现实。通过多模态AI,用... 随着Sora、GPT-4o、GPT-4o mini的相继问世,全新的场景体验前景呈现于世人面前。沉浸式场景体验不仅可以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更为人类信息传播带来重大机遇,或让“个性化定制+精准传播”的理论构想从一纸蓝图变为现实。通过多模态AI,用户个性化需求能够被充分挖掘和整理,并尽可能享受到媒介环境所营造的体验;多模态AI通过搭建虚拟社交平台激活弱关系,从而助力增加用户黏性;在视觉、听觉通道之外,多模态AI可以充分调动用户的嗅觉、味觉、触觉,以丰富的感官体验充分赋能国际文化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AI 场景体验时代 精准传播 国际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出版教育数智化转型方向与路径 被引量:3
4
作者 陈丹 李奕佳 中国出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4,共7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给出版产业带来了深刻变革,社会对于新时代出版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出版教育亟待通过数智化转型,培养具有多元能力的“智能出版人”。通过梳理“智能出版人”应具备的能力与出版教育智能化转型的核心要素,分析生成式...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给出版产业带来了深刻变革,社会对于新时代出版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出版教育亟待通过数智化转型,培养具有多元能力的“智能出版人”。通过梳理“智能出版人”应具备的能力与出版教育智能化转型的核心要素,分析生成式人工智能如何赋能出版教育,提出“一联、二融、三通”的实践进路,即校企联动实现教育与实践的衔接,做好跨学科资源融合与多元素养培育融合,并将人工智能技术巧妙贯通于人才培养的各环节,以构建长效稳固的出版教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出版教育 数智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与“不变”:主流媒体在全媒体传播格局中的角色流变与构建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德寰 赵竞鹤 中国出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6,共6页
媒体融合自提出已历经10余年,全媒体传播体系在动态变化中稳步建设。面对技术和话语权力日益复杂的局面,重新思考主流媒体的角色和职责、掌握话语主导权成为当前完善全媒体传播体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重中之重。通过回顾我国全媒... 媒体融合自提出已历经10余年,全媒体传播体系在动态变化中稳步建设。面对技术和话语权力日益复杂的局面,重新思考主流媒体的角色和职责、掌握话语主导权成为当前完善全媒体传播体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重中之重。通过回顾我国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的逻辑动因,从“变”与“不变”两个角度提炼主流媒体在全媒体传播格局中角色流变和阶段特征,并进一步讨论智能时代下主流媒体提升传播效能、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全媒体传播格局发展的角色构建和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媒体传播体系 媒体融合 主流媒体 角色流变 角色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高校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陈丽琴 中国出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1-65,共5页
新质生产力给高校学术期刊的高质量发展带来全新的改革命题。高校学术期刊可以从培育高质量编辑队伍、形成媒体融合矩阵、加强集群化建设3个方面入手,探究新质生产力赋能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之路,通过队伍建设、技术升级、业态创新实现... 新质生产力给高校学术期刊的高质量发展带来全新的改革命题。高校学术期刊可以从培育高质量编辑队伍、形成媒体融合矩阵、加强集群化建设3个方面入手,探究新质生产力赋能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之路,通过队伍建设、技术升级、业态创新实现高校学术期刊质量的跃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高校学术期刊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美育视域下音乐教育出版创新路径 被引量:2
7
作者 邢媛媛 中国出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33,共5页
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音乐文化建设和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国家美育发展,尤其是学校美育工作的重要辅助力量。落实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音乐教育出版应在美育实施过程中紧紧围绕“以美育人、以... 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音乐文化建设和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国家美育发展,尤其是学校美育工作的重要辅助力量。落实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音乐教育出版应在美育实施过程中紧紧围绕“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教育本质,体现情感、德行和行动的价值目标,以此引领出版发展理念和路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美育 教育出版 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国际传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情境的日常化建构与生态化协调 被引量:1
8
作者 何天平 胡海雨 中国出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18,共7页
伴随数字化进程的深入,国际传播日益呈现出对个体生活日常的重视,其情境建构的日常化转向也赋予面向国际传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以全新内涵。这一转向既延续了情境主义国际中对个体生活体验及情感的积极调用,又主张通过对国际... 伴随数字化进程的深入,国际传播日益呈现出对个体生活日常的重视,其情境建构的日常化转向也赋予面向国际传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以全新内涵。这一转向既延续了情境主义国际中对个体生活体验及情感的积极调用,又主张通过对国际传播系统性生态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容性本质的把握,进而超越既往国际传播情境建构的局限。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推动的国际传播情境日常化建构,表现为以文化资源日常面向为核心的内容情境、以数字平台日常嵌入为依托的技术情境、以桥接群体日常实践为抓手的人际情境的有机统一。更进一步,面向日常化情境建构的生态化协调,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突破当前文化国际传播的结构性困境,有助于实现国际传播工作的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国际传播 情境 第二个结合 日常生活 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加与协调:可供性视角下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陈虹 杨启飞 中国出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3,共7页
研究借鉴生态心理学领域的可供性理论构建了审视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关系型视角,提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的目标是建成对整个社会可供性水平更高的传播体系,这需要主流媒体积极感知、修正技术,将技术提供的行为可能转化为自身可供性水平的... 研究借鉴生态心理学领域的可供性理论构建了审视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关系型视角,提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的目标是建成对整个社会可供性水平更高的传播体系,这需要主流媒体积极感知、修正技术,将技术提供的行为可能转化为自身可供性水平的提升以及体系内部可供性的叠加;同时也需要主流媒体协调其他信息传播主体差异化的行动逻辑,减少可供性实现过程中出现的折扣。研究还尝试从信息服务、信息沟通、信息治理三个维度设计了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的可供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媒体传播体系 媒体融合 可供性 主流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数字出版发展趋势与启示
10
作者 张久珍 黄国彬 +3 位作者 刘子寅 李莎莎 周杨 张小凡 中国出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54,共7页
数字出版打破了传统出版业的生态壁垒,拓宽了出版业融合发展的渠道。本文以英国、美国、日本、荷兰、德国、法国、西班牙、俄罗斯、加拿大等9个国家的数字出版业为主要调研对象,对这些国家大众出版领域、教育出版领域和专业出版领域的... 数字出版打破了传统出版业的生态壁垒,拓宽了出版业融合发展的渠道。本文以英国、美国、日本、荷兰、德国、法国、西班牙、俄罗斯、加拿大等9个国家的数字出版业为主要调研对象,对这些国家大众出版领域、教育出版领域和专业出版领域的数字出版发展现状进行调研,通过网络调研、案例分析、比较分析和专家访谈等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梳理其现状、特点与发展趋势,并结合我国行业实际提出大众出版、教育出版和专业出版系统化的数字出版发展策略,以及从政策法规、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出版 国际传播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传播新秩序下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叙事体系构建
11
作者 刘娟 赵永华 中国出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48-53,共6页
对外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是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战略任务。当前,“全球南方”群体性崛起与技术变革为中国式现代化叙事创造了历史机遇,但西方叙事围堵与AI霸权形成的双重压制,加之国内话语与协同机制的不足,加大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式现代... 对外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是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战略任务。当前,“全球南方”群体性崛起与技术变革为中国式现代化叙事创造了历史机遇,但西方叙事围堵与AI霸权形成的双重压制,加之国内话语与协同机制的不足,加大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知赤字。立足这一现实问题,文章尝试提出并系统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叙事体系,即以“体系—国家—议题”三层次内容框架为基石,融合“人物—语境—情节—结局”四大叙事要素,贯通“生成—投射—接收”三维传播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战略叙事 全球传播新秩序 体系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出版学科专业教育生态与建设图谱
12
作者 高晓虹 吴炜华 +2 位作者 付海钲 秦瑜明 李尽沙 中国出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60,共6页
本研究追踪2023—2024年全球22个国家与地区的248所高等教育学校、教育机构、世界及多国出版商协会数据集,通过对国外出版学科专业发展现状的观察和分析,针对我国出版学科专业发展提出科学布局出版学科专业建设、推动出版人才数据网络... 本研究追踪2023—2024年全球22个国家与地区的248所高等教育学校、教育机构、世界及多国出版商协会数据集,通过对国外出版学科专业发展现状的观察和分析,针对我国出版学科专业发展提出科学布局出版学科专业建设、推动出版人才数据网络建设、优化出版人才建设路径等建议,以夯实我国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学科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外出版学科 出版教育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用户行为到品牌共鸣:社交媒体时代出版品牌塑造多维策略
13
作者 王卉 蒋小花 中国出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21,共7页
社交媒体时代,用户的消费态度和行为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的出版品牌发展策略已不再适用。立足社交媒体时代背景,以消费者为中心深入探讨出版品牌的构建策略,研究发现,社交媒体时代的用户消费行为呈现出主动创造、情感驱动、算法与主动... 社交媒体时代,用户的消费态度和行为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的出版品牌发展策略已不再适用。立足社交媒体时代背景,以消费者为中心深入探讨出版品牌的构建策略,研究发现,社交媒体时代的用户消费行为呈现出主动创造、情感驱动、算法与主动搜索融合、网状决策路径以及社交化等新特征。针对这些特征,出版品牌构建应从品牌标识、品牌内涵、品牌反应和品牌关系4个层面优化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 出版品牌 用户行为 品牌建设 CBBE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动与赋能:外语类期刊支持“双一流”建设实践及发展对策
14
作者 李莉文 丁懿楠 中国出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1-44,共4页
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外国语言文学学术期刊通过精心策划选题、建设特色专栏、组织学术活动、构建学术共同体、发挥期刊集群合力等引领学科建设及科学研究创新,为一流学科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持。总体来看,外语类学术期刊还存在支持研... 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外国语言文学学术期刊通过精心策划选题、建设特色专栏、组织学术活动、构建学术共同体、发挥期刊集群合力等引领学科建设及科学研究创新,为一流学科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持。总体来看,外语类学术期刊还存在支持研究领域不均衡、引领学科融合力度不够、支持新兴领域发展不足等问题,需要在不同领域、不同语种间引导学科均衡发展,促进外语学科跨学科融合发展,着力支持国别和区域研究新兴交叉领域特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期刊 “双一流”建设 策划选题 特色专栏 集群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书交给懂“说”的人:图书达人主播营销管理机制理论剖析
15
作者 李金城 张杭 中国出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5-22,共8页
达人直播营销已成为图书销售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价值达人是出版社直播营销的稀缺外部资源,如何管理达人并与之高效协作是实现直播营销精细化运营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研究基于达人营销管理视角,对10位直播运营与管理人员进行半结... 达人直播营销已成为图书销售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价值达人是出版社直播营销的稀缺外部资源,如何管理达人并与之高效协作是实现直播营销精细化运营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研究基于达人营销管理视角,对10位直播运营与管理人员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归纳性扎根理论编码,发现出版社在达人营销管理中所采取的识别筛选、价值共创、关系构建三个关键策略,分析达人筛选策略、资源配置与管理协作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开启达人招募通道、构建金字塔型达人生态、实现达人资源共建共享三方面的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人营销 网络主播 图书直播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时空—资源:县级融媒体AIGC应用的三重挑战与应对
16
作者 张宏邦 刘通 中国出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8-52,共5页
AIGC技术的介入重构了县级融媒体的功能定位与资源整合模式。在信息生态位视角下,面对用户使用AIGC的有限理性、人才与业务的跨界壁垒以及文化资源适应性的浅尝辄止这三重县级融媒体应用AIGC的风险挑战,应加强AIGC技术赋能的效率质量协... AIGC技术的介入重构了县级融媒体的功能定位与资源整合模式。在信息生态位视角下,面对用户使用AIGC的有限理性、人才与业务的跨界壁垒以及文化资源适应性的浅尝辄止这三重县级融媒体应用AIGC的风险挑战,应加强AIGC技术赋能的效率质量协同效应,有效激励改革机制,打造制度科学规范平台,以文旅融合深挖文化内核,通过一站式服务、在地化场景、脱域化嵌入以及流动化资源的重组与建构,助力县级融媒体成为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的枢纽与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生态位 县级融媒体 AIGC 基层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视频平台赋能乡村知识服务:价值靶向与未来路径
17
作者 张立 张雪 中国出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3-38,共6页
知识经济时代,短视频为乡村知识服务打开新窗口。短视频赋能乡村知识服务的全脉络可视作平台经济下的价值共创流程,短视频经由认知需求挖掘匹配、知识技术资源重组、价值均衡增进共创等环节,实现由知识信息向知识产品的优化升级。为开... 知识经济时代,短视频为乡村知识服务打开新窗口。短视频赋能乡村知识服务的全脉络可视作平台经济下的价值共创流程,短视频经由认知需求挖掘匹配、知识技术资源重组、价值均衡增进共创等环节,实现由知识信息向知识产品的优化升级。为开发短视频赋能乡村知识服务的长续动力,需强化制度赋能、放大知识赋能、巩固技术赋能、开发自生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平台 赋能 乡村知识服务 价值共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期刊引入同行评议机制的三个核心议题
18
作者 张蕾 何云峰 中国出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9-62,共4页
同行评议作为学术期刊质量保障的重要手段,其引入与实施对于学术期刊具有重要意义。从如何选择匹配文章内容的同行专家、如何引导同行专家认真负责地进行评议、如何提高同行专家参加评议的荣耀感三个核心议题出发,探讨同行评议机制在学... 同行评议作为学术期刊质量保障的重要手段,其引入与实施对于学术期刊具有重要意义。从如何选择匹配文章内容的同行专家、如何引导同行专家认真负责地进行评议、如何提高同行专家参加评议的荣耀感三个核心议题出发,探讨同行评议机制在学术期刊中的科学引入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行评议 学术期刊 高质量发展 学术信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障特殊群体阅读权益 共建共享幸福美好生活
19
作者 程凯 中国出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共2页
阅读是一个人丰富精神世界、实现社会发展、感受美好生活的重要权利。全民阅读是赓续中华文脉、铸造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路径。残疾人渴望知识、向往阅读,阅读与残疾人密切相关,残疾人的平等阅读权益和文化权益需要格... 阅读是一个人丰富精神世界、实现社会发展、感受美好生活的重要权利。全民阅读是赓续中华文脉、铸造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路径。残疾人渴望知识、向往阅读,阅读与残疾人密切相关,残疾人的平等阅读权益和文化权益需要格外关心、特殊保障。党和国家历来关心残疾人,重视残疾人工作和发展残疾人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权益 全民阅读 残疾人事业 幸福美好 共建共享 残疾人工作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特殊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信文学 相信阅读
20
作者 阎晶明 中国出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共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史,是创作与阅读相互推动的历史。在新文学时代,觉醒了的知识分子努力为更多民众觉醒而呐喊。可以说,新文学之初的作家还未必有把自己的文字直接送到民众手中的愿望,让民众成为阅读者并直接接触新思想。那时做文章是... 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史,是创作与阅读相互推动的历史。在新文学时代,觉醒了的知识分子努力为更多民众觉醒而呐喊。可以说,新文学之初的作家还未必有把自己的文字直接送到民众手中的愿望,让民众成为阅读者并直接接触新思想。那时做文章是有门槛的,识文断字的权力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所以,鲁迅说:“因为文字的难,学校的少,我们的作家里面,恐怕未必有村姑变成的才女,牧童化出的文豪。”写作和阅读一样,都是少数人的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 民众觉醒 新文学 呐喊 化出 直接接触 阅读者 发展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