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1篇文章
< 1 2 8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菌剂对温室草莓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吕享华 潘忠强 尹涛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4年第2期74-77,共4页
【目的】研究生物菌剂对草莓生长和产量品质的影响。【方法】以不施生物菌剂为对照(CK),设置4种生物菌剂处理,分别为耕丰百泰微生物菌剂(T1)、谷乐丰微生物菌剂(T2)、西多里微生物菌剂(T3)和三炬微生物菌剂(T4)。研究了草莓形态特征、... 【目的】研究生物菌剂对草莓生长和产量品质的影响。【方法】以不施生物菌剂为对照(CK),设置4种生物菌剂处理,分别为耕丰百泰微生物菌剂(T1)、谷乐丰微生物菌剂(T2)、西多里微生物菌剂(T3)和三炬微生物菌剂(T4)。研究了草莓形态特征、物质积累、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变化差异。【结果】4种生物菌剂均能够显著促进草莓生长,增加草莓株高、叶面积、叶长、叶宽,增加干物质积累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固形物,提高硬度和草莓单果重、单株产量和亩产量,4种菌剂草莓产量分别比对照高出7.98%、24.79%、11.87%和14.40%。其中,谷乐丰微生物菌剂处理的草莓长势最好、产量最高、品质较好。【结论】生物菌剂可在草莓生产中推广应用,谷乐丰微生物菌剂在草莓上应用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生物菌剂 生长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市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差异化模式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唐惠敏 崔惜舜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4年第2期23-29,共7页
【目的】研究市域不同地区乡村产业振兴的差异化模式,为安徽省合肥市乡村产业振兴提供经验参考。【方法】运用个案调查和比较研究的方法,探索乡村产业振兴的区域差异及发展之策。【结果】推动合肥市乡村产业振兴需要以城乡融合发展、农... 【目的】研究市域不同地区乡村产业振兴的差异化模式,为安徽省合肥市乡村产业振兴提供经验参考。【方法】运用个案调查和比较研究的方法,探索乡村产业振兴的区域差异及发展之策。【结果】推动合肥市乡村产业振兴需要以城乡融合发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导向,着重发挥市域统筹资源、链接政策和精准施策的作用。在类型学的理论支撑下,合肥市乡村产业振兴应充分考虑地区差异,在政府政策指引下因地制宜地选择差异化的乡村产业振兴模式。【结论】笔者认为,合肥市推进乡村产业振兴需要制定以保障产业融合发展为核心的土地政策、以引培乡村人力资源为导向的人才政策、以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为目标的财政政策、以构建利益共同体为基础的村企合作政策,并遵循“党建引领、规划先行、政策引导、城乡共融”的指导原则,进一步强化顶层制度安排,增加财政支持,培养新型农民,建设数字乡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治理 乡村产业振兴 差异化模式 城乡融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创与农业如何跨界融合:石柱莼菜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高静 樊佩知 +3 位作者 周怡婧 陈欣蕾 龚美玲 朱若岩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4年第5期72-77,共6页
【目的】跨界融合是创新的有效路径。创意农业是将文化创意的灵感全面地运用到现代农业的各个环节中的一种模式,其市场迅速扩展,由此也带来了跨界混乱、融合度低、赋能性差的问题。【方法】本文运用赋能理论,并以重庆石柱莼菜为案例研... 【目的】跨界融合是创新的有效路径。创意农业是将文化创意的灵感全面地运用到现代农业的各个环节中的一种模式,其市场迅速扩展,由此也带来了跨界混乱、融合度低、赋能性差的问题。【方法】本文运用赋能理论,并以重庆石柱莼菜为案例研究对象。【结果】建构了以提升创意农业知识产权(IP)的“输出力、营销力、黏合力、变现力、品牌力”的“五力”模型,并进一步提出了应用该模型的“跨界+融合+赋能”三阶段过程。【结论】文章提出发展创意农业的模型,并提供了发展创意农业的政策启示,以期推进我国创意农业健康有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意农业 跨界融合 莼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肥对玉米产量及种植经济效益的影响
4
作者 李永强 李春慧 贾理祥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4年第2期45-49,共5页
【目的】探明锌肥对通海县玉米生长、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方法】以不施锌肥为对照,设置4个锌肥水平,分别为15kg/hm^(2)(T1)、30kg/hm^(2)(T2)、45kg/hm^(2)(T3)、60kg/hm^(2)(T4)。研究了玉米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 【目的】探明锌肥对通海县玉米生长、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方法】以不施锌肥为对照,设置4个锌肥水平,分别为15kg/hm^(2)(T1)、30kg/hm^(2)(T2)、45kg/hm^(2)(T3)、60kg/hm^(2)(T4)。研究了玉米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产量以及经济效益变化特征。【结果】使用锌肥显著提高了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增加了各生育时期的干物质积累量,且随着锌肥施用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锌肥施用量为45kg/hm^(2)时,玉米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均达到最大值,产量比对照高出17.77%,经济效益比对照高出32.40%。【结论】使用锌肥能够促进玉米生长,提高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在施用量为45kg/hm^(2)的效果最好,是最佳施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锌肥 产量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做好高校信息公开工作的研究与思考
5
作者 张虎 李笑秋 鹿凯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4年第6期82-86,共5页
【目的】研究高校信息公开工作是为高校健全信息公开工作体制机制、提升工作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文采用文献研究、实证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研究了我国高校信息公开工作现状并提出建议。【结果】研究发现,我国高校坚持“以公... 【目的】研究高校信息公开工作是为高校健全信息公开工作体制机制、提升工作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文采用文献研究、实证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研究了我国高校信息公开工作现状并提出建议。【结果】研究发现,我国高校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学校有关信息、回应社会关切,不断推动高校信息公开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但目前仍存在公开方式传统、管理机制不健全及主动公开意识有待提高等问题。【结论】建议高校从健全工作机制、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动业务融合、开展调查研究等方面入手,不断加强和改进信息公开工作,推动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 信息公开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灌溉方式对西红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6
作者 李永强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4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筛选出西红柿无土栽培最佳的灌溉方式,为云南省通海县西红柿栽培产业提供依据。【方法】以“千禧”樱桃西红柿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滴灌、潮汐式灌溉、滴灌与潮汐式灌溉相结合3种灌溉方式对西红柿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 【目的】筛选出西红柿无土栽培最佳的灌溉方式,为云南省通海县西红柿栽培产业提供依据。【方法】以“千禧”樱桃西红柿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滴灌、潮汐式灌溉、滴灌与潮汐式灌溉相结合3种灌溉方式对西红柿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采用滴灌技术时,西红柿生长效果最好,成熟期鲜重最大;滴灌、滴灌与潮汐式灌溉相结合时西红柿成熟期干重明显高于潮汐式灌溉处理;潮汐式灌溉下西红柿可溶性糖含量为最高,滴灌与潮汐式灌溉相结合,西红柿产量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结论】滴灌与潮汐式灌溉相结合是最有利于西红柿生长的灌溉方式,此时西红柿产量最高、果实品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方式 西红柿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作对青贮玉米、藜麦生物量和饲用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学贵 张业猛 +3 位作者 王秀娟 李想 陈志国 韩建琪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4年第2期50-54,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栽培方式对玉米和藜麦农艺性状及营养品质的影响。【方法】试验在不同作物(铁研53/青藜1号)、同一作物不同熟期品种(铁研53/安早10号)间作种植模式下,对玉米铁研53,安早10号和藜麦青藜1号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进行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栽培方式对玉米和藜麦农艺性状及营养品质的影响。【方法】试验在不同作物(铁研53/青藜1号)、同一作物不同熟期品种(铁研53/安早10号)间作种植模式下,对玉米铁研53,安早10号和藜麦青藜1号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进行研究。【结果】青藜1号的主要农艺性状在间作和单播中无显著差异;安早10号的生物量在间播和单播中也无显著差异;铁研53/青藜1号间作比例在1∶1条件下,铁研53的生物量显著高于其他间作比例和单播,且可以明显提升青贮饲料的蛋白质含量;铁研53/安早10号间作比例在3∶1和1∶3条件下,铁研53的生物量显著高于其他间作比例和单播,且在间作比例为1∶2、2∶1和1∶3条件下,青贮玉米的品质可以达到I级。【结论】中晚熟玉米/藜麦、中晚熟玉米/早熟玉米间作种植模式成效较为突出,适宜在青海地区进行推广。两种种植模式间相比,玉米/藜麦间作模式相对较好,尤其在提高地面生物质产量和饲用品质等方面,可以作为一种高效的青贮玉米种植模式在高原高海拔地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 藜麦 间作 营养品质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郓城县杜仲主要病虫害种类、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控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刁爱国 魏洪涛 明广增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4年第2期59-62,共4页
【目的】摸清郓城县杜仲的主要病害种类及发生规律,为科学制定杜仲病虫害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采取踏查和标准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郓城县杜仲基地主要病虫害发生种类及规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郓城县... 【目的】摸清郓城县杜仲的主要病害种类及发生规律,为科学制定杜仲病虫害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采取踏查和标准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郓城县杜仲基地主要病虫害发生种类及规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郓城县杜仲主要病虫害25种,其中病害10种,虫害15种。严重的病虫害为根腐病、立枯病、刺蛾、地老虎、蝼蛄、金龟子等。【结论】针对杜仲主要病虫害,运用营林、物理、生物及化学药剂,通过林间防控实践总结了杜仲病虫害的发展趋势、影响因素及综合防控技术,推进了杜仲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病虫害种类 发生规律 综合防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农业创业研究:前沿与展望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林凤 谢帆 刘杨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4年第5期8-16,共9页
【目的】通过明确数字农业创业领域前沿热点、学术争议和研究空缺,为推动数字技术与农业创业活动的学术交融提供助力。【方法】通过文献计量学与传统文献回顾相结合的方法,对2011—2021年间数字农业创业相关的重要文献进行梳理和述评。... 【目的】通过明确数字农业创业领域前沿热点、学术争议和研究空缺,为推动数字技术与农业创业活动的学术交融提供助力。【方法】通过文献计量学与传统文献回顾相结合的方法,对2011—2021年间数字农业创业相关的重要文献进行梳理和述评。【结果】现存研究聚焦在数字技术、数字金融对农业创业的影响、数字农业商业模式创新和数字农业创业生态系统四个方面;而在数字金融对农业创业绩效的影响和数字农业创业对缩小数字鸿沟的作用等研究内容上,存在观点争鸣。【结论】尽管现存数字农业创业学术领域发展与实践存在脱节,但总体呈现上升态势,具有较大研究潜力,建议深入挖掘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农业 农业创业 研究综述 研究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抗病基因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樊佩知 王志敏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4年第2期3-9,共7页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番茄抗病基因的最新进展,探讨番茄抗病基因的分子育种应用,为番茄抗病育种提供有效策略。【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选取番茄叶霉病、晚疫病、枯萎病、黄化曲叶病毒病这4种常见病害,通过梳理和分析国内外有关文献,提...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番茄抗病基因的最新进展,探讨番茄抗病基因的分子育种应用,为番茄抗病育种提供有效策略。【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选取番茄叶霉病、晚疫病、枯萎病、黄化曲叶病毒病这4种常见病害,通过梳理和分析国内外有关文献,提出了我国番茄抗病基因的分子育种建议。【结果】研究发现,番茄抗病基因的分子育种应用可有效提高番茄的抗病能力,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番茄抗病育种是当前番茄种业发展的重要课题,虽然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面临许多挑战。【结论】番茄抗病基因在番茄抗病育种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未来应继续关注番茄抗病基因的育种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抗病基因 分子育种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文化治理赋能乡村文化振兴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于歌 韩广富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4年第5期37-44,共8页
【目的】研究乡村文化治理赋能乡村文化振兴中存在的掣肘因素及实现路径,助力推进乡村振兴,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之路。【方法】从乡村文化治理对乡村文化振兴的必要性意蕴出发,解析乡村文化治理赋能乡村文化振兴的逻辑机理,通过对乡... 【目的】研究乡村文化治理赋能乡村文化振兴中存在的掣肘因素及实现路径,助力推进乡村振兴,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之路。【方法】从乡村文化治理对乡村文化振兴的必要性意蕴出发,解析乡村文化治理赋能乡村文化振兴的逻辑机理,通过对乡村文化治理赋能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掣肘因素的分析,进一步提出针对性的路径选择。【结果】目前乡村文化治理的过程中出现了乡村文化主体缺失、乡村文化基础设施缺失、乡村文化治理机制僵硬、乡村文化认同价值消解等问题,阻碍了乡村文化振兴的进程。【结论】为解决现存问题,需采取建强文化人才队伍、用活公共文化设施、健全文化治理体制、培育主体文化自觉及做优数字文化产品等措施,以促进乡村文化治理赋能乡村文化振兴,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文化治理 乡村文化振兴 中国式现代化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振兴的三重审视 被引量:2
12
作者 宋子昂 上官文慧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4年第4期22-28,共7页
【目的】探析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提供坚强组织保证。【方法】本文采用史论结合研究和文本分析研究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以坚持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为着力点,对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振... 【目的】探析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提供坚强组织保证。【方法】本文采用史论结合研究和文本分析研究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以坚持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为着力点,对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振兴过程中的现实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实践路径。【结果】研究发现,当前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引领乡村振兴过程中面临着政治引领缺力、思想引领缺失、群众引领缺位、社会引领缺席等突出问题,严重阻碍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结论】为切实有效解决相关问题,必须始终坚持农村基层党组织全面领导的政治引领,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新发展理念的思想引领,突出农村基层党组织以人民为中心的群众引领,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以平安为基础的社会引领,真正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征程上充分发挥出来,确保乡村全面振兴行稳致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农村基层党组织 引领力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特色乡村空间格局特征及关联发展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怡 刘青 +3 位作者 张晖 刘桢梦 杨坪赫 唐淼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4年第6期53-59,共7页
【目的】探讨江西特色乡村的空间特征,为其关联发展、异质协同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参考。【方法】以国家公布的827个江西特色乡村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数据采集,结合ArcGIS和地理探测器从宏观探究其空间格局特征及关联发展路径。【结... 【目的】探讨江西特色乡村的空间特征,为其关联发展、异质协同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参考。【方法】以国家公布的827个江西特色乡村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数据采集,结合ArcGIS和地理探测器从宏观探究其空间格局特征及关联发展路径。【结果】特色乡村的聚集性分布,为特色乡村关联发展提供了可行性。【结论】(1)江西特色乡村空间分布在市域层面具有较强非均衡性,总体呈现“三核多点”集聚分布格局;(2)影响江西特色乡村分布的因素由强到弱分别为:与中心城市距离、高程、城镇化率、水系、坡度、公路密度、人均GDP、人口密度;(3)单因素解释力均小于双因素共同作用解释力,尽管有些因素影响力较弱,但与其他因素交互能产生较大解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 特色乡村 空间分布 地理探测器 关联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以潍坊市白浪绿洲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为例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江伟 李永胜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4年第4期93-96,共4页
【目的】在园林植物养护管理过程中病虫害的发生往往会导致植物叶片出现失绿、斑点、枯萎,根系出现腐烂、霉变、癌瘤,树干出现虫洞、溃疡、流胶等现象,导致植物生长不良,甚至引起植株死亡,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可以将病虫危害控制在最低... 【目的】在园林植物养护管理过程中病虫害的发生往往会导致植物叶片出现失绿、斑点、枯萎,根系出现腐烂、霉变、癌瘤,树干出现虫洞、溃疡、流胶等现象,导致植物生长不良,甚至引起植株死亡,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可以将病虫危害控制在最低范围。【方法】借助养护过程中的防治经验,对白浪绿洲国家城市湿地公园(4A级)进行为期三年的养护调查研究。【结果】根据一年四季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类型,采取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防治手段,可以有效降低湿地公园病虫害的发生以及对植物景观的破坏。【结论】通过科学合理的病虫害防治,可以有效减少植物死亡,维持园林景观生态系统处于一个长效、持久、稳定的平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病虫害 病虫害防治措施 白浪绿洲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黄红蕾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4年第2期87-91,共5页
【目的】探究水稻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效果,探索都安县水稻栽植适宜的施肥组合,为当地水稻栽植产业提供参考及借鉴,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方法】以“珍香优11香”水稻品种为试验对象,设置不施肥、100%化肥、10%有机肥+90%化肥、20%有机肥+... 【目的】探究水稻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效果,探索都安县水稻栽植适宜的施肥组合,为当地水稻栽植产业提供参考及借鉴,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方法】以“珍香优11香”水稻品种为试验对象,设置不施肥、100%化肥、10%有机肥+90%化肥、20%有机肥+80%化肥、30%有机肥+70%化肥、40%有机肥+60%化肥6个处理,分别测定不同处理水稻产量、产量构成指标、氮肥利用效率,计算水稻栽植经济效益。【结果】在等氮量条件下,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水稻产量、产量构成指标、氮素吸收利用率、水稻栽植经济效益影响显著。比例科学的有机肥替代化肥,可显著提升水稻有效穗数。在有机肥替代20%化肥时,水稻产量最高,比单施化肥增加8.95%,水稻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及栽植经济效益也最高。【结论】有机肥替代20%化肥是最适宜都安县的水稻栽植模式,值得在当地大力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有机肥 化肥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施不同浓度硒肥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龙丽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4年第2期78-82,共5页
【目的】研究硒肥不同喷施浓度对水稻生长、产量、硒含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明确最佳施硒浓度,为富硒农产品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在贵定县沿山镇星溪村,以“宜香优2115”水稻为试验材料,在水稻灌浆期喷施7种不同浓度的有机富硒... 【目的】研究硒肥不同喷施浓度对水稻生长、产量、硒含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明确最佳施硒浓度,为富硒农产品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在贵定县沿山镇星溪村,以“宜香优2115”水稻为试验材料,在水稻灌浆期喷施7种不同浓度的有机富硒液体肥,比较水稻产量及品质。【结果】在水稻灌浆期,所喷施外源硒肥浓度的不同,不会对植株株高、穗长、有效穗数以及穗粒径造成影响,但是对显著影响水稻结实率、千粒重、理论产量及实际产量影响显著;随着硒元素喷施浓度的提高,水稻不同部位硒含量表现为穗>叶片>茎鞘,从硒元素所占比例而言,表现穗轴+枝梗>颖壳>米糠>精米;硒肥的施入有助于提升水稻稻米加工质量,提高稻米外观品质,在硒肥施入量为100及120g/hm^(2)时,水稻稻米品质最佳。【结论】在水稻生产过程中,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硒肥对水稻生长、产量及品质存在显著影响,在硒肥浓度为100g/hm^(2)时效果最佳,可大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肥 浓度 水稻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与氮素化肥配施对叶类蔬菜硝酸盐累积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丹丹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4年第1期3-6,共4页
【目的】研究有机肥与氮素化肥配施对叶类蔬菜硝酸盐积累的影响,为生产低硝酸盐含量的叶类蔬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叶类蔬菜硝酸盐累积量具有显著差异的菠菜和白菜为材料,采用随机组合区域进行施肥种植,在第二次施肥后定期取样测... 【目的】研究有机肥与氮素化肥配施对叶类蔬菜硝酸盐积累的影响,为生产低硝酸盐含量的叶类蔬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叶类蔬菜硝酸盐累积量具有显著差异的菠菜和白菜为材料,采用随机组合区域进行施肥种植,在第二次施肥后定期取样测定并分析不同配施比中叶类蔬菜硝酸盐累积量。【结果】菠菜和白菜样本中有机肥与氮素化肥配比为1:1时施用效果最为明显,随着时间的变化,蔬菜中硝酸盐含量均先缓慢增加,到达峰值后又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仅施用氮素化肥的叶类蔬菜动态差异显著,在施肥中期菠菜和白菜中硝酸盐的含量明显上升,达到峰值前的累积速率与施氮量呈显著正相关;施用其他配比时的叶类蔬菜动态差异不均,在施肥中期菠菜和白菜中硝酸盐的含量均在上升,到达峰值后仍继续上升,同施氮量呈正相关;仅施用有机肥的叶类蔬菜中硝酸盐含量数值变化不明显,菠菜和白菜在施肥种植期间对氮素的吸收速率缓慢,硝酸盐的积累量也趋于平缓。【结论】有机肥与氮素化肥不同配施方法中,有机肥和氮素化肥配施比1:1施用时叶类蔬菜硝酸盐累积量最低;仅施用氮素化肥的叶类蔬菜硝酸盐累积量最高;仅施用有机肥的叶类蔬菜中硝酸盐含量变化不明显;施用其他配比时的叶类蔬菜中硝酸盐累积量居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配施 叶类蔬菜硝酸盐累积 氮素化肥 有机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隆回县种植镉低积累粳稻的可行性研究
18
作者 刘杰 罗瑾 +4 位作者 黄郴华 刘俊 周嵘 邹实 曾文伟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4年第2期55-58,共4页
【目的】明确粳稻品种在湖南隆回县种植的可行性。【方法】以本地籼稻品种隆晶优蒂占为对照,比较研究了引进的3个粳稻品种嘉禾218、贵米、南粳9108,在隆回作中稻种植的生育进程、产量构成与稻米镉含量。【结果】(1)各粳稻品种生育期显... 【目的】明确粳稻品种在湖南隆回县种植的可行性。【方法】以本地籼稻品种隆晶优蒂占为对照,比较研究了引进的3个粳稻品种嘉禾218、贵米、南粳9108,在隆回作中稻种植的生育进程、产量构成与稻米镉含量。【结果】(1)各粳稻品种生育期显著长于对照,但均可在8月中旬齐穗,在隆回县作中稻栽培可以实现安全生产;(2)粳稻品种产量较对照低4.39%-14.85%,其中南粳9108减产不显著;(3)粳稻品种糙米镉含量在0.0080-0.0794mg/kg之间,均低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大米镉含量不大于0.2mg/kg),显著低于对照品种。【结论】综合考虑生育进程、产量与稻米镉含量,在隆回县镉污染稻田上以粳稻品种替代籼稻品种是完全可行的,可以在不显著降低产量的基础上,显著降低糙米镉含量,从而实现镉污染稻田的安全生产。本试验条件下,最合适的粳稻品种为南粳91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产量 稻米镉含量 隆回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工程中的河道治理对策研究——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为例 被引量:4
19
作者 岳川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4年第3期28-31,共4页
【目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河道治理对策。【方法】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为研究对象,分析农村河道呈现水质退化、功能弱化的影响因素,以及河道污染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村农民生活的主要难点问题,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结果】小型农... 【目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河道治理对策。【方法】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为研究对象,分析农村河道呈现水质退化、功能弱化的影响因素,以及河道污染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村农民生活的主要难点问题,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结果】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河道治理存在的主要难点问题有河道原始问题、河道管理不当以及河道污染。【结论】从加强对河道建筑物的管理、加强河道治理政策资金投入、选择合适的生态护岸技术、加强对水文变化的监测力度和多举措着力解决河道污染等方面提出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的河道治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河道污染 河道管理 河道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江口市2010-2020年土地利用时空动态变化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孙佩 易洁伟 +4 位作者 周凌云 尹伟 张驰 康全国 袁知洋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4年第1期56-61,共6页
【目的】基于国土变更调查数据,分析丹江口市2010-2020年土地利用时空动态变化过程。【方法】以2010年、2015年、2020年三个时期的国土变更调查成果为数据源,采用ArcGIS软件计算土地利用动态度变化指标,分析丹江口市土地利用时空动态变... 【目的】基于国土变更调查数据,分析丹江口市2010-2020年土地利用时空动态变化过程。【方法】以2010年、2015年、2020年三个时期的国土变更调查成果为数据源,采用ArcGIS软件计算土地利用动态度变化指标,分析丹江口市土地利用时空动态变化过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2010-2020年期间农用地的变化表现在耕地和草地面积的减少,总面积减少944hm^(2),分布重心整体呈现出向西南方向迁移的特征;建设用地总面积增加2882hm^(2),建设用地重心向西南方向迁移;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减少且减少幅度不断增加,减少面积达1938hm^(2),变化重心向东南方向迁移。【结论】研究结果可以为研究区域的国土资源管理和开发利用、城镇化的建设、开发环境保护等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江口市 土地利用 时空变化 转移矩阵 重心方向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