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1,763篇文章
< 1 2 8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地区鸡球虫对6种抗球虫药的抗药程度研究 被引量:87
1
作者 黄兵 赵其平 +4 位作者 吴薛忠 陈兆国 陈燕军 史天卫 叶明忠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CAS 2001年第2期1-7,共7页
为了解上海地区的鸡球虫抗药性状况 ,作者采集了上海市 9个区县 10个鸡场的球虫 ,进行了对地克珠利 (Diclazuril)、氯苯胍 (Robenidine)、氯羟吡啶 (Clopidol)、氨丙啉 (Amprolium)、马杜拉霉素 (Maduramicin)、莫能霉素 (Monensin)的... 为了解上海地区的鸡球虫抗药性状况 ,作者采集了上海市 9个区县 10个鸡场的球虫 ,进行了对地克珠利 (Diclazuril)、氯苯胍 (Robenidine)、氯羟吡啶 (Clopidol)、氨丙啉 (Amprolium)、马杜拉霉素 (Maduramicin)、莫能霉素 (Monensin)的抗药性研究。试验设 6个药物组和感染不用药、不感染不用药 2个对照组 ,以抗球虫指数 (ACI)、病变记分减少率 (RL S)、相对卵囊产量 (ROP)、最适抗球虫活性百分率 (POAA)为试验指标 ,进行综合评定 ,其抗药程度分为无抗药性、轻度抗药性、中度抗药性、完全抗药性 4个等级。结果显示来自 10个鸡场的球虫中 ,对地克珠利有 90 %未产生抗药性 ,对氯苯胍有 90 %为无抗药性和轻度抗药 ,对马杜拉霉素有 5 0 %为无抗药性和轻度抗药 ,对氯羟吡啶有 80 %达到完全抗药 ,对氨丙啉有 90 %达到中度和完全抗药 ,对莫能霉素则全部达到中度以上的抗药程度。作者认为目前在上海地区可以放心地合理使用地克珠利和氯苯胍 ,对马杜拉霉素要慎重使用 ,对氯羟吡啶、氨丙啉、莫能霉素须减少或暂停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药性 抗球虫药 球虫病 抗性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硬蜱的实验室人工饲养和部分生物学特性的观察 被引量:40
2
作者 周勇志 周金林 +1 位作者 曹杰 龚海燕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CAS 2003年第2期23-25,共3页
为了给蜱及蜱传疾病研究提供充足、有效的实验材料 ,我们对镰形扇头蜱 (Rhipicephalus haemaphysa-loideshaemaphysaloides)、亚洲璃眼蜱 (Hyalomma asiaticum asiaticum)、微小牛蜱 (Boophilusmicroplus)和嗜群血蜱(H aemaphysalis con... 为了给蜱及蜱传疾病研究提供充足、有效的实验材料 ,我们对镰形扇头蜱 (Rhipicephalus haemaphysa-loideshaemaphysaloides)、亚洲璃眼蜱 (Hyalomma asiaticum asiaticum)、微小牛蜱 (Boophilusmicroplus)和嗜群血蜱(H aemaphysalis concinna)进行了实验室人工饲养。在 2 5°C,92 %相对湿度 ,黑暗条件下 ,以兔为唯一饲血动物 ,四种硬蜱均可完成整个生活史的发育。镰形扇头蜱完成一代需 86~ 12 0天 ,亚洲璃眼蜱需 10 4~ 14 7天 ,微小牛蜱需5 0~ 74天 ,嗜群血蜱需 88~ 12 5天。通过实验室人工饲养 ,成功进行了单雌蜱蜱群的繁殖。除微小牛蜱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蜱 实验室人工饲养 生物学特性 吸血寄生虫 传播媒介 蜱传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寄生线虫在体内及牧场上各发育阶段的季节动态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沈杰 叶明忠 +5 位作者 陈永军 何国声 刘金明 覃发家 严春桥 孙先红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CAS 1994年第1期10-15,共6页
对亚热带草地模式区──湖北长阳火烧坪草畜示范场绵羊寄生线虫的优势种捻转血矛线虫、环纹奥斯特线虫和粗纹食道口线虫进行了成虫寄生量、羊粪中虫卵排出量和寄生虫体外发育育成率的逐月观察,结合气象资料──气温、相对湿度、蒸发量... 对亚热带草地模式区──湖北长阳火烧坪草畜示范场绵羊寄生线虫的优势种捻转血矛线虫、环纹奥斯特线虫和粗纹食道口线虫进行了成虫寄生量、羊粪中虫卵排出量和寄生虫体外发育育成率的逐月观察,结合气象资料──气温、相对湿度、蒸发量和雨量的观察记录,得出了这些优势种各发育阶段在绵羊体内及牧地上的季节动态以及与气温、湿度变化的关系。3种线虫在牧地上的体外育成率和在羊体内的寄生量都有2个峰,育成率于4月出现第1个峰,随之在5月成虫出现第1个峰,育成率于6或7月分别出现第2个更高的峰,成虫也于7~9月出现第2个更高的峰。说明成虫峰随体外发育育成峰而来,粪中虫卵的峰值则往往跟随成虫峰而出现。体外育成率的高低又明显受气温及温度影响,平均湿度低于12℃时无峰出现,低于5℃时育成率为零,湿度在79%以下时育成率很低。本文还讨论了防制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寄生虫 线虫 体内 牧场 季节动态 成虫寄生量 虫卵排出量 育成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种抗球虫药防治鸡E.tenella的疗效对比试验 被引量:12
4
作者 黄兵 吴薛忠 +2 位作者 史天卫 赵其平 陈兆国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CAS 1995年第2期19-23,共5页
挑选体况相近的21日龄伊莎公鸡210羽和罗斯公鸡70羽,在人工感染E.tenella下,对氯嗪苯乙腈(diclazuril)、常山酮(halofuginone)、氯羟吡啶(colpidol)、马杜拉霉素(madura... 挑选体况相近的21日龄伊莎公鸡210羽和罗斯公鸡70羽,在人工感染E.tenella下,对氯嗪苯乙腈(diclazuril)、常山酮(halofuginone)、氯羟吡啶(colpidol)、马杜拉霉素(maduramicin)和盐霉素(salinomycin)5种抗球虫药,进行了3批防治鸡E.tenella疗效对比试验,以抗球虫指数(ACI)作为疗效的综合评判指标。结果显示各种药物的AC互分别为,氯嗪苯乙腈95.52,195.29,192.74,常山酮200.60,199.04,197.45;氯羟吡啶179.64,174.42,167.93;马杜拉霉素194.23,194.23,198.89;盐霉素167.32,170.95,164.82;用于对照的感染不用药组的ACI为126.50,130.79和93.31。氯嗪苯乙腈、常山酮和马杜拉霉素抗该球虫的效果非常好,其ACI均超过190,氯羟吡啶和盐霉素效果次之,其ACI在160~18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球虫药 防治 E.TENELLA 伊莎公鸡 罗斯公鸡 柔嫩艾美耳球虫 氯嗪苯乙腈 常山酮 氟羟毗啶 马杜拉霉素 盐霉素 疗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项球虫抗药性判定指标的准确性评价 被引量:28
5
作者 陈兆国 黄兵 +2 位作者 赵其平 史天卫 吴薛忠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CAS 2001年第4期38-42,共5页
从指标各自的特点、评价结果的一致性、其它指标、试验总体结果和发展趋势五个方面 ,分别对上海地区鸡球虫进行抗药性监测时采用的笼饲试验的 4项判定指标进行了评述 ,认为在当前条件下 ,用抗球虫指数 (ACI)、病变记分减少率 (RL S)、... 从指标各自的特点、评价结果的一致性、其它指标、试验总体结果和发展趋势五个方面 ,分别对上海地区鸡球虫进行抗药性监测时采用的笼饲试验的 4项判定指标进行了评述 ,认为在当前条件下 ,用抗球虫指数 (ACI)、病变记分减少率 (RL S)、相对卵囊产量 (ROP)、最适抗球虫活性百分率 (POAA ) 4项指标来综合评定球虫抗药性的方法是有效的、可靠的。比较而言 ,ROP、RL S的错判率较高 ,RL S的漏判率较高 ;POAA错、漏判率均较低 ,优于ROP、RL S。而 ACI错、漏判率均最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虫 抗药性 抗球虫指数 病变记分减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拉菌素驱除绵羊消化道线虫试验 被引量:12
6
作者 周绪正 张继瑜 +4 位作者 李金善 徐忠赞 李剑勇 孙国栋 李金书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CAS 2004年第3期48-50,共3页
 目的 肯定多拉菌素驱除绵羊消化道线虫的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试验分5组(多拉菌素高、中、低剂量组,伊维菌素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依试验前后寄生虫罹患数量进行比较得出结论。结论 多拉菌素驱除绵羊消化道线虫效...  目的 肯定多拉菌素驱除绵羊消化道线虫的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试验分5组(多拉菌素高、中、低剂量组,伊维菌素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依试验前后寄生虫罹患数量进行比较得出结论。结论 多拉菌素驱除绵羊消化道线虫效果确实可靠,其中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药物残效期达50天,推荐剂量为中剂量组为200μg/kg体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除 消化道线虫 绵羊 残效期 试验 伊维菌素 寄生虫 中剂量 高剂量 对照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方田鼠重复感染日本血吸虫试验研究初步 被引量:25
7
作者 李浩 何燕艳 +6 位作者 林邦发 林矫矫 陈永军 石耀军 魏梅雄 刘金明 傅志强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CAS 2001年第3期15-17,共3页
本试验以 10 0 0条日本血吸虫尾蚴同时攻击感染东方田鼠洞庭湖种群和东方田鼠宁夏指名亚种进行重复感染对比试验 ,并在攻击后不同天数分别同时解剖相同数目的两种群东方田鼠 ,收集其体内不同时段、不同部位的日本血吸虫童虫 ,比较结果... 本试验以 10 0 0条日本血吸虫尾蚴同时攻击感染东方田鼠洞庭湖种群和东方田鼠宁夏指名亚种进行重复感染对比试验 ,并在攻击后不同天数分别同时解剖相同数目的两种群东方田鼠 ,收集其体内不同时段、不同部位的日本血吸虫童虫 ,比较结果证实东方田鼠对日本血吸虫具有天然的抗性 ,其抗性是可遗传的 ,不以东方田鼠的地域分布不同、生活环境的差异或传代数目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田鼠 日本血吸虫 重复感染 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型艾美耳球虫纯种鉴定和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黄兵 史天卫 +2 位作者 吴薛忠 赵其平 陈兆国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CAS 1995年第4期12-14,共3页
采用单卵囊感染技术,从鸡球虫混合种中分离出一个纯种球虫,经鉴定为巨型艾美耳球虫(EimeriaMaximaTyzzer,1929)。该种球虫卵囊为卵圆形,测240个的大小范围为21.25~36.25×17.5~3... 采用单卵囊感染技术,从鸡球虫混合种中分离出一个纯种球虫,经鉴定为巨型艾美耳球虫(EimeriaMaximaTyzzer,1929)。该种球虫卵囊为卵圆形,测240个的大小范围为21.25~36.25×17.5~30.0μm,平均为28.81±3.07×22.98±2.77μm,形状指数1.25。卵囊内有一颗折光性极粒,位于窄端,无外残体。测120个孢子囊的大小范围为15.5~18.5×7.5~10.0μm,平均为17.35±0.66×8.74±0.51μm。最短孢子化时间为30小时,潜伏期142小时。用此卵囊对鸡作致病性试验,挑选60羽13日龄伊莎(ISA)公鸡分为1个不感染组和4个感染组,每羽口服感染1万、5万、10万或20万个孢子化卵囊。结果所有感染组与不感染组的平均增重差异达到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水平,整个试验仅在20万个的感染组出现16.7%的死亡率,各感染组的肠道病变记分分别为1.33、1.83、2.42和3.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虫 巨型艾美耳球虫 纯种鉴定 致病性 鸡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鸽毛滴虫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9
作者 罗锋 陈泽华 +2 位作者 苏遂琴 梁刚 李国清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CAS 2007年第3期51-54,共4页
鸽毛滴虫病是由鸽毛滴虫引起的一种侵害消化道上段的原虫病,其特征是在口腔、食道、嗉囊、前胃出现坏死性溃疡,常常造成上消化道和呼吸道阻塞,妨碍进食及正常呼吸进而引起饥饿造成宿主死亡。世界各地均有鸽的病例报道,毛滴虫首先感染上... 鸽毛滴虫病是由鸽毛滴虫引起的一种侵害消化道上段的原虫病,其特征是在口腔、食道、嗉囊、前胃出现坏死性溃疡,常常造成上消化道和呼吸道阻塞,妨碍进食及正常呼吸进而引起饥饿造成宿主死亡。世界各地均有鸽的病例报道,毛滴虫首先感染上消化道,引起其溃疡,然后从溃疡处进入循环系统,引起肝脏等器官的病变,可以通过直接涂片镜检、人工培养检查等病原的诊断方法对该病进行确认。鸽毛滴虫对硝唑类药物敏感,但极易产生抗药性。目前对鸽毛滴虫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不多,充分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开展鸽毛滴虫的生理、生化,特别是安全有效的分子疫苗是今后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鸽毛滴虫 流行病学 诊断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熊蛔虫ITS rDNA的PCR扩增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16
10
作者 彭仕明 黄勉 +5 位作者 陈武 唐剑栋 蔡勤辉 梁玉珍 林瑞庆 朱兴全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CAS 2008年第3期1-5,共5页
目的以核糖体DNA(rDNA)的第一与第二内转录间隔区序列(ITS-1及ITS-2)鉴定从广州动物园棕熊分离的蛔虫种类。方法应用PCR方法以保守引物NC5和NC2扩增蛔虫样本的ITS及5.8SrDNA序列,将PCR扩增出的片段纯化后克隆至pGEM-TEsay载体,... 目的以核糖体DNA(rDNA)的第一与第二内转录间隔区序列(ITS-1及ITS-2)鉴定从广州动物园棕熊分离的蛔虫种类。方法应用PCR方法以保守引物NC5和NC2扩增蛔虫样本的ITS及5.8SrDNA序列,将PCR扩增出的片段纯化后克隆至pGEM-TEsay载体,用菌落PCR及酶切鉴定阳性菌落,对阳性菌落进行测序,并与Gen.Bank“公布的人蛔虫(Ascaris lumbricoides)、猪蛔虫(Ascariis suum)、浣熊贝利斯蛔虫(Baylisascaris procyonh)及狮弓蛔虫(Toxascaris leonina)ITS序列比较。结果从棕熊分离的2个蛔虫样本的ITS及5.8SrDNA总长为859—861bp,种内相似性为99.7%,与GenBank^TM公布的人蛔虫、猪蛔虫、浣熊贝利斯蛔虫及狮弓蛔虫的相似性分别为84.6%、84.5%、89.3%及72.3%,序列差异明显。结论棕熊蛔虫不同于上述种类蛔虫,可能为Baylisacaris transfug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熊 蛔虫 内转录间隔区(ITS) PCR扩增 序列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球虫广东清远分离株对七种药物的抗药性试验 被引量:23
11
作者 赵其平 韩红玉 +1 位作者 黄兵 莫胜兰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CAS 2003年第2期13-17,共5页
为了了解广东清远某鸡场球虫抗药性的产生程度 ,并制定出合理的用药方案 ,给延长药物的使用周期提供科学的依据 ,我们从该鸡场现场采集了新鲜粪便 ,实验室分离和繁殖卵囊 ,并在实验室进行球虫的抗药性研究。经检测粪中含堆型艾美耳球虫 ... 为了了解广东清远某鸡场球虫抗药性的产生程度 ,并制定出合理的用药方案 ,给延长药物的使用周期提供科学的依据 ,我们从该鸡场现场采集了新鲜粪便 ,实验室分离和繁殖卵囊 ,并在实验室进行球虫的抗药性研究。经检测粪中含堆型艾美耳球虫 (E.acervulina)和变位艾美耳球虫 (E.mivati)共 81.3 % ,柔嫩艾美耳球虫 (E.tenella) 18.7%。试验选择目前常用的 7种抗球虫药物 ,分别为球佳 (地克珠利 Diclazuril)、杜球 (马杜拉霉素 Madu-ramicin)、欲可胖 (莫能菌素 Monensin)、球安 (拉沙里霉素 Lasalocid)、氨丙啉 (Amprolian)、球克 (海南霉素 Hainan-mycin)、氯苯胍 (Robenidine)。试验设 7个药物组和感染不用药、不感染不用药 2个对照组 ,每组 10只鸡。在 15日龄 ,除不感染不用药组外 ,每组接种孢子化卵囊 12× 10 4个。以抗球虫指数 (ACI)、病变记分减少率 (RLS)、相对卵囊产量 (ROP)、最适抗球虫活性百分率 (POAA)为试验指标 ,进行综合评定。结果显示鸡球虫广东清远株对球佳为轻度抗药 ,对杜球、欲可胖、球安、氨丙啉为完全抗药 ,对球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虫广东清远分离株 抗药性 抗球虫药 球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球虫剂对Eimeriatenella裂殖子的效力试验 被引量:9
12
作者 谢明权 吴惠贤 +3 位作者 张健騑 彭新宇 谢宏料 深田恒夫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CAS 1994年第1期22-25,共4页
利用鸡胚模型研究了三种聚醚类抗生素及七种化学抗虫剂对柔嫩艾美球虫第二代裂殖子的效果。纯化的裂殖子用抗球虫药作用30分钟,用Hank's平衡盐溶液洗去药物后接种10~11天龄鸡胚,2.5天后收集鸡胚中的卵囊,以卵囊形成... 利用鸡胚模型研究了三种聚醚类抗生素及七种化学抗虫剂对柔嫩艾美球虫第二代裂殖子的效果。纯化的裂殖子用抗球虫药作用30分钟,用Hank's平衡盐溶液洗去药物后接种10~11天龄鸡胚,2.5天后收集鸡胚中的卵囊,以卵囊形成数判断药物的效果。结果证明,除Amprolium(氨丙啉)外,大部分抗球虫剂对裂殖子是有效的。各种药物的最低有效浓度为:Lasalocid(拉萨菌素)、Salinomycin(盐霉素)、Monensin(莫能菌素)、Diclazuril(杀球灵)、Ha1ofginone(常山酮)为10μg/ml;Robenidine(氯苯胍)、Decoquinate(乙羟喹酯)为10μg/ml;Clopidol(氯此酚)为500μg/ml;Nicarbazin(尼卡巴嗪)为1000μg/ml。药物剂量逐渐提高,裂殖子逐渐丧失其活性。当Lasalocid、Satin-omycin、Monensin、Diclazuril、Halofuginone、Robenidine分别达到350、150、120、200、500和700μg/ml时,所有的裂殖子完全丧失活性。本文还比较了不同投药方法的优缺点,并讨论了药物的活性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球虫药 EIMERIA tenella 裂殖子 鸡胚模型 聚醚类抗生素 化学抗虫剂 柔嫩艾美球虫 药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猪、牛、羊弓形虫病的血清学调查 被引量:36
13
作者 米晓云 巴音查汗 李文超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CAS 2007年第2期22-24,共3页
目的为摸清新疆地区家畜弓形虫感染情况。方法作者对新疆乌鲁木齐周边地区的猪、牛和阿勒泰地区的牛、羊随机抽样,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进行了血清学调查。结果乌鲁木齐周边地区的猪的感染率为66.39%(243/336),牛为31.94%(23/72);阿勒... 目的为摸清新疆地区家畜弓形虫感染情况。方法作者对新疆乌鲁木齐周边地区的猪、牛和阿勒泰地区的牛、羊随机抽样,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进行了血清学调查。结果乌鲁木齐周边地区的猪的感染率为66.39%(243/336),牛为31.94%(23/72);阿勒泰地区牛为31.8%(28/88),羊为33.33%(12/36);结论弓形虫在这三种动物中均有相当高的感染率,应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加强防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感染 间接血凝实验(IH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克珠利、氨丙啉与左旋咪唑联合使用对Eimeria tenella的效力试验 被引量:9
14
作者 聂奎 颜焰 +2 位作者 高俊伟 廖申权 刘应良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CAS 2006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研究地克珠利与氨丙啉、左旋咪唑的联合抗球虫效果。方法应用均匀设计法对地克珠利、氨丙啉和左旋咪唑的各6个不同剂量进行优化配伍。试验设立6个药物试验组,并设药物对照组、感染不给药组和不感染不给药组.除不感染不给药组外,... 目的研究地克珠利与氨丙啉、左旋咪唑的联合抗球虫效果。方法应用均匀设计法对地克珠利、氨丙啉和左旋咪唑的各6个不同剂量进行优化配伍。试验设立6个药物试验组,并设药物对照组、感染不给药组和不感染不给药组.除不感染不给药组外,其余全部试验鸡每只接种E.tenella孢子化卵囊1×10^5个,以抗球虫指数(ACI)判定药物的疗效。结果地克珠利5mg/kg+氨丙啉240mg/kg+左旋咪唑1.5mg/kg组的雏鸡存活率为100%,相对增重率97.5%,病变值15.5,其ACI 181.97;而地克珠利2mg/kg组的ACI仅为79.35:其余各组ACI均在150-170之间。结论本试验中以地克珠利5mg/kg+氨丙啉240mg/kg+左旋咪唑1.5mg/kg为最佳抗球虫药物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克珠利 氨丙啉 左旋咪唑 联合用药 EIMERIA tenella 疗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点免疫金渗滤试验检测绵羊脑多头蚴病的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王春仁 于万才 +8 位作者 仇建华 许腊梅 于克江 李洪彬 徐梅倩 何国声 顾越星 曹杰 朱顺海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CAS 2001年第1期12-14,共3页
为了寻找一种快速、简便诊断绵羊脑多头蚴病的新方法 ,应用自行配制的胶体金探针标记 SPA,建立了斑点免疫金渗滤试验 (DIGFA)。该法同 EL ISA具有良好的相符性。将抗原、待检血清滴加于膜上进行反应 ,数分钟内即可用肉眼进行结果判定。... 为了寻找一种快速、简便诊断绵羊脑多头蚴病的新方法 ,应用自行配制的胶体金探针标记 SPA,建立了斑点免疫金渗滤试验 (DIGFA)。该法同 EL ISA具有良好的相符性。将抗原、待检血清滴加于膜上进行反应 ,数分钟内即可用肉眼进行结果判定。本法具有操作简单、反应快速、敏感性强、重复性好、不需要贵重仪器等优点 ,适合于基层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金渗滤法 脑多头蚴病 绵羊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点免疫金渗滤法检测边虫病的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徐梅倩 陈克喜 +2 位作者 张北民 吴鉴三 张小正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CAS 1996年第3期10-12,共3页
应用自行制备的直径25nm~30nm的胶体金标记SPA,建立了检测抗边虫抗体的斑点免疫金渗滤试验(DIGFA),同时作与补体结合试验(CFT)、团集凝集试验(CAT)比较试验,结果表明DIGFA是一种检测边虫病抗体的... 应用自行制备的直径25nm~30nm的胶体金标记SPA,建立了检测抗边虫抗体的斑点免疫金渗滤试验(DIGFA),同时作与补体结合试验(CFT)、团集凝集试验(CAT)比较试验,结果表明DIGFA是一种检测边虫病抗体的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的快速、简便易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虫 胶体金探针 斑点免疫 金渗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拉菌素驱杀猪体内线虫和体外血虱试验 被引量:6
17
作者 周绪正 张继瑜 +2 位作者 李金善 李剑勇 徐忠赞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CAS 2005年第2期43-47,共5页
目的:肯定多拉菌素驱杀猪体内线虫和体外血虱的效果及药物在猪体内的残效期,并为临床应用该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分两次进行,每次分 5组(多拉菌素高中低剂量组,伊维菌素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 );试验一猪 120头,依试验前后寄生虫(卵)... 目的:肯定多拉菌素驱杀猪体内线虫和体外血虱的效果及药物在猪体内的残效期,并为临床应用该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分两次进行,每次分 5组(多拉菌素高中低剂量组,伊维菌素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 );试验一猪 120头,依试验前后寄生虫(卵)罹患数量进行比较确定多拉菌素驱杀猪体内线虫和体外血虱的效果;试验二猪 80头,肯定多拉菌素驱杀猪体内线虫和体外血虱的效果。同时,依据猪再感染寄生虫的时间,确定药物在猪体内的残效期。结论:多拉菌素驱杀猪体内线虫和体外血虱效果确实可靠;其中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药效最为显著,驱杀猪体内线虫的药物残效期均为 28天,驱杀猪体外血虱的药物残效期均在 120天以上;据此,临床推荐剂量以中剂量组 300μg/kg体重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内 血虱 体外 线虫 试验 残效期 科学依据 临床应用 伊维菌素 寄生虫 药物 低剂量 高剂量 对照 行比 药效 体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部分地区鸡球虫种类及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10
18
作者 肖寒 李培英 +3 位作者 王俊生 王桂云 徐前明 吴金节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CAS 2008年第2期18-21,共4页
目的了解安徽省五个县(区)鸡球虫种类及感染情况。方法采用群体采样法分别从个调查点采集新鲜鸡粪,检查粪样。阳性粪样采用饱和盐水漂浮和离心沉淀法进行卵囊分离。显微镜下观察卵囊进行虫种鉴定,并统计各调查点的鸡球虫感染率和感染强... 目的了解安徽省五个县(区)鸡球虫种类及感染情况。方法采用群体采样法分别从个调查点采集新鲜鸡粪,检查粪样。阳性粪样采用饱和盐水漂浮和离心沉淀法进行卵囊分离。显微镜下观察卵囊进行虫种鉴定,并统计各调查点的鸡球虫感染率和感染强度等。结果检查172份鸡的新鲜粪样,得出鸡球虫感染率为100%;共检出7种球虫,经鉴定均隶属于艾美耳属,分别为毒害艾美耳球虫(Eimeria necatrix),堆型艾美耳球虫(E.acervulina),巨型艾美耳球虫(E.maxima),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和缓艾美耳球虫(E.mitis),哈氏艾美耳球虫(E.hagani)和早熟艾美耳球虫(E.praecox)。结论鸡球虫在安徽省的这5个县(区)普遍存在,且有的调查点感染强度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虫 鉴定 感染率 感染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带绦虫六钩蚴45W-4B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王福梅 骆学农 +2 位作者 景志忠 岳城 才学鹏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CAS 2006年第3期1-5,共5页
目的观察猪带绦虫六钩蚴45 W-4B抗原对仔猪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用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GST-45W-4B,用GST柱进行纯化,以Montan ide ISA 206为佐剂制成疫苗免疫仔猪。间接ELISA检测仔猪血清抗45W-4B IgG抗体水平,MTT法进行外周血淋巴细... 目的观察猪带绦虫六钩蚴45 W-4B抗原对仔猪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用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GST-45W-4B,用GST柱进行纯化,以Montan ide ISA 206为佐剂制成疫苗免疫仔猪。间接ELISA检测仔猪血清抗45W-4B IgG抗体水平,MTT法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殖试验。免疫1个月后全部实验组经口攻击感染25000枚/头猪带绦虫虫卵,攻虫3个月后剖检,计算减虫率及保护率。结果免疫组注射疫苗的第2周起,抗体为阳性,45W-4B组持续升高至第8周,淋巴细胞增殖明显高于未免疫感染组。用该抗原制备的疫苗获得了95%的减虫率和33%的保护率。结论该抗原对猪囊尾蚴病具有很好的免疫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带绦虫 六钩蚴 45W-4B重组蛋白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颈鹿血矛线虫ITS的PCR扩增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陈武 唐剑栋 +3 位作者 黄勉 彭仕明 张马龙 朱兴全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CAS 2007年第2期5-8,共4页
目的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来自长颈鹿皱胃的血矛线虫进行虫种鉴定。方法对样品XM9和XM11的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TS-1、5.8 S、ITS-2)进行PCR扩增及序列分析,并与GenBank公布的血矛线虫(Hae-monchus)相应序列进行比较。结果来自长颈... 目的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来自长颈鹿皱胃的血矛线虫进行虫种鉴定。方法对样品XM9和XM11的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TS-1、5.8 S、ITS-2)进行PCR扩增及序列分析,并与GenBank公布的血矛线虫(Hae-monchus)相应序列进行比较。结果来自长颈鹿皱胃的2条血矛线虫具有相同的ITS序列,5.8 S与ITS-1分别为153 bp、404 bp,与GenBank分布的捻转血矛线虫序列是一致的。ITS-2序列为231 bp,第753位是一个多态位点,该序列与来自国外的H.contortus,H.placei,H.longistipes存在0-18个碱基差异。结论来自长颈鹿的血矛线虫是捻转血矛线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矛线虫 内转录间隔区(ITS) PCR扩增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