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5,55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221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乳脂、乳蛋白合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2
1
作者 冉耀祥 魏祥飞 +3 位作者 曲波 王春梅 姜毓君 张莉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1,共6页
文章利用体外分离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研究miR-221对乳脂和乳蛋白合成的影响。将miR-221转染至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应用QRT-PCR检测miR-221表达量,应用Western blot技术和组织细胞甘油三酯(TG)含量酶法分别检测β-酪蛋白和甘油三酯含... 文章利用体外分离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研究miR-221对乳脂和乳蛋白合成的影响。将miR-221转染至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应用QRT-PCR检测miR-221表达量,应用Western blot技术和组织细胞甘油三酯(TG)含量酶法分别检测β-酪蛋白和甘油三酯含量。利用双荧光素酶试验分析miR-221和IGF-1的靶向关系,检测转染miR-221后IGF-1和相关泌乳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转染miR-221后,miR-221表达显著上升,β-酪蛋白和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降低;泌乳调节相关基因IGF-1与miR-221具有靶向关系,过表达miR-221后,IGF-1、AKT、p-AKT、mTOR、p-mTOR的表达也显著降低,表明miR-221可能通过靶向抑制IGF-1进而影响AKT/mTOR信号通路来影响乳脂和乳蛋白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 MIR-221 IGF-1 乳脂 乳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粉加工过程中乳蛋白结构及消化特性变化特征 被引量:2
2
作者 马铭 沈玉 +4 位作者 张佳欣 郭鸰 赵倩玉 满朝新 姜毓君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62,共7页
乳蛋白是乳粉中重要成分之一,具有种类丰富的氨基酸及良好消化特性,生物利用度高,能为人体提供营养素,对人体尤其是新生儿生长发育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目前,乳粉加工需经过原料乳验收、均质、灭菌、喷雾干燥等过程,乳蛋白受加工条件影响... 乳蛋白是乳粉中重要成分之一,具有种类丰富的氨基酸及良好消化特性,生物利用度高,能为人体提供营养素,对人体尤其是新生儿生长发育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目前,乳粉加工需经过原料乳验收、均质、灭菌、喷雾干燥等过程,乳蛋白受加工条件影响,发生变性、聚集、交联、氧化及美拉德反应等复杂变化,导致乳粉中蛋白质组分和消化特性发生改变。均质方式、均质压力及热处理温度和时间等工艺参数差异,对乳蛋白结构及功能有不同程度影响。本文从蛋白质结构及消化特性两个方面系统性概述巴氏杀菌、延长货架期处理、超高温瞬时杀菌、喷雾干燥和高压均质、超声均质对不同乳蛋白的影响及活性蛋白损失程度,阐明乳蛋白变化机制及结构变化与消化特性关联机制,为未来乳品加工参数选择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蛋白 热加工 机械加工 蛋白结构 消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态婴儿配方奶加工工艺及其稳定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聪 秦双杰 +3 位作者 袁琳涵 李红娟 李洪波 于景华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8-74,共7页
液态婴儿配方奶因其营养充足、饮用方便等特点而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在母乳不足的情况下,婴儿配方食品是喂养婴儿最佳替代选择。然而,产品在加工和储存过程中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其稳定性和营养特性受损。基于此,文章从... 液态婴儿配方奶因其营养充足、饮用方便等特点而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在母乳不足的情况下,婴儿配方食品是喂养婴儿最佳替代选择。然而,产品在加工和储存过程中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其稳定性和营养特性受损。基于此,文章从液态婴儿配方奶的加工技术出发,论述UHT技术和二次灭菌技术的优缺点及对产品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影响,并总结储存过程中稳定性指数、pH、色泽等理化指标的变化,探讨这些变化对产品体系稳定性的影响,进一步为婴儿配方奶的质量控制和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婴儿配方奶 加工工艺 营养物质 储存期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牛初乳乳清蛋白质组学分析及抗菌肽筛选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悦 杨苑 +8 位作者 刘润峰 孙勤强 潘玉红 黄婧 刘瑞鑫 李敏玲 郑海英 付强 覃广胜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50,共6页
水牛乳清蛋白富含多种具有免疫调节和抗氧化功能的蛋白质和多肽,乳源抗菌肽的开发利用具备广阔前景。采用iTRAQ定量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水牛初乳、常乳乳清蛋白变化,共获得595种乳清蛋白质,分析结果表明,白细胞介素信号通路和干扰素信号... 水牛乳清蛋白富含多种具有免疫调节和抗氧化功能的蛋白质和多肽,乳源抗菌肽的开发利用具备广阔前景。采用iTRAQ定量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水牛初乳、常乳乳清蛋白变化,共获得595种乳清蛋白质,分析结果表明,白细胞介素信号通路和干扰素信号通路中的关键蛋白在水牛初乳中表达量较高,涉及免疫调节、激活应答等生物学过程,其中STAT1、FABP3、ENPP2等蛋白质在初乳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从水牛初乳乳清蛋白酶解多肽中分离和鉴定抗菌肽,通过抑菌试验证实水牛初乳中短链多肽具有更高的抑制效率,质谱分析得到4种具有广谱抑菌能力的候选抗菌肽,具备深入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牛 初乳 乳清蛋白 免疫调节 抗菌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潜在益生特性开菲尔慢生乳杆菌的筛选及全基因组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湘芸 赵鑫 +3 位作者 王会莹 袁保壹 薄晓宇 包秋华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3,共9页
为挖掘传统发酵乳制品中具有潜在益生特性的开菲尔慢生乳杆菌(Lentilactobacillus kefiri,L.kefiri)菌株。文章对10株L.kefiri进行体外益生特性检测,结果表明,L.kefiri NM119-2相较于其他菌株,益生性能良好,该菌株在pH=3的模拟人工胃液... 为挖掘传统发酵乳制品中具有潜在益生特性的开菲尔慢生乳杆菌(Lentilactobacillus kefiri,L.kefiri)菌株。文章对10株L.kefiri进行体外益生特性检测,结果表明,L.kefiri NM119-2相较于其他菌株,益生性能良好,该菌株在pH=3的模拟人工胃液中3 h存活率为57.55%,在0.3%胆盐中4 h存活率为95.79%;对氯霉素、青霉素、环丙沙星和庆大霉素等6种抗生素显示敏感;疏水性达80.36%;静置24 h后自凝聚能力为43.30%;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97.91%,羟自由基清除率为52.2%,超氧阴离子清除率为27.81%,综合抗氧化能力强。碳水化合物利用能力结果显示,L.kefiri NM119-2可利用D-葡萄糖、D-乳糖和D-果糖等9种糖。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L.kefiri NM119-2基因组全长为2.48 Mb,编码2611个基因,涵盖了氨基酸运输和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和磷酸化作用等相关基因;L.kefiri NM119-2耐药基因均位于染色体上,安全风险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菲尔慢生乳杆菌 筛选 益生特性 全基因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拉胶、黄原胶、瓜尔胶复合稳定剂对稀奶油品质影响
6
作者 陈雅丽 冯文慧 +8 位作者 张书文 王筠钠 吕加平 谢宁 杨永龙 李志伟 耿骁璐 钱文涛 剧柠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7-43,58,共8页
文章以稀奶油搅打硬度及黏度为指标,选取卡拉胶(Carrageenan,CG)、黄原胶(Xanthan gum,XG)、瓜尔胶(Guar gum,GG)添加量为影响因子进行响应面法优化,分析各因素间交互作用,对乳液搅打特性及稳定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G与XG、CG与GG对... 文章以稀奶油搅打硬度及黏度为指标,选取卡拉胶(Carrageenan,CG)、黄原胶(Xanthan gum,XG)、瓜尔胶(Guar gum,GG)添加量为影响因子进行响应面法优化,分析各因素间交互作用,对乳液搅打特性及稳定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G与XG、CG与GG对稀奶油硬度的交互作用显著,XG与GG对稀奶油黏度交互作用显著。响应面优化3种胶体复配添加量为0.036%,CG∶XG∶GG=7∶14∶15时,稀奶油硬度值最高达1018.79 g,搅打时间为225 s,起泡率最高达189.67%,黏度为1085.35 mPa·s,粒径为3.65μm,可塑性最好;Turbiscan多重光散射仪检测12 h间TSI指数趋于稳定,表明乳液稳定性良好。验证试验得出实际复配胶体添加量为0.033%,CG∶XG∶GG=7∶13∶13时可获得高品质稀奶油。该配方优化可为高品质天然稀奶油产品配方设计和产业化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奶油 复配胶体 响应面法优化 搅打特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乳中α-乳白蛋白和β-乳球蛋白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建立及不同乳源含量比较研究
7
作者 赵传榜 刘丽波 +5 位作者 杜鹏 张国芳 戚晓熙 郭思男 唐雪文 李春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0-75,共6页
文章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乳源中α-乳白蛋白(α-La)和β-乳球蛋白(β-Lg)进行定性、定量检测。以0.15%三氟乙酸水溶液和0.15%三氟乙酸乙腈溶液对2种蛋白进行梯度洗脱,柱温为35℃,对目标蛋白进行分离检测,以出峰面积进行定量分析。... 文章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乳源中α-乳白蛋白(α-La)和β-乳球蛋白(β-Lg)进行定性、定量检测。以0.15%三氟乙酸水溶液和0.15%三氟乙酸乙腈溶液对2种蛋白进行梯度洗脱,柱温为35℃,对目标蛋白进行分离检测,以出峰面积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2种蛋白线性关系良好(R^(2)>0.99),经优化后的方法蛋白色谱图峰形明显,样品分离程度高,蛋白回收率为92.8%~99.3%,α-La和β-Lg检出限分别为0.0933 mg/mL和0.0765 mg/mL,定量限分别为0.0787 mg/mL和0.0821 mg/mL。该方法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能准确测定不同乳源中α-La和β-Lg含量。试验检测了不同乳中的α-La和β-Lg,其中生牛乳中α-La和β-Lg含量分别为0.143 mg/mL和0.421 mg/mL,均高于灭菌乳;骆驼乳中α-La含量为0.192 mg/mL,高于牛乳和羊乳;β-Lg含量为0.017 mg/mL,低于牛乳和羊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La β-Lg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激素分类、功能活性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8
作者 李凤 吕加平 +5 位作者 逄晓阳 刘妍妍 孙正瀚 张书文 李旭 王筠钠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9-67,共9页
由于妊娠乳畜分泌的乳汁中含有一定量的激素,目前这些激素种类及含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相对较少。文章对乳激素来源、分类、功能活性及激素残留可能产生的危害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内源及外源性甾类、蛋白类常见乳激素的分析方法,包... 由于妊娠乳畜分泌的乳汁中含有一定量的激素,目前这些激素种类及含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相对较少。文章对乳激素来源、分类、功能活性及激素残留可能产生的危害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内源及外源性甾类、蛋白类常见乳激素的分析方法,包括免疫分析法、色谱分析法及电化学传感器等进行总结,为开发精准快速的乳激素检测方法及科学制定乳中激素相关限量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激素 功能活性 甾类 蛋白类 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肠-脑轴的益生菌抗抑郁机制及治疗潜力研究进展
9
作者 王娜 夏秀华 +2 位作者 谢强 沙文轩 赵敏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9-58,共10页
抑郁症是以精神异常低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疾病,会损害机体行为、情感、思想和整体健康。近年来,受外界环境和自身心理因素影响,抑郁症患病率逐年增加,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抗抑郁措施成为当前研究工作的重点。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强调... 抑郁症是以精神异常低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疾病,会损害机体行为、情感、思想和整体健康。近年来,受外界环境和自身心理因素影响,抑郁症患病率逐年增加,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抗抑郁措施成为当前研究工作的重点。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强调,肠道微生物群紊乱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即肠-脑轴),进而诱发抑郁症。因此,肠道菌群成为治疗抑郁症的可能新靶点。益生菌是调控肠道菌群的重要手段,在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肥胖和精神类疾病等方面展现出重要潜力。基于此讨论了益生菌对机体健康的重要影响,指出抑郁症的诱发因素和发病机制,同时提出肠-脑轴信号转导机制,重点结合目前动物和人类的研究探讨益生菌介导肠-脑轴从而缓解抑郁症状的潜在机制及关键物质,最后讨论了将益生菌应用于临床的挑战和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益生菌 肠道菌群 肠-脑轴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温灭菌对乳中蛋白相互作用的影响及贮藏中变化研究进展
10
作者 甄子竹 齐炳理 +8 位作者 袁芷玉 李楠 潘俊宇 赵锋 王静 曲波 曹宏伟 满朝新 姜毓君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9-65,共7页
超高温灭菌乳具有保质期长且无需冷藏进行长途运输等优点,然而牛乳在超高温灭菌处理和贮藏过程中,牛乳蛋白发生聚集,从而对品质产生负面影响。文章论述了经过超高温灭菌处理后牛乳蛋白的相互作用和聚集行为的内在机制,涵盖了热处理对酪... 超高温灭菌乳具有保质期长且无需冷藏进行长途运输等优点,然而牛乳在超高温灭菌处理和贮藏过程中,牛乳蛋白发生聚集,从而对品质产生负面影响。文章论述了经过超高温灭菌处理后牛乳蛋白的相互作用和聚集行为的内在机制,涵盖了热处理对酪蛋白和酪蛋白胶束的影响、蛋白质交联的形成、巯基/二硫键的反应、变性乳清蛋白与酪蛋白/酪蛋白胶束的相互作用以及酪蛋白胶束在加热时的解离。此外,梳理了影响蛋白聚集的因素和改善方法,旨在更好地了解牛奶成分的变化与乳制品稳定性之间的关联,为提升超高温灭菌乳稳定性与品质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温灭菌 蛋白聚集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酸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及脂滴、β-酪蛋白合成的影响
11
作者 马晓聪 杨慧琳 +3 位作者 毛永尽 赵锋 曲波 崔英俊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21,共5页
文章以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为试验模型,探究叶酸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及脂滴、β-酪蛋白合成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叶酸纯化处理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分别采用CCK-8法和Edu法检测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筛选出叶酸最佳使用浓度。采用尼罗红法... 文章以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为试验模型,探究叶酸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及脂滴、β-酪蛋白合成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叶酸纯化处理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分别采用CCK-8法和Edu法检测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筛选出叶酸最佳使用浓度。采用尼罗红法和组织细胞甘油三酯含量酶法检测不同处理组胞内胞外甘油三酯含量,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不同处理组β-酪蛋白(CSN2)及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表明,2.50μg/mL叶酸是促进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的最优浓度;叶酸可显著增加奶牛乳腺上皮细胞胞内胞外甘油三酯含量,显著提高CSN2蛋白表达,p-Akt、Akt、p-mTOR、mTOR、SREBP1、CyclinD1等蛋白表达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乳腺上皮细胞 叶酸 泌乳 脂滴 Β-酪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乳功能组分对哺乳期幼鼠免疫和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12
作者 夏滋涵 郭聪聪 +7 位作者 徐海燕 金雨诗 张臣臣 孙晗 关成冉 黄玉军 顾瑞霞 陈大卫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2,共8页
以婴幼儿配方乳粉为对照组,分别研究依据中国人乳比例混合的母乳低聚糖、来源于中国人乳的益生菌及乳脂肪球膜等3种母乳功能组分(FCs)对哺乳期Sprague Dawley幼鼠免疫能力的影响,并探究其对幼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与对... 以婴幼儿配方乳粉为对照组,分别研究依据中国人乳比例混合的母乳低聚糖、来源于中国人乳的益生菌及乳脂肪球膜等3种母乳功能组分(FCs)对哺乳期Sprague Dawley幼鼠免疫能力的影响,并探究其对幼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FCs均能使哺乳期幼鼠体质量稳定增长,其中,添加来源于中国人乳的益生菌(动物双歧杆菌M8和植物乳杆菌12)的婴配粉使幼鼠体质量高于其余3组;FCs均能显著提高哺乳期幼鼠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A、肿瘤坏死因子-α等免疫因子含量(P<0.05),并显著降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4含量(P<0.05),其中,混合母乳低聚糖对幼鼠免疫能力改善作用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FCs还显著降低幼鼠在水迷宫中的平台潜伏期时间(P<0.05),其中,益生菌组幼鼠潜伏期时间显著低于其余3组(P<0.05);混合母乳低聚糖和乳脂肪球膜还显著提高了哺乳期幼鼠粪便中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CFAs)含量(P<0.05),而混合母乳低聚糖组幼鼠粪便中总SCFAs含量显著高于其余3组(P<0.05);3种母乳功能组分,特别是按中国人乳比例混合的母乳低聚糖和来源于中国人乳的益生菌均有利于提高哺乳期幼鼠的体质量和增强其学习记忆能力,并可能通过提高肠道中SCFAs含量来增强其免疫。文章为开发适合中国婴幼儿的配方乳粉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乳比例 混合母乳低聚糖 中国人乳源益生菌 哺乳期幼鼠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乳及巴氏杀菌乳中嗜冷微生物计数方法比较研究
13
作者 吴杰 许文君 +3 位作者 赵艳坤 郑楠 王加启 孟璐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1-36,共6页
嗜冷微生物影响生乳品质,但目前我国规定的检测乳中嗜冷微生物的方法需要10 d,对于牧场和乳品企业监测嗜冷微生物污染作用十分有限。文章从北京、浙江、宁夏、福建、新疆等牧场采集生乳样品共115份,购买商业巴氏杀菌乳25份,分别用6.5℃... 嗜冷微生物影响生乳品质,但目前我国规定的检测乳中嗜冷微生物的方法需要10 d,对于牧场和乳品企业监测嗜冷微生物污染作用十分有限。文章从北京、浙江、宁夏、福建、新疆等牧场采集生乳样品共115份,购买商业巴氏杀菌乳25份,分别用6.5℃计数法和21℃计数法2种培养方法计数嗜冷微生物,并通过Bland-Altman进行一致性分析。购买6份商业UHT乳并用假单胞菌制备低、中、高浓度人工污染样品并计数嗜冷微生物数进一步进行准确度分析。Bland-Altman分析结果显示,95.65%生乳样品和92%巴氏杀菌乳样品位于偏倚的95%置信区间内;人工污染样品分析结果显示,所有样本β-ETI上限值≤AL、下限值≥-AL。因此,21℃计数法可替代6.5℃计数法用于牧场和乳企进行生乳和巴氏杀菌乳中嗜冷微生物快速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乳 嗜冷微生物 Bland-Altman 平板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血糖生成指数配方奶粉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影响研究
14
作者 于志盟 张克明 +3 位作者 胡若梅 叶文慧 刘英华 徐庆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16,60,共6页
文章研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使用低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GI)配方奶粉对其血糖的影响。筛选纳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市天津医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88名... 文章研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使用低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GI)配方奶粉对其血糖的影响。筛选纳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市天津医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88名。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每日早餐时分别服用低GI配方奶粉50 g和中老年配方奶粉48 g。分别于干预前、干预12周后比较2组情况。结果显示,共59例受试者完成试验(试验组33例,对照组26例),干预前2组间各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12周后,试验组(210.90±99.33)与对照组(273.70±124.98)相比其标准餐后血糖曲线下增加面积显著减低(P=0.036)。研究表明低GI配方奶粉在维持和改善餐后血糖、糖耐量等方面发挥较好作用,可作为糖尿病患者长期食用的优质膳食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血糖生成指数 血糖 糖尿病 配方奶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殖道乳酸菌分离及益生功能评价
15
作者 刘祺琛 康文丽 +5 位作者 魏雪 徐琛 潘丽娜 张书文 汪家琦 逄晓阳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8-36,共9页
文章分离自健康女性生殖道乳酸菌,评价其益生功能,为女性私密处保健用微生态制剂开发提供科学依据。通过采集健康女性生殖道样本,采用MRS培养基分离乳酸菌,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进行菌株鉴定,并评价其对阴道致病菌的抑制能力、产酸... 文章分离自健康女性生殖道乳酸菌,评价其益生功能,为女性私密处保健用微生态制剂开发提供科学依据。通过采集健康女性生殖道样本,采用MRS培养基分离乳酸菌,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进行菌株鉴定,并评价其对阴道致病菌的抑制能力、产酸能力、抗生素敏感性、耐酸耐胆盐能力及对HT-29细胞的黏附能力。共分离得到203株乳酸菌,包括粪肠球菌、阴道乳杆菌、屎肠球菌等。部分菌株显示出良好的益生特性,其中乳酸片球菌C19对阴道常见致病菌有较强抑制能力,同时兼有良好的耐酸耐胆盐性及较高的HT-29细胞黏附能力。试验筛选到的5株益生菌株具有良好的维护女性生殖道健康的潜力,为进一步开发女性生殖道益生菌制剂提供有价值的菌株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道微生态 乳酸菌 益生功能 女性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GABA乳酸菌筛选及发酵绵羊乳工艺优化
16
作者 姚瑜 张铭慧 +6 位作者 火钰翠 张晓莹 徐立清 胡启胜 宋宇轩 杨续金 葛武鹏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4-80,共7页
对西部牧区传统发酵乳品中的13株乳酸菌产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能力进行筛选,选择1#菌株(Lactococcus lactis subsp.lactis)制备富含GABA发酵绵羊乳。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发酵条件,提高绵羊乳中GABA产量。... 对西部牧区传统发酵乳品中的13株乳酸菌产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能力进行筛选,选择1#菌株(Lactococcus lactis subsp.lactis)制备富含GABA发酵绵羊乳。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发酵条件,提高绵羊乳中GABA产量。结果表明,1#菌株与嗜酸乳杆菌HH-LA26复配比例为1∶1.2,低聚果糖添加量为1.5%,L-谷氨酸钠添加量为25 g/L,此条件下发酵绵羊乳中GABA含量可达(3.02±0.04)mg/mL,高于市售GABA牛羊乳制品含量1.23 mg/mL,为功能性乳制品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 乳酸菌 发酵绵羊乳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快速筛查和确证牛奶中30种香豆素、香兰素及其衍生物
17
作者 张磊 许秀丽 +3 位作者 沈正超 冷侯喜 梁超 裴晓燕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73,80,共8页
文章采用气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GC-Orbitrap/MS)技术,建立牛奶中30种香豆素、香兰素及其衍生物的快速筛查与定量方法。牛奶样品以乙腈为提取溶剂,超声提取,采用QuEChERS法净化,全扫描模式(Full scan)测定,基质匹配外标法定... 文章采用气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GC-Orbitrap/MS)技术,建立牛奶中30种香豆素、香兰素及其衍生物的快速筛查与定量方法。牛奶样品以乙腈为提取溶剂,超声提取,采用QuEChERS法净化,全扫描模式(Full scan)测定,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30种目标物在质量浓度为2~2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59,检出限10~15μg/kg,定量限25~50μg/kg,平均回收率73.0%~119.1%,相对标准偏差0.5%~8.6%(n=6)。该方法前处理简单快捷、灵敏、准确,适用于牛奶中香豆素、香兰素及其衍生物的快速筛查和定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 QuEChERS 牛奶 香豆素 香兰素 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规模乳品生产效率静动态特征与驱动因素分析
18
作者 余泽田 刘浩 +2 位作者 王晶晶 彭华 董晓霞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60,共10页
文章运用DEA模型、Malmquist指数和Tobit模型,基于上市乳企2014~2020年的投入产出面板数据对中国乳品加工业的静态生产效率和包含技术进步的动态生产效率进行评估与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乳制品加工业的生产效率整体表现为非DEA有效,生产... 文章运用DEA模型、Malmquist指数和Tobit模型,基于上市乳企2014~2020年的投入产出面板数据对中国乳品加工业的静态生产效率和包含技术进步的动态生产效率进行评估与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乳制品加工业的生产效率整体表现为非DEA有效,生产主体间发展不平衡,全要素生产率呈现下滑态势。技术效率不高是造成中国乳制品加工业生产效率整体较低的主要原因,技术进步也对效率具有较大影响。市场结构、资本密集度、环境规制等因素对提升乳制品加工业的生产效率具有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制品 生产效率 DEA模型 MALMQUIST指数 TOB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蛋白酶水解预处理对淀粉样原纤维改性β-乳球蛋白致敏性及功能属性的影响
19
作者 刘铭 庞立冬 +4 位作者 刘时宇 黄镇 张微 杨鑫焱 满朝新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30,80,共10页
β-乳球蛋白(β-lactoglobulin,β-Lg)是乳清蛋白中主要过敏原,所引起的食物过敏反应对婴幼儿生命和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文章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研究不同蛋白酶水解预处理对淀粉样原纤维改性β-Lg致敏性的影响,利用多光谱学等技术... β-乳球蛋白(β-lactoglobulin,β-Lg)是乳清蛋白中主要过敏原,所引起的食物过敏反应对婴幼儿生命和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文章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研究不同蛋白酶水解预处理对淀粉样原纤维改性β-Lg致敏性的影响,利用多光谱学等技术研究不同蛋白酶水解预处理对淀粉样原纤维改性β-Lg构象和功能属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酶水解预处理后淀粉样原纤维改性会使二级结构中β-折叠相对含量增加,改变表面疏水性以及荧光强度。不同酶水解后使淀粉样原纤维改性的蛋白致敏表位被破坏或暴露,导致其致敏性升高或降低。菠萝蛋白酶水解后再进行淀粉样原纤维改性的β-Lg可改善发泡性和发泡稳定性。不同酶水解后淀粉样原纤维改性的β-Lg乳化性降低、乳化稳定性提高、还原能力降低,而仅淀粉样原纤维改性β-Lg还原能力升高。研究有助于推动生产低致敏高品质蛋白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乳球蛋白 致敏性 淀粉样原纤维 酶水解 功能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双歧杆菌动物亚种联合传统发酵剂对发酵乳体外降血糖与抗氧化特性的影响
20
作者 冯贤丹 潘坤 +2 位作者 李思宁 唐善虎 田木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43,共7页
文章探究不同发酵组合(发酵剂或底物)对发酵乳体外降血糖与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研究了动物双歧杆菌动物亚种(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psp.animalis,Ba)与传统酸奶发酵剂(SL)共培养对各组发酵乳在低温贮藏期间α-淀粉酶抑制率、α-葡... 文章探究不同发酵组合(发酵剂或底物)对发酵乳体外降血糖与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研究了动物双歧杆菌动物亚种(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psp.animalis,Ba)与传统酸奶发酵剂(SL)共培养对各组发酵乳在低温贮藏期间α-淀粉酶抑制率、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DPPH·清除率、·OH清除率、Fe^(2+)螯合能力及还原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组发酵乳α-淀粉酶抑制率、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DPPH·清除率、·OH清除率和还原能力在整个低温贮藏期内呈先升后降趋势,Fe^(2+)螯合能力呈相反趋势。发酵底物相同时,Ba联合SL发酵可显著提高发酵乳的α-淀粉酶抑制率、DPPH·清除率、·OH清除率、Fe^(2+)螯合能力和还原能力(P<0.05),但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无显著影响(P>0.05)。发酵剂相同时,各组发酵乳α-淀粉酶抑制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发酵混合乳、发酵牦牛乳、发酵牛乳;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Fe^(2+)螯合能力和还原能力由高到低依次为发酵牛乳、发酵混合乳、发酵牦牛乳。结果表明,Ba联合SL共培养可提高发酵乳体外降血糖及抗氧化活性;相比于牦牛乳,牛乳和混合乳更适合作为发酵底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乳 共发酵 动物双歧杆菌 抗氧化活性 降血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