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2,387篇文章
< 1 2 1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社区社会管理体制的结构性重塑——基于社区党组织、基层政府和社区居委会角色定位的考量 被引量:8
1
作者 周义程 周忠丽 葛燕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13年第3期63-68,共6页
城市社区社会管理体制的结构性重塑需要社区党组织、基层政府和社区居委会准确定位好各自的角色。社区党组织应扮演好政治指导者、利益协调者、思想引导者和社区管理统筹者的角色,基层政府应成为城市社区建设和社会管理的主导者、社区... 城市社区社会管理体制的结构性重塑需要社区党组织、基层政府和社区居委会准确定位好各自的角色。社区党组织应扮演好政治指导者、利益协调者、思想引导者和社区管理统筹者的角色,基层政府应成为城市社区建设和社会管理的主导者、社区自治的管理者和支持者,社区居委会需将角色界定为社区事务的处理者、社区自治活动的组织者、社区自治和社区与社会组织交往平台的搭建者、行政工作的协管者和民意表达的传递者。在城市社区社会管理的这三大主体角色恰当定位的前提下,结构性的体制调整也就能够初步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社区 社会管理体制 社区党组织 基层政府 社区居委会 角色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中心治理:内涵、逻辑和结构 被引量:24
2
作者 李明强 王一方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13年第6期86-90,共5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多元化,社会治理结构的多元化成为历史必然。治理是统治与管理的超越,民主政治"多元正义"价值是社会多中心治理结构形成的前提。从历史的角度看,社会主体之间关系的变革迫使治理方式从统治走向服务,服务理念与... 随着社会经济的多元化,社会治理结构的多元化成为历史必然。治理是统治与管理的超越,民主政治"多元正义"价值是社会多中心治理结构形成的前提。从历史的角度看,社会主体之间关系的变革迫使治理方式从统治走向服务,服务理念与民主化反过来促成了多中心治理模式的产生。公共性是现代社会治理的价值核心,而信任与合作是公共性再造的基础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 社会治理 多中心治理 公共性 公共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流动人口婚姻满意度的调查分析——基于四川省四地的调查报告 被引量:5
3
作者 韦克难 杨世箐 +2 位作者 周炎炎 陈加旭 周斌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08年第3期61-63,共3页
本文通过对四川省四地的农村流动人口婚姻关系的调查,描述了农村流动人口在流动状态中婚姻状况尤其是婚姻满意度现状,并分析了影响他们婚姻满意度的因素。
关键词 农村 流动人口 婚姻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成效的因素分析和对策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赖玉萍 刘毅 +1 位作者 田晓放 王其奇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10年第3期79-83,共5页
理论信念教育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分析了目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成效的现状及其原因的基础上,从强化理论教育的与时俱进、注重教育接受的内化过程、突出核心价值的有效引领、发掘网络载体的教育功能、弘扬优秀人物... 理论信念教育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分析了目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成效的现状及其原因的基础上,从强化理论教育的与时俱进、注重教育接受的内化过程、突出核心价值的有效引领、发掘网络载体的教育功能、弘扬优秀人物的示范力量等五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提高理想信念教育有效性和针对性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理想信念 教育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研究——以成都市城市社区管理为视角 被引量:8
5
作者 黄仕红 宋小娥 任晓波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13年第2期78-83,共6页
在社会管理实践中,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经历了从单位制向社区制的演变。上世纪80年代以来,如何加强城市社区建设,各地进行了积极探索。成都在探索适应社会转型期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从制度规范、组织体系... 在社会管理实践中,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经历了从单位制向社区制的演变。上世纪80年代以来,如何加强城市社区建设,各地进行了积极探索。成都在探索适应社会转型期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从制度规范、组织体系、运行机制上看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应转变基层社会管理观念,确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预防为主、基层为重、法治为上"的"五为"善治理念,健全基层社会管理法制,理顺社区运行机制,促进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社会 城市社区 社会管理 体制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特征、问题与改革 被引量:15
6
作者 施雪华 曹丽媛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12年第6期5-13,共9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基本特征是:中国共产党对当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的形成、改革与发展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组织与各级政府行政组织镶嵌式结构形态与功能分工;以条条控制为主,以块块协调为辅的网络状行政管理体制;各级政府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基本特征是:中国共产党对当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的形成、改革与发展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组织与各级政府行政组织镶嵌式结构形态与功能分工;以条条控制为主,以块块协调为辅的网络状行政管理体制;各级政府权能的简单划一;越级行政授权与控制的机制;党管干部的国家公务员制度。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党政不分、条块不协调、地方政府治理失去特色、中央与地方关系的非现代性、越级行政授权与控制机制中的职能冲突与效能下降、公务员队伍中的"官本位"意识和"寻租"现象。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思路与方法在于:党政分开、转变政府职能、政府机构改革、政府管理方式方法创新。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的探索过程。因此,我们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定不移地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实现2020年建立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宏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行政管理体制 党政关系 政府职能 中央与地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公共住房制度 被引量:4
7
作者 刘润秋 聂靖 于蕴芳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06年第2期32-34,共3页
本文从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出发,探讨和谐社会下公共住房制度的涵义和特征,分析现行处于发展阶段的公共住房制度与和谐社会不相符合之处,并提出和谐社会下公共住房制度的实施机制。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公共住房 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圈规模与绩效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罗建勤 刘中南 蒋明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07年第4期27-29,共3页
商圈的规模和绩效之间存在有机联系,扩大商圈规模可以不断增强商业企业集群的绩效;商圈的规模绩效取决于集群所拥有的资源及商圈内在的结构方式;商圈的规模绩效存在有限性,当商圈规模超越某个极值点时集群绩效将大幅度地递减。因此,要... 商圈的规模和绩效之间存在有机联系,扩大商圈规模可以不断增强商业企业集群的绩效;商圈的规模绩效取决于集群所拥有的资源及商圈内在的结构方式;商圈的规模绩效存在有限性,当商圈规模超越某个极值点时集群绩效将大幅度地递减。因此,要增强商圈的规模绩效,必须采取卓有成效的对策与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圈 规模 绩效 影响因素 有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当代青年政治思想引领机制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史成虎 张晓红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14年第1期84-88,共5页
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实现当代青年政治思想教育模式的转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发展和青年个体成长的客观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引领青年的政治思想,不仅需要对青年的价值选择进行正确引导,遵循马克思... 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实现当代青年政治思想教育模式的转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发展和青年个体成长的客观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引领青年的政治思想,不仅需要对青年的价值选择进行正确引导,遵循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青年价值认同、从自在到自为促进青年价值内化的原则要求,更为重要的是,要坚持促进社会进步的原则、遵循青年身心发展特点和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规律,构建一套科学、高效的引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政治思想教育 当代青年 价值观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予之间的治道变革与国家整合——以国家惠农政策对鄂西G村基层治理的影响为个案 被引量:6
10
作者 唐鸣 尤琳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12年第1期25-31,共7页
国家整合能力的高低取决于自身的资源吸纳能力、社会控制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之间的均衡,其实质和核心是在汲取资源的基础上提供"社会的秩序化"和提高"人们的认同感"。取予之间的治道变革与国家整合模式的演进逻辑,... 国家整合能力的高低取决于自身的资源吸纳能力、社会控制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之间的均衡,其实质和核心是在汲取资源的基础上提供"社会的秩序化"和提高"人们的认同感"。取予之间的治道变革与国家整合模式的演进逻辑,是国家财源结构从以农业为主导到以工业为支撑的必然结果。作为国家对农村社会的一种整合机制,惠农政策的实施对农村基层治理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丰富了农村基层治理资源,夯实了农村基层治理的社会基础,改变了农村基层组织关系及其权力结构,乡镇政府职能由"管治"向"服务"转变。在惠农政策实施过程中,农民、村干部、乡镇干部等从自身利益出发作出了不同的反应,直接关系到惠农政策的绩效及国家整合目标的实现。因此,就必须走多元合作之路,通过充分发挥农民在基层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强化乡镇政府在惠农政策实施中的枢纽作用,夯实村委会在落实惠农政策中的桥梁作用,发挥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在惠农政策实施中的补充作用等方式来推动农村基层治理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汲取式整合 供给式整合 惠农政策 农村基层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前中国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施雪华 孟令轲 汤静容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12年第1期73-79,共7页
社会管理是国家或社会团体对社会运行过程进行组织调控的活动,通过其调控使社会系统能够协调发展。目前中国社会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社会管理的主体至今较为单一;政府对社会组织进行严格调控和防范;社会管理缺位;社会管理手段缺乏弹性;... 社会管理是国家或社会团体对社会运行过程进行组织调控的活动,通过其调控使社会系统能够协调发展。目前中国社会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社会管理的主体至今较为单一;政府对社会组织进行严格调控和防范;社会管理缺位;社会管理手段缺乏弹性;社会管理难达成共识。主要原因在于:需要正确认识政府和公民社会的关系;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今后社会管理创新的对策:促进公民社会的发展,加强政府和公民社会的合作;改进党的社会管理能力;推进基层自治;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党政分开;转变政府职能,打造服务型政府;培育公民精神,引导社会的自我管理;树立和维护公共权威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管理 公民社会 政治体制改革 公民精神 基层自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乡村治理结构的演变及启示 被引量:5
12
作者 廖冲绪 肖雪莲 胡燕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12年第4期80-85,共6页
乡村社会各治理主体在各自权力、职责范围基础上的行为模式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形成乡村治理结构。建国以来,我国的乡村治理结构的演变大体可以划分为"区-乡(村)-组"结构(1950-1953年)、"区-乡镇-组"结构(1954-1958... 乡村社会各治理主体在各自权力、职责范围基础上的行为模式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形成乡村治理结构。建国以来,我国的乡村治理结构的演变大体可以划分为"区-乡(村)-组"结构(1950-1953年)、"区-乡镇-组"结构(1954-1958年)、"人民公社制"结构(1958-1982年)和"乡政村治"结构(1983年-现今)四个阶段。我国乡村治理结构的演变历程启示我们: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构建乡村治理结构不仅要与时俱进、因地制宜,而且构建的乡村治理结构还应该是多元互动的,如此才能实现城乡和谐发展和乡村社会的善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结构 统筹城乡 人民公社制 乡政村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寓党建:高校学生党建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20
13
作者 崔福海 程浩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12年第2期34-39,共6页
依托学生公寓这一组织载体,以学生党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为龙头,创造性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工作,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新任务、新课题。学生公寓党建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南方某高校... 依托学生公寓这一组织载体,以学生党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为龙头,创造性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工作,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新任务、新课题。学生公寓党建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南方某高校学生公寓党建工作实践,研究探索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公寓党建的重要意义、目标体系、组织机制、载体创新,积极践行学生公寓党建工作新模式、新机制,既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现实需要,又是占领高校学生党建新阵地、加强高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内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院校 大学生公寓 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预警的内涵与外延 被引量:7
14
作者 赵喜顺 王占国 赵骥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05年第4期40-43,共4页
预警这一个概念源于军事领域,而今被广泛引申应用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等许多领域。社会预警是对危害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影响社会稳定、干扰社会正常运行的事件和问题的预警。突发事件分为自然灾害、重大事故和重大社会事件... 预警这一个概念源于军事领域,而今被广泛引申应用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等许多领域。社会预警是对危害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影响社会稳定、干扰社会正常运行的事件和问题的预警。突发事件分为自然灾害、重大事故和重大社会事件,对这些事件都需要进行预警。但在社会转型阶段,特别需要重视对重大社会事件的群体性突发事件进行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警 社会预警 突发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沪港澳台青年组织现状及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唐兴霖 彭大银 唐琪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12年第6期96-101,共6页
上海作为中国内地青年组织发育发展的典范,代表了中国青年组织成长和发展的一条路径;而香港、澳门和台湾三地由于其特有的历史背景,则代表了中国青年组织成长的另一条路径。通过上海与港、澳、台三地青年组织成长与发展的比较,证实了上... 上海作为中国内地青年组织发育发展的典范,代表了中国青年组织成长和发展的一条路径;而香港、澳门和台湾三地由于其特有的历史背景,则代表了中国青年组织成长的另一条路径。通过上海与港、澳、台三地青年组织成长与发展的比较,证实了上海与香港、澳门和台湾在青年组织内涵的界定、历史成长、组织规模、成长逻辑、与政府关系、活动范围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但是同时,上海与香港、澳门、台湾的青年组织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成为双方沟通交流的一种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青年组织 沪港澳台青年组织 青年组织研究 青年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6
16
作者 吴耀宏 张虹 阳晖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08年第4期58-60,共3页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起科学、规范、有效的高职实践教学评价体系,进而通过评价更好地进行资源配置,改进教学管理,提高教育质量,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在通过投入、产出两个方面分析了高职院...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起科学、规范、有效的高职实践教学评价体系,进而通过评价更好地进行资源配置,改进教学管理,提高教育质量,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在通过投入、产出两个方面分析了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绩效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参照教育部高教司颁布的一系列关于高职高专院校办学水平和办学条件评估的政策文件,提出了适合于进行数据包络分析(DEA)的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实践教学 绩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困境与出路: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现状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建 商碧辉 陈晓春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07年第1期45-46,共2页
在政府职能转换背景下,公共服务职能成为乡镇政府最主要的职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给乡镇公共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政压力、激励不足和地区性差异是当前制约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主要问题。问题的解决既有待于上级政府的政... 在政府职能转换背景下,公共服务职能成为乡镇政府最主要的职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给乡镇公共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政压力、激励不足和地区性差异是当前制约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主要问题。问题的解决既有待于上级政府的政策调整,也有待于乡镇政府自身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乡镇政府 公共服务 职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点大学产学研合作绩效评价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吴耀宏 黄泽霞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08年第1期39-41,共3页
在分析了影响重点大学产学研合作绩效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包括合作教育绩效、合作科研绩效和科技成果转化绩效三个二级指标和九个三级指标的指标体系。
关键词 重点大学 产学研合作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型执政党建设:时代变迁背景下的政党功能转换 被引量:9
19
作者 郝宇青 佟亚洲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13年第6期31-35,共5页
在当代中国,中共执政面临的时代条件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自然也就成为中共政党功能转换的时代求。在某种意义上说,中共十八大提出的建设“服务型政党”的新求,就是顺应时代求的具体体现。制度化政党权威的发展趋向、合法... 在当代中国,中共执政面临的时代条件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自然也就成为中共政党功能转换的时代求。在某种意义上说,中共十八大提出的建设“服务型政党”的新求,就是顺应时代求的具体体现。制度化政党权威的发展趋向、合法性资源的转换以及执政方式的转变成为中共向服务型政党转变的内在动力。建设服务型执政党表明:中共对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体现了中共对时代责任、现实挑战和未来发展的成熟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变迁 政党功能 服务型执政党 中国共产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汶川大地震中民间组织作用探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芳 都兰军 陈运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09年第2期8-11,共4页
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民间组织已经成为一支重要的生力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也暴露出其在参与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的缺陷和不足。如何有效地沟通信息,协调资源,构建合理、科学、长久的救援体系,充分发挥各类民间组织的积极作用,... 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民间组织已经成为一支重要的生力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也暴露出其在参与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的缺陷和不足。如何有效地沟通信息,协调资源,构建合理、科学、长久的救援体系,充分发挥各类民间组织的积极作用,是巨灾过后一系列复杂而又艰巨的重建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大地震 抗震救灾 灾后重建 民间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