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7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研究生“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实践思政”协同育人模式构建 被引量:11
1
作者 马涛 张娟秀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7-38,42,共3页
在研究生教育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相对薄弱。应从整体视野顶层设计构建研究生“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实践思政”协同育人模式,建立协同育人机制。结合东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研究生培养实践提出推进举措,可从中微观层面探索研究生思政教育改... 在研究生教育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相对薄弱。应从整体视野顶层设计构建研究生“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实践思政”协同育人模式,建立协同育人机制。结合东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研究生培养实践提出推进举措,可从中微观层面探索研究生思政教育改革,推动“大思政课”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实践思政” 协同育人 研究生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形成性评价的构建及应用探索——基于置信职业行为 被引量:4
2
作者 张琴芬 沈杨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80-184,共5页
以胜任力为导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现代医学教育改革的趋势,但是现有以胜任力导向医学教育的岗位胜任力框架在临床教学运用中存在缺陷,置信职业行为(entrustable professional activities,EPAs)作为一种工作场所的评估方法,将抽象... 以胜任力为导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现代医学教育改革的趋势,但是现有以胜任力导向医学教育的岗位胜任力框架在临床教学运用中存在缺陷,置信职业行为(entrustable professional activities,EPAs)作为一种工作场所的评估方法,将抽象的能力评估转化为对临床实践的置信等级决定,促进胜任力导向医学教育的实施与发展。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妇产科为例,经过文献回顾、设计EPAs草案、确定核心EPAs,锚定其所对应的胜任力和里程碑,并将里程碑映射到EPAs,选择培训课程的教学方法等完成EPAs指标构建及初步应用,为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提供新的探索,以便进一步优化住院医师胜任力导向的临床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置信职业行为 妇产科学 住院医师 岗位胜任力 形成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经济学到底是什么“学”? 被引量:17
3
作者 樊浩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4,150,共11页
什么是“人文经济”?“人文经济学”是何种“学”?必须突破学科思维,在人类文明形态的大视野和文明史进程的大格局中理解和把握。人文经济学本质上是文明论而不是学科论,其要义是“人文-经济”一体学,它不是“人文”经济学,而是“文明... 什么是“人文经济”?“人文经济学”是何种“学”?必须突破学科思维,在人类文明形态的大视野和文明史进程的大格局中理解和把握。人文经济学本质上是文明论而不是学科论,其要义是“人文-经济”一体学,它不是“人文”经济学,而是“文明学”。西方古典经济学和中国传统哲学理一分殊地揭示:人文与经济是人类文明的两个基本构造,区别在于,“人文”的核心在西方是宗教,在中国是伦理,它们赋予经济以不同的“精神气质”,也赋予文明以不同文化形态。20世纪是文化大发现的世纪,20世纪以来人类文明最重要觉悟是文化与经济关系的觉悟,这种觉悟在中西方采取了不同的问题式,也体现为不同的国家战略。“人文经济”和“人文经济学”在理论和实践上可以破解三大前沿性文明难题:世界范围内的文化-经济悖论;文化与经济的互动互荣;经济发展的人文动力与人文后力。借此,赋予现代文明、现代化以“中华”形态和“中国式”气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经济学 人文-经济生态 文化-经济悖论 人文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数字化转型与供应链韧性:基于社会网络分析视角 被引量:11
4
作者 宋冬林 刘甫钧 丁文龙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7-60,F0002,149,共16页
以2008—2022年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构建综合指标体系,涵盖预防能力、适应能力和恢复能力三个关键维度,以量化企业供应链的韧性水平。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从供应链的预防能力、适应能力和恢复能力三个方面显著增强供... 以2008—2022年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构建综合指标体系,涵盖预防能力、适应能力和恢复能力三个关键维度,以量化企业供应链的韧性水平。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从供应链的预防能力、适应能力和恢复能力三个方面显著增强供应链韧性,并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和提升供应质量间接提高供应链韧性。企业所有权性质、科技投入水平和区域虚拟集聚程度等因素对数字化转型与供应链韧性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研究结果为理解企业数字化转型如何增强供应链韧性提供社会网络分析视角,为企业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自身竞争力提供了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供应链韧性 社会网络 分析交易 成本供应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计监督协同机制:涵义与构建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明辉 刘笑霞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93,151,F0003,共15页
要更好地发挥审计的治理作用,必须从系统的观点来认识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审计内部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并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实现多维度协同:在横向,审计要与人大监督、党内监督等监督力量协同,从而形成监督合力。在... 要更好地发挥审计的治理作用,必须从系统的观点来认识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审计内部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并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实现多维度协同:在横向,审计要与人大监督、党内监督等监督力量协同,从而形成监督合力。在审计监督内部,国家审计要与内部审计、注册会计师形成协同,以充分挖掘审计资源、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并形成三类审计相互促进的局面;国家审计机关内部不同部门、不同项目组之间要相互协同,以实现审计资源的统筹,提高审计效率、减少重复审计。在纵向,国家审计内部上下级审计机关之间要形成良好的协作关系以整合审计资源、提高审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监督 协同效应 国家治理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老年照护模式中的孝道文化传承与发展 被引量:9
6
作者 张晶晶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123,152,共12页
构建中国式老年照护模式必须重视养老的文化面向,深入挖掘传统孝道文化中的养老资源。家庭照护和社区居家照护是中国式老年照护模式的两大核心内容,两者相辅相成赋能家庭形成有弹性的照护安排。情感纽带和类差秩序是孝道文化得以传承发... 构建中国式老年照护模式必须重视养老的文化面向,深入挖掘传统孝道文化中的养老资源。家庭照护和社区居家照护是中国式老年照护模式的两大核心内容,两者相辅相成赋能家庭形成有弹性的照护安排。情感纽带和类差秩序是孝道文化得以传承发展的内在机制。情感纽带在当前家庭照护中仍发挥重要作用,而以代际类差秩序为前提的孝道刚性约束已被打破,继而凸显出社区居家照护的补充性和保障性意义。充分发挥社区养老共同体的情感价值和资源聚合优势,尤其是数智技术在照护需求响应、资源供需对接、云社区建设等方面的应用潜力,对于进一步完善中国式老年照护体系,推动孝道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化 孝道文化 家庭照护 社区居家照顾 数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伦理:规制、理论与实践难题——学术史梳理及其问题域考察 被引量:13
7
作者 岳瑨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41,150,共11页
人工智能技术(AI)智能体面临包括决策权、所有权、隐私权等方面的伦理风险问题,也面临作为智能体在独立学习内容和独立行为目的等“类主体行为”中伦理能力方面的风险问题。为了规范发展,避免伦理风险发生,各机构、组织和企业建立了各... 人工智能技术(AI)智能体面临包括决策权、所有权、隐私权等方面的伦理风险问题,也面临作为智能体在独立学习内容和独立行为目的等“类主体行为”中伦理能力方面的风险问题。为了规范发展,避免伦理风险发生,各机构、组织和企业建立了各自的准则和标准。国外学者关于AI伦理是否可行的探究,涉及AI主体形态(作为agent的)伦理复杂性问题、AI行为形态、AI位格形态关于道德权利(地位)、道德责任的争论。国内相关研究路径主要有三条:对AI的主体地位进行形而上学的分析、对AI伦理问题提出相应的实践解决框架、对AI的具体应用领域中的伦理问题进行探讨。从风险规制、理论拓展、实践难题三个方面对人工智能伦理进行学术史梳理及问题域考察,需要聚焦三大前沿:(1)推进系统化的AI伦理理论和原则框架;(2)建立“理论-实践”“全球性-地方性”相沟通的开放性解题思路;(3)形成探索AI道德形态研究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伦理 理论-实践 道德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文旅产业融合空间结构研究——以江苏为例 被引量:7
8
作者 何勇 石伟 陈旭辉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7-116,152,共11页
通过江苏省2014—2019年的文旅产业面板数据,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得出文旅产业耦合协调度权重,在修正引力模型的基础上构建文旅产业融合空间关联矩阵,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江苏省文旅产业融合质量空间引力网络结构特征,最后采用QAP... 通过江苏省2014—2019年的文旅产业面板数据,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得出文旅产业耦合协调度权重,在修正引力模型的基础上构建文旅产业融合空间关联矩阵,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江苏省文旅产业融合质量空间引力网络结构特征,最后采用QAP分析探究江苏省文旅产业融合空间关联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江苏省文旅产业融合水平在研究期内得到较快发展,但区域差异明显,苏南地区文旅产业融合水平普遍较高;文旅产业融合质量网络整体密度增大,逐渐打破地理和行政区域限制;邻接关系、科技创新、政策支撑要素对于文旅产业融合空间引力网络的形成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产业融合 引力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 空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依赖养老”到“独立养老”:中国民众的养老意愿及其代际差异 被引量:6
9
作者 龙书芹 杨春华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4-112,152,共10页
根据江苏省道德发展智库开展的2022年全国调查数据分析研究发现,中国人的理想养老方式正经历从“依赖养老”到“独立养老”的转变且存在显著的代际差异,依靠子女的“依赖养老”比例随出生年代的推移而递减,而包含自我养老、机构养老和... 根据江苏省道德发展智库开展的2022年全国调查数据分析研究发现,中国人的理想养老方式正经历从“依赖养老”到“独立养老”的转变且存在显著的代际差异,依靠子女的“依赖养老”比例随出生年代的推移而递减,而包含自我养老、机构养老和新型养老的“独立养老”比例则随着出生年代的推移而递增。从影响因素看,家庭养老资源和个人资源对“依赖-独立”养老模式有显著影响,且这种影响存在明显的代际差异。首先,子女状况对人们养老意愿的影响锐减,子女数量对大多数人的养老意愿都没有显著影响,且有无儿子仅仅对“50后、60后”和“70后”群体的养老意愿有显著影响,子女是否为独生子女更是仅仅在“50后、60后”群体中显著,说明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已经发生悄然改变。其次,家庭经济资源不再是“依赖养老”的底气,反而逐渐转变成了“独立养老”的动力,对于“50后、60后”“90后、00后”群体而言,家庭经济资源越好的个体反而越愿意选择“独立养老”。第三,个人的经济状况越好或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越愿意选择“独立养老”。因此,家庭养老资源、个人资源对人们养老意愿产生作用的方式及其代际差异,奠定了未来中国社会化养老的心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意愿 “依赖养老” “独立养老” 代际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枫桥经验”赋能城市治理共同体的创新意蕴及其时代价值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进华 余栋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9-109,149,150,共13页
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是习近平城市治理系列论述的重要内容。新时代“枫桥经验”赋能城市治理共同体,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议题。正确把握城市治理... 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是习近平城市治理系列论述的重要内容。新时代“枫桥经验”赋能城市治理共同体,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议题。正确把握城市治理共同体思想的精神要义及其时代境遇,深度挖掘“枫桥经验”赋能城市治理共同体的逻辑关联和创新意蕴,在城市治理共同体数字化建设进程中不断丰富和拓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更深层次、更大领域的文明影响力,乃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增添新动能的实践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枫桥经验 城市治理共同体 城市建设 城市治理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空间发展模式与城市工资溢价--来自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证据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修岩 武小菲 汲铮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2-85,F0003,147,共16页
伴随着中国城镇化的高速推进,人口呈现从小城市向大城市集聚的长期趋势,对城市的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产生重大影响。基于LandScan全球人口分布数据,计算出衡量城市空间发展模式的人口平均密度、人口加权密度和变异系数,探讨在不同规模等... 伴随着中国城镇化的高速推进,人口呈现从小城市向大城市集聚的长期趋势,对城市的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产生重大影响。基于LandScan全球人口分布数据,计算出衡量城市空间发展模式的人口平均密度、人口加权密度和变异系数,探讨在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中,城市空间发展模式对城市工资溢价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城区常住人口超过100万以上的大城市,人口平均密度对城市工资溢价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城区常住人口小于100万的中小城市,人口平均密度对城市工资溢价没有影响。进一步通过人口加权密度和变异系数考察城市空间紧凑程度的影响发现,紧凑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在城区常住人口超过1000万的超大城市导致工资折价,而在其他城市导致工资溢价。这意味着中国超大城市仍具有较大集聚空间,而目前城市空间发展模式制约集聚效应发挥。研究结论为优化城市空间发展模式、促进共同富裕提供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发展模式 城市人口集聚经济 人口加权密度 变异系数 城市工资溢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管新闻报道的媒体情绪能影响企业ESG表现吗?——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波 赵攀雨 彭昊雯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2-86,148,共16页
近年来,以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为核心要义的ESG理念得到了国内外投资者的广泛关注,在高层梯队理论和利益者相关理论基础上利用2009—2022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高管新闻报道的媒体情绪对企业ESG表现可能的影响和机制。此外... 近年来,以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为核心要义的ESG理念得到了国内外投资者的广泛关注,在高层梯队理论和利益者相关理论基础上利用2009—2022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高管新闻报道的媒体情绪对企业ESG表现可能的影响和机制。此外,通过中介效应检验了管理者的超额津贴、融资约束与高管新闻报道的媒体情绪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新闻对企业高管的媒体报道越正向企业ESG表现越好,这一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机制分析发现,新闻媒体对高管的正向报道会通过降低企业代理成本和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来提高企业ESG表现;进一步研究发现,受到更多正向高管新闻报道和ESG表现更好的企业的股票回报率更高,机构投资者更乐意持有高媒体情绪指数的公司股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ESG表现 高管媒体情绪指数 股票回报率 融资约束 高管自利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仁爱正义论:情感正义论的儒家版本——儒家情感伦理学再讨论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玉顺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4,150,共11页
中西方都有正义论的传统,而且其中都有作为情感伦理学的情感正义论的传统,但两者存在着重大的区别。作为“生活儒学”的次级理论,儒家的基础伦理学——“中国正义论”本质上也是一种情感正义论,但其核心并非泛泛的“情感”,而是特定的... 中西方都有正义论的传统,而且其中都有作为情感伦理学的情感正义论的传统,但两者存在着重大的区别。作为“生活儒学”的次级理论,儒家的基础伦理学——“中国正义论”本质上也是一种情感正义论,但其核心并非泛泛的“情感”,而是特定的“仁爱”情感,因此可以称之为“仁爱正义论”,这就是情感正义论的儒家版本。该理论以“仁爱”情感来阐明所有社会正义问题,其要领是区分“仁爱”情感的两个维度,即“差等之爱”与“一体之仁”(“博爱”):作为正义问题的触发点的利益冲突,正是仁爱之中的差等之爱的结果;而解决利益冲突问题的情感路径,则正是仁爱之中的超越差等之爱的博爱情感。从差等之爱向一体之仁的情感跃迁,其情感机制是推己及人的情感“推扩”:首先是在“情理之思”中形成“良知”即作为道德情感的正义感(“知”“是非之心”)。然后是由正义感的理性化而形成作为情感理性的正义原则(“义”),即源于博爱“情感”的正当性原则和源于生活“情实”的适宜性原则。最终形成“礼乐”文化,即根据正义原则,运用工具理性(“智”)来建构社会规范及其制度(“礼”);同时以艺术形式(“乐”)来消除制度规范的人际角色“别异”所造成的情感疏离,形成社会群体的情感“和同”即社会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义论 生活儒学 情感正义论 情感伦理学 仁爱正义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ESG表现对经营效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方先明 刘源鑫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9-71,148,共14页
企业经营效率的提升不仅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ESG为其提供了新的引擎。利用2012—2023年A股上市公司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企业ESG表现对企业经营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ESG表现对企业的经营效率具... 企业经营效率的提升不仅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ESG为其提供了新的引擎。利用2012—2023年A股上市公司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企业ESG表现对企业经营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ESG表现对企业的经营效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在采取更换被解释变量、更换核心解释变量及更换固定效应等处理后,回归结果依然稳健;机制分析表明,ESG通过降低企业的融资约束和对管理层进行薪酬激励两个渠道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率;异质性分析发现,相较于国有企业,ESG表现对非国有企业的影响更显著;最后,进一步发现ESG各分指标中治理评级对企业经营效率的提升作用最明显。研究结论为企业通过ESG投资促进经营效率的提升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G表现 经营效率 融资约束 薪酬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性交易成本与“专精特新”——来自上市民营企业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慧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76,149,共17页
基于2003—2020年民营上市企业数据和制度性交易成本的匹配数据,运用GMM方法实证分析制度性交易成本对民营企业“专精特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我国制度性交易成本在样本考察期内总体呈现下降态势,下降幅度为2391%,各地区之间存在差异... 基于2003—2020年民营上市企业数据和制度性交易成本的匹配数据,运用GMM方法实证分析制度性交易成本对民营企业“专精特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我国制度性交易成本在样本考察期内总体呈现下降态势,下降幅度为2391%,各地区之间存在差异,东部最低,西部最高。制度性交易成本与民营企业“专精特新”负相关,即制度性交易成本越低,民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越快,创新水平越高。(2)制度性交易成本的降低有利于民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以及民营企业创新水平的提升,有助于民营企业迈向“专精特新”,这种助力作用主要通过促进企业进入来实现。(3)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对民营企业“专精特新”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企业以及高融资约束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性 交易成本 “专精特新” 民营企业 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构投资者能有效识别管理层语调信息吗?——基于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的文本语调 被引量:2
16
作者 沈红波 石若瑜 陈鹏翔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46,150,151,F0003,共15页
基于我国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围绕语调信息的有效性和机构投资者的有效识别展开研究。研究发现:(1)管理层语调信息整体上是有效的。越积极的净语调预示着公司未来业绩越好,股标超额回报越高。(2)机构投资者整体上能有效识... 基于我国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围绕语调信息的有效性和机构投资者的有效识别展开研究。研究发现:(1)管理层语调信息整体上是有效的。越积极的净语调预示着公司未来业绩越好,股标超额回报越高。(2)机构投资者整体上能有效识别管理层语调信息,其当期持股比例及其变动与管理层语调正相关,显示出超前于市场的投资决策能力。(3)进一步,当管理层语调与公司业绩的变动方向相反时,语调信息的有效性下降,对公司未来业绩预测和股票超额回报均有所降低。而且机构投资者在当期显著降低其投资动机,这进一步验证其对管理层语调操纵问题的有效识别和应对。研究支持机构投资者对管理层语调信息的有效识别,建议进一步完善MD&A信息披露制度,遏制管理层机会主义,提高市场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层语调 机构投资者 信息效应假说 机会主义假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地方性知识、群体性知识和原地方性知识 被引量:2
17
作者 吕乃基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42,F0002,146,共10页
知识在内容上涉及人与自然、人际和人己三大关系,大致相应于普适性、地方性和个人知识,三种知识相互渗透。地方性知识实为群体性知识。知识因认识过程而异。原地方性知识是一种特殊的知识,不是本体论和认识论意义上的知识。原地方性知... 知识在内容上涉及人与自然、人际和人己三大关系,大致相应于普适性、地方性和个人知识,三种知识相互渗透。地方性知识实为群体性知识。知识因认识过程而异。原地方性知识是一种特殊的知识,不是本体论和认识论意义上的知识。原地方性知识因其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而具有特定的时空观:在空间上规训个人知识和群体性知识,大多数情况下难以接受普适性知识;在时间上,原地方性知识因其“原”的属性而难以改变,延续动物世界的弱肉强食以及伴随人作为“类”的终生。这是事实判断,而非价值判断或逻辑判断。由知识论探讨原地方性知识,既丰富知识论的研究领域,也为研究“地方(群体)”的分殊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性知识 群体性知识 原地方性知识 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建团结:党建引领下的能人治村模式研究——基于闽中鹭村的考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梁晨 王心怡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6-114,152,共10页
在当前的村庄治理中,政府治理与村庄自治并未实现有效对接,特别是自下而上的自治轨道未被合理建设,导致部分治理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因此,需要有着强大组织力和整合力的党组织引领治理,在党管人才的原则下形成新的治理共同体,共建村庄团... 在当前的村庄治理中,政府治理与村庄自治并未实现有效对接,特别是自下而上的自治轨道未被合理建设,导致部分治理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因此,需要有着强大组织力和整合力的党组织引领治理,在党管人才的原则下形成新的治理共同体,共建村庄团结,实现治理有效。使用田野调查研究方法,沿用“新双轨政治”的框架分析党建引领下能人治村的具体机制和治理成效,其核心是通过党建自上而下地引领一切治理工作,实现“上轨”的向下扎根,通过把能人吸纳进党组织,实现“下轨”的对上联系。能人在党建引领下聚合成治理团队之后,不断吸纳其他人才、普通村民、外来主体等,构建治理共同体扩大治理基础,并通过重塑村庄价值等方式提高村庄团结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结 党建引领 能人治村 新双轨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用连带责任及其在政审制度中的适用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翟相娟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3-71,151,共10页
信用连带责任产生至今先后经历了工具化、污名化和规范化三个阶段。限制失信被执行人以其财产支付子女入学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属于典型的合法信用连带责任,禁止涉疫失信个人三代以内旁系亲属参军、入党、报考公务员及事业单位等属于典... 信用连带责任产生至今先后经历了工具化、污名化和规范化三个阶段。限制失信被执行人以其财产支付子女入学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属于典型的合法信用连带责任,禁止涉疫失信个人三代以内旁系亲属参军、入党、报考公务员及事业单位等属于典型的非法信用连带责任。将家庭成员的失信记录作为政审内容有助于加大个人失信成本、打造信用家庭共同体和提升政务司法系统公信力,但因其可能会剥夺或限制政审对象的入学和就业资格而极易遭到侵犯基本权利的质疑。为了避免发生因过度连带和不当连带引发的侵权事件,在政审中一定要强化信用连带责任适用的规范性:信用连带依据法定化;信用连带范围最小化;被考察的父母失信行为限缩化和类型化;适用信用连带责任的政审领域特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连带责任 政审制度 失信主体 失信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子性善论的伦理使命 被引量:1
20
作者 任丑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31,148,共11页
孟子性善论试图打通天道与人道、真与善、外在环境与内在自我之间的鸿沟。此宏大的理论抱负集中体现为三大伦理使命:(一)人性存在论确立人性的本体根据,断定人性是人人生而固有的先天之心;(二)人性价值论肯定人性善是人性先天具有的、... 孟子性善论试图打通天道与人道、真与善、外在环境与内在自我之间的鸿沟。此宏大的理论抱负集中体现为三大伦理使命:(一)人性存在论确立人性的本体根据,断定人性是人人生而固有的先天之心;(二)人性价值论肯定人性善是人性先天具有的、源自“四心”的道德价值,是不受任何外在因素影响的内在善,是人之为人的内在价值;(三)人性方法论主张人性善的实践程序是天道通过君子实践人道,也就是说,君子秉承天道,自觉地保持善、追求善、彰显善。孟子性善论既有其生命力与合理性,亦有其不足之处。其伦理使命的当下践行,尚需注入新的时代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善 论人性 存在论 人性价值 论人性方法 伦理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