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0篇文章
< 1 2 8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生成式内容(AIGC)服装设计的定义、特点与协同创新 被引量:7
1
作者 贾玺增 张馨翌 于小利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66-81,共16页
人工智能生成式内容(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AIGC)作为一种新兴的生成式技术,在各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和价值。该文旨在梳理AIGC在不同专业领域的定义,并结合其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内容,对AIGC进行更为精确和具... 人工智能生成式内容(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AIGC)作为一种新兴的生成式技术,在各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和价值。该文旨在梳理AIGC在不同专业领域的定义,并结合其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内容,对AIGC进行更为精确和具体的定义与总结。归纳AIGC的常见分类与应用场景,通过梳理AIGC在服装设计协同创新的发展历程,探讨了其关键技术与局限性,即分别在设计效率与质量提升、个性化与定制化设计、传统与现代工作流程方面存在技术挑战。通过对AIGC在服装设计领域工作流程的详细分析,揭示AIGC技术如何与设计师的创意思维和工作流程相结合,更深入地理解其在服装领域的应用特点,从而提高设计效率、激发创新潜能,并最终实现协同创新,研究结论可为后续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GC 生成式人工智能 服装设计 协作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高质量干部教育培训夯实教育强国建设人才之基 被引量:2
2
作者 舒刚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4-16,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①这“六大特质”集中体现了新时代党中央对教育强国本质、深刻内涵、指标体系、核心目标的新认识和新判断达到了新高度,并从不同维度展现了教育在我国当前新发展阶段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和战略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干部教育培训 教育强国 民生保障 新发展阶段 人才竞争力 协同力 政治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人工智能赋能卓越工程师能力培养 被引量:1
3
作者 马占宇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2-13,共2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化改革。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以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化改革。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完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超常规培养急需领域拔尖人才。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着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成为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国家战略需求 科教兴国战略 拔尖人才 一体化改革 人工智能 教育强国 卓越工程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秀盘瑶织绣图案的符号学探究与设计转化 被引量:1
4
作者 徐云 郭津铭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81-90,共10页
以金秀盘瑶织绣图案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对金秀盘瑶织绣图案工艺、纹样、色彩等方面的代表性符号特征进行探讨,并在莫里斯符号学语构、语义、语用的基础上,对金秀盘瑶织绣图案各代表性符号之间的关系进行解读,最终采用... 以金秀盘瑶织绣图案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对金秀盘瑶织绣图案工艺、纹样、色彩等方面的代表性符号特征进行探讨,并在莫里斯符号学语构、语义、语用的基础上,对金秀盘瑶织绣图案各代表性符号之间的关系进行解读,最终采用现代设计实践的方法,从金秀盘瑶织绣图案的代表性符号元素中提取设计因子,以文创产品为载体对金秀盘瑶织绣图案进行设计转化。在从符号学角度为金秀盘瑶织绣图案的阐释和研究提供更多的思路和借鉴的同时,也对少数民族织绣图案在现代文创设计中应用的方法与路径作了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学探究 设计转化 织绣图案 金秀盘瑶 莫里斯符号学 设计因子 图案转化 文创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续与升维:江南文化语境下现代村落景观的叙事逻辑转向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晓东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82-90,共9页
伴随江南文化语境的时代变迁和对现代村落景观内容的新诉求,江南现代村落景观在叙事结构层面实现了逻辑转向。该文基于叙事理论视角,聚焦江南现代村落景观叙事机制的新特征,对文化审美语境下文化元素具象化和立体叙事视角下景观节点呈... 伴随江南文化语境的时代变迁和对现代村落景观内容的新诉求,江南现代村落景观在叙事结构层面实现了逻辑转向。该文基于叙事理论视角,聚焦江南现代村落景观叙事机制的新特征,对文化审美语境下文化元素具象化和立体叙事视角下景观节点呈现方式展开新思考。研究表明,在新时代多元因素影响下,文化多样性和表意性取代了传统村落景观在叙事表征中的单一性和概念性,其叙事方式向整体性、内涵性和立体化转化,呈现出更强的系统性与立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文化 村落景观 叙事理论 逻辑转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南文化视域中的上海设计现代性 被引量:2
6
作者 沈唯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07-117,共11页
江南文化视域中的上海设计现代性研究是通过探讨江南文化与上海设计的关系,以其现代性的产生与发展为聚焦点研究上海设计,主要采用纵向性研究、横向性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三个方面进行阐释:第一,江南文化与上海设计的现代性;... 江南文化视域中的上海设计现代性研究是通过探讨江南文化与上海设计的关系,以其现代性的产生与发展为聚焦点研究上海设计,主要采用纵向性研究、横向性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三个方面进行阐释:第一,江南文化与上海设计的现代性;第二,海派文化与上海设计的理性现代性;第三,海派文化与上海设计的现代审美。上海设计现代性植根于江南文化土壤,吸收西方近现代设计文化养料,在都市化的空间场与时间流中呈现科学理性、实践理性与人文理性等特征,在审美上呈现出清隽、超拔、现代、雅化、精致的意蕴。这是当今上海设计进一步开拓创新、服务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内在特质,也是上海设计的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文化 上海设计 现代性 设计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的新型数字劳动论析——基于马克思劳动观的视角 被引量:1
7
作者 黄时进 彭嘉宁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40-45,共6页
人工智能的发展和运用,深刻改变了人们的劳动方式,逐渐形成了新型数字劳动。基于马克思劳动观的视角,深入剖析新型数字劳动在数字资本主义条件下产生的新的劳动异化,提出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正义观立场的前提下,重构新型数字劳动正义内涵... 人工智能的发展和运用,深刻改变了人们的劳动方式,逐渐形成了新型数字劳动。基于马克思劳动观的视角,深入剖析新型数字劳动在数字资本主义条件下产生的新的劳动异化,提出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正义观立场的前提下,重构新型数字劳动正义内涵,探索其实现路径,这对于实现人的劳动解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劳动 人工智能 异化 数字劳动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时代思政教育话语传播的现实转向及其增效路径——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朱忆天 潘馨洋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7-95,共9页
数智时代思政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数字赋能为思政教育的话语传播相关研究描绘出崭新的范式图景。该文运用CiteSpace工具进行知识图谱量化分析发现,思政教育基于技术发展、主体聚焦与理论交叉获得了话语传播的智能多元场域。随着数智实践... 数智时代思政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数字赋能为思政教育的话语传播相关研究描绘出崭新的范式图景。该文运用CiteSpace工具进行知识图谱量化分析发现,思政教育基于技术发展、主体聚焦与理论交叉获得了话语传播的智能多元场域。随着数智实践的不断深入,去中心化的传播生态使思政教育话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面临着更加严峻的风险挑战。数智时代思政教育话语传播可以通过构建刚性引领和柔性增效的路径,刚性强化思政话语的价值引领功能与图景呈现功能,柔性激发新时代思政教育话语内容认同的内生力量,以新技术新范式推进中国式思政教育的现代化。未来应坚持运用交叉学科视角打造思政教育话语传播格局,在学术生态圈层、教育系统集群等成果基础上,提炼具有稳定性的、中国特色的思政理论体系,创新数智时代思政教育话语传播空间化、全域化的协同演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时代 思政教育 话语传播 CITESP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机接口、生命形式与同一性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庆峰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26-31,共6页
脑机接口技术能够修复与增强肢体功能,却带来了技术中断的问题,即导致了个体同一性的中断。但是对脑机接口的同一性进行反思需要克服现代思维的束缚,这一思维建立在生命连续性的基础上。而从神话思维角度看,生命中断是本真的生命现象。... 脑机接口技术能够修复与增强肢体功能,却带来了技术中断的问题,即导致了个体同一性的中断。但是对脑机接口的同一性进行反思需要克服现代思维的束缚,这一思维建立在生命连续性的基础上。而从神话思维角度看,生命中断是本真的生命现象。从这一观念看,脑机接口导致的中断担忧可以被舒缓。脑机接口导致的技术中断依然存在,确实对生命整体性构成损害;但是其通过功能训练实现了身体功能的延续,这值得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生命形式 同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纪委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的任务聚焦与实践路径研究
10
作者 戴蓉 严加亮 高嘉宇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06-110,共5页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高校作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人才摇篮,必须始终把稳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了保证这个根本任务的实现,要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的根本政...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高校作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人才摇篮,必须始终把稳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了保证这个根本任务的实现,要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的根本政治方向,需要以政治监督为标尺,以现存问题为导向,着力构建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的政治监督机制。在“两个维护”中践行对党忠诚,在做深做实监督执纪问责中实现效能提升,涵养风清气正的高校政治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监督 高校治理 任务聚焦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深化新文科建设
11
作者 石绍宾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6-7,共2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建成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必须朝着既定目标扎实迈进。他同时也指出,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建成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必须朝着既定目标扎实迈进。他同时也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着眼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教育强国 立德树人 系统工程 强国建设 民族复兴 战略支撑 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持人语
12
作者 舒刚 周永丰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1,共1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2024年9月9日至10日,全国教育大会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时代使命、科学内涵、战略任务和重大...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2024年9月9日至10日,全国教育大会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时代使命、科学内涵、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建设教育强国,高等教育是龙头,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新时代高校人才队伍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教育强国 高等教育 主持人 时代使命 重大举措 科学内涵 专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剧剧装蟒袍的虚拟仿真穿戴与AIGC设计应用研究
13
作者 李海兵 姜雨轩 喻世鹏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82-92,共11页
汉剧剧装是汉剧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该文以蟒袍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使用数字虚拟仿真技术对戏剧剧装穿戴规制的款式结构、纹样色彩等多个维度进行系统化数据采集与分析,其目的在于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对汉剧剧装进行恢复性研究,使其... 汉剧剧装是汉剧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该文以蟒袍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使用数字虚拟仿真技术对戏剧剧装穿戴规制的款式结构、纹样色彩等多个维度进行系统化数据采集与分析,其目的在于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对汉剧剧装进行恢复性研究,使其能规范并长久性保存,为中国戏曲文化语料库的建设提供源数据。通过虚拟仿真等数字技术探索传承保护剧装新路径,并以蟒袍剧装中的穿戴结构纹样元素为例,利用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进行创新实践,不断丰富汉剧剧装的文化内核,持续推动汉剧文化的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GC 虚拟仿真 汉剧剧装 蟒袍 穿戴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传统与自然哲学——再学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
14
作者 林德宏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9-31,共13页
我国科学技术哲学界有两种学术传统:自然辩证法传统与科学哲学传统。恩格斯指出:唯心主义的凌驾于科学之上的黑格尔自然哲学终结了,应创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恩格斯关于自然界、自然科学的许多论述表明,他的自然观与科学观具有重要意... 我国科学技术哲学界有两种学术传统:自然辩证法传统与科学哲学传统。恩格斯指出:唯心主义的凌驾于科学之上的黑格尔自然哲学终结了,应创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恩格斯关于自然界、自然科学的许多论述表明,他的自然观与科学观具有重要意义。后来逻辑实证主义排斥“形而上学”,使一些学者对自然哲学的关注度下降。两种学术传统的哲学基本观点不同。遵循自然辩证法传统,自然哲学应同科学相结合,开展科学自然哲学研究。日常世界与量子世界的关系,是其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格斯 自然辩证法传统 自然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戏曲净扮考略
15
作者 李芽 陈容安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42-50,共9页
本文对中国戏曲净扮从古至今的发展与演变历程进行详细梳理,试图探明戏曲净扮发展背后的审美动因与技术路径。净扮的功能主要是使用浓重的粉墨色彩通过“变形取神”来塑造人物。其源于巫傩面具中的凶武之像,早期是以面具为主的形式呈现... 本文对中国戏曲净扮从古至今的发展与演变历程进行详细梳理,试图探明戏曲净扮发展背后的审美动因与技术路径。净扮的功能主要是使用浓重的粉墨色彩通过“变形取神”来塑造人物。其源于巫傩面具中的凶武之像,早期是以面具为主的形式呈现,到了唐宋时期逐渐转变为“涂面”,但其和丑扮一样还都是局部勾脸,也都具有喜剧功能。明清时期,随着净、丑行当分野,净扮最终转变为整脸脸谱,在人物塑造上则专注于形象的专业化和性格化,并具备了说明性和评议性两个最主要的属性。步入近现代,随着脸谱流派的出现,净扮脸谱艺术走向高度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戏曲 净扮 脸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面料外观仿真上的研究
16
作者 黄海峤 李采奕 张昕莹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46-55,64,共11页
数字经济对纺织服装产品的数字孪生仿真有更高的要求,服装数字孪生的品质关键在于纺织面料数字化的质量与效率。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织物仿真方法。以潜在扩散模型为基础,采用LoRA的微调模型方法,以标签化的织物外观图片集为... 数字经济对纺织服装产品的数字孪生仿真有更高的要求,服装数字孪生的品质关键在于纺织面料数字化的质量与效率。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织物仿真方法。以潜在扩散模型为基础,采用LoRA的微调模型方法,以标签化的织物外观图片集为训练集,训练一个织物外观仿真的模型。与数字服装领域通过扫描面料获得其外观图片的方法相比,该方法速度快、效果好。与成熟的商用图片生成程序生成的图片相比,该模型生成的图片更具有针对性,仿真效果更加逼真。该模型生成的织物外观图片丰富多样,能够根据不同的文本提示词生成不同的织物外观图片,提高了织物外观的设计效率,降低了产品的研发成本,为服装行业的数字化发展和企业的智能制造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料外观仿真 生成式人工智能 潜在扩散模型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eb3.0技术赋能高校育人变革的适用逻辑与推进策略
17
作者 黄铭心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33-139,共7页
基于区块链等分布式技术的Web3.0以其“开放、安全、共建、共享”的特性将打造互联网的全新生态。从技术逻辑和现实逻辑的视角看,Web3.0技术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在高效交互、创新激励、安全保障等方面能够突破现有技术应用于高校育人... 基于区块链等分布式技术的Web3.0以其“开放、安全、共建、共享”的特性将打造互联网的全新生态。从技术逻辑和现实逻辑的视角看,Web3.0技术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在高效交互、创新激励、安全保障等方面能够突破现有技术应用于高校育人场域的局限。经客观审视,发现未来智能技术赋能高校育人变革仍存在高校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教育数字化基础建设资源的有效供给不足、技术发展与技术赋能耦合面临双重境况等制约因素。高校应主动利用新一代互联网技术革命带来的优势,加强智能技术赋能高校育人的顶层设计、夯实教育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型基础建设、推动协同育人机制共建共享的嬗变升级、增强智能技术嵌入下的价值引领与认同、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动态平衡与良性互动,从顶层设计、基础建设、协同机制、价值引领、安全保障等方面着力变革,全面推进高校育人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 思想政治教育 WEB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苗族传统文化造物的童帽艺术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余捷妮娜 冯信群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74-80,共7页
苗族传统文化思想影响着生活中造物。文章以贵州黔东南苗族村落为调研对象,了解苗族文化中不仅有着繁衍生命、多子多孙的生殖崇拜,更有着重视佑护子孙长大成人的美好寓意。庇护幼童的文化行为主要表现为民风民俗的造物行为。这类造物行... 苗族传统文化思想影响着生活中造物。文章以贵州黔东南苗族村落为调研对象,了解苗族文化中不仅有着繁衍生命、多子多孙的生殖崇拜,更有着重视佑护子孙长大成人的美好寓意。庇护幼童的文化行为主要表现为民风民俗的造物行为。这类造物行为主要涉及服饰、器具等方面,以此形成苗族文化造物的多个类型。内容以苗族宗教信仰为线索,一是阐述苗族“佑子观”的形成及三种主要的传统造物类型;二是以苗族孩童头帽作为样本对象,寻访民间制作人,并通过图纹、材料、形制、刺绣针法等分析头帽的传统制作工艺;三是表明苗族“佑子观”的深层意蕴下现今苗族孩童童帽的概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帽艺术 传统文化造物 贵族苗族 民族服饰 图纹刺绣 文化寓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山楚墓大袖型衣袍形制分析与形象复原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柯 宋柯欣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51-63,共13页
为了厘清楚国大袖型衣袍的形制结构特征,本文运用三重证据与对比研究法,以马山楚墓中出土的大袖型衣袍实物为依托,将文献、图像、数据进行互证,根据数据得到衣袍款式结构,从而进行衣袍实物复原。研究认为:楚国大袖型衣袍没有严格的尺寸... 为了厘清楚国大袖型衣袍的形制结构特征,本文运用三重证据与对比研究法,以马山楚墓中出土的大袖型衣袍实物为依托,将文献、图像、数据进行互证,根据数据得到衣袍款式结构,从而进行衣袍实物复原。研究认为:楚国大袖型衣袍没有严格的尺寸规定,从衣袍造型来看为中心对称式,衣袖呈垂胡样式,袖长一般长于衣长的一半,袖口相较于中原的深衣更宽;在衣片裁剪方式上,面料幅宽和单位纹样影响了衣片的裁剪方式;独立的腋下嵌片与下裳门襟上部斜三角形的出现有利于增大门襟拥掩量以及袖底活动量,辅助下裳衽部自然打开方便行走,为大袖型衣袍作为外衣穿着提供了可能。对马山楚墓出土的大袖型衣袍结构形制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明确楚国衣袍的具体特点,从而完善与细化楚国服饰的体系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山一号楚墓 袍服 袖型 嵌片结构 复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杂宝纹及其在日本与朝鲜半岛的传播与发展——以明代丝绸经面为研究中心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清蓉 王乐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0-58,共9页
杂宝纹是中国传统装饰纹样之一,在明代已发展为相对成熟的纹样,其造型小巧、寓意吉祥。杂宝纹被巧妙地织入各种题材纹样的丝绸之中,并随当时的海外贸易,经由海上丝绸之路传入日本及朝鲜半岛,为异国的丝绸拥趸所关注。文章以明代传世丝... 杂宝纹是中国传统装饰纹样之一,在明代已发展为相对成熟的纹样,其造型小巧、寓意吉祥。杂宝纹被巧妙地织入各种题材纹样的丝绸之中,并随当时的海外贸易,经由海上丝绸之路传入日本及朝鲜半岛,为异国的丝绸拥趸所关注。文章以明代传世丝绸经面为基础,通过类比日本、朝鲜半岛相似纹样的织物,探究明代丝织品上杂宝纹的题材、造型、构图、组合等特征,以及其所反映出的中日朝纺织艺术的传播与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宝纹 纺织品 文化交流 明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