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鄂尔多斯盆地志靖—安塞地区延长组10段油气成藏过程分析 |
吴悠
陈一博
胥中义
席明利
罗顺社
|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不同岩相泥页岩生烃能力与含油性特征——以玛湖凹陷风城组玛页1井为例 |
何晋译
冷筠滢
李志明
何文军
刘得光
杨森
李楚雄
|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3
|
下刚果盆地晚渐新世—中新世挤压带盐构造地貌特征及其对重力流沉积的控制作用 |
郭荣涛
林东升
张忠民
宫越
杨誉
汪锴
刘静静
王兴华
|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4
|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博孜—大北地区差异成藏过程及控藏因素 |
陈维力
潘永帅
范坤宇
柳波
赵佳琦
黄志龙
李志豪
|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5
|
合水南地区长7段夹层型页岩油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主控因素 |
付林圃
王喜鑫
麻书玮
李少华
薛婷
李强强
严睿
杨秦川
|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6
|
川中古隆起北斜坡下寒武统沧浪铺组一段混合沉积特征及模式 |
龙虹宇
张亚
和源
周刚
李勇
李成龙
陈迪
陈曦
钟梓月
杨西燕
范存辉
|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7
|
四川盆地东部邻水—丰都地区茅二A亚段沉积演化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 |
徐姁
庹聪
蔡家兰
陈守春
王欣
汪飒黎
刘昇
陈卫东
唐思琪
|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8
|
松辽盆地北部昌德地区白垩系泉头组四段浅水三角洲砂体结构及控制因素 |
钱子桐
邓庆杰
杨烁
胡明毅
胡忠贵
蔡全升
林婉媚
|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9
|
四川盆地西部下侏罗统珍珠冲段沉积体系特征及控制作用 |
夏建港
李琦
陈贺贺
朱珍君
郭莉
张利红
赵牛斌
|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0
|
塔西南高地应力地层井壁失稳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
李佳欣
陈勉
夏阳
卢运虎
周波
张樱曦
项建
|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1
|
断背斜储层物性演化及流固耦合数值模拟——以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白垩系储层为例 |
汪顺宇
王健
李勇
王阿瑞
陈美伊
刘可禹
|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2
|
海上油田聚合物驱与加密协同开发模式下微观渗流特征 |
唐恩高
张增华
苏彦春
杨二龙
齐梦
|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3
|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中上段有利砂体控制因素及预测 |
徐庚
严雪
吴楠
胡琮
雷宇
张文选
|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4
|
重力流成因致密砂岩储层成岩相识别与分布--以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南地区长7段为例 |
付林圃
王喜鑫
马生晖
杨秦川
李少华
何右安
喻思羽
韩茂洲
|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5
|
基于源荷不确定性的油田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 |
彭程
赵雪峰
邓炜瀚
孟岚
徐建军
|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6
|
致密砂岩储层复杂油水层成因分析与测井评价——以鄂尔多斯盆地宁县地区延长组6段为例 |
姚东华
陈言
许承武
孙先达
潘毅
|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7
|
基于高斯函数重构孔径分布曲线的储层孔隙结构评价方法--以东海盆地西湖凹陷花港组致密砂岩为例 |
潘永帅
屈童
赵静
杨易卓
闫静怡
|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8
|
水驱稠油油藏分段水淹水平井产能预测及控水策略 |
高岳
蔡晖
朱建敏
王公昌
邓景夫
|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19
|
复杂诱导裂缝网络注水直井试井模型及压力动态分析 |
崔永正
周文胜
姜瑞忠
|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0
|
致密砂岩气藏孔喉结构和渗流特征差异及其对水锁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神木气田山西组、太原组和石盒子组为例 |
强小龙
文开丰
王德龙
范海润
贾连超
杨国平
杜静
沈欣岚
姚合法
|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