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发挥区域发展战略的叠加效应 |
孙久文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4
|
|
|
2
|
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
黄群慧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
3
|
发展新质生产力“因地制宜”的要义与机制思考 |
陈耀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4
|
新质生产力赋能东北全面振兴的理论逻辑、战略重点与关键路径 |
张力伟
张迪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5
|
论“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的原理性贡献 |
田鹏颖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6
|
医保统筹能有效缩小城乡差距吗? |
方迎风
周世宏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7
|
平台资本主义的技术哲学透视 |
王娜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8
|
中国创业教育年谱制作与元分析检验--基于时间视角的大数据经验证据 |
傅颖
贾建锋
曹曼婷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9
|
地理溢出效应视角下数字普惠金融体系动态协调发展分析 |
丁志国
田雨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0
|
基层智慧平台治理的堵点与纾解:要素嵌入与网络链接——基于X街道智慧街区试点改革的个案研究 |
杨扬
张雷
吴子靖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1
|
变“三重锈带”为“四新突破”东北“加力振兴论”探讨 |
常修泽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2
|
论智能时代科技与哲学的共同重生 |
成素梅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3
|
非农就业经历对农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 |
彭华民
古瑶
胡瑶瑶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4
|
高等教育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与机制--基于规模、结构、质量协同视角 |
赵庆年
刘克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5
|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协同逻辑--基于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视域 |
沈江平
夏雨梦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6
|
社会变迁何以揭示政策变迁“黑箱”?——基于技术转型多层次模型下倡议联盟框架的解释 |
曲纵翔
安冉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7
|
收入不平衡、共享发展与居民幸福感 |
陈福中
蒋国海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8
|
中国绿色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测度及区域差异分析 |
李刚
袁芳
孙正林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9
|
诠释学视域下技术人工物结构—功能关系研究 |
吴国林
马肖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0
|
数字平台能力、战略柔性与企业创新绩效——双元创新战略导向的调节作用 |
王树祥
王莉雅
国凯琪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