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3,476篇文章
< 1 2 17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欢迎订阅2025年度《世界桥梁》
1
作者 《世界桥梁》编辑部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3-103,共1页
《世界桥梁》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 《世界桥梁》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收录期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核心期刊 数字化期刊 影响力指数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 中国科技期刊 核心学术期刊 世界桥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欢迎订阅2025年度《世界桥梁》
2
作者 《世界桥梁》编辑部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1-131,共1页
《世界桥梁》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 《世界桥梁》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收录期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核心期刊 数字化期刊 影响力指数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 中国科技期刊 核心学术期刊 世界桥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铁路特大桥混凝土桥墩火损检测与评估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腾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7-123,共7页
某铁路特大桥一圆端形混凝土桥墩在施工期间发生火灾,桥墩过火时间约为10 min。为了解火灾对桥墩力学性能、承载能力的影响,指导后续维修加固,对桥墩外观、混凝土抗压强度、碳化深度、钢筋保护层厚度进行了专项检测;采用X-射线衍射(XRD... 某铁路特大桥一圆端形混凝土桥墩在施工期间发生火灾,桥墩过火时间约为10 min。为了解火灾对桥墩力学性能、承载能力的影响,指导后续维修加固,对桥墩外观、混凝土抗压强度、碳化深度、钢筋保护层厚度进行了专项检测;采用X-射线衍射(XRD)技术、热重-差示扫描热(TG-DSC)同步热分析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推测火场最高温度;根据检测及热分析结果对墩身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与剩余承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墩身过火区域有混凝土剥落现象,混凝土抗压强度仍满足规范限值要求,且碳化深度较小,钢筋保护层厚度满足要求;受火时火场最高温度不超过800℃;火灾对桥墩核心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影响很小,过火后桥墩剩余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根据检测与评估结果,提出凿除受损区域局部混凝土后增设钢丝网片结合喷射混凝土或水泥砂浆将桥墩修复至设计截面尺寸的处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 混凝土桥墩 火灾 检测 温度场 承载能力 评估 处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肇高铁西江特大桥主桥总体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斌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1,共7页
珠肇高铁西江特大桥主桥为(70+148+2×435+148+70)m三塔斜拉桥,采用中塔设置固定支座、边塔设置纵向活动支座的支座体系,在中、边塔处均设置纵向液压阻尼器,辅助墩、边墩处设置E型钢阻尼器,并设置2对中塔加强索以提高桥梁刚度。主... 珠肇高铁西江特大桥主桥为(70+148+2×435+148+70)m三塔斜拉桥,采用中塔设置固定支座、边塔设置纵向活动支座的支座体系,在中、边塔处均设置纵向液压阻尼器,辅助墩、边墩处设置E型钢阻尼器,并设置2对中塔加强索以提高桥梁刚度。主梁采用钢-混组合梁,钢结构采用槽形截面,桥面板采用混凝土板,负弯矩较大的主梁区段采用顶、底板双组合截面以改善主梁应力状态。辅助墩两侧共58 m范围内钢结构与混凝土桥面板采用缓粘结剪力钉连接,桥面板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钢筋混凝土(RC)组合结构,以提高桥面板抗裂性能。采用H形桥塔,由上、中、下塔柱和上、下横梁组成,桥面以上塔高与主跨跨径比值为1/3.69,桥塔及桥墩均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斜拉索采用双索面扇形布置,全桥设置102对平行钢丝拉索以及2对中塔加强索。该桥结构验算结果表明:桥梁具有合理的刚度、良好的轨道平顺性、气动稳定性及抗风性能,能够满足高速列车运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 三塔斜拉桥 钢-混凝土组合梁 中塔加强索 缓粘结剪力钉 UHPC+RC组合桥面板 桥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板式桥梁管桩框架抗震性能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
5
作者 朱俊 江信焱 +2 位作者 杨大海 屈宏雅 李建中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55,共8页
为了解采用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的桩板式桥梁管桩框架(简称PHC管桩框架)抗震性能及其影响因素,以某桩板式桥梁为背景,通过拟静力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研究背景桥梁连续墩处PHC管桩框架的破坏模式和滞回特性,在验证数值模型的有... 为了解采用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的桩板式桥梁管桩框架(简称PHC管桩框架)抗震性能及其影响因素,以某桩板式桥梁为背景,通过拟静力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研究背景桥梁连续墩处PHC管桩框架的破坏模式和滞回特性,在验证数值模型的有效性后,分析管桩初始预应力轴压比和普通钢筋配筋率对PHC管桩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并给出设计建议。结果表明:在拟静力加载下,PHC管桩框架因管桩底部预应力筋拉断而破坏,PHC管桩框架的滞回圈面积较小、耗能能力差;利用纤维截面单元及粘结-滑移单元建立的数值分析模型可以合理反映PHC管桩框架的破坏模式、滞回特性和位移能力;管桩初始预应力轴压比和普通钢筋配筋率对PHC管桩框架的抗震性能影响较大;在抗震设计时,可适当降低管桩的初始预应力轴压比或提高管桩的普通钢筋配筋率以增加PHC管桩框架的位移能力,进而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板式桥梁 PHC管桩框架 抗震性能 初始预应力轴压比 普通钢筋配筋率 拟静力试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承式拱形变高钢桁组合连续梁施工关键技术
6
作者 朱云萍 胡杰 涂满明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32,共7页
延崇高速砖楼特大桥主桥采用(65+120+65) m上承式拱形变高钢桁组合连续梁,双幅分离,分别位于平面圆曲线、缓和曲线及直线段上,平面以直代曲、桥面超高及超高过渡变化使得钢结构和桥面系异常复杂,且钢桁梁杆件种类和数量繁多、空间结构... 延崇高速砖楼特大桥主桥采用(65+120+65) m上承式拱形变高钢桁组合连续梁,双幅分离,分别位于平面圆曲线、缓和曲线及直线段上,平面以直代曲、桥面超高及超高过渡变化使得钢结构和桥面系异常复杂,且钢桁梁杆件种类和数量繁多、空间结构复杂。主梁施工采用双幅共用塔吊+履带吊悬拼方案,经济适用性强,解决了山区施工条件受限难题;主墩处采用托架+倒T形立柱精调系统,确保平、纵面曲线连续钢桁梁悬拼起始节间安装精度,以及双悬臂架设安全性;杆件连接时利用标准冲钉控制杆件形位,通过控制安装拱度和桥面轴线实现高精度线形控制;采用Z形托架辅助边跨上墩,通过边跨压重、合龙口斜角对拉技术确保合龙段快速精确安装,完成结构体系转换;采用吊架法施工桥面悬臂现浇段混凝土,实现平面曲线线形和桥面超高过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桁组合连续梁 悬臂拼装 托架 精调系统 线形控制 体系转换 吊架法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钢桁加劲PC箱梁斜拉桥风-车-线-桥耦合振动分析
7
作者 卢皓 黄文泰 +2 位作者 王矗烽 王铭 李小珍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5-102,共8页
为研究大跨度钢桁加劲PC箱梁斜拉桥在复杂环境荷载下的行车动力响应,以西安至十堰高铁汉江特大桥为背景,基于有限元理论和风-车-线-桥耦合仿真分析方法,分析了涡振、温度、风荷载对桥梁变形和列车动力性能的影响,并提出大风天气下车速... 为研究大跨度钢桁加劲PC箱梁斜拉桥在复杂环境荷载下的行车动力响应,以西安至十堰高铁汉江特大桥为背景,基于有限元理论和风-车-线-桥耦合仿真分析方法,分析了涡振、温度、风荷载对桥梁变形和列车动力性能的影响,并提出大风天气下车速阈值建议值。结果表明:涡振附加变形对桥梁动力响应影响较小,而对车体竖向加速度的影响略显著;温度附加变形对桥梁和车体动力响应影响较小,车体脱轨系数轻微增大;在风荷载作用下,梁体横、竖向位移受车速的影响较小,梁体横、竖向加速度随车速的变化波动较为明显,车体动力响应随风速和车速的增大而增大,单、双线行车的动力响应差异主要源于车体气动三分力系数不同;当桥面风速大于20 m/s应限速运行,当桥面风速大于30 m/s时应封闭线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钢桁加劲PC箱梁 复杂环境荷载 有限元理论 风-车-线-桥系统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高速铁路整体式桥梁工程应用与设计原则
8
作者 刘钊 王羿 高宗余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共7页
整体式桥梁通过采用“梁-墩-基础”整体连接构造,从而取消或减少伸缩缝与支座用量,增加结构竖向刚度,适应温度纵向变形,达到提升行车平顺性、节省工程量、降低后期维护成本的目的。采用一体化长联设计的整体式高速铁路桥梁具有一定的经... 整体式桥梁通过采用“梁-墩-基础”整体连接构造,从而取消或减少伸缩缝与支座用量,增加结构竖向刚度,适应温度纵向变形,达到提升行车平顺性、节省工程量、降低后期维护成本的目的。采用一体化长联设计的整体式高速铁路桥梁具有一定的经济与技术优势。在2017年建成的德国“埃尔福特—莱比锡/哈勒”高铁线路中,有4座非常有特色的整体式桥梁,分别是谢尔孔德桥、盖恩斯巴赫桥、温斯特鲁特桥和斯特布尼茨桥。首先从跨径布置、主梁截面、制动墩与柔性墩布置等方面介绍了各桥的桥梁概况,并通过其与同桥位的非整体式桥梁方案进行对比,阐述其设计的合理性;其次逐一分析了各桥在结构体系、模块单元划分、制动墩与柔性墩设计、关键施工工艺等方面的技术要点;然后从制动墩、柔性墩、模块单元交界墩、主梁截面等关键构造,阐述了4座整体式高铁桥梁的结构设计特点;最后总结了整体式高铁桥梁的一般设计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桥梁 整体式桥梁 结构体系 模块单元划分 制动墩 柔性墩 桥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缆悬索桥主梁吊装过程分析
9
作者 陈铭 万田保 王波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6-101,共6页
为研究利用独立悬挂式缆载吊机进行空间缆悬索桥主梁吊装的可行性,以某空间缆悬索桥为背景,采用有限元法对采用该吊机的主梁吊装过程展开分析。有限元模拟时,采用线性弹簧和仅受压弹簧协同模拟主梁节段间的临时连接;通过增加梁单元引入... 为研究利用独立悬挂式缆载吊机进行空间缆悬索桥主梁吊装的可行性,以某空间缆悬索桥为背景,采用有限元法对采用该吊机的主梁吊装过程展开分析。有限元模拟时,采用线性弹簧和仅受压弹簧协同模拟主梁节段间的临时连接;通过增加梁单元引入主缆弯扭刚度和索夹抗弯刚度;基于主缆弯扭刚度限值开展多参数分析并通过关键响应包络进行结果评估。结果表明:在梁段吊装过程中,结构面临吊索弯折、主缆扭转、主缆弯折、主梁合龙难度大、节段临时连接力大等问题,采用2种梁段吊装顺序结构关键响应存在一定差异,采用相关工程措施后均可行。该量化评估方法亦可为主缆间横向顶撑或对拉装置设置的必要性和数量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缆悬索桥 独立悬挂式缆载吊机 吊索弯折 主缆扭转 主缆弯折 弯扭刚度 成桥状态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桥梁基于耐久性与养护管理的设计技术
10
作者 陈开利(编译) 刘海燕(编译)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日本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桥梁工程建设基本上是以修建中小跨度桥梁为主,并且逐渐从以建设新桥为主向以养护管理为主转型。随着新建桥梁规模和数量的减小,提高桥梁耐久性、加强桥梁养护管理、延长桥梁使用寿命成为研究重点。在耐久性设... 日本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桥梁工程建设基本上是以修建中小跨度桥梁为主,并且逐渐从以建设新桥为主向以养护管理为主转型。随着新建桥梁规模和数量的减小,提高桥梁耐久性、加强桥梁养护管理、延长桥梁使用寿命成为研究重点。在耐久性设计方面,安威川桥主梁底板与波形钢腹板结合处采用了防腐涂装技术,多摩川晴空桥钢箱梁采用了多项防腐蚀和耐疲劳性能措施;对位于寒冷地区的PC桥梁,针对冻害和盐害梁体与桥面板采取多项耐久性对策;在沿海地区进行钢桥防腐性能与涂装技术试验研究等。在养护管理设计方面,多摩川晴空桥钢箱梁内、外布置了养护管理设施,东海北陆公路鹫见桥梁端采用了新型防水构造;武库川桥和芥川桥主梁采用蝶形腹板箱梁设计,可减轻自重并方便养护人员对PC多室箱梁内部进行检查;位于地震区的太田切川桥布置了监测抗震阻尼装置累积塑性变形量的测量仪器,以及拱肋检查通道等;日见梦大桥建立模拟斜拉索损伤的维修养护管理模型,以减少更换损伤斜拉索造成的社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耐久性 养护管理 防腐涂装 养护设施 蝶形腹板 检查通道 维修养护管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城市紫云大桥主桥深水嵌岩锁口钢管桩围堰设计与施工技术
11
作者 黄峰 方华兵 张旭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5-41,共7页
江西省丰城市紫云大桥主桥为主跨180 m的双塔双索面双层自锚式悬索桥,2个主墩均采用六边形低桩承台,设计承台底嵌入基岩1.8~3.9 m。通过3种方案比选分析,2个主墩承台均采用嵌岩锁口钢管桩围堰(不封底)施工。该围堰主要由锁口钢管桩、型... 江西省丰城市紫云大桥主桥为主跨180 m的双塔双索面双层自锚式悬索桥,2个主墩均采用六边形低桩承台,设计承台底嵌入基岩1.8~3.9 m。通过3种方案比选分析,2个主墩承台均采用嵌岩锁口钢管桩围堰(不封底)施工。该围堰主要由锁口钢管桩、型钢围檩、钢管内支撑和混凝土垫层等组成,横桥向长32.04 m、顺桥向长16.91 m,设5层围檩和内支撑,钢管桩之间采用C9锁扣连接,基坑底设0.5 m厚混凝土垫层(不参与围堰受力)。围堰结构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围堰的应力、变形和稳定性均满足规范要求。围堰施工时,先通过基岩咬合钻孔形成钢管桩嵌岩槽口;然后将围檩和内支撑原位整体拼装并整体下放安装到位,插打锁口钢管桩形成围堰结构,完成刚性支撑抄垫和止水处理;最后进行围堰抽水和基坑开挖施工。对围堰施工全过程进行动态监测,结果表明:围堰结构受力稳定、安全可靠,止水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锚式悬索桥 承台 嵌岩 锁口钢管桩围堰 咬合钻孔 刚性支撑 设计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构体系中承式梁拱组合桥空间受力研究
12
作者 易云焜 徐梦莹 +2 位作者 汪阳 林春乾 张雅俊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57,共7页
为给超宽多跨刚构体系中承式梁拱组合桥的简化分析和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基础,以漳州马洲大桥为背景,研究空间受力特性。建立该桥有限元模型,研究超宽多跨刚构体系中承式梁拱组合桥的空间受力特性;针对影响空间受力的3个关键参数(大横梁横... 为给超宽多跨刚构体系中承式梁拱组合桥的简化分析和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基础,以漳州马洲大桥为背景,研究空间受力特性。建立该桥有限元模型,研究超宽多跨刚构体系中承式梁拱组合桥的空间受力特性;针对影响空间受力的3个关键参数(大横梁横向刚度、拱肋横桥向位置和系杆张拉力),应用参数分析和力学简化分析2种方法得到各参数合理取值,并将数值分析和力学分析的结果相互验证,分析桥宽对结构稳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多跨刚构体系中承式梁拱组合桥会在墩底产生横桥向反力、顺桥向力矩和扭矩等空间力;大横梁和主纵梁的横向刚度比与其长度比成反比例时为其合理横向刚度,使空间力均接近于0;拱肋至道路中心线的距离为2/3半桥宽时,墩底横桥向反力、顺桥向反力矩和竖向反力矩等空间力接近为0,为拱肋的横桥向合理位置;系杆张拉力除应考虑拱肋水平推力,还应考虑桥墩横桥向力矩,并在二者间进行综合平衡;桥宽增加后桥梁结构一阶失稳系数减小,但对一阶失稳模态和竖向失稳荷载基本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承式梁拱组合桥 刚构体系 大横梁横向刚度 拱肋横桥向位置 系杆张拉力 参数分析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U形无内支撑预应力锚索组合围堰设计
13
作者 何明辉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0,共6页
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主桥采用(127.5+131+988+131+127.5)m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4号桥塔墩矩形-哑铃形承台平面尺寸为88.6 m×42.5 m,厚7.0 m,平均埋置深度约10 m。墩位处紧邻深切大崖壁,河床基岩基本裸露,综合考虑墩位处地形、地质... 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主桥采用(127.5+131+988+131+127.5)m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4号桥塔墩矩形-哑铃形承台平面尺寸为88.6 m×42.5 m,厚7.0 m,平均埋置深度约10 m。墩位处紧邻深切大崖壁,河床基岩基本裸露,综合考虑墩位处地形、地质等条件,采用靴形断面的U形无内支撑+预应力锚索组合形式的双壁钢围堰。围堰平面设计为129 m×81 m的U形开口结构,围堰上游侧长81.1 m,江心侧长129.0 m,下游侧长52.0 m,围堰顶高程+14.5 m,底高程随河床高程变化。为方便围堰制造与安装,围堰平面分为A~K共计11个节段,B~J钢结构节段竖向分为双壁侧板和单壁侧板,通过扩大基础、预应力锚索将围堰锚固在河床面上,A、K混凝土节段与钢结构节段和山体连接。采用有限元软件对围堰建模计算,围堰整体抗倾覆、抗滑移性能、受力及变形均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 桥塔墩 组合围堰 无内支撑 预应力锚索 扩大基础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环境下大跨度连续钢箱梁桥施工关键技术
14
作者 崔一兵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28,共8页
黄茅海跨海通道中引桥上部结构采用(6+5+5)×100 m分离式连续钢箱梁,下部结构采用群桩基础、深埋承台、整幅式TY型盖梁桥墩。海洋环境下台风多发,施工风险高。深埋承台最大设计水深约16.5 m,采用深水钢板桩围堰施工,围堰内支撑采用... 黄茅海跨海通道中引桥上部结构采用(6+5+5)×100 m分离式连续钢箱梁,下部结构采用群桩基础、深埋承台、整幅式TY型盖梁桥墩。海洋环境下台风多发,施工风险高。深埋承台最大设计水深约16.5 m,采用深水钢板桩围堰施工,围堰内支撑采用先支法施工,水下封底混凝土采用插管法施工。桥墩高53.143~61.828 m,墩身厚4 m,大截面墩身采用钢筋部品化施工,设计多吊点的通用型吊具吊装,钢筋部品间采用锥套锁紧接头连接。整幅式TY型盖梁单侧悬臂长14.6 m,采用高空式托架及对拉系统等施工,托架模块化设计、装配化安装和拆除,盖梁斜肢钢筋分块段部品化施工,且施工期进行裂纹控制。钢箱梁梁段最大重量约1400 t,设计柔性大吨位吊具吊装,钢箱梁分幅架设中采取盖梁底反拉压重措施控制整幅式TY型盖梁横向线形避免开裂,多跨整孔钢箱梁通过优化千斤顶布置、控制梁面荷载、多次调梁等进行线形控制,并基于BIM技术确定钢箱梁安装合理窗口期,采用智能监控系统实现智能化吊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式钢箱梁 整幅式TY型盖梁 钢板桩围堰 钢筋部品 高空式托架 线形控制 智能化吊装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径悬索桥主缆线形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焕勇 张兴标 +2 位作者 姚志安 刘健 唐茂林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63,共8页
为提高大跨径悬索桥主缆线形的架设精度,以深中通道深中大桥为背景,进行主缆线形影响因素分析。根据国内外已建桥梁的实测数据,分析现有工艺技术条件下主缆实际制索精度;采用BNLAS软件建立该桥有限元模型,从材料参数和现场施工两方面分... 为提高大跨径悬索桥主缆线形的架设精度,以深中通道深中大桥为背景,进行主缆线形影响因素分析。根据国内外已建桥梁的实测数据,分析现有工艺技术条件下主缆实际制索精度;采用BNLAS软件建立该桥有限元模型,从材料参数和现场施工两方面分析主缆弹性模量、索股自重、温度及桥塔偏位对主缆线形的影响,计算各因素对主缆空缆各跨跨中标高的影响系数。结果表明:现有工艺条件下的制索精度无法满足标记点对位架设的精度要求;主缆弹性模量、索股自重、温度及桥塔偏位对各跨主缆线形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主缆弹性模量偏大时,各跨线形偏低,对中跨跨中标高的影响系数约为-0.1100 m/%;索股自重偏大时,中跨跨中标高偏低,影响系数约为-0.0941 m/(kN·m);温度越低,跨中标高越高,对中跨跨中标高的影响系数约为-6.266 cm/℃;桥塔纵向偏向某跨时,该跨线形偏低,桥塔塔顶标高变高时,相邻两跨线形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主缆 线形 制索精度 材料参数 现场施工 影响因素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峡谷大跨度斜拉桥施工阶段抖振响应及抗风索减振措施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捷 刘小波 +1 位作者 杨霄 张天翼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87,共9页
为研究山区峡谷大跨度斜拉桥在不同施工状态下的抖振响应特点,以及适用于该类桥梁的抗风索减振措施,以跨越深切峡谷的某大跨度斜拉桥为背景,采用有限元时域分析方法计算该桥在最大双悬臂施工状态、单悬臂中期施工状态和最大单悬臂施工... 为研究山区峡谷大跨度斜拉桥在不同施工状态下的抖振响应特点,以及适用于该类桥梁的抗风索减振措施,以跨越深切峡谷的某大跨度斜拉桥为背景,采用有限元时域分析方法计算该桥在最大双悬臂施工状态、单悬臂中期施工状态和最大单悬臂施工状态下的抖振响应,分析不同布置形式抗风索对抖振响应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主梁在最大双悬臂施工状态下梁端竖向抖振位移显著,主要由桥塔顺桥向弯曲引起;单悬臂中期施工状态结构整体刚度提升使得梁端竖向和塔顶顺桥向抖振位移明显降低;最大单悬臂施工状态主梁悬臂段最长,主梁抖振响应较单悬臂中期施工状态显著增大。一端与桥塔承台连接的传统抗风索可大幅降低最大双悬臂状态主梁的竖向抖振位移,最大减小率达55.3%,但对单悬臂施工状态桥梁抖振响应的抑制效果并不明显;当主桥处于最大单悬臂施工状态时,在两侧主梁悬臂端采用交叉连接方式布置的“软连接”抗风索可有效抑制主梁的竖向、横桥向和扭转抖振位移,且减振效果优于平行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山区峡谷 施工状态 抖振响应 抗风索 时域分析 减振措施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辆荷载-位移响应动态数字映射模型的在役桥梁健康状态评估方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陆海珠 沈刚 +2 位作者 杜元 程勋煜 丁幼亮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78,共8页
为研究桥梁服役期间的运行状态,统计分析了江苏省烈士河大桥2018年的动态称重数据和位移响应数据,分别建立车辆荷载与车致位移特征参数的概率分布模型,采用马尔可科夫链蒙特卡罗(MCMC)方法和贝叶斯线性回归方法构建车辆荷载-位移响应动... 为研究桥梁服役期间的运行状态,统计分析了江苏省烈士河大桥2018年的动态称重数据和位移响应数据,分别建立车辆荷载与车致位移特征参数的概率分布模型,采用马尔可科夫链蒙特卡罗(MCMC)方法和贝叶斯线性回归方法构建车辆荷载-位移响应动态数字映射模型,提出以映射模型斜率作为桥梁状态评估指标,结合建立的模拟不同损伤程度的大桥多尺度有限元模型,研究其有效性。结果表明:通过概率分析发现大桥车辆荷载和对应的车致位移存在模糊映射关系;基于实测数据建立车辆荷载-位移响应动态数字映射模型,其斜率能够稳定反映桥梁的力学性能;基于有限元的无损和损伤状态车辆荷载-位移响应动态数字映射模型进一步验证了斜率可动态反映桥梁的力学性能变化,清晰表征桥梁结构的损伤程度;采用双样本Z检验方法可识别斜率评估指标的异常分布,进而对桥梁损伤和异常运行状态进行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桥梁健康监测 车辆荷载 位移响应 数字建模 损伤预警 评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自锚式悬索桥施工控制关键技术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涛 王吉 杨文树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41,共7页
江西省丰城市紫云大桥主桥采用空间自锚式悬索桥,跨径布置为(60+80+180+80+60)m,上层加劲梁为主纵梁(闭口箱梁)、横梁、挑梁组成的双主梁梁格体系,下层人行及非机动车系统(简称人非系统)由主纵梁、横梁、竖杆、吊索组成。上层钢梁与下... 江西省丰城市紫云大桥主桥采用空间自锚式悬索桥,跨径布置为(60+80+180+80+60)m,上层加劲梁为主纵梁(闭口箱梁)、横梁、挑梁组成的双主梁梁格体系,下层人行及非机动车系统(简称人非系统)由主纵梁、横梁、竖杆、吊索组成。上层钢梁与下层人非系统现场组拼成整体后采用顶推法施工,主缆采用PPWS法施工。针对施工控制重难点,钢梁顶推时以制造线形为基础确定钢梁安装与顶推过程的落梁线形;基准索施工时,考虑温度、IP点坐标偏差等因素影响,以基准索无应力长度变化来实现精调;根据一般索股与基准索的温差确定一般索股安装高程;除M7、M8、M12、M13吊索采用两次张拉方案外,其余吊索采用一次张拉方案;在M8、M12吊索位置布置临时拉索;体系转换过程中主鞍共顶推4次;接长杆采用以M7、M8、M12、M13安装时计算所需的长度与数量;主缆缠丝在二期恒载施工前实施。该桥采用以上控制技术,结构受力和线形均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锚式悬索桥 钢梁顶推 PPWS法 体系转换 主鞍顶推 接长杆用量 主缆缠丝 施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堠门公铁两用大桥自浮式钢桁架钻孔平台系泊系统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琰 马长飞 戴青年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0-95,共6页
甬舟铁路西堠门公铁两用大桥为主跨1 488 m的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5号主墩采用18根?6.3 m超大直径钻孔桩基础,采用先平台后围堰方案施工,施工平台采用自浮式钢桁架钻孔平台,该平台通过系泊系统(由12组1 000 t混凝土重力锚及锚缆组成)临... 甬舟铁路西堠门公铁两用大桥为主跨1 488 m的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5号主墩采用18根?6.3 m超大直径钻孔桩基础,采用先平台后围堰方案施工,施工平台采用自浮式钢桁架钻孔平台,该平台通过系泊系统(由12组1 000 t混凝土重力锚及锚缆组成)临时锚固。为确保该浮式平台锚固及定位施工安全,首先对施工海域处波浪、海流等环境要素开展长期监测,分析波浪、海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然后采用ANSYS/AQWA软件建立自浮式钢桁架钻孔平台的三维波流仿真模型;最后采用Orcaflex软件计算波流耦合作用下浮式平台的结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在波浪、海流联合作用下,浮式平台锚缆张力最大值为1 894.4 kN,远小于其最大允许张力9 000 kN,锚缆安全系数远大于2.5,锚缆不会发生强度破坏;锚缆张力最小值为296.5 kN,锚缆不会发生松弛;1 000 t混凝土重力锚可提供的最大水平摩阻力为2 940 kN,不会发生滑移;锚缆初始张力及混凝土重力锚自重均满足安全施工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铁路两用桥 跨海桥梁 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 自浮式钢桁架钻孔平台 系泊系统 环境监测 波流耦合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世界遗产桥梁真实性原则的闽浙木拱廊桥保护措施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舒洁 Antonio Candeias +1 位作者 陈宝春 逄博如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8-115,共8页
闽浙木拱廊桥是目前唯一列入我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的历史桥梁群。针对频发的火毁事故带来的巨大损害及防火与火灾后重建等问题,对遗产桥梁的真实性原则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世界遗产桥梁西班牙比斯开桥、波黑莫斯塔尔桥和著名历... 闽浙木拱廊桥是目前唯一列入我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的历史桥梁群。针对频发的火毁事故带来的巨大损害及防火与火灾后重建等问题,对遗产桥梁的真实性原则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世界遗产桥梁西班牙比斯开桥、波黑莫斯塔尔桥和著名历史桥梁日本锦带桥、瑞士教堂桥的保护与重建实例,对闽浙木拱廊桥防火和重建等与真实性高度相关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关键保护措施。结果表明:遗产桥梁保护的真实性原则应着重于其核心价值和功能性。闽浙木拱廊桥涂覆透明的防火涂料、在桥墩上砌筑防火分区隔离墙等有效的防火措施,属于非核心部分的改变,对遗产的真实性不造成实质损害,应深入开展技术研究并逐步推广应用;重建、重修是闽浙木拱廊桥保护不可或缺的手段,必要且合适的重建有利于其遗产价值的保护,应在继续传承好“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完善重建中的“原设计”和“原材料”,并挖掘和赋予新的遗产意义和价值。闽浙木拱廊桥保护的重点应在其特殊结构、建造工艺、多重功能等核心价值,灵活应用传统技艺和现代技术,保护桥梁核心价值要素的真实性,并尽可能延长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浙木拱廊桥 世界遗产 桥梁遗产 真实性 防火 重建 保护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