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15篇文章
< 1 2 20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页岩陶粒混凝土导热系数计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高德军 张贺鹏 +1 位作者 李露 彭艳周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6-83,共8页
采用平板热流计法测定了页岩陶粒混凝土(lightweight shale ceramsite concrete,LSCC)及其砂浆基体的导热系数,试验研究了水灰比、体积砂率、水泥用量和陶粒等级对导热系数的影响,探讨了LSCC抗压强度和孔隙水饱和度与导热系数的关系;按... 采用平板热流计法测定了页岩陶粒混凝土(lightweight shale ceramsite concrete,LSCC)及其砂浆基体的导热系数,试验研究了水灰比、体积砂率、水泥用量和陶粒等级对导热系数的影响,探讨了LSCC抗压强度和孔隙水饱和度与导热系数的关系;按照陶粒和砂浆基体并联传热的方式,建立了考虑孔隙水饱和度影响的LSCC导热系数预测模型.结果表明:LSCC的导热系数随着水灰比的增大而减小,随着体积砂率、水泥用量和陶粒等级的提高而增大,与其抗压强度和孔隙水饱和度均存在正相关性,且与孔隙水饱和度符合线性关系;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干燥状态下LSCC的导热系数;孔隙水饱和度对LSCC导热系数的影响较大;由模型的计算结果可知,在LC25~LC35范围内,混凝土中孔隙水饱和度每增加0.1,导热系数平均增大约0.171 W/(m·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陶粒混凝土 导热系数 预测模型 孔隙水饱和度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陶砂对超高性能轻质混凝土收缩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高德军 赵一诺 +3 位作者 彭艳周 孙婧 丁超 王青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4-70,共7页
研究了不同范围粒径(0.15~2.36、0.30~2.36、0.60~2.36mm)的页岩陶砂(以下简称陶砂)、饱和面干页岩陶砂(以下简称饱和面干陶砂)的比例(分别占陶砂总质量的0%、50%、75%、100%)对超高性能轻质混凝土(UHPLC)自收缩和干燥收缩的影响.同时,... 研究了不同范围粒径(0.15~2.36、0.30~2.36、0.60~2.36mm)的页岩陶砂(以下简称陶砂)、饱和面干页岩陶砂(以下简称饱和面干陶砂)的比例(分别占陶砂总质量的0%、50%、75%、100%)对超高性能轻质混凝土(UHPLC)自收缩和干燥收缩的影响.同时,借助三维视频显微镜研究了饱和面干陶砂在浆体中的释水扩散距离,以分析其内养护作用.结果表明:在相同陶砂用量下,使用粒径为0.60~2.36mm的陶砂制备的UHPLC自收缩和干燥收缩值最小;加入饱和面干陶砂可进一步减小UHPLC的自收缩和干燥收缩,且减缩作用随其比例增加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轻质混凝土 页岩陶砂 饱和面干陶砂 内养护 自收缩 干燥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消落带出露期土壤分离能力年内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3
作者 肖海 朱鸿宇 +5 位作者 张伦 刘德玉 向瑞 洪焕 杨悦舒 夏振尧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22,共7页
为探索三峡水库消落带出露期土壤分离能力的年内时空变化特征,本文在三峡水库消落带2019年出露期内的不同时间采集不同出露高程土壤样品,测定土壤理化性质、植物生物量信息及土壤分离能力(Dc),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主成分回归分析(PCR)... 为探索三峡水库消落带出露期土壤分离能力的年内时空变化特征,本文在三峡水库消落带2019年出露期内的不同时间采集不同出露高程土壤样品,测定土壤理化性质、植物生物量信息及土壤分离能力(Dc),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主成分回归分析(PCR)、SEM结构方程模型以及PLS-PM偏最小二乘路径分析,明确土壤理化性质和植物生物量对土壤分离能力的影响及其影响路径.结果表明:Dc随时间的增加总体呈现下降趋势,随高程的增大呈现出先降后升的趋势,在高程为165~170m时达到最小;Dc与水稳性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MWD)、有机质含量、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黏粒含量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PCR分析表明对Dc负向贡献度依次为MWD>有机质含量>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作为外生变量,通过调节次级因子(黏粒含量和有机质含量),对关键因子MWD施加间接影响,进一步作用于Dc,MWD在路径中起到核心的中介作用,是Dc的核心影响因子.本文可为三峡水库消落带的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对三峡水库的防灾减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分离能力 三峡水库消落带 时空变化 结构方程模型 偏最小二乘路径分析 主成分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电转气和电解熔融碳酸盐的虚拟电厂低碳经济调度
4
作者 粟世玮 林剑波 +4 位作者 李咸善 李欣 柴华瑞 易成鸣 熊炜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9-97,共9页
为了促进电力低碳化、提高虚拟电厂的低碳经济性,引入电解熔融碳酸盐(electrolytic molten carbonate,EMC)设备捕集燃气轮机(gas turbine,GT)热电联产所产生的CO_(2),并对电转气(power to gas,P2G)设备精细化建模,建立P2G和电解熔融碳... 为了促进电力低碳化、提高虚拟电厂的低碳经济性,引入电解熔融碳酸盐(electrolytic molten carbonate,EMC)设备捕集燃气轮机(gas turbine,GT)热电联产所产生的CO_(2),并对电转气(power to gas,P2G)设备精细化建模,建立P2G和电解熔融碳酸盐协同的虚拟电厂低碳经济调度模型.首先,考虑到可再生能源的不确定性,通过拉丁超立方抽样与Kantorovich场景削减技术生成典型的风电出力场景.然后,基于EMC的电化学原理,构建两阶段P2G、GT和EMC耦合模型.接着,引入阶梯式碳交易机制引导虚拟电厂控制碳排放,以虚拟电厂运行总成本最低为目标,建立低碳经济调度模型.最后,通过设置不同方案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所建立的模型在提升虚拟电厂经济效益、增强风电消纳能力的同时,能够有效降低系统碳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电厂 电转气 电解熔融碳酸盐 低碳经济调度 阶梯式碳交易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石渣激发磷石膏矿渣的强度及浸出特性研究
5
作者 姚威 谈云志 +4 位作者 明华军 沈克军 吴赤球 吕伟 吴军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4-80,共7页
少量碱性水泥或石灰可激发磷石膏-粒化高炉矿渣,形成水硬性胶凝材料,但水泥和石灰成本较高,不符合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而作为工业废弃物的电石渣也富含碱性氧化钙,因此本文提出用电石渣取代石灰激发磷石膏-粒化高炉矿渣,以达到... 少量碱性水泥或石灰可激发磷石膏-粒化高炉矿渣,形成水硬性胶凝材料,但水泥和石灰成本较高,不符合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而作为工业废弃物的电石渣也富含碱性氧化钙,因此本文提出用电石渣取代石灰激发磷石膏-粒化高炉矿渣,以达到减少生产成本、“以废治废”的目的.通过对不同龄期的试样进行抗压强度、可溶磷浸出、可溶氟浸出、SEM、XRD等试验来验证电石渣取代石灰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对于磷石膏-矿渣体系,电石渣具有和石灰相似的激发效果,其能与磷石膏、矿渣生成水化硅酸钙和钙矾石,形成胶凝骨架,增强混合试样强度,最佳掺比试样28 d强度超过40 MPa;其可溶磷、氟浸出液质量浓度均满足规范要求,矿渣-磷石膏-电石渣掺比为80∶12∶8时强度与磷氟固定效果均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 电石渣 粒化高炉矿渣 强度 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OA-VMD和贝叶斯估计的保护测量回路误差评估
6
作者 李振兴 柳灿 +2 位作者 翁汉琍 李振华 龚世玉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7-105,共9页
变电站保护测量回路受测量误差影响,保护灵敏度降低,对于重载线路可能引起保护误动,会造成严重后果.为推动保护测量的状态监视,提出一种基于鲸鱼优化(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WOA)的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 变电站保护测量回路受测量误差影响,保护灵敏度降低,对于重载线路可能引起保护误动,会造成严重后果.为推动保护测量的状态监视,提出一种基于鲸鱼优化(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WOA)的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和贝叶斯估计的保护测量回路误差评估方法.针对保护测量回路的电流数据,引入WOA并结合包络熵作为适应度函数确定VMD的关键参数,基于WOA-VMD将原电流数据分解为本征模态;进一步为解决特征数目过多所带来的复杂数据分析问题,引入皮尔逊相关系数方法计算其各组系数优选特征量;最终利用贝叶斯估计法量化分析优选后的特征量信号实现误差判定.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评估方法能够准确监测保护测量回路2%的误差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测量回路 误差评估 鲸鱼优化算法 包络熵 皮尔逊相关系数 贝叶斯估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副边恒压控制的复合型高效率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7
作者 程江洲 吕奥博 +1 位作者 李振华 李黄强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0-96,共7页
针对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充电过程中负载动态变化时,引起系统传输效率和输出电压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DC-DC变换器技术的自切换恒压复合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首先,分别对双边LCC和S-S型补偿进行拓扑分析,得出适用于两种补偿的开关频... 针对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充电过程中负载动态变化时,引起系统传输效率和输出电压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DC-DC变换器技术的自切换恒压复合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首先,分别对双边LCC和S-S型补偿进行拓扑分析,得出适用于两种补偿的开关频率;然后,提出了基于副边Boost电路控制的恒压策略,并建立了仿真模型证明策略的合理性;最后,构建试验台架,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仿真及实验证明在负载变化下,该系统能保持稳压输出,且系统整体传输效率更加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负载变化 输出电压 DC-DC变换器 传输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水蓄能电站同发同抽不等流量运行的水力特性研究
8
作者 陈青生 刘天凤 +1 位作者 孙纪阳 徐津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35,共8页
为研究抽水蓄能电站同发同抽不等流量运行时的水力特性,本文基于某抽水蓄能电站下库侧式进/出水口的设计参数,采用有限体积法,对不同抽发流量比进行了三维水动力的数值模拟,比较分析了引水渠流态、孔道流速分布、孔道流量分配以及水头... 为研究抽水蓄能电站同发同抽不等流量运行时的水力特性,本文基于某抽水蓄能电站下库侧式进/出水口的设计参数,采用有限体积法,对不同抽发流量比进行了三维水动力的数值模拟,比较分析了引水渠流态、孔道流速分布、孔道流量分配以及水头损失系数等水力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流量比下引水渠内发电出流侧均会产生旋涡,但渠内主流位置、旋涡和绕流范围不同;流量比对出流(发电)单元孔道流态影响不大,对进流(抽水)单元孔道流态产生了一定影响;出流(发电)单元的流量分配比标准差随流量比增加略微下降,入流(抽水单元)的流量分配比与抽发流量比无关;当抽水蓄能电站进行同发同抽不等流量运行时,综合考虑引水渠流态与孔道流态,建议选择抽发流量比为2.0及以上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侧式进出水口 同发同抽 数值模拟 水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堤坝水泥土桩防渗墙渗透系数的概率分布类型研究
9
作者 何金文 张诗瑶 +1 位作者 潘春玲 胡世燃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42,共7页
在堤坝渗流破坏的风险评价和可靠度分析中,确定渗透系数的概率分布类型非常必要.基于15座堤防和土石坝水泥土桩防渗墙渗透系数的检测数据,根据K-S检验判别可通过的概率分布类型、误差平方和最小识别最优概率分布类型、Bootstrap方法模拟... 在堤坝渗流破坏的风险评价和可靠度分析中,确定渗透系数的概率分布类型非常必要.基于15座堤防和土石坝水泥土桩防渗墙渗透系数的检测数据,根据K-S检验判别可通过的概率分布类型、误差平方和最小识别最优概率分布类型、Bootstrap方法模拟K-S检验及最优概率分布类型识别结果的统计不确定性.结果显示:2座水库根据K-S检验最大偏差最小与根据误差平方和最小确定的水泥土桩渗透系数最优概率分布类型不一致;15个工程中威布尔分布被识别为水泥土桩渗透系数最优概率分布类型的有14个,对数正态最优仅1个;水泥土桩渗透系数的概率分布类型取对数正态与威布尔分布的累积分布函数差值随变异系数的增大而增大,变异系数为0.75时最大差值达0.088.当备选概型为截尾正态、对数正态、截尾极值Ⅰ型和威布尔分布时,堤坝水泥土桩防渗墙渗透系数的优势最优概型为威布尔分布.研究结果可为堤坝水泥土桩防渗工程的渗流破坏可靠度计算提供概率分布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堤防 土石坝 水泥土桩 渗透系数 概率分布类型 统计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软下硬富水地层临近既有线叠线隧道盾构始发变形数值模拟研究
10
作者 杨平 于游 +2 位作者 朱俊 王加辉 何云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63,共11页
为验证上软下硬富水地层新建叠线盾构始发对端头地表沉降和临近隧道管片变形的影响,本文以南京地铁6号线岗子村站始发端头为背景,建立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模拟分析了始发端头未加固、袖阀管注浆加固、三轴搅拌桩加固和人工冻结+三轴搅... 为验证上软下硬富水地层新建叠线盾构始发对端头地表沉降和临近隧道管片变形的影响,本文以南京地铁6号线岗子村站始发端头为背景,建立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模拟分析了始发端头未加固、袖阀管注浆加固、三轴搅拌桩加固和人工冻结+三轴搅拌桩联合加固4种不同加固工况下的地表沉降,模拟结果表明本工程采用袖阀管加固的地表沉降最小,经过实测验证了该方法合理可行.通过改变袖阀管加固范围、既有线与新建叠线水平和竖向净距、新建叠线竖向净距,对不同工况下的新建叠线始发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袖阀管注浆加固宽度应在隧道拱腰两侧2m以上;当袖阀管加固深度下界为隧道底部0.5D(隧道直径)时,综合考虑地表沉降和下线隧道变形,加固上界应在上线隧道顶部0.6D以上,新建叠线竖向净距应控制在0.3D~1.2D,既有线与新建叠线水平净距应在0.6D以上;而新建叠线隧道埋深不变时,改变既有线与新建叠线竖向净距对既有线管片变形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始发 叠线隧道 数值模拟 袖阀管注浆 临近既有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OW3D的V型河道滑坡涌浪首浪高度影响因素分析
11
作者 王环玲 冯业林 +2 位作者 粟焕 赵富刚 马行生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19,共7页
滑坡涌浪是影响山区水库安全运行的主要威胁之一,研究V型河道滑坡涌浪的首浪特征和影响因素对库区灾害防治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FLOW3D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V型河道滑坡涌浪灾害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V型河道滑坡涌浪计算模型,考虑滑坡体... 滑坡涌浪是影响山区水库安全运行的主要威胁之一,研究V型河道滑坡涌浪的首浪特征和影响因素对库区灾害防治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FLOW3D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V型河道滑坡涌浪灾害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V型河道滑坡涌浪计算模型,考虑滑坡体体积、滑速、河道水深、岸坡倾角、滑床摩擦系数等因素,进行了35组不同工况下的滑坡涌浪数值模拟,获取滑坡入水产生涌浪的过程和首浪高度.将数值模拟结果与经验公式进行了对比,分析不同因素对首浪高度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河道水深、滑床摩擦系数与首浪高度呈负相关,滑坡体积、入水速度、岸坡倾角与首浪高度呈正相关.各因素对首浪高度的影响程度关系为:入水速度>滑坡体积>岸坡倾角>河道水深>滑床摩擦系数.本文研究为山区水库滑坡涌浪灾害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涌浪 首浪高度 敏感性分析 V型河道 FLOW3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化复合法改性淤泥的固结蠕变特性研究
12
作者 李时亮 郜颖超 章荣军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9-65,共7页
理化复合法是进行淤泥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方法之一.为研究理化复合法改性淤泥的蠕变特性,本文对不同初始含水率、不同固化剂掺量的理化复合法改性淤泥试样开展了分级加载条件下的固结蠕变试验,并与传统固化法改性淤泥试样的长期变... 理化复合法是进行淤泥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方法之一.为研究理化复合法改性淤泥的蠕变特性,本文对不同初始含水率、不同固化剂掺量的理化复合法改性淤泥试样开展了分级加载条件下的固结蠕变试验,并与传统固化法改性淤泥试样的长期变形特性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随着荷载水平的降低、固化剂掺量的增大以及初始含水率的降低,改性淤泥试样的蠕变变形量减小;随着固化剂掺量的提升以及初始含水率的降低,理化复合法改性淤泥试样的孔隙比变化量减小、微观结构趋于完整.此外,传统固化法改性试样的固结蠕变变形量至少为理化复合法改性试样的3.11倍;理化复合法处理淤泥试样的蠕变变形量及速率均较小,而结构屈服应力较大,具有显著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化复合法 改性淤泥 固结蠕变 长期变形机制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卸荷与干湿循环联合效应下巴东组泥质粉砂岩膨胀特性研究
13
作者 赵二平 蒋尚家 +3 位作者 章涵 向国梁 张聪 车德龙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2-68,共7页
为了研究泥质粉砂岩在卸荷与干湿循环联合效应下的膨胀特性,开展了不同卸荷条件下的干湿循环试验,通过核磁共振揭示了不同卸荷条件下试样内部孔隙演变规律.基于Huder-Amberg本构修正建立了考虑卸荷损伤与干湿循环次数的泥质粉砂岩膨胀... 为了研究泥质粉砂岩在卸荷与干湿循环联合效应下的膨胀特性,开展了不同卸荷条件下的干湿循环试验,通过核磁共振揭示了不同卸荷条件下试样内部孔隙演变规律.基于Huder-Amberg本构修正建立了考虑卸荷损伤与干湿循环次数的泥质粉砂岩膨胀本构模型并验证了其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干湿循环次数增加,试样膨胀率先增加后减小,在第4次循环时达到最大值;由于中、小孔隙在干湿循环后大幅度减少,大孔隙仅有少量增加,导致孔隙率随着干湿循环次数增加而减小;随着卸荷量增加,试样膨胀率减小,卸荷量和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均会加剧岩样内部损伤程度,导致孔隙度下降,其中卸荷量的影响程度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质粉砂岩 卸荷 干湿循环 膨胀本构模型 结构损伤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边界子结构的混凝土坝地震响应分析
14
作者 陈灯红 邸若冰 潘子悦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30,共8页
在波动理论的框架内,本文以人工边界子结构为基础进行地震动输入,并根据方程推出相适应的等效输入地震荷载公式.通过构建并应用人工边界子结构模型,实施自由场时程的动力分析,得以直接计算出用于模拟地震动输入的等效荷载力.此外,通过... 在波动理论的框架内,本文以人工边界子结构为基础进行地震动输入,并根据方程推出相适应的等效输入地震荷载公式.通过构建并应用人工边界子结构模型,实施自由场时程的动力分析,得以直接计算出用于模拟地震动输入的等效荷载力.此外,通过对脉冲波垂直入射实例的分析,所得结果与理论解析解高度一致,验证了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并将其应用至三维拱坝-地基相互作用系统模型中.本文选取Nam Ngum5重力坝为研究对象,建立三维坝-地基有限元模型,分别采用人工边界子结构的地震动输入方法和波动法进行动力计算,提取其坝体及坝底水平位移、速度时程曲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计算得出的曲线都吻合较好,验证了使用人工边界子结构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边界子结构 地震动输入 混凝土坝 地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5s的输电线路红外图像多目标检测
15
作者 杨春萍 刘凯波 刘慕然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5-112,共8页
为提高输电线路红外图像检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从实用化以及多目标检测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5s的输电线路检测及故障识别方法YOLOv5s-ECW.首先在Backbone部分增加跨空间学习的高效多尺度注意力机制,增强模型提取特征和多尺... 为提高输电线路红外图像检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从实用化以及多目标检测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5s的输电线路检测及故障识别方法YOLOv5s-ECW.首先在Backbone部分增加跨空间学习的高效多尺度注意力机制,增强模型提取特征和多尺度融合的能力,减少了计算开销;其次在Neck部分引入上下文增强模块,减少信息冲突,提高了小目标与远距离目标的检测精度;最后将损失函数替换为Wise-IoU,使模型聚焦于普通质量的锚框,提升了检测效果.实验与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YOLOv5s-ECW与原YOLOv5s相比,平均精度、精确率、召回率分别提升了3.9%、4.0%、4.5%,并且针对5种电力设备以及可能故障点的检测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增强,方法更加实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OLOv5s 红外图像 多尺度融合 小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蔗渣灰-陶瓷粉三元胶凝材料体系早期水化研究
16
作者 王晶 杨玉柱 黄维蓉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80,共8页
为探究工业固废蔗渣灰、陶瓷粉作为辅助胶凝材料在水泥基材料中的适用性,本文通过单纯型重心设计方法对水泥-蔗渣灰-陶瓷粉三元胶凝体系进行混料设计,并通过凝结时间、水化热与氢核磁共振探究其早期水化性能.研究表明:蔗渣灰与陶瓷粉均... 为探究工业固废蔗渣灰、陶瓷粉作为辅助胶凝材料在水泥基材料中的适用性,本文通过单纯型重心设计方法对水泥-蔗渣灰-陶瓷粉三元胶凝体系进行混料设计,并通过凝结时间、水化热与氢核磁共振探究其早期水化性能.研究表明:蔗渣灰与陶瓷粉均会延长水泥浆体的凝结时间,陶瓷粉的延缓幅度更大;水泥浆体水化放热峰会随着蔗渣灰掺量的增加而后移,随陶瓷粉掺量的增加而略微向前移,且蔗渣灰与陶瓷粉的掺入都会使浆体水化放热降低,72h水化程度也会降低;蔗渣灰与陶瓷粉的掺入会增加氢核磁共振信号强度,其中水泥-蔗渣灰组合的信号强度更高.水泥-蔗渣灰-陶瓷粉有较好的协同作用,三元体系可以制备凝结时间符合规范要求、水化热较低的胶凝材料,试验成果为工业固废的绿色应用以及低热混凝土的制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 蔗渣灰 陶瓷粉 早期水化 氢核磁共振 水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IME-IAOA的混合模型短期光伏功率预测
17
作者 王仁明 魏逸明 席磊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88,共8页
光伏发电在如今的新能源发展中逐渐成为重点,其中光伏功率预测成为研究的主要方向.为了提升光伏功率预测的精度和效率,提出了RIME-VMD-IAOA-LSTM模型.该模型通过霜冰优化算法(RIME)优化变分模态分解(VMD)的参数来提升分解效率;引入余弦... 光伏发电在如今的新能源发展中逐渐成为重点,其中光伏功率预测成为研究的主要方向.为了提升光伏功率预测的精度和效率,提出了RIME-VMD-IAOA-LSTM模型.该模型通过霜冰优化算法(RIME)优化变分模态分解(VMD)的参数来提升分解效率;引入余弦控制因子的动态边界策略来控制算数优化算法(AOA)数值的增长速率从而提升算法的精度和稳定性;利用自适应T分布变异策略来改进AOA的局部搜索能力和全局开发能力,更好地避免局部最优解.两种智能优化算法的加入使得整体模型的预测效率和速度都有很大提升,实验结果表明组合模型RIMEVMD-IAOA-LSTM相比于其他预测模型有较高的光伏功率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霜冰优化算法 变分模态分解 算术优化算法 余弦控制因子策略 自适应T分布策略 短期光伏功率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岸塔柱状危岩的压裂耦合损伤-突变失稳预测
18
作者 唐红梅 宋刚 +2 位作者 杨健 毛柯洁 周福川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6,共9页
位于三峡库区巫峡段消落带的塔柱状危岩,其底部多损伤因素的耦合作用下常呈压裂诱发座溃整体失稳模式,危岩底部耦合损伤至突变机制是研究该类库岸危岩体失稳预警的关键科学问题.以三峡库区库岸巫峡段箭穿洞塔柱状危岩体为例,将危岩体简... 位于三峡库区巫峡段消落带的塔柱状危岩,其底部多损伤因素的耦合作用下常呈压裂诱发座溃整体失稳模式,危岩底部耦合损伤至突变机制是研究该类库岸危岩体失稳预警的关键科学问题.以三峡库区库岸巫峡段箭穿洞塔柱状危岩体为例,将危岩体简化为中上部非劣化区和下部劣化区的二元地质力学模型,基于应变等价原理获得其危岩体下部劣化区的荷载效应、溶蚀效应、干湿循环弱化效应的耦合损伤本构模型和总损伤度演化方程,根据地质力学模型概化为等效弹簧模型转化为力-位移的耦合损伤本构方程;基于能量平衡原理和突变理论建立了塔柱状危岩的耦合损伤-折叠突变模型,获取了其失稳判据和临界位移的表达式.通过案例分析结果表明:该危岩体突变失稳时的系统控制变量为-0.0073,预测模型计算理论的突变起点垂向位移为42.2mm,终止点位移为60.5mm,当监测数据危岩体最大垂向累积位移为26.2mm时,小于突变起始位移时就采用及时治理措施,与危岩未失稳的状态吻合.其研究成果可为三峡库区灰岩地区库岸塔柱状压溃型危岩的监测预警与防治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岸塔柱状危岩 压溃失稳型 耦合损伤 突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易发性评价的泥石流沟危险范围模拟预测研究——以得荣县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宋俊钢 杨顺 +1 位作者 焦加璇 黄韵琪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58,共9页
以四川省甘孜州得荣县泥石流灾害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流域面积、平均坡度、沟壑密度、距断层距离、距河流距离、距道路距离6个易发因素,通过信息量模型和GIS平台的栅格数据分析功能,计算各个易发因子分级状态下的信息量分布,得到了得荣县... 以四川省甘孜州得荣县泥石流灾害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流域面积、平均坡度、沟壑密度、距断层距离、距河流距离、距道路距离6个易发因素,通过信息量模型和GIS平台的栅格数据分析功能,计算各个易发因子分级状态下的信息量分布,得到了得荣县4个等级的易发性评价结果,后用频率比验证了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再选取高易发典型-吉冲村泥石流沟基于Massflow数值模拟软件,选择Voellmy模型对(1%、2%、5%)3种重现期泥石流运动过程进行模拟,得到泥深、流速、堆积范围的模拟结果,最后根据结果计算结合遥感影像得到了泥石流沟危险范围预测结果.结果表明:得荣县泥石流极高易发地区集中于太阳谷镇、茨巫乡等地区;吉冲村泥石流沟3种降雨条件下的泥石流会对吉冲村小学前后110~570 m范围造成威胁.本研究为当地的防灾减灾、风险管控工作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和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得荣县 易发性分析 泥石流 数值模拟 危险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应力路径的隧洞开挖扰动区空间演化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金鹏 徐磊 +3 位作者 查新元 戴博伦 严鑫鹏 夏超杰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18,共7页
揭示隧洞开挖扰动区的空间演化机制对于隧洞施工安全防控与支护方案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立足于隧洞开挖空间效应,依托某深埋引水隧洞工程中岩体结构较完整的砂板岩洞段,通过精细模拟隧洞开挖施工过程,深入分析了隧洞开挖扰动区空间演... 揭示隧洞开挖扰动区的空间演化机制对于隧洞施工安全防控与支护方案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立足于隧洞开挖空间效应,依托某深埋引水隧洞工程中岩体结构较完整的砂板岩洞段,通过精细模拟隧洞开挖施工过程,深入分析了隧洞开挖扰动区空间演化过程中的应力调整路径、变形发展过程和塑性区扩展历程及其内蕴联系,系统揭示了隧洞开挖扰动区的空间演化机制.依托工程实例特定岩体力学参数,隧洞开挖扰动区分布于洞周深约4.6倍洞径围岩内,其空间演化主要发生于剖面后方约80%洞径和前方约1.7倍洞径范围内的岩体开挖过程中;应力场调整不仅体现在大小上,也体现在方向上,且在不同阶段呈现出有差异的调整规律,深度越小,调整幅度越大;开挖扰动区变形发展和塑性屈服破坏肇因于应力场调整,塑性区形成扩展是推动应力场调整向深部发展的重要致因,亦直接影响着开挖扰动区变形分布特征和变形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隧洞 开挖扰动 空间演化 应力路径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