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0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振动对锂离子电池循环及热失控特性的影响
1
作者 张青松 李东琪 杨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48-1556,共9页
基于交通运输及航空航天等应用场景下机械振动对锂电池安全性的影响,以18650型电池为样本,开展了振动工况对锂电池内部结构、循环老化机制、电气性能及热失控特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振动会造成锂电池内部微观结构发生明显变化,长期... 基于交通运输及航空航天等应用场景下机械振动对锂电池安全性的影响,以18650型电池为样本,开展了振动工况对锂电池内部结构、循环老化机制、电气性能及热失控特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振动会造成锂电池内部微观结构发生明显变化,长期振动应力积累会导致负极集流片发生形变,从而对电极卷形成挤压;瞬时振动应力会使电极材料与隔膜接触面积发生动态变化,以致锂离子在嵌入和脱嵌过程中不能充分迁移,加剧了库伦效率及能量效率的波动性,造成振动状态下放电不充分现象。热失控实验揭示:随着振动时间的增加,热失控触发时间提前,600 h振动的电池相较不振动电池热失控初爆时间提前了72 s,燃爆时间提前了114 s,初爆及燃爆间隔缩短。同时,燃爆产生的冲击力变化不稳定性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安全 振动 循环性能 热失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日”型UTLT主隧道送风风速对火灾烟气控制的影响
2
作者 李凯玲 林雪 +3 位作者 魏刘阳 屈璐 姚田田 傅文静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7-327,共11页
为解决异型城市地下交通联系隧道(简称“UTLT”)通风排烟设计难题,探索适用于不同横向通风下的最佳送风风速。基于Pyrosim软件探索主隧道在1.54,3.54,5.54,7.54,9.54,11.54 m/s送风速度时烟气蔓延的规律,以西安市某“日”型隧道为例展... 为解决异型城市地下交通联系隧道(简称“UTLT”)通风排烟设计难题,探索适用于不同横向通风下的最佳送风风速。基于Pyrosim软件探索主隧道在1.54,3.54,5.54,7.54,9.54,11.54 m/s送风速度时烟气蔓延的规律,以西安市某“日”型隧道为例展开模拟分析,研究不同工况中的通风效果。结果表明:主隧道在采用半横向通风时,各送风速度下火源下游区域各项火灾参数均满足烟控指标要求,火源上游仅在送风速度为1.54 m/s时,各项参数满足要求,因此送风速度宜在1.54 m/s附近取值,设置疏散路径应着重考虑火源下游区域;在采用全横向通风时,送风速度为5.54 m/s时各项指标值更优,可将5.54 m/s作为最佳送风速度;由于全横向通风排烟方式各项火灾参数在隧道局部区域波动较大,不易控制,且考虑到工程量以及经费需求,因此更建议采用半横向通风排烟。研究结果可以为“日”型UTLT的通风系统组织与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型UTLT 火灾烟气 通风方式 送风速度 烟气蔓延规律 烟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本体和知识推理的地铁车站火灾事故应急决策方法研究
3
作者 刘平 王诗禹 李苗苗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45-52,共8页
地铁车站是城市重要生命线工程,但其运营阶段突发灾害事件数量不断增多,应急决策的复杂性及难度也逐渐增加。为提升地铁车站面对突发火灾事件时应急决策科学性和针对性不强等突出问题。本文基于本体论和知识推理提出一种地铁车站火灾应... 地铁车站是城市重要生命线工程,但其运营阶段突发灾害事件数量不断增多,应急决策的复杂性及难度也逐渐增加。为提升地铁车站面对突发火灾事件时应急决策科学性和针对性不强等突出问题。本文基于本体论和知识推理提出一种地铁车站火灾应急决策方法。利用本体论分析并构建应急案例本体模型;基于随机森林计算地铁火灾特征属性权重;基于SWRL规则建立应急预案规则库,通过案例推理、规则及本体推理机方法实现应急决策方案的智能生成。最后,以某地铁车站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案例#5相似度最大,相似值为0.85,利用SWRL规则实现了地铁车站人员应急措施推理。基于本体论和知识推理的方法可以科学、快速、有效生成地铁车站火灾应急决策方案,增强了地铁运营领域知识的重用,为突发事件的科学应急和智慧应急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本体论 知识推理 运营安全事故 应急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BTA-CRM的客舱锂电池火灾VR演练平台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吴煜 杨萌 张青松 《消防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8-96,102,共10页
为提升客舱机组人员的锂电池火灾应急处置能力,解决常规锂电池火灾演练情景单一固定、多人协同不易实现、能力评估主观等问题,利用VR技术,开发了“教学考评”的客舱锂电池应急演练平台,实现了无脚本、全流程、可测评、多人协同的功能。... 为提升客舱机组人员的锂电池火灾应急处置能力,解决常规锂电池火灾演练情景单一固定、多人协同不易实现、能力评估主观等问题,利用VR技术,开发了“教学考评”的客舱锂电池应急演练平台,实现了无脚本、全流程、可测评、多人协同的功能。首先,提出机组胜任能力模型,设计平台的演练需求、功能框架及评估维度;其次,采用Untiy3D引擎和3Dmax实现平台场景、人物和任务等的系统开发及火焰烟雾的效果渲染;然后,实现软件系统的模块化开发,并与硬件系统链接,完成网络数据传输系统的集成;最后,以客舱行李架和座椅锂电池火灾事件为例,邀请航司学员分组协作进行全过程演练和验证。结果表明:演练平台能够实现功能设计的锂电池应急演练任务,支持多人协同的无脚本演练,并进行全过程测评,有助于客舱机组人员提高团队配合,提升锂电池火灾应急处置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航客舱 虚拟现实 锂电池 CBTA-CRM 演练平台 应急处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沙灾害区铁路运营系统安全韧性评价
5
作者 樊燕燕 王伟宇 冯莉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15-1827,共13页
随着我国铁路线路在风沙灾害区的建设,其运营系统的安全问题也不断突出。为保障我国风沙灾害区铁路运营系统的安全,提出一种安全韧性评价模型。首先,结合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模型,从铁路运营系统和韧性属性... 随着我国铁路线路在风沙灾害区的建设,其运营系统的安全问题也不断突出。为保障我国风沙灾害区铁路运营系统的安全,提出一种安全韧性评价模型。首先,结合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模型,从铁路运营系统和韧性属性的维度出发,通过文献检索与指标筛选,构建了包括压力韧性、状态韧性和响应韧性等2级指标以及风蚀气候侵蚀力、沙丘活化指数、输沙势等3级指标在内的风沙灾害区铁路运营系统安全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其次,以灰色关联分析法改进序关系分析法,结合熵权法和最小信息熵原理得到组合权重,并用可拓云模型理论进行风沙灾害区铁路运营安全韧性评价;最后,选取兰新铁路、包兰铁路和青藏铁路的实际运营线路,通过计算得到5段待评价段的综合云隶属度分别为Ⅱ级、Ⅲ级、Ⅲ级、Ⅳ级和Ⅲ级,并结合压力、状态和响应维度,提出了针对性的安全韧性提升措施。研究结果表明:依据P-S-R模型能构建风沙灾害区铁路运营系统安全韧性评估体系;影响风沙灾害区铁路运营系统安全韧性的2级指标主要是响应韧性,应当给予重视;基于可拓云模型理论的风沙灾害区铁路运营安全韧性评价模型,解决了评估过程缺乏模糊性和随机性的问题。研究中建立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为进一步研究风沙灾害区铁路运营系统的安全韧性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沙灾害区 铁路运营系统 安全韧性评价 P-S-R模型 可拓云模型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S数据驱动的船舶智能避碰测试场景构建方法
6
作者 陈立家 刘岩植 +1 位作者 许毅 汪洋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25年第1期195-202,209,共9页
本文基于数据驱动的场景构建理论,提出并改进了一种基于重要性采样的蒙特卡洛场景构建方法.基于AIS历史航迹数据构建了完整的船舶航行轨迹,并结合船舶会遇的时空特性,对真实的会遇避碰场景进行了识别.通过定义避碰测试场景要素,实现了... 本文基于数据驱动的场景构建理论,提出并改进了一种基于重要性采样的蒙特卡洛场景构建方法.基于AIS历史航迹数据构建了完整的船舶航行轨迹,并结合船舶会遇的时空特性,对真实的会遇避碰场景进行了识别.通过定义避碰测试场景要素,实现了场景要素的参数化,从而将真实的会遇避碰场景解构.通过拟合真实场景的参数概率分布,利用基于重要性采样的蒙特卡洛方法生成具备真实性的避碰测试场景.利用相对速度,相对距离等指标对不同场景下的碰撞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生成高风险避碰测试场景的概率,使测试过程算法的潜在问题和漏洞更容易暴露,加速了测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S 会遇避碰 测试场景 蒙特卡洛法 场景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场航站楼火灾人员疏散路径研究
7
作者 张龙财 刘明辉 +2 位作者 刘晨宇 徐健平 刘斌 《舰船电子工程》 2025年第1期101-105,共5页
航站楼是航空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发生火灾将对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针对航站楼发生火灾时人员疏散问题,提出基于改进Floyd算法的航站楼火灾人员疏散路径规划,建立航站楼火灾模型,分析航站楼中的烟气弥漫情况,在保证疏散路... 航站楼是航空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发生火灾将对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针对航站楼发生火灾时人员疏散问题,提出基于改进Floyd算法的航站楼火灾人员疏散路径规划,建立航站楼火灾模型,分析航站楼中的烟气弥漫情况,在保证疏散路径节点安全的前提下,计算得出最优疏散路径。通过案例分析表明,该模型科学合理,可以为航站楼发生火灾时的人员疏散路径规划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站楼 应急疏散 Pyrosim FLOYD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城市交通安全韧性仿真研究
8
作者 李国兴 邓阳阳 +4 位作者 刘占宁 李晓宇 张懿威 田睿 王铁成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59-66,共8页
对北京市交通安全韧性水平进行评估,从灾前预防、灾中抵抗、灾后恢复3个维度构建城市交通安全韧性评估模型,融合系统动力学与安全韧性理论,评估城市交通安全韧性水平,分析2013一2022年北京市交通安全韧性变化趋势并进行趋势预测。结果表... 对北京市交通安全韧性水平进行评估,从灾前预防、灾中抵抗、灾后恢复3个维度构建城市交通安全韧性评估模型,融合系统动力学与安全韧性理论,评估城市交通安全韧性水平,分析2013一2022年北京市交通安全韧性变化趋势并进行趋势预测。结果表明,北京市的交通安全韧性在前期提升较慢,在后期有显著提升,资金投入与道路等级直接影响城市交通安全韧性的发展趋势。在趋势预测方面,城市交通安全韧性有显著提升,发现城市交通安全韧性呈现前期缓、后期增的分布特征。基于以上结论,提出增强城市交通安全资金投入,大力发展城市道路建设,以进一步提升城市交通安全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韧性 系统动力学 仿真 城市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涉水锂离子电池的腐蚀与析氢风险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青松 李东琪 连晓雪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83-2092,共10页
锂离子电池涉水事件频发,特别是沿海地区及海事应用方面常常遇到高盐度涉水事件。以18650型电池为样本,进行不同盐度条件下涉水锂离子电池的腐蚀与析氢风险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锂离子电池涉水时首先发生电解和电化学腐蚀现象,盐度越高,... 锂离子电池涉水事件频发,特别是沿海地区及海事应用方面常常遇到高盐度涉水事件。以18650型电池为样本,进行不同盐度条件下涉水锂离子电池的腐蚀与析氢风险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锂离子电池涉水时首先发生电解和电化学腐蚀现象,盐度越高,这种现象越显著;腐蚀主要发生在阳极帽处,随着腐蚀进行,腐蚀孔向内部深入,直至电池彻底损坏;涉水中锂离子电池的质量损失速率与电压降呈正相关关系;腐蚀产物主要为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铝;涉水过程中阴极析出大量氢气,氢气产生速率与盐溶液浓度呈正相关关系;对于较封闭的应用环境极易达到氢气爆炸下限;轻度腐蚀后电池热失控过程的喷射程度较为剧烈,燃爆危险性较高;而过度腐蚀则会直接破坏电池结构,进而使电池完全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安全 涉水 电池性能 热失控 析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athfinder的“十字形”地铁换乘站安全疏散模拟优化研究
10
作者 张野 阎卫东 +2 位作者 贾世龙 吴冬 张瑞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3-270,共8页
评估“十字形”地铁换乘站人员疏散性能,识别车站疏散瓶颈位置,提出车站疏散优化方案。以某十字形地铁换乘站为例,利用Pathfinder仿真软件对车站整体疏散过程进行仿真模拟与分析,评估该车站的人员疏散通过能力,分析站台层、站厅层以及... 评估“十字形”地铁换乘站人员疏散性能,识别车站疏散瓶颈位置,提出车站疏散优化方案。以某十字形地铁换乘站为例,利用Pathfinder仿真软件对车站整体疏散过程进行仿真模拟与分析,评估该车站的人员疏散通过能力,分析站台层、站厅层以及安全出口等部位的乘客流动特征。结果表明,该地铁站的疏散时间为381s,超过最佳逃生时间360 s,疏散能力不足;找出影响疏散的关键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设计、增加引导等疏散策略,优化后总疏散时间为333s。实施优化策略能够为乘客提供更为安全、高效的疏散通道,提升车站的应急响应能力,疏散效果明显改善,符合规范要求,从而保障乘客的生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字形 地铁换乘站 PATHFINDER 乘客流动特征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货运代理人违规行为风险评估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振武 韩亚琼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654-3665,共12页
为有效评估航空货运代理人违规行为对航空货物运输的影响,提出一种具有不确定性量化特征的风险评估模型。基于航空货运代理人违规行为的威胁可能性、安全脆弱性、后果严重性构建贝叶斯网络模型;应用专家的平均差异、专家知识库的欠缺及... 为有效评估航空货运代理人违规行为对航空货物运输的影响,提出一种具有不确定性量化特征的风险评估模型。基于航空货运代理人违规行为的威胁可能性、安全脆弱性、后果严重性构建贝叶斯网络模型;应用专家的平均差异、专家知识库的欠缺及专家评估的两极分化3个不确定性指标量化航空货运代理人违规行为风险评估结果的不确定性。结合深圳宝安国际机场的应用实例,分析航空货运代理人违规行为的风险及风险评估结果的不确定性。结果表明:风险评估结果符合航空货运实际情况,根据风险等级指数和不确定指数确定的航空货运代理人违规行为优先级顺序,为航空公司和机场开启了有序实施风险预防措施的另一个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管理工程 航空货运代理人 违规行为 TOPSIS 贝叶斯网络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athfinder的地铁站不同客流应急疏散仿真研究
12
作者 张家严 孙世梅 《吉林建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82-88,共7页
为了避免地铁站突发状况下人员疏散过程中造成人员伤亡,缩短站内人员疏散时间,以沈阳市某地铁站为背景进行物理建模,据不同的人员结构,运用Pathfinder仿真软件仿真模拟地铁站内不同人流量水平下的人员疏散,并优化了高人流量时的疏散方... 为了避免地铁站突发状况下人员疏散过程中造成人员伤亡,缩短站内人员疏散时间,以沈阳市某地铁站为背景进行物理建模,据不同的人员结构,运用Pathfinder仿真软件仿真模拟地铁站内不同人流量水平下的人员疏散,并优化了高人流量时的疏散方案。结果表明:1)确定地铁站内人流量水平在客流平峰期、高峰期均符合6 min内完成站台层全部人员疏散的要求;2)在不同条件客流高峰工况下的疏散过程中,楼梯口、闸机口出现了瓶颈,此处人员数量饱和出现了严重的排队拥堵情况,大部分人在疏散过程中遵循大多数人的意愿进行逃生;3)优化过程有效缓解了各疏散设施不均匀的问题,大大缩短了疏散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站 人员疏散 Pathfinder软件 客流高峰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偏出跑道事件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13
作者 赵丁仪 齐心歌 汪磊 《航空工程进展》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冲偏出跑道是位列第二的严重征候,为降低其发生概率并减轻其影响,国内外民航研究机构及相关研究人员针对冲偏出跑道事件的风险评估展开了诸多研究。目前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以下关键致因因素:不利的天气条件、跑道表面条件,飞行员操作错误... 冲偏出跑道是位列第二的严重征候,为降低其发生概率并减轻其影响,国内外民航研究机构及相关研究人员针对冲偏出跑道事件的风险评估展开了诸多研究。目前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以下关键致因因素:不利的天气条件、跑道表面条件,飞行员操作错误,机械问题等,相应的解决方案包括改善跑道维护情况、加强飞行员培训等。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针对冲偏出跑道事件的研究工作进展,总结其成果、指出其不足;给出冲偏出跑道事件的风险影响因素,研究冲偏出跑道风险预测和风险分析的方法,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进一步探索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偏出跑道 风险评估 QAR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新建桥梁安全屏障高冲击等级的碰撞测试
14
作者 吴智慧 袁和勇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81-84,共4页
针对汽车碰撞桥梁护栏事故频发,人员伤亡较大的情况,进行了新建桥梁安全屏障碰撞的研究。研究模拟新建桥梁的安全屏障在高冲击等级碰撞测试中的效果,分析碰撞中影响车体变形以及碰撞点、碰撞角度、碰撞速度等安全性因素。试验结果表明,... 针对汽车碰撞桥梁护栏事故频发,人员伤亡较大的情况,进行了新建桥梁安全屏障碰撞的研究。研究模拟新建桥梁的安全屏障在高冲击等级碰撞测试中的效果,分析碰撞中影响车体变形以及碰撞点、碰撞角度、碰撞速度等安全性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在碰撞测试中桥梁护栏的变形程度与吸收的能量呈正比例。新建桥梁需要重视安全屏障的材料、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以提高安全屏障吸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建桥梁 安全屏障 碰撞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行业数据安全体系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15
作者 武彦林 武小明 《上海公路》 2025年第1期130-134,M0007,共6页
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交通行业数据安全体系的构建对于保障数据资产的安全性和合规性具有重要意义。现探讨了交通行业数据安全体系的构建,分析其关键技术,并提出实施策略,为交通行业的数据安全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数据安全技术 交通行业 数据治理 数据安全运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热失控危害性评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良 赵志伟 +4 位作者 张得胜 黄盟 周思达 杨世春 刘国芳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6-761,共6页
随着电动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动力电池热失控导致的着火事故时有发生,对热失控危险性进行评测是提升电动汽车安全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而行业内尚未形成量化评估方法。针对上述问题,搭建了电动汽车整车燃烧试验平台,并开展了大量由热失控... 随着电动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动力电池热失控导致的着火事故时有发生,对热失控危险性进行评测是提升电动汽车安全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而行业内尚未形成量化评估方法。针对上述问题,搭建了电动汽车整车燃烧试验平台,并开展了大量由热失控引发电动汽车火灾的模拟试验,提取了以下可用于电动汽车热失控危害性评测的参考指标与部分潜在指标:试验开始至动力电池热失控的时间间隔可作为电池故障预警有效性的指标;热失控至车辆起火的时间间隔与车内温度可作为乘员逃生安全性的指标;烟气体积分数超标时刻及其与起火时刻的关系可作为驾驶室毒气危害性的指标;车内可燃气体体积分数和车外热辐射强度可作为评估爆炸危险性和相邻车辆引燃风险性的指标。通过提出上述评价指标,为后续形成量化评估方法及相关标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热失控 危害性 评测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隧道竖向疏散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俊伟 李姚 +4 位作者 徐志胜 谢宝超 楚坤坤 赵家明 于子涵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684-3695,共12页
近年来,隧道的疏散设计中普遍应用竖向疏散模式,但该模式的安全性缺少真实试验数据支撑和验证。为探究隧道竖向疏散模式下的人员疏散行为特征及关键参数,采用现场试验的方法,在某隧道内搭建火灾时的交通堵塞场景,组织188名参与者(109名... 近年来,隧道的疏散设计中普遍应用竖向疏散模式,但该模式的安全性缺少真实试验数据支撑和验证。为探究隧道竖向疏散模式下的人员疏散行为特征及关键参数,采用现场试验的方法,在某隧道内搭建火灾时的交通堵塞场景,组织188名参与者(109名男性,79名女性)开展大规模人群疏散研究,针对人员疏散时间、疏散行走速度、疏散楼梯人员通行能力、疏散楼梯盖板开启时间等参数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隧道火灾时,人员疏散受到隧道熟悉度和疏散引导的显著影响,在紧急疏散过程中更容易发生拥堵,疏散引导可极大地改善人员的出口及路径选择,提高疏散效率。2)交通堵塞状态下,人员疏散行走速度因隧道熟悉度的提高和疏散引导而显著提高。行车道上,男性和女性的平均速度分别由1.38 m/s、1.39 m/s提高至1.94 m/s、1.99 m/s。但在下部安全疏散通道内,参与者出现懈怠和放松的情绪,平均疏散行走速度会略有降低。应考虑在疏散通道内设置一些警示标志以督促引导人员疏散。3)入口宽度为1.09 m的疏散楼梯的最大人员通行能力为38人/min;男性参与者开启楼梯盖板的平均时间为7.5 s,女性参与者开启楼梯盖板的平均时间为12.6 s,相比于女性,男性参与者更容易打开楼梯盖板。研究结果可为隧道疏散逃生方案设计、运营管理提供真实试验数据参考,提高隧道防灾疏散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火灾 隧道逃生 疏散楼梯 现场试验 疏散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ALARP风险矩阵的危货运输车辆专用停车场安全性评价研究
18
作者 曾超 林理科 于立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98,共8页
为评估危货运输车辆专用停车场安全水平,降低危货车辆停放环节风险,提出一种基于改进ALARP风险矩阵的危货运输车辆停车场安全性评价方法。首先,基于事故案例统计数据、在开展致因分析、故障树构建、指标初选、信效度检验的基础上,构建... 为评估危货运输车辆专用停车场安全水平,降低危货车辆停放环节风险,提出一种基于改进ALARP风险矩阵的危货运输车辆停车场安全性评价方法。首先,基于事故案例统计数据、在开展致因分析、故障树构建、指标初选、信效度检验的基础上,构建危货运输车辆专用停车场安全风险评级指标体系;其次,结合贝叶斯网络、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改进ALARP的风险矩阵法,提出危货运输车辆专用停车场安全风险评价模型;再次,在考虑已知风险可能性、风险损失量化结果的基础上,基于改进ALARP风险矩阵得到专用停车场风险总评价量化值及评价等级;最后,以重庆市某危险货物运输车辆专用停车场为例开展验证分析,验证结果表明,研究所得到的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危货运输 专用停车场 安全评价 改进ALARP 风险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喷雾对隧道遮挡火灭火性能及顶棚温度的影响
19
作者 杨涛 余志华 +2 位作者 王湛 李琴文 唐智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16-1321,1340,共7页
水喷雾系统作为一种有效的火灾扑救设施,被广泛应用于隧道等场所中。本研究基于1:8的缩尺寸双层隧道火灾试验平台(36 m长、单层隧道净高0.58 m),在该模型的下层隧道空间内开展了水喷雾试验,探究了水喷雾系统工作压力、开启时间、喷淋区... 水喷雾系统作为一种有效的火灾扑救设施,被广泛应用于隧道等场所中。本研究基于1:8的缩尺寸双层隧道火灾试验平台(36 m长、单层隧道净高0.58 m),在该模型的下层隧道空间内开展了水喷雾试验,探究了水喷雾系统工作压力、开启时间、喷淋区段和开启组数等因素对火灾控制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雾与火焰作用过程中火焰强化和燃烧抑制作用共同存在,燃烧抑制作用随着水喷雾压力的增加而增强,喷水压强超过0.30 MPa后燃烧抑制起主导作用;火源熄灭时间随着水喷雾区段的增加而缩短;越早启动水喷雾系统,越能迅速有效地将火场温度控制在较低水平,较晚开启水喷雾,高温汽化产生大量水蒸气,对燃烧产生阻隔作用,减弱火势的增长,同时水喷雾区段作用范围对隧道火灾烟气温度分布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火灾 水喷雾 开启时间 喷水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部三维生理特征点在睡眠剥夺中的疲劳检测
20
作者 李敬强 房秋 +1 位作者 樊天辰 马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753-2762,共10页
睡眠不足、生理节律紊乱是导致交通运输岗位人员疲劳的重要因素,随着值勤“刷脸”技术的兴起,及时识别岗位人员疲劳状态是安全风险防范关口前移的必要举措。为深入探索面部疲劳的三维变化,通过30 h睡眠剥夺实验,基于主成分分析(PCA)法... 睡眠不足、生理节律紊乱是导致交通运输岗位人员疲劳的重要因素,随着值勤“刷脸”技术的兴起,及时识别岗位人员疲劳状态是安全风险防范关口前移的必要举措。为深入探索面部疲劳的三维变化,通过30 h睡眠剥夺实验,基于主成分分析(PCA)法融合面部双侧曲率特征,提出皱纹严重程度指数(WSI),结合主观疲劳评估、精神运动警觉度测试和客观心率(HR)监测方法,综合判断受试者的面部疲劳程度。结果表明:在睡眠剥夺条件下,WSI变化和疲劳的波动特征明显,整体呈逐渐升高趋势;30 h实验数据显示,WSI变化和主观疲劳指数、反应时的波动趋势有较强相关性(P<0.01)和HR的波动趋势有一定的关联性(P<0.05)。基于WSI指数将疲劳划分为4个等级,从三维生理特征的角度验证面部疲劳静态检测的可行性,研究结果为疲劳快速检测技术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特征 疲劳检测 睡眠剥夺 三维建模 昼夜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