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8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泥化学增白工艺的研究
1
作者 崔耀星 苏志俊 +2 位作者 郝剑波 戴秋霞 陈留平 《盐科学与化工》 2025年第1期23-26,共4页
采用硫酸—二氧化硫脲—柠檬酸钠(DFS)的化学漂白法提高盐泥的白度,旨在满足制盐和两碱行业综合利用的要求。通过比较试剂添加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白度的影响,并研究显色离子Fe3+的变化趋势,从而实现了盐泥白度的显著改善。这种简... 采用硫酸—二氧化硫脲—柠檬酸钠(DFS)的化学漂白法提高盐泥的白度,旨在满足制盐和两碱行业综合利用的要求。通过比较试剂添加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白度的影响,并研究显色离子Fe3+的变化趋势,从而实现了盐泥白度的显著改善。这种简单易控制的过程为后续盐泥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泥 化学增白 显色离子 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制度对煤矸石基支撑体的性能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陈维星 王理明 +2 位作者 同帜 李苗雨 吴魁 《材料科学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79,共9页
为了实现固体废弃物高值化利用和解决陶瓷膜成本过高等问题,以固体废弃物煤矸石为骨料,Na_(2) CO_(3)为烧结助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为粘结剂以及碳粉为造孔剂,利用挤压成型法和固态粒子烧结法制备低成本管式煤矸石基陶瓷膜支撑体,... 为了实现固体废弃物高值化利用和解决陶瓷膜成本过高等问题,以固体废弃物煤矸石为骨料,Na_(2) CO_(3)为烧结助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为粘结剂以及碳粉为造孔剂,利用挤压成型法和固态粒子烧结法制备低成本管式煤矸石基陶瓷膜支撑体,研究了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对支撑体物化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压汞法等方法对煤矸石基支撑体的表面微观形貌、晶相组成、理化性能等进行系统表征。结果表明:支撑体的晶相组成主要为石英、钠长石、白云母;在Na_(2) CO_(3)、HPMC以及碳粉的添加量(质量分数)分别为4%、3%、15%的基础上,以及烧结温度900℃、保温2 h的条件下,制备出的支撑体综合性能最佳,此时支撑体的纯水通量为2468 L/(m^(2)·h·MPa),抗折强度为24.96 MPa,孔隙率为43.38%,耐酸碱腐蚀率分别为4.45%、0.62%。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煤矸石基支撑体可实现固体废弃物高值化利用并获取经济效益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制度 煤矸石 无机陶瓷膜 支撑体 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矸石/黄土基陶瓷膜支撑体的制备及烧结特性 被引量:3
3
作者 吴魁 同帜 +3 位作者 陈维星 王琳涵 李苗雨 李大川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61-67,共7页
为了解决陶瓷膜成本过高的问题,以煤矸石和黄土为原料,CaCO 3为造孔剂,羧甲基纤维素(CMC)为黏结剂制备煤矸石/黄土基陶瓷膜支撑体,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及压汞法等方法对陶瓷膜支撑体的物化性质、表面微观形貌、物相组成... 为了解决陶瓷膜成本过高的问题,以煤矸石和黄土为原料,CaCO 3为造孔剂,羧甲基纤维素(CMC)为黏结剂制备煤矸石/黄土基陶瓷膜支撑体,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及压汞法等方法对陶瓷膜支撑体的物化性质、表面微观形貌、物相组成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支撑体内部形成新的晶相,导致支撑体的纯水通量和抗折强度增加。同时,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颗粒熔融现象更加显著,进而降低支撑体的纯水通量但增加其抗折强度。在烧结温度为1125℃、保温时间为2 h条件下,制得的煤矸石/黄土基陶瓷膜支撑体综合性能较好。此时支撑体的纯水通量为9102.44 L/(m^(2)·h·MPa),抗折强度为12.317 MPa,酸/碱质量损失率分别为6.64%/0.35%,显气孔率为38.26%,孔隙率为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陶瓷膜支撑体 烧结温度 保温时间开放科学(资源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生物质直接还原硫酸渣中的赤铁矿
4
作者 胡国涛 杨晓健 +4 位作者 王毅斌 冯敬武 林翅 郑春莉 谭厚章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77-183,共7页
生物质作为一种可再生的零碳燃料,可以替代煤基还原剂,在还原含铁氧化物方面具有一定潜力。本文主要考察了不同温度、添加Na_(2)CO_(3)对生物质还原焙烧硫酸渣中赤铁矿演变行为的影响,以及生物质气炭产物特性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 生物质作为一种可再生的零碳燃料,可以替代煤基还原剂,在还原含铁氧化物方面具有一定潜力。本文主要考察了不同温度、添加Na_(2)CO_(3)对生物质还原焙烧硫酸渣中赤铁矿演变行为的影响,以及生物质气炭产物特性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生物质还原赤铁矿的反应路径为赤铁矿→磁铁矿+碳化铁,还原温度升高容易导致焙烧产物中生成硅铁铝合金相;700℃为最佳还原温度,还原产物中折算Fe_(2)O_(3)质量分数提高了约20%;添加Na_(2)CO_(3)不仅能够通过与石英结合转变为可溶性硅酸钠盐,而且能够促进方铁矿和碳化硅的生成;还原反应后,生物质炭表面的平均孔径变小,比表面积变大,生物质产气中可燃气体体积有轻微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还原 硫酸渣 赤铁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EDTA废水的高级氧化破络处理技术
5
作者 赖露 魏喆 魏立安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4年第9期97-106,共10页
在Cu-EDTA废水处理中,因金属有机配合物结构复杂、性质稳定,需要依靠高级氧化技术对其进行破络降解,以达到绿色高效的处理效果。列举了电催化法、光催化法、臭氧法、芬顿法、活化过硫酸盐法及放电等离子体法这6类常见的高级氧化破络处... 在Cu-EDTA废水处理中,因金属有机配合物结构复杂、性质稳定,需要依靠高级氧化技术对其进行破络降解,以达到绿色高效的处理效果。列举了电催化法、光催化法、臭氧法、芬顿法、活化过硫酸盐法及放电等离子体法这6类常见的高级氧化破络处理技术,并对比分析不同技术的优势与不足。同时介绍了近几年高级氧化破络的联合处理技术,总结了其优化提升、技术应用情况。展望了高级氧化技术在Cu-EDTA破络处理研究中的探索方向,强调降解机理研究、联合技术开发及实际工程应用的重要性,可为高级氧化破络处理Cu-EDTA废水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EDTA 废水处理 高级氧化法 破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碱盐泥综合利用处置的方式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常丹丹 《盐科学与化工》 CAS 2024年第7期7-10,共4页
目前,氯碱盐泥资源的利用存在一些挑战与问题,主要包括氯碱盐泥的资源性质和成分的变化,处理技术和成本的考量,以及法规和环保标准的限制等,在相关政策和技术的推动下,氯碱盐泥资源的利用正逐渐得到重视和开展研究。文章就氯碱盐泥的形... 目前,氯碱盐泥资源的利用存在一些挑战与问题,主要包括氯碱盐泥的资源性质和成分的变化,处理技术和成本的考量,以及法规和环保标准的限制等,在相关政策和技术的推动下,氯碱盐泥资源的利用正逐渐得到重视和开展研究。文章就氯碱盐泥的形成过程、主要成分及性质、综合利用处置方式进行了研究与分析。该研究不仅有助于解决氯碱盐泥处理难题,提高资源利用率,也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符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需求。随着技术进步和环保导向的不断增强,相信未来氯碱盐泥资源的利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碱盐泥 综合利用 加工处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烧渣综合利用 被引量:35
7
作者 刘心中 杨新春 +2 位作者 董凤芝 刘家第 姚德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51-54,共4页
综述了我国硫烧渣综合利用技术的发展。目前用于水泥工业的烧渣约占烧渣产量的 2 5 %~ 30 %。在铁系颜料、铁的化工产品、选矿制铁矿粉有一定应用。最近几年在选矿制铁矿粉方面的研究较活跃 ,煤基直接还原铁粉冷固成型金属化团块新工... 综述了我国硫烧渣综合利用技术的发展。目前用于水泥工业的烧渣约占烧渣产量的 2 5 %~ 30 %。在铁系颜料、铁的化工产品、选矿制铁矿粉有一定应用。最近几年在选矿制铁矿粉方面的研究较活跃 ,煤基直接还原铁粉冷固成型金属化团块新工艺引人注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烧渣 铁系颜料 综合利用 选矿 铁矿粉 硫铁矿制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磷炉渣热态成型资源化过程的二次污染预测 被引量:12
8
作者 蒋明 王重华 +5 位作者 黄小凤 何永美 张利华 宁平 付建秋 刘红盼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78-1084,共7页
为研究黄磷炉渣热态成型资源化利用过程中所产生的二次污染,分析黄磷水淬渣的化学组成,采用黄磷炉渣分别制备多孔陶瓷和微晶玻璃,并利用热力学软件Fcat Sage6.1计算体系中含有的有害组分S,As,F和P达到热力学平衡时的状态。研究结果表明... 为研究黄磷炉渣热态成型资源化利用过程中所产生的二次污染,分析黄磷水淬渣的化学组成,采用黄磷炉渣分别制备多孔陶瓷和微晶玻璃,并利用热力学软件Fcat Sage6.1计算体系中含有的有害组分S,As,F和P达到热力学平衡时的状态。研究结果表明:制备多孔陶瓷时,原料中各有害气态污染物的释放量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加,当温度分别达到900℃和300℃后,含S和As气态污染物的浓度增加已不再明显;在制备微晶玻璃的过程中,各有害气态污染物释放的初始温度与制备多孔陶瓷时的温度不同,但气态污染物的释放规律却一致。当多孔陶瓷和微晶玻璃的制备温度分别达到1 200℃和1 400℃时,体系中的S全部进入气相,并以SO2或SO2与SO3混合物的形态存在,85%以上的As进入气相并以气态As F3的形态存在,仅有不到4%的F进入气相形成气态Si F4,所有P形成熔融态的Ca3(PO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磷渣 资源化 二次污染 多孔陶瓷 微晶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钕铁硼器件表面电沉积铜层及性能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悦 朱立群 +2 位作者 李卫平 刘慧丛 南海洋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5-60,共6页
针对钕铁硼器件现有Ni/Cu/Ni镀层防护体系存在的磁性能衰减问题,用碱性HEDP络合剂镀液在钕铁硼磁体表面直接电沉积铜层,并在其上电镀镍,构成Cu/Ni镀层防护体系代替通常的Ni/Cu/Ni镀层体系。通过电化学测试研究镀铜液中HEDP络合剂浓度对... 针对钕铁硼器件现有Ni/Cu/Ni镀层防护体系存在的磁性能衰减问题,用碱性HEDP络合剂镀液在钕铁硼磁体表面直接电沉积铜层,并在其上电镀镍,构成Cu/Ni镀层防护体系代替通常的Ni/Cu/Ni镀层体系。通过电化学测试研究镀铜液中HEDP络合剂浓度对铜沉积过程的影响;应用SEM,XRD,TEM对铜层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分别用热震实验和热减磁实验对铜层结合力和钕铁硼器件的热减磁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镀铜溶液中HEDP对铜离子沉积过电位影响较大,铜晶粒在钕铁硼晶界处优先沉积,并以(111)晶面取向为主;钕铁硼磁体上镀铜层结构致密,与钕铁硼的结合力良好,满足SJ 1282—1977的要求;Cu/Ni镀层体系的钕铁硼热减磁衰减率相比于Ni/Cu/Ni镀层显著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钕铁硼 磁性能 HEDP络合剂 铜层 结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累托石处理含氰电镀废水研究 被引量:28
10
作者 孙家寿 鲍世聪 +1 位作者 李春领 孙良权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6-47,25,共3页
研究了在含氰电镀废水中加入累托石、FS0 1试剂用以吸附CN ,结果表明在累托石用量为 5g/l、FS0 1试剂用量为 0 2 g/l的条件下 ,吸附效果最好。
关键词 改性累托石 含氰废水 吸附作用 电镀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污泥改性物对电镀废水中Cr(Ⅵ)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夏畅斌 张玲 +3 位作者 周艺 刘志华 曾经 何湘柱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1-63,共3页
在静态条件下,进行了以城市污泥改性物(MSMP)作吸附剂净化含Cr(Ⅵ)废水的试验。研究了含Cr(Ⅵ)废水的pH值、浓度、接触时间和吸附剂的投加量等因素对MSMP吸附Cr(Ⅵ)的影响,确定了MSMP净化含Cr(Ⅵ)废水的最佳条件为吸附时间20min,pH值为... 在静态条件下,进行了以城市污泥改性物(MSMP)作吸附剂净化含Cr(Ⅵ)废水的试验。研究了含Cr(Ⅵ)废水的pH值、浓度、接触时间和吸附剂的投加量等因素对MSMP吸附Cr(Ⅵ)的影响,确定了MSMP净化含Cr(Ⅵ)废水的最佳条件为吸附时间20min,pH值为中性,Cr(Ⅵ)起始浓度不超过50mg/L,温度为30℃。结合对实际含Cr(Ⅵ)废水的吸附净化处理,证实了MSMP可用于电镀废水中Cr(Ⅵ)的吸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处理 电镀 含CR(VI)废水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熟料产品碳足迹计算方法探讨及实例分析
12
作者 吕梁 刘超波 《居业》 2024年第7期238-240,共3页
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外产品碳足迹发展现状,结合水泥熟料生产工艺,根据某水泥熟料生产企业生产数据,分析认为可以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水泥熟料产品碳足迹进行核算与评价。计算与评价可以按以下流程开展:确定功能单位和边界、梳理生产... 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外产品碳足迹发展现状,结合水泥熟料生产工艺,根据某水泥熟料生产企业生产数据,分析认为可以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水泥熟料产品碳足迹进行核算与评价。计算与评价可以按以下流程开展:确定功能单位和边界、梳理生产工艺流程、确立分配原则、数据统计、计算各阶段碳足迹、形成结论。通过调研与计算,水泥熟料产品碳足迹中,熟料生产阶段碳排放量贡献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 熟料 产品碳足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灰-铁盐法处理硫酸厂高砷废水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1
13
作者 吴兆清 陈燎原 +1 位作者 许国强 应莉莉 《矿冶》 CAS 2003年第1期79-81,共3页
采用石灰-硫酸亚铁两段净化工艺,对以硫铁矿为原料的硫酸厂含砷废水进行处理研究。介绍了pH值、Fe/As比以及充气量等条件对砷的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一段pH=10 5、Fe/As=1∶1,二段pH=8 5、Fe/As=10∶1,充气20min,沉淀1h,处理后... 采用石灰-硫酸亚铁两段净化工艺,对以硫铁矿为原料的硫酸厂含砷废水进行处理研究。介绍了pH值、Fe/As比以及充气量等条件对砷的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一段pH=10 5、Fe/As=1∶1,二段pH=8 5、Fe/As=10∶1,充气20min,沉淀1h,处理后外排废水中砷浓度小于0 5mg/L,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该方法处理费用低、工艺简单可行、操作方便,已在工业生产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砷废水 除砷 石灰中和 充气 FeAsO4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铁矿烧渣水热法合成纳米球形α-Fe_2O_3 被引量:9
14
作者 朱云贵 施善友 +1 位作者 李学良 朱玉蓉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64-267,共4页
运用XRD、TEM等测试手段,对硫铁矿烧渣水热法合成α-Fe2O3的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硫铁矿渣的最佳酸浸工艺为加入理论量1.3倍的75%硫酸,在300℃下反应2h后用热水搅拌浸出,铁的浸出率高达93.94%。20℃时加入计量的沉矾剂,并用NH3... 运用XRD、TEM等测试手段,对硫铁矿烧渣水热法合成α-Fe2O3的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硫铁矿渣的最佳酸浸工艺为加入理论量1.3倍的75%硫酸,在300℃下反应2h后用热水搅拌浸出,铁的浸出率高达93.94%。20℃时加入计量的沉矾剂,并用NH3·H2O调整浸出液pH值至2.50后加热至65℃反应2h,95.1%铁以铁矾形式析出。将析出的铁矾制成0.3mol/LFe(OH)3悬浊液,用5%NaOH调整pH值至11.30后,在搅拌速率600~700r/min、升温速率为2.5℃/min的条件下加热至(172±2)℃水热反应2h,得到粒度约为55nm的均匀球形α-Fe2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纳米球形α-Fe2O3 硫铁矿烧渣 铁矾 纳米材料 合成工艺 酸浸 硫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ICP-AES法测定电镀铬废水中的铬含量 被引量:9
15
作者 杨晓燕 李莉 +2 位作者 王碧璇 肖菊花 朱琦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0-71,共2页
铬是水质监测的重要指标,较高浓度对人体有害。采用ICP-AES标准曲线法,测定了电镀铬废水中的铬含量,获得了检测波长为205.560,206.158nm和267.761nm的标准曲线方程。试验结果表明,267.761nm检测波长下,铬离子发射强度大、信背比和灵敏度... 铬是水质监测的重要指标,较高浓度对人体有害。采用ICP-AES标准曲线法,测定了电镀铬废水中的铬含量,获得了检测波长为205.560,206.158nm和267.761nm的标准曲线方程。试验结果表明,267.761nm检测波长下,铬离子发射强度大、信背比和灵敏度高,其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8,回收率为105.4%,RSD为0.606%~2.559%。采用ICP-AES法测定电镀废水中的铬,结果表明,此方法简便快捷,准确性好,精密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铬废水 测定 铬离子 ICP-AES 标准曲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铁矿烧渣回收铁精矿浮选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董风芝 宋振柏 +2 位作者 马振吉 张子间 孙永峰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8-71,共4页
研究了用反浮选从硫铁矿烧渣中回收铁精矿的工艺流程,用淀粉作抑制剂(400g/t)、十二胺作捕收剂[(200+80+100+80)g/t],在矿浆温度45℃、浮选浓度17%的条件下,经一次粗选、三次精选可得到品位63.78%、回收率63.24%的铁精矿。三精尾... 研究了用反浮选从硫铁矿烧渣中回收铁精矿的工艺流程,用淀粉作抑制剂(400g/t)、十二胺作捕收剂[(200+80+100+80)g/t],在矿浆温度45℃、浮选浓度17%的条件下,经一次粗选、三次精选可得到品位63.78%、回收率63.24%的铁精矿。三精尾矿返回一次精选作业,其余中矿不返回,直接抛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铁矿烧渣 反浮选 十二胺阳离子捕收剂 硫铁矿烧渣 铁精矿 反浮选 工艺研究 回收 工艺流程 抑制剂 捕收剂 十二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铁矿烧渣制备聚合硫酸铁新工艺 被引量:25
17
作者 郑雅杰 陈白珍 +1 位作者 龚竹青 陈文汨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2-145,共4页
硫铁矿烧渣是硫酸制备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 .将硫铁矿烧渣与硫酸混合后 ,经过熟化、水溶、过滤得到酸性硫酸铁溶液 .在硫酸铁溶液中 ,加入新制备的氢氧化铁 ,于 2 5~ 6 0℃时反应 2h后加入少量双氧水得到聚合硫酸铁 (PFS) .随着氢... 硫铁矿烧渣是硫酸制备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 .将硫铁矿烧渣与硫酸混合后 ,经过熟化、水溶、过滤得到酸性硫酸铁溶液 .在硫酸铁溶液中 ,加入新制备的氢氧化铁 ,于 2 5~ 6 0℃时反应 2h后加入少量双氧水得到聚合硫酸铁 (PFS) .随着氢氧化铁与硫酸铁溶液反应的进行 ,溶液中PFS盐基度不断增加 .当硫酸铁的量一定时 ,PFS盐基度随氢氧化铁的量增加而增加 .温度升高时有利于PFS的生成 .加入双氧水将溶液中的Fe2 + 转化为Fe3 + ,并且PFS盐基度增大 .混凝实验说明该方法制备的PFS具有很好的除浊效果 .利用硫铁矿烧渣制备PFS不仅消除了污染 ,而且使其固体废弃物得到了利用 .该工艺与以FeSO4 为原料、用NaNO2 催化氧化法制备PFS的方法相比 ,具有反应快、无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铁矿烧渣 氢氧化铁 聚合硫酸铁 混凝实验 固体废弃物 硫酸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聚丙烯腈纤维对电镀废水中重金属离子吸附的研究 被引量:22
18
作者 罗道成 刘俊峰 陈安国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0-62,共3页
为了有效地处理含重金属离子的废水,制备了改性聚丙烯腈纤维吸附剂。在静态条件下,研究了改性聚丙烯腈纤维对重金属离子Cu2+,Ni2+,Zn2+的吸附效果及吸附条件。含Cu2+,Ni2+,Zn2+的电镀废水经改性聚丙烯腈纤维吸附后,废水中Cu2+,Ni2+,Zn2... 为了有效地处理含重金属离子的废水,制备了改性聚丙烯腈纤维吸附剂。在静态条件下,研究了改性聚丙烯腈纤维对重金属离子Cu2+,Ni2+,Zn2+的吸附效果及吸附条件。含Cu2+,Ni2+,Zn2+的电镀废水经改性聚丙烯腈纤维吸附后,废水中Cu2+,Ni2+,Zn2+的含量显著低于国家排放标准,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处理 电镀废水 改性聚丙烯腈纤维 吸附 重金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化褐煤对废水中Cr(Ⅵ)离子的吸附与还原 被引量:9
19
作者 夏畅斌 何湘柱 +1 位作者 宋和付 黄念东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14-15,共2页
在静态条件下 ,进行了以磺化褐煤 (SBC)作吸附剂、还原剂净化含铬废水的实验。研究了含铬废水的pH值、浓度和接触时间等因素对SBC吸附、还原Cr(Ⅵ )的影响 ,确定了SBC净化含铬废水的最佳条件。结合对实际含Cr(Ⅵ )废水的吸附、还原净化... 在静态条件下 ,进行了以磺化褐煤 (SBC)作吸附剂、还原剂净化含铬废水的实验。研究了含铬废水的pH值、浓度和接触时间等因素对SBC吸附、还原Cr(Ⅵ )的影响 ,确定了SBC净化含铬废水的最佳条件。结合对实际含Cr(Ⅵ )废水的吸附、还原净化处理 ,讨论了SBC对电镀废水处理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磺化 含铬废水 吸附 还原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电解法从电镀镍废水中回收金属镍 被引量:10
20
作者 刘淑兰 于德龙 +2 位作者 覃奇贤 吴汉民 郭鹤桐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7期24-25,共2页
用电解法从电镀镍废水中回收金属镍天津大学应用化学系(300072)刘淑兰,于德龙,覃奇贤,吴汉民,郭鹤桐l引言在单纯废水组成的单相电解质中加人另二种与废水不相溶而又有一定相互作用的电解质,能大大增强电解质的电导和放电... 用电解法从电镀镍废水中回收金属镍天津大学应用化学系(300072)刘淑兰,于德龙,覃奇贤,吴汉民,郭鹤桐l引言在单纯废水组成的单相电解质中加人另二种与废水不相溶而又有一定相互作用的电解质,能大大增强电解质的电导和放电离子的供应,从而使电解过程的电流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镍废水 电镀废水 金属镍 回收 电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