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O_2作为杀菌剂在油田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李玉萍 欧天雄 +4 位作者 黄雪松 李志远 高亚楠 刘爱双 王金萍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5-47,共3页
在室内考察了由市售双组分"复方消毒剂"配成、质量浓度800mg/L的稳定溶液态ClO2作为油田回注污水杀菌剂的各项性能。加剂量为5mg/L时可杀灭污水中全部SRB菌和TGB菌;加剂量为5~18mg/L时可将75.1%~96.5%的Fe2+(34.5mg/L)转化... 在室内考察了由市售双组分"复方消毒剂"配成、质量浓度800mg/L的稳定溶液态ClO2作为油田回注污水杀菌剂的各项性能。加剂量为5mg/L时可杀灭污水中全部SRB菌和TGB菌;加剂量为5~18mg/L时可将75.1%~96.5%的Fe2+(34.5mg/L)转化为Fe3+;ClO2使污水腐蚀速率略有增大,但即使加剂量为20mg/L,也不会超过允许值(≤0.076mm/a);ClO2与各种水处理剂配伍。在日处理污水量5.0×103~6.0×103m3的胡二污水站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ClO2应用试验。该站采用石灰乳—聚丙烯酰胺—稳定剂处理工艺,处理后水pH值为8.5,在试验后期降至7.5。"复方消毒剂"两组分分别泵输至混合管线内反应,产生高浓度高活性ClO2并注入污水处理系统,加剂量逐步降低,在最后10天维持3mg/L。滤后水SRB菌数降至0,TGB菌数降至101个/mL,水质其余指标保持良好,一些指标有改善。图1表5参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O2 杀菌剂 油田污水处理 SRB 水质 二氧化氯 水处理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含油废水处理絮凝剂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4
2
作者 唐琼 张新申 李正山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41-644,共4页
对国内外石油和石化行业含油废水处理常用絮凝剂进行了综合评述 ,较详细地介绍了它们的种类 ,使用性能和近期研究及应用进展情况 ,与无机、有机絮凝剂相比 ,复合絮凝剂具有效率高、实用范围广等优点。未来含油废水处理絮凝剂应向无毒 ,... 对国内外石油和石化行业含油废水处理常用絮凝剂进行了综合评述 ,较详细地介绍了它们的种类 ,使用性能和近期研究及应用进展情况 ,与无机、有机絮凝剂相比 ,复合絮凝剂具有效率高、实用范围广等优点。未来含油废水处理絮凝剂应向无毒 ,易生物降解的天然高分子改性絮凝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废水处理 含油废水 无机絮凝剂 有机絮凝剂 复合絮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海上溢油分散剂的研制及评价 被引量:11
3
作者 凌昊 沈本贤 陈新忠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19,共5页
研制了以乙二醇丁醚为溶剂,以司班、土温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主成分的系列高效海上溢油分散剂(OSD),并确定了原液的最佳配方。利用HLB值法确定OSD所用表面活性剂的HLB最佳值为10.5,结果表明,含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OSD的乳化率和稳定... 研制了以乙二醇丁醚为溶剂,以司班、土温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主成分的系列高效海上溢油分散剂(OSD),并确定了原液的最佳配方。利用HLB值法确定OSD所用表面活性剂的HLB最佳值为10.5,结果表明,含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OSD的乳化率和稳定性较高;最佳配方的OSD原液在剂油比为0.04:1条件下对胜利原油30s乳化率大于80%,10min乳化率大于70%。考察了原油种类、剂油比、温度和盐度对乳化率的影响及OSD的生物降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溢油分散剂 乳化率 生物降解性 配方 乙二醇丁醚 表面活性剂 水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含油污泥微波处理实验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刘晓娟 张宁生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7-289,共3页
对油田污水处理中产生的高含水污泥的微波处理进行了实验研究。污泥样取自陕北靖边油田靖北油区,经静置沉降、除去上清液后,含水(以质量计,下同)78.3%,含油11.6%,含固相(干污泥)10.1%,pH值7.5,开始沸腾温度随含水率升高而升高,含水率在... 对油田污水处理中产生的高含水污泥的微波处理进行了实验研究。污泥样取自陕北靖边油田靖北油区,经静置沉降、除去上清液后,含水(以质量计,下同)78.3%,含油11.6%,含固相(干污泥)10.1%,pH值7.5,开始沸腾温度随含水率升高而升高,含水率在75%左右变化时,该温度在70~85℃范围。采用均匀设计实验法,用功率0.9~3.0kW的微波处理含水污泥1~8小时,使污泥总量和含水在不同程度上减少,含油则大体不变;由处理后含水与作用时间、微波能耗关系,估算出用功率20kW的微波将10m3污泥处理15小时,含水可由85%降至45%,耗电量为300kW·h。污泥用最小功率的微波加热30分钟后上部形成占总量1/5的乳状液,该乳状液含油42.6%,含水~50%,含固相<10%,在60℃加热20小时基本不破乳,用150W和700W功率微波处理20小时,破乳率分别为25%和>7%。微波处理法可用于含水污泥的油、水、渣三相分离。图4表1参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含油污泥 微波处理技术 测定方法 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标准下川东钻井废水处理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9
5
作者 陈立荣 王荣 +1 位作者 陈世宏 杨萍 《钻采工艺》 CAS 2000年第6期71-73,共3页
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东钻探公司所勘探区域的勘探井点大都落在重庆市境内环境敏感的田园中 ,给勘探钻井的环境保护工作增加了困难。现有的废水处理工艺已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新的污水排放标准 ,必须进行改进。文章根据国家颁布的新的水污染... 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东钻探公司所勘探区域的勘探井点大都落在重庆市境内环境敏感的田园中 ,给勘探钻井的环境保护工作增加了困难。现有的废水处理工艺已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新的污水排放标准 ,必须进行改进。文章根据国家颁布的新的水污染排放标准 ,统计分析了该公司钻井废水治理全面达标率现状 ,找出了影响全面达标率的主要因素 ,并进一步对 5年来我公司所钻的近 10 0口井 ,共进行的近 40 0余次监测结果中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 ,找出了与新标准要求下的差距 ,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 钻井废水 排放标准 川东地区 石油钻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钻井液无害化处理发展概况 被引量:26
6
作者 龙安厚 孙玉学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3年第3期165-168,共4页
综述了近年来废钻井液无害化处理发展概况 ,介绍了国内外废钻井液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并对废钻井液处理方法作了评述 ,认为废钻井液处理技术是一种技术上和经济上都可行的处理方法。处理废钻井液意义固然重大 ,减少钻井废物的产生... 综述了近年来废钻井液无害化处理发展概况 ,介绍了国内外废钻井液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并对废钻井液处理方法作了评述 ,认为废钻井液处理技术是一种技术上和经济上都可行的处理方法。处理废钻井液意义固然重大 ,减少钻井废物的产生量更应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钻井液 污染 处理方法 固化 发展趋势 石油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的除油机理及pH值对其除油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葛际江 宋昭峥 +2 位作者 张贵才 赵福麟 冷强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170-1173,共4页
研究了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的除油机理 ,并通过分析絮体的生成条件以及絮体的带电性 ,探讨了污水的 p H值对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除油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可通过与污水中的 Fe2 +反应生成絮体 ,这些絮体在搅拌过程中卷扫污... 研究了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的除油机理 ,并通过分析絮体的生成条件以及絮体的带电性 ,探讨了污水的 p H值对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除油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可通过与污水中的 Fe2 +反应生成絮体 ,这些絮体在搅拌过程中卷扫污水中的分散油滴并快速上浮或下沉起到除油的作用。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的除油效果随污水的 p H值不同而差异较大。在 p H值为 4~ 8的范围内 ,除油效果较好 ,除油率 >90 %。当p H>8或 <4时 ,除油效果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油机理 PH值 除油性能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 油田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利油田污水改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德山 黄敏 +2 位作者 李芳田 罗丽 张新丽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4-158,190,共6页
对用碱剂处理高腐蚀性的广利回注污水、进行水质改性及缓蚀、阻垢问题进行了室内实验研究。用单一碱剂(NaOH ,Ca(OH) 2 ,NaCO3 ,NaSiO3 )处理后的广利污水 (pH =8.5 ) ,腐蚀速率达到注水要求 ,但悬浮物含量急剧上升。碱处理后加入筛选... 对用碱剂处理高腐蚀性的广利回注污水、进行水质改性及缓蚀、阻垢问题进行了室内实验研究。用单一碱剂(NaOH ,Ca(OH) 2 ,NaCO3 ,NaSiO3 )处理后的广利污水 (pH =8.5 ) ,腐蚀速率达到注水要求 ,但悬浮物含量急剧上升。碱处理后加入筛选的二元复配絮凝剂沉淀 30分钟的中层水样 ,腐蚀速率、总铁、悬浮物、含油、SRB数均符合注水要求 ,但残渣量很大 ,沉降 4小时以后 ,湿渣率为 6 %~ 9% ,干渣率为 0 .0 9%~ 0 .4 6 %。根据各碱剂的优缺点将碱剂复配 ,优选出了未报道其组成的 3种复配碱剂 ,与絮凝剂结合使用 ,使湿渣率降至 5 %~ 8% ,干渣率降至0 .0 6 4 7%~ 0 .0 70 9%。其中复碱F用量中等而pH值易调 ,干渣率 0 .0 6 4 7%。与地层水相比 ,复碱改性污水及其与地层水的混合水更易结垢。根据理论预测 (6 0℃ ) ,复碱改性使广利污水的CaCO3 结垢性由临界变为结垢 ,使CaSO4结垢性由不结垢变为结垢或临界。筛选了供复碱改性广利污水使用的阻垢剂。以一种标准盐水测定的渗透率为基准 ,精细过滤广利站处理后回注污水和复碱处理广利污水先后流过 3支地层岩心 ,使渗透率分别下降6 .2 %~ 7.8%和 3.9%~ 4 .7%。因此 ,复碱改性并作絮凝、阻垢处理的广利污水可用作注水。大量污泥的处理是待解决的问题。图 1表 11参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利油田 油田污水 污水处理工艺 改性技术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油污水反渗透淡化预处理试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潘永强 刘岩 邵文强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8-81,10-11,共4页
为了验证"生化—絮凝—双介质过滤—超滤"作为油田采油污水反渗透淡化处理的预处理工艺的可行性,试验考察了处理工艺对降低污水含油量、COD、浊度等指标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当生化处理停留时间为10 h时,生化出水含油量、COD... 为了验证"生化—絮凝—双介质过滤—超滤"作为油田采油污水反渗透淡化处理的预处理工艺的可行性,试验考察了处理工艺对降低污水含油量、COD、浊度等指标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当生化处理停留时间为10 h时,生化出水含油量、COD分别由处理前的30~60 mg/L和314~464mg/L下降到处理后的0.5~2.0 mg/L和86~122 mg/L.生化出水再经絮凝—双介质过滤—超滤工艺处理后,出水含油量小于0.5 mg/L,浊度小于0.2NTU,SDI值小于3.0,达到反渗透进水要求,且生化出水絮凝处理可以改善超滤膜运行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油污水 反渗透处理 预处理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QS1.2/0.6型采气废水处理装置 被引量:5
10
作者 周光元 卢海青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35-38,3,共4页
针对油田采气废水COD、BOD5浓度高 ,采气站点分散 ,单个站点采气废水量小 ,原有处理工艺复杂、成本高等问题 ,研制了CQS 1 2 / 0 6型采气废水处理装置。装置由电凝反应器、溶气气浮系统、过滤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 4部分组成 ,这种装置... 针对油田采气废水COD、BOD5浓度高 ,采气站点分散 ,单个站点采气废水量小 ,原有处理工艺复杂、成本高等问题 ,研制了CQS 1 2 / 0 6型采气废水处理装置。装置由电凝反应器、溶气气浮系统、过滤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 4部分组成 ,这种装置以电凝聚处理为主体 ,辅以溶气气浮和机械过滤处理工艺 ,采用整体橇装型式 ,可车载运移。现场采气废水的处理试验表明 ,装置在去除采气废水中的油、悬浮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处理装置 油田 溶气气浮技术 化学需氧量 悬浮物 色度 过滤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废弃钻井液回收利用经济性评价 被引量:10
11
作者 羊东晓 《石油钻探技术》 CAS 2004年第3期73-74,共2页
塔河油田每年钻井约100口,且大多数井相对比较集中,对具有回收利用价值的优质钻井液进行回收和重复使用,不仅可以降低环境污染治理工作量,而且会降低塔河油田钻井液成本。在对废弃钻井液回收利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 塔河油田每年钻井约100口,且大多数井相对比较集中,对具有回收利用价值的优质钻井液进行回收和重复使用,不仅可以降低环境污染治理工作量,而且会降低塔河油田钻井液成本。在对废弃钻井液回收利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采用建立钻井液储存、中转站实现钻井液的回收利用。技术经济评价结果表明,一口普通井可节约钻井液费用15万元,而且还会因有利于保护环境而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钻井液 回收方式 利用 钻井工程 环境污染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要素对细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崔俊华 孟文芳 +1 位作者 李彦光 华玉芝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4-7,共4页
在高效原油降解菌的连续培养投加过程中 ,影响细菌生长的营养要素包括碳源和维生素。这些营养要素 ,对高效原油降解菌的影响很大 ,其中碳源最重要。本文对影响规律进行了初步定量研究 。
关键词 营养要素 细菌 碳源 维生素 原油降解菌 油田 含油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高压气井酸化作业废液综合治理技术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桢 《钻采工艺》 CAS 2000年第1期87-88,共2页
对川东地区高压气井酸化施工作业7 口井的酸化废液进行了化验分析,对其它酸化作业井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不采用废液综合治理技术,不采用科学的环保措施,直接排放酸化废液会造成严重污染和重大的经济损失。对目前酸化废液造... 对川东地区高压气井酸化施工作业7 口井的酸化废液进行了化验分析,对其它酸化作业井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不采用废液综合治理技术,不采用科学的环保措施,直接排放酸化废液会造成严重污染和重大的经济损失。对目前酸化废液造成污染的原因、现状进行分析,对处理所用化学药品及治理技术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酸处理 高压 气井 酸化作业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处理工艺对膜法处理油田采出水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苏庆郁 宋巍 李世强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1年第7期85-87,共3页
低渗透、特低渗透油田对注入水水质要求高,膜过滤技术满足了低渗油田对注入水水质的要求,然而由于污染问题没能得到有效解决而影响了推广应用。本文从预处理工艺对膜法处理油采出水的影响角度,介绍了不同预处理工艺对膜法处理油田采出... 低渗透、特低渗透油田对注入水水质要求高,膜过滤技术满足了低渗油田对注入水水质的要求,然而由于污染问题没能得到有效解决而影响了推广应用。本文从预处理工艺对膜法处理油采出水的影响角度,介绍了不同预处理工艺对膜法处理油田采出水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采出水 膜污染 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西联采油废水氧化塘去除COD的数学模型
15
作者 陈玲芳 曾海鳌 +2 位作者 李晓东 王向东 谢嘉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2-84,共3页
基于动力学和水力停留时间分布研究结果,研究了带纵向扩散的推流式反应池模型(模型Ⅰ)和完全混合式反应池串连模型(模型Ⅱ)对桩西联合站采油废水氧化塘的适用性。给出了两种数学模型中包含的各参数的数值或表达式,其中包括:扩散准数Pe=0... 基于动力学和水力停留时间分布研究结果,研究了带纵向扩散的推流式反应池模型(模型Ⅰ)和完全混合式反应池串连模型(模型Ⅱ)对桩西联合站采油废水氧化塘的适用性。给出了两种数学模型中包含的各参数的数值或表达式,其中包括:扩散准数Pe=0.780,COD降解速率常数K(28.8℃)=0.07175h-1,K值温度系数θ=1.054,COD生化降解率27%,平均水力停留时间tM=75h。2001年7月进行16次测试,得到氧化塘平均出口COD值(CODe)=127.6mg/L(平均水温TM=35.8℃,平均进口COD值169.4mg/L),按模型Ⅰ计算,CODe=126.2mg/L,相对偏差为-1.10%,按模型Ⅱ计算,CODe=126.5mg/L,相对偏差为-0.860%。用模型Ⅰ和Ⅱ计算的2000年12月到2001年8月9个月的月平均CODe值(月平均水温TM在10.9~36.0℃),与平均实测值的相对偏差范围分别为-4.50%~+4.52%和-4.42%~+4.18%,相对偏差平均值分别为+0.453%和+0.581%。这两个数学模型均可用于废水氧化塘的处理结果预测和设计。表2参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D 采油废水 去除率 生化降解技术 氧化塘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除油水力旋流器的分离性能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何利民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2000年第3期60-63,共4页
除油水力旋流器作为一种新型污水处理设备,在海上采油平台污水处理系统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是目前石油部门争相研究的热点。旋流器的分离效率对油水物性,特别是对油滴非常敏感,其分离性能评价一直没有得到完全解决。文中分析了除油水... 除油水力旋流器作为一种新型污水处理设备,在海上采油平台污水处理系统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是目前石油部门争相研究的热点。旋流器的分离效率对油水物性,特别是对油滴非常敏感,其分离性能评价一直没有得到完全解决。文中分析了除油水力旋流器的分离性能评价指标,提出了对这些评价指标的分析实验方法,并采用马尔文激光粒度仪和室内模拟试验装置,探讨了旋流器分离特性指标的测试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级效率 水力旋流器 分离 废水处理 除油 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选机在油田含油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7
作者 彭忠勋 《石油规划设计》 1994年第3期49-50,共2页
介绍浮选机在胜利油田含油污水处理中应用的工程实例,分析浮选机使用的优点、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关键词 油田污水处理 浮选 浮选机 工艺流程 技术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唑啉缓蚀剂合成过程中成环程度与其性能的关系 被引量:20
18
作者 张贵才 马涛 +1 位作者 葛际江 齐宁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2期55-57,76,共4页
以油酸、二乙烯三胺为原料在160 ℃经不同反应时间合成了系列咪唑啉,应用红外光谱、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合成产物进行了鉴定和分析,测定了不同反应时间的产水率和产物的酸值,并通过极化曲线考察了产物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咪唑啉合成过程中... 以油酸、二乙烯三胺为原料在160 ℃经不同反应时间合成了系列咪唑啉,应用红外光谱、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合成产物进行了鉴定和分析,测定了不同反应时间的产水率和产物的酸值,并通过极化曲线考察了产物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咪唑啉合成过程中,烷基酰胺的生成和烷基酰胺的环化是同时进行的;反应时间越长,烷基酰胺环化程度越高,产物的缓蚀性能越好;通过比较添加缓蚀剂前后A3钢的极化曲线可以看出,添加缓蚀剂后自腐蚀电位正移,说明咪唑啉主要抑制阳极过程而起到缓蚀作用,属于阳极型缓蚀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啉 缓蚀剂 合成工艺 成环程度 油酸 二乙烯三胺 缓蚀性能 油田污水 污水处理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渗析处理含聚合物污水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荆国林 于水利 韩强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3期49-51,共3页
首次用电渗析对油田含聚合物污水进行脱盐处理 .研究了电压和流量对离子去除率的影响 :电压升高 ,去除率增大 ;流量增大 ,去除率减小 .研究了电压和流量对能耗的影响 :流量对能耗的影响很小 ,电压越高 ,能耗越大 .用降矿化度后的淡水配... 首次用电渗析对油田含聚合物污水进行脱盐处理 .研究了电压和流量对离子去除率的影响 :电压升高 ,去除率增大 ;流量增大 ,去除率减小 .研究了电压和流量对能耗的影响 :流量对能耗的影响很小 ,电压越高 ,能耗越大 .用降矿化度后的淡水配制的 1 0 0 0 mg/L聚合物溶液的黏度比用清水配制的高 1 1 .9m Pa· s,抗剪切性能也优于清水配制的聚合物溶液 ,因此完全可以代替清水进行聚合物驱油 .该技术能减少含聚污水外排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渗析技术 含聚合物污水 污水处理技术 油田 离子交换膜 矿化度 聚合物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水射流曝气工艺技术在聚驱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丁延国 张建 张旭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3年第1期50-51,56,共3页
为了减少油田污水外排 ,应用油田采出的污水配制和稀释聚合物溶液 ,需要对污水进行曝气处理。通过小型试验和现场应用 ,对应用射流曝气技术处理油田污水的工艺和效果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和试验 ,研究表明应用射流曝气技术处理油田污水 ,可... 为了减少油田污水外排 ,应用油田采出的污水配制和稀释聚合物溶液 ,需要对污水进行曝气处理。通过小型试验和现场应用 ,对应用射流曝气技术处理油田污水的工艺和效果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和试验 ,研究表明应用射流曝气技术处理油田污水 ,可以达到曝氧站的处理效果。经过射流曝气工艺处理的污水所配制和稀释的聚合物溶液粘度能够满足聚合物驱油的注入要求 ,并且可以大幅度降低地面工程建设投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流曝气工艺 污水 聚合物驱油 粘度 水处理技术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