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口深槽可航宽度变化水域航行决策方法
1
作者 贺益雄 代永刚 +2 位作者 赵兴亚 于德清 黄立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9-502,共14页
为解决河口深槽可航宽度变化水域船舶航行决策挑战,以长江口北槽深水航道为例,围绕环境数字孪生、航行规则融入、船舶操纵性限制和特殊水域下避碰机理等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研究.将环境构成要素分类、建模并实现环境数字孪生.归纳、量化解... 为解决河口深槽可航宽度变化水域船舶航行决策挑战,以长江口北槽深水航道为例,围绕环境数字孪生、航行规则融入、船舶操纵性限制和特殊水域下避碰机理等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研究.将环境构成要素分类、建模并实现环境数字孪生.归纳、量化解析航行规则要求并融入决策过程,提出本船非线性操纵特性下的控制和过程预测方法.探究基于研究水域船舶行为特征的避碰机理,建立可行航向航速范围求取方法,提出多因素约束下能动态自适应系统剩余误差和目标船随机运动的航行决策方法.在预设场景下,本船在241、1484、4119 s时,分别右转7°、右转2°且将车令降到前进1、右转5°且将车令降到前进1可安全通过.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在研究场景中精确进行航行决策,安全避让并及时跟踪航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行决策 河口深槽水域 避碰机理 航向航速控制系统 数字孪生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改进动态窗口法的无人艇路径规划方法
2
作者 刘钊 罗辰汉 +1 位作者 陈阳 张明阳 《中国航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0-90,共11页
为提升无人艇路径规划在复杂海洋环境中的适用性,克服路径规划算法在动态环境中存在的运行效率低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动态窗口法(DWA)的无人艇路径规划方法。首先,根据无人艇的初始位置和目标位置确定目标水域范围,将水域进行栅格... 为提升无人艇路径规划在复杂海洋环境中的适用性,克服路径规划算法在动态环境中存在的运行效率低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动态窗口法(DWA)的无人艇路径规划方法。首先,根据无人艇的初始位置和目标位置确定目标水域范围,将水域进行栅格化建模;其次,计算风、浪、流对无人艇产生的作用力,并结合无人艇质量将其转化为加速度,进而形成海洋环境影响下的无人艇运动学模型;接着,运用Fossen动力学模型,确定无人艇的线加速度和角加速度的最大值,从而得到无人艇的实际可达速度集合;最后,综合考虑航向、安全距离和速度要素,运用自适应权重调整算法改进DWA,规划无人艇路径。以舟山群岛附近水域为试验环境,以无人艇“智鲲”号为试验船舶,进行仿真试验验证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相较于对比算法,所提出的算法在运行时间、仿真步长、艏向的变化幅度、速度的变化幅度以及规划路径的长度等方面表现更优。改进DWA规划出的路径能更好地保障无人艇安全、快速地到达目的地,可为无人艇的自主航行性能提升和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艇 动态窗口算法 路径规划 海洋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模拟退火算法的多船避碰决策
3
作者 时光志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54-159,共6页
针对开阔水域的多船避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遗传模拟退火(Genetic Simulated Annealing Algorithm,GSA)算法。通过引入自适应遗传算子,实现交叉和变异算子的动态修正,避免算法过早收敛;将模拟退火算法嵌入遗传算法中,增强算法的局部搜索... 针对开阔水域的多船避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遗传模拟退火(Genetic Simulated Annealing Algorithm,GSA)算法。通过引入自适应遗传算子,实现交叉和变异算子的动态修正,避免算法过早收敛;将模拟退火算法嵌入遗传算法中,增强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将船舶会遇态势、船舶相对运动模型和船舶碰撞危险度作为基础,考虑船舶安全性、航行经济性和避碰规则构建目标函数。设计了三船和四船会遇实验,并将GSA与标准遗传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标准遗传算法,GSA算法在多船避碰中能够更快更好地找到避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船避碰 自适应遗传算子 遗传模拟退火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S数据中船舶避碰行为提取方法
4
作者 冮龙晖 刘通 +1 位作者 王旭升 谢伟东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1-147,共7页
船舶避碰行为分析对于船舶碰撞风险评估、智能避碰决策、导助航设备研发和船舶交通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海量AIS时空数据的船舶避碰行为提取方法。该方法包括会遇态势判别、避碰样本提取和避碰行为提取3个模... 船舶避碰行为分析对于船舶碰撞风险评估、智能避碰决策、导助航设备研发和船舶交通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海量AIS时空数据的船舶避碰行为提取方法。该方法包括会遇态势判别、避碰样本提取和避碰行为提取3个模块,依据避碰规则和航海实践对会遇态势判别和避碰样本提取中的关键参数及判别条件进行确定,通过船舶航行轨迹还原和避碰行为特征参数迭代,识别出表征避碰时机和避碰行为的具体参数。应用实际AIS数据对算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进行验证,并将算法提取结果与实际船舶航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从AIS数据中提取出船舶会遇和避碰行为数据,可以为后续船舶避碰相关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碰行为分析 会遇态势 AIS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航行安全主动控制技术研究及展望
5
作者 张笛 万程鹏 +4 位作者 艾云飞 谢磊 张金奋 张亮 严新平 《中国航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共9页
船舶航行安全是保障水路交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前提,但复杂多变的航行环境对保障船舶安全航行带来巨大挑战,船舶航行安全风险控制正从事发应急处置、事后事故分析等被动手段逐渐向事前决策、风险预警等主动风险防控的方向发展。分析了国... 船舶航行安全是保障水路交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前提,但复杂多变的航行环境对保障船舶安全航行带来巨大挑战,船舶航行安全风险控制正从事发应急处置、事后事故分析等被动手段逐渐向事前决策、风险预警等主动风险防控的方向发展。分析了国内外船舶航行安全主动控制研究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难题,梳理了船舶航行信息感知、船端航行决策以及岸基风险预警三个方面的关键技术和工程应用实际,提出了船舶航行安全控制一体化、智能化、韧性化的发展方向,为提升船舶航行安全主动控制能力提供思路借鉴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路运输 船舶航行安全 信息感知 风险预警 安全主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阔水域两船智能避碰算法评价方法研究
6
作者 罗艳雯 赵轩 +2 位作者 陈国权 马吉林 李丽娜 《中国航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97,109,共8页
目前国内外仍未形成针对船舶智能避碰算法的统一测评标准体系,建立主客观结合的智能避碰算法评价方法对实现船舶智能避碰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一种开阔水域下两船避碰算法能力的综合评价方法:首先,基于对《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和专家经验... 目前国内外仍未形成针对船舶智能避碰算法的统一测评标准体系,建立主客观结合的智能避碰算法评价方法对实现船舶智能避碰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一种开阔水域下两船避碰算法能力的综合评价方法:首先,基于对《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和专家经验的合理量化,以合规性、安全性、经济性三个核心指标构建算法评价体系;其次,根据收集的问卷调查结果,使用层次分析法及专家估测法确定指标权重,选择合适的隶属度函数建立评价模型并开发了智能避碰算法模糊综合评价系统;最后,利用构建的评价系统对典型场景进行评测。测试结果表明:评价结果公平公正,能较客观地反映算法的优劣,并能根据评分结果提供算法的改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智能避碰 模糊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 指标函数 优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与AIS融合的桥区水域船舶自动监测方法
7
作者 杜子俊 贺益雄 +3 位作者 于德清 赵兴亚 张锐 黄立文 《中国航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42,共9页
为保障桥区通航安全,提出一种视觉与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融合的船舶自动监测方法。基于YOLOv5(You Only Look Once version 5)目标检测算法和Canny算法提取船舶图像轮廓信息,构建桥区水域目标距离、... 为保障桥区通航安全,提出一种视觉与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融合的船舶自动监测方法。基于YOLOv5(You Only Look Once version 5)目标检测算法和Canny算法提取船舶图像轮廓信息,构建桥区水域目标距离、方位和高度视觉测量模型与方法,实现船舶三维定位。利用融合视觉与AIS的船舶航行态势数据建立异常行为检测模型,自动识别、监测桥区水域危险船舶。试验结果表明:在单、多船的情况下视觉与AIS数据关联准确率分别达到98.45%、91.29%;能有效监测桥区船舶的运动状态。本研究可为保障船舶和桥梁的安全提供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自动监测方法 目标检测 数据融合 异常行为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改进A*与VO算法的船舶避碰策略研究
8
作者 廖功铭 任鸿翔 +1 位作者 王德龙 梁霄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38,共7页
针对船舶在复杂海域下的静态路径规划及动态避碰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改进A*算法与VO算法的船舶避碰策略。通过引入栅格障碍占比改进启发函数,并添加安全距离参数和3次折线优化等方法提高了A*算法效率,为船舶规划一条安全、高效的航行路径... 针对船舶在复杂海域下的静态路径规划及动态避碰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改进A*算法与VO算法的船舶避碰策略。通过引入栅格障碍占比改进启发函数,并添加安全距离参数和3次折线优化等方法提高了A*算法效率,为船舶规划一条安全、高效的航行路径。针对多船会遇,提出基于四元船舶领域模型的速度障碍法,并融合动态窗口法对速度区间进一步约束。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算法在多船避碰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避碰 A*算法 四元船舶领域 速度障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岛礁区-定线制水域自主航行决策方法
9
作者 常路宾 刘进来 +2 位作者 何芳 李平兰 李开龙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20,共12页
针对岛礁区-定线制水域的自主航行决策问题,以担杆水道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符合《避碰规则》和良好船艺的自主航行决策方法。首先,通过解析电子海图和历史AIS数据构建数字化交通环境,基于三自由度MMG模型进行船舶操纵推演,设计OP-PID航向... 针对岛礁区-定线制水域的自主航行决策问题,以担杆水道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符合《避碰规则》和良好船艺的自主航行决策方法。首先,通过解析电子海图和历史AIS数据构建数字化交通环境,基于三自由度MMG模型进行船舶操纵推演,设计OP-PID航向控制器和改进ELOS制导方法,以实现自动航行;然后,结合自然和交通环境,进行会遇局面辨识和碰撞危险度识别,并计算避让时机和幅度。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自动航行模型在大角度转向时仍能稳定跟踪计划航线,偏差距离在5m以内;在AIS数据仿真中,本船通过两次右转成功避让4艘目标船;在手动设置目标船的仿真中,本船针对不同会遇局面采取相应避让措施,并最终恢复计划航线。该研究成果为岛礁区-定线制水域的自主航行提供了有效决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礁区-定线制水域 自主航行 数字化交通环境 航向控制 航线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船舶航行安全智能预警系统
10
作者 刘珩 高宁波 黄鋆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67-171,共5页
为避免复杂海洋环境下船舶航行碰撞问题,保障航行安全,设计卡尔曼滤波的船舶航行安全智能预警系统。系统通过船舶AIS电文信息处理模块深入处理从船站、岸站接收到的AIS电文信息,并将其压缩、存储至船舶信息数据库;船舶航行轨迹预测模块... 为避免复杂海洋环境下船舶航行碰撞问题,保障航行安全,设计卡尔曼滤波的船舶航行安全智能预警系统。系统通过船舶AIS电文信息处理模块深入处理从船站、岸站接收到的AIS电文信息,并将其压缩、存储至船舶信息数据库;船舶航行轨迹预测模块调用数据库中的船舶信息,采用信息化处理技术中的多项式卡尔曼滤波算法预测船舶动态轨迹;船舶航行安全智能预警模块依据船舶位置信息评估船舶航行风险,依据综合碰撞危险度划分预警等级,并设置分级预警机制保障航行安全。实验结果显示,该系统可以准确轨舶航行轨迹;并会遇到船舶和暗礁等障碍物时,准确发出预警,预警等级合理,船员可根据不同预警做出有效避撞操作,且安全气囊在达到预设条件时及时启动,分级预警具备安全防护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船舶航行 安全预警 轨迹预测 预警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的船舶避碰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凯鹏 王全政 +3 位作者 杨文政 于庆州 王泽凡 王晓原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43,47,共5页
随着海上贸易的日益增长,海洋运输已逐渐成为世界各国运输和贸易发展的重要环节,如何避免船舶碰撞已成为海上贸易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海上船舶避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粒子群优化(IPSO)算法,该算法根据当前粒子目标函数的平均值... 随着海上贸易的日益增长,海洋运输已逐渐成为世界各国运输和贸易发展的重要环节,如何避免船舶碰撞已成为海上贸易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海上船舶避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粒子群优化(IPSO)算法,该算法根据当前粒子目标函数的平均值动态调整惯性权值,另外考虑到船舶操纵的安全性,改进了适应度函数,并结合IPSO算法,对函数进行求解。通过MATLAB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PSO算法相比,IPSO算法的收敛速度提高了37.5%,搜索效率得到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避碰 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 自适应惯性权值 避碰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口多定线制复杂水域船舶操纵自主决策方法
12
作者 贺益雄 张胡伟 +3 位作者 刘姣润 赵兴亚 向守源 王兵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47-1056,共10页
为解决河口多定线制复杂水域船舶操纵自主决策问题,以浏河口至北槽水域为例,围绕数字化环境、航行规则融入、船舶操纵性限制和特殊水域下的避碰机理等关键科学问题进行了研究。在数字化交通环境中,归纳和量化解析规则要求,结合非线性船... 为解决河口多定线制复杂水域船舶操纵自主决策问题,以浏河口至北槽水域为例,围绕数字化环境、航行规则融入、船舶操纵性限制和特殊水域下的避碰机理等关键科学问题进行了研究。在数字化交通环境中,归纳和量化解析规则要求,结合非线性船舶操纵特性下的控制和过程预测方法探究该类水域船舶行为特征约束下的避碰机理,建立可行航向航速求取方法,提出了一种能动态自适应系统剩余误差和目标船随机运动的多因素约束下的操纵自主决策方法。在预设场景下,船舶在0,38,1 184,1 537,2 166,3 678,3 808 s右转4°、减速、右转5°并减速、减速、左转3°加速、右转3°并减速、减速可安全通过。实验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在复杂环境中安全避让,并及时跟踪航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口多定线制水域 数字化交通环境 避碰机理 船舶操纵自主决策 航线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快速行进平方法的无人帆船动态避碰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文涛 靖龙悦 +2 位作者 孙朝阳 黄琰 谢华龙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7-240,共14页
[目的]为解决无人帆船在开阔水域的多船避碰问题,对基于改进快速行进平方(IFMS)法的局部动态避碰算法进行研究。[方法]考虑到帆船的速度不可控,将其避碰行为转化为航向控制问题,并以总势场梯度下降方向为期望避碰航向。当帆船没有碰撞... [目的]为解决无人帆船在开阔水域的多船避碰问题,对基于改进快速行进平方(IFMS)法的局部动态避碰算法进行研究。[方法]考虑到帆船的速度不可控,将其避碰行为转化为航向控制问题,并以总势场梯度下降方向为期望避碰航向。当帆船没有碰撞危险或顺风航行时,仅通过构造时间势场来避开所有静止不规则障碍并到达目标点;而当帆船存在航行约束时,根据《国际海上避碰规则》(COLREGS)为特定会遇场景设计高斯似然函数用以动态地构建障碍势场。同时,考虑到帆船的航行死区,引入局部风势场,实现帆船动态避碰与“之”字形航行策略相结合的应用需求。[结果]结果显示,所提算法可以使无人帆船在遵守避碰规则和避免航行死区的同时,成功地在各种会遇场景下实现与其他帆船、受限机动船的避碰操作,相比原始快速行进平方(FMS)算法,逆风航行时间大大缩短,避碰航迹也更加合理、安全。[结论]所提方法符合帆船运动特性及避碰规则,在复杂环境下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鲁棒性,对无人帆船自主避障技术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帆船 动态避障 快速行进平方法 航行死区 国际海上避碰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下游桥区动态自适应自主航行决策方法
14
作者 曾美玲 黄立文 +1 位作者 贺益雄 李浩宇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8,共11页
针对长江下游桥区环境复杂且时变,存在特殊航行规则、可航水域受限等问题,提出一种自主航行决策方法。在该类水域,基于数字化交通环境模型,结合导航模型、船舶操纵运动数学模型(MMG)、航向航迹控制方法构建自动航行模型。以航行规则和... 针对长江下游桥区环境复杂且时变,存在特殊航行规则、可航水域受限等问题,提出一种自主航行决策方法。在该类水域,基于数字化交通环境模型,结合导航模型、船舶操纵运动数学模型(MMG)、航向航迹控制方法构建自动航行模型。以航行规则和良好船艺为前提计算可行操纵区间,依靠时序滚动框架消除剩余误差和自适应目标船(TS)机动,求取自主航行决策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自适应时变环境,实现自适应多目标避让,并沿推荐航线安全通过,为桥区水域自主航行提供一种自适应的决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航行模型 自主航行决策 桥区水域 长江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船舶与有人驾驶船舶动态博弈避碰决策 被引量:4
15
作者 崔浩 张新宇 +2 位作者 王警 王程博 郑康洁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8-247,共10页
[目的]为实现船舶的高效避碰与安全航行,针对自主船舶与有人驾驶船舶混合航行环境下的交互避碰问题展开研究,提出一种多智能体交互的船舶动态博弈避碰决策方法。[方法]依据驾驶实践,理解并分析混行环境下的船舶避碰问题,基于《国际海上... [目的]为实现船舶的高效避碰与安全航行,针对自主船舶与有人驾驶船舶混合航行环境下的交互避碰问题展开研究,提出一种多智能体交互的船舶动态博弈避碰决策方法。[方法]依据驾驶实践,理解并分析混行环境下的船舶避碰问题,基于《国际海上避碰规则》量化船舶会遇态势及碰撞危险,引入动态博弈理论,将存在碰撞危险的船舶个体建模为博弈中具有独立思想的参与者,并以船舶的航向改变量为博弈策略,在船舶安全性收益、社会性收益及经济性收益约束下求解船舶的最优行动序列,以及将船舶驾驶员风格的差异化引入仿真实验中以验证避碰决策的有效性。[结果]结果显示,所提方法能够在自主船舶与有人驾驶船舶混行场景下实现多船的安全会遇;各船在面对不同驾驶风格的目标船舶时均能类人地调整自身的行为策略,从而实现安全避让。[结论]所做研究可为自主船舶及有人驾驶船舶的避碰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行场景 船舶避碰 驾驶风格 博弈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模糊评价法的无人艇碰撞风险计算
16
作者 赵贵祥 王晨旭 +1 位作者 周健 李云淼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31-1037,共7页
为了解决传统模糊评价模型在船舶风险评估中多仅适用远距离场景,以及缺乏考虑《国际海上避碰规则》(International Regulations for Collision Avoidance at Sea,COLREGs)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模糊评价法,用于计算水面无人艇(unmanned ... 为了解决传统模糊评价模型在船舶风险评估中多仅适用远距离场景,以及缺乏考虑《国际海上避碰规则》(International Regulations for Collision Avoidance at Sea,COLREGs)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模糊评价法,用于计算水面无人艇(unmanned surface vessel,USV)的碰撞危险度。该方法采用四元船舶领域确定模型中的安全距离,并通过行动域模型明确模型中碰撞威胁距离。同时,将两船是否构成紧迫危险局面引入到碰撞危险度的计算中。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方法能够适用于近距离水域的USV碰撞危险度计算,同时满足COLREGs的要求和航海避碰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危险度 模糊评价 水面无人艇 船舶领域 动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视觉信息自适应聚合的船舶自主避碰决策
17
作者 张博文 阚明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65-169,共5页
船舶航行环境复杂多变,多模态视觉相机采集的多源视觉信息融合过程繁杂,特征提取不够精细,为此研究光视觉信息自适应聚合的船舶自主避碰决策方法。利用Kinect相机采集多源图像,通过自适应聚合增强环境感知。结合MaskRCNN与ResNet-101,... 船舶航行环境复杂多变,多模态视觉相机采集的多源视觉信息融合过程繁杂,特征提取不够精细,为此研究光视觉信息自适应聚合的船舶自主避碰决策方法。利用Kinect相机采集多源图像,通过自适应聚合增强环境感知。结合MaskRCNN与ResNet-101,精确提取图像信息中的目标特征,经RPN生成候选区域。特征向量进入FCN与分类回归分支,识别目标并定位,转换坐标后获取运动态势。依据碰撞风险计算和船舶操纵经验,智能输出避碰指令。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复杂航行环境下展现出良好的避碰决策性能,光视觉信息聚合后,交并比、F1 score分别为92.7%、9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视觉信息 避碰决策 MaskRCNN 碰撞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船避碰智能决策的生成与优化方法 被引量:19
18
作者 李丽娜 熊振南 +1 位作者 高岩松 任勤生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9-52,共4页
两船会遇是海上最常见的船舶交会态势 ,其避碰知识库是船舶自动避碰方法研究中动态避碰知识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简述船舶智能避碰的策略 ,再讨论两船会遇态势的划分原则及其分类 。
关键词 单船避碰 智能决策 优化 宽水域 船舶避碰 避碰知识库 航行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IS的特定船舶会遇实况分布 被引量:12
19
作者 肖潇 赵强 +2 位作者 邵哲平 纪贤标 潘家财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0-53,共4页
由于单独挖掘特定船舶的会遇信息能够更加直观地反应出船舶的行为特征规律,而传统的采集单船会遇信息的方法存在费时、费力且效率低的问题,因此考虑结合海上交通工程理论,实现基于海量AIS数据绘制特定船舶会遇信息的算法。以闽台直航船&... 由于单独挖掘特定船舶的会遇信息能够更加直观地反应出船舶的行为特征规律,而传统的采集单船会遇信息的方法存在费时、费力且效率低的问题,因此考虑结合海上交通工程理论,实现基于海量AIS数据绘制特定船舶会遇信息的算法。以闽台直航船"中远之星"为例,利用该算法得到其在台湾海峡水域内的航迹绘制、会遇数目、会遇态势和会遇最近距离等信息,并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可为分析水域的通航环境以及为主管部门更好地规划特定船舶的航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路运输 特定船舶会遇 AIS信息 航迹分布 中远之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拟态物理学优化算法的船舶转向避碰决策 被引量:11
20
作者 于家根 刘正江 +2 位作者 卜仁祥 高孝日 李伟峰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6-38,109,共4页
针对多船会遇态势下的船舶避碰决策难题,提出一种基于拟态物理学优化算法的船舶转向避碰决策方法。该算法将《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相关条款作为约束条件限定问题的可行域空间,同时考虑基于最近会遇距离和航程损失的船舶避碰目标函数,通... 针对多船会遇态势下的船舶避碰决策难题,提出一种基于拟态物理学优化算法的船舶转向避碰决策方法。该算法将《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相关条款作为约束条件限定问题的可行域空间,同时考虑基于最近会遇距离和航程损失的船舶避碰目标函数,通过迭代进化获取全局范围内的最优解。仿真结果表明:将拟态物理学优化算法应用于船舶转向避碰决策中是可行、有效的,能为船舶驾驶员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路运输 拟态物理学优化算法 多船会遇 转向避碰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