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8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粘结预应力连接装配式桥墩大比例缩尺模型拟静力试验研究
1
作者 肖海珠 陈留剑 +1 位作者 别业山 高立强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2,共9页
为研究有粘结预应力连接装配式桥墩的抗震性能,以通苏嘉甬铁路杭州湾跨海大桥引桥为背景,进行装配式桥墩和相应现浇墩大比例缩尺模型拟静力试验,研究装配式桥墩破坏模式、滞回特性、耗能、残余位移和曲率分布,并与现浇墩进行对比分析;采... 为研究有粘结预应力连接装配式桥墩的抗震性能,以通苏嘉甬铁路杭州湾跨海大桥引桥为背景,进行装配式桥墩和相应现浇墩大比例缩尺模型拟静力试验,研究装配式桥墩破坏模式、滞回特性、耗能、残余位移和曲率分布,并与现浇墩进行对比分析;采用OpenSees软件建立试验墩数值模型,对预应力轴压比、预应力筋初张力、预应力筋位置和恒载轴压比与预应力轴压比的比值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有粘结预应力连接装配式桥墩破坏集中于墩台接缝处,主要表现为墩台接缝的张开闭合,墩身基本处于弹性状态;其承载力和延性均大于现浇墩,耗能和残余变形均小于现浇墩,曲率变化集中于墩台接缝处。预应力钢束采用分散边缘布置时,当恒载轴压比为0.1,为了避免混凝土过早被压碎,预应力轴压比不应超过0.3;改变预应力筋初张力,承载力基本没有变化,但会改变峰值荷载对应的位移;桥墩边缘布置预应力筋,有利于提高承载力,桥墩中心布置预应力筋,有利于减小残余位移;为了降低恒载P-Δ效应,恒载轴压比与预应力轴压比的比值不应大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桥墩 有粘结预应力 滞回特性 预应力轴压比 参数分析 拟静力试验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肇高铁西江特大桥主桥总体设计
2
作者 王斌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1,共7页
珠肇高铁西江特大桥主桥为(70+148+2×435+148+70)m三塔斜拉桥,采用中塔设置固定支座、边塔设置纵向活动支座的支座体系,在中、边塔处均设置纵向液压阻尼器,辅助墩、边墩处设置E型钢阻尼器,并设置2对中塔加强索以提高桥梁刚度。主... 珠肇高铁西江特大桥主桥为(70+148+2×435+148+70)m三塔斜拉桥,采用中塔设置固定支座、边塔设置纵向活动支座的支座体系,在中、边塔处均设置纵向液压阻尼器,辅助墩、边墩处设置E型钢阻尼器,并设置2对中塔加强索以提高桥梁刚度。主梁采用钢-混组合梁,钢结构采用槽形截面,桥面板采用混凝土板,负弯矩较大的主梁区段采用顶、底板双组合截面以改善主梁应力状态。辅助墩两侧共58 m范围内钢结构与混凝土桥面板采用缓粘结剪力钉连接,桥面板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钢筋混凝土(RC)组合结构,以提高桥面板抗裂性能。采用H形桥塔,由上、中、下塔柱和上、下横梁组成,桥面以上塔高与主跨跨径比值为1/3.69,桥塔及桥墩均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斜拉索采用双索面扇形布置,全桥设置102对平行钢丝拉索以及2对中塔加强索。该桥结构验算结果表明:桥梁具有合理的刚度、良好的轨道平顺性、气动稳定性及抗风性能,能够满足高速列车运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 三塔斜拉桥 钢-混凝土组合梁 中塔加强索 缓粘结剪力钉 UHPC+RC组合桥面板 桥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热成像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智能运维中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张建华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3-236,共4页
[目的]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在日常运行中缺少对轴箱、齿轮箱、牵引电机等关键部件运行状态的监测手段,无法实现关键部件的故障预警和跟踪,难以满足列车精准维修的要求,为适应车辆智能运维技术发展需要,需研究解决列车关键部件运行状... [目的]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在日常运行中缺少对轴箱、齿轮箱、牵引电机等关键部件运行状态的监测手段,无法实现关键部件的故障预警和跟踪,难以满足列车精准维修的要求,为适应车辆智能运维技术发展需要,需研究解决列车关键部件运行状态监测及故障预警问题。[方法]结合铁路车辆综合监测技术应用现状,提出在线路轨旁设置基于光热成像技术和声学诊断的综合监测设备,采集列车运行中关键部件的温度和噪声等信息,通过建立故障判定模型,实现对列车关键部件的动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结果及结论]光热成像技术具有探测部位多、探测覆盖范围大、车型适应性强、探测准确、探测结果直观等特点,与声学诊断等技术相结合,可实现列车关键部件运行状态实时监测和故障诊断,为列车实施精准维修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车辆 智能运维 光热成像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轨道交通更新改造补助机制及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1
4
作者 陈炎 刘亚琛 +2 位作者 程晏 赵华伟 杨军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7-221,227,共6页
[目的]借鉴日本政府通过补助以推动轨道交通发展的成功经验,可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更新改造阶段政府有效补助机制的建立提供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相关案例。[方法]以20世纪60年代日本陆续出台的轨道交通相关补助制度为研究对象,根据日本轨... [目的]借鉴日本政府通过补助以推动轨道交通发展的成功经验,可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更新改造阶段政府有效补助机制的建立提供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相关案例。[方法]以20世纪60年代日本陆续出台的轨道交通相关补助制度为研究对象,根据日本轨道交通事业的不同经营形式,日本现行的补助制度分为城市铁道、干线铁道、安全防灾及技术开发四类,已构成了一套系统完整的辅助机制。研究分析了其补助目的、补助对象及补助内容,并对补助的管理机构和补助程序进行介绍。[结果及结论]最后结合国内实际,提出了要建立既有线改造资金补助体系、健全管理制度及实行动态评估调整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日本铁道 更新改造 补助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水大直径桥墩水下振动台试验研究
5
作者 王磊 吕忠达 +1 位作者 王飞 赵卓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116,共7页
为研究水深和地震动特性对深水大直径桥墩动力响应和动水压力的影响,按1∶60缩尺比设计、制作1组桥墩模型进行水下振动台试验,研究不同水深及地震激励幅值下桥墩基频、动力响应和动水压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水深增大,桥墩基频呈加... 为研究水深和地震动特性对深水大直径桥墩动力响应和动水压力的影响,按1∶60缩尺比设计、制作1组桥墩模型进行水下振动台试验,研究不同水深及地震激励幅值下桥墩基频、动力响应和动水压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水深增大,桥墩基频呈加速下降趋势;桥墩应变、位移峰值和动水压力随水深增大而增大,且桥墩应变增幅呈加速增大趋势,相较无水工况,高水位时墩底应变增幅可达19.1%。深水桥墩应变和动水压力随地震激励幅值的增大呈线性增大趋势;动水压力与桥墩表面加速度成正比,可将动水压力表示成桥墩表面加速度与水体附加质量乘积形式,其中水体附加质量与输入地震波频谱特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大直径桥墩 水下振动台 墩-水耦合 基频 动力响应 动水压力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沁伊高速黄河特大桥主桥主梁方案比选及设计关键技术
6
作者 王健 闫生龙 +1 位作者 宋松林 王翰哲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9-145,共7页
沁伊高速黄河特大桥主桥为(85+25×100)m连续组合梁桥,为选取合适的主梁形式,结合项目建设条件,选取工字钢-混组合梁、整体钢-混组合箱梁及双边箱组合梁方案进行对比。从结构整体性、桥面板局部受力、施工便捷性、工程经济性、运营... 沁伊高速黄河特大桥主桥为(85+25×100)m连续组合梁桥,为选取合适的主梁形式,结合项目建设条件,选取工字钢-混组合梁、整体钢-混组合箱梁及双边箱组合梁方案进行对比。从结构整体性、桥面板局部受力、施工便捷性、工程经济性、运营维修养护及景观效果等角度综合考虑,最终选用整体钢-混组合箱梁方案。主桥主梁采用混凝土桥面板+斜腹板槽形钢主梁组成的箱形等截面组合梁。主梁总高4.8 m,宽16.5 m,其中钢梁高4.5 m,桥面板厚0.28 m。采用优化钢梁上翼缘宽厚比、控制高腹板稳定性、改善桥面板多体系受力和采取负弯矩区桥面板防裂措施等多项设计关键技术,保证了主梁承载力、腹板稳定性、桥面板耐久性以及结构经济性。结构受力分析结果表明:钢梁抗弯(剪)承载力、桥面板承载力、裂缝宽度和腹板稳定性等均满足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梁桥 组合梁 槽形钢主梁 腹板稳定 防裂措施 方案比选 桥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滞回荷载下钢壳-混凝土组合索塔剪跨比分析
7
作者 张圣建 梁桓玮 +3 位作者 许春荣 陈泰旭 林昱 赵灿晖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9-217,共9页
为研究钢壳-混凝土组合索塔的破坏模式与受力特征,首先,进行了不同剪跨比下的索塔结构滞回试验,测试得到了各试件的破坏特征、滞回曲线与钢壳应变发展;其次,结合有限元软件进行分析,得到了多剪跨比下索塔结构承载能力与破坏模式;最后,... 为研究钢壳-混凝土组合索塔的破坏模式与受力特征,首先,进行了不同剪跨比下的索塔结构滞回试验,测试得到了各试件的破坏特征、滞回曲线与钢壳应变发展;其次,结合有限元软件进行分析,得到了多剪跨比下索塔结构承载能力与破坏模式;最后,在分析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组合索塔截面中含钢率、混凝土强度和穿孔钢筋直径对结构承载能力与延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剪跨比为2和4的试件均呈现弯曲破坏模式,破坏特征为混凝土压溃,两者的峰值弯矩与延性一致;组合索塔截面具有较强的抗剪承载力,在剪跨比为1时仍呈现弯曲破坏特征;结构达到峰值承载力的时刻取决于钢壳屈服,截面含钢率的提升显著增大结构峰值承能力的同时也使结构的延性有所下降;混凝土强度与穿孔钢筋直径的提升对结构承载力的影响较小,但分别对结构的延性有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组合结构 滞回试验 承载能力 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数化“模板驱动”的桥梁BIM建模技术研究
8
作者 邓驷翔 柏华军 +3 位作者 陈瓴 黄亚飞 王吾愚 刘军勇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6-173,共8页
为了提高BIM技术在铁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效果,对桥梁参数化建模技术原理和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揭示了桥梁参数化建模的特征参数、关系分类等核心约束问题,提出参数化“模板驱动”的桥梁BIM建模方法,基于国产数维构件设计软件进行应用验证... 为了提高BIM技术在铁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效果,对桥梁参数化建模技术原理和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揭示了桥梁参数化建模的特征参数、关系分类等核心约束问题,提出参数化“模板驱动”的桥梁BIM建模方法,基于国产数维构件设计软件进行应用验证。鉴于铁路桥梁结构的规律性特点,提出基于EBS分解的桥梁构件几何造型方法,构建桥梁构件之间逐级递进的约束关系,对构件进行“模板驱动”的参数化设计,实现桥梁构件的建模及三维可视化联动更新;对复杂桥梁构件建模及拼接技术进行深入探讨,验证技术的可行性和高效性;基于参数化“模板驱动”的桥梁BIM建模方法,建立了桥梁BIM模型库,提高构件的复用性和灵活性。研究表明,“模板驱动”的桥梁参数化构件具有参数表达完善、约束关系清晰、构件通用性强、建模速度快、可视化效果好等优点,为BIM技术在铁路桥梁工程中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 BIM技术 特征参数 参数化建模 模板驱动 三维可视化联动更新 复杂桥梁 构件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商高速公路黄河特大桥主桥设计
9
作者 王术剑 吴庆雄 +2 位作者 徐召 王宏博 刘正飞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5-131,共7页
高商高速公路黄河特大桥主桥采用(190+260+260+190)m四跨连续钢管混凝土刚架系杆拱桥,采用拱墩固结、拱梁分离的结构体系,桥面全宽43.2 m。该桥采用钢管混凝土桁式平行拱肋,2片拱肋之间采用K撑和米字形横撑连接,钢管混凝土节点处拱肋内... 高商高速公路黄河特大桥主桥采用(190+260+260+190)m四跨连续钢管混凝土刚架系杆拱桥,采用拱墩固结、拱梁分离的结构体系,桥面全宽43.2 m。该桥采用钢管混凝土桁式平行拱肋,2片拱肋之间采用K撑和米字形横撑连接,钢管混凝土节点处拱肋内布设阵列式内栓钉以提高疲劳寿命。全桥采用整束挤压式吊杆体系,拱脚1号和2号短吊杆采用双吊杆,其余位置均采用单吊杆。全桥设置3组24根系杆来平衡拱脚水平推力。主梁采用双边工字钢梁,由工字形边纵梁、工字形横梁、工字形小纵梁通过高强螺栓连接而成。钢梁上铺设预制C50混凝土桥面板并现浇微膨胀混凝土湿接缝组成钢-混组合结构,桥面板厚24 cm。拱座采用内填混凝土+外包钢板的阶梯形钢-混组合拱座。主桥桥墩采用单箱单室空心墩,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综合考虑结构受力、工程安全、质量、进度、经济等因素,主桥采用先梁后拱、分批次张拉系杆和吊杆的施工方法。采用空间杆系有限元模型对主桥结构进行强度和稳定性计算,并采用实体有限元模型对拱座局部受力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主桥结构强度和稳定性及拱座局部受力均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拱桥 刚架系杆拱 内栓钉 双吊杆 系杆 钢-混组合拱座 桥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产引擎的桥梁BIM正向设计及应用研究
10
作者 邓驷翔 柏华军 +2 位作者 夏文俊 黄亚飞 罗伟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4-181,共8页
针对传统BIM正向设计中建模效率低、数据管理难、产品平台受限等问题,基于国产数维构件设计软件提供的GDMP图形引擎,自主研发了轨道桥梁全桥设计系统软件,为桥梁BIM正向设计提供一种新的、更加高效和精确的方法,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分析... 针对传统BIM正向设计中建模效率低、数据管理难、产品平台受限等问题,基于国产数维构件设计软件提供的GDMP图形引擎,自主研发了轨道桥梁全桥设计系统软件,为桥梁BIM正向设计提供一种新的、更加高效和精确的方法,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分析其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效果。使用C++编程语言对引擎接口进行自主研发及封装,提出“模型+数据”的桥梁BIM正向设计建模技术,实现了构件模板参数化生成及修改、构件实例数据管理及维护更新、方案自适应生成及更新迭代的全业务流程技术支持等功能。依托宜涪高速铁路项目,采用研发的轨道桥梁全桥设计系统软件,实现项目示范段范围桥梁的参数化建模、数据集成和可视化渲染,验证了技术的可行性及工程适用性。本文探索了国产引擎在桥梁BIM正向设计及应用中的可能性,为我国桥梁工程设计和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正向设计 桥梁工程 图形引擎 全桥设计系统软件 自主研发 参数化建模 集成与渲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优先搜索的桥群孔跨自动布置研究
11
作者 韩杰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7-105,共9页
高速公路桥群孔跨布置设计过程中,存在自动化水平不高、依赖设计师经验、人工完成过程繁琐耗时等问题。为提高桥群孔跨布置设计效率,将设计经验与工程技术软件化,归纳桥群孔跨布置业务规则,构建考虑成本、侵限墩数量、控制约束居中布置... 高速公路桥群孔跨布置设计过程中,存在自动化水平不高、依赖设计师经验、人工完成过程繁琐耗时等问题。为提高桥群孔跨布置设计效率,将设计经验与工程技术软件化,归纳桥群孔跨布置业务规则,构建考虑成本、侵限墩数量、控制约束居中布置、非标常规跨径梁数量以及大跨复杂结构数量等多因素的孔跨布置方案评价体系,建立以方案评价体系下得分最高为目标函数,同时满足控制约束、梁型库约束等条件的数学模型;同时,为了提高算法的效率和鲁棒性,引入深度优先搜索(DFS),采取离散化高程、多线程求解等措施,遍历生成可行方案,并通过方案评价体系评分优选方案,从而实现桥群孔跨方案的自动布置。基于上述方法,以广联达GDMP平台为底座,开发了公路桥群孔跨自动布置软件。应用软件生成某高速公路的桥群孔跨布置方案与人工设计的方案相近,证明该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显著提高桥群孔跨布置设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桥群 孔跨布置 孔跨方案评价体系 深度优先搜索 GDMP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茅岭江大桥设计及结构分析
12
作者 魏庆庆 曹新垒 屈计划 《安徽建筑》 2025年第2期163-165,共3页
不对称连续刚构桥特别适用于两侧地形差别较大的V形山谷地形,由于其特殊性,在我国应用的实际案例及研究成果并不丰富。文章依托茅岭江大桥,对不对称连续刚构桥的受力特点、结构响应等内容进行了研究,指出了此类桥梁设计关键因素及采取... 不对称连续刚构桥特别适用于两侧地形差别较大的V形山谷地形,由于其特殊性,在我国应用的实际案例及研究成果并不丰富。文章依托茅岭江大桥,对不对称连续刚构桥的受力特点、结构响应等内容进行了研究,指出了此类桥梁设计关键因素及采取的必要施工措施,以期为今后类似桥梁的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连续刚构 受力特点 结构响应 合龙顶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风特性长期实测分析
13
作者 倪大治 苏迅 茅建校 《现代交通技术》 2025年第1期18-23,共6页
基于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的结构健康监测系统,采用南塔塔顶及跨中上游的风速仪数据,开展桥址区日常风特性分析。基于矢量分解法,分析了桥址区风特性的总体特征与季节性分布规律,并研究紊流强度、阵风因子、紊流积分尺度、紊流功率谱密度... 基于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的结构健康监测系统,采用南塔塔顶及跨中上游的风速仪数据,开展桥址区日常风特性分析。基于矢量分解法,分析了桥址区风特性的总体特征与季节性分布规律,并研究紊流强度、阵风因子、紊流积分尺度、紊流功率谱密度等脉动风特性的统计规律。在此基础上,对比南塔塔顶及跨中上游的风特性,探讨了各类风特性参数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特性 结构健康监测 矢量分解法 紊流积分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拱形斜塔钢混组合斜拉桥总体设计
14
作者 徐余锋 屈计划 《北方交通》 2025年第2期37-41,共5页
仪陇县嘉陵江三桥主桥形式为(120+230)m拱形斜塔钢混组合斜拉桥,主梁采用双边箱钢混组合箱梁,全宽40m;桥塔采用钢混组合倾斜桥塔,塔柱正面为拱形结构,线形为椭圆曲线。采用Midas Civil有限元软件进行整体验算,结果表明,大跨度拱形斜塔... 仪陇县嘉陵江三桥主桥形式为(120+230)m拱形斜塔钢混组合斜拉桥,主梁采用双边箱钢混组合箱梁,全宽40m;桥塔采用钢混组合倾斜桥塔,塔柱正面为拱形结构,线形为椭圆曲线。采用Midas Civil有限元软件进行整体验算,结果表明,大跨度拱形斜塔钢混组合斜拉桥受力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组合箱梁 拱形结构 整体验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庆章高速公路小清河大桥总体设计
15
作者 朱保华 孙晓珍 《山西建筑》 2025年第7期138-141,共4页
结合地理位置、建设条件等因素,庆章高速公路小清河大桥设计主桥采用(75+130+75)m预应力混凝土悬浇箱梁,北大堤桥采用48 m钢混组合梁,南大堤桥采用40 m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根据项目特点对桥梁总体布置进行了总结,并对主桥及引桥... 结合地理位置、建设条件等因素,庆章高速公路小清河大桥设计主桥采用(75+130+75)m预应力混凝土悬浇箱梁,北大堤桥采用48 m钢混组合梁,南大堤桥采用40 m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根据项目特点对桥梁总体布置进行了总结,并对主桥及引桥结构设计进行了论述,可为此类桥梁设计提供借鉴经验和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设计 预应力混凝土悬浇箱梁 钢-混组合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行波效应的大跨悬索桥地震响应研究
16
作者 黄月超 周强 +2 位作者 吴鸿 黄鸿楷 李悦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4-70,共7页
为给设置外伸跨的大跨悬索桥抗震设计提供参考,以主跨1098 m的广西龙门大桥为背景,研究考虑行波效应对设置外伸跨大跨悬索桥地震响应的影响。建立桥梁有限元模型,获得桥梁的动力特性,计算不同视波速(1~10 km/s)地震作用下,考虑行波效应... 为给设置外伸跨的大跨悬索桥抗震设计提供参考,以主跨1098 m的广西龙门大桥为背景,研究考虑行波效应对设置外伸跨大跨悬索桥地震响应的影响。建立桥梁有限元模型,获得桥梁的动力特性,计算不同视波速(1~10 km/s)地震作用下,考虑行波效应时加劲梁、桥塔及外伸跨过渡墩的动力响应与一致激励作用下的结构动力响应之比(行波效应系数)。结果表明:不同视波速下加劲梁端部位移的行波效应系数为0.85~1.10;桥塔塔底内力的行波效应系数为0.73~1.21,当视波速大于5 km/s时,行波效应与一致激励作用下桥塔塔底内力的地震响应趋向一致,且行波效应会使桥塔塔身局部剪力和弯矩突增;行波效应对外伸跨过渡墩内力的影响较小。在对设置外伸跨的大跨悬索桥进行抗震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行波效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加劲梁外伸跨 过渡墩 行波效应 视波速 地震响应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线变宽钢-混凝土叠合板组合连续梁桥设计关键技术
17
作者 唐炜 巫山 +2 位作者 吴桢灏 孙秀贵 王巍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138,共7页
长益复线潇湘北路跨线桥为主跨105 m的曲线变宽钢-混凝土叠合板组合连续梁桥,为提升该桥受力性能,综合应用了叠合板技术、预应力锚固区UHPC桥面板技术、抗拔不抗剪(URSP)连接件技术以及双重组合技术。除预应力锚固区外,其余区段桥面板... 长益复线潇湘北路跨线桥为主跨105 m的曲线变宽钢-混凝土叠合板组合连续梁桥,为提升该桥受力性能,综合应用了叠合板技术、预应力锚固区UHPC桥面板技术、抗拔不抗剪(URSP)连接件技术以及双重组合技术。除预应力锚固区外,其余区段桥面板均采用由底层混凝土预制板和上层混凝土现浇层组成的叠合板,可在保证桥梁整体性和无支模施工的同时,使收缩徐变作用下混凝土板和钢梁应力较全现浇板降低。预应力锚固区采用UHPC桥面板,并在边跨增设1道预应力束,可有效避免该区域混凝土的损伤。在中支点两侧各32 m范围布置URSP连接件,可释放抗剪约束的同时保留抗拔作用,配合预应力技术可将频遇组合下的负弯矩区混凝土板压应力水平控制在1.12 MPa以内。在中支点两侧各20 m范围内负弯矩区设置混凝土底板与钢梁底板进行组合(双重组合技术),并结合组合梁顶部URSP连接件技术,可使负弯矩区组合梁形成一个倒置的“正弯矩组合梁”效应,从而降低负弯矩区钢梁底板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组合梁桥 混凝土叠合板 预应力 UHPC URSP连接件 双重组合技术 桥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津潍高速铁路东营黄河公铁大桥主桥设计
18
作者 张雷 马广 +1 位作者 季伟强 李永兴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7-124,共8页
津潍高速铁路东营黄河公铁大桥主桥采用(90+210+600+255+105)m双塔双索面钢桁梁斜拉桥,采用半飘浮体系。主梁采用N形钢桁梁,桁高12.8 m;下层运行双线高速铁路,桥面采用正交异性钢桥面板,上层运行双向6车道一级公路,桥面以正交异性钢桥... 津潍高速铁路东营黄河公铁大桥主桥采用(90+210+600+255+105)m双塔双索面钢桁梁斜拉桥,采用半飘浮体系。主梁采用N形钢桁梁,桁高12.8 m;下层运行双线高速铁路,桥面采用正交异性钢桥面板,上层运行双向6车道一级公路,桥面以正交异性钢桥面板为主,局部采用混凝土桥面板。桥塔采用无下横梁的新型H形钢筋混凝土结构,塔高203.6 m。全桥共布置144根斜拉索,斜拉索采用标准抗拉强度1770 MPa的锌铝合金镀层平行钢丝索。索梁锚固采用锚拉板结构,索塔锚固采用混凝土内核交叉索锚固结构。进行桥梁静力分析、抗风性能分析、风-车-桥系统耦合振动分析和抗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该桥结构性能均满足规范要求。桥塔基础为梭形承台+钻孔灌注群桩基础,并采用后压浆技术控制桩长。钢梁架设采用边跨及辅助跨支架散拼、主跨单悬臂散拼施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铁路两用桥 斜拉桥 钢桁梁 桥塔 索塔锚固 后压浆 桥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车辆空气压缩机吊挂方式对模态参数的影响及减振形式优化
19
作者 陈磊 刘中华 刘政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9-133,共5页
[目的]空气压缩机(以下简称“空压机”)是地铁车辆主要的振动激励源之一,对空压机进行合理的模态匹配设计,有利于降低车辆车体振动与噪声,改善车辆乘坐舒适性。[方法]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空压机及其框架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了地铁... [目的]空气压缩机(以下简称“空压机”)是地铁车辆主要的振动激励源之一,对空压机进行合理的模态匹配设计,有利于降低车辆车体振动与噪声,改善车辆乘坐舒适性。[方法]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空压机及其框架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了地铁车辆空压机二级减振吊挂方式对其模态参数的影响,并优化设计了空压机及其框架间的二级减振吊挂方式。[结果及结论]采用二级减振的空压机,若其吊挂方式不合理,易导致空压机及其框架模态频率与空压机激励频率相近而造成空压机共振。当电机端、压缩机端与框架间的一级减振采用橡胶减振,空压机框架与车体安装座间的二级减振采用刚性连接时,空压机及其框架的模态频率均可有效避开空压机激励频率,避免空压机的激励频率与模态频率重合所引起的空压机及其框架的剧烈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车辆 空气压缩机 吊挂方式 模态参数 减振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维场景分析的轨道交通隧道天线传播损耗模型研究
20
作者 赵依凡 邹劲柏 +2 位作者 赵正连 胥智鹏 周青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8-153,共6页
[目的]作为轨道交通无线通信的典型环境之一,隧道内无线电波信号强度的精确预测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随着无线通信的频率越来越高,以天线进行隧道内无线辐射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解决现有隧道内无线电波传播损耗模型复杂、验证及应... [目的]作为轨道交通无线通信的典型环境之一,隧道内无线电波信号强度的精确预测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随着无线通信的频率越来越高,以天线进行隧道内无线辐射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解决现有隧道内无线电波传播损耗模型复杂、验证及应用难度较大的问题,整理了先前研究者的实地测量结果,对轨道交通隧道空闲场景下天线辐射的无线电波信号传播损耗特点进行研究。[方法]对隧道天线传播损耗相关研究所采用的模型以及参数进行了分析,通过将频率以及信号传播的远近场距离进行分段分析,采用矩阵求解最小二乘法,对包含多维参数(频率、信号传播距离以及隧道截面积)的实测数据进行拟合,并修正。提出轨道交通隧道空闲场景下天线辐射的无线电波信号传播损耗模型。[结果及结论]验证结果表明,所得模型能够在误差范围内对传播损耗进行预测,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有助于设计隧道无线通信系统,能为轨道交通隧道内通信系统天线覆盖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无线通信 隧道 天线 传播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