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6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延误场景下列车速度曲线与动态调度联合优化方法
1
作者 林俊亭 李茂林 邱晓辉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3-187,共15页
为使发生延误的高速列车能够快速恢复正常运营,同时满足停车精度、准时性、节能性及调度实时性等多方面的要求,综合考虑一体化模型在平衡多个目标时面临的多重非线性约束问题,以及非一体化模型需分别求解多个独立模型的局限性,本文提出... 为使发生延误的高速列车能够快速恢复正常运营,同时满足停车精度、准时性、节能性及调度实时性等多方面的要求,综合考虑一体化模型在平衡多个目标时面临的多重非线性约束问题,以及非一体化模型需分别求解多个独立模型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一种列车动态调度与速度曲线的联合优化方法。首先,基于参考系统的约束,应用集成内在好奇心模块和优先经验回放机制的双决斗深度强化学习算法(Intrinsic Curiosity Module Prioritized Experience Replay Dueling Double Deep Q-Network,ICM-PER-D3QN)优化列车速度曲线模型,保证列车的停车精度、准时性和节能性,并将此数据用作联合模型训练的基础;其次,采用ICM-PER-D3QN算法求解列车的动态调度模型,缓解列车延误并确保调度的实时性;最后,基于列车在站间区间的运行信息,使用集成长短期记忆网络的卷积神经网络完成列车速度曲线与动态调度的联合。实验环境选择京沪高铁的一段下行线路,设置3组延误场景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在联合优化模型下,列车的平均调度时长为0.92 s,列车动态调度结果与速度曲线的平均匹配度为98.89%,平均匹配时长为0.0014 s。此外,相较于仅基于动态调度模型的未优化速度曲线,平均牵引能耗降低了9%,平均总延误时间降低了6.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联合方法 深度学习 速度曲线 动态调度 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预设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的高速列车速度控制研究
2
作者 侯涛 魏建鹏 牛宏侠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50,共13页
针对高速列车自动驾驶过程中容易受到外部不确定扰动以及速度控制精度低的问题,以预设性能控制理论和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理论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预设性能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的高速列车自动驾驶的速度控制方法。首先,设... 针对高速列车自动驾驶过程中容易受到外部不确定扰动以及速度控制精度低的问题,以预设性能控制理论和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理论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预设性能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的高速列车自动驾驶的速度控制方法。首先,设计扩张状态观测器对高速列车运行过程中所受的内部和外部的未知干扰进行估计和补偿;然后,通过采用预设性能函数把系统跟踪误差转换为一个变化误差,并控制变化误差在一定的范围,间接保证了系统跟踪误差始终在预先设定的范围内;其次,设计非奇异终端滑模面和高速列车自动驾驶系统速度控制律,并利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系统误差可以在有限时间内收敛于平衡点;最后,结合CRH3型列车参数和郑西高铁中西安北站—渭南北站段(950.620~1010.970km)实际线路数据,分别在没有干扰和有白噪声干扰的情况下对设计的控制系统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预设性能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的高速列车控制方法对速度和位移的跟踪精度较自抗扰的控制方法和非奇异终端滑模的控制方法有显著的提高,且对列车受到的干扰能够精确地估计和补偿,实现了对列车的运行期望曲线的高精度跟踪。该研究可以提高高速列车速度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和控制精度,为高速列车提供一种新的速度控制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 预设性能控制 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 高速列车 扩张状态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端口宏模型的移频轨道电路雷击响应分析
3
作者 赵斌 李森森 +3 位作者 宋玉华 高丽霞 王东 付帅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52-862,共11页
为了解决轨道电路雷电过电压时域计算分段数多且计算复杂的问题,以ZPW-2000A型无绝缘移频轨道电路为例,基于Agrawal场线耦合模型建立轨道电路雷击响应分析模型。首先推导了牵引供电与轨道电路组成的多导体传输线系统的Agrawal场线耦合... 为了解决轨道电路雷电过电压时域计算分段数多且计算复杂的问题,以ZPW-2000A型无绝缘移频轨道电路为例,基于Agrawal场线耦合模型建立轨道电路雷击响应分析模型。首先推导了牵引供电与轨道电路组成的多导体传输线系统的Agrawal场线耦合模型的解,并建立了一个易于实现的宏模型。将提出的宏模型与电磁暂态仿真软件PSCAD中“频率相关(相位)模型”组件结合,建立了用于计算轨道电路雷电过电压的模型。通过与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和实验数据对比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最后,分析雷击接触线和雷击钢轨2种情况下的轨道电路雷电过电压,讨论传输距离和道床电阻等不同影响因素对雷电过电压的影响以及牵引网多导体传输线的线间耦合干扰。研究结果表明:当雷电直击钢轨时,雷电过电压极易超过信号设备的耐压范围,随着雷击点离轨道电路接收端距离减小,钢轨过电压的峰值随之增加,存在轨旁信号设备被击穿损坏的风险;道床电阻越大钢轨过电压的峰值也随之增大,其雷电过电压的危害越严重;大地电导率对钢轨过电压的影响较小,随着大地电导率的增加,钢轨过电压的峰值也有小幅度的增大;雷击接触线时,在牵引供电系统中接触线过电压峰值最大而保护线上的耦合过电压较小,各导线的终端响应存在震荡。研究结果对轨道电路雷电防护的理论计算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电路 Agrawal场线耦合模型 PSCAD 雷电过电压 线间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标签自监督表示学习的转辙机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郑启明 王小敏 江磊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415,共12页
转辙机是铁路系统中控制道岔转换的关键信号设备,准确诊断其工作状态对列车的行车安全和可靠至关重要。鉴于现场数据常缺乏标签且故障样本少,提出一种基于自监督表示学习的转辙机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首先将转辙机动作曲线转换为图像形... 转辙机是铁路系统中控制道岔转换的关键信号设备,准确诊断其工作状态对列车的行车安全和可靠至关重要。鉴于现场数据常缺乏标签且故障样本少,提出一种基于自监督表示学习的转辙机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首先将转辙机动作曲线转换为图像形式,随后通过自编码器提取数据的潜在特征。然后,基于同故障类型转辙机数据具有内在相似性,设计了一种表示学习模型,该模型通过比较批次数据间的相似关系来监督训练过程,实现高相似性数据的表示分布聚合,从而挖掘数据的潜在分类结构。此外,得益于对比学习的泛化优势,该方法能够利用不同类型转辙机的数据来增强模型训练效果。最终,通过聚类挖掘表示特征中的故障模式,并训练下游分类网络分类表示特征,从而实现不依赖人工标记数据的故障诊断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自编码器,对比表示学习模型可以更有效地区分不同故障类型的转辙机监测数据。在无标签训练模型的情况下,采用ZDJ9型转辙机现场数据训练模型后,在测试数据集上故障诊断准确率为99.63%,融合ZDJ9型和ZYJ7型转辙机现场数据训练模型后,故障诊断准确率提升到99.88%,比传统无监督学习模型准确率提升了8个百分点,并与监督学习模型性能相当。该方法结合了无监督模型不依赖人工标记数据和监督模型故障诊断准确率高的优势,为铁路现场转辙机故障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辙机 故障诊断 自监督 对比学习 表示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运行监控装置制动距离计算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徐效宁 李辉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5-190,共6页
列车运行监控装置(LKJ)是用于防止列车冒进信号、运行超速事故和辅助司机提高操纵能力的重要行车设备。其中,制动距离计算是LKJ模式控制的基础,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和运输效率。对比LKJ不同版本技术规范对于制动距离计算的条文规定,梳理... 列车运行监控装置(LKJ)是用于防止列车冒进信号、运行超速事故和辅助司机提高操纵能力的重要行车设备。其中,制动距离计算是LKJ模式控制的基础,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和运输效率。对比LKJ不同版本技术规范对于制动距离计算的条文规定,梳理制动距离计算公式及参数的取值依据,分析现行规范下货物列车制动距离过长的原因。通过研究《铁路技术管理规程》《列车牵引计算规程》等相关标准规范及条文说明,对换算摩擦系数、列车换算制动率和制动计算系数等参数进行分析,提出LKJ制动距离计算的优化方案。最后,从制动距离和限速曲线两方面对方案进行仿真计算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案有效缩短了LKJ的制动距离,优化了限速曲线,能够提高普速铁路的运输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运行监控装置 制动距离 换算摩擦系数 列车换算制动率 制动计算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持四网融合的市域铁路列控系统关键问题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友兵 陈志强 +3 位作者 王硕 张家兴 田换换 黄睿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 2025年第1期105-113,共9页
在深入分析市域铁路特性的基础上,对列控制式选择、CTCS列控系统的适用性、车地兼容方式以及车载设备兼容方式等关键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鉴于CTCS系统在网络级指挥、标准规范完整性、互联互通能力等方面的显著优势,推荐市域铁... 在深入分析市域铁路特性的基础上,对列控制式选择、CTCS列控系统的适用性、车地兼容方式以及车载设备兼容方式等关键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鉴于CTCS系统在网络级指挥、标准规范完整性、互联互通能力等方面的显著优势,推荐市域铁路主要采用CTCS制式。为实现四网融合及跨制式运营,未来应研究开发兼容CTCS和CBTC的列控系统。短期内,可以在高速铁路CTCS2+ATO列控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升级,构建适应市域铁路需求的列控系统。同时,建议开发兼容型车载设备,通过车载设备兼容地面设备实现跨线运行,提倡开发融合CTCS与CBTC制式的一体化车载设备,以简化系统结构和降低设备成本,为市域铁路智能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也对提升铁路运输安全水平、增强运输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网融合 市域铁路 中国列车控制系统 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 互联互通 跨制式运行 地面兼容 车载兼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D铁路信号机自适应调光系统研究与设计
7
作者 李飞 张正琳 贺清 《铁道通信信号》 2025年第3期39-45,共7页
信号机作为铁路信号专业三大轨旁设备之一,承担着显示列车运行信号,保障行车安全的重任。针对小功率LED信号机因缺少调光系统,无法解决灯光颜色漂移,导致不能准确传达信号指令的问题,研究设计LED铁路信号机自适应调光系统。该设计基于... 信号机作为铁路信号专业三大轨旁设备之一,承担着显示列车运行信号,保障行车安全的重任。针对小功率LED信号机因缺少调光系统,无法解决灯光颜色漂移,导致不能准确传达信号指令的问题,研究设计LED铁路信号机自适应调光系统。该设计基于格拉斯曼颜色混合定律、CIE标准色品坐标混合原理,以及RGBW混光和PWM调光方法。为确保该调光系统实施的可行性,调光电路按照LED铁路信号机现场控制方式,通过信号线缆连接信号显示和调光控制部分,可基于气象数据进行自适应调光。采用HPS350J型光谱色温照度计对颜色漂移及校正进行测试分析,结果显示:该调光系统不仅能满足铁路现场光强需求,还能通过调节占空比,克服颜色漂移给灯光显示带来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信号机 自适应调光系统 脉宽调制 颜色漂移 色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加热道岔融雪系统语音报警功能技术研究
8
作者 张存文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 2025年第2期40-44,共5页
从张大客专采用道岔融雪设备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传统的RD1型电加热道岔融雪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创新性采用基于电加热道岔融雪系统语音报警方案,可以有效减少电务人员配置、减小劳动强度、降低故障延时、提高工作效率,确... 从张大客专采用道岔融雪设备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传统的RD1型电加热道岔融雪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创新性采用基于电加热道岔融雪系统语音报警方案,可以有效减少电务人员配置、减小劳动强度、降低故障延时、提高工作效率,确保高铁动车组运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加热道岔融雪 语音报警 张大客专 运行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基地信号机显示被结构柱遮挡问题解决方案探讨
9
作者 罗运真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I0003-I0004,共2页
有上盖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配置有结构柱网,在停车列检库分布为规则均匀的网格状,一般不会遮挡信号机显示。但在咽喉区,结构柱网受站场配线影响,分布不规则,容易遮挡信号机显示,导致司机瞭望距离不足。尤其是侧向股道,因受结构柱遮挡... 有上盖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配置有结构柱网,在停车列检库分布为规则均匀的网格状,一般不会遮挡信号机显示。但在咽喉区,结构柱网受站场配线影响,分布不规则,容易遮挡信号机显示,导致司机瞭望距离不足。尤其是侧向股道,因受结构柱遮挡,部分区域侧向股道信号机显示距离小于司机采取制动至停车的运行距离,行车安全难以得到系统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机 车辆基地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 运行距离 显示距离 行车安全 咽喉区 停车列检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列控系统的列车尾部防护装置技术研究
10
作者 窦垭锡 贺刚 +2 位作者 蒋志勇 张勇 李月明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1,共6页
为适应新型列控系统列车完整性检查的要求,解决既有方式实时性差及判定手段单一的问题,设计1种应用于新型列控系统的列车尾部防护装置,该装置融合风压采集和多模卫星定位,且风压采集功能满足SIL4安全等级要求。基于新型列控系统对列车... 为适应新型列控系统列车完整性检查的要求,解决既有方式实时性差及判定手段单一的问题,设计1种应用于新型列控系统的列车尾部防护装置,该装置融合风压采集和多模卫星定位,且风压采集功能满足SIL4安全等级要求。基于新型列控系统对列车完整性自主检查的安全要求,阐述新型尾部防护装置的核心技术架构,包括无线数据传输子系统、完整性数据采集子系统和外围控制子系统等组成部分,并深入探索列车完整性数据安全处理、首尾设备IP化无线数据可靠传输、尾部风压精密检测、多模融合定位、首尾安全通信等关键技术,旨在实现实时、自主且可靠的列车尾部防护功能。通过现场试验与运用考核,新型列车尾部防护装置能够有效协同ATP设备,自动实现列车完整性检查,显著增强了列车运行的安全保障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列控系统 列尾设备 安全架构 列车完整性检查 融合定位 GS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融合聚类的新型列控系统测试用例自适应排序方法
11
作者 张素阳 窦道飞 郝韬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34,共7页
为提高新型列控系统功能故障检测能力,缩短测试周期,提出聚类分析与多目标优化相结合的测试用例排序方法。分析新型列控系统结构及功能,提取临时限速场景中各子系统的关键状态,生成初始测试用例集;进行文本聚类和覆盖聚类分析,将聚类结... 为提高新型列控系统功能故障检测能力,缩短测试周期,提出聚类分析与多目标优化相结合的测试用例排序方法。分析新型列控系统结构及功能,提取临时限速场景中各子系统的关键状态,生成初始测试用例集;进行文本聚类和覆盖聚类分析,将聚类结果按一定的权重组合,得到测试用例相似性矩阵;以平均故障检测率、语句覆盖率和有效执行时间为多目标优化的度量指标,采用可支配遗传算法与历史执行信息对测试用例集进行自适应排序,得到最终测试序列。依托京张高铁列控系统仿真测试平台,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测试用例规模情况下,该方法与AP、AC-CAP、AAR-CAP方法相比较,标准平均故障检测率的表现更优,排序结果具有更好的故障检测效果,可为新型列控系统功能测试提供新的、高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列控系统 测试用例排序 聚类分析 组合测试 临时限速 故障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趋势相关的自适应补偿电容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12
作者 许庆阳 罗泽霖 +1 位作者 孟景辉 王泽宇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08,共9页
为进一步提高轨道电路动态检测数据的分析效率,有效识别补偿电容故障问题,针对轨道电路与补偿电容动态检测数据,提出一种基于趋势相关的自适应补偿电容故障识别方法。使用Savitzky-Golay滤波器对轨道电路感应电压数据进行平滑除噪,并计... 为进一步提高轨道电路动态检测数据的分析效率,有效识别补偿电容故障问题,针对轨道电路与补偿电容动态检测数据,提出一种基于趋势相关的自适应补偿电容故障识别方法。使用Savitzky-Golay滤波器对轨道电路感应电压数据进行平滑除噪,并计算不同数据间最大互相关系数,找到与总体样本相关性差异最明显的曲线。采用自适应阈值的方法,对该区段补偿电容脉冲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其中是否存在脉冲缺失情况,进而判断该区段内是否存在补偿电容故障问题,并找出对应故障电容位置。实验结果证明,所设计的方法能有效识别补偿电容故障问题,平均故障识别率可达88.86%,漏报率小于4.66%,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电路动态检测 补偿电容 故障诊断 趋势相关 自适应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车通信的列车自主运行系统工程要点设计方案研究
13
作者 景龙刚 曲睿 +1 位作者 王俊锋 范永华 《铁道通信信号》 2025年第1期17-23,共7页
列车自主运行系统(TACS)作为新一代城市轨道交通列控系统,在我国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工程实践中存在冗余不足、兼容性差、后备运营模式缺失等问题,难以满足高安全性和高可靠性的运营需求。以深圳地铁20号线信号系统工程为背景,对TACS应... 列车自主运行系统(TACS)作为新一代城市轨道交通列控系统,在我国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工程实践中存在冗余不足、兼容性差、后备运营模式缺失等问题,难以满足高安全性和高可靠性的运营需求。以深圳地铁20号线信号系统工程为背景,对TACS应用中的无线通信技术方案、后备模式、车辆段列车控制、联络线接口等要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形成可行的工程要点设计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无线通信系统采用LTE-A/B+WLAN方案,可增加无线通信系统的冗余能力;后备模式选用基于列车自主定位的降级运行系统,使系统结构更简单;车辆段非自动化区域纳入列车自动控制(ATC)系统管控范围,运营模式设置为有人驾驶模式,可实现系统加人工双重防护;采用专用接口模块实现联络线接口功能,能够有效解决边界管理问题。研究结果可为TACS的推广应用提供一定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列车自主运行系统 基于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 车车通信 无线通信系统 后备模式 车辆段 联络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城轨列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14
作者 唐凯林 姜庆阳 +3 位作者 段宏伟 窦垭锡 白轩 薛江涛 《铁道通信信号》 2025年第2期21-27,共7页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的《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城轨发展纲要》对智能列车运行体系提出了建设要求,研究智能化列车控制系统成为智慧城轨发展的关键任务。当前城轨列控系统存在标准化不足、网络化运营及自动化水平不高、资源共享率...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的《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城轨发展纲要》对智能列车运行体系提出了建设要求,研究智能化列车控制系统成为智慧城轨发展的关键任务。当前城轨列控系统存在标准化不足、网络化运营及自动化水平不高、资源共享率偏低、维护成本高的问题。结合问题现状和智慧城轨建设要求,对系统集约化、不同制式线路贯通运行、提高系统效率、保障故障-安全运行等方面的发展新需求进行分析。围绕新需求,在既有CBTC系统的基础上,研究智能化列控系统的5项关键技术,包括联锁设备全电子化、联锁和区域控制一体化、CBTC与CTCS-2贯通运行、超宽带定位、列车自主运行。这些关键技术研究的完成,能够为实现不同制式线路的贯通运行和系统故障-安全保障提供坚实的支撑,提升运营自动化水平,推动智慧城轨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城轨 城市轨道交通 智能列车运行体系 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 CTCS-2级列控系统 列车自主运行 超宽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CTCS-2和CBTC线路贯通运行场景的地面信号显示方案研究
15
作者 刘华祥 贾雨岩 《铁道通信信号》 2025年第2期86-92,共7页
CTCS-2与CBTC线路贯通运行是轨道交通多网融合的一个主要场景,但目前在该运行场景下地面信号显示尚无明确和统一的方案和标准,而部分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明确地面信号显示的需求和方案。为此依托实际市域铁路工程项目,从运营需求... CTCS-2与CBTC线路贯通运行是轨道交通多网融合的一个主要场景,但目前在该运行场景下地面信号显示尚无明确和统一的方案和标准,而部分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明确地面信号显示的需求和方案。为此依托实际市域铁路工程项目,从运营需求、既有规范及技术可行性角度,按照使CBTC线路与CTCS-2线路地面信号机显示含义保持一致的原则,对CTCS-2和CBTC线路中具有不同显示含义的地面信号机显示进行融合设计,在保证安全前提下,设计面向CTCS-2和CBTC线路贯通运行场景下的地面信号显示方案,最大程度地统一CTCS-2和CBTC线路地面信号显示,方便网络化运营的实现。研究成果可以直接用于市域铁路实际工程实施,进而可为后续市域铁路相关标准编写提供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铁路 城际铁路 多网融合 地面信号 信号显示统一 CTCS-2级列控系统 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联锁工程数据自动仿真测试平台研究与实现
16
作者 吴琼 张志宇 《铁道通信信号》 2025年第3期33-38,共6页
计算机联锁是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系统,其正确性和安全性需要可靠的联锁关系仿真试验来保证。为进一步提高计算机联锁仿真试验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人工测试存在的漏测情况,设计实现计算机联锁工程数据自动仿真测试平台。首先,通过测试... 计算机联锁是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系统,其正确性和安全性需要可靠的联锁关系仿真试验来保证。为进一步提高计算机联锁仿真试验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人工测试存在的漏测情况,设计实现计算机联锁工程数据自动仿真测试平台。首先,通过测试平台自动导入、识别、显示联锁表内容,并核对数据格式;然后,将测试内容转换为自动测试案例,并将测试案例抽象为具体测试场景,再从场景中分解出前置条件、相关设备和动作顺序;最后,根据选定的进路,将每个测试案例分解为若干动作命令,形成具有时序关系的动作命令集合,并按照时序关系执行动作命令。实际测试表明,该测试平台可有效提高计算机联锁工程数据测试效率和准确率,为相关设备的自动化测试提供借鉴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联锁 仿真测试 联锁表 测试场景 测试案例 自动执行 时序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局高速铁路CTCS-3无线通信超时分析与技术措施研究
17
作者 陈建译 李瑞 《铁道通信信号》 2025年第3期78-85,共8页
CTCS-3无线通信超时影响列车运行效率,通过对广州局在2018—2023年间发生的CTCS-3无线通信超时进行梳理、统计、分析,确定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及疑难问题;以MSC转发数据帧异常、RBC侧V.110帧同步异常、SCH漏检等现场典型故障案例为突破口... CTCS-3无线通信超时影响列车运行效率,通过对广州局在2018—2023年间发生的CTCS-3无线通信超时进行梳理、统计、分析,确定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及疑难问题;以MSC转发数据帧异常、RBC侧V.110帧同步异常、SCH漏检等现场典型故障案例为突破口,通过加强对CTCS-3通信过程中各个接口的监测,利用完备的监测数据,持续开展CTCS-3无线通信超时专项整治工作,对GSM-R网络侧、车载侧、RBC侧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技术攻关和整治。通过多次整治,从根源上解决了疑难问题,管内高铁线路上发生CTCS-3无线通信超时事件的次数逐年下降,大大提高了CTCS-3运用质量,对提高铁路运输效率具有重大意义,可供其他铁路局类似问题的解决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CTCS-3 无线通信超时 GSM-R网络侧 车载侧 RBC侧 技术攻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CTCS-2级列控系统的客货共线铁路信号工程设计探讨
18
作者 窦磊 《铁道通信信号》 2025年第3期86-90,共5页
采用CTCS-2级列控系统的客货共线铁路,为兼顾普速列车和动车组开行,信号工程设计需要考虑若干特殊问题。结合典型工程案例,探讨站内采用不同制式轨道电路的场景下信号工程设计中涉及的问题。对站内采用25 Hz轨道电路且有多条线路引入的... 采用CTCS-2级列控系统的客货共线铁路,为兼顾普速列车和动车组开行,信号工程设计需要考虑若干特殊问题。结合典型工程案例,探讨站内采用不同制式轨道电路的场景下信号工程设计中涉及的问题。对站内采用25 Hz轨道电路且有多条线路引入的大型车站,分析存在的特殊码序问题,给出特殊码序追踪及码序衔接的建议方案;就咽喉区过长可能导致列控系统车载设备输出制动的问题,采用增设进路信号机和补码的处理措施予以解决;对站内采用一体化轨道电路的车站,分析将所属线路定义为普速铁路和高速铁路的差异性,并依据相关标准规范,从联锁表、码序表、列控工程数据等方面,分析和探讨信号工程的设计要点。对信号工程设计中特殊问题的分析及提出的解决方案,可为今后类似工程项目的信号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CS-2级列控系统 客货共线 轨道电路 信号工程设计 码序 进路 补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电液车辆减速器监测系统研究
19
作者 胡淼 徐永新 +3 位作者 宋少鹏 刘树栋 邱战国 安家丙 《铁道通信信号》 2025年第2期6-13,共8页
为推动车辆减速器维修方式向更加高效、精准的状态修转变,设计了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电液车辆减速器监测系统。该系统集成数据采集分析和健康评估功能,通过整合压力、液位、温度、换向阀电信号、位置表示信息等多源数据,提升设备故障识... 为推动车辆减速器维修方式向更加高效、精准的状态修转变,设计了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电液车辆减速器监测系统。该系统集成数据采集分析和健康评估功能,通过整合压力、液位、温度、换向阀电信号、位置表示信息等多源数据,提升设备故障识别精度。首先通过数据清洗去除异常、跳变数据,归一化处理不同量纲数据,划分数据集并建立特征库;其次采用基于神经网络构建的Softmax回归模型进行数据融合分析,配合使用交叉熵损失函数,通过反向传播方法进行训练;最后结合双隐层结构和Relu激活函数,确保模型的收敛性和非线性处理能力,提高模型预测的准确性。试验结果表明,系统识别准确率达98.1%,为车辆减速器维修模式的转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也为电务基础设备智能化监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车辆减速器 状态修 状态监测 多源数据融合 Softmax回归模型 健康评估 故障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时限速服务器间通信中断故障原因分析及对策
20
作者 郭宇扬 王先帅 卓鹏 《铁道通信信号》 2025年第3期20-27,共8页
临时限速服务器(TSRS)是列控系统中负责临时限速管理的核心设备。一旦相邻的TSRS间发生通信中断故障,将会影响列车运行效率。针对现场发现的TSRS间通信异常报警问题,通过分析安全通信协议和系统日志,明确通信中断的原因。通过分析TSRS... 临时限速服务器(TSRS)是列控系统中负责临时限速管理的核心设备。一旦相邻的TSRS间发生通信中断故障,将会影响列车运行效率。针对现场发现的TSRS间通信异常报警问题,通过分析安全通信协议和系统日志,明确通信中断的原因。通过分析TSRS传输特性和协议安全参数,结合真实数据和公式推导,研究在执行周期校验启动消息中对执行周期值增加余量的方案,可以覆盖时钟偏移产生的误差,及时纠正发送方数据间隔不稳定时的执行周期计数偏差,不影响系统安全性。现场验证表明:该方案可减少设备间通信延迟导致的故障,可为同类型通信故障的处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时限速服务器 通信中断 RSSP-Ⅱ安全通信协议 通信周期 时钟偏移 误差 执行周期防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